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形成性德育评价模式的探索--成稿
中等职业学校形成性德育评价模式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1.党中央的重视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胡锦涛和李长春同志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发表讲话。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放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活动。同时,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央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学德育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强调德育应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以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为基础,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有效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体验为载体,以学科教学渗透和文化艺术教育为辅助,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保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现状:
(1)社会角度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多种社会性、结构性和突发性的德育问题又无法避免地出现,致使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相对与普通高中,其教育地位和教育方向等都比较特殊。且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本身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起伏不定,德育实效性问题更为突出。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视以及职业教育地位的兴起,中等职业学校入学学生大量增加,但是,伴随这种趋势,职业教育面临严峻考验。由于社会的快速转变,原有的德育体系面临严重压力,其德育目标、德育规则的制定、德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培养体系都有与社会发展脱节之势。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校园内违法事件,学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群,就其原因,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存在学校德育教育的原因。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角度探讨,主要是因为当前学校的德育回避了社会上的诸多现实。盲目追求德育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现实的需要,学生们往往不相信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政治课上的教导,许多学生认为老师是讲一些与现象不符的东西,使 “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之,忙起来不要”。甚至就连教师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可为了应付考试却又不得不照本宣科。(2)学校的角度 大学、高中全面扩招,社会就业门槛逐年提高,中职学校入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就业出口通道窄小,社会分配差距较大,中职毕业生就业工资待出现瓶颈,人们普遍存在对中职学校看不起的心理,使学校办学面临严峻挑战,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问题
和新情况。中职学校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身心特点上与普通高中学生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必然有共性,德育工作应该也必须借鉴普通高中成功的经验,即使当前教育部所颁布的《中学德育纲要》,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发展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更应该注意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差异极大,而且学生思想、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区别。对这样一类特殊群体,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并且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从而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住同龄人德育共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抓住其个性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无视学生的实际,完全用高中生的标准来要求,还是重视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在德育中发展,甚至在德育中也是重学习、重训导,缺乏德育的自身培养。这种德育培养方式显然不适用于升学考试失败,不能进入理想学校,而被父母安排无奈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和兴趣,以致产生厌学情绪和逃课现象。他们年龄不大,辨别能力较差,还贪玩。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强,好冲动,容易接受社会不良影响形成不良行为和习惯。致使学校因之面临诸多难点和焦点问题,德育工作难度增大,德育实效问题矛盾突出,使学校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地。
(3)德育评价角度
目前,虽然已经不再是以政治教育完全代替道德教育的难堪境地,但是还是存在以答卷代替德育评价的困境。如何改善德育评价?众所周知,德育是带有人文色彩的教育过程。自然而然,德育评价就是对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就会更多地受社会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其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多维性。对精神产品的评价直接导致德育评价缺乏定量内容,更多的是定性描述的结果,造成德育评价的泛化,导致德育效果缺乏实效性。同时,是否可以将学校的德育以学生的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学生的生活保持一致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丰富德育生活的内涵,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自由形成,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将“德”回归生活中,回归到人的生命历程中,就不难发现,“德”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之中,但同时“德”又展示在人的日常言谈举止之中,我们是通过人的行为展示去评定其是品德达到的程度。在评价过程中,德育评价应侧重于个体的道德发展,加强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语言描述进行定性分析,对师生言行的量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这两项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提供一个师生再发展的有效参数。
(二)本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而选择的学校德育应用研究。研究内容是对我校已经实施三年形成性德育评价的一种反思和深化。
根据评价的过程可分为:预设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虽对学生能有一个总的德育水平的概括,但对学生德育发展来说使用终结性评价无异于秋后算账,这样既又不科学,也不合理,同时失去了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作为德育工作者,就必须认识到,德育是一步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越来越成熟的判断
和推理一直达到清晰的理解、公正、平等等等普遍原则这个道德发展的顶峰。就道德的养成是自省的,变化而渐进的,是必须按照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来促使学生逐步发展的。因此,本课题首先确定了形成性德育评价的概念,所谓形成性德育评价,就是基于对学生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认同德育的需要理论和自我建构理论,认为学生的德育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来建构的。它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过程性以及整体形成性。即将德育建立在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中,由学生亲身参与生活和实践活动,在符合社会认可的,符合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感受,体验,辨别,和形成道德观念。学生的德行是整体投入生活,也是整体性形成的,建构的。在形成性德育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德育发展顺序原则和阶段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为对象,以提高德育评价实效性为目标,其目的不是为了指责和挑剔学校德育评价不足,而是依据本校先行的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探讨更有效,更科学,更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形成性德育评价模式,改善和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本课题的内容主要围绕学校德育方法、德育评价机制、德育管理体制等开展研究,并就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殊性,构建过程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完善德育评价和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等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对改进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综述
在哲学史上,人类已经发生了三次有根本意义的质变,直接引发了知识范式的转型,对德育而言,也出现了第三次历史性的变革,德育由原来典型的规范——主体性德育到理解——交往型德育,再到事件反思型德育迈进。以生活知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德育生活化变革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让学校德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服务生活”的新德育观正迈向德育改革实践。
在这种研究的趋势下,20世纪一场以教育回归社会,教育要关注人性的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教育运动悄然兴起,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就没有什么目的”,教育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其思想也为德育的生活化模式奠定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认识以自己的检验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也是同样如此的,道德不是“教”会的,是学生在与周围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构建的。基于上述两种思想的指导,国内出现一批以生活德育为理念的研究,通过CNKI系列数据库知网的查询可以到上百篇文章,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刘铁芳的《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宋艳的《生活德育模式之构建》,林仁杰的《学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浅议》等。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停留的在理论的探讨的层面上,并没有被德育的实践者所重视,形成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本研究正是将上述理论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实践相联系,寻找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发展的德育评价模式的一
种尝试。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及预期目标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具有导向作用,发展性,更合乎学生道德要求的德育评价标准,构建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在研究中主要将体现以下特点。
① 实现德育评价多样化。在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中,应该结束闭卷考试式和教师印象式的德育打分制,实现德育评价与生活行为相结合,在学生的德育评价中纳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规范自己行为,引导学生建立合乎当代社会道德体现内在品质。并将这些日常行为作为对德育评价的重要依据。
②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是多元的,不能只将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主体。应该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仅是老师,而且要包括学生群体,家长,以及评价对象周围社会人,并且更要包括学生自己。③主要将发挥德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本课题探讨的形成性评价不是一个形成终结性的评价结果,而是要建立一套能促使学生道德水平发展和德育结果内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它既可以鉴定学生的行为,又可以引导学生的德育向准确的方向发展,即将德育评价的鉴定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利用德育评价中的操行评定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予以表扬,对学生不当的行为予以批评,使学生的道德发展形成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即可以利用群体的力量,也可以利用学生自省的力量来发展学生道德水平。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使他们的品德向良性方向发展。2.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探讨学生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内容,实践方式以及成效性鉴定。(1)对当前的德育评价进行必要的理论梳理:得出当前学校德育实践的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保障条件等发展情况。
(2)研究分析研究学生日常生活:对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道德要求进行相关分类,(3)根据学校的德育建设层次规划,提出形成性德育新体系的基本架构。
(3)研究学生德育形成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确定学生德育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及层次评价。
(4)构建学校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进行调研阶段,初步构建组织机构,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研讨,分析该德育评价的优缺点,制定可行的解决实验方案。
(5)成立实验领导小组和操作小组,以自愿为原则,吸收一些有能力、有科研意识的老师、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主要参与或完善。
(6)分期进行研讨,对形成性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行监控,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7)对形成性评价体系实施的成效性鉴定进行鉴定。对课题进行汇报会,并伴有相应的成果出现。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所探讨是如何将德育生活化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建设联系起来,建立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是对德育生活化实践的一种尝试。其目的将学校的德育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德育成为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会生活的一种向导。使抽象的德育价值和道德规范更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以及人员分工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如果需要你可以安排在里面
时间安排:2008年11月——2009年11月
分 段:2008年11月——2009年8月 学习、资料准备 2008年11月——2009年1月 论证
2009年2月 ——2009年9月 实验 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结题
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20 [2]刘惊铎.德育课程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0 [3]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中小学德育专题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o
[4]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0 [5]《新时期学校德育》[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德育专刊
