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宜宾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关于宜宾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宜宾市农业局课题调研组
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业政策法制调研工作的通知》(川农业函〔2007〕246号)精神,我局成立专题调研组,于2007年6-8月对我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业农村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到8.04%,尤其是衡量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的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由2000年的997.72元增加到2005年的2174.55元,占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8.07%提高到2005年的67.98%。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25元,比上年增加262.82元,增长8.57%。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6.34%,恩格尔系数由59.68%下降到54.22%。2006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85.81元,增长13.08%,恩格尔系数为58.87%,比上年降低0.33个百分点。
二、主要措施
(一)政府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我市是粮食主产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是我市酿酒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围绕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促进了全市粮食总产量的逐年增加和农民增收。近10年来,2005年与1996年相比,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82.46万吨增加到216.53万吨,净增34.07万吨,增长18.67%,年均递增1.73%。除2006年我市遭受有气象记录7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粮食总产略有减产外,其余年份均为增产。宜宾市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是:
1.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贯彻落实停征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对产粮大县以及财政困难县的奖励补助、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仅2006年,中央财政对我市的粮食直补资金就达4121.03万元、小麦良种和玉米良种补贴2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85万元,停征农业税减负7047.7万元。这四项农民户均直接增收就达到了96.71元。此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共免除学杂费1.4亿元、66.7万人受益,免除教科书费1159万元、9.6万人受益,对1.38万贫困寄宿生补助了386万元生活费,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
2.统筹城乡发展,整合生产力要素,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对“三农”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培育产业支撑,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技的运用,培训现代新型农民,并且将这几个方面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有机整合起来,是我市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的基本经验。2006年,我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中,总结“十五”期间的经验,提出要狠抓“五大工程”(即,“农民增收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示范工程”),就是体现了城乡统筹和生产力要素有机整合这个思想。从实践来看,凡是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好的村、乡镇、区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市首先在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6年对“三农”的总投入(含中央、省)22.36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2007年全市结合“亲民惠民行动”共计投入19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2.4亿元。市财政支农生产性资金预算安排比去年增长24.6%、总量确保达到5500万元以上,市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总量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300万元。2006年,我市在遭受严重旱灾以后,省市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全市争取省上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00多万元,协调全市投入抗旱救灾和晚秋生产资金3496.8万元,组织农业、水利、农机、消防等抗旱服务队到基层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工程供水、车送水,解决了旱区102.68万人110.23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为135.4万亩晚秋粮食提供了生产用水和技术服务,晚秋粮食总产量达到17.86万吨,比上年增加2.61万吨,有效弥补了旱灾带来的损失,在全省粮食减产6%以上的情况下我市粮食生产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全市粮食总产仅减产0.27%。
3.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从1996年到现在十年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按照省委提出的“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形成,取得明显成效。既有力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三产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21.97:46.46:31.57调整为2006年的19.56:51.17:29.27),带动了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江安、长宁、南溪、宜宾县、翠屏区的优质专用粮油基地,屏山、高县、筠连、宜宾县、珙县的名优早茶和特色苦丁茶基地,南溪、江安、翠屏区为主的沿江优质蔬菜基地,高县、珙县、兴文的蚕桑基地和宜宾县油樟、筠连、珙县香桂等香料基地和林竹纸生产基地),也加快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步伐(目前,全市已有3家企业的3个产品及基地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1家企业的38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分别比去年增加2家企业和9个产品),更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收入(据2004年初步统计,全市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034个,带动农户约占全市农户的73.6%,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加收入496元)。4.完善支农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市委、市政府通过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强化各级党政和市、区县有关部门支持“三农”的责任。如对市级部门、区县党委和政府实行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实行“三个专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抓好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和区县、市级部门向上争取“三农”项目目标考核,建立“三村”制度(即,新农村建设领导联系村、部门帮扶村和下派干部驻村制度)。特别是去年底今年初,市委、市政府1050万元重金重奖200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个专项”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区县和帮扶单位,给与会同志极大鼓舞和震动,也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这在全省都是少有的。二是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建立引导农民自主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如我市翠屏区邱场乡谢坝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以奖代补”积极引导农户打消思想顾虑,农户主动贷款发展生产、改善条件。全村有80%以上农户贷款改善民居,改房过程中,区、乡政府投入或补贴69万元,仅占总投入的3%,其余部分主要通过农户信贷方式解决。
