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浅谈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作者:
张国余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许多中小学校纷纷启动数字化校园工程,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已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充分利用已建环境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学校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做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兼管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亲身经历了学校的一星级数字化校园、二星级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推进工作。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想谈一谈自己在“小学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方面的观点及看法,从而与广大同仁想互借鉴,最终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工作做得更好。
一、关于“数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看法。首先,要成立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小组,分工负责。组长最好是一把手校长担任,这样能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化及发展趋势进行整体把控。组员要由精通IT和基础设施施工的教职工组成。一般来说,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和后勤总务人员比较适合上述两类人员的要求。当然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酌情而定。精通IT的组员,一方面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前期,就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层面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前瞻性看法,一般来说,每个从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公司,在中标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套建设方案,但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这就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建设方案进行合理化修改,以指导接下来的基础设施施工。同时,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校长,会根据这些专业的建议,来把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化及趋势;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成后,精通IT的组员还要配合工程人员进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确保设备运行良好。而精通基础设施工的组员,在数字校园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做好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接收、核对、保存好工程所用的电子设备等相关器材,最好用专用的库房来单独存放这些相关器材,这样施工过程中取用方便,也方便清点与核对;另一方面,要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施工人员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目前来看,我们不少小学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IT知识,因为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平时上课还行,但针对IT硬件及网络整合方面,知识和能力有限,所以在数学化校园建设方面,小组成员要更加努力,根据施工方案,仔细核对硬件设备指标、性能参数,及施工标准。防止建设过程中出现以次冲好,以低冲高,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保证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施工方案标准进行。
二、如何充分利用已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已建环境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已经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学校,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首先,说说数字化校园在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功能及益处,我们了解了数字化校园的巨大功能及作用,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已建成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中变革。数字化校园工程又是建设智慧校园的标志性工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异常深刻变革。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电子教务管理、电子校务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达到信息化增值服务的目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必将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以下方面的变革:
(一)数字化校园环境,使信息处理具有实时、权威特点。
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应用,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从校园网上获取学校发布的信息。校园网站作为学校对外交流展示的门户,由于信息的录入与发布都是由学校各个相关部门来负责完成的,数据采集点唯一,因而这就保证信息采集的唯一性及权威性。而数字校园环境的建成,又为信息发布的实时性提供了条件,相关负责人可以对信息随时进行发布与更新,使信息具有了实时性。
(二)数字化校园环境,轻松解决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方便教师在互联网络上进行教育教学、科研交流等活动。
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应用,使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系统,得到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使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点唯一,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如:学校教务 处需要人事处的人员统计信息时,就可登陆数字化校园系统直接从人事处调用数据,教务处管理人员无需对数据再次进行逐一录入,这样不但保证了信息的同步,而且也不会发生诸如人员统计数据已经变动,而其他部门很长时间还无法得知的混乱情况。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大量课件、教案、学案、图片、视频、音频的共享,可以让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相互借鉴、使用,在教学设计及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又可以使教学工作更优化。因为每个教师对现有资源的借鉴与使用,肯定会择优而选,并根据需进行再优化。数字校园环境的建成,也为教师充分利用教育系统打造的云资源平台等互联网资源,提供了硬件条件。光纤城域网,千兆校园网的建成,使教师能够高速访问互联网,获取海量的教育资源。
(三)在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过程中,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人员脑力价值。
首先,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必每个环节都煞费苦心,独立制作;再有,学校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可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简单重复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系统提供的信息检索及统计报表的生成功能,把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查询、统计、计算工作,交给系统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员的脑力价值得到提升,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业务流程将得到有效规范。
数字化校园环境,使电子备课成为常态,教案、学案模板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有效的规范。通常学校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相同,这些业务流程即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应用,则可以无形中规范学校的各项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随机性大,流程不易规范化的缺点。
(五)创建虚拟学校空间,实现跨地域管理
数字化校园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学习空间,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虚拟学习空间可为学校的跨地域业务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例如系统通过提供分校区各业务部门的统计图表,就可帮助学校领导进行业务优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六)数字化校园环境,创造了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推进教育改革。
