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经济学作业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作业
一、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不多于700字。
答: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决定区位的改变。
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二、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原则,不多于800字。
答:
1、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规划的区别在于其所处的高度和层次不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宏观的整体的筹划,区域经济规划则是战略思想的细化和转向落实的阶段。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而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它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的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2、区域经济规划制订中应遵循的原则
①发挥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是区域规划最基本的原则。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沿革、经济基础、文化习俗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自然
条件和资源丰度的差异性,构成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生产要素、需求水平和产品价格等的差异性,同时也构成劳动地域分工的互补性,这是由劳动地域分工原理所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才能最充分地利用区域条件,发展各种产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②兼顾全局原则。区域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因此,规划中要以区域整体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一般与重点、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生活与生产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坚持全局原则,才有可能使各类规划与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始终如一地贯彻战略指导思想。
③效益原则。区域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部门或区域的经济效益。通过规划,合理地布局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在相同投入下,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仅仅是经济效益是不够的,区域规划应当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使区域能够长期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论文。运用区域经济学的某一原理,分析你所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
要求:1.具体题目自拟(结合实际,最大写到蒙东地区)。2.反映现状的资料用2013年以来的数据。3.不少于4000字。
内蒙古农牧业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农牧业非公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牧业私营企业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私营经济虽然发展较快,成效也较明显,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发展中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1.农牧业私营企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私营企业总体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2011年,私营企业数量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89%、15.02%、80.09%,农牧业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不足5%;在2010年我区民营企业100强中,仅有5家企业属于第一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资产总额占比均低于1%;农牧业私营企业品牌建设薄弱,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粮油、马铃薯、果蔬、肉类、特色等产业的领军企业和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
2.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加销脱节
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关系不紧密,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多为单纯的买卖关系,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实惠还不多;尚未真正形成供需对接、利益共享的局面。
3.投入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我区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突破口,作为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伴随着农牧业产业化整体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非公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非公企业已经成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体,成为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带动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区农牧业非公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发展中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私营企业总量不多、规模不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水平、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牧区个体经营总量不足、比例不高。当前,要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农牧业非公经济发展,深刻认识农牧业非公经济存在问题,化解矛盾、规避风险,引导农牧业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资金短缺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农牧业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资金短缺的矛盾较为突出。
(二)农牧民合作组织
从整体看,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水平、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专业社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对专业合作社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合作经济知识
由于宣传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够,少数干部和农牧民对合作社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思考不多、行动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许多基层干部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了解,甚至连概念都觉得陌生。部分农民习惯于—家—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协作意识比较淡薄,对合作经营不放心、不积极。
2.服务层次较低,合作空间较窄
目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服务功能较弱、合作层次不高、合作基础不牢固、合作空间较窄的问题。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社数量不多。大多数合作社主要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或农产品销售中介等层次的服务,以合作社自身的经济实体开展储运、深加工、营销合作的较少。2012年,全区参与深加工合作社仅有437户,不到合作社总量的2%。一些合作社与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有的农牧民只接受服务,不服从管理。合作社间也缺乏联合与协作,市场开拓能力有限,抵御大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3.规范化建设程度不高,合作机制脆弱
一是经营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据自治区工商部门统计,2011年底全区15679家合作社中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合作社仅105家,不足1%。带动非成员农牧户只有44.3万户,仅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11%。二是合作社规范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合作社成立后,经营能力弱,为成员服务能力低;有的合作社不按章程操作,财务管理、民主管理、收益分配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合作社服务组织结构松散,与农牧民联系的紧密度低,一些入社的农牧民只想“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
4.资金投入不足,融资难度较大
合作社普遍感到资金不足,贷款难、融资难,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农牧业信贷风险较大,而绝大多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门槛低,通常注册资金只有几万到几十万元,集体资产规模小,自身实力较弱,缺少有效抵押,财务管理不规范,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动性不高;政策性银行虽然同意给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但真正落实起来也比较困难;信用联社的贷款政策相对较为宽松,但贷款周期短、授信额度低、利率较高,难以满足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需求。
5.合作社主管部门不明确
