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境未成年人保护项目评估报告研究
困境未成年人保护项目评估报告研究
摘要:近年,困境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救助部门以及全国各地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公益组织都在开展困境未成年保护项目,但是项目开展的效果如何?如何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切入点,从需求评估、干预评估、项目督导三方面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困境未成年人;需求;干预;督导
研究以苏州市某社工机构为依托,以一具体案例为基础,对某社工机构开展的困境未成年人保护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一、案主基本信息
(一)社会人口特征
李案主,女,12岁,小学五年级,独生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隔代教养。案父患有精神疾病,案主随祖父母一起在苏州生活。祖父母在社区做清洁工作,平时生活靠祖父母维持,较为困难。祖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案主学业无人辅导。
(二)三大支持系统
1.家庭支持系统
案父36岁,患有精神疾病,因无法医治医院拒收,现处于无业状态,无自理能力。案母在案主3岁时离家,在案主10岁时回来探望,之后与案主未再见过面,但与案主几个月会通话一次,关系生疏。案主从小由祖父母抚养,现与祖父母一起住在叔婶的租住房,祖父母均已62岁,祖父身体状况良好,有监护能力。祖父母的保洁收入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保洁工作辛苦且早出晚归,家庭教养能力有限。
2.学校支持系统
案主在接受机构服务前,学习成绩中下,后有明显提高。案主性格偏内向,不喜主动与人交往,除一起居住的同?q堂姐外,案主并无其他要好的同辈朋友。案主曾参与社区活动,据当时的负责社工反映,案主在参与活动时表现不积极,且同学不愿与案主亲近交流。
3.公共支持系统
案主在接受此服务前没有任何公共支持的服务。在接受服务后,主要的公共支持有:学习上由主责社工链接志愿者资源进行学业辅导;链接爱心人士和救助站的助学资源,已发放助学金;链接学校的助学金,但因材料缺失,未能成功。
二、项目概述
(一)需求评估概述
社工的需求评估在进行需求预判后实行初步计划。案主已上五年级,面临小升初,但家人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在学业上对其进行辅导。并且案主即将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将产生变化,家庭对其照顾能力受限,日常生活和心理情绪都需引导和支持。机构主要采用定性的访谈来进行需求评估,主要发现三个问题,根据重要程度依次分为:案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案主的朋辈交往能力,案主与父母及家人的关系。
社区的需求评估详细说明了案主家庭的经济和住房等需求,而社工的需求评估更注重案主自身的需求,关注案主的学习和自身发展。
(二)干预评估概述
1.干预内容概述
首先,为案主链接志愿者资源,提供学业辅导服务,帮助案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信心的目的,为小升初做准备。其次,为案主链接小组活动,增加案主与朋辈的接触,提升案主朋辈交往的技巧,增强其自信心。再次,与案主沟通了解她对父母以及家人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其加强与父母家人的沟通与交流。
2.案主复杂需求与服务或服务资源匹配情况
社工在进行需求评估时,按照案主需求的重要程度,首先是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链接志愿者辅导案主学习,了解案主的弱项与强项,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渐减少案主对学习的抗拒心理。每周辅导3次,每次1小时。其次是帮助案主学习人际沟通技巧,链接相关社会资源,鼓励案主参加兴趣小组、人际交往小组的活动,与同学一起参观游览,增加与朋辈接触的机会。鼓励案主主动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带领案主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与案主模拟预演、实践相关人际交往技巧,增强案主的自信心。再次是鼓励案主表达自己对父母及家人的感受,社工在交流中要学会用自我披露、同理等方法鼓励案主表达对父母及家人的看法。
(三)督导概述
1.督导的基本情况
机构的督导资源一是外部督导,包括项目督导、心理咨询师及培训;二是内部督导。督导要求是新入职的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和一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外部研讨,每月各一次。福利政策方面存在缺位督导情况。
2.督导的工作状况
香港资深社工定期实务督导,资深心理咨询师进行个案和心理方面的督导,每两周一次。外部不定期督导一是行政方面的培训,一年一到两次;二是律师方面,每月都能咨询;三是社区人员,主讲低保程序、申请方面的问题。内部督导一是老员工带新员工,每月至少交流一次;二是每周都有例会,案例研讨,朋辈督导;三是通过案例模拟、小组模拟进行研讨。
三、讨论和建议
(一)需求评估
1.需求评估讨论
需求评估,不仅要分析双方一致的需求,而且要重视双方不一致的需求,社工接案后会对案主做需求预估,但是没有与社区的需求评估做对比。对案主的需求评估目前只是通过访谈、观察这种定性的方法来进行,没有用量表测量案主的行为与心理问题,从而明确针对此类儿童的正确干预方法。社工在做需求评估时,没有做前后测,除学习分数的提高是客观地反映社工需求的变化外,其他方面的改善只是通过观察,主观判断。工作目标的建立层级不清晰、不明确。需求评估之后需建立工作目标,但不能是堆砌式的,而应分层级。
2.需求评估建议
社工在做过需求预估之后,需与社区需求评估做对比,重点放在双方不一致之处并寻找原因。根据案主情况选择合适量表,通过量表测量结果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案主性格偏内向,不喜欢主动与人交往,参与活动时表现不积极,且相识的同学不愿与案主亲近交流。据此判断案主可能有抑郁症和社交恐惧倾向,首先,推荐Beck的抑郁问卷测量(简称BDI),依据总分,判断案主是否有抑郁,抑郁的程度如何,根据案主的抑郁程度再进行对应的需求评估。其次,推荐社工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简称SASC),从得分的高低判断案主存在社交困难的程度。针对案主需求变化的现实情况,建议对案主的需求做前后测和定期测量,及时了解案主问题的改善程度,通过纵向比较变化数据,记录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建立应是有层级的目标体系。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社工的培训需要加强,另一个是督导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支持。
(二)干预评估
1.干预评估讨论
干预没有满足案主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原因可能是需求评估没有做好。在进行需求评估时没进行量表测量和针对性干预对策分析。在干预过程中,课业辅导所占的比重过大,这不能体现社工干预与之前案主接受的其他服务的区别,也不能体现干预的专业性。对案主家庭关系方面的干预不足,案主出现目前的困境与其原生家庭密不可分,除关注困境儿童本身还应着重干预案主所在家庭。
2.干预评估建议
