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黄圃镇法治城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2016年黄圃镇法治城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推动我镇法治城镇创建工作,根据《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考核指导标准(试行)》《广东省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方案》(粤委办发电„2009‟41号),以及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依法治省工作暨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动员大会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以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作为法治广东建设的重要载体,探索完善依法治省的“广东模式”。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人大的主导作用和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作用。努力做到立法要良、执法要严、司法要公、违法要究、普法要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创建活动中,要积极探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途径。要加大法治市县创建示范点建设力度,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注重实效,取得突破。要加强执法监督,营造统一透明的法治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推进依法行政,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强化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法
治广东宣传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依法执政。
1、党委领导班子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无集体违法行为,无发生班子成员渎职、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案件。(组织人事办)
2、党委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根据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每年听取人大、政府的工作报告。(牵头单位:党政办;配合单位:组织人事办)
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体系科学,程序规范,奖惩制度完善,镇党委任命干部实行党委会票决制。(牵头单位:组织人事办;配合单位:纪委)
4、党务公开程序明确、形式简便多样,应公开事项及时公开。遵守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条例,无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事件发生。(牵头单位:组织人事办;配合单位:党政办)
(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5、制定规范性文件遵守法定程序。贯彻《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统一审查、统一发布”制度,报送合法性审查率、报送备案率和统一发布率均达到100%,无因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引发影响社会稳定或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事件。(牵头单位:党政办、司法所;配合单位:各职能部门)
(三)依法行政。
6、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立依法行政定期报告制度,每年向本级人大和上一级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镇政府领导班子无集体违法行为,无发生班子成员渎职、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案件。(牵头单位:党政办;配合单位:纪委、司法所)
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减少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办事手续,落实便民措施。(落实单位:组织人事办、党政办)
8、全力推进阳光政务,强化政府信用建设。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及监督保障措施,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落实单位:党政办)
9、推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率达100%。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行使行政执法权。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执法行为被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或无效的案件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
降。无因执法行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牵头单位:各执法部门;配合单位:司法所、党政办、财政分局)
(四)公正执法。
10、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无因超期羁押、刑讯逼供、滥用职权违法办案、违法采取强制措施及违法实施查封、扣押、冻结、搜查等行为,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引起国家赔偿的案件发生。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无“坐收坐支”等情况发生。(牵头单位:公安分局、各执法部门;配合单位:镇纪委)
(五)经济法治建设。
11、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措施有力;未发生重大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涉及产品质量问题的案件;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措施到位,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环境安全监控和紧急处臵机制健全,无因环境污染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牵头单位:发改局;配合单位:工商分局、安监分局、环保分局)
(六)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12、全面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落实。依法组织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选民参选率达85%以上,无出现贿选等破坏选举情况;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健全,运行正常,定期组织农村“两委”
成员及党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牵头单位:农业局、社会事务局;配合单位:党政办、组织人事办)
13、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征求工会意见。依法保护职工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工资待遇、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牵头单位:人社分局、卫计局、安监分局;配合单位:镇工会)
(七)法制宣传教育。
14、有较为完善的与全国普法五年规划和《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相配套的制度及年度工作要点和学法计划,每两年对《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健全法治广东宣传教育工作大格局,联席会议机制运作正常,宣教资源得到整合,形成有特色的宣教品牌。年度工作任务得到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人员、场所、设备落实到位,经费有正常保障,并随工作需要适度增长。认真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法治广东宣传教育周活动,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积极参与。强化对法治广东建设的宣传报道,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每个普法规划检查验收成绩在良好以上。(牵头单位:司法所;配合单位:“六五”普法成员单位)
15、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创作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社会效果好、受群众欢迎的法制文艺节目、动漫、书画作品。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加强镇中心、村(社区)、街道固定法
制宣传栏建设,并在主要媒体及网络开设普法专栏。(牵头单位:司法所;配合单位:党政办、宣传办)
16、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普法重点对象(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法制教育覆盖面不低于80%。充分发挥法制宣讲团、志愿者作用,每年组织开展便民利民法治实践活动不少于4次。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健全,实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建立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学校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配备率达到100%。“推进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每个行政村完善“四个一”硬件,即建立一个村民法制学习阵地、一个法制宣传栏(廊)、一个法律图书角(室)、每户一本普法教育读本。(牵头单位:司法所;配合单位:党政办、组织人事办、宣传办、经信局、农业局、教育事务指导中心)
(八)法律服务。
