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追问中前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讲话稿
在追问中前行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讲话稿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泊湖中心学校 鲁林红
今天非常高兴能与专家组以及各位优秀的老师一起参加我们市级课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开题仪式,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课题活动,但却是第一次参加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活动,因而,内心格外激动。我想我们每一位在座的老师,应该都跟我一样,对这个课题是充满期待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极具专业,极具前沿的,与国际接轨的课题项目。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想对于课题,我们并不陌生,课题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效益,但我希望我们不能仅仅盯着课题带给我们的功利价值(如在评职称的加分,填表时教学业绩上那鲜亮的一笔)。而要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对于这个课题,我能够做什么?我期望在开展课题的这两年中,我的专业水准得到怎样的提升?我们要像这样不断地追问自己,将有些功利主义者看来很形式的东西,精心研究,服务学生,成就自己。
我在接到这个课题材料的时候,就一直在反思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看到这个课题,我们自然能联想到这段时间,教育界最热门的一个词——“核心素养”,当然,我们的课题正是基于此热门而展开的研究,但我们必须明白,核心素养的提出,并不是一种时尚的追赶,而是在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教育需要从时代的角度,厘清新型人才的培养元素。因此,我们的课题正是把握时代的命脉,在大格局的统整下,为了学生的真正发展,并提升我们教师的专业素质,而开展的课题研究。
那么,既然我们开展的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那么,我们必须先弄清两个概念,一个是核心素养,另一个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网络上,我们看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主要从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指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来建构,对于这些元素,我想我们在网络上已经看过不少。但我们侧重的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人教社小学语文研究室的陈先云理事长在“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研讨会上提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总共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听上去,这只是四个概念性的词,但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却并不容易。因为,这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核心素养指引下的研究方向,但具体的操作策略,需要我们不断探寻。这也是我反思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会给我带来怎样的转变?
说真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个问题,比较难,因为我目前所了解的东西,比较杂乱、零散,不成体系,而且我这个人兴趣广泛,喜欢历史的时候,就食不知味地读历史,迷上文学理论的时候,儿童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的理论都读,但每一块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我想这主要是我自身的愚钝导致的。
其实,陈先云提出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并不难理解,但认同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但团队的力量是惊人的,我想我们课题组一定会在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中,有质的提升!
我特别庆幸能加入这个课题组,这会是我语文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
【内容提要】
小学语文复习注重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还课与学生,建立高效课堂,让复习成为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复习时,教师应做到对生负责,系统复习;还课与生,宏观调控;寓教于乐,激发潜能;重学困生,重拾自信。
【关 键 词】
语文核心素养 系统复习宏观调控 寓教于乐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小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既比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底蕴。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所以,复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还课与学生,建立高效课堂,让复习成为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致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对生负责,系统复习
在当前“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的谬论影响下,许多老师只注重指导学生复习考试的重点,而忘了小学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才能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在毕业前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语文知识,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1、“学而时习之”,提前复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醒世人,学过的知识,应常常温习,教师每学完一课,一个单元和学期中段,都应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这也运用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期末复习时,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都是复习的难点,应该组织学习提前复习,要求学生自己拟定计划,在小学最后一学年,分阶段复习古诗词,名言警句,平时小组内互查评比,毕业复习时,进行统一的检测,这样更有效地分配复习内容,时间,学生不会在总复习时手忙脚乱,因为已经把大量的复习任务提前完成了。
2、“温故而知新”,综合复习
毕业复习应扣紧《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落实所要达标的系统知识,学习水平和基本能力,做到心中有标,复习有序,训练有法,教学有序。
到了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把小学低段学习的知识“物归原主”,忘得所剩无几,所以,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拼音到字、词、句、篇温习一次,“温故而知新”边系统复习,边分类整理,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还课与生,宏观调控 毕业复习,不仅复习知识点,还要复习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六年的学习经验,分析、整理、汇总复习重点,发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如复习生字,“请你看看听写本,检测卷等资料,整理出自己的易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形近字等难点”;复习课文,“如果你是出题人,你会抓住哪些重点来出题?你觉得这个单元的难点是什么?”;复习作文,“你最欣赏自己哪篇习作?觉得哪篇习作需如何改进?请修改习作后,制作自己的毕业习作集,与同学们共赏”……这样的复习课,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学生合作探究时,可以“取人所长,补己所短。”
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重点和难点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给学生以“开放的课堂、交流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这样,学生有充分、自立的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体,因而愿学、会学、乐学,体会到探究知识,收获学法的乐趣。
三、寓教于乐,激发潜能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精彩的,老师用有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丰富多彩的语文复习性的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激活学生的潜能。
例如,我们复习了字词部分,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找出较为薄弱的环节,选出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份“宝物”——检测题,进行一场“寻宝闯关”的游戏,当学生在书包、课本或资料袋等处找出“宝物”时,就迫不及待地投身于“闯关”之中,哪还有一丝的厌倦,连平时最“懒羊羊”的学困生,都饶有兴味地闯关,想成功地解开宝藏。