由于《合作社法》没有明确规定合作社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只接受注册,并不进行年检,导致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无人管,有了利益众人争。应该尽快明确农牧业部门的主管地位和指导扶持职责。
6.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弱,资金短缺的问题。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服务面临很大困难,绝大多数合作社运行还十分艰难。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扶持和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各部门也出台了支持合作社的相关文件,但缺乏合力,真正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与大多数省市(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7.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这是当前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农牧民自办的合作社牵头人大多是种养大户,他们的文化程度、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市场意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要。此外,不少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合作理念不强,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三)农牧业个体经营
1.农牧区个体经营总量不足
截至2011年底,全区实有个体工商户达到85.18万户,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69.10万户,农牧区个体工商户16.08万户,农牧区个体工商户仅占总户数的18.9%,为城镇个体工商户的23%。从增量看,2009-2011年,全区城镇个体工商户增加了13.06万户,平均增速达7%,而农牧区个体工商户仅增加了2.74万户,平均增速为6%,增速低于城镇个体工商户一个百分点。
2.农牧业个体经营占三次产业比例少
从个体经营产业结构看,2011年,个体工商业数量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为0.76%、4.65%、94.59%,农牧业个体经营占总的个体经营不足1%。2011年底,全区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80.57万户,从事第一产业个体工商户6504户。部分农牧业个体经营生存周期短,淘汰率较高。从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数量来看,2011年全年新登记从事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20.03万户,新登记从事第—产业个体工商户达2276户。差距可见一斑。
3.农牧业个体经营吸纳劳动力仍显不足
2011年全区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为165.91万人,其中城镇个体从业人数为137.33万人,占个体工商业总从业人数的82.8%,占城镇人口比例的9.77%;而农牧区个体从业人数为28.58万人,占个体工商业总从业人数的17.2%,占农村人口比例的2.65%。城镇个体从业人数为农牧区个体从业人数的4.8倍。
二、加快农牧业非公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金融支持
1努力构建多元化农牧区金融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农牧区金融组织体系,为新农村(牧区)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将农业银行的业务重心定位于县域经济,发挥其支持农牧业的传统优势;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农牧区设立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牧区金融机构。
2.积极争取中国人民银行将内蒙古县支行纳入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覆盖范围
尤其是对涉农贷款投放较多的县支行执行比农业银行低2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试点的通知》(银发[2012]207号),争取将内蒙古列入试点,将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现行设立在县域和村镇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拓宽到设立在市区的涉农贷款占其各项贷款比例不低于70%的上述四类机构。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作用。
3.寻求财政与金融资金合力支农的契合点
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应明确责任范围,国家财政应将现有的支农资金划出一部分作为农牧区贷款贴息资金、担保基金、支农风险基金,通过对农牧户贷款进行贴息等加以扶持,撬动商业金融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地方财政应加强对农牧业的专项补贴资金的投入。
(二)人才保障
要加大农牧民培训,积极开展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农村新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牧区劳动者素质。整合“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和现有培训资源,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嘎查村民自治组织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种养专业大户培训,增强带领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组织引领力。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回乡创业。
(三)科技支撑
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支牧的投入强度,突出加大对农牧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突出农牧业科技创新重点,优化农牧业科技支出结构。围绕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着力突破农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安全农牧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着力支持突破农牧业技术瓶颈,在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良种和牧草、动物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方面,在节水灌溉、农牧机装备、设施和精准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四)加强指导
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和指导,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重点解决肉羊、肉牛和马铃薯等产业的资源整合、行业标准、品牌建设等问题。组织开展产学研技术对接与推广和银企对接活动,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抓好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为农牧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构建企业与基地合作组织、农牧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转移带动能力,拓展农牧民增收空间。
第二篇:区域经济学作业(推荐)
区域经济学作业
作业 :
1、简述韦伯工业区位的主要内容(600字内)
2、简述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的原则(500字左右)
考试论文:
用区域经济学原理或理论分析你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4000字 ;3.资料用数据2012年或2011年。
第三篇:《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第九周11月2日停课一次,自学,做课程作业。
第十周11月9日上交第一次作业。
第十一周11月16日上交第二次作业)。
课程作业计入总评成绩统计。
作业材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2010-12-21颁布)(从互联网收集)
第一次作业题(全做):
(注明学校、武汉大学学号 学生姓名)
1.“空间结构”的内涵
2.“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标准和类型
3.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4.中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5.2020全国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之时的“美好情景”
第二次作业题(全做):
(注明学校、武汉大学学号 学生姓名)
1.国家优化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3.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4.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四篇:《区域经济学》第一次平时作业
《区域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一)学校名称: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姓名:李刚
学号:
班级:13春行管本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1、区域开发是人类 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2、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献。
3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6、以人为本实施积极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与增加教育培训的投入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来源。
7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8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二、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3、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1、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
1、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2、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2、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当中,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正因为如此,制度经济学才能在经济学的殿堂中占有重要位置。
