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花更艳演讲稿
民族团结花更艳(演讲稿)
——彭阳县第一小学
顾春雪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彭阳县第一小学六年级的顾春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花更艳》。
有一句歌词,它这样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对啊!我们只有“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才能真正使各个民族共同拥有一个叫“中华”的大家庭!
我是一个回族小学生,老家在彭阳县交岔乡,那里是一个回族占绝大多数的乡镇,在我们村子里有两户汉族。每当汉族朋友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为了能让回族的街坊邻居、朋友等来家里作客,汉族主家为了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就会自觉的去请回族的阿訇给他们宰牛宰羊,同时回族的街坊邻居和朋友都会主动的带上自己家里的生活用具去帮忙。记得有一次,老家的一位汉族伯父家要娶儿媳妇,奶奶和大婶子都一起去给这位伯父家帮了好几天忙。婚礼的当天,爸爸还带我和妹妹一起去他们家吃喜宴呢,我还发现汉族娶新娘子和我们回族家的习俗竟然完全不一样哩!当然回族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汉族街坊朋友也会主动来帮忙的。这种回汉族间亲如一家的感情由来已久,也必将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我家现在居住在彭阳县城某小区,左邻右舍都是汉族,但我们从来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我和邻居家的汉族小朋友相处的也非常好。平时放学后或周末我们几个小朋友要么在他家玩,要么在我家一起玩。记得我在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要去外地出差,爸爸在乡下上班,由于工作比较忙,不能回来照顾我们。下午放学后,我和妹妹回到家里,感觉就像是一对孤儿了。正在我们难过时,“嘭”“嘭”“嘭”响起了敲门声,我透过猫眼一看,是邻居阿姨,她告诉我们,妈妈走的时候把我们委托给她照看了。我俩听话的跟着阿姨到了他们家,为了尊重我们的生活习俗,阿姨在安顿好自己的孩子之后,带我们到外面的清真饭馆吃了饭,还给我们买了我们爱吃的零食,晚上还让我们住在他们家里呢!就这样我们愉快地度过了好几天有汉族妈妈照顾的日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是啊,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是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祖国的大花园需要我们56个民族齐努力,才能更美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励志演讲:用心浇灌花更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承蒙学校领导的抬爱,让我在这里就英语教学作经验交流发言,我既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内心里也十分的惶恐。在座的名师荟萃,优秀教师比比皆是,我在这里谈教学经验,不啻于班门弄斧。但是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我也只好勉为其难,谈谈我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些体会和肤浅的认识,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批评和指正,帮助我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第一、要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觉得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前提条件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俗话说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把工作干好。因为只有爱,才会投入。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成绩的。因此,既然选择了当一名老师,我们就应该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并因此热爱我们工作的学校、爱我们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只要心中有爱,干什么事情都一定会有收获的。
自从8月26日接手高三的这两个班后,我恪尽职守,工作尽心尽力,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英语教学,我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力争做得更好。作为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我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每天早上我几乎都是五点钟起床,五点半进班。对学校规定的九到位,我总是提前到位。三个多月以来,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从未间断。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我也知道勤能补拙,因此我只有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能力方面的不足。学生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态度与以前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当中掀起了一股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可以说,没有严格的班风和良好的学风,想让学生安安心心地坐下来学习都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让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了。
爱岗敬业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老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上好每一堂课。可以说老师的心情和情绪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能把自己个人的情绪带进课堂。在家庭或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顺心的事,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最好把它们在教室外面解决掉,不能把个人生活与工作混杂在一起,不要在学生面前流露个人的愤怒、不满或其他消极的情绪。课前要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课堂上要充满激情,要用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要有针对性,要因材施教。
想要在教学有成绩、有建树,老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个充分的了解,要做到因材施教。正如毛主席所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还要认真地备学生、研究学生。
开学一进班,我就对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一次摸底和调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三班是个文科班,现有学生三十五人,其中女生居多,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却参差不齐,好的能考一百多分,差的只有一二十分。三班是个理科普通班,现有学生六十四人,在高二期末考试的时候,英语人平只有四十一分,最高分81分,70分以上的才三人。期末考试成绩班上排名第一的吕杨同学,英语才考了十六分。看到成绩表上这些低得可怜的分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我仍然还是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深感自己肩上的任务艰巨,未来的一学年,将会是非常难熬的一年。但是既然学校已经作好了工作安排,让我接手这个班,我也有硬着头皮上了。
为此,开学初,针对调查摸底所获得的学生实际情况,结合高三英语教研组的整体复习进度安排,我制订了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了我这两个班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定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目标明确了,教学就有了方向。四班的学生基础稍好些,因此,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的教学进度就快些,内容也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拓展,训练量也稍大。而在二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地薄弱,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在二班上课,每堂课的容量明显减小,难度也相应降低,只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的一些最基本的用法,对教辅资料上的一些较难的内容进行适当地删减,尽量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记忆的负担,争取让学生能学得轻松,每天都能学有所获。
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个学科感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会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上来了,老师的教学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的具体做法一是认真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视频、动画和图片等方式来展示英语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创造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学生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二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军事、历史、社会和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新闻或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是在课后主动地找机会和学生交流接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需要。
少批评多鼓励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对我们普通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好,上课听讲很吃力,有的根本就听不懂,所以难免会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如果有一天上课发现一个老是睡觉的学生今天没在课堂上睡觉,我们就可以及时地当众表扬他,说某某同学今天表现不错,上课没有睡觉,有进步,希望以后上课也不要睡觉了。我们这些学生尽管成绩差点,但都死好面子。听到老师这样一说,他就不好意思再睡觉了。因此,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我发现其实值得我们表扬的地方有很多,有些学生平时不做笔记,今天做了,我们就可以表扬;以前总不做作业,今天做了,我们也可以表扬。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就是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适当地放大。多表扬少批评会在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于那些平时听惯了老师批评的学生,一次表扬的话也许就会让他们的思想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由此对老师产生好感,进而对老师所教的那么学科产生好感。事实这证明,这种做法的确很有效。现在我们班上课睡觉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学风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科任老师也不用每堂课都花大量的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了。
