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20: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

第一篇: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

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爸爸妈妈、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 **老师。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中心组织的童话数学亲子课。非常高兴我们的爸爸妈妈 / 能和我们一起来参加这次童话数学亲子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 / 欢迎爸爸妈妈的到来(大家鼓掌)!

随着数字化的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数学,市场经济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生活中信息处理等无不与数学息息相关,为未来,今天的孩子从小学好数学显得万分迫切。教育学家指出,6--12岁是少儿数学能力开发的黄金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数学及其所“携带”的逻辑元素,这也意味着这个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记忆快,孩子还能从小培养数学思维及对数学的初步认识。另外,小孩的记忆力好、模仿力强,无论教什么都能做到“照单全收”。数学的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孩子尽早学习数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提高他们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反映力和创造力,激发孩子的各项潜能。

此外,数学为什么培养和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数学是让孩子大脑成长最快的学科,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正是处在这一最佳时期,所以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要让幼儿从生活中、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对数学认知的重要在孩子刚入园时已有表现,到大班后已逐步加深,如学习序数、顺数、倒数、单双数、相邻数,以及数的组成,加深运算,还要在会认的基础上书写数字。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如果知识脱节,衔接不上,就会造成孩子不会,有厌烦,畏惧情绪,久而久之就不喜欢上数学课了,也就耽误了孩子大脑的最佳发育期。少儿数学教育对小学、初中的数学教育有着很好的铺垫作用,“从小”学数学的孩子,基础更扎实,能轻松的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进行“对接”。

数学教育要从小抓起,学习效果同样不可忽视。正确有效的培养孩子的数学运用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环境的熏陶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从兴趣到习惯,从知识到能力的变化过程。如果不顾孩子的认知规律,盲目的强化练习,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还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为将来学好数学设置障碍。因此,应该为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数学环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数学。

童话数学是世界上第一部包融系统小学数学知识的动画片,是中国第一本原创童话数学练习册,是由清华大学开发的第一套小学数学童话教育与学习软件系统。

“童话数学”系列产品主要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卡通片光碟、数学游戏软件和童话数学练习册。卡通片把所有小学数学教育的知识点编入卡通故事中,不仅引起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还更加容易让孩子理解;数学游戏软件则是让孩子以游戏的形式巩固在卡通片中学到的知识点;辅助的童话数学练习册再次运用卡通形象吸引孩子,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童话数学是帮助5至12岁的孩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效率,在快乐中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10分钟,让您的孩子爱上数学,一个月就可以学好一至两学期的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目前已推出启蒙篇、成长篇、快乐篇、提高篇、奥数篇可提供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使用。幼儿教育中最不正确的观点:不重视幼儿的数学学习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也到处充满数

学。

英国的一位教育家是这样理解数学的:数学是换脑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对幼儿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有利于大脑的成长。说得通俗一点,当考虑不严谨、不认真的时候,通过数学的训练变得严谨了认真了;当计算不准确的时候,通过数学变得准确了;当反应不灵活的时候,通过数学的激励变得灵活了,于是这个孩子整体素质就得到极大提高;整体素质提高了,将来干什么都能行,数学的特点就是在这儿。

童话数学,数学的童话,其启蒙篇特别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学数学,由清华大学倾情打造、开发,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大班及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充分考虑到幼儿园与小学的有机衔接,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综合众多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和一线幼儿及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的经验与智慧,教育部鉴定通过,最新成果不断升级。

童话数学四大法宝之一的童话故事卡通片正是将数学枯燥的知识有机的融于童话故事中,以生动有趣的形象展现出来,使幼儿在反复的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是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认知特质的。

学启蒙篇中的卡通片让孩子在数学童话故事的海洋里充分发挥想像,不断拓展孩子的思维,而且把枯燥的数学有趣化,让孩子觉得数学好玩又有趣。由于幼儿擅长故事记忆,能驾驭、把握故事,从而产生对数学良好的学习情趣,把童话故事和数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数学的思维空间里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发生的矛盾,从中领悟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童话数学”做了大量的实验,让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用“童话数学”的方法学习小学一年纪的数学知识。结果表明,在看卡通、玩游戏外,只需适当的辅导就能让孩子系统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大减轻了孩子的学习压力。

给孩子一个轻松有效的学习机会,就是给他未来创造更多更大的机会

既然数学对对幼儿大脑成长、身心健康及自信心是如此重要,孩子在幼儿园期间花费上万元,甚至几万元,为什么对最宜于促进孩子智力、智商、智能、智慧发展的数学不重视呢?