在对案主进行干预前,要先用量表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和文献分析,得出有效的干预方法。案主存在社会交往困难,在进行干预时可参考陈莉等《小学生家庭环境、个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中的方法,此干预方法中,家庭环境采用Moss等1981年编制、国内郑延平等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共90题10个分量表,节选其中4个分量表,即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和娱乐性。这4个分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且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可适用于评价所有类型的中国家庭。儿童个性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此量表共计88题,包括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及掩饰倾向(L)4个分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由La Greca等1988年编制,此量表共计10题,包括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两大因子。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可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家庭环境量表由学生带回家中让父母填写,次日收回。陈莉等在文章中表明,小学生社交焦虑与精神质呈高度正相关,而与内外向性呈高度负相关。首先,精神质个性倾向的儿童可能表现出孤僻、对同伴和动物缺乏人类感情、与人相处困难。其次,精神质个性倾向的儿童易紧张、激动、生气,同样习惯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这两种倾向的儿童社交焦虑程度高,所以在干预的时候要从孩子具体的精神质个性和孩子的家庭环境着手干预。刘敏娜等的《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对社交焦虑儿童的干预研究》中提到了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具体干预方法是实验组接受10次结构式游戏治疗,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包括:保持眼神接触与注意,角色模拟;表示自己有兴趣,能对拒绝做出恰当的反应,情境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寻找乐趣,体验微笑;等等。实施人员由1名儿童心理主治医师及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儿保科康复医师组成,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上社会工作者一起来实施干预。
对案主的干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主的行为表现去挖掘案主的内心,发现案主的真正需求,可参阅刘奎的《儿童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技术》,具体干预方法分3个方面,首先是认知行为治疗(CBT),指治疗师使用认知重建的方法纠正患儿歪曲的信念,并教给患儿改善行为的技能。CBT的治疗焦点是了解患者歪曲的思维和信念,并应用认知行为技术改变功能不良的思维及伴有的情感和行为。儿童时期是认知方式、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认知行为治疗的针对性就更为突出。其次是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患儿和家庭成员共同作为治疗的对象。家庭治疗是假定儿童抑郁症的产生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功能关系(如距离、亲密或支持)所致,在家庭中的不适应过程就会导致障碍。治疗目的就是要通过选择适当的互动和交往模式,重新建立一种更加适当的功能,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父母在患儿面前尽量避免吵闹,言教不如身教,并要求父母放下平日的权威架子,和患儿一起完成每一个项目。第三种方法是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即针对患儿惧怕、焦虑、抑郁问题进行调试。例如:研究中某患儿惧怕父亲,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冲击疗法。当孩子在喜欢的朋友家时,让父亲突然出现,以消除孩子对父亲的惧怕,数次后恐惧父亲的感觉逐渐消失。这种疗法对于调试患儿焦虑抑郁心态有重要作用。
案主成长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案主父亲患有精神疾病,这样的家庭关系对案主的成长影响也很大,在干预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可参阅王芳等的《精神病患者家庭管理、家属负担与干预策略》。文章中提到,医护人员和社工要帮助病人家属树立正确的态度,作为家庭成员,首先要引导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明白患精神疾病并不是一种耻辱,只要做到遵从医嘱,坚持服药,保证情绪稳定,也能和其他疾病一样得到控制。其次要对病人要多给予爱护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悲观情绪,多疏导,帮助其从内心冲突中解脱出来,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干预的过程中,要关注家属的精神压力以及家属的社会支持,完善精神病人的社区保障,减轻精神病人家属的照顾负担。社工在对这类特殊家庭进行干预的时候不能盲目干预,要多查看有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干预方法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研究结果再做干预决定。
(三)督导评估
1.督导评估讨论
督导没有从头跟进,在社工做需求评估时没做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没贯穿整个过程。前期的督导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和次数,且方式大多是“一对多”的团体督导,没有太多“一对一”的个体督导。各种督导形式之间没有一个可沟通和交流的督导体系,社工需花费许多时间接受不同形式的督导。
2.督导评估建议
督导应该贯穿整个服务过程,这样才能做好需求评估,让整个服务按照既定的目标方向进行。督导时间应固定,这样可及时对服务进行指导。机构应该多做“一对一”的督导,个案的特殊性决定督导需有针对性、聚焦性。各种形式的督导之?g可建立一个督导体系,可适当安排同一时间共同督导,经过相互的比较和讨论,可以对案情和解决方案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陈莉,付春江,李文虎.小学生家庭环境、个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9).[3]刘敏娜,申婷,周银月,等.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对社交焦虑儿童的干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
第二篇: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调查问卷