[6][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肖旁译教育的艺术阿].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0 [7]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43-2470 [8]刘惊铎.道道德体验论[阅.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60-610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0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贵州省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彭崇桓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的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改革教材,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
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理念要大面积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并真正成为一种模式固化下来,必须有教材做支持。目前职教教材的主要问题,除了内容过于学科化,过深过难不实用,没有反映职业性内容外;在内容组织与内容陈述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绝大多数教材尚停留于直接地、静态地、单向地陈述知识,些教材多数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有些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不连贯,有些知识脱节,学生基础又较差,接受起来非常困难;有些课程偏难偏深,尤其是一些专业课,以现有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去学习确实强人所难;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多,实训实验课与实际生产脱节,学生中“学了也白学”的想法普遍存在。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教材,应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求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而且只要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不难克服的。
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基础掌握得并不是很好,使用传统专业教材给他灌输较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按照几年来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很不好,可以说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却不能很好掌握和理解。在教学改革上应对专业理论课程进行整合,大胆砍掉不必要的课程或弱化某些课程,加强并突出核心课程。课程最终体现在教材上,在教材的选择上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难度适中性。有的专业课程教材已有很多年未更新了,课程内容中介绍的有的内容已过时,作为老师应及时更换教学内容,补充现今企业所用到的知识技术。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内 1 容整合,去掉一些不实用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加强对实践操作的内容,并根据校实训课的要求,组织教师编写相应的实训教材和开发实训设施。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达到“按需培养,按需开课,按需施教”的要求,将组织专业骨干编撰学校各大专业实训校本教材,优化各专业课程;大力压缩市场无需求的课程,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使学生达到“理论基本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学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将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开设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由于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加之教材编者考虑到专业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使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很多交叉、重复、甚至互相矛盾的内容。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出发,加强互相沟通与配合,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互相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努力做到互不重复、互不矛盾、互相补充,从而达到精减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
职业教育教学需要教材,但又远远不能停留于教材。因为职业活动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领域,教材不可能涵盖这么多信息。有的优秀教师一堂课的内容需要占用2G的硬盘,这么丰富的内容显然是无法全部体现在教材中的。只有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才可能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丰富多彩,也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大量生动的案例:项目中建构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在教材建设上大力推进电脑教学,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等多样化教材,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内容模块化
学生就是一个“产品”,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几年的教学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合格的“产品”(技能人才)。学习是一个认知、理解、应用的过程,教学内容可分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模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模块、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模块,学生完成这三个模块的学习后,送入企业进行相应岗位的综合实习和技能锻炼。毕业后,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企业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分层模块学习,使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前者面向全体学生,后者面向专业大类。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度,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3、专业实践课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三、采用多种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配合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职教课程改革的成效。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采用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形成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施方式。在教学设计上,通过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从中学习应得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行动导向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为“先实践后理论”。通过感知——理论——感知(更高)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环境上,克服单纯学府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际环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课堂教学模式有两种:一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一是专业技能课教学模式。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分六个环节:一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是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四是明确分工,交流讨论;五是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六是反馈检测,总结拓展。
新课堂教育实验的课堂是自主和开放的。打破传统的学生座位编组形式,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每组一块黑板,注重课前学习和课后学习,创设开放式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把全班学生分成4至6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至8名学生。各组围圈而坐,确定成员分工,每组设组长、报告员、记录员、资料员、监督员、观察员等角色,定期进行轮换。以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学、讨论、协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专业技能课教学模式,主要以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等模式为主,突出教中做,做中学的特点,规范操作程序和标准,与企业用人接轨,和生产一线接轨。
课堂教学是新课堂教育实验的主阵地,也是检验实验成果的一个主要窗口。课堂教学环节必须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自主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实验中不仅要做到形似,而且要做到神似,只有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才是新课堂教育实验所需要的。
2、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促进教学效果 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靠老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工作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各专业教学软件展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进行理解学习,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枯燥乏味的电学课程变得生动而丰富。
同时可以依托校园网研制开发辅助老师教学的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建立专业网络教学的教学素材库、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在线练习、在线答疑等平台。利用电脑网络平台为专业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3、采取导师制教学手段培养专业顶尖的技能人才
对学业突出的学生采取导师制的教学方式,由一个专业指导老师带几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开设项目课题研究与开发,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4、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开展实训课,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专业课程应更多地开展实训课教学,老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实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也很好地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训活动中,一个小组几个同学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动脑思考,相互配合,协调和互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得到发挥,集体荣誉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从而逐步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了条件。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把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2)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大多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中职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又都在大力推行“双证制”教育。因此,一定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而其前提就是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保证各项实习实训的时间足够。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现有学生的人数及素质状况,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在总课时中所占有的比例,使理论课占总学时的30%,实践课占70%,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3)采用实物教学,加强理解。由于电类、汽车等专业课的零部件很多,结构又非常复杂,对于专业的教学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用手比画、用手在黑板上画图,是很难把内容表达清楚的。所以,充分利用工学一体教室、实训室、数字仿真教室进行“学中做,做中教”。只要见到实物,学生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就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大。
5、分层次教学,定向培养 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一个教学班中,个体素质差异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教学,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发起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具体可概括为“四分”,即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分段提高、分批推进。
定向培养,是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据调查现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可以分为三类:A类: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计算机操作员。B 类: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维护员、多媒体作品及图形创意设计制作员。C类: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人才。同时根据A、B、C三类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A类学生注重专业基础课学习,加强动手能力练习。B类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计算机前沿知识的了解,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C类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计算机信息的学习。
四、改变传统的教案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案的要求要有标准的格式,教案的内容也要紧扣书本,教学的进程也是按教务部门固定的计划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由于课时和授课内容的限制使得教师对授课内容很少有新知识的添加。对于这种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矛盾,我们专业要对教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手写的讲义、提纲、课件等等只要是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都可以;教案的内容也不一定非是课本内容不可(将来本专业要有一套自己编制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写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对于那些理论性强,学生听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适当的省去,给学生增加一些通俗易懂、又经常应用到的内容。同时,由于计算机电子汽车等行业发展很快,很多新知识教材上是没有的,这些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就要及时的补充,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信息、新动向,便于学生就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
五、改变学生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按时、按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后的练习和作业题。学生所学知识都在作业本上显现出来,这种作业与我们的专业的特点极不协调,严重制约着学生能力显现和发展。我们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要改革:首先,作业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课件,也可以是模型,也可以是学生制作的电路控 制等等。其次,作业的题目设计不搞一刀切、统一化,作业题目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制定出个性化的题目,即作业题可以设计多个,供各类学生进行选择。学生选择的题目就说明他对这个题目有兴趣,也有一定知识积累,他自然就会很用心的、努力的去做这个题目,效果自然也会很好;作业题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是实验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部件或机构的新设想等等。只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都可以是学生的作业。