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工程,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去,提高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可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三、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环境,推进教育管理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度整合,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成,确实给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但新事物的产生,在其应用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其功用,也成为了使用者面临的问题。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在其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了利用率不高、甚至不会用,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的现实情况。这与使用者自身的年齡特点、知识素养、新事物出现需要具有新的技术能力有关。为了充分发挥数字校园环境的功用,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进与数字化校园环境相关的新技能培训工作。
数字化校园环境,集合了多种新的电子设备,比如电子白板、新型实物投影、计算机多媒休、PAD电子书包、网络共享平台等,并安装了与之配套的相关应用软件。让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其功用,进行相关的使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培训方式就是把相关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进行现场培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最专业、最全面、最高效的让大家接受到相关的业务培训,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培训时间及次数有限;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学校自己的电教老师,对本校教师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这就要求本校的电教老师具有较高的操作相关设备的水平,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就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培训时间和方式也能灵活安排,这种方式就要求学校对本校电教老师的工作做好相应的支持及重视。
(二)推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度整合,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作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质量;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就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课程是实体,而技术是载体,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技术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有序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学软件其操作界面友好、交互性强、艺术表现力强等,能很好地反映出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和谐统一。利用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2、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
信息学习环境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借助信息技术而搭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由教学软件平台、学习系统平台、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各种资源网站等等所构成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整合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体现出人性化、交互性、自主性、综合性等特点。
3、依托数字化校园环境,紧密结合学科特点,灵活应用,开展各种形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比如在信息技术与《人口与环境》学科整合过程中,在“我国水资源现状”教学中,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收集到我国水资源现状、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制作成演示文稿,以视 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给大家。
以上内容,是我对“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方面的一些个人观点与看法。在此阐述出来,希望能为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当前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水平,不仅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学校决策者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应用,还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学校的情况,有助于孕育学校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市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好的生源和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因而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校园数字化建设及其应用,已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浅谈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张国余
沈阳市大东区望花街第三小学
2016年9月28日
第二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卢龙县木井中学
杨敬元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本文从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现状、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数字化校园的有效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事在必行。
关键字: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什么是“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案、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二、学校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现状
1、资金问题,建设数字化校园所需资金较大,农村学校资金不足,大多数学校的资金只能靠政府拨款。
2、领导对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认识问题。有的为了达标而创建,重视在硬件上投入,轻视或忽视软件资源建设。
3、缺乏专业计算机人员。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来维护网络,而且要有专人管理,以保障其能正常的使用。
4、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较低。大多数教师只能打打字,浏览浏览网页,而能够在学科教学中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例较小。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
鉴于学校建设经费紧张的现实情况,在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基础网络要高起点,规划要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规划不到位造成的日后功能限制,也要避免规划失误造成的功能闲置;网络设备要采取分期分批逐步投入的方法,做到有限资金的有效合理利用。网络设备选型要保证较高的性价比,既要满足应用的需求、管理的便捷和售后的保证,也要考虑财力的可承受。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来说,应用是目的,网络教学资源是核心,人员培训与网络维护是保障,因此建设原则应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灵活性”进行合理规划。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1、校园网络建设工程
校园网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科学的规划,精打细算,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网络在实际运用中的功效。计算机的硬件升级很快,价格下降也很快,只要使用网络具有较强的教学服务功能,在建设校园网的时候没有必要一步到位。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攀比,更不能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功效。要做到“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2、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1)建立远程教学环境和远程教学系统。