未成年人保护调查问卷
亲爱的孩子[j1]你好:
欢迎参加此次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调查活动,请你将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法、做法与题目中显示的情况相对照[j2]然后选择一个与自己实际最接近的答案。认真回答将会使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家庭、学习、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的情况,[j3]有利于你今后[j4]的成长,也为我们对未成年人提供有力保护提供参考。[j5]你的回答不会记入任何档案,我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你回答的所有内容进行保密,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 朝阳区民政局 填写说明:
1.本问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注明为多项选择题的请进行多选,没有注明的,请严格按照单项选择题进行作答。
2.没有特殊要求,请将你认为的最佳选项填写在题目序号前面。
3.你的回答是保密的,家长和其他人员不会知道你的答案。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j6]
一、个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现就读班级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j7]
二、监护人情况
A1.你现在和谁一起生活?(选择1直接回答第A2题;选择5请直接回答第二部分;回答2、3、4、6请继续回答第A1(2)题)[j8] 1.父母
2.父亲
3.母亲
4.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5.独立生活
6.其他
A1(2).你没有和父母双方一同生活的原因是
1.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
2.父母离异
3.有一方去世(时间:
年)4.父母都去世(时间:
年)
5.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失去联系(时间:
年)A1(3).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1.孤单
2.生活没人照顾
3.学习没人指导监督
4.其他
A1(4).你现在的生活跟与父母一同生活相比较
1.比父母在家时好
2.与父母在家时一样
3.比父母在家时差
A2.你的主要监护人从事的职业是(可多选)[j9] 1.工人
2.农民
3.商业服务人员
4.军警
5.干部
6.职员
7.科技人员
8.医务人员
9.教师
10.新闻出版人员
11.无业/下岗
12.进城务工人员
13.个体工商户
14.其他
A3.你的主要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是(可多选)
1.未上过学
2.小学
3.初中
4.高中/中专
5.大专
6.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A4.你的监护人目前做到了哪些(可多选)?
1.照顾日常生活
2.督促辅导学习
3.负责人身安全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其他
A5.监护人对你的主要态度是
1.关爱
2.没办法推托
3.冷淡
4.暴力
5.其他
A6.你的家庭总体月收入为:
1.1000元以下
2.1000-3000元
3.3001-8000元
4.8000以上
5.不清楚
第二部分
学习情况[j10] B1.你喜欢上学吗?
1.非常喜欢
2.比较喜欢
3.一般
4.不太喜欢
5.非常不喜欢 B2.你对学习的态度
1.听老师话,十分刻苦
2.听老师话,比较刻苦
3.一般,不爱听老师话
4.不努力,不爱听老师话 [j11]B3.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会主动学习?()1.会
2.极少
3.不会 B4.一次考试失利,将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1.情绪波动很大
2.和以前一样
3.更加努力
4.认为自己很无能 B5.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1.[j12]完全可以
2.只能完成某几门
3.每门都只能完成部分作业 B5(1)如果你完不成老师的作业,你会怎么办?
1.抄袭别人的 2.内心很恐慌,向老师解释原因
3.毫不关心 B6.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不已
1.总是
2.有时
3.从不 B7.家里有人辅导你学习吗?
1.有,能全面辅导
2.有,但是只能辅导一部分内容
3.没有人 B8.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
1.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B9.以下每种情况是否与你的状况相符,如果相符,请打“√”如果不相符,请打“×”
B9.1.上课老师提问时,你喜欢听同学回答和老师的总结。()
B9.2.你的学习成绩比别人差,就会感到难过。()
B9.3.你觉得学习真是一件苦差事。()B9.4.学习成绩好不好,你不在乎。()
B9.5.即使是你特别想看的电视节目,在没做完功课前也不看。()
B19.6.你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
B9.7.每天晚上和星期天的学习时间,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B9.8.作业中,遇上难题,你喜欢自己动脑思考去解决。()B9.9.偶尔一次考不好,不气馁,总会赶上去的。()
第三部分
心理状况[j13]
C1.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曾感到孤独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C2.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是否感到心情不愉快?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C2(1).在过去的12个月里,如果你感到心情不愉快,常常是因为: 1.学习压力
2.成绩问题
3.朋友关系
4.和父母的关系 5.和老师的关系 6.其他
C3.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是否有失眠的情况?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C4.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是否有过自杀的念头? 1.有,但只是想想
2.有,并做过一些自杀的计划,但没实施
3.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
C5.在过去12个月里,你是否想到过离家出走(无父母准许情况下,离家24小时或以上)?
1.曾经想过
2.想过,并有过离家出走的计划
3.尝试过离家出走
C6.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1.从不关心
2.很少关心
3.偶尔关心
4.很关心
C7.你最感谢的人是谁
1.父母
2.在家照顾自己的人
3.老师
4.同学朋友
5.其他人 C8.你对自己的看法是
1.我很棒,我做的很好
2.我做的很一般
3.我做的比很多人差
4.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C9.你对自己的人生抱何种态度?