没有谁比您更关心孩子的成长,没有谁比您更关心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没有谁比您更希望减轻孩子的负担,可也没有谁比您更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们一直盼望着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没有谁不希望孩子能在快乐的学习中茁壮成长?没有谁不知道,对孩子们而言,谁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谁能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谁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正如专家们所评价的那样:“童话数学”以童话为载体开展数学,做到了游戏和数学学习的密切结合,激发了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对儿童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童话数学”是一种和谐的学习整合体。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通过这种符合儿童天性的现代教育方式,使中国的每一位儿童都能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都能在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上,展现出不凡的才华与魅力。

童年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真诚希望与您一起,用激情和科学,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谱写出最美的“童话”。好孩子是发现出来的,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让童话数学成为你孩子的闪光点!

现场布置

为充分表现出氛围,我们在活动中营造了一个气球和玩具的世界: 活动场地四周和红地毯上用五颜六色的气球环绕点缀;活动主场地摆布了童话数学、游戏道具等;

活动场地中环绕播放儿童音乐,舒缓孩子们的紧张,更好的融入到游戏当中去。

活动流程

9:00播放快乐的儿童歌曲

9:05-9:30 主持人介绍数学童话内容 9:35-9:40 主持人带领小朋友唱儿歌

9:40-10:00 现场演示数学童话,回答问题,由主持人发礼品 10:00-10:25 小丑表演

10:30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感谢大家的光临

活动细节:

1、考虑到参加活动小朋友年龄偏小,现场所有带尖角的地方都用柔软的物件包裹,以确保宝宝们的安全

2、活动场地四周分散工作人员,以保护和防护宝宝们的活动

3、活动请到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以亲切的语调赢得宝宝们的信赖,并很好的带领宝宝们玩游戏

4、由于低龄宝宝的注意力很难被集中,所以活动排除了传统节目形式,而引入了可爱滑稽的小丑表演,表演的生动性、趣味性有效地抓住了孩子的心。

第二篇:数学兴趣课教案

兴趣课程教案 第一课时

神奇的扑克

2014年 9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生:......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红=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估算黄豆粒数

2014年 9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第三课时

数学趣味题一

2014年 9月 日 第 周 星期(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四课时

数学趣味题二

2014年 9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枪?打中了哪几格?()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

购物中的数学

2014年 9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 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 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 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兴趣数学

兴趣数学(提高)课课程纲要

前 言

回顾历史,我国数学教育界对基础教育中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在认识上是有曲折的,如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个问题几乎被人遗忘。1992年末,一批学者大声疾呼:“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种严重缺陷。”(见张奠宙主编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出版社,1994年,第6页),近十年来,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成果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余继光同志在长期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专著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中国工人出版社),本人认为此书的鲜明特点是:

一、完全符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形势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指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余继光同志在1998年就提出“用数学眼光看世界”这一理念,体现了对数学教育改革认识和态度的前瞻性及先进性;

二、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学习方式”的重点目标。“用数学眼光看世界”是一种较之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策略更为上位的概念,是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是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性。全书理论叙述深入严谨,同时提供了“用数学眼光观察大千世界”的丰富案例和资料,有助于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素质,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四、全书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案例和资料的内容紧密结合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联系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对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提高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以及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作者对书稿进行了较大篇幅的调整,为了便于与教学同步,在第三章中按新教材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编排,新增近几年来高考数学应用题和作者新编的数学应用题;同时又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此书既是高中生突破高考数学应用题的金钥匙,又是提高中学生自身数学应用素养,培养自己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启明星。

