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精)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
案主姓名:孙阳光 初次见面日期:201X.4.18 地点:接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放学的车上 需要干预的问题:
缺乏安全感,不能和他人建立亲密挂席,人际关系差。家庭图:
家庭妈妈(李妈、贺妈、曹妈)社工
孙阳光(案主)杨丽朱雅娟朱闵芝袁斌李辉刘浩 背景资料: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进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 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入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个案资料摘要 个案资料 重点注明
引发/重要事件
1.在校经常因打假受伤。2.经长欺侮、诬蔑其他家庭孩子
3.学习差,09年期中考试两颗均考0分。4.对社工和家庭妈妈说黄 曾作出的调适及成效
李萍及李小晶等社工在大三班时曾经对他进行干预,但升入小家庭后就没有干预过。
家庭妈妈经常训练他的肢体活动,并对他的问题行为进行纠正。情绪状况
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熟人表现不积极;自卑;脾气暴躁;喜欢狡辩说;瞧不起班组里的孩子。健康状况
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神智清醒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支援网络
1.院内社工的关注(李萍、李小晶等社工)2.家庭妈妈 3.义工
4.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目前居住状况
同其他六个孩子居住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 社工评论/分析
1、案主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应该通过其他渠道找出它缺乏安全感的真实原因
2、学习成绩的不好对他影响很大,打击他的自信心。
3、案主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其他 无
个案工作干预计划 张希营
一、个案背景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进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入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 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 工作员观察与分析
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
(1)孩子的技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他们会集体编造一个谎言。通过与小家庭,孩子接触,我他们很想养只小狗,为了他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不约而周的上演一场看似逼真而又漏洞百出的闹剧,阳光不会主导这场闹剧,通常是听了杨丽、刘浩的指使而协同。
(2)在一次小组中,大家讨论加妈打他们,我让大家画出自己的心情,其他人要么画得是巴掌,把贺妈妈拍死,要么是想象外面美丽的天空,只有阳光,他画进了他的所有伙伴,大家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起快乐玩耍,阳 光尽管12岁了,但他始终生活在自己的美好世界中,没有仇恨、没有埋怨,阳光很单纯很善良。
(3)阳光经常会不分场合地恐吓其他小朋友,他经常警告袁斌别惹我。要不我把你“踏哈着“,可是他却不轻易去打别人。看看他和刘浩玩闹也是这个样子,刘浩则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整治一顿,然后,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继续玩。
阳光的这种表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蛮横、不讲理“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他在学校挨欺负。
(4)一次阳光要我给他送粮礼物,他说要一把枪,我说“不行,打伤人怎么办?”他反过来向我解释:“如果我用枪打伤了人,这个责任你负不起!”福利院的孩子并不像家庭的孩子那样“单纯”他本身处在一个关系复杂的,缺乏亲情的正式的契约关系中,他过早地接受了这些,并深入到了内心中。他很小就已经步入了社会,可毕竟他是个孩子,他只看到了别人的关系与心理,但没有看到自己的心理,理所应当的认为“身边的人满足他的需求的义务”带着孩子的狡黠。(5)孩子有争宠的行为 比如,小家庭的孩子都江堰市反对李逃同我亲近,他们说:“哥哥,李逃老缠着你!“当我要领着部分孩子下楼玩,剩下的孩子会特别想跟着,将去玩的孩子会坚决反对剩下的孩子,甚至会大打出手。阳光也有这样的情绪,但想比较刘浩、杨丽要轻得多,并且不会因此恐吓别人、打别人。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6)每一次去小家庭看到的更多的是阳光在训练,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洗饭盒……而其他的孩子则在写作业、看电视。作为家庭中身体协调能力最差的孩子,阳光通常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指责、付出更多的努力,且只有很少的玩的时间。
(7)阳光渴望亲情。但他的防备心情很重,要走进他的内心,获得他的信任很困难。他知道李小晶、李萍、邓姐姐对他很好,但不是很信任她们,因为她们的身分代表机构,他们是姐姐,但不是朋友……我能走进阳光,取得阳光的信任,主要是我向人们承诺:“我们之间的事,我们谁也不能跟家庭妈妈说。”我这样承诺,也这样做到了,在我的身边,他们可以任意地去玩、肆无忌惮地表达……我为他们提供了一身无拘无束天地,这是符合孩子本性的。我听过正式社工说“如果一个人知道阳光没有考好,第二天便有很多人问阳光,你是不是没有考好呀?我想反问”福利院的孩子不应该有隐私吗?