17、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法律援助机构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专职人员及经费得到保障,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司法救助专项经费。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满意率达85%以上。镇党委及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牵头单位:司法所、财政分局;配合单位:党政办)
(九)综治信访维稳。
18、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健全并发挥作用。综治、信访、维稳组织健全,人员、场所、经费保障到位,工作标准规范以及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责任落实,化解矛盾及时有效,无发生恶劣影响的重大群体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发生,无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牵头单位:综治维稳办;配合单位:公安分局、司法所、财政分局)
19、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打击黑恶势力、暴力恐怖、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平安指数达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命案及绑架、强奸、放火、爆炸和劫持等五类案件的侦破率分别达到80%以上。治安防控体系网络健全,公共安全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0%以上。(落实单位:公安分局)
20、人民调解工作组织机构网络健全,人员、责任落实,工作程序、档案规范,实行“六统一”(人民调解委员会衔牌、印章、调解庭室徽标,以及调解员徽章、调解工作程序、调解文书格式统一),民事纠纷调处受理率达100%,成功率达95%以上。(落实单位:司法所)
21、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臵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工作,无脱管、漏管现象;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率达80%以上,帮教率达90%以上;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落实单位:司法所)
22、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改革和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工资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落实单位:流管办)
(十)法治监督。
23、惩防腐败体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无造成恶劣影响的违法违规办案事件。群众对本区域党风廉政工作满意度达80%以上。(牵头单位:镇纪委;配合单位:组织人事办、党政办)
24、人大有针对性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检查结果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开监督情况。(落实单位:党政办)
25、社会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对群众检举、新闻媒体曝光以及网络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并依法作出处理。(牵头单位:纪委;配合单位:党政办)
三、组织与制度保障
26、党委切实加强对我镇法治创建工作的领导。镇党委主要领导担任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召开党委会议听取和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每年召开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党委年度工作要点有法治建设内容,法治工作绩效列为年度领导班子综合目标考核项目。(落实单位:党政办)
27、把创建活动纳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创建工作专项经费有正常保障渠道。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健全,人员编制到位,工作职能有效发挥,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出色完成。(牵头单位:党政办;配合单位:组织人事办、财政分局)
28、司法部门要根据上级普法办和省委要求,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工作督导到位,创建活动成效明显。(牵头单位:司法所;配合单位:党政办、宣传办)
29、积极开展阳光法治、法治惠民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以上有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法治创建专题活动。干部群众对当地法治建设综合测评满意率达85%以上。(落实单位:党政办;配合单位:司法所)
2016年黄圃镇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方案
2003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根据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司发通„2003‟61号)和我省《转发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粤司„2003‟202号)的要求,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民主参与意识,推动基层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法治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省先后有61个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441个村、241个社区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当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全省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全面扎实开展,在原有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建设法治广东、幸福广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二、工作目标与要求
对我镇各村(社区),特别是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三社社区、新地村,以及创建全省文明社区、横档村,要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为使我镇顺利通过法治村创建验收,请相关职能部门及村居积极按照创建标准规范村务管理,并认真整理、总结各项工作成效。
三、基本标准
1、组织领导健全有力。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居)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等村(居)民自治组织作用有效发挥。村(居)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制定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成效明显。(落实单位:党政办、组织人事办、农业局、各村社区)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村(居)民代表、村(居)民小组长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程序规范、合法、公开、公正。村(居)民委员会中应当至少有一名妇女成员,妇女村(居)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无未经批准自行提前或延期换届选举的行为,无组织或个人指定、委派或撤换村(居)民
委员会成员、村(居)民代表和村(居)民小组长的行为。(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局、纪委;配合单位:组织人事办、各村社区)
3、民主决策落实到位。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依法组成,制度健全,议事规则完善。重大村(居)务事项决策前进行民主协商,实行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并有完整的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村(居)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居)民代表参加。(牵头单位:农业局;配合单位:组织人事办、各村社区)
4、民主管理扎实细致。依法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村民自治章程入户率达100%。村(居)委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村(居)委会印章、财务账目、集体财产、用人等管理循规有序。(牵头单位:农业局;配合单位:司法所、各村社区)
5、民主监督推进有力。建立固定的村(居)务、财务公开栏,村(居)务、财务公开规范、全面,一般事项公布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布一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依法建立,职责明确。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财务审计结果符合有关财经法规和政策规定。没有发生因账目不清、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案件。村(居)主要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审计。村(居)干部依法接受村(居)民监督,村(居)民会议
或者村(居)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对村(居)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村(居)民委员会每年不少于一次向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情况。(牵头单位:农业局;配合单位:审计办、党政办、综治维稳办、各村社区)