本教程适应于普遍高中高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能就某一与生活实际有关的主题,从多种途径收集与整理相关的信息,并采用符合科学规范的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课题设计和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改进的能力。

3、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承担个人责任,具有团队意识;

4、通过对该专题的探究,对学习方法有更深的认识,并促进自身的学习实践。课程内容

1、了解数学在大千世界里的丰富案例和资料。

2、研究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念和素质,感受数学的实践性。

1、了解数学在大千世界里的丰富案例和资料。

2、研究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念和素质,感受数学的实践性。

3、结合新课程标准,将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数学应用题、数学建模的方式展示并解决。

教材编写原则

可行性:要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可行条件,本探究主题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对学生的实践具有密切相关性。

科学性:教材的编写要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内容具有科学性;

课程实施建议

课堂以讨论交流和辅导为主,课后学生自主研究为主

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提出并解决一个生活案例。

结果评价:完成一份与各专题相关的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基本教材 适用年级 学时与学分 课程目标 兴趣数学(数学提高)兴趣特长类 选编 高一学生

18学时,1学分

1、能就某一与生活实际有关的主题,从多种途径收集与整理相关的信息,并采用开课教师简介 邵建豹 符合科学规范的数学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课题设计和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反思改进的能力。

3、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承担个人责任,具有团队意识;

4、通过对该专题的探究,对学习方法、数学应用有更深的认识,并促进自身的学习实践。

1、了解数学在大千世界里的丰富案例和资料。

2、研究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念和素质,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实践性。

3、结合新课程标准,将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数学应用题、数学建模的方式展示并解决。课程内容简介

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提出并解决一个生活案例。

2、结果评价:完成一份与各专题相关的试卷。

课程目录

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课题

数学趣题

具体内容

阿王卖蟹

1、刘维尔的推广;

2、数6174;

3、杜西教授的算术中的五大奇事 观察;

4、一个数的数字平方和;

5、辛答拉姆筛

分类讨论策略 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 向量中的巧解 解题方法的技巧 二次函数问题 图象问题 函数零点问题 二次函数根的分布

数形结合、坐标法、特殊值法解决向量中的小题 填空题的做法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 利用图象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解函数问题 二次函数根的分布

解题方法的技巧 选择题的做法 有趣的数列 数列递推式研究数列的通项 数列求和的几种模型 数列求和的几种模型 线性规划中“动”的含参线性规划题

问题 集合 集合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解不等式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 函数基本性质 利用基本函数解决数学问题 17 18

值域

函数与方程思想

介绍求值域的方法 函数方程思想的应用

第四篇:亲子数学游戏

1、分类练习:摆棋子

目的: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分类

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弹子跳棋 要点: 1)、将所有弹子取出放在一个盒子里

2)、在家长的提示下,请幼儿先取一种颜色的弹子,选一个阵脚开始摆棋子,年龄稍大的可以一边摆一边唱数1-10 3)、依次将六种颜色全部摆完。家长可以同时教孩子颜色的汉字和英语单词。4),可以双手同时摆,训练双手的灵巧性。

2、排序练习:小碗、小勺找朋友

目的:学习按大小排序、配对

材料:形状和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个 要点:

1)、家长随意将4个碗放在桌子上,并问孩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孩子按从大到小排好 2)、家长拿出4个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问 3)、家长说“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请你帮忙找一找”

3、计数练习:数字罐

目的:认识数的实际意义 材料:饮料管、吸管 要点:

1)、在饮料罐外面贴上数字 2)、请孩子依照数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边插边数手口一致

3)、家长也可以先在罐内放入几枝,让孩子根据数字看对不对,不够要加上几根,多了取走几根 4)、任取2罐,比一比那个多,哪个少

4.比较练习:小小蛋糕师

目的:学习区分厚、薄,练习并列排序

材料:彩泥、牙签或面团(也可用被子或书代替)要点: 1)、家长和孩子一起当”蛋糕师“。用彩泥做生日蛋糕。

2)、根据顾客(家里其他成员)的要求,制作出一个三层的和一个一层的

3)、比较2个蛋糕的厚度,学习厚薄概念,并出示字卡 4)、家长画多个不同厚度的蛋糕,幼儿剪下来或手撕下来,按从厚到薄的顺序,练习排列。

5、守恒练习:捏面团

目的:学习体积的守恒 材料:面团(橡皮泥)要点: 1)、家长制作两块一样大小的面团(不必告诉孩子是一样大的,让孩子自己观察),问孩子”这两块面团一样多吗?“ 2)、家长首先把一块面搓成一个长条形,再与另一块面团相比“这两块面团还一样多吗?” 3)、家长再把长条形面团捏成一个小碗,再来比,是否还一样多?