1.很乐观
2.听天由命
3.过一天是一天
4.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
很悲观
C10.你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
学习
2.相貌
3.健康
4.性格
5.朋友不多
6.对自己非常满意 C11.你有知心朋友吗?
1.很多
2.有,但不多
3.没有
4.无所谓
C12.遇到心理上的烦恼,通常你是如何处理的?(可多选)1.向好朋友诉说排解
2.向老师诉说
3.向家长诉说
4.读书和学习,自然忘记
5.写信写日记
6.看电影、录像或听音乐 7.上网游戏或聊天
8.专业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热线
9.攻击带来烦恼的人或物
10.压在心底生闷气,不能处理,任凭折磨自己
第四部分
教育安全情况
一、家庭教育
D1.你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
1.1小时以内
2.1到 2小时
3.2小时以上
4.从不看电视
D2.你每天上网的时间:
1.1小时以内
2.1到2小时
3.2小时以上
4.从不上网 D3.监护人监管你的学习情况:
1.要求严格
2.有时过问
3.基本不管 D4.监护人对你迟到、旷课甚至逃学所持态度:
1.坚决反对
2.放任自流
3.包容支持 D4.监护人参加学校家长会情况:
1.积极参加
2.有时参加
3.不参加 D5.监护人主动与老师联系情况:
1.经常联系
2.有时联系
3.基本不联系
D6.学校有没有举办过家庭教育知识培训?
1.有
2.没有
3.不清楚 D7.监护人是否愿意参加家庭教育知识培训?
1.愿意
2.无所谓
3.不愿意
D8.在最近6个月内你是否受到监护人的体罚?(如罚站、殴打等)1.没有
2.偶尔
3.经常
D8.1如果收到体罚,你会怎么办?
1.忍耐
2.还击
3.群求他人帮助(“他人”是
4.其他 ____________(请填写)
D8.2如果受到体罚,你的感觉是什么?
1.习惯了,不在乎
2.想反抗,但是没办法
3.反抗
4.其他 D9.在最近6个月内你是否受到监护人的责骂?
1.没有
2.偶尔
3.经常
D8.1如果收到责骂,你会怎么办?
1.忍耐
2.还击
3.群求他人帮助(“他人”是
4.其他 ____________(请填写)
D9.2如果受到责骂,你的感觉是什么?
1.习惯了,不在乎
2.想反抗,但是没办法
3.反抗
4.其他 D8.除学习外,你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希望得到谁帮助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校教育
D9.老师做家访的情况:
1.随时有
2.至少一学期1次
3.一年或几年1次
4.没有 D10.学校开家长会的情况:
1.每学期1-2次
2.每年1次 3.不清楚 D11.请描述你对于现在学校的感受:
1.非常喜欢
2.说不上来
3.不太喜欢
4.很讨厌 D12.你所在学校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可选三项)1.心理健康教育课
2.讲座或报告会 3.学校组织的活动(如班会或主体团会等)))
4.组织外出实践活动
5.老师个别辅导
6.心理咨询
7.其他
D13.如果你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你希望听到哪些课程(最多可选两项)1.人际交往方面
2.青春期心理方面
3.适应社会方面
4.针对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
5.其他
D14.在最近6个月内你是否受到老师的体罚?(如罚站、殴打等)1.没有
2.偶尔
3.经常
D14.1如果收到体罚,你会怎么办?
1.忍耐
2.还击
3.群求他人帮助(“他人”是)
4.其他 ____________(请填写)
D14.2如果受到体罚,你的感觉是什么?
1.习惯了,不在乎
2.想反抗,但是没办法
3.反抗
4.其他 D15.在最近6个月内你是否受到老师的责骂?
1.没有
2.偶尔
3.经常
D15.1如果收到责骂,你会怎么办?
1.忍耐
2.还击
3.群求他人帮助(“他人”是)
4.其他 ____________(请填写)
D15.2如果受到责骂,你的感觉是什么?
1.习惯了,不在乎
2.想反抗,但是没办法
3.反抗
4.其他
三、安全状况(在符合你的情况选项上打√)D16.在过去一个学期里,你受到过以下何种形式的欺辱?
a.被恶意取笑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b.被索要财物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c.被有意地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或被孤立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d.被威胁、恐吓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e.被打、踢、推、挤或关在屋里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f.有人对我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g.因为我的身体缺陷或长相而被取笑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D17.在过去一个学期里,你上学时感到安全没有保障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D18.在过去一个学期里,你有几次与他人(1人或多人)动手打架? 1.0次
2.1次
3.2-3次 4.4-5次 5.6次或更多
D17.在过去一个12个月里,你是否因为受到来自老师的以下形式的对待,并由此体验到受挫、无助、委屈、沮丧或愤怒等负性情绪:
a.严厉的当众批评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b.体罚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c.辱骂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d.忽视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e.其他
D18.在过去一个12个月里,你是否因为受到来自家庭的以下形式的对待,并由此体验到受挫、无助、委屈、沮丧或愤怒等负性情绪:
a.严厉的当众批评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b.体罚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c.辱骂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d.忽视
①从未
②偶尔
③经常
e.其他
四、我的希望和看法(在你赞成的选项前打“√”)1.在生活上我希望:
()A、能得到学校的关怀,父母在身边关怀。
()B、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C、希望可以吃得更好一点,穿的更好一点。
()D、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
()E、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赚很多钱,然后回家。
()F、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
()G、希望获得自由,不被学校束缚。
()H、摆脱痛苦的世界。()F、希望有个温暖的家。2.在学习上我希望:
()A、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辅导。
()B、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C、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D、希望自己学习好,给父母争光。
()E、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心。
()F、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
()G、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希望和父母一起在城市学习。()H、不想读书了,想自己去赚钱。3.在心理上,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A、我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B、如果政府努力帮助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的。()C、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现状。
()D、社会、别人都很关心我,我将来要回报他们。()E、社会、别人都不关心我,我也不会去关心他们。
()F、我很有同情心,帮助、爱护、保护小动物。
第五部分
生活状况
E1.你认为你的生活环境安全吗?
