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时间:2019-05-14 03:3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工技能课程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第一篇: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电气工程系

老盛林、欧向东

一、课程改革与特色

1.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对职业教育也提出新的挑战,原来的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日益显现,为此学校在2004年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在电工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课题化教学”的新模式,以技能培训内容为核心,将与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艺知识放到实习教学中进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按照维修电工职业或岗位需要的能力和要求来设计课程,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要的吻合,对专业课程实行动态管理,以职业分析、能力分析为主,及时反馈,不断调整。同时,根据中级技能培训特点,打破学科体系,采用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将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比较系统而又完整地重新整合,融为一体,特别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互穿插、渗透、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原有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使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一是推进模块式教学,突出一体化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技能模块作为一体化教学的切入点,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块和课题进行了精心规划,构成了我校模块式课题化教学实施计划。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体系是由一条主线,二个平台,多个模块构成。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主线;建立文化基础教学平台和专业能力教学平台;每个平台下按照教学要求和技能特点设置多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中还可以设若干子模块)。在每个子模块下按技能要素确定若干课题,整个体系涵盖了专业(工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专业能力教学平台设置17个技能培训模块。每个模块做到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多学科相互渗透,理论知识针对性强,充分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心智技能的发展;技能训练以能力为本,在实践中引导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升综合实训水平。我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多样,涵盖“订单式”学生培养、师资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各个方面。比较典型的代表性例子是与左江水泥厂的 校企合作,做到准确专业定位,明晰培养目标。为确保培养质量,学校与左江水泥厂在以下几方面就校企合作内容达成共识:一是机电班和电气运行班的老师,必须到左江水泥厂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接受左江水泥厂企业文化教育;二是邀请学生家长参观左江水泥厂,听取建议和意见;三是学校组织教学行家和职业教育培训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设置论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企业文化的课程;四是每个学期由左江水泥厂派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导并反馈信息;五是左江水泥厂以学校为依托,建立“企业员工岗位能力再培训基地”。根据生产需要,每年安排在岗或转岗职工到学校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再培训并接受考核。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畅通了校企之间合作的途径,做到资源优势的互补,即人才、设备等资源利用趋于最大化。同时,使学生能接触见识到企业的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先进的设备、设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更精的技能和知识。

三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演示、练习、讨论、模拟、实验、实习、下厂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软件的快速发展,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已不鲜见,我校几年前就在教室配备投影仪,并鼓励教师尽可能使用课件上课,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校对教师提出创作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的要求,为此,多次请有关专家来校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在教师中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并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考评内容之一。

四是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在具体课堂上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每个教学课题就是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导入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突出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将所教内容细化、量化、分解成逐步递进的几个阶段,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加强“两基”教学的同时,适时切入部分有相对难度的课题,让学生融会贯通,并以此分段作业练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2.推进教学基础建设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基础作支撑。我校从培训课题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教学研究等方面,不断推进教学基础建设改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全面开发各个模块教学课题库。培训课题是模块式一体化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从课题建设入手,开展以开发新课题为核心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题开发时我们还注意以下问题:(1)各课题模块间的知识的衔接;(2)体现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3)涵盖本专业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不断引进新技术添置新设施;(5)教师要既懂工艺,又有专业理论,熟练掌握本课题模块的操作技能,熟悉相邻课题模块的技能并把握好知识的结合。学校要求专业教师人人都要关心课题开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直接参与课题开发,并聘请部分企业的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与我院的一些骨干教师一起开发培训课题。课题开发成果纳入教师评优、职称评定和学科带头人的业绩考核之中,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开发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努力,我校现在已逐渐建立起了若干个培训课题库,从而为维修电工培训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这样的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鼓励教师进德修业、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全区百名名师工程”为指引。2005年选派1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广西机电技术学院进行机电专业技能研修,2006、2007年还分批分期将专业教师送往全区、全国实训基地,以及利用暑期到企业进修培训。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得师资队伍的技能水平稳步提高,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技能等级基本达到技师或高级技师等级,符合并适应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要求。

三是强化教学研究,推动课程改革。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开发与编写任务。近年来,由我系专业教师主编国家级教材《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6本,主审国家级教材6本,校本教材,为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教学效果