毕业复习到中后段,学生常会显露疲态,课堂上昏昏欲睡。这时,老师可以来一场“最强大脑”的游戏,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记住知识点,随着老是翻动书页,学生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脑子快速地旋转,都想以最快的速度记牢,成为最强者。当有些并不显山露水的学生,准确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时,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那种自豪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常会有学生关:“老师,再玩一次‘最强大脑’,好吗?”
学生在玩中学,学玩同步,适应孩子的天性,还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加强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唤起内部的智力潜能。
四、重学困生,重拾自信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能力及知识水平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富有个性的过程,他们对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是有差异性的。教师更要关注是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与同学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信心,容易自暴自弃。所以,老师首先应从生活、学习上关心他们,多鼓励他们,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训练,不断地肯定、表扬,让他们重拾信息。
我们班有个孩子,是五年级时的插班生,由于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多由老人照顾,性格叛逆,学习态度散漫,各科常亮红灯,我先细心地观察他,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他的喜好入手,取得他信任之后,再激励他好好学习,只要他有点滴进步,就立即赞许。他上课渐渐专注起来,还能积极举手,成绩也有了起色,到了毕业复习,我专门为他“私人订制”复习大餐。从生字词到阅读、习作,一步步地耐心辅导,当他毕业模拟考成绩不理想很沮丧时,我还是继续鼓励他不要放弃,相信他一定能行,与他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根据他的弱项再加以训练,毕业考,他取得了八十分的好成绩,他在毕业留言中写道:“老师,谢谢您对我的不离不弃,让我重拾自信。”所以,核心素养,最终仍然要回归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点上,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素养”就是平常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的毕业复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采取多形式的学习,促进学生习得高效的复习方法,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毕业考,我班的学生以全区语文统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小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正是以生为本,高效复习的成功体现。
【参考文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维主编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瑞珍主编
第三篇:浅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正文】
【摘 要】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立足课堂;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还需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就必须突破现代语文教学的约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地积累经验,大胆地进行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最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质疑是激活思维的最佳方法。
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无独有偶,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在教学《迟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总起句,“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在品读了描写小海音和父亲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后,引导学生自行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明确是海音激怒了父亲,才会挨打,之后又引导学生练习多角度提问,深入思考父亲是为什么打我,如果不打会有什么后果?进一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最后抓住父亲送给我花夹袄和铜板这个细节的描写,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质疑,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感受到一个既疼爱孩子,有严格管教孩子的父亲的形象。从学生的表现看,基本达到高学段“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一次次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读”把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出来,这些朗读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教学中,通过采用范读、学生自读、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不需要教师做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阿炳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买艺度日……”这一段描写中去想象阿炳的生活,进而体会他坎坷的命运,体会到阿炳通过琴声表达悲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心中流动的情感。
四、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北师大教材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范例,适时地引导,在一年级学生学完诗歌《我很快乐》后进行写话练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谁很快乐?,孩子们说出:“我是小乌龟,我会在水里游,我很快乐.我是小树,我会结果,我很快乐”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学习了《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繁华街市的部分,让学生仿写旧街花朝节的热闹场面,在学习了《爷爷的芦笛》一课后,布置学生写一写晚上自己独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学生从文中悟得写法,有话可写,往往出现神来之笔。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创造了精妙的语言。
总之,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第四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点滴认识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点滴
认识
到保镇学校 孟雪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关注色彩对人情绪表达的重要影响;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语文教学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重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们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所谓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那么,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不会很强,这就会出现老师们经常抱怨的一种现象: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无论学生平时的文学感悟力多强强,就是难以表达出来。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天平的两段,只有平衡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稳步提升。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第五篇: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的学生不能适应英语学科中思维逻和语法句式的教学要求,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中不顺利。