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7乐至高级职中:“9+3”省课第一阶段研究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3:5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0107乐至高级职中:“9+3”省课第一阶段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0107乐至高级职中:“9+3”省课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第一篇:20110107乐至高级职中:“9+3”省课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9+3”任务学校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

阶段研究报告

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 课题组

(2010年1月7日)

乐至县是伟大的革命家、诗人陈毅元帅的故乡,地处四川省中部。“9+3任务学校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是由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于2010年3月申报、2010年4月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的四川省2010年度“9+3”专项课题。在半年多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素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搞好课题研究,现将本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9+3”中职免费教育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为贯彻落实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着力推进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四川省从2009年开始组织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9+3”免费教育,是省委、省政府“富民安康工程”重大战略举措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惠及广大藏区农牧民群众的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是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藏区人口素质、改善藏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藏区长治久安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更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9+3”免费中职教育打破了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 2009年是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从2009年秋季开始,160余名“9+3”学生将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度过不平凡的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学习生活,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由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等原因,增加了学生适应新环境的难度,学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生活规则意识,这是在实施“9+3”藏区免费职业中等教育行动计划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打破了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

(三)规则意识缺乏直接影响了“9+3”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手分析,我们发现:到我校学习的“9+3”学生大多是小学、初中阶段的辍学者,既有内地中职生的共性,更有其特殊性。由于民族习俗的差异,年龄大小的悬殊,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集体生活规则意识缺失。表现为:一是宿舍规则意识不强——就寝时间随意性强,不按时起床和入睡,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浪费水电;二是学习规则意识差——逃课旷课、迟到早退,不会预习、不会做笔记,不按时完成作业,涂刻课桌等;三是公共规则意识差——好吃零食,吸烟、酗酒、赌博、上网、谈情说爱、打架骂人,践踏草坪,乱画墙壁,高声喧哗,购买饭菜不自觉排队,上下楼道左冲右撞。这严重影响了“9+3”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以活动为载体,营造一个重视规则、尊重规则、崇尚规则、处处有规则、人人守规则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优化育人环境,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文化特色突出,成为师生的家园;为“9+3”任务学校又快又好地办好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性研究两大方面,主要探究“9+3”藏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途径、方法、策略,树立“9+3”学生的育人新理念,提高自己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指导能力,学校得以继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主要包括:

——对“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开展研究; ——摸清“9+3”任务学校师生心理、学校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现状,摸 清“9+3”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交通规则意识、家庭规则意识、保洁规则意识、时间规则意识、上课规则意识等现状。

——开展“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比较研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9+3”教育提供借鉴。

——研究“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机制; ——在实践中探讨适合于“9+3”任务学校实际的交通规则意识、家庭规则意识、保洁规则意识、时间规则意识、上课规则意识的培养目标、内容及方法,并对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三、课题研究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1、“9+3”学生:

指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9+3”免费职业教育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从甘孜、阿坝、凉山来到内地接受三年中职免费教育的学生。本课题具体指我校接受的来自甘孜州18个县的160名“9+3”学生。

2、集体生活:

集体是指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相对)。生活是指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集体生活包括宿舍集体生活、教室集体生活、活动场所集体生活三个方面。

3、规则与规则意识:

规则是对事物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行为与活动的准则,是用以规范的人们言行的规章制度。它包括法律、章程、原则、社会准则等,包括“形成认知策略和调节行为”两个方面。我们认为,规则就是制定出来归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第三个层次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

四、课题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市、县教育科研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预定计划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全面进入第二阶段的各项研究工作。目前,课题研究工作正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推进。

(一)课题申报暨接受指导的情况

2009年12月17日,由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课题组申报的《“9+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被正式批准为“2009年度资阳市普教科研资助金立项课题”(资教发[2009]204号,编号:2009-47)。

