第一篇:道法演讲讲稿
南京大屠杀讲稿
一.概念界定: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二.事件背景:
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 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守,沪淞会战结束
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在西进途中,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
12日晚7时,唐生智突然下令突围撤退,自己乘保留的汽艇出逃。南京守军瓦解,大部向下关溃退 三.历史过程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 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四.图片系列
1.国人的尸体堆成了山。2.国人遭到日军的活埋 3.令人发指的“杀人比赛” 五.不同看法
中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日本在上个世纪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包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也早有定论,不容否认和推翻。
日本:质疑“南京大屠杀被害者30万人这样有组织的大屠杀是不是不存在?”;
“当时日军不具备在6个星期内杀死40万人的能力”。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关于南京大屠杀“规模如何存在多种说法”。
中方:南京解放后,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控诉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还有规模浩大的反对美的重新武装日本的控诉活动、“纪念‘二七’反对美的武装日本”的示威游行、以及回忆控诉会、纪念会等等。据统计,全市有80%以上的人民受到了爱国教育。日方:在野党的政治家,尤其是民主党的议员,则一直喜欢否认南京大屠杀。
日本社会的主流认知承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绝大多数中小学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上也会讲到南京大屠杀,不过在到底有多少死难者上有不同认识。我认为:不管他们态度如何,历史是不容否认的!六.我的感想
苦难是不能忘记的。如果有一天这场悲剧也淡入时间的印痕,我们如何对得起那页血腥的历史和那些罹难的逝者?又如何忆得起我们肩上的使命和前进的动力?
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让所有人的心都在滴血。这场浩劫让我们经历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妻离子散,也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
我们珍爱和平,维护和平,但也不能任人欺侮。对于任何不承认这段历史的右翼势力我们要坚决打击,更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条朴素的真理,努力进取,发展成世界强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演讲—格物致知,道法自然
演讲—格物致知,道法自然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事业部ZDX,很感谢公司的这种文化价值锤炼链,让我们用总结和分享的方式来检阅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为组织添砖加瓦,为组织增值,为组织的每一位事业伙伴增值。今天,我选择的关键词是“客户”。我的演讲题目是:《格物致知,道法自然》。
各位同事,风火人的使命宣言第一句就说:我们相信我们首先要对客户、客户的客户,以及所有购买我们的智慧产品和接受我们的整合与应用传播服务的人负责。所以,为满足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需求,我们所作的一切都必须高要求、高品质,迅速而准确。
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经营管理最可怕的是把错误的事情做得很好。风火人的服务观是:我们的成就,来自于各户对我们服务价值的认同;我们的商业模式,都是源自客户的需求,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基础与前提。因此,判断风火人做得对错的标准就是客户满意度,判断风火人的价值标准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否来自客户的需求。同事们,我们都知道,做智慧产品不可能一挥而就,我们通常需要反复修改,哪怕只是一点颜色,一个字体,这除了我们本身的专业要求之外,就是客户的需求。校稿完毕,客户满意,我们全家欢喜,但有时,我们反复修整,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几近完美,殊不知客户说我们“真离谱,一点都不切实际。”我们可能会很生气,觉得开发商没有审美水准,但静下心来,我们不防想想:我们的创作基点是什么?我们的创作方向是什么?客户需要的是能引起他们客户反应的作品,而我们创作的,可能仅仅是一件自认为是大雅的艺术品,所以,我们始终在把一件错误的事情努力做的更好。这是德鲁克先生最担心的,也是我们最害怕的。我们的创作来源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超越生活,客户希望如此,客户的客户也希望如此,而我们,更应该坚持如此。我们的一切服务理念都应该源于客户,源于消费者最本真的需求。我们首先是以“应客户所用”为第一导向的,其次是以“如何应用资源转为价值”为第一命题的,因此,风火人的智慧服务始终具有方向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质,同时也具有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密切,且直接体现着人的需求,明显地诉求着心理学、美学、生态学、智慧学等内容的特质。同事们,方向比执行重要、战略比战术重要,每次创作前,让我们去项目地走走,去熟识当地的风土人情,去熟识消费者最本真的需求,认真听取并思考、深加工客户的需求,然后我们再开始做正确的事情。
同事们,格物致知,道法自然。只要我们熟识了消费者最本真的需求,只要我们清楚了客户的价值需要,我们的创作就会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也只有我们分清了客户及其客户的价值取向,并坚持风火人的精神及价值观,我们才能更好地将个人价值转为组织价值;才能更科学地将资源价值转为商业价值;才能更准确地将组织价值转为客户价值。我们是智造,而非制造。
格物致知,道法自然,我们坚信每一个风火人,都会坚持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第三篇:学术演讲讲稿
从《教程》谈研究生的读书方法