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1、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教学评价就像根指挥棒,可以引导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发展方向。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难有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做支持。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教师不进行教学改革,他的课至少也是合格的课,而花了很多精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做支持,他们的劳动很可能不能获得学校制度上的认可。因此,要使职业学校真正贯彻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必须建立起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2、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含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的评价,班主任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评价,要以人为本科学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应改革“听课”或是“说课”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学表演、表面作秀等现象,在教学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有些课堂教学,美其名曰是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课堂非常热闹,实质上多数学生并没有实际收获。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当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静心思考与制作的环境,并使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尤其是就业导向的教学,以实践为核心,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制作、体验和反思时间。这些课可能看上去很安静,节奏也很慢,学生却能真正获得发展,显然用“听课”等形式是没法评价这种课的,需要开发“教学跟踪”等教学评价模式。
(2)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研究、制定重视过程管理、淡化结果评价的学生评价制度。学生考核方式,广泛采用口试、面试、现场操作、工件制作,提高案例分析报告,特别应大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过程性考核档案袋。
在以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整合和教学内容改革之后,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我们将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笔试、结论式为主要特征的评价模式,取而代之是“技能为主、理论为辅”;“项目为主、学科为辅”;“成长性为主,阶段性为辅”的新的评价方式。
“技能为主,理论为辅”——即以职业技能的考核为主,专业知识理论考试为辅。根据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即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因此,评价职业 教育活动质量的核心就是学生对职业(岗位)技能掌握的好坏。所以我们应该将岗位技能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来达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在技能考核中,我们既可以采取集中操作方式,也可以采取个别面对面的操作方式。在理论知识考核中,我们不仅可以采用笔试方式,而且可以采用结合实践操作同时进行面谈交流方式。根据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原理,在技能考核中,我们将以方法训练为主,操作内容为辅。通过不同的操作内容,逐步、逐渐、反复地开展和推进某一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使这项技能从生疏到熟练,从熟练到心灵手巧。
“项目为主,学科为辅”——即以专业知识的岗位应用能力考核为主,专业知识的学科本位考试为辅。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专业知识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服务的。通过以“项目为主,科学为辅”的评价方式,可以切实推动我们淡化“专业的学科性”和“学科的本位性”教学,促使我们在专业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将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且积极有效地整合到与之相关的职业岗位技能上。我们将通过“项目”考核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项目”的考核,我们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单一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他们对有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甚至还可以考查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根据认知建构原理和能力是知识内化的表现,在项目考核中,我们应该以“过程为主,局部结果为辅”。通过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引领学生感悟,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成长性为主,阶段性为辅”——即用可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用期待性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在成长性评价过程中,我们将以学生每个阶段性的职业技能为新的起点,结合其身心发展和认知建构水平的提高,通过鼓励和激励手段,促使他们的技能出现新的组合,或者在原有组合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努力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达到自我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七、优化教学师资力量
1、着力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完善的制度要求教师转变工作观念、作风,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2、扎实推进教师业务能力建设。
(1)组织学习培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逐步地引进教学人才同时也要培养人才,学校一方面有计划地派骨干教师去进行专业教学培训、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积极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人文关怀,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改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假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大型企业实习,了解现今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从而及时更新学校的教学实验设备和设施,及时与企业接轨。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教制度,新老师 通过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努力把自已培养成科研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一是把“人人上一节好课”活动与领导推门听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好课率;二是通过校内研讨课、公开课、优质课等努力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教学模式;三是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努力形成研究有效教学的科研氛围。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将加大对教学管理的常规监控,推行精细化管理。一是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学案检查、作业辅导检查等制度,加大集体备课、导学案、听课和评课的检查力度;二是完善学情调查制度,每两月定期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教情、学情;三是完善教学常规监控制度,求精、求细、求实,实现全方位覆盖,从各个环节监控课堂教学。
(4)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参照外地可行经验,经过反复研讨,制订出符合课改要求和校情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大师生与外界的交流
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与外界交流。闭门造车,却天天喊提高水平、提高素质、提高质量、提高知名度是不现实的,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要真正的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与外界交流。对于老师,要定期去外校学习、观摩,去企业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要经常的参加一些技能比赛,不但在校内比赛,还与其他的学校比赛,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差距,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我国现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一变革的必要性本质上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为工作任务储备知识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知识,对职业知识及其学习性质的研究结论表明,后者是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整合优化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并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来尽快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2014年3月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锦屏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彭崇桓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和主阵地,课堂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而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和主战场仍是课堂。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的模式、过程、结果中寻找到课程改革的起因、问题、关键,也可以寻找到思路、办法、结果。
一、中职生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大多数学生中招成绩不佳,有的甚至没有参加中招考试便来到了职业学校。中职生因初中基础知识太差,不爱学习或不会学习,对距离实践较远的文化课、专业课本不感兴趣,消极地对待课堂教学,对与普高生一样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感到厌烦,缺乏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上课时人在课堂心在课外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理想,缺乏自信,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厌学,上课睡觉、说话、做小动作,不愿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不学、不说、不问、不写、不做。对这样的一些特殊群体如果采用和普高一样的课堂理论教学,显然是走过场,完任务,是绝对行不通的,这些学生因其在小学,初中阶段一直受老师、同学甚至是家庭的歧视,没有得到一种成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诱惑,存在很大的自卑心理和厌倦情绪。当学校的教学方法脱离这些学生的实际时,他们便很容易放弃学习,用上网、谈恋爱、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甚至在课堂上故意和教师作对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虚,久而久之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在这些学生身上显得苍白无力,很难开展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但我们却有可喜的发现,九成以上的学生有学习的欲望,他们渴望教师能真正地面对他们实施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因此,课程改革应着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把推进改革、构建有效的课堂作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加以全力推进,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永恒的追求和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
二、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改变和突破。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了学生文化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注意了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心理发展规律;第二,教学过程中注意以 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解决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第三,随着各个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们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教学改革取得了以上成果,但我们应该看到,中职学校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备课时教师只注重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只想到如何教,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学生的知识储备、基本能力、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课堂运作过程中,低效进行,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师生互动少。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平时课堂上教师包的太多,自我表演较多,学生主要是接受者,主动参与少。教师以知识传授代替知识探究。就是在一些公开课上也有这样的痕迹,为了整节课“热闹”“互动”“探究”“合作”,所提问或设计的问题大都集中在认知记忆方面,问题没有启发性,思维力度不够。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便立刻换人回答,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累、学生困,普遍存在着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于实现,教学质量难于提升,课程改革难出成效。
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方法缺乏。(1)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认为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就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自己的讲授将知识源源不断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觉得十分乏味,有的学生思想已开小差,有的昏昏欲睡,根本谈不上有效性,(2)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即使有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事先教师设计好的过程和范围,为某一个教学环节服务,一节课讲完,学生究竟尝到了多少东西,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老师不得而知,教学效率极低。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练习、讨论。这几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教学方法,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最常用的模拟教学、情景教学、游戏等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采用的并不多。
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职业学校如何改变上 述现状,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怎样既适应学生的实际,又适应就业的需求,从而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这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关于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学有效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我同意北师大李兴洲教授的观点,有效教学追求“三效”,即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有效教学要有效果
一门课程有课程标准,一节课有教学目标,如果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一门课或一节课的结果是预期的,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实现了,这门课或这节课就是有效果的;如果预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教学活动没有结果,我们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没有掌握,那么教学活动就是无效果的。
2.有效教学要有效益
