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境未成年人个案工作计划书
××县困境未成年人个案工作计划书 ×××
1、查阅××县2015年开展的困境儿童调查摸底资料,了解××
一、服务对象的确定
县困境儿童的数量、类型、困境程度等情况,从中挑选出典型性案例两个开展个案工作。
二、资料收集
1、资料收集。主要包括生理方面(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病史等),心理方面(性格、自我概念、情感及行为方式等),社会方面(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环境方面(成长背景、学习生活环境等)
2、根据摸底调查资料,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显性问题,根据问题分析案主有哪些需求。
3、对案主进行家访,观察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通过访谈,从案主、案主家人、邻居了解案主以及案主家庭存在的困难。
4、与案主老师、同学沟通,了解案主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
5、通过评估案主情况决定是否接案,如社工决定接案,案主也有求助意愿,接案双方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二、预估
1、了解案主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以及对案主的影响。
2、了解案主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朋辈群体、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找出这些系统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利用这些因素解决案主问题。
3、界定案主需求。
三、计划
1、确定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2、针对案主存在的问题,根据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提出具体的介入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案主问题。在案主方面主要包括情感方面的介入、认知方面的介入和危机介入等,在环境方面的介入主要包括增强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整合社会资源,社会倡导与行动等。
四、评估
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贯穿于整个介入过程,从完成目标的书面设计到介入活动结束。过程评估的作用主要是了解案主发生的主要变化,确定介入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发现介入过程中发现新的需要或重新界定问题,方便社工修正目标和计划,使之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而相应的做出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介入效果。
2、总结评估
总结评估是对产出结果的评估,主要关注预期目标或结果是否达成。从而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介入效果。
五、结案
根据服务双方约定的服务期或者根据介入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决定是否结案。在结案时要注意案主的情绪反应,处理好双方的离别情绪。社工可以和案主一起回顾整个介入过程,帮助案主理清思路看到自己的转变,巩固案主的改变,提高案主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案主的自信心。社工在结案时可以做好结案记录,可以让案主对社工的介入服务进行评估打分,并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社工的工作效率。
结案后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跟进服务。这是助人过程的后援部分,是结案后对案主情况的后续追踪。主要是考察在没有介入的情况下,案主是否能保持原有的进步,也可以对处于困难中的案主提供帮助。
第二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姚艳 年龄:年满16岁 婚姻状况:未婚 职业:服装店员工
家庭背景:家庭条件优异,父母宠爱有加,在遇到李京前是个听父母话、好好学习的乖乖女。
背景材料:姚艳,高中辍学。其男友李京20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常年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姚艳认识了李京,姚艳在网上认识了李京,在一些聊天中对李京的经历深感同情,与之发展成恋爱关系。在与李京交往的这段时间里,因为父母反对,曾经多次自杀并且离家出走。原本上学的她辍学后在服装店打工,她的工资是她和李京两个人全部的收入。
姚和李的恋情受到李母的坚决反对。一方面,因李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适宜恋爱和结婚,李母十分担心儿子的身体,坚持认为姚艳会害了李京;另一方面,李母认为正是因为姚艳的出现迷惑了儿子,使原本乖巧听话的儿子不再听母亲的话,甚至对母亲持刀相向。
姚艳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恋情很不认同,认为李京之所以要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他对女儿的依赖。更让姚先生感到生气的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竟然会为了李京离开自己的父亲,甚至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因而姚先生希望女儿能够离开李京,回到学校中继续读书。
二、案主问题: 主要问题:
1、自杀问题,在与李京交往的过程中曾经自杀八次,多次离家出走。
2、辍学问题:为了和李京在一起而辍学,到服装店卖衣服。相关问题:
1、曾近也想过要和李京分手,但是做不到,还是放不下李京。
2、父亲为了女儿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生气,家庭关系紧张。
3、李母坚决反对李京和姚艳在一起,李母与姚艳关系紧张。
三、工作目标
直接目标:帮助案主解决因为父母反对她与李京在一起而屡次自杀且辍学的问题。中间目标:
1、使案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生命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2、是案主认识到她现在为这段感情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3、缓和案主与家人的关系;
4、恢复学业。
四、分析治疗理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针对姚艳的情况,决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姚艳存在不正确的认知:
1、她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生命之于它来说是一种责任。
2、她没有认识到学业对她今后人生的重要作用。
3、她的恋爱观存在偏差。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使得姚艳做出了为了爱情付出生命、放弃学业、离开父母的不理智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为人的认知决定其行为,所以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合适的。
五、介入阶段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星期,每周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两至三次面谈:
第一阶段:接案和建立关系
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和情况,在第一次会谈中,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获得案主的信任,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让案主吐露心中的不快,在此过程中全面的了解案主需要和主要问题。与案主建合作式的治疗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第二阶段:认知重塑