大家好,我叫官小娜,来自汉语言文字学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从《普通语言学教程》谈研究生的读书方式。在讲之前,我想先问一下,有谁读过这本书?觉得它难吗?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写这篇小文章的一个原因,希望在我讲完后会对大家有所启发。首先,我要谈的是选题原因,有以下四点:1.研一打基础,需要多读书:众所周知,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研究,而这就要求我们对本专业的知识相当熟悉,因此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来扩充自己的知识,练好基本功,为以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生与本科生读书的差异:学习离不开看书,看书离不开方法。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是一个质的飞跃,研究生就是要做学问的,跨入研究生的门槛,就不能再像本科生那样被动的学习了,我们要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带着研究性、批判性的眼光去看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确立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3.《教程》是汉语言文学的必读经典。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必须研读的经典作为该学科全部知识的精华,它凝聚着历代人不间断的持续思考和深入探索,这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经典是构成其全部学问的根基,所谓入门正,立志高,它全基于对这种根基的掌握,而《教程》就属于经典中的经典,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教程》这本书对后来的许多学科(特别是语言学、哲学、符号学、文艺学等)都产生了及其(极其)重要的影响。4.《教程》本身晦涩难懂。就这本书本身而言,由于它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而且不是作者本人所编,而是由他的两名弟子根据他学生的读书笔记整理出版的,因此比较晦涩难懂。所以我选《教程》这本书做为切入点,展开我的论述。我想如果我们如果可以用我所谈到的方法把它完全读懂,那么其他的书就更容易解读了。接下来,就进入重点部分:读书方法。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把读一本经典书的步骤分为五步:泛读、读相关书目及论文、细读与思考、讨论请教、读书报告,其中我认为第二步是最重要的。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泛读,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吧,英语专业本科的时候就有泛读和精读课程。泛读即广泛地阅读;泛泛地阅读,通常指一般性阅读,不求甚解。在泛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这样可以加快读书速度。第一次看一本书尤其是一本经典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能慌。例如《教程》这本书,当我们第一次拿到手的时候,会发现它比较杂乱,无从下手。当泛读完后,会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教程》主要想讲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前后矛盾?什么是“能指”和“所指”?什么是“共时”和“历时”等等许多问题。由此,就需要下一步,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步:读相关书目及论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可以看的更高更远”,即是学术经典,就一定会有很多学者进行解读,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那都是些宝贵的资料,通过阅读其相关书目及论文,有利于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书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根据找到的这些资料,让我明白了许多单看《教程》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的事实,例如申小龙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索绪尔的生平,从出生到去德国留学,到日内瓦方言的调查再到索绪尔讲三期普通语言学教程,一直到他去世,甚至在书中还附有索绪尔给他学生的信,使我感觉到索绪尔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是个大家,但首先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索绪尔研究在中国》这本书,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部论文集,因为它里面全都是围绕着“索绪尔研究”这个主题展开讨论的论文。换句话说,这部文集可以看做是由多位作者共同撰写的索绪尔研究专著。它给我的帮助是最大的,让我了解到了索绪尔的思想来源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涂尔干的社会学、欧洲的格式塔心理学和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的思想等等。甚至在我们学的语言学流派的这两本书《西方语言学流派》和《现代语言
学流派》中也介绍了关于索绪尔本人及他的著作。纵观这些参考资料,可以让我知道索绪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的主要语言学理论: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组合和聚合的区分,他的符号语言观(包括对符号的性质、语言符号的价值等问题的阐述),所有的这些都使我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当然,如果觉得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很多参考书,那么最有效地途径就是看论文,它们不长但是却很精练,因为对我个人而言,《索绪尔研究在中国》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最大,它就属于论文集。
在看完了别人是怎么研究那本书以后,就要进入细读阶段了,因为那毕竟是别人的想法,要把他们完全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必须再回到书中去。细读即精读,逐字逐句的细读,力求见迩知远,举一反三。在细读过程中做到字面读懂,不仅要读懂当下所读章节,而且可以和前后章节,甚至可以和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接通知识间的联系。
在字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出问题,提出质疑,研究生毕竟和本科生不同,一定要时时刻刻培养自己的严谨的思维以及置疑的思想。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而要在读书中善于思考,我们的思维在长期的“听话教育”中变得疲惫和倦怠,然而批判思维却是研究生所必有的,所以在读书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汲取,要带着批判的发现问题的态度去看书,在读书中善于归纳和总结,将“读”与“思”动态的结合在一起。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飞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家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
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后不必急着下结论。交流是一种思维的提升,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待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一定不可以闭门造车,这时我们需要和身边的同学朋友讨论读了这本书的心得体会,以及书中的重要知识点,以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精髓。例如《教程》里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等都可以是讨论的内容,通过商讨,我们会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及时改正,同时使我们对书中的内容理解的更全面,更深刻。