4、)家长把碗再用棍擀成一个大圆片,再来比较是否还一样多? 5)、让孩子也来试试,面团的形状不断变化为什么还是一样多呢?

6、认识几何图形:分四份

目的:学习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剪刀,白纸,胶水 要点:

1)、家长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

2)、家长给孩子看准备好的彩色纸,让幼儿说出都有什么形状的纸。请孩子把每张纸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点都不会,经过尝试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张同样形状的纸,如正方形。家长边做边引导孩子操作,把它折叠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4)、把剪成的四份图片再还原成原样贴在白纸上。5)、用数字表示分了几分。6)、其他图形同上。

7)、孩子反复操作,加深印象。8)、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7、辨别方位:对对碰

目的:学会对称的方法,掌握对称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材料:对称练习图,彩笔、彩纸

要点: 1)、家长首先要与孩子玩简单的对称游戏,让孩子了解对称的概念。如:照镜子、人的身体部位哪些是对称的?让孩子观察出眼睛、耳朵~~ 2)、玩颜色对称游戏:在纸上画对称。如六个方框分别涂上红黄蓝蓝黄红。3)、玩形状对称游戏:在纸上画对称图形。如圆三角方形。

4)、玩粘纸游戏:取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图形对折剪开成为两半,家长一半,孩子一半,找对了粘贴在一起。

5)、鼓励孩子自己做对称图,如学习剪四角、六角、窗花,巩固对称概念。

8、几何图形:画积木

目的: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地关系 材料:积木、纸、笔

要点: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画积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导孩子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

1)、家长和孩子一起取来积木、纸笔,取出一块正方形积木,先让孩子用手触摸积木感知观察外形特征,然后家长示范描画的方法。方法:把积木放在白纸上,左手压在积木上,右手握笔沿边描出,每描一面在积木上贴一个小帖纸做记号。2)、全部拓画后,让幼儿在每一图形上写上数字,看有多少个?这数字就说明正方体有几个面,然后问孩子”正方体有几个面呀?“ 3)、用积木的另一个面在其他描画好的正方形上比,让孩子观察6个面使一样大的。4)、取其它形状的积木来拓画。长方体有多种样式,让幼儿更多的观察和了解,重点放在比较不同上。5)、让孩子结合生活,找找有什么物体和这些相同。

9、计算练习:剪贴格纸

目的:体验数是可分的,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材料:格子纸(可以自己画),剪刀、纸、胶水 要点:以”7“为例

1)、家长预先将格纸剪成一行一条,10条,每条纸为7个格子

2)、指导孩子用剪刀把纸条沿格线剪成两份,然后贴在分合纸上,一直剪贴到发现重复的为止,把重复的拿掉。

3)、在剪开的每一格纸上写上数字,表示他有几个格子。4)、让孩子看着回答“7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又是7?”

10、分类练习:分裙子

目的:学习多角度的分类及类别之间的包含关系

材料:妈妈在白纸上自制小裙子图样,腰上带蝴蝶结和不带蝴蝶结2种,每种再分别画有小圆图案和横线图案、竖线图案、斜线图案的裙子各2-3条。合计画10-20条,根据孩子的水平要点:

1)、家长指导孩子把有共同特点的裙子放在一起,看看有几种分法 2)、家长只提出要求,不提示或示范,孩子分完后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 3)、分完后回答问题:有蝴蝶结的裙子多还是没有蝴蝶结的裙子多?为什么?再问“裙子多还是有蝴蝶结的裙子多?”引出-裙子是一个集合的总概念,有蝴蝶结的裙子是裙子中的一部分。