(二)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提高品质力促增收。在稳定提高粮食总量的前提下,我市也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从1999年起,我市开始规划和实施了新一轮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先后制定了“宜宾市粮油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意见”、“宜宾市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化发展指导性意见”、“宜宾市高粱产业化发展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宜宾市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明确提出了推进我市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即:围绕宜宾是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发展酿酒专用原料粮生产;围绕全市和周边众多人口,发展优质口粮生产;围绕我市“农区型”畜牧业,发展优质饲用粮食生产。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订单生产面积、优质率等名列全省前茅。全市优质水稻由2000年的69.3万亩发展到2006年的150万亩,扩大80.7万亩;优质专用玉米由15.3万亩发展到43万亩,扩大27.7万亩;优质高粱10万亩。部分区、县与五粮液集团和高洲、叙府酒业公司等合作,建立了高粱生产基地,进行订单生产。2006年,签订粮食、油料作物“订单”120.85万亩。其中粮食订单111.05万亩,主要是水稻63.7万亩(含糯稻),玉米19万亩,小麦12.5万亩,高粱、大豆、红苕等15万余亩。共涉及五粮液集团、和久农业集团、黄桷桩国家粮食储备库、江北国家粮食储备库、叙府酒业、长宁进华公司、高洲酒业、川薯薯业、筠连景阳粮油收购公司、华夏农业开发公司、古宋粮油公司、宜宾县古罗花生厂、硕飨花生厂等15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据调查,“小麦订单”使农户亩平增收23.8元;优质稻谷单价比普通稻谷上浮6.0%,达到1.52元/公斤,“订单” 使农户亩平增收31.5元;高粱、玉米、大豆等“订单”也不同程度使农户得到了实惠。
(三)实施粮食深加工促进农民增收。随着粮食流通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我市粮食深加工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粮油工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2006年度,全市国有粮油加工企业2个,民营加工企业14个,个体加工户65户,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0个,小麦粉加工企业3个,食用植物油企业1个。全市14家粮油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237500吨,其中,大米年生产能力15300吨,小麦粉年生产能力60000吨,食用植物油油料处理17000吨,精炼7500吨。2006年度,全市大米加工产量59384吨,同比增加1580吨,增长3%。小麦粉加工产量3930吨,同比增加915吨,增长30%。食用植物油加工产量1315吨,同比增加803吨,增长157%。全市14家粮油加工企业的现价工业总产值达1300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达13184万元,利润287万元。目前,我市日处理原料在100吨以下的粮油加工企业有11家,日处理原料100—200吨的企业有3家(大米加工)。二是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宜宾黄桷庄粮油集团公司、兴文县古宋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分别引进日本、韩国等最新技术和生产线,已正式投入生产。三是产品的档次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丰富。2006年,我市彻底改变了外来企业加工产品一统天下的局格。宜宾黄桷庄粮油集团公司生产的优质大米“竹海雪”牌和食用油“兴穗” 牌、宜宾和久农业集团生产的优质大米“众乐”牌、兴文县古宋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优质大米“僰王”牌和食用油“僰王”牌等优质粮油产品全面投放市场。四是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日益明显。为推进粮食深加工的发展,通过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企业运作、农民实施”这一粮油产业化运行新机制,使我市粮食订单生产拉动农民增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10个区县粮食、油料作物订单面积达到137.06万亩。其中粮食订单132.26万亩,比上年扩大21万亩。主要是水稻85.2万亩(含糯稻7.46万亩),玉米21万亩,小麦14.3万亩,高粱9.96万亩。共涉及全市61.3万农户和五粮液集团、四川和久农业集团、黄桷庄粮油集团公司、宜宾江北国家粮食储备公司、叙府酒业等16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
(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全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6.21%、11.29%和13.01%,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大于“九五”期间,内部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农业占的比重“九五”和“十五”期间分别下降4.06和10.43个百分点,林业分别下降1.06个0.76个百分点,牧业分别上升4.54和10.72个百分点,渔业分别上升0.54和0.47个百分点。占农林牧渔业产值一半的农业换成了畜牧业,这是“十五”期间最突出的特点和亮点。2006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当年全市实现农业产值5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0.28%,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实现林业产值4.2亿元,增长7.47%,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02%,比上年上升0.18个百分点;实现畜牧业产值72.03亿元,增长5.48%,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1.71%,由于受生猪价格大幅下滑影响,比上年下降0.12个百分点,但仍占农林畜牧总产值的半壁河山;实现渔业产值4.46亿元,增长10.08%,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20%,比上年上升0.12个百分点。
(五)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规模效益实现增收。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委发〔2006〕6号),各区县、各部门认真贯彻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推进适度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民增收。