也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近几年关于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的文献,来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法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词汇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1]付野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对整个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沟通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桥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不管在积累词汇还是在熟悉语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英语学习素养对整个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文大量增加。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的现状,我们要积极的采用措施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育效果,为整个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是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1]付野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方面,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评价主体一元化和教学反思不足这七个方面;学生方面,学生缺乏对英语教材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对阅读课堂的参与度较低;教材方面,内容编写过于注重外国文化以及教材内容组织跨度较大。[2]张素平则认为:而近几年的教育却反映出,初中英语教育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一些学校过于追求教育结果而忽略了教育过程所带给学生的体验。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限制因素。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点工作。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并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英语学习而言,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工具。可以说,阅读能力就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和世界的交流和沟通日益紧密。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发挥出积极地作用。[3]葛玉敏认为,初中阶段,是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来保证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难度,学生参加英语阅读课的兴趣,学习动机的激发,传授阅读技巧,验证阅读策略,教师阅读教学模式的选择,初中设置英语阅读课的必要性,评价阅读效果。这八方面的研究来明确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从这八分方面入手,逐步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核心素养来提升和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通过增加阅读技巧的培训,端正阅读动机,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渐的深入展开:
1、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推动着课程教学的改革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4]周文娟认为,阅读能力低下是阻碍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重大因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变英语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并叫大部分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收获和进步,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质,对整个英语教学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来实践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培养。
2、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核心素质
[5]王鹤宁在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讲解,对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所涉及的课时部分较少。这也是导致了学生虽然对语法句式的了解,但是却不能说出来、用出来、读出来,造成了学生学习完英语却成了“哑巴英语”,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都产生了很消极的影响。而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能力培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学生在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下,还可以将阅读能力作为工具来学习更多的知识。
3、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策略的培养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展开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培养。[6]张伟指出:学生对英语阅读策略有认识、有辨析、有使用,帮助学生学会并能恰当地使用英语阅读策略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从而真切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水平。教师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少走弯路。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利用建构主义在英语阅读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
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是评价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新课标的实施使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对技能主动建构的过程。[7]郑英英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思想是适应我国教改的有效途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养成就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实践,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接受,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英语阅读能力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建构主义注重学生阅读能努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质。
5、利用分层教学培养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分层教学的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是存在差异性的。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8]吴春认为,正式学生间这种能力的差异性的客观事实是展开教育教学的基础。通过分层阅读教学的方式,将能力水平想接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分层阅读学习,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分层阅读教学满足了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的需求,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分层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关键,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相信,通过以上方式措施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改善阅读教学现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参考文献
[1]付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2]张素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周刊.2016.(17).[3]葛玉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4]周文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5]汪鹤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D].延安大学2014.[6]张玮.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测试中的阅读策略测试研究[D].鲁东大学2013.[7]郑英英.构建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3.[8]吴春.论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初级中学校
张 函 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