(8)一次阳光放学回来,满脸沮丧,见了我也一句话不说,扭头就走,从杨丽口中得知“阳光的语文、数学都考了鸭蛋”。学习是阳光头疼的一件事情,阳光喜欢上学,因为上学使他同大三班的孩子彻底划清界限,说明了他能力较好。但是一次次的考试失败也无情地打击着他的自信心,由自卑转向自负。一次我请他参加小组,当他得知其他成员有:周智理、周玉珑、周玉驰……他说:“我不去,游戏太简单了。”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大一班的孩子几乎根本不如他,给他们做的游戏对他来说也是“太简单了”。
三、干预目标
阳光有许多“情况”需要社工干预,干预顺序为:(1)阳光需要培养安全感,需要他人的无私的爱。(2)从大三班由护理员眼中的“宠儿“到小家庭中的”低能儿“其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偏差需要干预。增强他的自信。
9(3)阳光说谎、打架等行为需要做行为矫正。(阳光的人际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雅娟。)而在我的有限时间里,主要帮阳光建立一种安全感,寻找一个归宿地,而其他的任务,就需要转介。i.总目标:培养案主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ii.分目标:
(1)与案主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2)为案主寻找一个关系融洽、安全的群体,让案主能够自由表达。
(3)发泄案主心中的苦闷(4)协调案主的人际关系
四、理论依据
本次个案工作主要采用:小组工作的互惠模式。该模式认为,互惠模式的目标实施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个人必须透过一个健全并核实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将康、全面地发展。他非常 重视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成员,非常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性。
针对案主,主要是帮助他在这样的小组中获得安全感,并且得到成长。促进案主主动与人交流,学习交流的准则恩等,以便完成其社会化。
五、干预模式或干预技巧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工作,我了解到,他们还不能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所以我选择了社会学习理论的方法,它不需要孩子考虑太多。在干预中,我采用如下技巧:
(1)真诚。对待孩子决不做作,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决不姑息;高兴就笑,不高兴就皱着眉。给孩子真实地评价,不做任何修饰。
(2)倾听与尊重。孩子发泄时会很激动,什么都说,话语也不加考虑。我要认真地听,并不给予价值判断。(3)同感。对他们的感情表露报以同感,有利于关系的建立。
11(4)保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
(5)强化。不断强调它们是一个整体。
六、具体实施计划
定期与案主见面:每周三至周五的下午5:00去小家庭,与案主熟悉,并逐渐建立关系以及基本情况。
通过现在负责和以前负责过小家庭的社工交流,与家庭妈妈交流,了解案主的情况。
通过查阅案主的档案了结案主的基本情况。个案与针对小家庭的小组工作同时进行,互相配合 在每天小组活动结束后的剩余时间内,专门同孩子们一起聊天、玩耍。
第一次会谈:从同辈群体中去了解案主的问题,并为案主进入机体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通过与案主的同辈群体接触,进一步了解案主的状况,寻找造成案主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并通过小组活动建立一种亲密的信任的小组关系。时间:201X年6月13日
第二次会谈:巩固亲密群体的关系,并深入了解案主的情况 主要内容:一次会谈无论是信任感亲密感都不深,所获得的资料也不一定准确,所以,要进行第二次。预计时间:201X年6月20日 第三次会谈:引导案主发泄情绪。
主要内容:在前两次会谈的基础上,让案主与其他朋友集体发泄不满情绪。同时加深亲密群体的亲密程度。第四次会谈:结案
主要内容:对本次个案进行评估。并且对于关系中断可能产生问题的解决。
预计时间:201X年6月27日
七、评估方法或工具 l工作者观察 l案主的自述 l家庭妈妈的反馈 l正式社工的评估。我的个案过程报告 张希营
作为工作者,我很早与阳光接触,可是只有每天的下午5:00以后才有时间去小家庭,但他们在吃饭,然后就要写作业,我没有机会和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他出去玩的时候,也不会停下来静静地与我对话,直到最后的三周,我给他们做小组,才能和他亲农牧民地接触,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从他的表情动作中我可以从那时起地判断出,但是关系建立得太晚了,我的实习不得不结束了,我没有时间和机会在帮助孙阳光在做一些深入具体的干预。我的个案与小组是同时进行的。
我没有把他单独出来找他谈话,而协助他建立一个同辈群体,在维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找到一种归属感。我们成立了福娃团队“我是营营,是藏羚羊,代表奥运五环中黄色的那一环”这是阳光教我的,他是贝贝,是大熊猫,代表奥运五环中黑色的那一环。我们彼此承诺在小组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安全的归宿,我也同孩子们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作为好朋友,他们告诉我,他们每个都有男女朋友。我问阳光:“你有吗?”阳光害羞地承认了,在与他们交谈中,他们对“性”很感兴趣,谈话中不少话语中提到了“日”。在他们这个懵懂的年龄,提到性是很正常的,童言无忌,我没有丝毫做作,没有给予任何评价。他们能跟我说这些,是把我当成自己人,说明我深入到了孩子的亚文化当中。但作为社工,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次“性道德”。性交往的传统道德规范,我把这个建议告诉了王晶。