基于上一阶段与案主关系的基础,开始尝试修正案主的错误认知。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认知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例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示,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能力,帮助其重塑正确认知。第三阶段:行为修正
案主通过上一阶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陪伴、引导其对行为进行修正。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的安排和提供反馈的方式,帮助案主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面谈辅导的治疗效果。具体准备使用代币管制的方法,确立复学以及和家人修复关系的目标,一步步的达到行为修正的目的。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李京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让案主有一个坚定信心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姚艳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姚艳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姚艳的父亲或老师同学了解姚艳的近况。要对姚艳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第三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王潇
性别:女性
年龄:9岁
婚姻状况:未婚(核心家庭,父母和案主)
教育程度:上小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收入稳定身体健康。
职业经历:无
性格特征:乐观开朗,学习认真,热爱父母
出现心理问题后特征 :孤僻 内向 沉默 暴躁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由于父母老实的个性和教育方式,学校老师的不信任等原因,造成阿潇行为偏激,爱发脾气,在学校不开心和同学关系紧张。老师批评几句,他就愤愤不平,阿潇称:“讨厌老师,对学习没兴趣,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阿潇在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班主任疏远,在家中与父母疏远,爱发脾气。不愿意人管,成绩下降。
2、案主陈述
我父母均为公司普通职员,内向胆小,家庭和睦。在幼儿园大班前,我性格温顺,比较胆小,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我:要与小朋友团结,不要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上大班时,有一次小朋友拿绳子去勒我的脖子,想牵着我走,我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反抗了,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跑了。我发现原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自己了。自那以后,一旦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我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说我“不好惹”,从小学四年来,我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爱看书,二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成绩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两个月,升了四年级,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我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爱听课成绩下降了。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父母吵架。或者沉默,不爱与父母交流。
2、心理问题:阿潇心理比较压抑,多愁善感,对于和小朋友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用暴力解决。
3、人际关系问题:和周围同学关系一般,有的很生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和父母交流,害怕并不喜欢老师。
4、经济问题:父母有稳定工作,衣食无忧。
5、婚姻问题:无
四、问题分析
案主因为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大态度教育,孩子一直被欺负,心理产生哦了很久的压抑和郁闷,突然有一天爆发,并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孩子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避免被欺负的行为想法,造成与同学关系不好,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思想偏激,老师批评后心里不舒服,开始讨厌老师,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好意思和老师开口讲话,由于种种导致成绩下降,回家后不
会做作业以至后来干脆不写,因此父母予以责骂,导致孩子不爱与父母交流,家庭关系紧张。成绩下降。
五、分析治疗
(一)行为治疗模式:代币法,自我控制法,会谈法及作业料等等。
(二)理论假设:
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的反射。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强化、消退、泛化、分化、抗条件作用
2、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此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模仿”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类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承受刺激与制约的过程。由他人的反应表现,可以透过自我调节、自我回馈等能力来达到行为的改变。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过程:注意过程(或观察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确立过程。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同学关系和谐,尊敬老师热爱学习。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作业疗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建立契约,矫正思想偏激,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并运用自我控制法进一步改善案主行为。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行为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探索按住改变意向,以便于实施帮助。
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中还包括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法,示范法,果敢训练,自我管理,多模式治疗等。这些方法和技巧直接有效的针对不同问题给与帮助。