1.很安全
2.比较安全
3.一般
4.不安全
5.很不安全 E2.你听说过周围对于未成年儿童的伤害事件吗?
1.很多
2.较多
3.一般
4.很少
5.没有 E3.你受到过未成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教育吗?
1.很多
2.较多
3.一般
4.很少
5.没有 E4.你对于居住的社区有家的感觉吗?
1.很强烈
2.强烈
3.一般
4.几乎没有
5.没有 E5.你对于居住的环境满意吗?
1.很满意
2.满意
3.一般
4.不满意
5.很不满意 E6.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会继续在这里居住吗? 1.会
2.不一定
3.不会 E7.你见到过流浪乞讨的儿童吗?
1.经常见到
2.偶尔见到
3.没见过
E7.1.如果你见到过,当你见到流浪乞讨的儿童的时候会给钱吗?
1.每次都给
2.偶尔会给
3.从来不给 E8.除了给钱之外,你还提供过其他的帮助吗?
1.有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例)
2.没有,但知道其他帮助方式_______________(请举例)
3.没有,也不知道其他帮助方式 E9.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儿童的保护规定吗?
1.很了解
2.听说过,但是不是很了解
3.完全不了解
第六部分
调查评估
F1.请你对下列描述打分(1为最低,5为最高)
1社工的访谈内容。2 3
2社工的访谈态度。2 3
3社工的组织的活动。2 3
4问卷的内容。2 3
5社工的整体服务情况。2 3 F2.你还有什么需求或者对于我们社工的服务有什么建议? 同学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删除
帮助你和其他同学更好地成长 帮助我们开展工作
第一部分的基本信息作为基本档案,单列一页。
第二部分为安全保护调查,分为身体和心理两个部分。问卷最多正反面两页纸。设置成表格 此类标题加粗 加到基本信息上 选取5-6个典型问题
对学习的态度和听老师话?
口语化表述 因为是孩子填写问卷 选取5-6个典型问题 4 4 4
第三篇: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总结
**县为省级贫困县,各类弱势群体面广量大,至2015年底,全县有孤儿881人,困境儿童20970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及省民政厅有关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立足于源头保护、预防保护、主动保护和全面保护的原则,深入持续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不断加快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建设,着力健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有力推动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
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涉及生活、医疗、教育、监护、救助的方方面面,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必须要强化组织领导。根据省、市关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县早在2012年3月就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暨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县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教育、财政、人社、文明办及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相互协作,密切沟通,形成了工作合力。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同时,经县编制委员会同意,我县在县救助管理站增设“**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县社会福利院增挂“**县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牌子;全县乡镇均设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站。2015年7月份,我县又建立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督导员制度,明确乡镇民政办主任为乡镇“督导员”、村(居)会计为村(居)的“督导员”,全县共有乡镇级(含开发区)督导员28人,村(居)级督导员323人。督导员具体负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对求助的未成年人给予帮助,帮助受助未成年人重返家园(校园)融入社会,做好未成年人摸底评估工作,掌握辖区未成年人底数和生存状况,做好儿童福利服务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未成年人保护部门联动机制,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督导工作实现了无差别的全覆盖。
二、开展摸底普查,建立档案台账
为加快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准确掌握困境儿童基本情况,自2013年以来,我县民政、教育、残联、公安、共青团、妇联、司法等部门联合,每年对全县困境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归类建档,准确、全面掌握困境儿童基础数据。目前,全县孤儿881人,困境儿童20970人,其中受侵害和虐待的儿童415人,单亲(未婚)家庭儿童2750人,长期在外流浪(含有流浪史)未成年人31人,失足(含社区矫正)未成年人17人,留守儿童12850人,监护缺失261人,其他(重病儿童、低保家庭儿童)4646人。普查之后,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根据困境未成年人的不同类别,由县有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分别对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分类救助,比如:民政部门负责孤儿和困境儿童,残联负责0-14岁残疾儿童,妇联和教育部门负责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教育部门负责未成年人特殊教育及技能培训,公安、共青团、司法等部门共同负责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卫计委、人社、民政部门共同负责患大病未成年人,确保救助保护无盲区。
三、出台保护政策,完善保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我县出台了《**县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县困境未成年人或困境儿童的救助保护、教育保护、司法保护、就业保护、医疗保护、精神保护六大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1、孤儿保障政策全面落实。一是生活保障。建立孤儿基本保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从2015年7月1日起执行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600元,散居孤儿每人每月950元;完善孤儿养育标准调整机制,并通过县财政支付中心正常打卡,确保按时足额发放,2015年,全县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经费98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资金539.2万元,中央、省级资金444万元。对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和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服刑、重残)的困境儿童参照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发放生活费补助;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并按照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给予动态价格补贴。二是医疗保障。孤儿医疗费合作医疗报销、大病救助后,余额由民政局兜底。三是教育保障。实施“阳光助学”“慈善助学”工程,孤儿义务教育阶段及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今年5月份,我们还为全县20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每人发放500元资助款,全县已有5名在乡镇敬老院及社会福利院养育孤儿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四是住房保障。因城市化发展孤儿住房被拆迁的,有县乡政府免费提供安置或提高拆迁补偿费用。
此外,2010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已持续七年开展“爱心助孤”活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至少资助一名孤儿,从经济、生活、情感上关心照顾,春节和中秋节县领导带头看望、慰问孤儿,使孤儿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2、整合有效资源,开展救助保护。努力构建一个对于儿童遇到困境时的发现、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置的机制,使儿童在遇到困境时得到及时救助,形成全社会关爱儿童的保护体系。
一是根据困境儿童类别纳入低保。我县现有1726名未成年人家庭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二是实施未成年人大病救助工程。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符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条件的,按相关规定及时足额给予医药费结报。将符合城乡医疗救助条件的儿童纳入救助范围,按照医疗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用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患儿医疗费用所剩的自付部分,由省、县儿童大病慈善救助资金分别按规定比例资助。做好筛查工作,积极申报“明天计划”拓展项目,为有需求的社会散居孤儿、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我县从2013年开始,依托分金亭医院组建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县残疾儿童福利院,为全县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治疗,2014年以来,共为1621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服务。