教学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益,效果是一个中性词,效果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无用的,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于职业学校,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定位准确,内容选择适合学生需求和企业岗位需求,方法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有用的,是好的,那么这门课或这节课才是有效益的;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内容选择与学生职业生涯成长无关,与企业岗位要求无关,或者知识和技能是落后过时的,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即使有效果,但却没效益,这样的教学是做了无用功,教学是无效的。
3.有效教学要有效率
教学效率要考量两项指标,一是单位时间里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比率,二是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容量,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定位适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且在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足够多,我们就可以说教学效率是高的。反之,如果课程内容设定和方法的实施只适合少数学生,或者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量很少,即使有效果也有效益,但效率很低,这样的教学也是低效的。
有效果、有效益、高效率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追求教学“三效”,实现有效教学。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
鉴于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实施课堂教师模式的改革呢?我们认为,必须从根本上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这一教学理念的落到实处,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机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全面提高质量。
(一)、转变态度,师生互动
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相比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不利因素,但我们没有很大的升学压力,没有僵硬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时间限制,却有着更多的有利因素和改革条件。因此,在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紧迫性的同时,学校上下更应该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心和自信心。
要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从根本和心灵上转变教与学的态度。我们的教师经常把“以生为本”“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等很好很对的理念挂在口上,但却很难深入心灵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上。
因此,必须切实改变教师教的传统思维和惯性,通过向学生“示弱”的方式放权给学生,把课堂上教师如何“讲”得好变成学生如何“讲”得好、“做”得好;改变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展示能力的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为到头来,老师讲课讲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学生去求职面试;老师上得再棒,也不能代替学生去动手操作。真正要让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成生成,由师长变为朋友,把课堂的话语和动手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设计任务交给自己。
只有在彻底转变教的态度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大胆地放心、放手和放权,才能鼓励、引导和扭转学生学的态度和方式,让学生在课堂的激励和学习的成功中逐渐缩小与教师的心灵距离,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和谐的互动态度,不断体验自信和成功,从而更主动、积极和自觉地参与和自主课堂教学。
(二)改变环境,小组学习
诸多的实践已经证明,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会大胆改变课堂教与学的呈现方式,优化其教学过程,努力为师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形成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我们会发现,学生之间的沟通大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授课制,学生有序排列,而弱势学生往往自愿坐到教室后排,逃避老师的管理而自由行事。可考虑异质成绩分组法,以6-8人为一组,面对面分布在教室四周。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按照学生的成绩、性别、性格、特长等因素以好、中、差组成小组。这样便于实施好帮差,有利于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设组长、记录员、监 督员、协调员等,职责分明。强化小组功能,有利于小组集体达标,也有利于小组竞赛,激发兴趣。每个小组可设展示阵地,用于成果展示。因此,完全可以改变课桌的摆放,实行6—8人一组的面对面沟通和组与组竞争的方式。学生绝对不会因为相对而坐、讨论交流、合作帮扶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反而会扩大教学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小组竞争、团队协作的好氛围。
我们也会发现,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却想得越少、说得越少、动得越少。因此,完全可以撤掉面向学生的讲台,去除传统的黑板报,把教室前、后的黑板都利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都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观点、回答师生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感想,乃至于练习自己的书法。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讲述、来展示、来表现,把课堂中更多的话语权、展示度、表现欲和智慧力交给学生。而教师应该更多地巡视指导、体察学生、发现问题、驾驭课堂,从中去发现、设计、尝试、鼓励和保护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多样化地呈现学习成果,多元化地改革评价方法,在不知不觉的亲近中革命了课堂。
(三)探索模式,目标明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新”,这里的“法”就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中那些基本稳定了的、被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构建一定的模式去引领、典范。通过一定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进行适度和有效的控制,把教师的学识、能力、经验等因素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尤其是对没有和较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更能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确保课堂基本质量的稳定实现。在这基础上,再根据教师特长和学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作出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原则和实际需要的调整,逐步创新出有特色、好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否则,就会造成毫无章法、各自为战、有目标没要求的混乱局面。因此,课堂教学没有模式肯定不行。
在传统教室的课堂,我们很少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可推广的模式。我们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曲线,激励教师结合职业学校学科、专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去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学生欢迎、企业认可的多样化的课堂架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借鉴、要求、形成、创立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目标明确,并在漫长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一是课堂目标要十分明确。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性格、创优创业 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的品质;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就业为导向,迎接实习就业的挑战;这些都是有指导作用的课堂目标。二是课堂内容要体现课改要求。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执行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理实一体、产学结合等课改途径必须融入课堂教学。三是课堂原则要遵循学生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将设计、组织、引导充分发挥,我们就应该创造更多的课内外机会与学生沟通、交流、探讨,有针对性地备模式、备学生,就能够让学习的事情变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变成班级几十个人的积极性,让学生做主课堂,成为所有学生争先恐后的主动参与课。
(四)教师发展,提升素养
显然,在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小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成了决定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和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事实也是如此。
首先是教师的道德素养。相比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生源基础、学生管理和教学压力、教学时间、教师考核等方面有绝然相反的落差。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外的课堂幕后设计,必然会出现劳动强度的大量增加。但如果怕苦畏难,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主动、自觉的探究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是教师的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改革赋予学生言行更多的自由权,善于了解学生、爱护学生,通过担任班主任等多渠道培养自身驾驭课堂、管理学生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三是教师的技术。青蓝工程、名师引领、科研促进、外出培训、制度激励等都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术的有效措施,必须扎实推进。
(五)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
1、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的产生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满堂灌”,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都是可育的。我们是教师,干的就是教书育人的行当,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发动教师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这些学生真正拉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真正的把培养合格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落到实处。
2、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模式(1)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的涵义
所谓的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每节课内容的关联程度,将所授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版块,每一板块为一单元,每一单元理论讲授之后,结合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具体应用进行消化和巩固。掌握这一单元理论知识后再进行下一板块知识的讲解和巩固练习。这样层层递进,在全部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再对全堂内容进行系统的串讲和小结,最后在一个综合全部内容的练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是一种在班级制分层授课条件下适应差学生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2)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的流程
①第一板块理论知识的讲授:对教学板块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尽的讲解,配合媒体教学或模型进行教学,教学中要保证“块”的质量和“教”的水平,②练习:即用几个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高要求,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质量”的方式进行,练习中要保证“题”的质量和“练”的结果。
③第一板块小结和拓展:对板块知识进行精炼的小结和联系实践对与板块知识有关的且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长见识。小结和拓展中要体现“结”的精炼和“拓”的新颖。
在完成第一板块的知识后即可进行第二板块第三板块知识的讲和练。所有本节板块的讲练完成后可对全堂内容作一精炼的小结完成当堂内容的讲解。根据中职学生耐心差的特点,在具体应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板块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给课堂的 如何解决差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潜能的发展。备课时板块的划分宜小不宜大,能分则分。如有必要可对课本知识重新编排优化教学内容,对与本专业关联性不强的知识可适当裁减降低难度,一节课涉及的板块不可太多。练习题的设计避难就易,尽量少设计跨度大综合性太强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切忌扯得太多,以免让这些在知识上亏欠太多的学生无所适从,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每节课的内容不宜太多,以学生不感到疲劳为标准。各个环节 上要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但所给的压力不能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程度。
第二、初次使用该教学法时对中职学生的课堂理论教学节奏不能过快,授课时间不宜过长,留出 5-10 分钟左右由学生自己支配、教师与学生谈心或让学生唱唱歌等。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按正常学生对待。
第三、尽量使用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和有趣的动漫课件以及色彩艳丽的幻灯片中体验课堂理论学习的乐趣。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简洁明快,以反应知识主题为主,不能太复杂,要有知识性和观赏性的双重效果。也可制做模型进行演示,加强理解。演示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第四、课堂的形式要有多样性,传统的理论讲授和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课和活动课、实践课相结合,切忌一个模式走到底。象体育课、音乐课、专业实习课、实验课都是学生欢迎的活动课,在理论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穿插,让学生节节都要有新鲜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到轻松快乐。
第五、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从上课、作业、课后辅导等环节上逐一落实,作业的布置宁缺务滥,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焦躁情绪的产生,影响教学效果。
第六、由于中职生的课堂纪律性较差,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兼顾思想教育,可适时配合活动教学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录像,如《脊梁》等。让他们在激情中接受教育,把思想教育产生的激情发挥于学习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要进行动态管理,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
第七、这种教学法不应以考试为目的,应以能掌握课本的基本概念原理、关心和关注全体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为结果。课堂上应重视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差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总的说来,学校要想改变中职学生的厌学这一现象,唯有在教师的教法上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为标准,各个环节上要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但所给的压力不能超 生的,它具有针对性强、起步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的是每个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灌输和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相结合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出了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 学 ”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