最后一步就是写读书报告了,看书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交流是一种思维的提升,但个人的学习成果却是以写作来表达的。只有我们在看书交流中带有写作的意识,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读书报告是个人思维规范性的表达,是个人学习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当我们真正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读书报告后,对于那本书的阅读才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读书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作者的简介、书的梗概,主要观点,以及自己的理解等等。
关于读书的方法就讲着一些,下面是结论:读书是研究生三年始终不弃的学习任务,只有不断地读和想才能让思想深入,让见识广博,才能使研究有针对性,有说服力,有最起码的根基。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以上是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要这样读,有的书就只需要泛读就行,但对于经典的作品确实需要我们仔细的推敲,深究到底。因此,我们需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真正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道法工作总结
2016--2017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
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是新教材,教学思想与教材内容都改变很多。我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材教法培训,作好笔记。培训后认真思考,理解教材的精髓。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制作教学课件,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向40分钟要质量。课前,学生根据我制作的微课掌握基本的知识,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间互相提问,共同讨论,辩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道德法治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不是说情商远比智商重要吗,我认为道德法治课不是简单地教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应该放到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这个高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做好对学生学习和思想工作的课后辅导。在学习上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多鼓励,多帮助,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真心的进行夸赞。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能够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教学措施总结
部分学生上课不活跃,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在新教法中,学生探究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第五篇:道法教案
我有我的精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
2、正确、简单的画出(描述出〉自己最喜欢的表情:
3、理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长处也有短处:
4、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用各种形式的学习本课内容,达到了解自己、喜爱自己的学习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发现自己的可爱之处,学会夸奖自己、喜欢自己:
2、通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每-~个特别的自己都会有特别的收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教材内容,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
2、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与爱好,激发对自己的喜爱。[教学难点]
1、正确的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2、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培养好的兴趣爱好。课前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的照片或一面小镜子、画纸:
3、学生课前列举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当“自己”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想到那些词语来描述自己?(请学生各抒己见):
2、观察自己的照片或照一下镜子,请同学说出自己的可爱之处,并夸夸自己。
二、写写西画,探入了解:
1、准备画纸:尝试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表情(也可以用简单的文字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表情);
2、在班级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这个表情的原因:
3、通过活动内容,发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激发学生们对自己的喜爱。
三、细讲内容,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自己的性格特点,并派小组代表总结发盲:
2、认识到自己有长处也有不足:
3、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这些兴趣爱好给自己的影响:
4、引导学生增养正确的兴趣爱好。
五、课堂总结: 本课通过多种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激发自己的喜爱之情,学会欣
赏自己,增强自信心。并通过认识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督促同学们保持自己的优点,改正不好的地方。
别人眼中的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客观、清楚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老师拿出镜子,请学生上来看着镜子,说说那位朋友是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朋友吗?
