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3:5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平昌关镇党委书记 王德现

同志们、乡亲们: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一份美丽的画卷,秋天更能够让人们在春播后的田间劳作中成就那份感恩和喜悦。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五谷飘香、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共商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计,共谋全镇农民增收渠道,共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篇章。今天参加会议人员为全体镇村干部,与会群众代表一千余人,足以说明此次动员大会意义重大,事关我镇未来几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必将加快全镇农业特色产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刚才,宣读了《镇党委、政府关于成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人员名单》,传达了《镇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严加政等四位在种养殖特色产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群众代表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心得体会,再次证明了种养殖特色农作物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他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成功经历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信用社主任李东同志就下一步的贷款方式、方法等信贷服务向大家做了新的政策说明。下面,根据镇党委、政府讨论的意见,对我镇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主要讲三点 1

意见:

一、发展特色产业是市场的需求、政府的要求、农民的渴求。

1、消费理念更新引导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镇作为传统上的农业大镇,发展农业仍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些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市场需求量很大。尤其是现代生活的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等观念深入人心,绿色健康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消费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镇传统上种植的花生、豇豆、土豆、萝卜等特色农产品有很好的销路,在周边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蒿林为主的豇豆种植基地,年种植面积在千亩以上,产量达千万斤,市场仍供不应求。平昌冠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特色品种,种植荷兰七号土豆,经过两年的试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改善,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有数据统计,信阳市蔬菜市场25%的占有量为本地供应,另外75%的占有量为外地输送供应,潜在市场巨大。

可以说,种养殖特色农作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仅是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最大化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主要种植方式。

2、政策精神提倡和鼓励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作为中央的既定政策,2

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上级政府,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增加土地收益率和产出价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建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在今年的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中,王铁书记明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产业上做文章、在特色上创品牌、在效益上求突破。通过构建特色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

3、发展特色产业是农民的渴求,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多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种植着小麦、水稻等单一粮食作物,付出的辛劳与所得的收益并不成正比。原因很简单,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虽是生活必需品,但亩产效益并不高,与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事实上,广大群众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也十分渴求去种植一些特色农作物,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然而对我们广大群众而言,在渴求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却面临着一些不知如何去种植特色农作物,如何去发展特色产业的问题?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局限和思想观念的滞后,往往缺乏敢闯敢干精神,种植的一些特色农作物面积小,经营分散,规模效益不高。广大群众在渴求发展特色产业、增加 3

收入的同时,更期望在种植特色农作物上得到技术指导,以及品种选择、农产品销售和信息引导等方面的服务。

今后,政府将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制定关于农业特色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切实为群众当好参谋,做好引导,完善种养殖技术培训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引导等服务工作。

二、天地人和,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有利条件,这些综合因素必将推动特色产业取得蓬勃发展。

1、强农惠农政策得天时。

今年1月31日,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经新华社授权播发,这是国家连续第七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显而易见,文件精神是通过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在27条主要内容中,很多是涉及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的,比如: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等等。

为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政策转化为加快特色 4

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平桥区也出台了《平桥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实施细则》,加大财政、项目支持力度。按照“适度集中,扶优扶强”的原则,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全区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化项目。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把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符合贷款条件,信用程度好且有可靠抵押担保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在利率执行上实现优惠。

这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仅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保障,更体现出了党和政府对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决心。

2、优越种植环境赢地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文化。平昌关镇悠久的文化和耕作历史造就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这种种植环境为平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来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全镇共有耕地7万多亩,林地16000亩,塘堰及中小型水库1.3万多口,水域滩涂面积2.6万多亩,为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提供了土地资源上的保障,这种地理环境上的优势也是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 5

区建设中创新土地流转体制机制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工作。我们鼓励广大农户以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以促进农业特色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和集聚发展。