福利院的孩子生活得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我决定给他们一个宣泄,表达的安全空间,小家庭走廊的另一头一个心理咨询室,在我看来形周虚舍,它只会协助护理人员的工作,但在孩子看来,它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依然代表机构,而孩子们认为机构是不自由、不安全的。
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刘浩与杨丽说他们有个愿望,想吃包子,我明确表示“没问题”,并在第二次活动中满足了他们。这件事带来了两方面的效果,好的方面是孩子们在我面前全部都不拘束,他们尽情的向我吐露心声,不好的方面是他们变本加厉向我提了好多不合理的请求,我明确 15 地告诉他们“不可以!”尽管他们很失望,尽管他们想赖皮,但很清楚,哥哥从来没有答应过。
他们告诉我,他们很恨贺妈,贺妈经常打他们,他们向我描述加妈用的钢鞭,每个人都有被打的经历,我让他们把此时的心情画下来,杨丽画了一支大手,贺妈画在掌心,她说想一巴掌把贺妈拍死,刘浩画了他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坐飞机离开福利院去美国。领着心爱的小狗流浪,他画了一张试卷,考了67分,旁边贺妈拿着长长的钢鞭,旁边写了两个字“打、打”,雅娟画了一幅外面的世界:红日、白云、绿树、芳草、很广阔的天地,只有阳光画了一幅画,画进了每个人,刘浩牵着一只小狗……“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快乐地生活着。杨丽显然不满阳光的画,她要求阳光在画中加上了胖胖的贺妈,并写上一句骂人的话。
此时,我没有做任何的评论,也没有提任何建议,我只告诉他们“你们是一个集体,所以你们要团结”毕竟他们站在了同一个立场。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派:刘浩与杨丽是一派,与之对立的是雅娟,而阳光则只沉浸在 自己的世界中里,哪一派也不站,无论与雅娟还是刘浩、杨丽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所以阳光在这个集体中是安全的,尽管这个集体矛盾重重。
时间不允许,所以我的个案很不情愿地结束了,我知道小家庭还有许多关系要处理,对阳光的干预还要继续深入,但我没有机会了。个案评估
案主姓名:孙阳光 接案日期:201X.4.18 结案日期:201X.6.27 工作员姓名:张希营 评估时间:201X.7.1 统计摘要: 会见次数:4次 干预目标:
总目标:培养案主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分目标:
(1)与案主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2)为案主寻找一个关系融洽、安全的群体,让案主能够自由表达。
(3)发泄案主心中的苦闷(4)协调案主的人际关系 干预结果: 1.工作者的观察(1)亲密群体的关系:
“福娃团体”的关系十分亲密,大家都保守着团队的秘密,尽管在团队中会以“我告诉妈妈去!”相威胁。阳光也很喜欢在团体中和大家一起玩。
我发现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派:刘浩与杨丽是一派,与之对立的是雅娟,而阳光则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里,哪一派也不站,无论与雅娟还是刘浩、杨丽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所以阳光在这个集体中是安全的,尽管这个集体矛盾重重。(2)与工作者的关系:
在结案时,阳光说:“哥哥,我送给你一幅画,已经给李小晶姐姐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阳光给别人送礼物。他还和刘浩他们一起装哭让我留下来。不过在我离开时他很难受。
(3)家庭妈妈的评价
据贺妈反映:在我做小组与个案这段时间,阳光与小家庭的另外几个孩子表现都很好。
2、其他对于未来干预的长期目标和建议
1、从大三班由护理员眼中的“宠儿“到小家庭中的”低能儿“其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偏差需要干预。增强他的自信。
2、阳光说谎、打架等行为需要做行为矫正。
(阳光的人际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雅娟。)
3、给福利院提几个建议:
(1)做孩子的工作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2)给小家庭的孩子做一个关于“性道德”的教育。(3)及时协调雅娟与杨丽、刘浩的关系,继续对跟进雅娟的个案干预。
(4)纠正贺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恰当方法。(5)尊重孩子气的隐私。
(6)让福利院的孩子气同家庭孩子一样自由玩耍。
4、工作者自我评估
我的目标定得很小,并且借助小组的经验,我的这个目标很好地完成了。
我的方式主要是借鉴小组工作的方法。我觉得个案的方式不要太死板,应该根据目标的需要而变化。在对一个人辅导的过程中,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能达成目标。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这是我在个案工作中比较得意的一点。
但是,一般我们不能很清楚地了解案主的情况,所以,初期制定的干预计划要不断的修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孩子们不适合做深入自我探讨,所以我选择过用理性情绪疗法,但结果证明失败。阳光不擅长语言交流,也不喜欢同别人说三道四。这也是我一开始碰到的难题。不过,通过以前和他们带小组的经验和自己带小组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成功地解决了。
第二篇: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
案主姓名: 孙阳光
初次见面日期: 2009.4.18
地点: 接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放学的车上
需要干预的问题:
缺乏安全感,不能和他人建立亲密挂席,人际关系差。
家庭图:
家庭妈妈(李妈、贺妈、曹妈)社工
孙阳光(案主)杨丽 朱雅娟 朱闵芝 袁斌 李辉 刘浩
背景资料: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进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入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个案资料摘要