每堂课科任教师都对课堂的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了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了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哪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法做不到,板块式教学法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许多问题函待解决,比如怎样将分层教学法和板块式教学法做到有机的结合,使它变得更完美更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板块式教学是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板块式教学法,找出解决板块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六)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
实行分层次教学,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存在的薄弱点。
实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要制定较高的目标,适当增加学习压力,以期增强学习动力;而对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制定较低的目标。
实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做一些综合性习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增加知识面;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原则,以课本为主。
实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求教师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体验成功,是一件幸福的事”,每一次成功的体验,都会使人为了下一次成功而倍加努力。学生学习更是如此。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模式、不同的评价标准,坚决反对“一张试卷,终结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准确的评价,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全面提高学习成绩。降低起点、减少难度并非降低目标,对较难的问题设计一定的梯度、对浅显的典型问题作必要的延伸是课堂的关键。
如果在教学中对每个教学问题都能设计出低起点、多层次,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感到题目艰深,且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能“水到渠成”,使得所学知识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非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加强教材的建设
1、选用适用教材
教材对于教学效果来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根据中职教育自身的特点编辑出版优秀的适用教材,从而中职课程教学水平,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技能,为我所用。在适用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重点、难点突出,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职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首先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只有真正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其次,深入浅出,容量有度。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接受能力不像大学生那样强,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浅出,容量有度,用最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理论,并且对教材内容以及课时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
再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应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的操作技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整合、开发课程,加大教材实用性。
学校应结合学生的现状,调整或整合各个专业的课程,本着“实用性”原则,降低原有课程的理论深度,减弱课程的学科体系性,以就业适用、够用、可用为原则,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够学以致用的专业课程。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安排一些既符合学生特点,又和课程相关的、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感性知识作为引入,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知识、生活常识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连接起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纽带,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3、编写校本教材。
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概要、课程大纲的要求,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或工作项目,编写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专业教材。教材要求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贴近学生未来发展和个性需求。坚持“必须”和“够用”原则,指导并帮助学习者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改进学习行为、习惯和方式,使学习者想学、会学、乐学。编写的主要要求:(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理论的现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科学、新颖、实用、生动、多样化、有案例,利于学生探究,便于自学,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练习及建议,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图表清晰准确。
(八)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怎么评决定着怎么教和怎么学,教学评价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最好的指挥棒。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改革对学生学的结果的评价,改革对教师教的质量的评价,改革对一堂课是好是坏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与调控功能,引导教师重视和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明确进步目标,促进不断发展。
1、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难有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做支持。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教师不进行教学改革,他的课至少也是合格的课,而花了很多精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做支持,他们的劳动很可能不能获得学校制度上的认可。因此,要使职业学校真正贯彻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必须建立起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2、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含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学生考核方式,应大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应彻底改革“听课”或是“说课”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学表演、表面作秀等现象,在教学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有些课堂教学,美其名曰是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课堂非常热闹,实质上多数学生并没有实际收获。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当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静心思考与制作的环境,并使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尤其是就业导向的教学,以实践为核心,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制作、体验和反思时间。这些课可能看上去很安静,节奏也很慢,学生却能真正获得发展,显然用“听课”等形式是没法评价这种课的,需要开发“教学跟踪”等教学评价模式。
3、对学生而言,起初我们可以用他们更为关心的学业成绩的高低来引领。要用发展性教学评价(指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去改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彻底改变期末 一考定成绩和考试方式单一的局面,把学期学业成绩取得的主要比例放在平时、放在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课堂上得以体现。
对职业学校教师教的质量的评价一直是难点,我们不妨可以尝试把应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作为评价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好差的重点,通过自评、教师互评、学生测评、领导点评以及其他途径、方法和形式对教师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考量和引导教师的教。
而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和检测,主要是“看”,而不是“听”;主要看学生,而不是老师;主要看进步,而不是标准。在具体的评价内容上,主要看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欲和情绪度,看学生的活动数和活动量,看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看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和有效度,以此作为考察教师课堂教学成功最基本的、主要的因素。从而让教师教得“省力”、获得幸福,学生学得快乐、考得满意。
4、考核和评价方式:
在以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整合和教学内容改革之后,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我们将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笔试、结论式为主要特征的评价模式,取而代之是“技能为主、理论为辅”;“项目为主、学科为辅”;“成长性为主,阶段性为辅”的新的评价方式。
“技能为主,理论为辅”——即以职业技能的考核为主,专业知识理论考试为辅。根据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即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因此,评价职业教育活动质量的核心就是学生对职业(岗位)技能掌握的好坏。所以我们应该将岗位技能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来达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在技能考核中,我们既可以采取集中操作方式,也可以采取个别面对面的操作方式。在理论知识考核中,我们不仅可以采用笔试方式,而且可以采用结合实践操作同时进行面谈交流方式。根据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原理,在技能考核中,我们将以方法训练为主,操作内容为辅。通过不同的操作内容,逐步、逐渐、反复地开展和推进某一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使这项技能从生疏到熟练,从熟练到心灵手巧。
“项目为主,学科为辅”——即以专业知识的岗位应用能力考核为主,专业知识的学科本位考试为辅。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专业知识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服务的。通过以“项目为主,科学为辅”的评价方式,可以切实推动我们淡化“专业的学科性”和“学科的本位性”教学,促使我们在专业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将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且积极有效地整合到与之相关的职业岗位技能上。我们将通过“项 目”考核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项目”的考核,我们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单一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他们对有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甚至还可以考查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根据认知建构原理和能力是知识内化的表现,在项目考核中,我们应该以“过程为主,局部结果为辅”。通过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引领学生感悟,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成长性为主,阶段性为辅”——即用可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用期待性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在成长性评价过程中,我们将以学生每个阶段性的职业技能为新的起点,结合其身心发展和认知建构水平的提高,通过鼓励和激励手段,促使他们的技能出现新的组合,或者在原有组合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努力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达到自我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1、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落伍,有些教材打着项目教学的旗号,但换汤不换药,只是将章、节换成了项目、任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需要的教材,找到一本合适教材难于登天。
2、有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同时还承担班主任工作,几乎没有时间深入职场,职场对所授课程的要求只能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在所难免。
3、当前还没有系统的关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理论作指导,各个中职学校的教师各自为战,同行间缺乏交流,效果不尽理想。
(二)反思:
1、笔者认为要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有效性教学,要应打破学科界限,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协作,中职学校可将某些课程作为试点,集中力量共同研究和探索,这样能更好解决职场调查、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设计等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学到一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每一节课的时间。
2、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主动与职场接近,尽量找机会深入职场,分析和总结职场对本学科的要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同时要注意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兴趣、爱好,让我们的教学更有 针对性,更富活力。
3、各中职学校要努力开发校本教材,根据专业特点和职场需求,校本教材的编写应邀请企业有关人员参加,让教材符合实际、符合我们的学生、符合有效性教学的要求。
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开展课堂有效性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不断实践和大胆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手段,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上仅是在教学上的一些尝试,从这几年的实践看,通过采用上述教学模式,使我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并非每一节课、每一类题目都有相同的模式,随着教材及学生的变化,如何合理地寻求起点与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课堂民主、开放的前提下,如何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等,对这些问题的更好解决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然而,全校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浪潮中寻找到了全体教师校本培训的最有效的途径和专业成长的最佳平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一定会让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真正转变了教育理念,端正了教学态度,焕发了创新精神,形成了反思习惯,提升了科研水平;也将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技术,创生了教学艺术,提高了综合素养,促进了专业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但如果从这些着力点去考虑和实施,一定会取得实效,并且在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不断得到推广应用。