2、教师谈话。
3、揭示课题:别人眼中的我。
二、师生交流
1、教师:在你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别人在自己眼中是怎样一个人。
4、教师指着学生说他在老师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三、小品表演
1、课前请几位学生组成一组到某个学生的家里,让他的爸爸妈妈说说孩子在他们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把具体事例记载下来编成小品。
2、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的自己,那么你们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小品吧!①学生表演小品。(小品中的“父母”最后要对孩子提出期望)②小结: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你会更了解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2课时
一、导入, 正视自己
1、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你能向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做个自我介绍吗?
2、学生自我介绍。
二、游戏: 猜猜他是谁
1、首先请四人为一个小组,以班里的一位同学为对象,写下他最可爱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2、请大家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3、猜对以后,问被猜的同学,“你是这样的人吗?” 回答不是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里的“我”有些不一样呢? 多媒体展示: ①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没有把它当作优点。②因为我没有注意到这些。③我自己不觉得我是个这样的人。
④同学没有完全了解我。回答时,提出问题:当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时候,你会怎么想?
三、现场采访
1、请全班同学做小记者,就“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缺点?改正还是继续容忍它?”等问题去采访同学或在场的老师。
2、学生现场进行采访。
3、请他们发表采访心得。
4、小结:让我们拿出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的更好!
5、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四、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学会扬长避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体验自我实现的愉悦。
2、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的生角色。
3、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完善,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亮出我自己
展示“我自信吗”小卡片。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机会,帮助学生“亮出我自己”。
小活动:黄金广告亮出我自己
二、毛遂自荐
听“毛遂自荐”的故事 讨论,这个故事给大家什么启示? 阅读教材,这些同学在什么情况下勇敢地亮出自己?你喜欢他们吗?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尝试、锻炼自己?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小卡片。
三、扬长避短
和自己比进步:阅读教材中的故事,思考:爱因斯坦的板凳做得并不太好,但老师为什么还夸奖他呢? 说说这学期你哪些方面有进步? 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希望自己哪些方面有进步? 阅读教材中的个案,学习男孩的决心和勇气。学生交流:怎样才能让计划顺利实施?
四、总结号召
自信是我们快乐,自信使我们成功,希望同学们把自信的秘诀记在心里,愿你们的心中充满阳光,愿你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亮出我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第2课时
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 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让咱们一起来猜。
5.小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对自己准确、全面的描述,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张张生动的“自画像”(板书课题),正是凭着它,大家才能一下子把你猜中的。所以,了不起的不是我们,了不起的是你自己!(竖大拇指)
我和我的家人
教学重点
学习家庭结构和关系,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正确地称呼家人。教学难点
从活动体验与传统文化中感受长辈关爱晚辈,晚辈孝顺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方法