一是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规范有效的流转管理工作机制、工作规程和工作责任制;实施流转备案制,确保流转的主体和流转行为合法有效;实施流转合同制,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流转关系和权、责、利;探索建立健全流转机制,完善纠纷调处机制,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二是积极鼓励和推动通过合作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广泛宣传普及合作知识, 市级有关部门组织送法下乡,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提纲66万份,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充分认识到通过合作能够提高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道理,获得有关合作知识,增强合作意识,为按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民意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三是大力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四是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推进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到2006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2.6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达到22.9%,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市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达8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1%以上;累计建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7个;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2家,仅市级以上45家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就达到104万户(次),发展优质、专用粮油基地面积85万多亩,带动农户年人均增加收入249.9元;累计组建较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42个,会员达22.1万人,带动农户达72万余户,带动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9.6;农民劳务收入达到5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5446元,比上年增长11%,全市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380元,比上年增长22.6%。
(六)改造中低产田土促进农民增收。按农业统计面积,2006年底全市耕地面积360万亩,其中田225万亩,土135万亩;按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资源详查面积,2006年底耕地面积为698.6万亩,其中田323.8万亩,土374.8万亩。由于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到1994年底调查,我市高产田土占耕地的24.1%;中低产田土占耕地的75.9%。“九五”以来,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以工代赈等项目的引导下,全市中低产田土改造开发工作立足本地实际和特点,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前提,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思路、创新机制、突出重点、规模开发,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生物、化学、科技措施全面配套,开发与利用同步、建设与管护并重,中低产田土改造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冬水田、下湿田通过工程改造,完善了排灌体系,培肥了地力,排灌渠系布局合理,渠道断面适宜,彻底解决了窜灌窜排问题,达到了洪水排得走,岩层水切得断,地下水降得下,地表水排得干,能排能灌,能水能旱,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标准,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0%。坡改梯工程作到了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采用梯埂等高不等宽,根据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设计梯台宽度,达到了矮坎窄梯,台位清晰,地块规则,梯坎牢固,地面平整,土层浓厚,土壤肥沃,水系畅通,蓄水有池,沉砂有凼,蓄粪有坑,水不乱流,泥不下山的标准。12年来,我市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196.37万亩,其中改造冬水田89.35万亩,下湿田39.29万亩,坡改梯48.4万亩,土改田及改造非耕地18.9万亩。到2006年底止,我市共有高产田土29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1.65%,其中高产田面积208.9万亩,占水田面积的64.51%,高产土82.1万亩,占旱地面积的21.9%。
三、当前宜宾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是在多种有利因素作用下,全市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达到8.57%。但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技推广难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靠政策补贴拉动增收难。2006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使农民直接受益之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后由于受中央和地方财政限制,在2006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财政支持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难度很大。二是靠价格上涨拉动增收难。2006年,由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纯收入人均增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大。据分析,2007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农民增收作用将有所下降,有的地方、有些粮食品种甚至可能出现增产减收的现象。三是靠粮食增产拉动增收难。受耕地面积的限制,播种面积继续大幅度增加的空间很小。气候是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去年以来的持续干旱将对我市播种面积、提高单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市2007年粮食产量在2006年水平上大幅度增产难度很大。四是靠降低成本拉动增收难。根据我市今年春耕备耕调查,我市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总体上呈稳中上升的态势,平均上涨5%左右,有的种子专利品种上涨10%,对我市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有一定影响。
四、几点建议
建立粮食生产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大对生产区的支持力度,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生产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关系,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一)加大对主产区粮食直补力度。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粮食补贴标准倒挂是我国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我国粮食直补资金来源于粮食风险基金,该基金筹集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由于主产区财力有限,而主销区财力雄厚,补贴标准差别很大。如上海为每亩70~80元,北京每亩60~70元,而我市仅为10元,这不利于调动生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建议根据粮食消费量和生产量的差额,从东部发达地区的主销区,筹集一定的资金上缴中央,再转补给粮食主产区;同时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扩大中央财政补助比重,提高主产区粮食直补标准。西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强对西部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重点打造西部商品粮基地。