第四、对学生从严要求,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这个“严”字体现在课堂听讲做笔记和课后做题巩固两个方面。课堂上我总是边讲课,边在学生当中穿梭,对个别没有认真听讲、思想分散的学生会及时地提醒,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在书中或笔记本上做听课记录。尽管有的学生笔记做得详细,有的笔记做得简略,但毕竟是人人都做了。能动笔就是一件好事,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效果。
关于课堂、课后习题的训练与巩固,我也是十分地重视。做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知识点掌握得牢不牢固,会不会运用,都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反映出来。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这两个方面都是常抓不懈的。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我都会利用早读或晚读的时间,对学生所用的《名师一号》、笔记本进行逐一检查,看他们的笔记是否做了,书中是否有阅读留下的痕迹,检查完了以后还要批上日期,做到不漏掉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作业,无论是教辅书上的基础巩固题、测试卷,还是我们高三英语老师自己印制的习题,我都会收上来批改,不是简单地批个日期和“查”字或“阅”字,而是一题不漏的全批全改,并圈出学生的错误与问题。尽管全批全改可能会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我想我应该这样去做,因为只有老师重视了,学生才会认真地去对待每一次作业。老师如果持一种随便的态度,简单地批个“阅”字或“查”字,对学生肯定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他们会认为老师不重视他们的作业,那么他在下次做题的时候就很可能敷衍了事。
第五、精讲多练,要以学生练为主,老师讲为辅。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归纳和梳理,不能像上新课一样,逐词逐句的去讲解。哪些东西该详细地讲,哪些该略讲、甚至可以不讲,老师在课前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在“精”字上下功夫。课堂上一定要避免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更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操练,特别是考纲上要求掌握的单词和知识点,一定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弄懂搞透、一个一个的落实。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我觉得训练量要适中,过犹不及,训练量太大了学生消化不了,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肤浅的看法,不到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三篇:让品德之花开得更艳
扎根生活和活动,让品德之花开得更艳
保太中心小学
付本娟
新课标把《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以生活为基础”。正如课堂教学策略中所说:“道德是生活的道德,把道德教育独立于生活之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确,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中还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时的教和学的是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老师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法,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品德。
由此可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在活动中发展。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在教学《我身边的环境》一课时,抓住了“我身边的环境”这一主题的特点,即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分析、体验等方法,收集一些美好环境的图片和一些污染环境的严重性的资料,在课中,通过“谁把这儿弄脏了”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想象、讨论,如何改变我们的环境,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把废品通过自己的加工和精心创造变为“宝”,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环境。
2、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如教学《敬礼,人民英雄》 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了解了为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小兵张嘎以及在新中国建设道路上挥洒血汗的英雄模范雷锋等。但因这些英雄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我特意组织学生了解了近几年的英雄模范,如航天英雄聂海胜、费俊龙等,抗震英雄蒋敏等。对于这些人物的事迹,学生们耳熟能详,就像在自己身边,故而对他们的敬意便油然而生,品德教育水到渠成。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既然“活动”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学生实际灵活选用的活动形式,让学习、活动与应用沟通,从而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动中学,在玩中学,从不同角度强化学生的品德意识。
1、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个主题内容都是以图画和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主题内容时,就要把图画、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学时应借助于情景的创设再现主题内容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帮帮残疾人》一课时,可让学生表演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体会生活中的诸多不便,然后小组互动分别表演残疾人和好心人,之后各谈感受。让他们深切体会残疾人的内心所需,同时唤起同学们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懂得了道理,可谓是生活再现。
2、学一学,体验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请情境,把主题内容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教学《可爱的祖国》一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我们祖国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并用多媒体再现“神六升天”“神七升天”的壮观画面节选,再现“08奥运”的精彩瞬间;用展示交流的方式再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典型事例,如,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惠民政策等。这样,学生在画面、欢呼声中再次体验祖国的可爱,对祖国的爱便从心底油然而生。
3、玩一玩,学会生活。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放开地玩,无疑是给了他们天大的恩赐。而在玩中体验生活是不知不觉地受到品德教育。如,在教学《认识新朋友》这一活动时,我为了让孩子们很快与新同学融入到一起,特意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我们先来了个“猜歌名”的游戏来热身,学生们热情高涨,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我们一起玩了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我说:“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吧!”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的表现自我,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展示出来。整个活动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充满了儿童的朝气和欢乐的激情。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已经互相接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
总之,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而“借助活动”更是尊重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逻辑。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也才能让品德之花越开越艳。
第四篇:民族团结之花常开(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二班的郑何歆艺,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之花常开》。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五十六个英雄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中华大地上盛开,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温暖驱寒冷,真爱换真心。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民族团结之花常开,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着许多民族团结的例子。在我们班,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受到的教育相同,有些好学的民族同学甚至比汉族同学还要出色。维吾尔族男孩皮尔敦,学习成绩一点都不逊色,有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会热心地帮助,耐心地讲解。我们班还有一位很能干的劳动委员,他叫麦尔旦江,为了使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生活中,妈妈也给我讲过许多民族团结的小故事。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爷爷卡迪尔用40年的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叔叔与当地村民拥军爱民的故事。爷爷说:“我老了,眼睛不行了,但我要把写日记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一代写下去。还有靠买羊肉串为生的阿里木叔叔,他省吃俭用,用多年积攒的钱捐赠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这些民族团结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也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社会的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谢谢大家!