三是落实困境儿童就学帮扶政策。实施孤、残贫困儿童就学资助计划,将困境儿童优先纳入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助学金制度,落实免学费政策,不断扩大困境儿童资助面,切实保障困境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实施“阳光助学”、“慈善助学”工程,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助学政策体系,大幅增加助学经费投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2014,全县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206人,资助金额1958.1万元,2015资助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635人,资助金额2119.2万元。
放宽入学门槛,实施同城待遇,确保困境未成年人学生做到应入尽入。一是对于进城买房的务工人员子女,按照每年出台的《**县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要求,如自愿选择民办学校就读的,则自行选择;对于不选择民办学校的,以务工人员的房产所在小区,确定施教区所在范围,安排其子女入学。二是对于租房的困境未成年人,根据租房的准确地点,安排其困境未成年人到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三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困境未成年人,根据公司或厂区所在的位置,就近安排学校读书。
四是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日”。2013年,**县人大以决议的形式设立了包括“留守儿童关爱日”、520大病救助日、4.22事故困难家庭救助日在内的13个法定的民生系列套餐日。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沟通缺乏、关爱缺少的情况,全力搭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将6月1日设立为我县“留守儿童关爱日”。县政府向“留守儿童励志基金”赠100万元资金,开通了**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家长和学校的作用,面向家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为全县近2万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成长纪录袋,收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记载“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和特点。其次,积极推行“代管家长”制。建立起了一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社会志愿者、少先队辅导员等人员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给他们以父母般的关爱,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县妇联、团县委、公安、民政还联合开展了“春蕾计划”、“春雨计划”、“护航工程”、“青少年维权岗”、“心连心”“手拉手”、“爱心助孤”等多种活动,在“六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和寒暑假期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回访,有效地消除了留守学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五是依托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县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对城市管理信息提示的信息(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及时予以救助,坚持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同时与城管、公安、环卫、社区、中小学校和沿街商户建立联动机制,凡发现有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及时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对确实无法寻找到亲属的流浪未成年人给于妥善安置,对有流浪史未成年人实行跟踪管理,强化监护人的监护责任。
3、加大保护力度,打击侵害行为
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不法行为,我们目前发现父母侵害未成人权益的案件有2例。车门乡陈农村农民周崇高利用七岁女儿进行职业乞讨和界集镇王墩村村民王高、高家珍夫妇因离婚将2个孩子抛弃。对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相关部门、乡镇多次协调,目前,被家庭侵害的4名未成年人均由其亲戚养育监护,政府给予一定的救助资金,并定期上门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生存情况。
第四篇:未成年人保护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保护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保护调研报告
一、未成年人自护能力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研究背景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它体现了未成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反应能力、主动行为能力等。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未成年人生长、教育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颠覆。相较以往,未成年人受到更多外界的冲击、影响,其成长环境日益复杂。食品安全、地震灾害、洪涝灾害、交通事故各种事件屡见不鲜、频繁发生,对青少年的安全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近年来,未成年人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工作当务之急。
2、研究意义
近年来,全社会都开始关注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教育,而作为校外教育机构,对此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团xxxx区委始终把关注未成年人的安全自护作为青少年教育目标之一,加强未成年人安全自护能力培养,并在建立了相关的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对于在新时期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的暂时缺失和不完善的现状,立足校外教育的广阔平台,为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成长具有良好推动作用。
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xxxx区未成年人。具有xxxx户籍,年龄在6至16岁之间的青少年。
2、研究方法和内容
此次调研通过互动交流、我问你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常识、食品安全常识、生活常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人为事故、非法侵害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限制,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避免侵害能力尚缺,集中表现在应对突发事件、非法侵害、人为事故等方面。在遇到突发事件,如同伴落水等一些威胁到生命安全时,不够机警,还有一些未成年人的认识不够深刻等等。小学生们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确实让人担忧,其中农村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的缺乏尤为严重。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xxxx区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现状
目前,xxxx区未成年安全自护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全区有公办中小学163所,其中村级完全小学137所;初中23所;高中3所。小学在校生52406人,初中在校生27873人,高中在校生6926人。
2、xxxx区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阵地建设情况
一是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的建设,对增加广大青少年包括全区青少年参与安全自护活动实践,拓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空间,丰富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推进素质教育以及促进青少年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校园活动阵地。学校建立有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广播之声,开设黑板报宣传阵地,定期不定期宣传安全自护教育知识。