6、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有专管领导,专责机构,有骨干队伍,有工作计划,有法制课堂(或法制夜校),有法律图书室(角),有法制宣传栏。法制宣传栏内容每季度更新一次以上。法制宣传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建立健全村(居)“两委”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法。村级组织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村(居)有效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村(居)干部和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活动有效开展,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牵头单位:司法所;配合单位:党政办、宣传办、各村社区)
7、经济发展,治安稳定,社会和谐。集体经济持续性增长,农民收入逐年递增,村(居)公益事业发展良好。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完善,人员配备到位,安臵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正常;农村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牵头单位:农业局;配合单位:综治维稳办、司法所、公安分局、各村社区)
第二篇:2012年回春镇创建“法治镇镇”工作实施方案
2012年回春镇创建“法治乡镇”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法治仪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机构:为确保创建法治镇镇工作的顺利进行,镇成立了创建“法治镇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彭映峰(镇党委书记)第一副组长:陈 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副 组 长:张 杰(镇党委副书记)
谭经国(人大副主席)
李孟珩(副镇长、人武部部长)
吴小琼(副镇长、妇联主席)
莫 杰(副镇长)
成 员: 罗隆国(回春派出所所长)
杜明述(镇警务室主任)刘小明(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文 明(镇计生办主任)欧先斌(镇财政所所长)罗群珍(镇党政办负责人)章 宝(回春国土资源所所长)康术华(镇文化站负责人)邓 丹(镇民政所长)郑 奎(镇团委书记)
马绍波(司法所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马绍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和“法治乡镇”工作联络员。
三、工作原则: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镇机关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执法为重点,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以解决社会突出矛盾和制约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突出制度建设,强化基层职能,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促进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全镇将逐步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民生民权得到切实尊重和基本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公民的学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得到有效贯彻,群众对司法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基层职能进一步加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健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体系比较完备,法治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法律文化体系,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进一步丰富;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违法行政、徇私枉法、越级群体上访、暴力抗法等现象得到遏制。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群众对本地、本部门的法治环境表示满意。
五、工作安排 该项工作主要分宣传动员阶段、创建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5月):主要是制定创建法治镇镇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创建法治镇镇工作动员会议,进一步宣传创建法治镇的重要意义,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各部门要于5月底前制定并上报法治创建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创建阶段(2012年6月至10月):各部门要按照法治镇镇创建标准扎扎实实地做好创建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各村、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必须在10月20日前将各项创建法治镇阶段性工作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上交镇创建办。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1月):我镇创建法治镇镇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创建标准在全镇范围内逐项开展自我检查,查漏补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工作安排做好创建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区检查验收组的考核。
六、切实强化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一把手”为组长、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向镇创建领导小组反馈信息,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抓住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各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责抓住当前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提出适合本单位创建的阶段性目标与要求,在创建工作的每个阶段,力争切实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要突出本单位的特色,不断开拓创新。要注重培养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做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对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引导、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营造一个各方面力量参与、全社会共同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O一二年二月十日
第三篇:关于创建法治镇的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法治镇的总体方案
XX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灾后恢复重建为首要任务,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创建法治乡镇为载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为促进我镇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构建和谐乡镇、法治乡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实加强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
(二)、深入开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宪法宣传力度,把宪法宣传教育纳入各项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法制报告会、法制讲座、巡回宣讲等活动,推进宪法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奠定基础。
(四)、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讲座、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五)、加强服务和改善民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药品食品安全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信访、反邪教警示教育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把法制宣传融入化解矛盾纠纷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继续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面向全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党委政府学法制度,党委中心组每年学法时间不得少于四次,每次不得短于一小时;丰富领导干部学法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法律素质。
(二)、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扎实有效地推进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确保“计划、师资、课时、教材”四落实,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将学校的法制教育融入校内校外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中宣部、国资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五)、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依法维权意识。