根据“四川省‘9+3’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培训会”会议和资阳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资阳市教科所刘怀明副所长、程晓玲主任、伍建清、刘影平等领导、专家的指导意见,课题组于2010年2月至3月7日前分别开了三次碰头会,将课题名称由原来的《“9+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调整为《“9+3”藏区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并对《研究方案》修改了三次。2010年3月8日,课题组开了第四次碰头会,并对《研究方案》作了第四次修改。

2010年3月9日,课题组正式向资阳市教科所申报了四川省“9+3”中职免费教育专项课题申报材料——《“9+3”藏区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申请评审书》和“9+3”藏区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研究方案》。

根据2010年4月7日“四川省‘9+3’专项立项课题面谈会”上省教科所周林主任“可以将课题名称改为‘9+3任务学校学生与现代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规则意识培养研究’或者‘9+3任务学校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 的指导意见,课题组召开了第五次碰头会,将课题名称确定为“9+3任务学校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

(二)参加课题研究培训情况

2010年1月28日至29日,课题组成员杨天智、陈志海二位老师参加了四川省教科所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组织的“四川省‘9+3’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培训会”。2010年3月19日,课题组成员杨天智、陈志海二位老师参加了乐至县教育局在乐至县教师进修校组织的“乐至县立项普教课题暨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培训会”。2010年4月7日,课题组成员李婷曦、杨盛目、陈志海三位老师参加了四川省 教科所在省教科所内组织的“四川省‘9+3’专项立项课题面对面交流指导会”。

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参加了乐至县教育局2010年11月1日、2010年11月29日分别在乐至县教师进修校举办的“乐至县2009年度立项课题开题暨研究培训会”、“乐至县第一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申奖暨课题结题培训会”。

(三)完善组织机构,强化课题管理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推进并达到预期效果,课题组诚请四川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周林教授,资阳市教科所副所长刘怀明同志,资阳市教科所理论室副主任程晓玲同志,资阳市教科所刘影平同志,资阳市教科所理论室伍建清同志、乐至县教师进修校理论室主任陈洪亮同志担任本课题的顾问。

成立了以李婷曦为组长,杨天智为副组长,邓建国、杨天智、曾明奇、郑天泉为组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诚请课题指导小组。成立了以李婷曦、杨天智、陈志海、杨盛目、殷林青为主研人员、“9+3”藏区学生的四个班的班主任、科任教师及相关领导为参研人员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实行动态管理,课题主研人员向学校签定课题研究承诺书,参研人员向课题组签定研究承诺书,明确研究的目标任务及职责。

(四)制定工作制度,落实研究措施

省、市、县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领导、专家和老师多次指导。根据省、市、县的工作安排,结合课题工作实际,课题组建立了课题研究学习制度、宣传制度、会议制度、汇报制度、考勤制度、检查制度、研究制度、奖惩制度、成果推广制度等,同时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明确要求各研究人员在未来一年内必须要将“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的培养研究作为核心工作,长期深入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开展相关专题调研,真实、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

(五)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方案论证会和课题开题培训会

为了科学界定和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课题的预期成果,做好 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先后四次召开课题研究方案论证碰头会,先后得到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周林教授、资阳市教科所副秘长刘怀明同志、资阳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程晓玲同志、资阳市教科所理论室伍建清同志、资阳市教科所刘影平同志、乐至县教师进修校理论室主任陈洪亮同志共计8人次的精心指导,专家们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充分酝酿、研讨和交流。课题组先后对研究方案作了五次修订和完善,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六)深入学生生活,开展研究活动

以学校评比“文明班”为契机,从思想上内化为行动;制定课题研究阶段工作计划,撰写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实训车间、食堂、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休闲场所,通过听课、查寝、谈心、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集体生活规则意识的现状,向学生投放问卷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撰写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等。根据制定的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开展了学生军训、感恩·励志演讲、感恩·奋进大合唱、主题班会、市县校三级运动会、法制安全教育讲座、青年志愿者等“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活动。