(二)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我国粮食生产的特点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要提高效益,必须促进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一是粮食直补增量要向规模种植农户倾斜,提高规模经营农户的补贴标准,鼓励农民规模种植。二是完善良种补贴制度,实行向种粮农民免费供应良种政策,加大对粮食区域化种植和品种结构优化的调控力度,促进种粮农民节本增效。三是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由于种植规模小,农户家庭中一般都安排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和老人侍弄农活。据典型调查,缺工带来的田间管理不到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两成以上。目前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明显偏小。建议国家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提高生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四是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补贴。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引进新技术等,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使农民在不改变家庭承包性质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或销售环节的合作获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地位。五是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多的问题,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县的奖励资金,提高奖励标准,调动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通过加快主产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加快主产区自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晚,正处于发展阶段。发展工业必然面临工业与粮食生产争地问题。当前,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较多,农业产出的潜力还很大,加强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粮食亩产,可减轻土地压力,增加建设用地供给,缓解主产区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统筹考虑未来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对现有粮食生产基地县进行重新认定,确立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大资金和政策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产出特别是粮食产量持续增加。采取有差别的土地政策,支持西部主产区城镇和工业用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四)加大对中低产田土的资金投入。宜宾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土面积大,虽然经过近20年来的工程改造,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中低产田土面积408万亩需要改造,占耕地面积的58.35%,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14.9万亩,占水田面积的35.5%,中低产土面积292.7万亩,占旱地面积78.1%。“九五”期间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粮食自给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的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投入到我市的资金每年都在3000万元以上,近年来由于粮食自给工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已不再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县减少,财政投入到中低产田土改造资金每年只有2000万元左右。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加上我市各县都是“吃饭财政”,地方配套困难,造成应该改造的耕地得不到及时改造。
(五)综合运用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培植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的市场条件。将粮食生产资源引向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城乡非农产业的过程,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培植粮食生产优势的过程。随着资源流向粮食以外的领域,粮食供给量会减少,粮食价格会升高,粮食产业的比较优势就会逐步增大;农用土地具有多宜性,在种粮无利可图时可退出粮食生产领域,在粮价上涨,种粮收益提高时可再投入粮食生产;外出务工使农民由粮食生产者转为消费者,外出务工的规模大,对粮食的需求就旺盛,种粮的收入就会多。农民外出务工还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种粮相对于经济作物或外出打工明显省工省时,农户多倾向于选择“经济作物+粮食”或“外出务工+粮食”的经营模式,调整农业结构和外出务工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民增收,也可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主产区应继续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大方向,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区分口粮和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政府力量要集中用于保障口粮安全,增强政府作用的针对性。二是树立“大粮食”概念,综合考虑粮食及相关食品的价格变化,选择好政府力量介入的时机和力度。三是对粮食问题不能反应过度。粮食调控的最高限度是“紧”平衡,而不是越多越好,要掌握好这个度必须让市场来发挥基础性作用,允许粮食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以市场为基础调适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关系。
第二篇: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陆春雷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首要目标。近年来,戴庙乡党委、政府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库区实际,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稳定提高传统农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本开源,多措并举,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农民增收现状
2008年,全县统计数字,戴庙乡农民人均收入3750元。根据我们的调查,实际应在3500左右,其中,土地收入人均1200元,工资性收入人均2200元,经营性收入人均150元。从统计的数字上分析,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农民群众生活依然比较困苦;从收入结构来看,土地和劳务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体力劳动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饿主要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
1、农业产业特色不突出。受一麦一豆传统模式影响,我乡农业产业特色不突出,虽然在蔬菜、畜牧等产业的得到
了发展,但发展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在种、养、加等方面大户少,农业所占比重大,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低,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空间较小。
2、干部“双带”能力不强。乡、村两级带领农民奔康致富的欲望还不够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有关执法部门还存在收费高、办事慢的问题,经济发展坏境还不够优化,尤其在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面还存在重说轻做的现象。
3、群众思想保守。思想不解放是最大的制约和障碍,绝大多数人愿当打工仔打工妹,不愿当老板,愿把钱存起来不敢把钱动起来,戴庙乡48个村,3.6万人,截至3月底,信用社存款1.5个多亿,人均近5000元,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只有230家,私营企业16家,商机不浓,经济不够活跃。
4、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乡农业龙头企业有6家,但多数企业存在:一是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结不紧密,没有很好地解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问题;三是龙头企业经营粗放,现代经营理念差,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能力低。
三、对策及下步打算
为实现农民增收这一目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解”与“放”中求发展真解,在“思”与“想”中谋科学新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特做精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足第三产业。
