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卫生-镉及其化合物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及其化合物 目的
规范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以及工作场所空气中钡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确保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1 原理
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422.7.5nm 波长下,用乙炔
-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4.2 仪器
4.2.1 微孔滤膜,孔径0.8μm。4.2.2 采样夹,滤料直径为40mm。
4.2.3 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mm。
4.2.4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4.2.5 烧杯,50ml。4.2.6 电热板或电沙浴。4.2.7 具塞比色管,10ml。
4.2.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镉空心阴极灯。
4.3 试剂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试剂和酸为优级纯。4.3.1硝酸,ρ20=1.42g/ml。4.3.2盐酸,ρ20=1.18g/ml。4.3.3高氯酸,ρ20=1.67g/ml。
4.3.4消化液:取100ml高氯酸加入到900ml硝酸中。4.3.5 盐酸溶液,取10ml盐酸加到990ml水中。4.3.6 标准溶液:称取0.1000g 金属镉(光谱纯),加热溶于25ml 盐酸中,定量转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1.0mg/ml 镉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盐酸溶液稀释成10.0μg/ml 镉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镉标准溶液配制。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4.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4.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 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4.4.3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塑料袋或纸袋内,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4.5 分析步骤
4.5.1 对照试验: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4.5.2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l 消化液,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C左右,待消化液基本挥发干时,取下稍冷后,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稀释至25.0ml 刻度,摇匀,供测定。若样品液中镉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盐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5.3 标准曲线的绘制:0.25、0.75、1.50、2.00、2.50ml 取6只具塞刻度试管,分别加入0.00、镉标准溶液,加盐酸溶液至25.0ml,配成0.00、0.10、0.30、0.60、0.80、1.00mg/ml 镉浓度标准系列。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228.8nm 波长下,用贫燃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 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镉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4.5..4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溶液;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镉浓度(μg/ml)。
4.6 计算
4.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93
P
Vo = V×—————×————— ……(1)
273 + t
101.3
式中 :Vo — 标准采样体积,L;
V — 采样体积,L; t — 采样点的气温,℃;
P —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4.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镉的浓度:
25c
C =―
……(2)
Vo 式中:C-空气中镉的浓度,mg/m3;
c -
测得样品溶液中镉的浓度,μg/ml;
25-样品溶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4.6.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算。说明
5.1 本法的检出限为0.005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2mg/m 3(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005~1.0μg/ml;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8%。5.2本法的平均采样效率为98%,平均消解回收率在95%以上。
5.3样品中含有100ug/ml三价铝离子、二价铅离子、二价锌离子、二价锡离子、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等不产生干扰。
5.4样品也可采用微波消解方法。
第二篇: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卫生检测0HSAS18000检测,环境检测“ISO14001检测)
上海裕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裕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卫生局,安监局认可备案资质实验室,分别位于位于闵行区莘庄七莘路146号七星商务楼4楼和奉贤区远东路799号1楼。
实验室业务检测范围:职业卫生检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环境卫生检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和节能检测、饮用水卫生检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顾问式的职业卫生咨询服务,包括:职业卫生专业知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申报流程咨询、职业危害评估—识别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及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危害控制,针对设备改进和防护措施给出建设性意见,与企业共同完成解决方案。中国职 业卫生专家库专家,上海职业卫生专家库专家为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上海裕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具有:
1: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
证书编号:沪卫职技字(2011)第0004号
2: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所颁布的《计量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2009090909U
联系人:陆辉免费电话:4008208275
联系电话:64925006,***传真:64929910
第三篇: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井下爆破材料库区域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时间:2012年8月30日上午9时 参加人员:宋继友 武矿生 王乐腾 检查内容
2012年8月30日有通风区组织对爆破材料库区域进行了职业卫生检测,测得噪声为75dB;瓦斯浓度为0%;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粉尘浓度为3.10mg/m3符合规程规定。
邯郸市牛儿庄采矿公司 2012年8月30日
第四篇:职业卫生检测
附件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
(二)能独立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
(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五)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人员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标准和文件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有关人员具体条件
