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2.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 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 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并与主体工程。4.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 和 措施。5.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或 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6.职业卫生专职技术人员同时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业的,责令改正,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职业卫生专职技术人员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 7.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 日,最长不得超过 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8.在《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备注栏中,标有“皮”及“G1”字样,“皮”指 “G1”指。9.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选择在 地段,布置在。非生产区布置在,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10.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11.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 或。12.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分为、、、和 五类。13.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称量法选用,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14.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宽度,长度与宽度之比 的石棉纤维。2
15.进行总粉尘浓度检测时,采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分析天平的感量为0.1mg,则滤膜总粉尘增量的要求是。16.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17.期间核查可采用参考标准进行核查、参加能力验证或其它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同类仪器比对、同一样品不同仪器检测结果比对 及对保留样品的再检测等方法进行。18.职业卫生检测中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测定法有、、三种。19.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20.今年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从4月25日至5月1日,宣传主题是。2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和必要的。22.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为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均不得分。共15分)1.室外测量噪声时,风速大于时多少应停止测量()A.1m/s B.5m/ C.4m/s D.6m/s 2.无泵型(扩散式)采样器是靠什么采集空气样品的()A.风速 B.抽气动力 C.待测物吸附 D.待测物分子扩散 3.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A一氧化碳 B苯 C机磷农药 D盐酸 4.紫外线法工作场所空气检测中,气泡吸收管的采样效率要求达到()A.75%以上 B.80%以上 C.85%以上 D.90% 5.工作场所空气检测中,冲击式吸收管采集三氧化铬时,使用的采样流量为()A.0.5L/min B.1L/min C.1.5L/min D.3L/min 6.分析纯化学试剂的代号是()。A.G.R B.C.P C.A.R D.C.R 7.无泵型采样器(即扩散采样器或剂量器)采集空气中污染物有哪些优点()。3
A.体积小 B.重量轻 C、可以直接测定 D.不用抽气动力 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类别有()A.评价监测 B.事故性监测 C.日常监测 D.监督监测 9.一个厂房内有8台同类产尘设备进行生产,应选择()个采样点。A.1 B.2 C.3 D.4 10.原则上,可以从()几个方面采取防暑降温技术措施。A.减少热源的热作用 B.大量排走热量 C.局部降温冷却 D.闭全屏蔽 11.选择类比工种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 B.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 C.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 D.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规模 12.()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病的特点的是()A.职业病因明确 B.所接触的危害因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 C.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只出现个别病人 D.越早发现,越容易恢复 14.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处以()A.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B.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C.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D.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15.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A.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B.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C.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项目 16.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负责。4
A.真实性 B.合法性 C.合理性 D.实用性 17.气相色谱法通常采样用如下哪人指标作为定性指标()。A.保留时间 B.调整保留时间 C.保留体积 D.调整保留体积 18.产生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车间的事故排风吸风口应设在()。A.吸风口上缘距顶棚不大于0.4m B.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6m C.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7m D.吸风口上缘紧贴顶棚 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够开展的技术服务有()。A.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B.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C.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D.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 2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22.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接触时间不应超过(),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A.15min、4次、60min B.20min、2次、30min C.20min、4次、30min D.15min、4次、30min 2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劳动者的职业史 B.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5
D.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24.在进行固体吸附剂管的穿透容量试验时,当通过的空气中待测物浓度为原浓度的多少时,表示穿透()A、1% B、3% C、5% E、10% 25.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属于物理干扰的是()A.电离干扰 B.发射光谱干扰 C.杂质干扰 D.背景干扰 26.滤膜呼吸性粉尘的增量(△m)要求为:()A.1≤△m≤5 B.1≤△m≤10 C.0.1≤△m≤5 D.0.1≤△m≤10 2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A.醒目位置 B.休息室 C.办公室 D.厂房内 28.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29.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A.治疗 B.康复 C.定期检查 D.不定期检查 30.煤矿接尘工人的职业禁忌有哪些:()A.活动性结核病 B.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明显影响肺功能的疾病 D.高血压病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1.《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其他疾病或异常5种。()2.日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3.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4.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有害物质除汞以原子状态存在外,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5.气相色谱浓度型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6.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劳动者人数为21人,应选择7人为采样对象。()7.在用酸消解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时,对于易挥发的待测物样品,加热温度一般在250℃。()8.对于固体吸附剂的解吸效率,我国有关规范规定最好不低于90%,最低不低于75%。()9.原子吸收对光源的基本要求:发射的共振线的半宽度要明显大于吸收线的半宽度。()6
