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度农业投资项目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014年度农业投资项目绩效管理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依据《农业部绩效管理办法》和《农业部2014年度绩效管理实施方案》,为加强政府农业投资项目管理,提高农业投资效益,不断深入开展农业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政府农业投资绩效为目标,强化“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从规划、项目层面考核任务完成和目标实现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完善的政府农业投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是科学规范、客观公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科学制定评价方案,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规划与项目两个层面,细化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程序和方法,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地衡量政府投资绩效。二是简便易行、稳步推进。选择易于获取、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核心指标,确定简化务实的评估方法和程序,结合规划实施和项目特点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项目建设周期适时开展评价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评价。既关注单体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又反映整个规划任务完成情况,既关注规划项目预期目标实现程度,又反映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开展情况,系统全面地考核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二、评价考核的内容与指标
农业投资项目绩效管理考核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两类建设项目。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1.考核范围。依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安排、列入2007-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项目,包括部级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和县级质检站三个类型。其中地方承担的项目投资计划以发改投资[2007]3049号、[2008]3163号、[2009]1037号、[2010]680号下达;部直属单位和直属直供垦区承担的项目投资计划以农计发[2007]44号、[2008]17号和27号、[2009]8号、[2010]8号下达。2.考核指标。对于省级主管部门或部属单位的考核指标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重点考核规划推进和完成、项目管理和运行、建设效果等情况,见附件1。对于项目建设单位的考核指标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重点考核规划任务完成、项目管理和运行、建设效果等情况,见附件2。
(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1.考核范围。依据《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安排、列入2012-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项目,包括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或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站三个类型。计划分别以农计发[2012]36号、[2013]25号下达。
2.考核指标。对于省级主管部门或部属单位的考核指标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重点考核规划推进和完成、项目管理和运行、建设效果等情况,见附件3。对于项目建设单位的考核指标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重点考核规划任务完成、项目管理和运行、建设效果等情况,见附件4。
三、评价考核方法
评价工作以项目建设单位自我评价为基础,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汇总形成绩效自评报告,农业部组织检查复核,综合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价报告。具体工作为四个阶段:
(一)自我评价
项目建设单位对照评价考核内容、具体指标、证明材料要求,在实地评价的基础上,对照两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项指标和评价要求逐项进行打分,作出自我评价并提供证明材料。同一项目建设单位涉及多个项目,要按照项目分别评价形成自评分数。
(二)形成自评报告
省 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要及时印发本省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确考核方法、工作要求和结果运用等,强化工作指导和监督,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 好绩效管理自评价工作。自评报告以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为考核单元,在实地评价、完成对项目建设单位考核工作,并修正单个项目自评分数的基础上,依据每 个项目总投资权重,加权平均得出本省或本单位规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分数,完成自评报告。自评报告要同步总结有关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 项目建设和绩效考核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自评报告、证明材料要统一装订成册,按项目类型分别报送发展计划司、科技教育司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各1份。
(三)检查复核
我部采取资料审查与实地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检查复核。资料审查。组织有关专家对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报送的自评报告、证明材料进行核实,对自评分数进行审核,必要时要求补充相关材料。实地复核。由基建、财务、技术专家组成评价考核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实地考核,对自评分数和自评报告进行复核修正,形成分省、分单位绩效评价报告。与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自评分数差异较大的,需沟通协商,并附简要的文字说明,确保结果客观可靠。
(四)综合评价
根据检查复核情况,对自评分数进行修正和综合评价,汇总形成分项目评价报告和总体评价报告,评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提交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四、进度安排
2014年8月8日前,研究制定并印发实施方案。2015年2月28日前,省级农业部门及部属单位完成自评工作,报送相关材料。
2015年4月30日前,我部相关司局组织资料审查和实地复核,形成分项目评价报告。2015年5月31日前,完成总体评价报告,提交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结果运用
依 据评价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扩大试点范围和开展下年度绩效管理提出建议。根据掌握的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为编制“十 三五”建设规划奠定基础。同时,不断总结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管理制度性设计和安排。继续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省级农业 部门或部属单位在后续投资安排上给予倾斜,对评估结果为较差的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约谈主要负责同志,并暂停安排后续投资和新项目。评估结果按照部里统 一要求予以通报。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发挥农业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小组作用,协同推进绩效管理试点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积极推进省级农业部门或部属单位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处室或牵头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鼓励延伸考核。鼓励各省农业主管部门或部属单位结合本省或本单位实际,制定向下级农业主管部门或二级单位延伸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和指标体系,指导开展绩效管理考核,切实保证绩效管理工作整体推进。项目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和自我评价,完成绩效管理各项基础性工作。
三是加强培训宣传。我部将组织举办省级农业部门和部属单位培训班,依托有关单位开展农业投资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培训,解读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法与标准,确保年度绩效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印发工作简报,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努力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省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将项目执行情况纳入省级人民政府绩效管理或目标考核范围,开展绩效管理的部属单位也要将此项工作执行情况作为本单位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会同驻部监察局适时组织开展重点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整改,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切实发挥实效。