3、群众渴求发展筑人和。

一方面,广大农户具有多年来的蔬菜种植传统,群众渴求以发展特色产业来提高收入水平,种植特色农作物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镇党委、政府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决心很大,前一段时间,镇政府带领一些镇村干部和种养殖大户前往湖北仙桃、山东寿光以及河南南阳等地密集考察了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在群众中反响很大。同时,镇党委政府又成立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营造了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时,过去我们本土种植特色农作物的发展也先后培育出了一批“科技明白人”和“致富带头人”。他们在群众中的示范带动和观念更新中进一步构筑了发展特色产业的人和环境。

三、发展特色产业,重在持续、重在规模、重在扶持。

1、持续发展,方能构建适合我镇实际的特色产业布局。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是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也不例外,根据《实施意见》,我们要规划构建鳝鱼养殖、土豆种植和莲藕种植的三大特色产业布局,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将市场导向与平昌实际和群众意愿有机结合起来,6

坚定不移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持续发展最有生命力的特色产业,使之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镇。

通过考察,湖北仙桃市张沟镇被誉为全国养鳝第一镇,山东寿光被誉为全国蔬菜种植第一县,河南南阳黄台岗镇被誉为万亩土豆和胡萝卜生产基地,这些示范城镇的产业发展也都是经过了几年、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才达到如此规模。可以预见,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方能促进平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找准突破口。

2、规模发展,方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规模效益。要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就必须走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规模产业,取得产品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产生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根据平昌地域特点,我们将重点打造千亩土豆生产基地、千亩莲藕种植基地、百亩水产养殖基地,形成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发展特色产业的致富之路。

3、大力扶持,方能将农民群众广泛调动起来,打赢这场发展特色产业的硬仗。

一人富裕代表不了一方富裕,一方富裕代表不了全镇人民共同富裕。要将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的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进来,以实际行动投入进来。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 7

奖励措施,具体奖励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规定。下一步,政府将力争有关项目建设,大力扶持三大特色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同志们,“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顺应市场要求,顺应农民心愿,按照经济规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致富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从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扬敢闯、敢试、敢干的创业精神,将我们的智慧和热情融入其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们平昌的农业特色产业就一定能够做大做强做亮,我们特色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果就一定能够早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同志们,让我们一道为实现平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届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一年来特色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明年的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刚才,5位同志分别代表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先进乡村做了大会发言,12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他们是我市特色产业开发中涌

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努力开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特色产业开发势头强劲

一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前两届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认真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开展了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去年以来,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面积130万亩,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87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占到总纯收入的一半。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明确,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党委政府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顺应民心民意的惠农工程、发展工程,自觉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指导农业和发展农业。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全面落实了领导干部包抓产业责任制,17个优势主导产业分别组建了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集中人力物力包抓产业发展。各县(区)和优势产业区域的乡镇,成立了相应机构和组织,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制订下发了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四个流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各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走村入户,破解难题,活跃在田间地头,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包抓、督促特色产业开发之中,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尽了心、负了责、出了力、流了汗,涌现出了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区、乡镇、村社和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广大农民群众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手段日益增多,开拓市场的本领日益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乡村干部和能人大户。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产业基地为基础,创办专合组织,领办龙头加工企业,注册产品商标,申请原产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等各项认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联系订单,拓宽了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提高了经济效益,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一年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化”的目标,加快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增核桃52万亩、花椒37.81万亩、中药材12.05万亩、油橄榄6.83万亩,银杏、茶叶、蚕桑、苹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特色产业面积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实现了较大发展。畜牧养殖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水产取得突破,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一大批专业乡镇、专业村和规模养殖、经营大户已经形成和正在崛起,产业开发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三)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建成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龙头企业。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陇南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宕昌县合兴中药材开发公司、西和县瑞雪洋芋精淀粉开发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或进行了改扩建。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户。这些龙头企业在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扶持发展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建设销售市场,扶持运销大户。全市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17个,农产品销售市场163个,以武都马街花椒市场、成县小川核桃市场、礼县永兴苹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为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基本形成。同时,我们把特色农产品注册认证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4个、144.3万亩,认定无公害畜禽43万头(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1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基地、810亩;礼县大黄、西和半夏、文县党参、宕昌当归、两当狼牙蜜等先后获得