10.非稳态噪声是指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等于3dB(A)的噪声。()11.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温度≥25℃的作业。()12.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应<45°。()13.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14.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开始实施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要求由三名以上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15.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1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7.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就可以。()1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20.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积的50%。
()
四、名词解释(15)
1.脉冲噪声
2.职业病危害因素
3.超限倍数
4.评价单元
5.PC-TWA
五、简答题(20)
1.简述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2.简述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应该满足的职业卫生要求。
3.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
4.简述职业卫生调查的主要内容。
六、计算题(第1题7分、第二题8分)
七、1.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5000mg/h,三氧化硫散发量为 900mg/h,正己烷的散发量为 9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 30mg/m3,请问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 m3/s。(请列出计算方法,PC-STEL: 苯10 mg/m3,三氧化硫2 mg/m3,正己烷180 mg/m3)
2.在对某工作场所进行二氧化氮检测时,现场采样采取15min短时间采样,采样流量为0.5L/min,采集时吸收液体积为10ml,工人在此处接触二氧化氮的时间大约为10min,实验室测得吸收液中二氧化氮的浓度是12.0μg/ml,请计算该工作场所中二氧化氮的浓度并评价工人的短时间接触情况是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二氧化氮的PC-STEL为10mg/m³)
第二篇:职业卫生检测考核试题
职业卫生检测考核试题
姓名:
一 填空(每题2分,共计40分)
1、职业病是指、和 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和 而引起的疾病。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4、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由 统一印制。
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为专职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
7、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8、、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
9、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 或。
10、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 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11、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
12、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和
/ 8
三类。
13、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指波长为 的电磁辐射。
14、高温作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的作业。
15、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大气压为 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16、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大气压 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17、根据《职业病分类与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为。
18、采样必须在 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1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的,应当提供,并在设备的 位置设置 和。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可分为、、、。
二 选择(单项/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
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
A现场急救用品 B冲洗设备 C应急撤离通道 D必要的泄险区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 8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3、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A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B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C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项目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时应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不得少于 人。
A 2 B 3 C 4 D 5
5、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上述区域电场强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控制在。
A 2kV/m B 3kV/m C 4kV/m D 5kV/m
6、输送含尘气体的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如必须设置水平管道时,管道不应过长,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孔,方便清除积尘,防止管道堵塞。
A >15° B >25° C >35° D >45°
7、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 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
/ 8
A≥25℃ B≥30℃ C≥35℃ D≥40℃
8、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的采样;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 以上的采样。
A 15min B 30min C 1h D 2h
9、职业性苯可致,职业性铬酸盐可致。
A 白血病 B 肺癌 C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D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0、噪声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变化一般由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常表现为。
A 听力损失 B 噪声性耳聋 C 高频听力下降 D 低频听力下降 三 判断(每题1分,共计15分)
1、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
2、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低建筑物的高度。()
3、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4、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6次/h。()
5、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
6、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7、事故性空气监测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 4 / 8 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8、空气监测的类型包括评价监测、日常监测、监督监测、事故性监测。()
9、有害物质定点采样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10、应急救援设施应有清晰的标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保养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1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申请乙级资质,应当有不少于25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
1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4、超高频辐射为频率为30MHz-300MHz或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高频电磁场频率为10kHz-30MHz范围的电磁场;微波频率为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
15、职业卫生专职技术人员同时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业的,责令改正,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职业卫生专职技术人员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四 简答(每题5分,共计10分)
1、简述有毒气体报警仪报警值的设定方法及相应提示意义。
/ 8
2、请简述PC-TWA、PC-STEL和MAC的定义。
/ 8
五 计算(第1题10分,第2题5分,共计15分)
1、某公司生产车间存在苯一种毒物,工作班制为四班二运转,对该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使用活性炭管采集该车间空气中的苯,实验室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仪分析。解吸液1ml,气相色谱仪进样量1μl,采样及检测数据如下:
工作时段 08:00--10:00 10:00--12:00 12:00--16:00 16:00--18:00 18:00--20:00
采样流量L/min 0.1 0.1 0.1 0.1 0.1
采样时间,min 15 15 15 15
解吸效率 95% 95% 95% 95% 95%
样品浓度 μg/ml 3.2 18.7 8.3 2.1 <0.9 评价该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状况(已知苯PC-TWA:6mg/m3;PC-STEL:10mg/m3;该车间温度20.2℃-22.1℃,气压102.1kPa-102.3kPa)。
/ 8 某公司生产车间存在粉尘危害,对该车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使用测尘滤膜采集粉尘,采样流量为20L/min,采样时间为15min,实验室使用感量0.01mg的电子天平进行测量,滤膜增量为0.80mg,计算空气中粉尘浓度?