个案资料
重点注明
引发/重要事件
1.在校经常因打假受伤。
2.经长欺侮、诬蔑其他家庭孩子
3.学习差,09年期中考试两颗均考0分。
4.对社工和家庭妈妈说黄
曾作出的调适及成效
李萍及李小晶等社工在大三班时曾经对他进行干预,但升入小家庭后就没有干预过。
家庭妈妈经常训练他的肢体活动,并对他的问题行为进行纠正。
情绪状况
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熟人表现不积极;自卑;脾气暴躁;喜欢狡辩说;瞧不起班组里的孩子。
健康状况
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神智清醒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
支援网络
1.院内社工的关注(李萍、李小晶等社工)
2.家庭妈妈
3.义工
4.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目前居住状况
同其他六个孩子居住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
社工评论/分析
1、案主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应该通过其他渠道找出它缺乏安全感的真实原因
2、学习成绩的不好对他影响很大,打击他的自信心。
3、案主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
其他
无
个案工作干预计划
张希营
一、个案背景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进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入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
工作员观察与分析
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
(1)孩子的技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他们会集体编造一个谎言。通过与小家庭,孩子接触,我他们很想养只小狗,为了他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不约而周的上演一场看似逼真而又漏洞百出的闹剧,阳光不会主导这场闹剧,通常是听了杨丽、刘浩的指使而协同。
(2)倾听与尊重。孩子发泄时会很激动,什么都说,话语也不加考虑。我要认真地听,并不给予价值判断。
(3)同感。对他们的感情表露报以同感,有利于关系的建立。
(4)保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
(5)强化。不断强调它们是一个整体。
六、具体实施计划
定期与案主见面:每周三至周五的下午5:00去小家庭,与案主熟悉,并逐渐建立关系以及基本情况。
通过现在负责和以前负责过小家庭的社工交流,与家庭妈妈交流,了解案主的情况。
通过查阅案主的档案了结案主的基本情况。
个案与针对小家庭的小组工作同时进行,互相配合在每天小组活动结束后的剩余时间内,专门同孩子们一起聊天、玩耍。
第一次会谈:从同辈群体中去了解案主的问题,并为案主进入机体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通过与案主的同辈群体接触,进一步了解案主的状况,寻找造成案主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并通过小组活动建立一种亲密的信任的小组关系。
时间:2009年6月13日
第二次会谈: 巩固亲密群体的关系,并深入了解案主的情况
主要内容:一次会谈无论是信任感亲密感都不深,所获得的资料也不一定准确,所以,要进行第二次。
预计时间:2009年6月20日
第三次会谈:引导案主发泄情绪。
主要内容:在前两次会谈的基础上,让案主与其他朋友集体发泄不满情绪。同时加深亲密群体的亲密程度。
第四次会谈:结案
主要内容:对本次个案进行评估。并且对于关系中断可能产生问题的解决。
预计时间:2009年6月27日
七、评估方法或工具
l 工作者观察
l 案主的自述
l 家庭妈妈的反馈
l 正式社工的评估。
我的个案过程报告
张希营
作为工作者,我很早与阳光接触,可是只有每天的下午5:00以后才有时间去小家庭,但他们在吃饭,然后就要写作业,我没有机会和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他出去玩的时候,也不会停下来静静地与我对话,直到最后的三周,我给他们做小组,才能和他亲农牧民地接触,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从他的表情动作中我可以从那时起地判断出,但是关系建立得太晚了,我的实习不得不结束了,我没有时间和机会在帮助孙阳光在做一些深入具体的干预。
我的个案与小组是同时进行的。
我没有把他单独出来找他谈话,而协助他建立一个同辈群体,在维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找到一种归属感。我们成立了福娃团队“我是营营,是藏羚羊,代表奥运五环中黄色的那一环”这是阳光教我的,他是贝贝,是大熊猫,代表奥运五环中黑色的那一环。我们彼此承诺在小组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安全的归宿,我也同孩子们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作为好朋友,他们告诉我,他们每个都有男女朋友。我问阳光:“你有吗?”阳光害羞地承认了,在与他们交谈中,他们对“性”很感兴趣,谈话中不少话语中提到了“日”。在他们这个懵懂的年龄,提到性是很正常的,童言无忌,我没有丝毫做作,没有给予任何评价。他们能跟我说这些,是把我当成自己人,说明我深入到了孩子的亚文化当中。但作为社工,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次“性道德”。性交往的传统道德规范,我把这个建议告诉了王晶。
福利院的孩子生活得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我决定给他们一个宣泄,表达的安全空间,小家庭走廊的另一头一个心理咨询室,在我看来形周虚舍,它只会协助护理人员的工作,但在孩子看来,它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依然代表机构,而孩子们认为机构是不自由、不安全的。