总之,中职课堂教学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老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要求也比较高,要求中职老师既要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作为中职老师,要注重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改革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工作,在改革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面对问题与困难,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积极寻求对策。同时,必须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保证课程改革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中运行。
第四篇: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用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得较频繁,如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后的小测验。形成性评价一般又是绝对评价,即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的达标情况。
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1.改进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测试的结果可以表明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和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并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有时,当教师发现某个或某些题目被全班大多数或一部分学生答错时,可以立即组织班级复习,重新讲解构成这些测试题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有些错误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身上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2.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
某门学科的教学总是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循序渐进、互有联系的学习单元,学生对一个单元的掌握往往是学习下一个单元的基础。因此,形成性评价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对前边单元的掌握程度,并据此确定该学生下一单元的学习任务与速度。如果形成性测试能有计划地进行,就可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掌握预定的教学内容。
3.强化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对学生起积极的强化作用。正面的肯定,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情感反应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或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加固了学生对正确答案(概念、法则、原理等)的认识,校正了含糊的理解和不清晰的记忆。
要使形成性评价发挥这种强化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形成性测试不要简单地打等第分数,而应通过适当形式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他是否已掌握了该单元的学习材料,如已掌握或接近掌握,应明确指出;如没掌握,要尽可能使用肯定性或鼓励性的评语,并提出改进建议。
4.给教师提供反馈
通过对形成性测试结果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明确?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是否有结构性?讲授是否清晰并引导了学生的思路?关键的概念、原理是否已讲清讲透?使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等等。这些信息的获得,将有助于教师重新设计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
第五篇: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
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激发和巩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进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本文主要讲述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听力,口语,作业,课堂表现,课外学习等方面。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初中英语,巩固兴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一.提出形成性评价的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就指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既分享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喜悦,也看到了不少学生初一上学期还能学得好,下学期开始退步。初二逐步掉了队,到了初三基本跟不上的“痛苦”历程。为什么同样的学习过程却有人欢喜有人忧呢?究其原因就是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与日俱减,直至失去兴趣,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这一年中,我把所学到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我的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魅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并且把这种学习热情贯穿于英语课内外,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也就是说教师改变了古老,机械的教学模式和考试一纸定音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取得点滴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二.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以往的评价只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忽视学生在评价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入的评价只考查学生在某一阶段获得知识的多少,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的考查,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评价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功能。这样的评价是以学科为出发点,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的特殊性,忽视了学生在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不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而形成性评价指通过观察、活动、测验、问卷调查、座谈、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评价。它是一种在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化意识等不易量化的方面。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学生主体性。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要的个体,对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进行考虑,并力求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完全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2.注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评价,它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对教学活动进行监控、反思,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并始终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开放发展性。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师采用的是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学生则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合作对象、完成时间等,评价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形成性评价中的某一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正是因为形成性评价有着以往评价方式所不具备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的人本精神,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更能发挥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能发展和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转化成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我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这一年中,谈谈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听力,口语,作业的语言技能方面的评价和课内,课外学习方面的评价,体现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魅力。
三.评价的两大方面
<一>语言技能方面听力,口语,作业的评价
I.1.听力教学方面的选材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听力的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听力的场合要无处不在。听力具体的材料来源于:(1)、《英语儿歌》(王式仁编)。这些儿歌是英语国家儿童必读的入门读物。它们的内容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趣味性和知识性较高。
(2)、《剑桥少儿英语》,此书在内容和形式上反映了少儿的认识能力和心理特征,突出了“活泼、有趣、轻松”的特色。(3)、《洪恩GoGo学英语》、《迪士尼神奇英语》,光盘中生动活泼的动画及纯正的声音,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置身于英语世界中,更好地练习英语听说。(4)、《初中英语听力强化训练》此书图文并茂、题型活泼多样,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听力。(5)、在网上收集有关文化背景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介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在不同的月份里介绍相应的节日,如:10月的万圣节,11月的感恩节,12月的圣诞节。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学生对该语言的理解和得体运用,有益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6)、学生提供的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在教授某一话题时,让学生用汉语写出这个话题中自己所喜欢的字、句、事。教师在教学中就按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英语单词。只要学生喜欢,就能记得住。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负担重的感觉。
这些听力的材料在课内外都可以让学生接触。当然提高听力水平的最好途径则是直接置身于英语环境中。比如,有条件的中学应让学生大胆地与英美人对话,没有条件的应坚持每天听、看电视英语教学节目,每天有一点时间处于这种地道、标准的英美语流、语感氛围之中,耳闻目睹、潜移默化,这样听力水平就会大有提高。、2.听力方面的评价 《听力情况反馈表》用于记录学生每次听力的对错题数与重听的次数,还有学生感觉的难易程度。该表由学生自己在每次听力练习后自行填写。老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填表情况,并根据表上的数据与学生讨论其听力进步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有效的。
《听力情况反馈表》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工具。在填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统计对错题数与重听的次数,对自己的听力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通过对比前后的数据,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从而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附表1)II.口语方面的形成性评价
1.分散考评
分散考评指考评时间上的分散,考评内容上的分类。时间上的分散是指将期末一次性的测试分散到每节课进行,确定每节英语课的开始前五分钟为口语评价时间。将学生按行或排的形式就近分成两人或几人小组,每节课对4-5组学生的“说”进行评价,每位学生每星期至少有2-3次“说”的机会。这样,用经常性评价代替偶然性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考查。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学生成长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这一评价方式的对象是合作小组成员,合作小组成员的评价总评就是当天该小组的得分,每星期归总各小组得分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小组,进步合作小组。学生可课前准备,课上表演。准备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的过程。为了各自小组的得分,小组成员之间会互相分工、督促和帮助,认真准备。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他小组各派一个代表共同对被测评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学生互评对学生本人来说,能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矫正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其他学生来说,给别人的学习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既是一种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
2.按级评价
评估的目的一是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粗线条的等级制完全能达到上述两个目的,而且有利于消除分数带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可将英语口语评价分为A、B、C三等。A等:要求能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且语音语调准确、优美,语言流畅,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B等:要求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能复用所学语言材料。C等:能按教师的要求提问和回答简单的内容,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速适当。这种等级评价简单,易于操作。
这一评价方式可以两周进行一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评估内容,要求内容同等或略高于所学教材,也可以学生根据所学语言材料自编,教师要做好这一评价的详细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供若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意识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为此,可在口语评价中增设A[+]的等级。
对于准备不充分或一次表演不理想的学生,不应立即给他们评出较低的等级,可再给他们一次“说”的机会。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由教师或者口语好的学生帮助他们作好准备,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整个口语评价过程成为一个“激励—— 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过程。因此,初中英语口语评价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基点,借助口语评价,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适时和恰当的激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初步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III.对作业的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这时作业批语就是一种好的评价,就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它体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或否定。批语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好的作业批语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如何使作业批语具有情感魅力,在Go for it 七年级这一年的实践中,我得出以下一些体会。
1.生动活泼,热情洋溢,表扬有针对性
作业批语忌千篇一律、死板教条,而以生动活泼、因人而异、有针对性为好。对成绩历来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只需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或“Excellent!”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而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学生,就要抓住优点,用略为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顺带提出希望,这样效果较好。例如,对字迹工整、认真但作业却有错,或是作业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工整、认真的学生,我给的批语是:
“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If only be more careful!”(多漂亮的书法呀!要是作业再仔细一 点就好了!)