1.活动体验:学生通过“参加满月宴”活动深入体验家庭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地称呼家人。2.交流讨论:生活中的“礼”。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如下: 课件,了解学生对家庭结构认知程度的学情。学生准备: 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故事,了解家庭结构。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同学们婴儿时期的照片,都是从爸爸妈妈的身体里孕育并出生的,代表着家族生命的延续与传承。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九课《我和我的家》。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来到我家(一)血缘
1.当你出生时,家中的成员们是怎么样的心情? 2.你觉得他们做了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你的出生给你家带来了喜悦? 3.学生自由发言。(听妈妈说……听爸爸说……听外公说……)4.小结:你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使我们的家庭温暖、温馨。(二)法律 1.出生证明
(1)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出生证明
(2)小结:同学们,当你出生后,父母都会尽快在医院给你办理出生证明,它会记录你的出生信息,这是第一张能证明你与家人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的证件。
2.户口本
(1)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户口本
(2)同学们注意到户口本上提到“与户主的关系”一栏,其中你与家人的关系一目了然。这个户口本有力的证明了你们是一家人,长子,长女就是你的身 份和地位。家人之间的关系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
3.小结: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正是这样的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把我和我的家紧密相连。
活动二:我的家人(一)从传统感受亲情
1.同学们,有一些关于新生宝宝的传统习俗,我考考你们,看看这些生在陕西的宝贝们知道多少家乡的风俗习惯? 满月酒、百天宴
(出示满月姑奶奶给侄孙子准备的粮与钱;出示满月酒百天宴的温情现场照片。)2.播放满月百天视频。
(2)人们为什么要继承这样的传统? 这样的传统习俗其实是为了让更多的家人见证和关心小宝宝的成长,是全家人对你爱的表达。(板书:关心爱护)(二)家人与其关系
1.你猜猜自己的满月酒百天宴有哪些家人来参加了? 同学们很棒,都能礼貌的称呼自己的家人。但是,大家知道自己与他们的血缘关系吗? 2.考一考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姑姑)3.填写家庭树
根据爸爸的关系图填写妈妈的关系图。
同学们你知道家庭树中每一层的辈分吗?(祖辈、父辈、孙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成员,我们都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祖辈是家庭的根基,父辈是家庭的枝干,孙辈是家庭的新叶。
4.生活情景再现,巩固称谓。同学们,每年什么时候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春节)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注重家庭团圆,以和为贵。在这样一个团圆
和美的节日里,我们的家人会欢聚一堂,当亲朋好友都来家中做客时,见到家人我们需要拜年。请一位同学出题,大家回答。
(妈妈的姐姐,爸爸的妹妹,爸爸的弟弟,妈妈的哥儿)…… 5.复习《家族歌》
让我们读读儿歌,我们的家人。
四、拓展体验(一)家庭中的美德
1.同学们,平时的生活我们身边有着不同辈分的家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和美好少年呢? 2.请同学们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想一想:(1)早晨起床,看到家中长辈,我该怎么做?(2)要吃饭了,有长辈在家,我应该怎么做?(3)妈妈给我剥好橘子,外婆在旁边时,我该怎么做?(二)传承中的美德
1.同学们在生活中懂得尊重孝顺长辈,真棒!我们来看一个公益广告,你觉得这位妈妈做的怎么样?小朋友做的怎么样? 2.小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与家人的相处中,我们应“孝顺长辈”,传承中华美德!(板书:孝顺尊重)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关于小威的故事我还没有讲完,你们想继续听吗? 小威继承了家族的特点,成为了游泳高手。
1.请同学们照照镜子或者看看全家福,我们身上有哪些家人的影子? 2.听听家人的故事,更加了解我们的家人。3.推荐阅读绘本《我和爸爸》《我和妈妈》。
温馨的港湾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自己名字的来历、诉说长辈对自己无私的关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人员间的亲情;激发学生孝敬父母长辈、关心热爱自己的家庭。能初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离不开可爱温馨的家庭。
2、教育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平时能为家庭出一份力量,体现家庭主人翁的精神,明白父母长辈操持家务、养育自己很辛苦,从而激发自己做个热爱家庭、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3、了解父母长辈为了创造家庭的温馨所付出的辛劳。知道热爱家庭、孝敬长辈的具体表现,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父母长辈无私的关爱,体会到家庭无比的温馨、幸福。教学过程:(一)、名字的故事,“温馨”的感受:
1、引入:听老师讲名字的故事,猜猜她是谁?