1、挖掘“特色”潜力,做特做精第一产业
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坚持不懈地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依托,在抓好水产、畜牧等主打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甘蓝、西瓜、大蒜、经济林、棉花、桑蚕等,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梁山明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选择部分村推行土地有偿流转,建设中药材和食用菌标准化养殖基地。进一步挖掘畜牧和生产养殖的传统优势,在金山洼水面推行产品升级,养殖桂花鱼,台面上养殖蛋鸭3万只,新发展规模养鸡户10家,规模养猪户10家,其中养殖野猪户1家,规模养驴场1处。成立渔业、养鸡、养猪、蔬菜4个合作经济组织,降低种养成本,发展技术推广。
2、挖掘“龙头”潜力,依托带动促增收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植特色主导产业。一是努力打造四大基地。以省级标准化渔塘建设为契机,在金山坝以西建设万亩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兴达奶牛场为龙头,建设
奶牛生产基地,年内新发展优质奶牛800头。以金凤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肉食鸡饲养加工基地,以黄河滩区为重点,建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二是推进土地依法流转,引进大户规模经营。年内争取建设成两处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三是支持、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各种服务组织,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经营、流通等各种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四是争取上级扶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年内完成7000亩的沙化地改造任务,使其达到水、电、路、渠等配套完善。积极抓好各种小型排灌渠系建设,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在搞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兴办农字号龙头加工企业。吸引投资400万元的耐森木业落户我乡,新发展木材加工企业3家,水产品加工企业2家。学习商老庄发展藤编的经验,引导妇女、老人从事来料加工。
3、挖掘“市场”潜力,做活做足第三产业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支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以上海相武运输公司党支部为依托,支持帮助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到上海等地城市货物运输,2007年我们组建了生峰运输有限公司,今年将对车辆进一步整合,再组建一家新的物流公司,彻底扭转单打独斗的局面,力争年内新增加大型运输车辆800台,新增收入8000万元,努力打造货
物运输特色乡镇。强力发展物流、旅游和家庭副业。主动与梁山县城相承接,发展运输和商贸。力争在旅游开发上有所突破,建设一处农家乐,一处渔家乐,发展家庭副业,新增个体工商户50家。
4、在“解”与“放”中求发展真解,在“思”与“想”中谋科学新路
以集中学教活动为契机,努力解决愿打工不愿当老板的问题,丰富学教内容,创新活动方式,通过请老板讲课,组织外出人员参观学习,评选明星老板等方式,创造出2万人想当老板,1万人能当老板,2千人当大老板的成效。抓典型示范。定期培育一批从事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经商等方方面面的大户,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抓机制创新。一是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班子,一套班子负责一个产业,一个副乡级干部包一个重点项目。二是激励机制,对各项重点工作严格进行考核奖励。三是督导机制,实行定期考核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跟踪服务。由分工乡长牵头,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土管、工商、农村信用社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帮助农民跑订单,跑工商注册、用地,资金等有关方面的手续。
第三篇: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稳步增长
x省长报告提出今年抓“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抓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过去的一年,是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元。作为欠发达的丘陵地区xx县,农民人均增收也是七年来最高的,达到了392元。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增产、多养、劳务开发和减负四大举措来促进增收,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全县出栏生猪60多万头,山羊近20万只,农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开发劳务经济,输出劳务17.2万人,创收8.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18元,增幅达到20%。但是,冷静分析,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农政策增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负担减轻。因而,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采取县委常委联系区,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乡镇、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办法,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在坚持提高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对全县5300多名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重大户、经营业主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了农业新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农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在坚持产业调结构上育特色,围绕水果业、畜禽养殖业、制种业三大特色产业做文章,水果业以锦橙100号为主,锦橙100号四次蝉联国际国内金奖,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达到了1000万株,产果7000万公斤,产值达1.1亿元。xx属于“中国锦橙第一县”,其效益逐步凸现,带动农民增收的势头强劲。畜牧业以发展生猪为主,成功引进外资组建齐祥食品公司、邦农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贮藏、销售、保鲜为一体的产业链。特别是邦农实业公司将投资2.2亿元,规模发展dly优质肉猪,走“公司+示范场+农户”的路子,常年饲养种猪2000多头,dly肉猪3万头,带动2万农户和100户养殖大户常年饲养dly肉猪48万头,仅此一项饲养农户年均增收6200多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猪业经济这一产业,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必将实现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必将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强化“三农”的劲头不能松。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xx既非国贫又非省贫,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一方面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004年农业投入达到1.4亿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思路,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卖、聚、争、投”等手段,引进业主兴水,发动能人兴水,全县涌现出147户兴水业主,拍卖了14座小