11、计数练习:猜钮扣

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要点: 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也可以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12、守恒练习:量米

目的:体验容积概念,精细动作锻炼

材料:塑料漏斗,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塑料瓶)4-5盖,小碗一只,米若干 要点:

同孩子做买米的游戏,家长做顾客买米,孩子扮演售货员

1)、家长先提意拿一个瓶子去孩子处买米,要求是买平的一碗米,要求孩子必须在瓶子上放一漏斗,用碗装米(要平),再慢慢的导入漏斗流入瓶中,尽量不外撒。2)、家长不断去买米,每次所用瓶子都与前面一个有较大区别 3)、买米结束将所有瓶子展示,让孩子观察,哪个瓶子的米多?为什么? 4)、提示孩子回忆,每次都买一平碗米,米是一样多的,为什么装在瓶中看起来就不一样了呢?鼓励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13、计数练习:出牌配对

目的:练习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为学习10以内的计算做准备 材料:扑克牌一副 要点:以“8”为例

1)、家长与孩子一起把扑克牌中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种1-7牌取出来,共28张。

2)、家长用一张白纸写上数字8摆在一边,交待今天的玩法是凑8。3)、将1-7,28张牌洗好,然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扣放在8的标志旁边。两人协商好先后开始抓牌。4)、各自将手中的牌进行整理,从中选出可以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5)、数手中所剩牌的数量,谁剩的牌多谁先出牌 6)、抽取对方的一张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与所抽取的牌合起来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

7)、轮流抽牌,谁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谁为胜利者。

14、守恒练习:小魔术师

目的:1)、体会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材料:边长1.5cm的正方形硬纸片,50个或更多

要点:以5为例

1)、家长给孩子一叠正方形纸片,让孩子点数有多少个? 2)、“请你和我一起当魔术师,看谁把5个正方形摆出来的花样多?“家长和孩子一起摆,每摆一个图形取5个正方形纸片,鼓励孩子大胆相象创造,并将孩子所摆图形,教孩子用笔画下来。

3)、家长开始可以提示一些方法,比如水平摆、竖直摆等,以后让孩子自由创作。4)、3-4岁可以掌握到5以内,4-5岁可以掌握10以内的守恒。

15、分类练习:寻宝贝

目的:学习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2岁,根据成人的示范进行分类

3岁,根据成人的指令性语言进行分类 4岁,根据物品的种类自己分类,并说出名称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

1)、家长带领孩子散步或户外活动时,预先带上小塑料袋,来到户外或公园里提示幼儿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拣,如不同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很多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的。

2)、开始展示自己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将物品进行分类,并说出名字。3)、家长可以以此讲些故事给孩子听 4)、回家注意洗手,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原因 5)、也可以用家里的物品进行练习

16、排序练习:排排队

目的:学习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材料:彩色串珠数个,或是几何图形的积木数个 要点:方法一,掌握两种物体的排序

1)、同是圆形串珠,一个红色,一个绿色,引导孩子进行红、绿。红、绿。。排序; 2)、可以进行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的排序

方法二,掌握3种物体有规律的排序 1)、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序,2)、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排序

无论哪种方法,家长都要先示范给孩子看,一是激发孩子参与创作的兴趣,二是便于孩子模仿理解。

孩子操作后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孩子用和家长不同的方法进行排队,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

17、比较练习:哪个长,哪个短

目的:学习按长度排列物体的顺序

材料:五根吸管(吸管之间长度相差2cm),20cm直尺一把 要点:此游戏要在孩子能分辨长短的基础上进行。1)、取出5根吸管,让孩子观察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取出最长的,与最短的比一比,问问孩子。再任意取两根比一比哪个长哪个短? 3)、小吸管要从最长的到最短的排个队,请孩子来帮忙,取出直尺纵向放在左侧,吸管一端要顶住尺子横向放。4)、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着放,成功了要表扬 5)、如果孩子排序有困难,家长可以先示范。让孩子按照示范摆,逐步到自己独立摆好。6)、把直尺横向放,纵向放吸管,让孩子再次尝试。