(2)开发、引进能够在校园网上运行的各种多媒体课件。(3)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4)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5)利用网络的多种方式、方法(VOD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系统等)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辅导、网上讨论。教师学生可以就课堂内外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经验、知识和思想。或者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兴趣小组,通过电子信息俱乐部讨论问题,共享新的发现,交流学习体会。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通过它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技术问题。
4、网络教学基础建设
(1)改造现有课室,使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网络设备,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2)建立电子备课室,加强普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适应网络教学的发展。
(3)建立适应校内外网络教学规模需求的网络教育网站。
5、办公自动化工程(校园卡系统建设)
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教学与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为基础,具有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分析功能,提供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无纸办公创造条件。
五、校园网络的管理
1、日常维护:校园网的管理应由专门成立的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来负责,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保障校园网的畅通。日常维护包括以下内容:网络平台的维护,电教设备的维护,相关资料的常规管理及网站资源更新等。
2、队伍建设:学校是否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队伍。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但应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而且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校园网的建设以及与互连网的连通,使得教育资源从新分配和组合,教育技术和思想更新与变革。因此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事在必行。
六、数字化校园的有效应用
1、对于高中校园网络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功能,新型的校园网络已进入网上课程学习的时代,学校应有效的将资源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从而最大发挥校园网的教学功能。学校利用VOD点播系统来实现网上教学,通过VOD视频点播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教学功能:
⑴多媒体点播系统
通过该系统老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到服务器中保存并可以随时在校园网任何一个工作站中观看。学生可以随时点播自己未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进行个别化学习。
⑵电子阅览
师生可以在校园网任何一个工作站调用自己需要的任何形式、格式的教学资料,并能够实现多人同时点播相同的或不同的资料,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⑶网络点播
学生可以通过网上任意工作站进行预习和复习。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把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录入到服务器中,老师可以在任何时间解答,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去查看老师留下的答案,实现交互学习的目的。
2、办公自动化(校园卡)
“校园卡”系统基于校园网,以及它们产生的大量信息,都能够为师生和学校组、处、室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列的综合信息服务,主要可包括:
1)身份识别服务(可防止校外闲散人员进入,统计学生进出的次数,为校园安全提供服务)
2)个人查询和统计服务
3)教务处可进行注册,分班,排课、考务等工作
4)各年级组、班主任可随时掌握学生考勤情况、学习成绩、违纪情况等
5)总务处可轻松做好收费报表并通过校园卡统一发放学生的困难补助和助(奖)学金,解决学生困难补助的人选确定问题;
6)每位教师的计划、总结、教学进度表等可直接上传办公室电子档案,无需打印,实现无纸办公,节约开支。
总之,“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将校园的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协作式、研究性的学习,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扩大校园教育承载能力和教育覆盖地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钟祥市职业高中黄强时国秀
【摘要】高水平的现代化的高等学校需要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环境,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以及数字化的生活空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
性,与时俱进,应用重在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校园”主要是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应用于校园的各个环节,应用重在建设,具有实效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网络教学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就引伸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概念。那么,数字校园的含意到底是什么?第一,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基础建设工作;第二,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的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拟校园。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第三,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努力探
一、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
“数字化校园”最早是美国克莱门特大学的教授凯利斯.格林在1990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提出的。“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是用层次化,整体化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源数字化,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的外延是建设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包括数字化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应用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内涵是实现学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改变。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将校园各项资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的核心内容是指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从而
二、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特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1、资源共享化:借助网络对校园的资源进行共享是一种趋势。要使资源共享,让学校所有的公开资源,都能在基于互联网的校园网平台内自由浏览、查询和下载,大规模的基础网络建设是非常重 1
要的。
2、管理智能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设备或者系统部分地具有人的智能,从而能够部分地代表管理者的劳动。
3、服务系统化:这里包含了教师的办公和为学生服务两层意义。数字化校园,使教师的工作可动变得简单容易,也更容易进行学科间的整合教学。
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将成为继PC、基础网络后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全新的阶化就是标准,服务系统化就是目的,也可以说数字化是所有教育机构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以无纸化地进行,学生也可以通过其网站和定制系统获得所有具有相同需求的资料。学生和教师的互段,它们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在这三者中,如果说资源共享化是基础、是环境,管理智能
三、数字化校园的包含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
字化校的硬件基础。
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内容。其本质就是使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是数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四、“数字化校园”应用及创新