多年来,我校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由此带动了我校维修电工社会培训量的快速增长。学生和家长对本专业教学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我校维修电工工种技能鉴定平均合格率中级达97%以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今年5、6月参加全国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两个,在全区选拔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

2007年12月1日

第二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大中专院校的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里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要分析施教对象,掌握其认知水平,不断结合新知识、新应用,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体系;整合;设计法教学

作者简介:安小宇(1979-,男,河南许昌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王子成(1976-,男,河南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75-01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中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向本地区输送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课程教学担负着专业技能培养的重任,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了解并快速学会相关的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中关注的要点。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职教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如“机床电器控制”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电类问题,如电力驱动、电子电器、电子通信,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因此该门课程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第一,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涵盖的内容广泛。电工电子包含了电工知识(直流电、交流电、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电类仪表的使用及安全用电常识等,电子技术部分又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第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验实践较多,操作性强。第三,该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学时数少,大部分学校学时在90学时左右,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工电子

技术学时仅为48学时,与教学知识点多的矛盾冲突较大。以往学生感觉该课程较难,能学会的东西较少。

三、多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讨论改善的措施 1.首先要关注的是职教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分析授课对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者是有关生长发展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职教生就会缺乏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丧失进取心。探究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动机,才能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段名言所强调的“好学”、“乐学”即学习动机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学得好。学生学好某一门课程决定于内在动力,也与外部因素的刺激有关。某项调查表明,职教生喜欢学习某门专业技能功课的原因有:觉得这门功课有用;这门功课有趣;学好这门课程会取得好成绩;来自教师的因素(学生觉得这门功课老师教得好,待人亲切,师生关系好;来自其他同学的因素(因为别人喜欢,受之感染所以自己也喜欢这门课程。

从这些因素分析,要想让学生学好电工电子这门课程,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引入课程时,多给学生讲解这门课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及该门课程所授技能所解决的问题。例如讲解工厂中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自动生产流水线,只有了解这新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气性能,才能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大到航天航空科学研究,小到超市收银员,都需要操作和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因此课程引入这些内容时首先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还要考虑职教生是通过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依据

电工电子的课程特点,应该整合课程内容,还要对课程进行综合设计,这一点放在后文中讨论。从教师的角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讲解要由浅入深,授课方式要灵活多变,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多与学生沟通,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2.关注以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中,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包含了电路及基础理论、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注重理论分析和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建立,像三相电规律较复杂,电路模型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会不自觉地放弃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没有结合实际电路,让学生觉得这些只是脱离了实际生活。

另外由于课时所限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精简教学内容,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略讲或不讲,这样就失去电工电子的系统性,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一致。以往开设的实验也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用性不强。对于职教学生,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精讲,把复杂的知识进行拆分、简化,突出应用。从应用的角度引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原理分析。做到理论讲解够用为度,着重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电工电子要求的实践能力培养重点进行训练:如电工基础部分,照明电路的正确连接,电动机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组建及实现;电子基础部分,注重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识别与测试,常用放大电路与集成放大器的特性及功能测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与测试等。

根据课时合理地整合教学知识点,电工电子课程应该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将电机及控制技术、整流稳压电源技术,放大电路,触发器技术与门电路技术,可控整流电路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机床电气控制等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以致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应该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如在讲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概念时,把两种电路模型板书在一块黑板上,方便学生对比和识记;还可以灵活设计电源的参数,把两个电源连接在一起,一个做电源作用,一个做负载作用,如手机电池的充电状态,使学生进一步结合实际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和阻抗匹配的重要性。这时板书讲解突出其优点。在讲解到元器件时,就可以将课堂搬到实验室,现场识别元器件,演示测试元件的特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识别、测

试、竞赛、评比,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动画等使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在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一般来讲,单次课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前回顾,新课导入,重点内容展开,重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的练习和小结。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符合认识规律。而在平时的教授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缺失某些教学环节,如课前回顾、新课导入,使学生难以快速接受新的知识,对新知识感觉到突然。对电工电子课程要加强练习和小结,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进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做中学符合职教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切忌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4.依据课程和学生认识规律,做整体教学内容和教法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也相应地调整教学形式。初期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讲授,教法上适当采用讲授、讨论、引导和交流的方式。中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教法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上实操课,引导分析,综合应用。后期则是知识应用阶段,突出自主性和实践性。同时后期实践活动与最终考核挂钩,以刺激学生兴趣,提高效率。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要想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分析施