18、守恒练习:拼图形

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河推理能力

材料:用彩纸(视觉上吸引孩子)剪成同样大小的圆若干,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若干,方形若干

要点:以圆形为例

1,取一个圆形图案放在操作台的左上方当样本

2,将其他等大的圆形沿不同位置一刀剪成2份,将这些混放在一起

3,让孩子从2中的图形中选出2个拚出1中的圆形图案,然后与桌子上方的样本比一比是否一样大。

4,家长不要给以过多提示,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5,可以让孩子亲手剪纸试试,然后孩子再将他们拼好

6,请孩子用语言表达一下

19、分类练习:帮帮小迷糊

目的:学习用排除的方法进行分类,形成对类概念的形象认识 材料:可以利用实物,也可以利用图片 要点:

1)、准备几个神秘的小口袋(可以封口的小布袋),里面预先装好物品,有几件属于同类物品,有一件是不同类的。让孩子打开口袋,取出物品进行分类,然后作出决定,将不同类的不再装回口袋中。2)、利用图片,让孩子把每幅图中不属于同类的物品用笔画出来。

20、排序练习:汽车钻山洞

目的:认识颜色及顺序

材料:三种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小汽车。硬空心纸筒一个(宽度可以让小汽车穿过,长度略超过三量小汽车的长度)。要点: 1)、家长用线将三量汽车连起来,让孩子观察。家长把汽车拉进纸筒,提醒孩子要注意”看什么颜色的汽车先开进山洞的,第二辆是什么颜色?最后开进去的是什么颜色的?“当全部汽车拉进纸筒后停下来。2)、家长问孩子”我再拉线,猜猜第一辆出来的是什么车?“依此类推。3)、然后将汽车拉出来,让孩子看自己说的对不对。4)、拉线的另一端再把汽车倒拉回去,拉之前问”前方堵车要倒车,什么颜色的车先倒出来,然后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将车来出来,证实猜测。5)、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拉线,家长猜共同参与。

21、比较练习:做麻花

目的:练习按长、短排列物体顺序,学会搓和拧的动作 材料:培乐多彩泥或面团

要点: 1)、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给宝宝做麻花吃“ 2)、把彩泥分成大小不同的5份

3)、把每一团经过捆搓做成一根长条,然后平放在桌上,最终做成5根不同长度的面条。4)、让孩子把5根长条按从长到短进行排序(左端要对齐)5)、家长教孩子制作麻花的方法:左右手各捏住面条的两端对折、捏住,左手拿中间部位,右手握住头部,左右手反向转面条,制成麻花。6)、做好的5根麻花放在桌上,再把麻花按从长到短进行排序。

第五篇:中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了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当前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把培养创造精神视为“教育的核心”,把培养创造力视为“国家之宝”。作为数学学科教师,我们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数学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 创造和创造力真是遥不可及吗? 或者说只是极少数人的天赋吗? 当然不是。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科学家提出新理论或发明新技术, 文学家写出受人欢迎的新作品等, 这是真创造。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灵活应用所学定理和公式巧妙解题, 或写出角度新颖、观点鲜明的作文, 都可看着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因其思维产品只对个人来说是新的, 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 所以称为类创造。下面谈谈在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提高教师的相关素养

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紧迫感,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创新精神是很重要的,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其次教师有较强的创造意识,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体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使传统形态的“说教”变为学习者思维形态的感悟,教师应尽可能的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重视思维的闪光点让学生发现创造之美。教师应不求人人语数优秀,必求每生各科合格,做到让每生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处理好“减负”与全面负责的关系。帮助学生立志、乐学、慎思、立志是学习的动力;乐学可以使学生持之心恒,坚持不懈,慎思能使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二、通过学习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现行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十分精练简洁。为了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缺乏自然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偏少,虽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就是先有定义,接着总结出性质、定理,然后用来解决问题的错误观点。所以,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教育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系统化的知识无法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大都是经过问题、、猜想、论证、检验、完善,一步一步成熟起来的,影响了学生正确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数学史的学习有利于缓解这个矛盾。通过讲解一些有关的数学历史,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探索与研究的习惯,去发现和认识在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些什么,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潜移默化的形成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人只有具备了创造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力,做到有所创造。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除少数智力发展较差者外,大多数中等智力水平的人都具有创造力。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具备创造性的,并且初中时期的创造力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创造性的学习,发挥其主体能动性。教学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和尝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开展争论,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要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单纯的知识获得走向包括创新意识在内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创造力。