3、xxxx区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活动阵地发展很不平衡。从xxxx区现状看,目前全区现有的团属活动阵地,无论从数量、布局、规模乃至功能、设备等方面都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社会筹措渠道有限,财政支持不多,严重制约事业发展。多数活动阵地项目建设都是靠自身的力量。大部分活动阵地,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设备老化,阵地本身特有的资源、文化教育软硬件配套匮乏,在教育、引导、服务、凝聚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方面捉襟见肘。
4、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一是年龄的限制,导致认知的不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和处事能力增强;二是经历的少,导致只有认识、没有实践。未成年人对遇到侵害事件时,清楚的知道“寻求他人帮助”、“机警处理”,但具体到如何寻求他人、如何机警处理时,却不知如何做。三是处理能力有限。有些事件的处理远远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必须借助家人和老师的帮助,才能得以解决。
(2)家庭教育方面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的意识薄弱,存在的安隐患较大的主要原因离不开家庭教育。小孩子的最初教育来自家庭,而在农村,家庭的教育状况依然存在较大的不足。大部分家长很少或者从来没有教育孩子怎么预测和防患安全隐患等安全知识。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行为、不当的处理对孩子有了错误的引导,这样在生活中不经意的行为对孩子的认知起到了坏的榜样作用。
(3)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的方法存在误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我们在跟学生的谈话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有关的知识,很多是千篇一律,单调无味。所在学校除了每年安全疏散演练、法律进校园等活动以外,对于关于孩子自我保护、避免侵害方面的专题活动很少。
(4)社会方面
未成年人身边潜在侵害越来越多。比如:社会上存在销售含有暴力的、色情的等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现象影响青少年身心;生活环境中来自游戏机、网吧等场所的诱惑变多;地震、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火灾、食品安全等各种人为事故频发
四、建议和措施
1、学校方面
一是适时适度地开展安全自护教育。由于现阶段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好动,对事物的接受性比较强的基础层面,同时又因为自身知识及实际经验的不足,造成其对事物的接受的一种叛逆选择性。如果教育选择的不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学反抗性的行为。不但教育的没有意义,甚至可能会产生一种对这类知识的抵抗情绪。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不会形成这种安全的保护意识,更是没有对安全隐患的防范及应对的知识。为此,学生应加强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安全自护教育。这些安全自护教育应包括: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事物安全度的判断,学生对突发事故作出的应急正确行动等。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提前教育、及时提醒教育;找好切入点,有效地行进说教;采用适当的方式,比如图文并茂的解说、小品相声的演绎。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同时,并进行模拟的文艺演习。逐渐引导学生将精力专注其中,慢慢将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自护能力培养起来。
二是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从意识还是行为上都要清楚并时刻记住自身的义务与责任,还有自身知识的丰富渊博性。为了应对学校的交发任务,上级的要求,不少老师都是口头上略微带过又或强硬平白的说教。所以,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以正确的方法,合理丰富的知识来指导学生。
三是扩大学生寻求安全自护知识的来源。定时举行全校性,或者班级性的讲座说教。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要适当行进集中与分散教育的调整。举办“安全教育知识”的黑板报,采用班与班的比赛形式,调动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举行一些安全知识的有奖抢答活动,实行知识的相互流动性。编办一些图文并茂的安全书籍,放在图书流动室里传阅,以此来补办说教的不足。开设“安全教育”的课程,正常教学计划与第二课堂相连合,加强对知识掌握的巩固性。
2、家长方面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农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而且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他们知识的更新周期慢,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低。他们以自己前几十年的教育经验来管教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并且,在现阶段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大部分家长认为学习成绩为最最主要,其他的都应靠后再讲;有的还认为,把孩子送来学校进行教育,就相当于把孩子全部交给了学校。这些,都是非常陈旧并错误的教育思想。在当今这个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家长们要时刻清楚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尽快吸纳新的理念。同时还要转变旧的方式,以孩子的思维去教授知识。
二是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家长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养育管教好孩子。而这种养育不只是将孩子抚养大,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还得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方面的教育要抓好落实,并做到全面的教育。虽然有很多自己也不明白,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弄清楚,尽量将好的、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3、学生方面
一是正视安全自护教育。小学生对于安全自护能力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往往会觉得枯燥厌烦,无心去留意接受这一方面的知识,形成一种错误去选择性学习的误区。又或许更多的同学会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还远着呢,容易忽略周边的安全隐患。其实,生活的周围时刻有着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所以,作为学生,必须正视安全教育,把它当作同样主要的知识来学习。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刻重视安全。另外,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主动寻求老师家长们的帮助。
二是主动扩宽获取安全知识途径。明白自己正处于一个接受及培养各方面知识和意识的阶段,尤其是自身的安全的意识培养。现在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注意一下,慢慢将这种意识转移为自己脑里的潜意识。而且,在媒体传播发达的今天,不应将所有的不明白都靠老师父母去解决,自己更应积极主动去寻找答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的牢固。
4、社会方面
一是加大安全自护项目扶持力度。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在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应进一步加大活动阵地建设的财政支持资金投入,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扶持、集中力量、注重布局的原则。
二是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成长是一项战略任务。党委、政府应将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大、政协以及关工委有关领导可以在适当时机,对青少年特别是民族地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和安全自护教育阵地的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要在党政关注、民族地区青少年急需、活动阵地能为的结合点上寻求工作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三是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它的渲染可以填补教育方面的不足。它的作用非常不可忽视,有时甚至可以解决法律上的灰色地带。
第五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计划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计划调研报告