1、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应当具有项目评价、卫生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评价人员应当包括卫生工程(可委聘)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的,项目评价、质量控制、卫生检测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项目评价人员中卫生工程人员不少于1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35%。
3、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项目评价技术负责人、卫生检测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卫生检测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14、外聘(含返聘)技术人员不得超过从事评价工作总人数的20%,技术负责人不得外聘。
三、仪器设备
(一)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能良好运行。
(三)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有自行编制的校验和检验方法并进行定期校验。
(四)仪器设备应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四、其他要求
(一)检测实验室应当有良好的内务管理,以保证实验室整洁有序。检测仪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并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进入等安全措施。
(二)凡是检测方法或检测仪器有要求的,应按要求对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并记录。
(三)检测方法应尽可能采用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规定的方法或标准。必要时应备有检测方法细则、仪器操作规程、样品管理程序和数据处理规则等作业指导文件。
(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并严格开展质量控制。
(五)应当为检验样品建立唯一识别系统和状态标识。应当编制有关样品采集、接收、流转、保存和安全处置的书面程序。
(六)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应按照各自的要求,包含有足够的信息,并且按照规定书写、更改、审核、签章、分发和保存。
(七)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有与其相适应的经费保障。
第五篇: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1.适用范围
1.1本规程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焊接接头及其零部件的着色渗透检测。1.2 工件焊接方法为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
1.3 渗透检测可发现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以及其他受检部位表面开口性裂纹气孔和其他表面开口性缺陷。2.参考标准
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二、人员
具有无损检测人员渗透1.2.3级(结果评定需有2级或3级)资格。
三、渗透检测系统
1.渗透检测剂
渗透检测剂由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组成。但对同一工件检测时,不同类型的渗透探伤剂不得混用。储存时间超过一年的渗透剂,使用前应用灵敏度试块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渗透、显像时间。
清洗剂:HD-EX(可变)渗透剂:HD-RS(可变)显像剂:HD-EV(可变)
2.灵敏度试块:镀铬试块、铝合金对比试块。试块用后应清洗干净,储存在丙酮溶液中。
四、工艺参数与检测要求
1.工艺参数
(1)检测方法:ⅡC-d;(2)渗透剂施加方法:
采用喷涂法,当渗透温度为 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超出渗透温度都应适当延长渗透时间,若小于1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20min;大于50℃时应保持所探伤工件表面的湿润时间至少为15min;
(3)清洗方法:擦洗、水冲洗均可;
(水冲洗则须用实体水柱冲洗,水冲洗的压力应低于0.2Mpa,水温应低于40℃)(4)显像剂施加方法:
采用喷涂法,显像时间不应少于7min; 2.检验标准和验收标准
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缺陷评定应按NB/T47013.5-2015标准执行验收标准。
3.灵敏度校验
将镀铬试块与工件一起进行探伤操作,若试块上三处辐射状裂纹都能清晰显示,则认为系统灵敏度合格。否则与试块一起探伤的工件应重新进行探伤。
五、检测顺序
1.表面准备
(1)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铁屑、毛刺及各种有可能影响渗透的保护层;
(2)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2.预清洗
用清洗剂把被检部位表面的油渍和污垢彻底清除。
3.干燥
应在室温下让其自然干燥。
4.施加渗透剂
用喷涂法施加渗透剂,喷嘴距工件表面20-30mm,渗透剂要覆盖整个被检部位。并应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
5.去除多余的渗透液
在清洗被测表面以去除多余的渗透液时,应注意防止过度去除而使检测质量下降,同时也应注意防止去除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渗透结束后,先用卫生纸将大部分多余的渗透液擦拭干净,再将清洗剂喷涂至卫生纸上进行擦洗。直到将多余渗透液擦洗干净,但不允许往复擦洗(朝一个方向擦洗)或将清洗剂直接喷涂被检部位。
6.干燥
干燥时,被检面的温度不得大于50℃,应在室温下让其自然干燥或采用压力低于0.2Mpa,温度低于50℃的清洁干燥的空气。
7.施加显像剂
显像剂使用前要充分摇匀,薄而均匀的喷涂在被检表面(以显像剂正好覆盖掉工件本色为佳)。喷嘴距工件表面300-400mm,喷嘴方向与被检表面的夹角为30-40°。
8.观察
显像时间结束后,对探伤部位进行观察,在容器内部检测时使用手电筒照明(禁止明火照明),必要时用3-5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9.缺陷记录
发现缺陷后,用记号笔在工件上标出,并用草图在探伤记录中标注或拍照。10.缺陷评定
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或用户有要求,缺陷评定应按NB/T47013.5-2015标准相关条款进行分类及评级。
11.探伤结束后,清除工件探伤部位的渗透剂和显像剂。
六、操作要求 6.1预清洗
6.1.1在工件表面处理后,用溶剂对工件表面进行一次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且保证施加渗透之前不被污染。
6.1.2清洗后检测表面上遗留的溶剂必须干燥,采用常态自然蒸发方式进行。干燥时间为5~10分钟。6.2施加渗透剂
6.2.1用压力喷罐进行喷涂或用毛刷进行刷涂,并使工件被检部位充分被渗透剂覆盖。6.2.2 在10°~ 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0分钟。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对操作方法进行鉴定。6.3去除多余渗透剂
6.3.1在清洗工件被检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时,应注意防止过度清洗而使检测质量下降,同时也应注意防止清洗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6.3.2水洗型渗透剂均可用水清洗。冲洗时,水射束与被检面的夹角以 30°为宜。在无冲洗装置时,可采用干净不脱毛的抹布蘸水依次擦洗。采用冲洗方法时,如无特殊规定,冲洗装置喷嘴处的水压应不超过 0.34MPa。
6.3.3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清洗。除特别难于清洗的地方外,一般应先用干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清除后, 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的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但必须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
接在被检面冲洗。6.4干燥
6.4.1多余渗透剂去掉后表面应采用擦拭,自然挥发或强热风干燥。但工件表面温度不得大于50℃。
6.4.2干燥时间通常为5~10分钟。6.5施加显像剂
6.5.1本工艺使用速干式显像剂,并采用喷涂的方法施加。
6.5.2显像剂使用前应搅动均匀,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面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40°,确保整个被检表面覆盖一层薄而均匀的显像剂。6.5.3显像时间从显像剂涂层变干开始一般不应少于7min。6.6观察
6.6.1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干燥后7~60min内进行。如显示痕迹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也可超过上述时间。
七、质量评定、检查记录和报告签发
7.1 缺陷显示痕迹等级评定,应符合NB/T47013.5-2015规定或有关标准以及图样设计要求。
7.2 做好原始记录。
7.3 渗透检测评定工作由II级人员担任,报告要有检测人,责任人员签字并加盖无损检测专用章才能生效。报告必须内容完整评定准确。
7.4各种记录、报告应随产品检验资料妥善保管,其保存时间不得少于设计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