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精选)

时间:2019-05-14 20:1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精选)》。

第一篇: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精选)

药理学讲稿----

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还原性谷胱甘肽减少——蚕豆、磺胺、VK——溶血性贫血——蚕豆病;

(三)种属差异:不同种属、不同民族对药物的代谢也不一样,例:异烟肼。

四、病理状态:

病人的机能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存在有别的疾病可影响疗效; 肝硬化、肝癌病人—严重肝功能不全—药物代谢慢—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体内时间长; 肾衰病人:严重肾功能不全——主要经肾排泄如庆大霉素排泄慢——中毒; 解热镇痛药——头痛、风湿痛——诱发和加衙溃疡; 阿托品——内脏绞痛——升高眼内压——青光眼不用; 氢氯噻嗪——利尿——升高血糖——糖尿病人不用;

五、心理因素(精神因素)

病人心情激动时——BP升高、失眠——慎用升压药;

情绪低落——氯丙嗪、利血平等中枢抑制药——悲观厌世倾向、甚则自杀;

安慰剂:不具药理活性的剂型,如乳糖、淀粉的片剂或生理盐水的针剂——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头痛、心绞痛、手术后痛、感冒等——30-50%;

学;

用药次数:t1/2短——次数增加;长期用药——避免蓄积中毒——规定每日用量和疗程;

(三)反复用药:

1、耐受性:连续用药一推崇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需要加大药物的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1)快速耐受性:在短时间内反复使用几次后产生耐受性,麻黄碱;(2)慢速耐受性: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产生的耐受性;

(3)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对另外具有相似性质的药物敏感性下降,酒量大的人对乙醚麻醉耐受;

2、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如青霉素——与耐受性区别——对象不同;

3、依赖性: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如吗啡、大麻、可卡因、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苯胺类药物可直接兴奋或抑制CNS,连续使用可产生身体依赖性或精神依赖性;

(1)躯体依赖性:成瘾性,吗啡、鸦片、杜冷丁等阿片类制剂,用药时会使机体产生欣快感,停药后机体会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如烦躁、流涎、流眼泪、出汗、呵欠等,称为成瘾性;

(2)精神依赖性:习惯性,用了药物之患者可产生愉快满足感从而在精神上要求连续用药;——这类药品不仅对患者危害大——对社会危害大——不能滥用;

三、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上为了治病的需要经常要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外是两个:一是提高疗效(协同作用),一是降低不良反应(拮抗作用),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反而倒出现效应降低或毒性增加的情况,在临床联合用药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一)影响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1、妨碍吸收:

(1)胃肠道PH变化:弱酸药——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好+抗酸药(PH升高)——解离多,吸收少;

(2)形成络合物:四环素+钙、铝、镁——络合物——不能与牛奶同用;

(3)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甲氧氯普胺——促进胃排空——吸收快;阿托品——抑制胃排空——吸收慢;

2、竞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限度,如同时用的两药均能与血浆蛋白竞争相似的结合部位,那么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就会将血药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游离出来,使其药效增加,如保泰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双香豆素——双香豆素血药浓度升高——出血倾向;

3、影响药物的代谢:

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苯巴比妥——同用药物代谢加快,药效下降; 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同用药物代谢减慢,药效增加;

药理学讲稿----

4、影响药物的排泄:碱化尿液——酸性药物排出增加,碱性药物排出减少;

酸化尿液——酸性药物排泄减少,碱性药物的排泄增多; 弱酸性药物——竞争近曲小管主动分泌——PG和丙磺舒;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两种:协同或拮抗

1、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1)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称为相加作用 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作用相加;

利尿药+ACEI——降压作用相加;链霉素+庆大霉素——耳、肾毒性相加;(2)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个别效应的代数和

普鲁卡因——局麻药+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吸收少,作用加强,不良反应减少; 青霉素+丙磺舒——青霉素作用增强;

(3)增敏作用: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 可卡因——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对NA的再摄取——NA样作用;

2、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1)药理性拮抗:当一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止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 普萘洛尔——阻断β受体+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减弱;(2)生理性拮抗:两个激动剂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

镇静催眠药(安定)+浓茶或咖啡——拮抗作用;