附件: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规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篇: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
我省召开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会议 2011年09月09日 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9月9日四川省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在省政府小礼堂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9年以来,我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部署,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要求,省政府部门改革了目标管理工作,对省级政府部门全面实行了绩效管理。2010年又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市(州)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了具有四川特色的绩效管理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今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并确定四川省为全国8个开展绩效管理试点的省、市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我省绩效管理深化发展,省政府决定今年要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魏宏指出,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创新和先进的制度设计。它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的束缚,遵循了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着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它是以公共产出最大化和公共服务最优化为目标实施的一种全面的管理和客观评判。他指出,我省在省级部门实行绩效管理已经两年,从主要做法和特点来看,突出了对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价,坚持了规定性的评价主体,注重了科学有序的社会参与。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优化我省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魏宏强调,我省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试点工作,要在五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把握好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绩效管理工作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和服从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围绕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着眼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二是设计好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服务型政府的性质,按照中央强调的重点,进一步优化考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快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三是确定好绩效考评的方式方法。高度重视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坚持透明、开放的理念,立足实际建立健全多层次开放式的绩效考评方式,既坚持政府内部考核评价,注重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强化考评的针对性,也要广开门路、开辟公众参与渠道,引导社会积极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体现政府绩效管理公开公正、群众公认的原则。四是运用好绩效管理的考评结果。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与绩效管理相配套衔接的表彰奖励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确保绩效管理结果有效运用。五是安排好绩效管理的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全省开展绩效管理试点工作部署,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验做法。
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于伟通报了四川省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徐波传达了全国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动员会精神,农业厅、省质监局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政府副秘书长薛康、省政府副秘书长何旅章、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等省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省人大副秘书长吕华、省政协副秘书长何顺洪和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王宗榜应邀参加会议。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直55个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各市(州)政府常务副市(州)长,各市(州)政府秘书长,各市(州)监察局长参加会议。
第三篇:农业项目投资合同书(范本)
农业项目投资合同书
(本合同仅供参考,具体合同条款请签约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甲方:XXXXXXXXXXXXXX(以下简称甲方)乙方:XXXXXXXXXXXXXX(以下简称乙方)
为加快XXX(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在平乡建设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项目,达成以下条款: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XXXXX项目。
(二)项目选址:项目位于XXX乡(镇)XXX村。
(三)项目规模及内容: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占地XXX亩,建设XXXXXX等。
(四)建设周期:XXX个月。
二、甲方的义务和责任
1、甲方负责为乙方提供项目用地,协调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将位于XXX县XXX乡XXX村XXX亩(以实地丈量为准)租赁给乙方使用,第一承包期自 XX 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止,承包期满后资金评估及补偿问题由双方协议解决。如出租方继续出租,乙方具有优先承租权,如乙方不需要延租,则需恢复土地原貌。
2、负责将路、电、水等配套设施铺设到项目所租土地内指定地点。保障乙方用电用水价格享受当地生活用电用水待遇,不得收取任何价外费用。配合乙方在承包土地上建设生产生活用电用水设施。
3、项目上缴省、市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经营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免收县级权限范围内的地方行政性收费(工本费除外)。
4、甲方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依法保障乙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协助乙方解决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5、甲方负责协助乙方争取上级扶贫、开发、龙头企业申报等农业项目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三、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于合同签定之日起 XX 日内,将项目一期租用土地第一年租金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金交付甲方。
2、享受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
3、乙方在甲方完成清场1个月内进场动工建设,超过3个月不动工,本合同自行终止。
4、乙方依法享受承包土地权益,但该土地仅限于本项目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不经甲方同意,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
5、乙方在承包期间要合理利用所承包土地,享有对属甲方所有的公共设施的使用权;经甲方及出租方同意后,乙方可以在所租赁土地上建设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必须的相关设施,但必须遵守国家农业项目用地建设的相关规定。
6、经甲方及出租方同意后,乙方可以将项目转让给第三方经营,第三方的权利、义务与乙方相同。届时,由第三方依本合同向甲方支付土地租赁费,项目转让的其他收益由乙方享有。
7、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达到正常的施工条件后,按照项目建设计划进行施工,保证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工程进度。如达不到上述约定内容,优惠政策另议。
8、乙方应在约定时间内(一般为18个月)完成全部投资。
9、乙方在建设和经营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甲方的整体规划。
四、租赁费用与交付方式
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土地租赁费为每亩每年均价按
斤小麦(按每年7月1日国家小麦挂牌价折合人民币支付租金,每斤小麦价格低于1元时按1元计算)。乙方负责于每年的9月底前向土地出租方缴付清当年租金。如乙方逾期30日未支付当年租金,甲方督促乙方除及时缴纳该阶段的租金外,乙方还应按时支付相应租金1.2‰的滞纳金。逾期六个月仍未支付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五、争议解决