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刘浩与杨丽说他们有个愿望,想吃包子,我明确表示“没问题”,并在第二次活动中满足了他们。这件事带来了两方面的效果,好的方面是孩子们在我面前全部都不拘束,他们尽情的向我吐露心声,不好的方面是他们变本加厉向我提了好多不合理的请求,我明确地告诉他们“不可以!”尽管他们很失望,尽管他们想赖皮,但很清楚,哥哥从来没有答应过。
他们告诉我,他们很恨贺妈,贺妈经常打他们,他们向我描述加妈用的钢鞭,每个人都有被打的经历,我让他们把此时的心情画下来,杨丽画了一支大手,贺妈画在掌心,她说想一巴掌把贺妈拍死,刘浩画了他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坐飞机离开福利院去美国。领着心爱的小狗流浪,他画了一张试卷,考了67分,旁边贺妈拿着长长的钢鞭,旁边写了两个字“打、打”,雅娟画了一幅外面的世界:红日、白云、绿树、芳草、很广阔的天地,只有阳光画了一幅画,画进了每个人,刘浩牵着一只小狗……“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快乐地生活着。杨丽显然不满阳光的画,她要求阳光在画中加上了胖胖的贺妈,并写上一句骂人的话。
此时,我没有做任何的评论,也没有提任何建议,我只告诉他们“你们是一个集体,所以你们要团结”毕竟他们站在了同一个立场。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派:刘浩与杨丽是一派,与之对立的是雅娟,而阳光则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里,哪一派也不站,无论与雅娟还是刘浩、杨丽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所以阳光在这个集体中是安全的,尽管这个集体矛盾重重。
时间不允许,所以我的个案很不情愿地结束了,我知道小家庭还有许多关系要处理,对阳光的干预还要继续深入,但我没有机会了。
个案评估
案主姓名:孙阳光
接案日期:2009.4.18
结案日期:2009.6.27
工作员姓名:张希营
评估时间:2009.7.1统计摘要:
会见次数:4次
干预目标:
总目标: 培养案主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分目标:
(1)与案主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2)为案主寻找一个关系融洽、安全的群体,让案主能够自由表达。
(3)发泄案主心中的苦闷
(4)协调案主的人际关系
干预结果:
1.工作者的观察
(1)亲密群体的关系:
“福娃团体”的关系十分亲密,大家都保守着团队的秘密,尽管在团队中会以“我告诉妈妈去!”相威胁。阳光也很喜欢在团体中和大家一起玩。
我发现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派:刘浩与杨丽是一派,与之对立的是雅娟,而阳光则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里,哪一派也不站,无论与雅娟还是刘浩、杨丽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所以阳光在这个集体中是安全的,尽管这个集体矛盾重重。
(2)与工作者的关系:
在结案时,阳光说:“哥哥,我送给你一幅画,已经给李小晶姐姐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阳光给别人送礼物。他还和刘浩他们一起装哭让我留下来。不过在我离开时他很难受。
(3)家庭妈妈的评价
据贺妈反映:在我做小组与个案这段时间,阳光与小家庭的另外几个孩子表现都很好。
2、其他对于未来干预的长期目标和建议
1、从大三班由护理员眼中的“宠儿“到小家庭中的”低能儿“其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偏差需要干预。增强他的自信。
2、阳光说谎、打架等行为需要做行为矫正。
(阳光的人际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雅娟。)
3、给福利院提几个建议:
(1)做孩子的工作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2)给小家庭的孩子做一个关于“性道德”的教育。
(3)及时协调雅娟与杨丽、刘浩的关系,继续对跟进雅娟的个案干预。
(4)纠正贺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恰当方法。
(5)尊重孩子气的隐私。
(6)让福利院的孩子气同家庭孩子一样自由玩耍。
4、工作者自我评估
我的目标定得很小,并且借助小组的经验,我的这个目标很好地完成了。
我的方式主要是借鉴小组工作的方法。我觉得个案的方式不要太死板,应该根据目标的需要而变化。在对一个人辅导的过程中,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能达成目标。
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这是我在个案工作中比较得意的一点。
但是,一般我们不能很清楚地了解案主的情况,所以,初期制定的干预计划要不断的修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孩子们不适合做深入自我探讨,所以我选择过用理性情绪疗法,但结果证明失败。阳光不擅长语言交流,也不喜欢同别人说三道四。这也是我一开始碰到的难题。不过,通过以前和他们带小组的经验和自己带小组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成功地解决了。
第三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姚艳 年龄:年满16岁 婚姻状况:未婚 职业:服装店员工
家庭背景:家庭条件优异,父母宠爱有加,在遇到李京前是个听父母话、好好学习的乖乖女。
背景材料:姚艳,高中辍学。其男友李京20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常年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姚艳认识了李京,姚艳在网上认识了李京,在一些聊天中对李京的经历深感同情,与之发展成恋爱关系。在与李京交往的这段时间里,因为父母反对,曾经多次自杀并且离家出走。原本上学的她辍学后在服装店打工,她的工资是她和李京两个人全部的收入。
姚和李的恋情受到李母的坚决反对。一方面,因李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适宜恋爱和结婚,李母十分担心儿子的身体,坚持认为姚艳会害了李京;另一方面,李母认为正是因为姚艳的出现迷惑了儿子,使原本乖巧听话的儿子不再听母亲的话,甚至对母亲持刀相向。