第五篇:民族团结花常开演讲稿 2
民族团结花常开
XX医院XXX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我再次从心底里唱起这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歌曲时,我已对这首歌的涵意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叫XXXX,我是一名来自湖南医学院的毕业生,2010年分配到XX医院工作,从小在内地长大的我对新疆的了解只是偶尔从电视新闻上看到,那时的新疆在我脑海里只有贫瘠和荒凉,还有2009年那次的“7.5”事件,让我有些恐惧新疆,我是怀着一份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新疆。
在最初的日子里我有些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特别是面对少数民族患者时,因为语言不通,造成了不少的误会和笑话。可是,这些少数民族患者总是很通情达理也很有耐心,这让我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和自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我身边发生过几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改变了对新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认识。
记得,那是我刚来医院不久的一个晚上,我跟着带教护士正值夜班,突然一群人吵吵闹闹地来到了我所在的外科,只见三四个人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患者大喊“医生,快救救他!”这是一名严重车祸的少数民族患者,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来不及多想,我们和值班医生立即为这名患者实施抢救。这名患者胳膊和腿部等多处骨折并仍在大量流血,病人面色苍白,病情十分危重。经过简单的止血和清创后,在做进一步检查时发现,患者受伤的严重程度已经不是团场医疗条件所能救治的,但考虑到患者已经失血过多,并伴有多处骨折,又是深
夜,转院只能延误治疗。外科主任付同翔决定立即为患者实施手术,输液、止血、接骨、缝合、监护,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因为患者属于多发性复合创伤,本来应该分三次进行的手术,了解到患者家在喀什,身边无人照看,家庭也比较困难,医院最终决定为他一次性实施手术,不仅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从深夜11点一直进行到凌晨4点,直到看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医护人员才拖着疲倦的身影离开了病房。
医院党支部在得知他家情况比较困难又在外地的情况后,给他减免了部分医药费,并派专人陪护。第三天,患者家属才赶来,当他们了得知这一切后,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的拉着我们的手抺着眼泪。我知道,这是感动的泪水,这是感谢的泪水,这是最真挚的表白。
因为不太习惯新疆干燥的气候,我患上了鼻炎和咽炎,一发作就鼻塞、咳嗽、头晕眼花,吃过一些药,效果也不大。一次,我的咽炎又犯了,喝口水都疼。一天下午,那位照顾36床患者的维族老奶奶来到护士值班室,手里提着个塑料袋,直接来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把那个袋子递到我手里,我正纳闷儿这是怎么一回事。老奶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我说“丫头,你每天照顾我们很辛苦,你自己嘛也病了,看到你这么辛苦,我心疼!这是我们维吾尔族的草药,很有用的,你把它吃了就会好的。里面还有我给你煮的我们自己家鸡下的鸡蛋,丫头,你一定要吃!”摸着还有些热气的鸡蛋,看着已是满头白发的维族老奶奶,感受着在异乡久违了的关爱,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知道,在老人心里,我们都是一样的,我就像她的孩子一样,不管是谁有了病痛、有了困难,我们都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来帮一把,只有相互关爱、相互理解,才能消除误会,才能让友谊之花常开。
多年来XX职工医院与周边XXXXXXXXXX等乡镇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每年都要组织医护人员为周边地区的民族同志进行义诊和慰问。一些医护人员多次热情周到的服务给当地民族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医护人员都和民族同志有了深厚的感情,成了好朋友。而每年春秋季,XXXXXX的农民都会自发的来到职工医院进行平整道路、拉线修边、修剪草坪、义务植树等义务劳动。
通过多年来相互交往,民汉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我们也看到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促进了各项事业的逢勃发展。
我相信,只要各民族坚定“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一定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