系统脱敏法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案主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案主以安全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案主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果反复如此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取消了附加刺激,当案主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就会产生厌恶体验,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案主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强化法通过奖励的手段来强化案主的良性行为,对案主的不良行为实行淡化惩罚.以阴性强化法来淡化案主的不良行为,高明的奖励照样可以使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使人自我感觉良好。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是以阳性强化为主的。代表方法,代币管制法。
自我控制法是加强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从理性上分析这种不良行为的有害性;让其他人帮助你作监督;还要制定自我控制的计划,它可以长期地维持和强化自我控制的愿望。记录和分析.记录不良行为的发生次数、时间、地点、当时的心身状态。以便于分析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制定改变的策略。
作业疗法是指导案主从事某项活动,以治疗疾病或最大限度地恢复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行为治疗模式主张人性观。认为人是被环境和遗传决定的反应或有机体;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产物;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人的行为是学习来的。
根据案主的不同情况,分析为题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行为治疗模式一直运用广泛,能够有效的治疗好不同症状的问题。
3、提出建议与意见:
(1)让案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及时发现他人的优点。
(2)建议案主积极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相信人是善良的,放弃以往的敌对想法,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家人同学和老师。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
方法:会谈法、代币法
过程: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减少焦虑,学会客观对待别人。通过家庭成员老师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让案主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是不被人理解和关心。同时,让案主与父母敞开心扉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其次,让案主与同学们好好交流,让彼此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同时,学习方面记好笔记,积极思考与主动询问,提高成绩。
七、服务过程记录(附后)见治疗过程表
八、方法评估
针对案主自身的情况,本案主要采用的是行为治疗模式,尽可能的使案主树立积极思想,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案主自决。同时协调家庭成员积极配合,通过与案主之间沟通,使得按住走出困境,正常生活。
九、个案反思
由于案主本身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父母并不是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老师也应该注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思想出现偏激。因此,作为社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四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建议模板
(此模板根据社会工作实务中DAC模式来撰写,希望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同学们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计划书做的更加丰满,并于11月3日上交,各组做简单的PPT即可。祝各位作业愉快)
一、个案背景资料
二、个案资料收集摘要
此处一般可采用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或“预估”一节中提到的其他方式
三、问题分析与诊断
1、案主认识的问题
2、工作人员诊断的问题
3、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总目标
2、分目标(尽可能按点细分)
五、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
此处要注意的是在罗列所使用的服务模式时要与案例相结合如下例: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是家庭系统的组成部分
2.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中存在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
3.病态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
本案例中家庭结构呈现联合的倒三角结构。通过家庭会谈的形式,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目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后果,改变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六、介入中的社工理念及技巧
七、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1、介入计划
此处根据资料诊断、问题分析,描述从哪些系统进行介入行动
2、具体实施计划
确定会见期间任务,此处我们设定为5-8次会谈。
同学们要加强此处的设计,在设计会谈内容的时候要构想好访谈提纲,即为了达成此处会谈目的我应该准备问哪些问题设计哪些环节呢?
(1)第一次会谈
会谈时间:
会谈地点:
会谈目标:
主要方法:
介入重点:
八、评估结案:
1、评估方法与工具:
1、工作者观察。
2、案主的自述、认同感,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
3、督导老师的检测
2、结案
第五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模板
一、个案背景资料
二、个案资料收集摘要
三、问题分析与诊断
1、案主认识的问题
2、工作人员诊断的问题
3、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总目标
2、分目标(此处要尽量细化)
五、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
注意:在罗列所使用的服务模式时要与案例结合六、介入中的社工理念及技巧
七、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1、介入计划
根据资料诊断、问题分析,描述从哪些系统进入介入行动
2、具体实施计划
确定会见期间任务,此处要设定会谈次数,在设计会谈内容时要构想好访谈提纲,即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应该准备哪些问题,设计哪些环节呢?每次会谈要有时间、地点、会谈目标、主要方法以及介入重点。
八、评估结案
1、评估方法与工具:
①工作者观察;
②案主的自述、认同感,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 ③督导老师的检测
2、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