“Well done!But would you please improve your handwriting?”(做得很好!再设法改善一下你的书法怎么样?)
针对各种不同情况,我用来表达赞扬和鼓励的类似批语还有:
“I'm so glad to see your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你的作业进步这么大,我真高兴!)
“I'm pleased that you ha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now.Thank you!”(很高兴看见你现在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谢谢你!)
“Try again,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再努一把力!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Well done!Try to be better next time, will you?”(真棒!争取下次更好,行吗?)
这些感叹句和祈使句简单明了,富有情感,很能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受到鼓舞。
2.幽默风趣,委婉动情,批评有艺术性
对作业较差的学生,批评要注意艺术性和启发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英语中的委婉语和虚拟语气常 可以用来表达带批评意义的指导,如“ If only„„!”、“ How I wish „„!”、“ Would you please „„?”、“I'm afraid you „„”等等。我常用的这类批语有: “If only your handwriting were better!”(要是你的字能写工整点该多好啊!)
“How I wish you did your homework all by yourself!I think you can!”(我多希望你能自己 完成作业啊!我相信你能做到。)
“ I'm sorry to see you didn't use your own head this time.Will you do it all by yourself,next time?”(我很遗憾,你这次作业没有使用自己的脑袋。下次作业独立完成,好吗?)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请你注意„„好吗?)
“I'm afraid you used Chinglish here, do you think so?”(恐怕你在这儿用的是中国式英语,你说呢?)(“Chinglish ”是“Chinese English”的幽默说法)
此类批语学生虽然不一定全懂,但他们一定会利用手头的学习资源去查阅,或和同学去探讨。此类批语对学生来说有点神妙感,他们会想尽办法去理解的。有些生词我会用中文加注,以便学生理解,这样既达到了批评指导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和兴趣,而且平等的语气也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 对他们的尊重。实践证明,这样的批语效果很好,不少学生都主动自觉地更正甚至重做未得满分的作业,而我对他们的每次更正都批 “Thank you!”作答。
3.关注后进生,批语注意连续性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后进生尤其如此。正如“得到特别呵护的苗长得好,受到专门 护理的病人好得快”的道理一样,经常得到教师批语的学生,能从批语中感受到教师真诚而独特的爱,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动力,促使成绩进步。因此写作业批语时对后进生应有所侧重,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注重每一次 批语的反馈及该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例如,曾经批评过某生的书法,后发现其有所进步,我立即给予表扬:
“ I've found your handwriting is better than before.Thank you!”(我已发现你的字比以前好了,谢谢你!)
又如,上次批评过某生抄作业,后来发现他自己独立做作业了,尽管作业有错,仍然立即鼓励:
“Wonderful in spite of a few mistakes!You have made progress now!”(好极了!尽管有点小错,但你已经进步了!)
作业是一个反馈的镜子。如果我们的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作业上给予学生一个肯定性的评家是有必要的。在作业上的肯定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很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在眼里。在日常的教学中,即便是简单的抄写作业,笔者都会对字迹工整、书写有进步的同学写上评语。虽然这些评价语表面上来看,在学生整个的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个很微不足道的部分,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就会越来越小,学生也就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老师,进而越来越喜欢学习英语,作为教师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凯洛夫说:“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如果我们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出积极的情感魅力。<二> 课内外英语学习的形成性评价 I.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占着非常重要的份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辅助工具,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有些时候在课堂上无论教师怎样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点都提不起来,这种状况令许多中学英语教师都感到不解。就笔者本身在课堂教学上的体验而言,觉得在课堂上首先应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情绪愉快的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往往表现得信心十足,表现欲很强,理解和记忆效果也很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用颔首微笑表示赞许,用亲切的手势、体态语传递鼓励的信息,以平和的语言、平等的交谈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形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心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围绕task而展开各种activities , 可以是reading,talking.Interview, survey, discussion, brainstorm , conversation, information filling, listening, checking等等。各种不同活动的难易程度是不相同的,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让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以便促成学生的成功感和自我满足,培养和巩固学习兴趣,使它们变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需。在围绕task而展开各种activities,就应采用适当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评价方式,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各种activities过程中的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化意识等不易量化的方面,而课堂学习是最能反映学生这些方面的一个平台。评价刺激着学生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1.“分值”评价
采用“分值”评价,不是以分数的高低去衡量学生,而是以高分去刺激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及教学实践证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高分,都有机会得高分,从中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相信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一评价方式在话题topic上运用较好,一个topic的给出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表演、对话等各种形式来完成,由于该部分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佳答案,教师有评价的依据,只要学生语音、语调正确,能根据语言材料进行基本交流,即可得满分100分,但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有创意的回答,就可超过100分,并可得到物质奖励,高分和奖励给学生带来了快乐,使他们感到自己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赏识,既激发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特长”评价
该评价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同时,又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特长或优势来展现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挖掘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能。例如:在检查“Go for it ”七年级下Unit8: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单元的掌握情况时,我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是如何复习巩固的。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既意外又惊喜:有的学生画几幅漫画表示medium height,medium build,ugly,good-looking,long curly hair,with beard等等;有的学生根据书后的rhyme运用“I can see my A B C”的曲调编歌,一边chant,一边做动作,把人物的长相外貌都尽情的表现出来,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学生就“外貌”话题与人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交际才能;还有的学生课前通过调查统计班上有多少人medium height,medium build,ugly,good-looking,long curly hair等,以表格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现。还有同学举着自己熟悉喜欢的某明星的大副照片在那绘声绘色的描述。我认为,根据不同的学生表现做出不同的评价,在肯定中指出不足,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英语,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3.星级评价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保证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我在教室的墙上开辟出“STAR OF THE WEEK”板块,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化意识等,促使他们正确对待教学中的任何一项活动。根据学生一周的课堂表现,每周五把学生的不记名投票结果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评出“每周之星”(5-6人),并将获奖学生的照片张贴在设计成星形的彩纸上,公布在“STAR OF THE WEEK”栏内。同时用奖状的形式告知获选学生的家长,让学生家长也能看到孩子身上更多的长处,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并能参与到对学生评价工作中来。由于每次的“STAR OF THE WEEK”。评选都拥有不同的主题,如最佳课堂表现、最大进步、最佳表演、最活跃、最强责任心、最好学、最佳语音、最自信、最佳监督员、最爱欢迎者、最佳合作者等,班级内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成为本周最灿烂的一颗星星,能有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4.言语评价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在何时何地都能运用,而且效果明显。你会发现你在课堂上无意的表扬某位学生,该学生在整堂课的表现都很兴奋。我有一种习惯,不管在什么地方,当学生做得好的时候,我都会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都有这个“坏毛病”。从中也让我意识到言语评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他们渴望受到表扬,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从而不断进步,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有针对性地不吝啬地使用肯定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自然会采取和老师合作的态度,共同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下面摘录几个笔者常用的课堂肯定性评语:
●You speak very well.