(3)生化性拮抗: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苯妥英钠作用降低;

(4)化学性拮抗:肝素:带大量阴电荷——过量出血+硫酸鱼精蛋白(带有大量正电荷)

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疗效的药物方面因素有()A.给药途径 B.给药剂量 C.药物剂型

D.以上均正确 2.药物的配伍禁忌主要指药物之间()A.在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的竞争性结合 B.在配制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C.对肝药酶活性的抑制 D.从肾脏排泄相互抑制 3.两种药物合用时作用的减弱,可能的原因是()A.抑制经肾排泄

B.血浆蛋白竞争结合 C.肝药酶抑制

D.肝药酶诱导 4.病人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不包括()A.耐药性 B.耐受性 C.高敏性 D.遗传因素的差异 5.影响药效的病人生理因素中不包括()A.年龄、性别

B.饮食与营养状态 C.给药途径和剂量 D.精神因素 6.药物个体差异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药理学讲稿----

A.药物制剂不同 B.病人药酶活性的强弱 C.给药途径不同

D.给药剂量不同 7.安慰剂是()A.治疗用主药 B.治疗用辅助药 C.作为临床有效标准的对照药 D.不含活性成分的制剂 8.起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肌肉注射 B.口服给药 C.吸入给药 D.直肠给药

第二篇: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病人使用药物后,有无效果,疗效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列举如下:

1.文化因素 病人的求医行为、选择药物的习惯与偏见、对用药的民间传说、舆论和宣传、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等因素都能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例如:城市居民一般推崇现代医学,喜欢用西药;而农村居民,多首先去找中医或民间医,服用中药或单方草药。一般在治疗无效时,才去找西医。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只相信中医或西医。

2.疾病的性质 一般来说,凡是感染、代谢、内分泌紊乱和营养不良疾病,应进行抗感染、纠正代谢及内分泌的异常机能活动、补充营养,以使用调整生理功能的药物为主。而心因性疾病、心身疾病,或虽为器质性疾病,但其症状中有心理因素色彩明显的心因性症状夹杂其中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发挥药物的心理效应。此外,还应注意的一个规律是:应用治疗症状的药物,如止痛药、催眠药、助消化药、镇咳药等,较易产生心理效应。而消除病因的药物,如抗生素、解毒剂,则以产生生理效应为主。

3.个体特征 如气质、人格特点、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动物实验证明,强而不可抑制的兴奋型实验动物,其所需药物的剂量要大于弱而抑制型动物的8倍,才能产生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具有癔病人格特征的病人,由于暗示性强,极易接受药物心理效应。儿 1 童也容易出现心理效应;老人产生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所需剂量仅为成人的1/3。老人出现心理效应的机会较少,但对不少药物的生理反应敏感,在一般剂量下即可引起意识恍惚或谵妄。

4.药物的制备、剂型和包装 医务人员应当交流并把病人对药物选择的信息(如剂量、包装、价格等)提供给药厂或商人。成都军区军医学校调查了8所部队医院中1,016名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问题,结果发现,对药物颜色的选择,以喜欢白色的最多(41.6%),其它依次为:浅黄色(23.2%)、浅红灯色(17.2%)、浅绿色(11.7%)、棕色(2.3%)、黑色(2.2%)、紫色(1.8%)。看来,病人喜欢色淡鲜明的药片,不喜欢深色者。对药物的味道,最喜欢甜味(40.9%),其它依次为:无味(34.5%)、香味(12.2%)、酸味(5.6%)、苦味(4.7%)、咸味(1.8%)。对药物剂型的选择,最喜用糖衣片(42.2%),冲剂则锐减为(17.9%),其次依次为:胶囊(15.2%)、普通片剂(13.6%)、丸剂(7.3%)、合剂(2.1%)、散剂(11.3%),对包装的选择,喜欢玻璃瓶者仍较多(35%);喜欢压膜药物的病人也较多(31.4%),因携带轻便,又可防潮;对塑料包装满意者仅有14.8%;无所谓者占10.1%;愿用纸包者最少,仅占8.7%。此外,药物的装璜设计、美工造型、图案、商标,也都会产生药物的心理效应。为了适应病人的求异心理,市场上不断有新药推出。