近年来,全社会的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比较普遍和广泛的问题,也是犯罪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作案形式多样化、犯罪手段暴力化、多人多次作案化的趋势。从检查机关提供的数据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以伤害、侵犯财产等形式为主,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未成年人犯罪增加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人的违法犯罪都是在不断的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滋生蔓延出来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与违法犯罪表现形式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给社会性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社会性化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一是钱、财、物的大量流动和贫富悬殊的巨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未成年人的心理失衡;二是社会就业竞争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少年失业人数增加,而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因没有谋生手段,无经济来源,容易滋生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不良社会文化、暴力影视、色情网站等诱导未成年人模仿影视作品、学习暴力犯罪手段等等。
2、家庭原因。家庭是未成年接受教育的第一阵地,父母的教育是引导未成年人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出务工热潮的升温,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现在情况来看,有三类家庭子女犯罪率较高。一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缺少家庭亲情和家庭关爱,成为留守学生或辍学未成年人;二是过分溺爱子女,滋长了他们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的不良品行,容易走入歧途;三是家庭稳定性弱化、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等严重影响子女的正常成长,导致未成年人恐惧、焦虑、和缺乏亲情感。
3、学校原因。我镇的留守学生人数多,他们有的是一个家长在外打工,有的是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缺少家庭的温暖,需要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爱,但是由于个别老师的教育导向错误、教育方式不当、对留守学生的冷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留守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扭曲、变形。
二、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思考
1、在政法机关深入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一是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政法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能宽则宽,严中求宽,注重打击和保护并重,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保护和法律援助,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要高度重视对失足未成年人的 “教育、感化、挽救”,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对服刑、劳教、及监外执行的青少年进行改造、帮教,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三是要健立和完善案件回访制度,及时了解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真正的关心他们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回访帮教工作,帮助他们走上人生正途。四是要在社区和村社广泛建立“青少年维权岗”服务站,不论是在押服刑、监外执行还是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全社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社会上接受他们、关心他们、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重新做人。
2、加快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工作进程。
关爱留守学生是确保农村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各乡镇、学校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形成社会、学校、党员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创新工作体制,形成一套有序、有效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体系。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建立留守学生基金,对贫困的留守学生进行援助,建立党员、干部、老师“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在“三知”、“三多”、“三沟通”上下功夫。三知: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三多:多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开放他们孤僻的内心、缓解自卑心理、弥补亲情缺失;多鼓励留守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和健康的兴趣爱好,远离不良嗜好;多到学校进行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和矛盾,因人施教,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三沟通:定期与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的家长、留守学生的老师沟通,根据自己发现和老师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其父母联系,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用亲情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3、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工作。
未成年人学法、知法、懂法是预防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前提和根本保障。一是要通过普法宣传日、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课堂等活动宣传法律知识;二是要通过请进司法机关干警进校园以案说法和带领学生走进劳教所、看守所看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法等反面教材的形式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什
么是法律、法律的威慑力、什么是犯罪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调节情绪、控制局面,防止无意识性、突然性的犯罪行为发生。三是要借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一”儿童节《未成年人保护法》、“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可制作专门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教育。
4、探索留守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管理体制。
目前我们在留守学生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对留守辍学的未成年人现在还是一个空缺。造成留守在家辍学未成年人的原因一是因贫辍学;二是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厌学;三是提前就业导致辍学的现象有所增加。而且在这一部分辍学的未成年人当中,一部分外出打工,一部分留守家中。其中留守在家这部分辍学未成年人有的进行农业生产、自谋生路,可有的却无所事事,重活干不了,轻活、家务活又不想干,整日闲散在社会上玩耍取乐,他们违法犯罪的机会要大得多,他们往往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吃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铤而走险,实施犯罪。在这部分人的管理上,一是建立社区义务帮教中心。要加强其监护人、亲属、村社、社区干部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并通过帮教把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二是留守的辍学未成年人一般者思维活跃,叛逆性强,全社会要理解、包容他们,不能让他们有自卑感,导致他们憎恨社会而犯罪;三是政府和社会要在辍学未成年人的职业培训上下功夫,提高这部分未成年人的劳动技能,让其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让这些未成年人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认同感。
5、切实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坚持“两手抓”,进一步净化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着重加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彻底打击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以及超时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供阵地,提高未成年人绿色网上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