地理标志产品或gap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126个,全市获甘肃名牌农产品企业4个,陇南名牌产品企业13个,注册认证工作走在全省各市州前列。一年来,我们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四届农博会、中国兰州茶叶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等节会,我市茶叶、油橄榄等16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后稷奖。我们相继举办了第二届陇上江南冬播露地

蔬菜博览会、陇上江南明前茶鉴品会等大型节会。我市各县区和一批企业先后与外地经销企业签订了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经销合同。这些节会的参与和举办,有力地推介和宣传了陇南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了陇南特色产业知名度,陇南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省有了地位,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

(四)农业科技水平有新提高

按照“五个千人(户)到村”的要求,全市创办农民科技学校962所,科技特派员服务到村1277人,干部帮助指导到村762人,培养科技能人1163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83个。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间作套种、水库网箱养鱼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通过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工程,既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又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科技是增产、提质、增效的第一推动力,充分发挥了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的现实生产力。在前不久由国家科技部等17个部委举办的第十五届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上,我市设立陇南展馆和陇南特色产品销售馆,全方位展示了特色产业开发的成效,受到大会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23个产品再次获得后稷奖,3个产品获得后稷特别奖,陇南市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成交奖。市县两级还组织大批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种植业大户参展参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技意识,并达成了一大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协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同比增长9.3%,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今年预计可达到3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特色产业产值30亿元的目标,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达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县区和乡镇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一些气候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还没有破题,还存在空白点,优势主导产业全覆盖、最大化的目标还没有落实到村到户。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农户效果不显著,特别是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的提高。三是注册认证及获奖的农产品数量不少,但运用这些成果扩大宣传和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方面还做得很不够,真正在全国全省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还比较少。四是销售手段比较落后,运用现代传媒和技术进行网上营销、网上订单等几乎还是空白。大宗农产品,如蔬菜等销售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特色产业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面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明年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不仅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农业保护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而且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为今后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我们提出发展特色产业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措施完全符合陇南实际,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抓住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机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高潮。

今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是特色产业规模要做到最大化。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油橄榄、茶叶等全市一品、数县一品的优势主导产业明年要实现适生区全覆盖和基地规模最大化。区域性、独一性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三是农产品知名品牌的打造要有新突破。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达到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四是市场营销能力要有大提升。进一步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等新型农产品营销取得突破。大批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统筹规划,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做大特色产业规模,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要在实现适宜区全覆盖,油橄榄、银杏、食用菌、经济林果、花卉以及区域性特色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形成规模。要因地制宜,发展桔子、枇杷、樱桃、石榴等区域性、独一性的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白龙江、白水江川坝河谷地带要建成万元田示范区,西汉水流域要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腰带和新的增长点,嘉陵江流域要建成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区,礼县下四区、武都洛塘片、康县大南峪、寺台片、西和县晒经片、徽成盆地等光热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就种什么。通过几年的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使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既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盼望。各级政府要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来抓。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是把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已经建成的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国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的优惠,帮助企业解决土地征用、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联合经营、实施兼并等多种方式,促进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真正建立一批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当前全国经济转型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陇南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已经签订协议合同和正在建设的企业,要加强跟踪服务,提高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建设速度,力争新建成不少于20个龙头企业。三是在主导产业实现突破。要针对我市目前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但深加工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确定主抓领导和责任部门,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明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着力打造陇南农特产品知名品牌