2、活动:a、学生自由讲解自己名字的故事。(好朋友互说、师生互说)b、小记者采访。(互问互答)
3、小结:小朋友们,让我们铭记父母长辈们对我们的希望,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二)、浓浓的关爱,“温馨”的体现: 其实,有心的小朋友能感受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的家人就是用无声的爱,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1、请大家看看这几组感人的画面吧!(随机播放录象:A、下雨天,爷爷背我行走。B、生病时,爸爸细心照料。C、遇到困难,妈妈耐心鼓励。D、做错事,奶奶严厉批评。)
2、活动:学生回忆并诉说自己所经历的往事,感受到父母长辈的爱。
3、小结:听了刚才那一段段感人的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长辈的爱是那么伟大。无论是慈爱,还是严爱,都能体现一份“温馨”。那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自己拥有一个“可爱、温馨的家”,而歌唱吧!(播放歌曲:甜蜜的家师生、家长齐唱)(三)、承诺的见证,“温馨”的港湾: 师:同学们,长辈们的关爱我们牢记在心。我们也是家庭中的一个小主人,家庭的“温馨”不仅是长辈们“爱”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付出”。我提议,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长辈,为这个“温馨”的家出一份功劳吧!
1、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承诺,表表决心。
2、活动:作一张“承诺留言”卡。(播放音乐)
3、小结:我相信只要小朋友们照着自己许下的诺言付出与行动,与家人互敬、互爱、互勉,那么我们的家庭会变得更加“可爱”,让家成为我们“温馨的港湾”。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的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
2、使学生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分忧。
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他*的手
1、同学们记得母亲节与父亲节是哪天吗?(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和六月的第三个星期)
2、揭题:他*的手。
3、看插图说故事。
4、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家庭美德的广告,请学生讲述。
5、记录爸爸妈妈今天为自己和家里做的事。
6、讨论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二)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
1、看插图讲故事,体会人物感情。
2、讨论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不去上班了,行吗?
3、讨论二:如何回报爸爸他*的辛劳?
4、交流:你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吗?和大家说一下。(三)今天我当家
1、出示一组对比数据:(各国少年儿童家务量统计数据)中国12分钟英国30分钟法国分钟 韩国42分钟美国72分钟
2、谈谈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 第8课时
学习制订“今天我当家”计划表:(1)出示两个计划表进行比较,看哪个安排更合理。(2)学生自主制订计划表。
制订计划表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或某一件事情。(3)收集典型计划表,交流。
(4)分组评比,每个小组选送一个最佳方案,进行示范学习。
4、实践活动:完成一篇体验日记,记述“当家”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重点写出体验和感受。
我爱我的家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家庭才会更加和睦温馨。
2、指导学生学会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或在家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找父母谈心,并付诸具体行动。
3、指导学生学会用“爱心留言条”等不同形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和爸爸妈妈谈心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同一件事为什么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有不同的看法。
2、你和父母谈过心了吗?
3、你因何事与父母谈心?结果如何?
4、讨论:(1)讨论:“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2)讨论:“妈妈下岗了,我……”或是“爸爸生病了,我……”(二)爱心留言条
1、老师出示留言条。
2、读一读,这是谁给谁的留言条,说了什么?
3、你收到过留言条吗?说给我们听一听,当收到留言条时,你有什么想法?
4、学写留言条:(1)指导写作格式。
(2)练习:学会给家里成员写一张留言条。
5、你写好了留言条,准备放在哪呢?为什么?
6、讨论: 心? 师:除了“爱心留言条”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让学生知道:一句话、一张卡、一幅画、一首小诗、给父母搬凳子等不同形式都是表达爱心的方式。
说说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并能做简单的介绍。
2、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产生对学校的亲切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学校的全称
(1)老师出示地图,大体知道学校的地理位置
(2)说出学校的全称,并能把学校的全称写下来,如“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学校”
二、介绍学校的荣誉
对于能说出近年来学校荣誉的同学要加以肯定,鼓励他们关注学校的热情
三、介绍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先引导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同学是怎样介绍的,和他们比较一下,自己的学校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学校可爱的一面,引导学生注意利用学校的设施,方面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介绍学校的快乐生活
五、介绍我看到过的其他的学校
六、写下我还想了解学校的什么
校园里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发展变化、校风校训等
2、使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3、通过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交流上节课写下的问题卡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由组合、拟定活动计划
三、汇报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