姚艳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恋情很不认同,认为李京之所以要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他对女儿的依赖。更让姚先生感到生气的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竟然会为了李京离开自己的父亲,甚至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因而姚先生希望女儿能够离开李京,回到学校中继续读书。
二、案主问题: 主要问题:
1、自杀问题,在与李京交往的过程中曾经自杀八次,多次离家出走。
2、辍学问题:为了和李京在一起而辍学,到服装店卖衣服。相关问题:
1、曾近也想过要和李京分手,但是做不到,还是放不下李京。
2、父亲为了女儿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生气,家庭关系紧张。
3、李母坚决反对李京和姚艳在一起,李母与姚艳关系紧张。
三、工作目标
直接目标:帮助案主解决因为父母反对她与李京在一起而屡次自杀且辍学的问题。中间目标:
1、使案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生命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2、是案主认识到她现在为这段感情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3、缓和案主与家人的关系;
4、恢复学业。
四、分析治疗理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针对姚艳的情况,决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姚艳存在不正确的认知:
1、她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生命之于它来说是一种责任。
2、她没有认识到学业对她今后人生的重要作用。
3、她的恋爱观存在偏差。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使得姚艳做出了为了爱情付出生命、放弃学业、离开父母的不理智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为人的认知决定其行为,所以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合适的。
五、介入阶段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星期,每周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两至三次面谈:
第一阶段:接案和建立关系
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和情况,在第一次会谈中,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获得案主的信任,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让案主吐露心中的不快,在此过程中全面的了解案主需要和主要问题。与案主建合作式的治疗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第二阶段:认知重塑
基于上一阶段与案主关系的基础,开始尝试修正案主的错误认知。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认知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例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示,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能力,帮助其重塑正确认知。第三阶段:行为修正
案主通过上一阶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陪伴、引导其对行为进行修正。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的安排和提供反馈的方式,帮助案主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面谈辅导的治疗效果。具体准备使用代币管制的方法,确立复学以及和家人修复关系的目标,一步步的达到行为修正的目的。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李京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让案主有一个坚定信心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姚艳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姚艳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姚艳的父亲或老师同学了解姚艳的近况。要对姚艳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第四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王潇
性别:女性
年龄:9岁
婚姻状况:未婚(核心家庭,父母和案主)
教育程度:上小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收入稳定身体健康。
职业经历:无
性格特征:乐观开朗,学习认真,热爱父母
出现心理问题后特征 :孤僻 内向 沉默 暴躁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由于父母老实的个性和教育方式,学校老师的不信任等原因,造成阿潇行为偏激,爱发脾气,在学校不开心和同学关系紧张。老师批评几句,他就愤愤不平,阿潇称:“讨厌老师,对学习没兴趣,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阿潇在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班主任疏远,在家中与父母疏远,爱发脾气。不愿意人管,成绩下降。
2、案主陈述