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打造知名品牌是提高特色产业效益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抓好农产品“一注册三认证”工作。农牧、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明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不少于50项。到2012年,无公害产地认定规模占种植总规模的5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数量分别占农产品认证数量的30%、10%和5%以上,特色优势中药材都要实现gap认证。其次要抓好品牌建设。目前,我市仅有4个甘肃名牌产品,还没有一个中国名牌农产品,许多农产品因为没有品牌和商标不能进入超市,影响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狠抓商标注册和品牌申报、包装、宣传,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更新设备,提高质量,争创品牌,在每个主导产业中都有几个在省内省外叫得响的名牌产品,用知名品牌打天下,闯市场,努力提升特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四)进一步培育完善流通体系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大市场建设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畅通销售渠道,把更多的农特产品销出去,确保农民从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丰厚的收益。要办好已有的农产品专业批零市场,优化内外结构,提升水平,引导其上规模、上档次,向多功能发展,扩大其吸附力和辐射力;要围绕区域性的大宗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支持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兴办一些规模大、档次高的综合批发市场。要着力培养扩大农产品购销队伍,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让他们引领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要积极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等节会,寻求合作,宣传和推介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产品销售积极开拓市场。今年的冬季露地蔬菜博览会和油橄榄展示会,要在兰州如期举办,形式上展销结合,以销为主,探索建立长久的供销合作关系。通过节会的举办和参与,把陇南的农特产品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五)努力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

科技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特色产业质量效益的有力保证。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省内外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合作,应用好他们的成功技术和措施。要办好特色产业研究院,整合科研力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科技顾问,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努力实现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村村都有科技能人和示范户,每个产业都有一批科技骨干,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增强其发展实力和后劲。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陇南,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抓特色产业就是抓增收,就是抓“三农”,就是抓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的一把手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进行面对面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把发展特色产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乡镇是发展特色产业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工作推动者,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优势劣势,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发展特色产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乡村两级干部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要勤于学习,躬身实践,努力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行家里手,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发展特色产业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责任到部门到人,实行一年一次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一年一考核,严格兑现奖罚政策。要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三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组织部门要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建设能够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强有力领导班子;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舆论环境;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统战部门要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民族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政府各部门、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强大合力。

(二)千方百计增加投入

要紧紧抓住中央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的机遇,积极论证申报特色产业发展的各类项目,争取国家、省上有更多更大的投入,市县两级要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多方筹措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要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吸引多元主体投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政策转化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从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积极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专业大户优先提供信贷,用好政策,减化手续,激发活力,逐步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缓解其资金短缺的“瓶颈”。要落实中央支持农村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机构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稳定队伍,理顺关系,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努力建立适应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特色产业的品质。

(四)创新体制机制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下功夫。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市现有的1100多万亩集体林地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新要求,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系列政策规章,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程,培养一支农村经营人才、乡土实用技术人才队伍,造就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同志们,发展特色产业是我们认准了的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继续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大力弘扬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等不靠、以干克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万众一心、和衷共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陇南精神,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工作落实,努力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用特色产业发展的效益造福陇南人民,为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宣传标语1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宣传标语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努力打造“蔬菜之乡”

5、抓好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促进平昌经济发展

6、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建设

7、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8、做大做强做亮我镇农业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9、努力构建我镇土豆、莲藕种植和黄鳝养殖三大农产品特色产业布局

10、合理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加快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

11、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哪,村组道路修建到哪

12、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13、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抢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新机遇

14、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稳步长效增收

15、积极推广“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运作、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

16、贯彻落实“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的产业发展要求

17、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18、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莲藕,政府每亩奖励1000元

19、大力发展土豆特色农产品种植,政府每亩奖励100元 20、大力推行标准化生态网箱鳝鱼养殖,政府每亩奖励1000元

21、大力推行标准化蔬菜种植大棚建设,政府每个奖励5000元

22、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3、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4、抓住机遇,内外联动,实现特色产业全面发展

25、培育能手,扶持大户,带动小户,辐射周边,加快发展

26、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产业结构要有大调整

27、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28、强化宣传,打造品牌,提高我镇特色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9、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30、发展特色产业是市场的需求、政府的要求、农民的渴求

31、发展特色产业,重在持续、重在规模、重在扶持

第四篇:在军训动员大会上讲话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教官、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校2010级新生军训正式开始了,这也标志着大家在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学习生活正式开始。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承担施训任务的武警部队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各位教官表示热烈的欢迎。