(一)校园网――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校园网是利用先进的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舆线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大型网络系统。
这四个工程。
内外连接设备和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和建设。
系统和通信信息服务系统等。
“货”就是应用系统上的基础数据,如学生的信息、教师的信息、多媒体课件、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素材等教育教学信息。
人员和应用系统使用人员。
(二)管理现代化 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校园网系统的建设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可形象的概括为“修路”、“买车”、“运货”、“培训驾驶员”“路”就是校园网的网络系统,它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服务器和终端机、“车”就是运行在校园网网络系统上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驾驶员”就是校园网的使用人员,这些人员可分为四类:学校领导、系统维护人员、课件制作
通过校园网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校园管理现代化,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全校的教学、科研、财务、设备及学生等的统一管理。该系统是通过对各系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实现的,系统下的各个模块分别对应各系部管理系统的相应模块,结合电子邮件服务,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还有一些信息处理,如公告管理“BBS管理、校
长信箱的功能:当学校要学习文件时,通过网络办公就可以使大家避免了时间的限制;本周的重要活议想告诉校长,给校长信箱写信就行。
(三)教案电子化 动、有趣的讲座等,在网上公告登记处通知一下就可以了,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有什么意见建
校园网的建设,不能仅仅为满足学校进行信息化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加强对分布式多媒体交互教学的探索。在这种没有粉笔的课堂上,教师所能操纵的只有键盘和鼠标。如何制一个新问题。
1、教师享有高度自主权。的严格限制,可因材施教。
2、编辑效果快捷良好。
制作电子教案时可充分利用各类工具。如公式编辑器可以让老师方便地写出各种复杂的数学和物也可以方便地插入、链接各种图片,对于突出重点、分析难点,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可使课堂内生动、活泼。
Director、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为制作网页、幻灯片及演讲稿提供了丰富的修饰手段,如作一份高质量的电子教案,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是广大跨世纪教师需要重新学习和探讨的清新的网页界面,使课堂教学犹如网上漫游。教师只是鼠标的操纵者及讲解员,且不受讲课顺序理公式;图表编辑器则可以制作各式鲜明直观的曲线和图表,还有制作组织图、艺术字的专用工具等。运用得当,课堂定会生辉不少。如对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适当设置,或者加上阴影、边框、底纹等,可使讲课重点更加突出;先用适当的背景图案可以明显区分不同的章节和内容;尤其是一些软件特有的动画设置功能,可使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和特定的顺序逐步展现,如某段文字的激光式飞入,让令人兴趣大增,且能有效避免课堂提问时的沉静、尴尬局面。
集声音、动画、文字、图表于一体的多媒体电子教案,这必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作品数字化
电子作品是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由教师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和问人意想不到;某张图片再加上一点背景轻音乐,令人身心倍感舒畅;某一提问带上一段书节奏乐风,电子教案,外表美观、形式多样、容量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传统教案呆板的作风,能制作出题解决实践活动而产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的成果。电子作品作为伴随教学模式革新而出现的新型教学软件一诞生,必将表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也预示着教学软件大家庭中未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将极大地高涨。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一旦我们的学校真正推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生的学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和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要努力做到整体规划、实事求是、分步实施,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投资,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系统冲突;其次要重视各种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最后要加强各项应用培训。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再者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一支具
在创建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中,紧紧抓住了校园网和各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而把全体师生引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界。经过二年多的实践,数字化校园不但改变了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使广大师生确立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发展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身心
都得到了健康发展,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创造着数字化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建设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学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创造性地应定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字校园中科学研究支持系统的构建》翟焱 程建钢 武祥村 韩锡斌 中国电化教育
《电教世界》2010年2期
《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及数字化校园的现状与发展》现代教育信息库 用于教育系统的全面管理,创造性地应用于社会的监督和服务、创造性地应用于国家的全方位建设奠
第四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杜平)
论文(A类)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襄阳市樊城区王寨小学:杜平
摘要:
信息技术在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学校,无处不用。“数字化校园”主要是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应用于校园的各个环节,应用重在建设,具有实效性,与时具进,应用重在创新和发展。该文主要研究 “数字化校园”的理解、应用及创新的认识、建设的内容、应用创新的主要范围。
关键词:
数字
校园
建设
应用 正文: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革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早已起动,要在全国推广落实到位,那教育信息技术成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基础。现以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及创新为核心,更好地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校园建设,使“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延伸、发展和创新达到理想的程度。
一、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
“数字化校园”最早是美国克莱门特大学的教授凯利斯.格林在1990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提出的。“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是用层次化,整体化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将校园各项资源数字化,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数字化校园”是泛指没有围墙、网络化的、数字化的、虚拟的校园。狭义的“数字化校园”就是指:学校凭借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搭建学校网络化环境,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平台,建设信息化应用终端,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学校各类资源、信息数字化,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通讯交流、后勤服务,教研科研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由传统教育向数字技术平台教育的转变。“数字化校园”的外延是建设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包括数字化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应用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内涵是实现学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改变。