5.用药心理 医师和病人都喜欢使用作用强、见效快、安全的药物。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对5所医院的门诊用药进行了调查,共查处方10,090 2 张,发现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病人要求用,二是医生也往往有一定的投其所好的心理。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喜欢用新药、进口药、名贵药、多用药、联合用药的心理十分普遍,而经济条件差的农村病人则希望用价廉而有效的药物。

6.用药方法和途径 就服药次数来说,病人倾向于以少为好。因为既可减少麻烦,又能避免遗忘服药。故出现一日一次、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用药方法。用药次数过频、间隔时间太短,易发生副作用、干扰工作和学习、引起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就用药途径来说,在病菌中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注射比口服好,静脉输液又比肌注好。故而有人伤风感冒也要求注射一针青霉素(只一次)。直肠用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病人多因害羞不愿用。吸入法,因对呼吸道粘膜有激惹,也不乐意应用。

7.药物副作用 如用药后出现疲乏、头晕、恶心、呕吐、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使病人不易耐受,往往就会引起不遵从医嘱、中断治疗、甚至动摇对治愈的信心。假如对药物副作用不预先告诉病人。更会因副作用的产生而多虑,怀疑病情恶化、用药不当,或吃错了药等,因而引起不少心理障碍。为此,医护人员应先向病人介绍一些用药知识,这可以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强化药物的心理效应。

第三篇: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谈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摘要】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从而提出了减少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用药及合理用药的意义。【关键词】不良反应 危害 减少 合理用药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谈一下抗生素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但其在临床应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血清病、药物热,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2.毒性反应,主要有对神经系统的毒性,肾脏毒性,肝脏毒性,对血液系统毒性,免疫系统的毒性,胃肠道毒性以及对心脏毒性 3.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5.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心血管药物合用,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4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与危害 4.1医师因素:医师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责任者,掌握着是否用药和如何用药的决定权,即只有具有法定资格的医师才有处方权。因此,临床用药不合理,医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2药师因素:药师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是药品的提供者和合理用药的监督者。药师在不合理用药中的责任主要有:调配处方时审方不严;对患者的正确用药指导不力;缺乏与医护人员的密切协作与信息交流。4.3护士因素[11]:护理人员负责给药操作,住院患者口服药品由护士发给患者。给药环节发生的问题也会造成不合理用药。

4.4患者因素: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正确用药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患者主要有对药物疗效期望过高;理解、记忆偏差;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承受能力不足;滥用药物等。

4.5药物因素:药物的一些特性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因药物固有的性质导致的不合理用药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有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药效、不良反应增加或降低。

4.6社会因素:主要是药品营销过程中的促销活动、广告宣传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

5.怎样做到合理用药 1.合理选择药物 首先是根据具体适应证纵向选择药物,简单的说就是对症下药,哪一种病就用哪一类药。其次是横向比较选择药物,就是要在许多同类药物中根据病情选择最有效、副作用最少、最经济的药品。

2.合理用量

每个病人由于性别、年龄、种族、遗传、体重等各种原因,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3.合理用法

用药方法包括用药途径、用药间隔时间、用药与时间、用药与进食、不同药物应用的先后顺序等,具体药物具体要求,如铁剂的吸收率在19:00时最高,上午较低,所以在晚上服用效果较好。

4.合理联合用药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5.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应发挥专业作用,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向病人做好指导工作,交待服药时间、用法、用量、次数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做好医生用药咨询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如出版药讯,做好药物信息工作;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对抗生素使用监控,对不合格处方及时通知有关医生等,以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6把好用药安全关

6.1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6.2 不能轻信药品广告。6.3 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6.4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6.合理用药的意义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14]。只有加强对药物使用权限、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力求应用得当,趋利避害,才是合理用药的意义所在。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7.参考文献

[1]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2]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3]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13):1739.[4]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5]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6]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7]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8]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9]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10] 薛建来,蔚红华.中药不良反应简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452.[11]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12] 朱国延,姬广伟.不合理用药的危害[J].海峡药学,2005,3(3):164~166 [13] 朱学慧,颜久兴,田慧敏.合理用药应向深层次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1(1):53~54.[14] 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64.