五、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组织教师参加了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论文(案例)评选活动。蒋琼老师撰写的论文《藏区“9+3”学生旅游地理教学初探》获一等奖,陈志海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9+3”学生干部的培养》、课题组调查报告《关注行为习惯 强化养成教育》、殷林青老师撰写的论文《彰显人文关怀 注重养成教育》、陈昌菊老师撰写的论文《谈培养藏区“9+3”学生的学习兴趣》、伍玲老师撰写的论文《养成教育在藏区学生中的应用》、毛述莲老师撰写的论文《“9+3”学生班级管理之浅见》、邓位新老师撰写的论文《细处着手化解矛盾 深度追踪平稳过渡》获得二等奖。

组织参加四川省中学生才艺人才大赛,李玲、次仁拉姆、卢之英分别获得资阳赛区高中组声乐类、舞蹈类二等奖,语言表演三等奖。四川省文轩杯中学 生综合素质知识竞赛,次仁拉姆等20余人分别获得省、县、校表彰奖励。通过规则意识培养,35名“9+3”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即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9+3”学生干部戴玉萍、徐卫东等10余名同学分别评为市、县、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9+3”学生10余个寝室被学校评为文明卫生寝室,受到学校表彰奖励。

组织“9+3”学生参加规则意识培养活动的相关图片、获奖证书、文字资料一盒。

六、课题后期研究计划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及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认为下一步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依托陈毅元帅故里的教育资源,开展高尚师德引领、校园文化影响、学科渗透、榜样示范等培养活动。

2、依托学校的优美育人环境,通过现场会、座谈会、征文比赛等方式,开展“制度在我心中”的“民主协商、共定规则”活动。

3、依托家长教育资源,进一步做好教师与“9+3”学生家长的协同配合工作。

4、依托社会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交心谈心、读书征文、民族团结教育”等“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活动。

5、进一步落实研究措施的改革措施,实实在在地开展课题研究。利用集体会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规则意识。

6、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课题研究交流活动、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第二篇: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报告2014、4[最终版]

“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丁宗玉

杨村第十四小学

2014.4《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2月正式开题。该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能够让孩子经历想问——敢问——会问——善问(指的是能提出一些质量高、有价值的问题)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的价值,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确定研究目标后,我校马上成立了课题组,召开了课题开题会,由课题主持人向全体教师传达了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了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课题组的人员分工及担当职责,并由区教研室的韩校长做了课题培训,使与会教师对问题意识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校课题组教师也就此项课题与科研室领导进行了探讨,韩校长对此项课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探讨的过程中,给予了我们许多指导,将本次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并确定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实施此方案,课题组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制定出个人研究方案。此外,全组教师利用校本教研时间和业余学习时间进行了有关理论的集体学习和自学,撰写并交流了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论文,为实施课题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2014年5月,课题组召开了第一阶段总结会。会上,课题主持人总结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要点。结合校本培训,课题组进行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的理论培训和研讨交流,使课题组教师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篇:《高级财务会计》第一阶段在线作业(自测)

1.第1题单选题甲公司于2010年初以135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2010年末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出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则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10年末的计税基础为(135)万元。

第2题单选题在开始资本化至停止资本化期间,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建造发生非正常中断,而且中断期间超过3个月,则中断期间所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币兑换业务的是(从银行购入外汇)。

第4题单选题某公司2010年1月1日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则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第5题单选题某公司2010年初“预计负债”账面金额为200万元(预提产品保修费用),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按照2%的比例计提产品保修费用,假设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可以抵扣,2010年发生产品保修费用5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末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万元)。

第6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是(企业对产品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第7题单选题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7年12月18日,甲公司以每股5美元的价格购入丁公司B股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2人民币元。20×7年12月31日,丁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6.5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l美元=7.1人民币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则20×7年l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1500元)。

第8题单选题在资本化期间内,对于专门借款闲置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应(冲减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第9题单选题某公司2010年12月1日购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1?000万元,会计规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税法规定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7年;则2011年12月31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