对本协议产生的任何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合同履行地方人民法院审理裁决。
六、具体投资事宜由所在地乡镇政府和所属村委会与乙方签订补充协议。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合同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第四篇: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促进我省农村和谐稳定。结合去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现制定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构建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健全保障服务体系,为农业提供自然灾害风险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任务及安排
(一)试点地区。2008年省政府确定的60个试点县(市、区)(含青岛)试点范围不变。
(二)试点品种。按照国家财政部提出的补贴险种的保 险标的为种植面广,对促进“三农”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宗农作物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险种小麦、玉米和棉花。承保面积要根据各试点县(市、区)政府的安排,在农民自愿交足保费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其它险种继续按原计划做好承保工作。
山东省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工作仍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鲁政办发„2007‟61号文件执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开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等其他险种的试点工作,保费补贴由各地自行承担。
(三)保险责任。根据我省主要自然灾害特点,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险种的保险责任范围指:因火灾、冻灾、雹灾、风灾、旱灾、涝灾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
(四)保费标准、保险金额。小麦保险:保险费5元/亩,保险金额200元/亩;保险费8元/亩,保险金额500元/亩。玉米保险:保险费6元/亩,保险金额300元/亩;保险费8元/亩,保险金额400元/亩。棉花保险:保险费18元/亩,保险金额600元/亩。其它作物的保险费和保险金额同2008年执行标准。
(五)保费补贴比例。根据《财政部关于2008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金„2008‟52号),结合我省实际,确定对小麦、玉米、棉花 保险的保费,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贴,其余20%由农户自担。中央、省、市及试点县(市、区)具体分担比例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鲁政办发„2008‟38号文件执行。
(六)试点期限。试点期限为一年。2009年4月15日前为小麦保险集中投保期,6月底前为玉米和棉花集中投保期。
(七)承保公司。2009年承保公司继续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鲁政办发„2008‟38号文件执行。各承保公司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衔接,以优异的服务质量获得支持。任务确定后,各市及试点县(市、区)不得擅自更换承保单位。
(八)保险运作。承保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承担农业保险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正常年景下,承保公司按照保险合同履行赔付责任;当试点县(市、区)出现农业巨灾损失时,报省政府同意,赔付总额实行3倍封顶,即最高赔偿总额按承保公司当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3倍封顶。在运作机制上,各承保单位要认真贯彻省政府鲁政发„2009‟2号精神,探索建立保险机制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作机制。利用再保险,建立“以险养险”的补充机制,分散经营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九)勘查定损。参保农作物出险后,被保险人要及时向村委会报告,村委会在24小时内向其投保人及乡(镇)政策性农业保险办公室报案,乡(镇)在24小时内分别报 所在县(市、区)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承保公司。承保公司及时组织投保人填报《损失清单》,在48小时内负责组织聘请由农业、财政、金融、气象、保险等核损理赔专家组现场查勘,专家出据的《灾害损失报告书》为理赔的重要依据。承保公司填写《初步定损清单》后,报县(市、区)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理赔结束后,现场查勘记录,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平面图、灾害损失报告书等重要资料由县(市、区)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承保公司各自存档,以备缮制赔案。
跨县(市、区)受灾理赔,按照鲁农生字„2008‟19号文件要求,由各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工作。
三、资金管理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印发的《山东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鲁财金„2008‟41号)文件执行。
四、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各市及试点县(市、区)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并建立理赔专家队 伍。涉及的乡(镇)要成立由政府领导、农技人员、承保公司专业人员等组成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办公室,有人员变化需做调整的要及时做出调整。强化日常工作管理,建立工作情况报告制度。
五、建立试点工作考核机制
省政府已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省里将组成联合工作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建立试点县(市、区)能进能退管理机制,对试点工作开展好的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试点工作开展不力的县(市、区)取消其试点资格。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适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试点工作。
六、操作程序
(一)广泛发动。各试点县(市、区)有关部门要与承保公司紧密配合,密切合作,在媒体上公布保险政策、范围、标准、条件等,使参保农户全面了解相关政策。
(二)签定保险合同。各试点县(市、区)要以乡(镇)统一组织,以村为单位统一投保,同一行政村只能选择同一个档次投保。在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自主自愿的前提下,投保农户与承保公司签定保险合同,缴纳应承担的保费。保险合同须按品种签署,保费须按品种缴纳。
(三)公示参保农户名单。承保公司要以村为单位,在 村委“政务公开栏”公示参保农户详细名单、参保作物及面积、保费缴纳及保险金额等情况,便于日后的理赔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七、有关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各承保公司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动员各方面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户自愿投保,提高投保率;要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确保每位投保农户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保险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规范和完善档案管理。农业部门和承保公司要做好承保、理赔档案的基础资料和相关文件的建档保管工作,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逐步规范,科学合理。
(三)建立协保员制度。为充分发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委会的作用,各试点县(市、区)相关单位应支持协助承保公司在有关镇(街道)、村建立农业保险协保员制度,为承保、理赔工作提供协助。
(四)简化手续,理顺流程。承保公司要严格依法规范经营,切实履行责任,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简化承保理赔手续,理顺操作流程,及时查勘现场,按保险合同约定支付赔款到投保农户,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
第五篇: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
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是指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对各种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新建或改建项目的主要问题,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其投产后的经济效果进行预测,在既定的范围内进行方案论证的选择,以便最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的是市场价格。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借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能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2.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例如:
首先,从经济效益上讲,而本系统的开发,为统计人员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从所需投入来讲,对于一个中小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说,他的投资成本是十分的低。应该不会超过5000元。