第四篇:论药物政策和合理用药

论药物政策和合理用药

作者:何赛娣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046605 摘要:对我国现阶段基本药物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我觉得,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能提高公众的药品可获得性,促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基本药物政策推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合理用药水平。

在现在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在看病吃药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除此之外,因为不合理用药造成伤害的事也屡见不鲜,合理用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药物政策的目标是实现:药品基本的可获得性;保证向公众提供安全有效,质量合格的药品;合理用药。因此,完善我国的药物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

读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促进医院合理用药》这篇文章,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全球不合理的药物使用问题。作者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形象的阐明,让我受到了震撼,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处方药配制和销售中有50%是不恰当的。患者中有半数不能正确地服药。药品的过度使用、使用不足或应用错误导致稀缺药品资源的浪费,并广泛引起危害。在中国,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也十分普遍。据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支出的52%。这一比例在大多数国家仅为15%~40%。所以在我国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及合理用药、降低医药费用、使国家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所谓的合理用药就是患者根据临床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其剂量与疗程要满足患者的需要,且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最低的价格。简单的说,合理用药就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也较其他国家多。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刻困扰着人们,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根本看不起病。即使现在国家正在极力的推行药物政策来使得人人都享有卫生保健,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改善这种情况。但是百姓用药的情况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医生的用药习惯及利益因素也影响着合理用药。有些临床医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出处方。一些普通的、常见的基本药物使用率并不高,临床医生考虑更多的则是高新技术和新药。更有些不法医生和医疗机构受巨额回扣的利益驱动,不顾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用高价药、进口药代替普通药和基本药,这是造成“看病贵”的直接原因。实际上,除此之外,患者对基本药物认识不够也是用药贵的一大原因,某些药品生产企业将一些基本药通过改变剂型,增加规格或是进行一些无实质性的化学修饰后按新药申请并通过审批。这必然导致新药不“新”,价格却会一提再提。而由于受部分虚假广告的影响,一些患者更是盲目推崇新药、进口药和广告药。相反,医生开的对症的基本药物往往不被认可。总结一下,根据我的观点,这不仅是因为基本药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更是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的必然后果。

我国对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范围过大,影响了制度实施,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公布了六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也从最初的278个增加到2000多个,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数也一增再增。这使得国家的医疗经费不断地增加,同时,浪费在不合理用药上的费用也不断增多。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作用的正常发挥。我国目前公布的药品目录除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还有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非处方药品目录等。由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实际利益,所以人们对其他几种目录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由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其认知度还很低,仅有部分医药工作者知道国家的基本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目录,而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和一部分医药工作者对其了解很少,甚至全然不知,更不知道获得基本药物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我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我们更应该做好国家药物政策及合理用药的工作。在《WHO国家药物政策及合理用药理论和实践》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在国家药物政策提供的框架下加强药物领域的监管。1975年,世界卫生大会2866号决议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设法帮助其成员国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并督促其执行相关战略。在这项决议之后,一系列在世界卫生组织帮助下的国家药物行动规划纷纷开始执行。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解决。每个国家都应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国家药物政策。我国国家药物政策的特色在药品监管等许多方面体现出来,如《药品管理法》建立健全各种监管法规,在制定规范药品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法规上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基本药物工作开始的较早。1979年4月,我国政府就开始积极响应并参与WHO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在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的组织下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制定工作正式启动。但在制定基本药物政策时,WHO并未考虑到中国传统医药的存在,而是完全以化学药的化学成分分类为基础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因此,由于中药的存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在品种上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世界卫生组织在合理用药方面经验丰富,将合理用药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一起推行。我国作为其成员国,应积极借鉴其经验,在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注重促进合理用药。由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和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者合作的《浅议合理用药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一文通过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在合理用药中的经验,为我国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建议。

制度不健全,缺乏保障表现在——我国在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基本药物工作虽然得到WHO的肯定,但制度建设还主要停留在目录及其调整上,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近1/3以上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农村的获得情况更差。