第10题单选题某外商投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协议作价l00万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50人民币元。投资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8.00人民币元。另发生运杂费2万人民币元,进口关税5万人民币元,安装调试费3万人民币元。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760)万人民币元。第11题多选题下列各种情况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第12题多选题关于外币业务及外币折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实收资本应按收款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第13题判断题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期末汇率上升时,外币货币性资产项目会产生汇兑收益;当期汇率下降时,外币货币性负债项目会产生汇兑收益。正确

第14题判断题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正确

第15题判断题当所购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时,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应当停止资本化。错误

第16题判断题企业用自产产品换取为建造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所需用的工程物资的,表明资产支出已经发生。正确

第17题判断题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又可以包括一般借款。正确

第18题判断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但不包括存货。错误

第四篇:德昌职中创省民族团结示范校汇报材料

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汇报材料

(2015年10月-2016年11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扎实推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中共德昌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实施意见》(德委发[2015]24号)、《德昌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分工方案》(德委办发[2015]110号)的精神,我校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现将2015年10月-2016年11月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贯彻民族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国家惠民措施、构建文明和谐平安校园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为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德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明确并完成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氛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和创建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力争使我校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全校师生以民族团结精神为指导,努力工作,切实完成了以下任务: 1.加大职教政策宣传力度,让国家职教帮扶政策惠及到更多的少数民族家庭,实现知识扶贫;

2.认真贯彻民族团结政策,在专业开办、课程设置、招生、就业、升学等方面实行无差别、无歧视政策,助推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

3.依靠学校拥有的硬件及师资优势,加大对口帮扶力度,通过劳务品牌培训输出实现技术扶贫;

4.进一步突出学校“知识与技能并重、升学与就业同举”的办学思路,在搞好技能教学的同时,努力拓宽升学之路,为地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做积极准备;

5.坚持民族学生关爱活动,增进学生间的民族了解、民族相容,使“尊重民族习惯,正视差异、求同存异”的观点深入人心;

6.紧抓国家学前教育发展良机,扩大学前教育专业规模、提升质量,培养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幼师,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作出贡献。

三、踏实努力开展工作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校围绕 “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活动分阶段开展了以下工作:

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进行了全面宣传,学校利用广播、班会、讲座、班团会、橱窗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具体内容及时间如下:

(一)组织创建领导小组;

(二)建章立制:德育处、安全处、教务处、团委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优化各项管理措施,形成制度,为学校民族团结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三)问题查找。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以往学校工作中在民族团结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查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及弥补措施;

(四)宣传标语进校园;

(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强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刚进校的学生特别加强了民族团结方面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形成长效机制;

(六)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活动;

(七)细化落实: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并及时将创建工作动态及时上报德昌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办;1.常态化主题班会;2.常态化周末留校生集体庆生活动;3.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民族团结(国家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法制方面的讲座;4.进行精准帮扶活动:对马安乡一碗水进行了精准帮扶,对在校贫困生进行摸底登记,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5.进行家校联系:通过周末、节假日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学校的相关政策及民族团结政策;6.周一早上升旗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7招生就业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做到招得进、留得住、就好业;8.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活动,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9.充分利用民族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进行矛盾调解;10.并分部门对开展创建活动以来的过程资料进行分类收集归档。

四、强化活动保障

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成立了以许德权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思想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各民族必须始终坚持遵循的方针政策。作为凉山职业教育主阵地之一的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大、族别多、分布地域广)对率先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更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拥有重要意义。

经费保障。根据各部门认真组织相关活动,力争出成绩、显实效,最终顺利完成各项创建任务,达成各项创建指标,顺利通过创建验收,在打紧开支,厉行节约的原则下,学校统筹支付创建过程中开展活动时一应所需材料费用。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 二0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五篇:课例研究报告范本