我父母均为公司普通职员,内向胆小,家庭和睦。在幼儿园大班前,我性格温顺,比较胆小,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我:要与小朋友团结,不要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上大班时,有一次小朋友拿绳子去勒我的脖子,想牵着我走,我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反抗了,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跑了。我发现原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自己了。自那以后,一旦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我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说我“不好惹”,从小学四年来,我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爱看书,二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成绩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两个月,升了四年级,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我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爱听课成绩下降了。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父母吵架。或者沉默,不爱与父母交流。
2、心理问题:阿潇心理比较压抑,多愁善感,对于和小朋友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用暴力解决。
3、人际关系问题:和周围同学关系一般,有的很生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和父母交流,害怕并不喜欢老师。
4、经济问题:父母有稳定工作,衣食无忧。
5、婚姻问题:无
四、问题分析
案主因为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大态度教育,孩子一直被欺负,心理产生哦了很久的压抑和郁闷,突然有一天爆发,并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孩子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避免被欺负的行为想法,造成与同学关系不好,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思想偏激,老师批评后心里不舒服,开始讨厌老师,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好意思和老师开口讲话,由于种种导致成绩下降,回家后不
会做作业以至后来干脆不写,因此父母予以责骂,导致孩子不爱与父母交流,家庭关系紧张。成绩下降。
五、分析治疗
(一)行为治疗模式:代币法,自我控制法,会谈法及作业料等等。
(二)理论假设:
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的反射。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强化、消退、泛化、分化、抗条件作用
2、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此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模仿”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类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承受刺激与制约的过程。由他人的反应表现,可以透过自我调节、自我回馈等能力来达到行为的改变。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过程:注意过程(或观察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确立过程。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同学关系和谐,尊敬老师热爱学习。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作业疗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建立契约,矫正思想偏激,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并运用自我控制法进一步改善案主行为。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行为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探索按住改变意向,以便于实施帮助。
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中还包括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法,示范法,果敢训练,自我管理,多模式治疗等。这些方法和技巧直接有效的针对不同问题给与帮助。
系统脱敏法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案主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案主以安全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案主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果反复如此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取消了附加刺激,当案主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就会产生厌恶体验,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案主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强化法通过奖励的手段来强化案主的良性行为,对案主的不良行为实行淡化惩罚.以阴性强化法来淡化案主的不良行为,高明的奖励照样可以使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使人自我感觉良好。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是以阳性强化为主的。代表方法,代币管制法。