国际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先进经验很多,《我国基本药物政策关键问题浅析》一文中写到:“自基本药物的概念提出以后,至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156个国家实施了基本药物政策,并有多个国家以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为重点制定了国家药物政策。津巴布韦从1986年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目录中除了列出药物品种外还包括诊疗指南,并采用“口袋书”的版本以便于携带。1994年,印度德里为解决药物匮乏和昂贵药物滥用的问题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在促进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规范医师和医院的行为,同时对患者进行教育,并将基本药物的概念引入医学教育课程。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使德里成为其他州效仿的典范。肯尼亚作为基本药物领域的先行者,为解决药物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加强对人用药和兽用药的管理和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于1994年建立了国家药物政策,并将此作为今后立法、法规改革、人员发展和改进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巴西为了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调整总体用药状况,出台了“国家药物政策”。这项政策主要包括“八项方针”和“四项重点”,力求在国家医疗系统内为药物监护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并致力于整改药品的蓝、药品质量、安全性、药品价格、合理用药等问题,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危地马拉也制定相关政策并加以落实,从而改善了药品的供应,拓宽了药品的分发渠道。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基本药物制度使许多国家的医疗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世界范围内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并接受有效治疗的人口从开始推行基本药物时的不足1/2扩大到2/3以上,使得绝大多数人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主要是以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形式体现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实施情况还是停留在目录的制定和调整上,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中西医并重的国家。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制定基本药物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中药的问题,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药物目录。

谈了那么多,我想建议把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合二为一,并不再以此为基础建立明目繁多的子目录,减少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充分考虑到我国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大多数患者的利益,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人享有获得基本药物的权利。

第五篇: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药械科:文明智 2015年11月5号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品的品种不断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本文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减少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各种危害,做到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反应和药物依赖性等。例如舒喘灵在治疗支气管痉挛时引起的双手震颤,阿托品在治疗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尿闭、视力模糊;庆大霉素可引起肾损害;大剂量链霉素可引起永久性耳聋;阿片类及可卡因等容易造成药物依赖。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

药品因素①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②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③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④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患者种族、性别、年龄、个体、病理状态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其表现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其他因素①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②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③合并用药: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④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三、如何合理用药

1、合理选择药物

首先是根据具体适应证纵向选择药物,简单的说就是对症下药,哪一种病就用哪一类药。其次是横向比较选择药物,就是要在许多同类药物中根据病情选择最有效、副作用最少、最经济的药品。

2、合理用量

每个病人由于性别、年龄、种族、遗传、体重等各种原因,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等,可以通过治疗药物监测来控制血药浓度,减少毒性反应。

3、合理用法 用药方法包括用药途径、用药间隔时间、用药与时间、用药与进食、不同药物应用的先后顺序等,具体药物具体要求,如抗结核药,小剂量长期疗法会产生耐受性,且副作用较大,如改成大剂量间断给药,就会产生比较好的疗效;又如铁剂的吸收率在19:00时最高,上午较低,所以在晚上服用效果较好;临床上使用抑酸药时,需在口服胃粘膜保护药如胶体果胶铋胶囊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后在服用。

4、合理联合用药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例如,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可抑制后者在周围脱羧,增加进入中枢的药量而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又如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果同时服用500 mg阿斯匹林,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将增加3倍~5倍。

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应发挥专业作用,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合理用药意义

下载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提高医......

    浅谈合理用药与药物的不良反应

    浅谈合理用药与药物的不良反应 【摘要】:药物具有双重性,既具有防病治病的药理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还......

    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策略

    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专题报告略阳县人民医院王小霞 摘要: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用合格药品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临床药物合理用药管理规定

    临床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治疗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药......

    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总结

    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培训班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药物政策和药事管理,提高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东省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责任书

    2014年大余观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 合理应用责任书 (科室负责人与责任人) 为认真贯彻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

    合理用药宣传系列之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师时刻在您身边,我们一直在努力! 抗菌药物如何合理使用常见20问 1、什么是抗菌药物?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是同一个概念吗? 首先要明确,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症比如关......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使用建议整改措施

    关于合理用药及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 建议整改措施 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杜绝指征不明用药。结合临床诊断、检验等生化、影像相关指标,合理选用药物。 2、 病程应当详实记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