(二)型水库经营权,聚集了民间资金3300多万元,建成了47个兴水示范片,3300多个“户办工程”,走出了一条“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兴水路子,逐步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践证明,要加大农业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丘陵县,需要省政府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同时,各地要立足县情,继续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种资源来挖掘,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激发和聚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破解投入难题。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以工哺农步伐。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只有坚持走以工哺农、以工助农、以工促农的路子。近年来,我县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坚持“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了断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改革一次彻底,先后成功改革了10多户企业,盘活存量1.8亿元,78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多人。在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成功组建了10多户规模以上企业,新组建的企业机制新,体制活,发展势头好,达到了改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四个百分之百”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根据我县的成功探索,进一步加大以工哺农步伐,就是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推进产业化进程,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龙头企业要通过智力扶持、政策扶持、服务扶持“三大举措”,依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自观能动性,壮大产业,开拓市场。政策扶持的重点是信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见效周期较长,在建设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受质押条件约束,往往难以得到信贷支持。在这个阶段,金融部门应降低信贷“门槛”,对有市场、有信誉、发展前景好的,符合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组建了172家专合组织,做好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服务,一个重点是进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真正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广阔的市场连结起来。另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随着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的“七站八所”,组建了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与县级农业机构脱节,难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基层服务中心的积极性入手,进一步理顺体制,抓好为农的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篇: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稳步增长
X省长报告提出今年抓“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抓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过去的一年,是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 元。作为欠发达的丘陵地区XX县,农民人均增收也是七年来最高的,达到了392元。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增产、多养、劳务开发和减负四大举措来促进增收,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全县出栏生猪60多万头,山羊近20万只,农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开发劳务经济,输出劳务17.2万人,创收8.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18元,增幅达到20%。但是,冷静分析,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农政策增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负担减轻。因而,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采取县委常委联系区,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乡镇、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办法,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在坚持提高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对全县5300多名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重大户、经营业主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了农业新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农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在坚持产业调结构上育特色,围绕水果业、畜禽养殖业、制种业三大特色产业做文章,水果业以锦橙100号为主,锦橙100号四次蝉联国际国内金奖,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达到了1000万株,产果7000万公斤,产值达1.1亿元。XX属于“中国锦橙第一县”,其效益逐步凸现,带动农民增收的势头强劲。畜牧业以发展生猪为主,成功引进外资组建齐祥食品公司、邦农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贮藏、销售、保鲜为一体的产业链。特别是邦农实业公司将投资2.2亿元,规模发展DLY优质肉猪,走“公司+示范场+农户”的路子,常年饲养种猪2000多头,DLY肉猪3万头,带动2万农户和100户养殖大户常年饲养DLY肉猪48万头,仅此一项饲养农户年均增收6200多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猪业经济这一产业,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必将实现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必将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强化“三农”的劲头不能松。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XX既非国贫又非省贫,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一方面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004年农业投入达到1.4亿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思路,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卖、聚、争、投”等手段,引进业主兴水,发动能人兴水,全县涌现出147户兴水业主,拍卖了14座小
(二)型水库经营权,聚集了民间资金3300多万元,建成了47个兴水示范片,3300多个“户办工程”,走出了一条“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兴水路子,逐步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践证明,要加大农业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丘陵县,需要省政府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同时,各地要立足县情,继续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种资源来挖掘,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激发和聚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破解投入难题。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以工哺农步伐。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只有坚持走以工哺农、以工助农、以工促农的路子。近年来,我县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坚持“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了断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改革一次彻底,先后成功改革了10多户企业,盘活存量1.8亿元,78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多人。