1、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2、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1、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
(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二、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
中国区域资源战略的特点包括如下方面。
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它不仪涉及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还涉及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问题,并着重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角度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提出走向可持续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
2.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战略重点。
三、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剜资源开发规划应当是详细的、科学的、涵盖面很广的,对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是保护资源不被破坏或少被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资源政策包括资源一环境政策、区域一资源政策和产业一资源政策。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中国的资源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进~步完善资源法律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执法的力度,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沿海地区市场网络建立后,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正确认识地区优势,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资源配置的基本内容,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在不同区域的组合,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资源配置的方式,取决于一定时期的资源配置目标和动力机制。1978年以前,我们以平衡发展为日标,亦即以公平曰标为主,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是经济计划,因而导致了资源的大规模西倾。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采取了以发展为目标,亦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目标,以市场为主要动力机制,资源则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
(三)基础设施建没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资主要放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建设上。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确立,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开始。
(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 活力
30年来的对外开放,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80%以上,对外 贸易额的80%以上都是在沿海地区。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也率先在沿海地区实
行。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对外开放已经使东部省份走上一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道路,中、西部诸省区也将走上这条路。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 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关系和狭隘的地区主义,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地区之间的相互封锁,有时是相互冲突,而相互协作、发展贸易则受到很大限制。国家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将会有更多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五篇:2011《区域经济学》作业3答案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3)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城市作为区域商业中心和加工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2.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
3.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4.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
5.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一次能源。(×)
6.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C)在城镇体系的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A.行政原则B.交通原则C.市场原则D.中心原则
2.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为(C)城镇体系。
A.层级型B.顺序-规模分布型C.双中心型D.网络型
3.不属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是(D)。
A.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B.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C.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D.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
4.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D)。
A.能源消费量与GDP的比值B.能源消费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C.能源生产量与GDP的比值D.能源生产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5.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这样的区域被称为(B)。
A.经济特区B.区域经济核心区C.区域经济外围区D.新产业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ACD)。
A.关联性B.特殊性C.整体性D.层次性
2.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BCD)。
A.层级型B.顺序-规模分布型C.双中心型D.网络型
3.区域基础设施包括(ABCD)。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4.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ABCD)。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5.研究区域重心的指标包括(ABCD)。
A.地理重心B.人口重心C.工业重心D.经济重心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2分)
1、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2、区域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3、区域经济核心区: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4、经济区划: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城镇体系的类型:
(1)顺序-规模分布型
(2)双中心型
(3)网络型
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关联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2.简述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基础设施在投资、生产、运营和消费上都有自己的特征:
(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3.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空间格局的特征与趋势。
(1)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比较明显。
(2)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
(3)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5.简述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的综合覆盖上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
五、论述题(共16分)
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
(1)该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
(2)“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有其科学的内涵,但是在执行中经常被理解成“严格控制大城市”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使得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也因带有紧箍咒而受到限制,特别是许多很有发展前景的中等城市在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3)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
(4)“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布局是人的主观行为,而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其次,生产力和人口的城乡布局只是空间布局的一个方面,即便城乡布局合理了,也不一定意味着生产力和人口的整体空间布局就合理了。
P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