二、对“数字化校园”应用及创新的认识
“数字化校园”重视建设,这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管理工程,使实施设备、经费、管理人员到位,落在实处。重视应用,其应用要根据“数字化校园”内容的几方面建立管理系统和平台。更要重视应用的创新,创新首先是创新自己,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信息化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达到新目标。第二,创新管理范围,从教育部到省市(区)县、学校各层次的管理都建立信息平台,使用适合这一代特点的方法进行教育和管理。第三,创新教材,要参与教材的创新,在研究教材时融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思想的教育,创新“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思路。第四,创新教育手段和设备。作为教师,应清楚现有教育手段和设备与高科技时代的差距,改造落后设备,发明创
造高科技教育设备。而“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就是教育手段和设备的创新,就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进一步试验和创新。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硬件建设(网络,终端设备、系统设备)。二是软件建设(平台、应用系统、资源)。三是人才队伍建设。
实际上,这三方面可细化为五点内容: 一点是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学校通过有线、无线或有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覆盖学校办公、教学、生活等主要场所的校园网络,并宽带接入区县教育城域网或互联网。
二点是教学应用终端建设。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多功能教室建设,“班班通”建设,教职工计算机准备(或教师备课室)建设,功能室多媒体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建设,通用技术室建设,图书馆信息化(含电子阅览室)建设,会议室多媒体建设等。教学终端建设,各学校可依据学校规模、办学条件、经济状况,因地制宜进行。
三点是信息化功能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电视台、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完全监控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
四点是信息化应用系统及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及平台是支撑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核心。他包括学校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学生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教学支撑系统、学习交流系统、资源应用系统等等。学校可建设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将各类应用系统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
五点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全校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培训,使之适应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创新的需要,其中信息技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创新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关键,应用是基础,创新是灵魂。
“数字化校园”建设要科学化,要与时具进,其应用才具有实效性,使学校运用“数字化校园”这系统时,教师感到兴趣无穷,感到人人都能使用,运用起来方便,有操作性,使其感到运用起来,奥妙无穷,在运用中随时会产生创新意识、创新观点、创新知识,真正在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活动、校园完全等方面灵活运用、对提效减负达到预期目的,这“数字化校园”就能达到理想效果,应用范围就更大、更广。
根据“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功能设计,其应用也较广,也能结合社会实现进行创新。“数字化校园”应重视在运用中发展,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这是“数字化校园”的实际意义。同时还要进一步将其应用加以延伸、发展和创新,这里就重点探讨下列六方面应用创新的网络平台建设。
1、教育部管理系统
教育部对教育的管理关系到一个国家命运、国家发展和国际威望问题,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发展、现代化的生活及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必须要全力抓好这项管理。教育部代表国家专门建立一个全国教育管理网络系统,对全国各地的教育管理情况,政策颁布和落实情况,全国各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活动情况等,可作全面的监视和管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抓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中国或国际性的尖端人才、绝技人才提供政策依据。在建立这网络系统时,可分成两部分:一是三级管理层,即教育部管理系统、省级管理系统、区县(或区县教师进修学院)管理系统。二是四级校园管理层,即分成大学管理系统、中职管理系统、普教管理系统、幼儿园管理系统。
2、学校、师资管理系统
学校管理是教育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是各类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场地。只有抓好学校管理,特别是抓好师资管理,包括教职工档案管理、人事与劳资、教师业务档案、网上
评教,才能使一个国家积极健康的发展,才能使中国对各阶层的管理达到理想的状态。学校管理可按大城市学校,区县中小城市学校,农村场镇学校,农村村小学校及办学规模较大学校,规模较小学校设计提高教育质量、行政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网络管理。
3、教学管理与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务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实践教学、科研管理、资源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成分,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成长的关键。继续教育也更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补缺,抓好学科管理和继续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按各类学校,研究分析教学动态,教育新闻专题(包括国内外、各省市),每月教研主题,教学反思分析,教学与科研的论文研究,论文素材的采集指导,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运用。
为此,根据大学、中职、普教、幼儿各层学校的同学科教材分析,教研、教改方法与技能等分析,认真总结教育、电子教育政务及管理信息化内容。实施五年一届的教育技能和教师组织能力、教师基本功考核,国内外教育前沿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国际国内教育现象及形势等继续教育管理。
4、学生管理与资产设备类系统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因素,只有抓好学生动态、学生变化与成绩、学生心态与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学生积极健康向上成长,才能确保拔尖学生的出现及杰出人才的产生。学生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等系统。学生教育专题,学法指导,国内外学生学习与活动开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学习新闻专题,心理咨询。资产设备类管理包括设备与校产管理、宿舍管理、图书管理,是抓好学校管理的基本保证,是提升学校形象和抓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生活、学习用具、辅导资料、活动器材等管理。
5、公共服务类
公共服务类包括学校办公室管理、财务管理、党团工会并与省市级系统互联互通、家校交流等系统。学生要学好,离不开社会、家长的支持和指导,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是学生的后勤保障,对学生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把家庭建设成为健康乐园,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完成任务,根据家庭关系、结合社会建设情况,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建立公共服务、家校网络平台。
6、校园德育、安全网络建设
校园德育是学生成才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生有合格的思德,才能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同时,要保证搞好学习与活动,就要抓好学校完全,就要整合市政、公安、学校各类资源、健全完善校园报警器,视频系统等设备。
总之,“数字化校园”建设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学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创造性地应用于教育系统的全面管理,创造性地应用于社会的监督和服务、创造性地应用于国家的全方位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电教世界》2010年2期
《创新学习论》龚春燕
何云山 主编
红旗出版社