(已知采样时,采样点温度20℃,气压104.3kPa。)
/ 8
第三篇:职业卫生评价试题3
评价试卷3
一.单选题(每题2分 共20分)
1.什么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A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部门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要求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A
A.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D.当地夏季主导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C
A.分类管理B.计划管理C.特殊管理D.分级管理
4.呼吸性粉尘是指被吸入呼吸系统的粉尘,其中粒径较小的部分(B)以下能进入到肺泡区的粉尘
A.2μmB.5μmC.10μmD.5mm
5.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安全危害D.职业卫生危害
6.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的保险是A
A.工伤B.医疗C.社会D.职工互助
7.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下列哪项,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B
A.职业病防治法B.有关民事法律C.刑法D.用人单位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职业病危害是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次要因素
B.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职业病危害对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作用不大
C.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职业病危害是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D.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职业病危害不是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防治职业病”中“治”,是指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治理,不包括对职业病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复
B.“防治职业病”中“治”,是指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
C.“防治职业病”中“治”,指不仅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治理,还包括对职业病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复
D.“防治职业病”中“治”,是指仅对职业病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复
10.新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哪个机构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环境保护部门C.劳动部门D.民政部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事故通风次数为8次/h。(×)
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环保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3、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作班内任何三次采样检测不能超过的浓度。(×)
4、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是指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5%以上粉尘的。(×)
5、在进行建设项目验收评价时,应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按8小时工作日内各个接触持续时间与其相应浓度的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不按评价单元进行。(×)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8、类比法是利用同类和相似的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类推拟评价的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指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防暑、防寒、防湿、防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等卫生工程技术措施。(√)
10、微波的波长是1m-1mm。(√)
三.简答(60分,每题10分)
1.质量体系文件包括那四方面内容?
答:
1、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 3 作业指导书4 记录、表格和报告
2.采样点选择原则
答:
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2、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3.化学毒物净化措施
答:
1、燃烧法
2、冷凝法
3、吸收法
4、吸附法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答:
1、类比法
2、对照经验法
3、系统工程法
4、监测、检验法
5、检查表法
6、其他方法
5.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方法
答:主要采用检查表法,即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编制检查表,根据建设项目选址情况,结合气象、水文、社会环境资料,评价建设项目的选址是否符合要求。
6.建设项目预评价应当收集那些资料?
答:1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 建设项目概括;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等;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拟采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改、扩建项目);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改、扩建项目);其他国家、地方、行业职业卫生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四篇: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卫生检测0HSAS18000检测,环境检测“ISO14001检测)
上海裕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裕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卫生局,安监局认可备案资质实验室,分别位于位于闵行区莘庄七莘路146号七星商务楼4楼和奉贤区远东路799号1楼。
实验室业务检测范围:职业卫生检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环境卫生检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和节能检测、饮用水卫生检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顾问式的职业卫生咨询服务,包括:职业卫生专业知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申报流程咨询、职业危害评估—识别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及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危害控制,针对设备改进和防护措施给出建设性意见,与企业共同完成解决方案。中国职 业卫生专家库专家,上海职业卫生专家库专家为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上海裕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具有:
1: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
证书编号:沪卫职技字(2011)第0004号
2: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所颁布的《计量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2009090909U
联系人:陆辉免费电话:4008208275
联系电话:64925006,***传真:64929910
第五篇: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井下爆破材料库区域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时间:2012年8月30日上午9时 参加人员:宋继友 武矿生 王乐腾 检查内容
2012年8月30日有通风区组织对爆破材料库区域进行了职业卫生检测,测得噪声为75dB;瓦斯浓度为0%;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粉尘浓度为3.10mg/m3符合规程规定。
邯郸市牛儿庄采矿公司 201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