开展“法制教育年”活动,大力宣传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广大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政策水平,增强农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两委”干部的法律培训工作,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四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会、农业、司法、劳动保障、妇联、团委等部门应结合各种技能培训开展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广大群众的依法维权能力;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完善,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全面开展创建“法治乡镇”活动,深入开展依法治理,结合“法律六进”,夯实“法治乡镇”基础工作
(一)、积极创建“法治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法治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辖区内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法治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基层维护稳定、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组织机构健全,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二)、积极创建“法治机关”。结合机关工作职能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法用法计划,把法制学习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坚持和完善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讲座制度、法律培训制度、考试考核制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法用法经常化、规范化,把开展学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积极创建“法治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要求,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投入,大力开展适合农民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培训。努力发挥司法所的法律服务作用,对涉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合同草拟、联营协议、收益分配等事务参与审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或遗留问题。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地经营自主权、所有权、处置权;要积极为农村招商引资、土地征用补偿、农民安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等涉农事项提供法律服务。
(四)、积极创建“法治社区”。发挥镇党委的领导作用,建立由民政、司法部门指导,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行“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加强社区普法专栏、板报、法制长廊等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抓好社区内青少年、下岗职工、回归人员、流动人员等人群法制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职工等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
(五)、积极创建“法治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安排,确保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深入开展依法治校活动,完善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办学活动,切实保障教师和学生权益,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结合治理和整顿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学校创造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
(六)、积极创建“法治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开辟学法园地,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依法治企活动,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企业经营融资兼并、重组等法律事务,为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经济竞争提供法律服务,配合防范打击金融合同诈骗、制假销假等违法犯罪活动,防范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XXXX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四篇:**镇创建国家森林城镇实施方案
播阳镇创建国家森林城镇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森林城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和推广“让森林走进城镇、让城镇拥抱森林”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镇委、镇政府决定于2020年10月启动国家森林城镇创建工作。根据《国家森林城镇评价指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创新的理念支持森林城镇建设,以利民的工程推进森林城镇建设,以和谐的文化提升森林城镇建设,以过硬的措施保障森林城镇建设,强力推进国家森林城镇创建工作,打造秀美、宜居、和谐新家园。(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在全镇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镇的评价标准。(二)具体目标
1.到2021年,完成新造林2000亩,按保存率80%计入森林覆盖率计算,增加森林面积1600亩。
2.全镇森林覆盖率需提高到1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村庄林木绿化率30%以上,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3.注重水体沿岸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公路、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景观通道。
4.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不发生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栖息自然生境。积极改善与保护城镇森林土壤和湿地环境。森林抚育与林木管理采取近自然的方式,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和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
三、实施步骤
(一)召开创森动员大会,成立创森领导小组,制订《播阳镇创建国家森林城镇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创森工作宣传。
根据创森实施方案,分解创森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由镇创森办公室下达各项目标任务。(二)全面实施阶段各村、社区按照镇创森办分解下达的各项任务,分阶段完成规划的各项工程项目和创森其它指标。
镇创森办公室全面协调全镇的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掌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奖惩措施,严格技术标准,对各村,社区工作进度、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持续做好创森工作的宣传。力争在2021年底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镇评价标准。四、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全镇绿化。
提高镇区绿化水平,以乔灌木增绿为主,做到乔、灌、花、草多品种合理搭配,高、中、低层次错落有序,营造高品位的镇区绿化、大力推进绿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活动。(二)强力推进造林绿化。在山区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注重多林种、多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搭配,构建相对稳定的、完整的森林群落体系,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态防护功能。
(三)切实做好村庄社区绿化美化。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村镇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为目标,在村庄外围营造围村片林,在公共场所、内部道路和房前屋后等部位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四)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倡全民义务植树节、森林防火宣传月、爱鸟周等宣传活动,加大生态科普知识宣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国家森林城镇工作的组织领导,镇委、镇政府成立创建国家森林城镇领导小组,由镇长刘琴认组长,副镇长吴志成认副组长,林业站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创建日常工作。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和工作机构,真正把创森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全镇上下要高度重视,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镇创森办将对创建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下达到各村,社区,按照职责分工保质保量地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各企业、学校、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创森工作,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各类活动,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与各种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增加绿量。为创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三)保证创建工作经费,提供资金保障。