自我控制法是加强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从理性上分析这种不良行为的有害性;让其他人帮助你作监督;还要制定自我控制的计划,它可以长期地维持和强化自我控制的愿望。记录和分析.记录不良行为的发生次数、时间、地点、当时的心身状态。以便于分析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制定改变的策略。
作业疗法是指导案主从事某项活动,以治疗疾病或最大限度地恢复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行为治疗模式主张人性观。认为人是被环境和遗传决定的反应或有机体;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产物;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人的行为是学习来的。
根据案主的不同情况,分析为题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行为治疗模式一直运用广泛,能够有效的治疗好不同症状的问题。
3、提出建议与意见:
(1)让案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及时发现他人的优点。
(2)建议案主积极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相信人是善良的,放弃以往的敌对想法,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家人同学和老师。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
方法:会谈法、代币法
过程: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减少焦虑,学会客观对待别人。通过家庭成员老师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让案主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是不被人理解和关心。同时,让案主与父母敞开心扉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其次,让案主与同学们好好交流,让彼此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同时,学习方面记好笔记,积极思考与主动询问,提高成绩。
七、服务过程记录(附后)见治疗过程表
八、方法评估
针对案主自身的情况,本案主要采用的是行为治疗模式,尽可能的使案主树立积极思想,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案主自决。同时协调家庭成员积极配合,通过与案主之间沟通,使得按住走出困境,正常生活。
九、个案反思
由于案主本身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父母并不是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老师也应该注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思想出现偏激。因此,作为社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五篇: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建议模板
(此模板根据社会工作实务中DAC模式来撰写,希望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同学们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计划书做的更加丰满,并于11月3日上交,各组做简单的PPT即可。祝各位作业愉快)
一、个案背景资料
二、个案资料收集摘要
此处一般可采用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或“预估”一节中提到的其他方式
三、问题分析与诊断
1、案主认识的问题
2、工作人员诊断的问题
3、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总目标
2、分目标(尽可能按点细分)
五、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
此处要注意的是在罗列所使用的服务模式时要与案例相结合如下例: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是家庭系统的组成部分
2.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中存在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
3.病态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
本案例中家庭结构呈现联合的倒三角结构。通过家庭会谈的形式,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目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后果,改变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六、介入中的社工理念及技巧
七、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1、介入计划
此处根据资料诊断、问题分析,描述从哪些系统进行介入行动
2、具体实施计划
确定会见期间任务,此处我们设定为5-8次会谈。
同学们要加强此处的设计,在设计会谈内容的时候要构想好访谈提纲,即为了达成此处会谈目的我应该准备问哪些问题设计哪些环节呢?
(1)第一次会谈
会谈时间:
会谈地点:
会谈目标:
主要方法:
介入重点:
八、评估结案:
1、评估方法与工具:
1、工作者观察。
2、案主的自述、认同感,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
3、督导老师的检测
2、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