四、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反映出思维形态的多样性,它要求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突破了思维的呆板性,它是多维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主要是由发散思维构成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从三个特征入手:

1、流畅性:指心智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这是发

散思维的量的指标。

2、变通性: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个方面,不受消极定势的约束,能产生新的构想,提出不同的新观念。

3、独特性:指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念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多种答案,鼓励独特的见解,发挥个人特有的才能;讨论中不做定论,允许存疑;要善于引导讨论,使学生思维活化,经过筛选、集中,使思维活动深化,从而提高创造力。而学生,则需要经常地进行自我思维训练,保证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五、采用符合激励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方式

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常采用的是外部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如表扬、评分等)是教育成果评价和激励的常用手段,但它在学生创造力评价和激励方面却不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在创造性成就上,创造力表现的潜伏期相对较长,而教育评价周期相对较短,导致了外部评价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情况。有关创造性成就的“十年定律”表明,创造性个体一般在开始涉足某一领域、从事相应工作约10年左右的时间才会有重大的创造性产品产生。这样,教育的外部评价作用通常很难等到个体做出创造性产品以后才进行,因而也就失去了评价对学生创造性成就的反映和激励功能。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外部评价有碍创造力,“即使实际的评价是积极的,也同样可能有害于未来的创造性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创造性必定发生在自我评价的背景下,而不是发生在感受到被别人评价的背景下。高中学生在认识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的高度发展也使评价体系的转变成为可能,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独特的可塑性的优势,激励学生的自信自尊。将学习过程的乐趣和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六、关注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创造性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创造心理、心理语言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周治金认为:高创造者的人格特点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研究。我们有一些研究发现,自然科学家容易接受外部的信息,有创造力、自信、自大、内向、独立等等是自然科学家的特征。社会科学家的特征则是与社会关系和谐,接纳自己,接纳他人。艺术家又不一样了,他们的特征包括寻求新的体验,幻想、冲动、缺乏责任感、敌意,不友好等等。而兴趣广泛、好奇、独立性强、有毅力、喜欢提问题、不随大流等等则是高创造性学生的一些特点。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认为:多具有一下三个令人讨厌的特点:(1)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3)处事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这样就使的我们要能够容忍在常规管理中北认为是不受规矩的行为,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不能揠苗助长。避免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听话的同时,也扼杀了他们本来可以发展更好的创造力。

未来世纪衡量一个国家强弱,不只是看资本的多少,更要看人才的多寡。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培养大批有独立见解、有创造力、有赶超世界的雄心和力量的创造性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创造力,是靠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倦怠的思考,而教师只能是加速器,真正的舵桨还是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整个社会都关注创造力的培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的潜力尽可能的发挥出来,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好的为中国四化建设服务。

下载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兴趣创造力与数学-----童话数学亲子课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童话总动员读后感

    《数学童话总动员》读后感最近,我看了《数学童话总动员》这本书,感触很深。 有一对好朋友叫不派和奇奇,在一起玩时收到了一封去弯弯绕国的邀请函,去的时候在路上认识了两个小朋......

    数学童话为突破口

    数学童话为突破口,促进学生数学课外阅读 厦门市集美区高浦小学 林月红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在深化教育改......

    数学与生活演讲稿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2)班的雷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空气无处不在,同时没有味道,但我们却缺它不可。数学亦......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友谊中心小学周永萍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高二《数理思维拓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们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按照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解题和思维能力为目标,开展了以《......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数学兴趣活动小组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它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性格不同天赋的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求。......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法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法 陈 均 (新疆和丰县农十师煤矿中学) 素质教育是一种“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要学......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1 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