(四)强化督查,严格奖惩。
加强对创森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工作迟缓、态度消极、影响创森工作进度的村、社区、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于完成任务好的单位,镇政府给予奖励。(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创建国家森林城镇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通过宣传发动,全面提高广大镇民的支持率和知晓率,营造全民创建、人人参与、大家共享的良好氛围。(六)严格执法,注重保护。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认真贯彻执行林业相关政策法规,切实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原则上只允许抚育性质的采伐。加快全镇森林监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控与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湿地,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禁发生重大破坏资源违法案件。严禁从农村和山上移植古树、大树进城。采取多种措施,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栖息自然生境。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防止出现大的森林灾害。第五篇:法治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依法治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精神,扎实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根据文件精神,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我校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法治机关”和“法治校园”为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法制学校创建标准和要求以及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教育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总体要求
法治学校创建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为基础,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学法守法用法工作的长效机制,以法育人、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自觉抵制违法现象,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懂法律、守法律的新型人才。
三、工作目标
学校教职工、学生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同时,实现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为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1、在青少年学生中逐步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预防与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全社会人人参与学法、知法、守法的活动,促进全民法律素质的整体提高。
2、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和自护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的基本常识,增强自护意识和能力;中学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逐步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开发,形成适应小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的校本教材。构建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法制教育网络。
四、时间步骤
“法治校园”创建活动自2011年9月开始,至2015年年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依法治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依法治校”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根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并及时把好的经验和做法报教育局“依法治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检查评估、准备迎检阶段(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迎接县教育局“依法治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检查评估。并根据评估中查出的问题和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材料,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准备。
(四)迎检整改阶段(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迎接县“法治陆良”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检查,整改档案资料。
五、方法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的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法制副校长具体抓法制教育,明确职责,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综治委、司法、公安、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法制教育小组,一学期开展一次法制专题家长会,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活动,加强教育。要开设法制课。课堂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⑴ 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片(至少一次),并聘请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
⑵ 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充分利用星期一升国旗、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宣传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宣传工作。
⑶ 通过班、队会等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次。结合安全教育,每学期每班安排2节法制课。
⑷学校组织法制文艺汇演、法律知识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知法、明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做一个尊法、守法的新时期好少年。
4、开展“警校共建”,创办法制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5、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告别‘三室两厅’、网吧,争做‘四有’新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外部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创安全文明校园”既净化师生的生存环境,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又通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规范自己言行,养成“文明、守纪、守法”的习惯。要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6、开展社会实践,养成守法良好习惯。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开展“法律进社会”等活动。通过少先队活动、校外活动、劳动实习等活动和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好学生假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六、保障机制
为加强对我校“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其机构设置如下:
组 长:杨国瑞校长
副组长:姜福来(教务主任 具体负责)
刘彦群(教研室主任)成 员:熊翠莲
杨建文
王小荣
卢月萍
王晓峰
张
萍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法治办公室,由大队辅导员卢月萍兼任办公室主任,资料收集整理由王晓峰负责。
七、明确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对各项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明确责任,落实工作措施,搞好协调配合,确保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2、周密安排,讲求实效。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考核,完善资料,把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广泛影响,养成习惯。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爱国守法,明理诚信,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4、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把基本法律知识、基本行为规范和现代法治观念作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陆良县盘江小学
201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