●Your answer is perfect.
●A clever boy /girl,isn't he / she?
●I'm glad to hear your answer.
●I'm sure you can 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 next time.
●Your answer is right.Boys and girls,please listen to him and repeat. ●You are a bright student.I'm very proud of you.
●Well done.You will succeed before long.
II.形成性评价延伸到课外各种活动中
初中生求知欲强,上进心强,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强,而且稚气未脱,所以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45分钟难有时间及场所让每个学生都尽情表现自己,课外的广阔时空也可使学生学到很多东西。这时教师可以对他们的课外学习做适当的布置、指导,通过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组织学生学唱英文歌曲,制作英文贺卡,编辑英文手抄报,自编自导自演英文话剧,做趣味游戏(如比手划脚猜单词),等等。然后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宣传栏,或者举行English Evening,或者进行讲故事比赛,英文话剧比赛,而且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的评价,如设立“最佳内容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美工奖”,“最佳表演奖”,“最佳歌唱奖”,“最佳滑稽奖”等由全体同学评估、并投票产生。这些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引发了一个脑力震荡。学生之间也对彼此的作品或表现进行评价,使得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看到了自己的强项与进步。这样会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和促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又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以实践,也增进了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及情感交流。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时,他们才会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热情。请看下列一个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的范例: 【活动片段】:
生日是每个孩子记得最清楚的自己的节日。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有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和增近同学间友谊。在上《Go for it 》七年级上unit8:When is your birthday?前,让每个学生互相了解各自的生日,并制做一张生日贺卡,写上祝福语,收贺卡人暂不写。全班同学情绪高涨地投入了准备。在pairwork时,学生用英语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地非常积极。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祝那天生日的一个同学生日快乐。教师问:“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同学们急切地互相询问。这时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薄弱的男生怯生生地站起来轻轻地回答道:“是我”,老师马上说:“oh,happy birthday to you,YangTao!”并面对全班同学说:“Let‘s sing HAPPY BIRTDAY to YangTao!”这位男生在同学们的祝福歌声中既羞涩又惊喜,令他更惊喜的是接下来同学们给他赠送生日贺卡,在贺卡上填写好这位同学的名字,老师也送了他一个小蛋糕。此时的杨涛感动地热泪盈眶。课后,老师把同学们制作的贺卡全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让同学们评出“最佳内容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书写奖”。并给获奖的同学发奖状。全班学生不亦乐乎。这一活动让老师最欣慰的是杨涛同学的转变:对学英语的热情大大提高,和同学也能打成一片了。
四.应用形成性评价的体会
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有着很高的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成绩从年级的第三和第五名跃升至第一和第二名。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并使学生放开了对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例如,在“四人小组竞赛”和“课前报告”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或事,他们对这些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学生们在评选本学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时写道“课前报告使我印象最深。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口语,还提高了我们的胆量和勇气”;“我想学习英语不应只是做练习,使用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多做一些有关课题的课前报告,我们会发现英语学习有趣得多,容易得多”;“课前报告是最有趣的。它不仅带给我们笑声,还给了很多练习的机会。这真是我们改进语音语调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同伴的赞赏都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例如,学生在《听力情况反馈表》中看到自己的错题数越来越少,在课前报告后得到同学的掌声与喝彩,这些比老师给一个分数更有成就感。
(二)为学生发展服务,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一次测验或考试成绩不能充分展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策略等,但是看这个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看他的课前报告,课堂内外的表现,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该生在英语学习各方面的情况与存在问题。老师也可以据此提出更详尽、更适合该学生的建议。
(三)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
形成性评价不仅使老师更了解学生,因为它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所以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
因此,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在学习进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五.反思与改进
在班级内进行一学年的形成性评价尝试后,笔者在感觉到形成性评价为自己和学生带来改变的同时也觉得评价过于繁琐,一般来说,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描述要比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难得多,所投放的精力和所费的时间要多得多。因此,形成性评价最大的困难是看老师是否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做下去。还有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再则英语教学应当充分重视使用形成性评价,才能满足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味使用形成性评价工具,而忽视了终结性评价工具的诊断性作用。因为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可能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局部阶段全部体现,需要以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各单元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
此外,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与新课程标准,更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尤其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等是逐步的,因此教师不可陷入为评价而评价的怪圈,而更要注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成长发展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和主动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研究和创造出适合自己与学生实际的教学工具。教师应当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六.结束语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首先是改变了学生以往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观点,学会去更全面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了学生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客观的评价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与情感沟通,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学会主动地学习。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在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促使教师改变以往片面地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观点,促使教师更深入地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更好地去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信只要有更多的教师意识到英语学习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并且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相信只要通过与大家的进一步探讨,通过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就能寻找到一条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初中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之路。
备注:为了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听力,口语,阅读,作业,课堂表现,课外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情况,还制作了一些评价表格。表格1:听力情况反馈表
听对题数 听错题数 重听次数 难易 第一大题
第二大题
第三大题
表格2:学生课堂表现自评报告 Assessment content Self-assessment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 text today?
Are you active in class today? Are you happy in class today?
What can you learn this period?
What step are you most interested in this period?
Do you like the activities in class? Why?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self this period?
表格3:小组评价表(学生互评表)
姓名 值日 朗读 背诵 听写 预习课堂 作业 组员 互评 组长 评 价 第.....组
班级___________组长 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
(评价等级:A—Excellent B—very good C—good D—not bad E—Needs improvement 听写:100分—A 90~99—B 80~89—C 65~79—D 65以下--E)表格4:学生课外学习英语活动记录表(“我的英语活动”中可记录下列活动:自制贺卡,自编手抄报,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原声电影,看英语报刊杂志,与他人用英语交谈,用英语写作文,写日记等)日期 我的英语活动 自我评价 老师、同学、父母的评价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一、表3,表4主要用于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情况。
二、学生一般以四人为一小组,选一人为组长,记录小组评价栏,其他三人分别记录“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和“课外拓展”情况。
三、评价具体要求:
(一)课前准备:
1)单词:每天要认真复习上节课所学词汇,并记录在生词本上;要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在课本上标注不认识的词汇音标、释义等;当天听写十个单词以上,准确率达到80%以上。2)对话:每天要认真复习上节课所学对话,并争取能背诵;要预习
下节课所学内容,争取能读;能主动与伙伴运用所学内容,自编自演一个对话。3)作业:每天能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作业本保持整洁、书写端正。(二)课堂表现:
4)合作:能积极主动与伙伴合作,按要求完成自编自演对话、调查、做报告等课堂任务。5)笔记:能主动作好课堂笔记,一般要记下所学词汇、句型、语言要点等内容。6)练习:能较好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三)课外拓展
7)听读:每天要听英语材料十分钟以上,要阅读课外英语材料一篇以上。8)作文:每周完成一篇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