柴晓路,梁宇奇。Web Services技术、构架和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陈和平,张俊峰,顾晋广,叶锋。Web Services技术浅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 64-68。
秦炜。基于B/S模式的MIS设计。电力自动化设备[J],2002, 22(11):36 刘颖,刘洋,任韦潼译。使用XML开发.NET Web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135-137。
第五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江都市丁沟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踏进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一场数字信息的革命正朝我们席卷而来。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而明确的认识到: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数字化特征,这一特征将紧紧的围绕着我们并且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历程,将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这一深刻的变化并持续保持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扬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它意味着我们正在向自动化、高效化、便捷化方向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必须依靠教育;而人类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目标,也必须依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而到了“十二五”时期,发达城市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进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阶段。
数字化校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素材)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部数字化,从而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所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数字时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课题界定
1、“数字化校园”是由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形成的高度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2、“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是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首先,这是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其次,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支撑,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典型案例研究”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选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专业化成长引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实验、对比、规纳、总结,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搭建适用的数字化环境,找到符合校情的建设模式。
①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校园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另一方面架设校内FTP和WEB服务器,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 ②加强软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校内网络办公平台,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③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到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中,逐步深化和渗透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①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
②推进校内办公和应用服务,促进网络教研。
③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辟论坛、博客等落实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3、通过数字化的校园的应用,培养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孩子。①利用数字信息化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文化教育,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②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园网站等平台,利用信息课程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
③探索现代化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帮助,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创新型的学习模式。
四、研究对象:
1、丁沟中心小学学科教师。
2、丁沟中心小学部分学生。
五、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基础平台建起来,行政办公用起来,班级博客动起来,网络教研试起来,边应用边研究边建设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推动研究的深入。
②个案研究法:一方面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另一方面,引导学校部门管理、班级管理、教研组网络教研及学生博客等方面经典案例,以便推广。
③文献法:收集学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已有成果,学习相关的理论,形成数据支持。
④多渠道合作研究:在技术指导上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实行专项指导;在理论层面上与相关教研机构合作,进行理论探讨和培训;在应用上与同类学校合作,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主要采用行动性研究法,同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对比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三年完成,具体安排为:
研究准备阶段(2011.4-2011.6)课题选择、陈述解释,设计方案,进行基础性论证,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填写课题申报表、评审书上报。进行课题支撑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完善课题管理办法,制订课题实施预案,建立原始档案。
中期研究(2011.6-2012.11)目标分解到位,进行分项研究,强化过程管理,优化展示活动,分析提炼资料,根据课题实施预案,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研究,定期研讨、反馈、评价实施的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阶段性研究资料,积累典型案例,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心得。进行阶段评估与成果汇报。后期研究、总结阶段(2012.12-2014.6)完善研究方案,深化研究实践,撰写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通过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组织结构
理论指导: 林宏 中学高级教师
沈春梅 中学高级教师 组长:高文峰 副组长:韩秀娟
主要成员:胡国芳 曹芳 韩谷海 仲家丽 韩粉琴 凌金妹 徐红 王春花 张丽君 詹慧
参研人员: 各学科教师
八、预期成果
1、阶段性成果
•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其中教师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化管理、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教学设计等。• 网络异地互动教学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
• 校园网、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等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其功能和效益。
2、结题成果
•典型课例、论文、成果分析、课题研究专题网站、教学和活动光盘,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优秀资源。
•汇集本课题阶段报告、结题报告、实验论文集。
九、实施措施
1、成立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各级领导,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制定规划,教导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信息化工作。由信息组提供技术支持,不定期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整体的信息素养。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激励机制和制度执行情况记录及检查和评价,通过学校网站和课题网站及时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