在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成功组建了10多户规模以上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业,新组建的企业机制新,体制活,发展势头好,达到了改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四个百分之百”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根据我县的成功探索,进一步加大以工哺农步伐,就是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推进产业化进程,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龙头企业要通过智力扶持、政策扶持、服务扶持“三大举措”,依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自观能动性,壮大产业,开拓市场。政策扶持的重点是信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见效周期较长,在建设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受质押条件约束,往往难以得到信贷支持。在这个阶段,金融部门应降低信贷“门槛”,对有市场、有信誉、发展前景好的,符合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组建了172家专合组织,做好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服务,一个重点是进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真正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广阔的市场连结起来。另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随着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的“七站八所”,组建了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与县级农业机构脱节,难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基层服务中心的积极性入手,进一步理顺体制,抓好为农的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五篇: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由常委会副主任同志牵头,组成了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志任组长、副主任委员同志任副组长,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省农牧厅及部分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市州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于5月至9月,对我省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
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中小企业局、省农垦集团的专题汇报,并先后赴河南、山东、湖北、重庆和我省平凉、庆阳、白银、金昌、临夏5个市州的10个县、22个乡镇、46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20次,填写调查表300份,调研覆盖面大,工作比较扎实。
经过调研,总的印象是:在党中央加大农业投入和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农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解决了粮食自给不足的矛盾,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步向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迈进,农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由此带来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多元化发展。在我们召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和走访农户现场,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热情赞扬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一致认为当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农民收入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一)农民收入变化的几个阶段
总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收入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稳定增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省全面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1元增加到1993年的551元,净增450元,增长4.46倍,年均递增10.47%。
第二阶段(1994-1998),较快增长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为农村非农产业的成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也为农产品的需求开辟了市场。1994年和1996年国家两次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价幅度为40%左右,市场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这一阶段,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1元增长到1394元,净增843元,增长1.53倍,年均递增11.22%。
第三阶段(1999-),缓慢增长阶段。受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的影响,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村经济发展趋缓。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销售不畅。这些不仅影响农产品需求增长和价格走高,而且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一阶段,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94元增长到1590元,三年增加了196元,年均增长65元。
第四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了关于农业发展的六个一号文件,将农民增收确定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是免除“皇粮国税”,让农民休养生息。我省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全省农民人均减负72元。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仅至7月,全省用于农业事业专项资金、向农民发放的各种补贴、补助资金的总额达194.3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3.?02亿元、省财政安排33.83亿元、市县安排26.54亿元。三是实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奶牛、生猪良种、能繁母猪等直补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起到了抑制粮食价格下跌和稳定农民收入的效果。五是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全省农民工输转由的267万人增加到的426万人,增长1.6倍,年均增长8%;劳务收入由40亿元增加到256亿元,增长6.4倍,年均增长36%。六是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制体制保障。这一阶段是我省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人均纯收入由1590元增长到2723元,净增1133元,增长71.26%,年均递增11.36%。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23.80元,比上年增长16.95%,增幅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是继我省农民纯收入增速9.1%水平后的又一新高,增速为10年以来最高,位居全国第九位。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67元,增长21.2%;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54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