军训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它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的实践表明:通过军训,广大同学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习军人的作风、军人的品格。通过严格有序的军训,培养爱国情操,提高国防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铸造钢铁般的纪律,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同学们成为意志坚强、纪律严明、素质优良的合格中专生。通过参加军训,有利于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广大同学培养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有利于磨练广大同学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广大同学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特长靠自我培养,智力靠自我开发,人格靠自我塑造,身心靠自我磨练。因此,我希望全体同学,要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军训中来。发扬我们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全体师生拼搏向上的精神,虚心向解放军同志学习,不畏艰苦,知难而上,有令必行,有禁则止,高标准,严要求,人人争当一名合格的军训学员。为此,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严格按照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军训中来,自觉接受一次人生正规训练,学到军人做事雷厉风行的好作风。

2、要严格遵守纪律,坚决服从教官的安排,听从教官的指挥,练好每一个动作,服从教官的统一部署。

3、要有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意识,个人服从集体,讲大局,处处为集体争光,努力体现出我校学生全新的精神风貌。

4、在军训中做到“五过硬”:

(1)遵守纪律过硬,做到:不喧哗,不骂人,不吃零食,严格遵守时间,不当逃兵;

(2)队伍活动过硬,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站队快、静、齐;

(3)内务卫生过硬,做到:被子叠方,被褥平整,物品整齐,地面干净;

(4)餐厅就餐过硬,做到:排队安静进餐厅,文明就餐互谦让;

(5)文明礼貌过硬,做到:见了教官要敬礼,见到老师要问好。

学校对军训工作十分重视,对军训的成效寄予厚望。为使本次军训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希望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希望新生班主任要全程参与军训、全力配合教官的工作,做好同学的教育、管理及服务保障工作。希望军训教官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指导、认真施训。希望参训同学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军训中;在军训过程中,始终摆正自身位置,以一个普通士兵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磨练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勇于挑战自我、挑战困难;要尊重教官、服从教官的命令、听从教官指挥;要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关心他人、携手共进。总之,我们要上下齐心,全力以赴,确保军训工作高质量完成,切实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

同学们,给你们担任教官的,都是军队中的佼佼者。我坚信,在教官的训练和引导下,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你们都将会变得更加成熟而自信,勇敢而坚强!

最后,预祝这次军训取得圆满成功!

蒋立民

2010.9.1

第五篇: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高潮,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文县尚德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文县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文县、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要创新投入机制,既要争取国家投资、银行融资,更要注重启动民资、招商引资,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外商投资一齐上,努力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投资为支撑、招商引资为渠道、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鼓励农民以土地等其他农业生产资料方式,科技人员以知识产权,企业以资金等形式联合投资,实行股份制经营,走“企业+农户+科技人员”的产业化经营道路。真正把行政推动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驱动这只看不见的手都硬起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同志们,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是陇南富民强市的千秋大业,是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根本大计。发展特色产业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关键因素是各级干部,通过这次会议的召开,希望全市上下能够振奋精神,群策群力,开拓进取,掀起特色产业大发展的新高潮。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一般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抓实事入手,深入到特色产业的主战场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狠抓落实,打开局面,把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抓出实效,为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你们好!xx级的新生刚刚跨进二中校门,校园里充满了喜庆,我们xx年的入学教育,队列队形练......

    在防汛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防汛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在主汛期即将来临之际,村支两委在这里召开防汛动员工作会议,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动员全村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迅速......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同志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暑假转眼间就过去了,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迎来了高二0一二届新同学并在这里隆重举行军训动员大会......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官、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09级新生军训开训典礼,首先请允许我向参训每一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军训工作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位老师员工表示......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教官、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拉开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级新生军训的序幕,2011级新生是我校经教育厅正式批办中专后首批招收的学......

    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官、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09级新生军训开训典礼,首先请允许我向参训每一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军训工作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位老师员工表示......

    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各级干部、知识分子、城乡居民、同志们:今天召开全民招商引资动员大会,这是县委、县政府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判断后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号......

    在城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广大市民朋友们: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城市建设管理年”启动仪式,这是深化“三问三解”活动的具体行动,更是打造“xx宜居强区、和谐幸福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