所以,此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6.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7.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投资)。
项目总投资是指拟建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营运所需的费用总和。项目投入总资金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三部分组成。
农业项目财务评价的步骤内容指标?步骤:收集和估测财务数据,编制基本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选取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包括主要投入物和产出物财务价格、税率、利率、汇率、计算期、固定资产折旧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年限,生产负荷及基准收益率等基础数据和参数。
2.计算销售收入,估算成本费用。
3.编制财务评价报表,主要有: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资金与运用表、借款偿还计划表。
4.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
5.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6.编写财务评价报告。
项目财务评价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简称,又称企业经济评价。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的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预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及外汇效益等财务状况,以判别项目财务上的可行性的经济评价方法。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组成部分。所使用的基本报表有:①财务现金流量表;②利润表;③财务平衡表;④财务外汇流量表。所适用的参考报表有:①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②投资使用计划表;③单位成本表;④总成本表;⑤销售收入表;⑥借款偿还平衡表。项目财务评价以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偿还期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产品出口创汇及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财务外汇净现值,财务换汇成本和节汇成本等指标。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或其他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如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简述农业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
农村法规专题 1.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提升民居设计水平,强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以奖促治政策,扩大连片整治范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全面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开展农村宜居水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逐步把农村环境整治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差异化奖补,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
而从当前的城乡人居环境来看,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城乡发展差距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原则;要加大水、电、路、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使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坚持政府的推动和指导,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力求特色;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精准扶贫就是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系统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确保到2020年,按现行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即贫困发生率低于2%,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社会保障。3.保障粮食安全可以通过以下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
一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改变不计环境成本追求粮食增产的做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标准,对污染严重、确实需要退出粮食耕作的地区,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受影响。实施土地质量保护专项补贴制度,对自愿休耕、调整结构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农民,给予奖励补助。
二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挖掘潜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注意适度和有序,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步增长。
政府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育农村土地市场,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三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分子育种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五是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等项目实施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产高产农田比例。4.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举措
在新形势下,原有体制和政策已经难以满足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有新的体制和政策安排。
一是必须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农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资产权能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确保政策性金融供给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提高村镇银行的覆盖面,拓展商业银行对农村信贷业务范围,支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二是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培育知名品牌。在工商登记、土地利用、品牌认证、融资租赁、税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业态形式,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引入历史、文化、民族以及现代元素,对传统农业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面貌等进行特色化的改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主体公园、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利用生物技术、农业设施装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特点,发展现代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以及工业品下乡等产购销活动中,开展O2O、APP等。
四是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够公平分享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红利”。不能简单地强调农村产业融合,要建立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这是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完善订单农业,进一步规范合同内容,严格合同管理,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民签订保护价合同,并按收购量进行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积极推广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集体资产确权分股到户,支持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另外,鼓励产业链各环节联接的模式创新,推进官产学研多元利益机制,打造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增值提升战略联盟;鼓励农商双向合作,强化“农超对接”;引导新业态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建立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创收增收。
五是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围绕全产业链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同时制定产业融合的标准化建设体系,开展对涉农企业家和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产业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