课例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框架内容

一、阐述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主题)是什么,研究这一主题的意义与价值。

2、选定研究课例

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二、呈现课例研究过程

这部分主要概述课例研究实践的展开过程。课例研究是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需要有多轮的研究课,因此报告中这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呈现每节课围绕课例研究主题的设计侧重点,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出现的新问题。

1、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课例研究过程也是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不断深化的过程。课例研究报告中要具体呈现每轮教学设计过程中课例研究团队在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方面的主要变化。学情分析突出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状态的把握不断具体、准确;教材解读着重展示几轮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学内容选定方面的变化,并给出具体的说明。

2、教学设计的变化(备课的变化)

这部分要避免照搬教案,而是重在阐明每轮的研究课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上的明显变化(可通过案例对比并简单解析),具体描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点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3、概要呈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实际过程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课例研究报告的重点,撰写的过程是研究团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策略的心路历程。报告中这部分的写作要围绕课例研究的主题,针对各轮研究课的具体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展开,而不是再现课堂教学实录,呈现针对每节课出现的问题研究改进的过程。比如在该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哪些修改等,可以以主要环节或教学片断的形式呈现,有前后对比、改进并分析。在写作中要注意加入适当的课堂教学案例,将遇到的问题与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案例材料相互印证。

4、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概要介绍课例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在课堂观察方面的总体思路。包括课堂-1-

观察指导与要求,研究成员分工,课堂观察展开的维度、具体的观察重点以及采用的观察工具(量表)等。

三、课例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课堂教学的成效

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效果总结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这部分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而去考察。

(1)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根据观察记录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具体表现(参与状态、思维发展、学习体验等方面),尤其要突出的是不同轮次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也叫以对学生实施教学后测,根据学生教学后测中的表现以及与前测情况的比较,来推断课堂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

(2)从教师的角度看,检讨教学成效主要以呈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为主,这些经验和教训是课例研究小组集体研讨与执教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课例研究小组应该有意识地总结教学的核心经验,以便指导教师感知其他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能力。

2、课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根据课例研究的主题,阐述对这一问题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列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具体方法,明确后续研究跟进措施与要求。可以从老师、学生等角度进行策略和方法的总结。

3、课例研究反思

(1)对课例研究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的反思及建议,比如在研究程序设计和具体操作方法方面有哪些得失,可以如何改进等。

(2)教师参与课例研究过程的经验、收获与反思

下载20110107乐至高级职中:“9+3”省课第一阶段研究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0107乐至高级职中:“9+3”省课第一阶段研究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例研究报告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研究主题: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研究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研究团队: 主持人:刘苗苗......

    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本人虽然担任小学英语教学已有5年了,但是因原单位只有两名英语教师,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教研,有关英语教学的技能只能靠我们自己琢磨,今年我校成为桓台县第二小学......

    课例研究报告

    《氯气的生产原理》课例研究报告一、课例研究的背景与主题《氯气的生产原理》是高中新课程《化学1》(苏教版)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教学内容。 在教材编排体系......

    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课题《学困生转化与方法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课题负责人 :姬福霞,宋艳霞 本课题研究在近期的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效果,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现将开题以来研究......

    磨课第一阶段总结反思

    磨课第一阶段总结反思 文综组地理——罗玲 转眼间历时四十多天的磨课第一阶段就要结束了。整个磨课过程,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文综组全体成员人人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齐......

    关于高级搜索与一般搜索的不同的研究报告

    关于高级搜索与一般搜索的不同的研究报告研究目的:对高级搜索与一般搜索进行对比,了解二者各自的优点与不同。对今后的论文写作进行有效搜索提供重要的方法的学习过程。 研究......

    课例研究报告作业

    标题: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 《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 姓名 张颖 学科 英语 单位 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 一、序 (一)学校:西安市第三十三中......

    课例研究报告(精选5篇)

    篇一:课例研究报告范本 课例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框架内容 一、阐述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主题)是什么,研究这一主题的意义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