教对象,掌握职教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分析课程本身,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依据机械类专业的需要,整合教学内容,综合设计教学内容,不能单单翻译课本;另外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合适的教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最后,注重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感受,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

第三篇:《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国内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的内容结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从该课程的思路和内容结构入手,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课程改革方案,并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066

1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地铁系统中牵引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无一例外地和电工电子相关技术联系在一起,迫切需要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与车辆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而《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是培养合格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定位是专业基础课,既承担着为更核心的相关专业课程作前期铺垫的任务,同时又要普及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电学基本知识。

而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教材内容结构,要么不能凸显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实际应用情况,要么内容结构上有所偏颇,不够合理。学校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会出现逻辑模糊的现象,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以上情况,就该课程的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2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改革建议

第一,教材的思路。个人理解,所谓专业基础课,当然是要有针对性地凸显具体的“专业”相关知识,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首先确定哪些电学知识是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联的,然后开始介绍,对于学生来讲,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接受。

第二,内容结构的调整。根据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参照目前所存在的教材的实际编写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重新规划了内容结构,比如,强调了首先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电气系统概述,让学生首先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其次,根据所学的相关的知识点,依次进行介绍,并搭配合理的例题和复习思考题。具体方案(共102学时)如下表所示。

根据教材的改革思路进行匹配,个人认为,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基础为重,主要是为专业课更好地开展服务,更适合以理论为主、实训操作为辅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实训操作环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动起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训操作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强化记忆,甚至有时会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就目前教学的情况来看,必要的实训设备和实训操作环节能非常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普及电学基础知识,同时为相关专业课程打基础。

当然,一门课程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以上几方面是基础保障,同时,作为任课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和钻研,提升专业素养,及时掌握相关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所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所教内容进行调整。

3结论

以上分析,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受益,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文中所提的改革,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已经用过,当然作为任课教师要多花时间和心思将教学内容收集和整合,所教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较高,教学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于涛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邵晓光如何提高高职学生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4).[3] 朱红艳传感器在轨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4] 郭宝东基于光线传感器的地铁“二门”系统的防夹人方案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2

第四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大中专院校的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里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要分析施教对象,掌握其认知水平,不断结合新知识、新应用,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体系;整合;设计法教学

作者简介:安小宇(1979-),男,河南许昌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王子成(1976-),男,河南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75-01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中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向本地区输送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课程教学担负着专业技能培养的重任,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了解并快速学会相关的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中关注的要点。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职教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如“机床电器控制”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电类问题,如电力驱动、电子电器、电子通信,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因此该门课程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第一,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涵盖的内容广泛。电工电子包含了电工知识(直流电、交流电、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电类仪表的使用及安全用电常识等),电子技术部分又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第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验实践较多,操作性强。第三,该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学时数少,大部分学校学时在90学时左右,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学时仅为48学时,与教学知识点多的矛盾冲突较大。以往学生感觉该课程较难,能学会的东西较少。

三、多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讨论改善的措施

1.首先要关注的是职教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分析授课对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者是有关生长发展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职教生就会缺乏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丧失进取心。探究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动机,才能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段名言所强调的“好学”、“乐学”即学习动机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学得好。学生学好某一门课程决定于内在动力,也与外部因素的刺激有关。某项调查表明,职教生喜欢学习某门专业技能功课的原因有:觉得这门功课有用;这门功课有趣;学好这门课程会取得好成绩;来自教师的因素(学生觉得这门功课老师教得好,待人亲切,师生关系好);来自其他同学的因素(因为别人喜欢,受之感染所以自己也喜欢这门课程)。

从这些因素分析,要想让学生学好电工电子这门课程,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引入课程时,多给学生讲解这门课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及该门课程所授技能所解决的问题。例如讲解工厂中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自动生产流水线,只有了解这新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气性能,才能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大到航天航空科学研究,小到超市收银员,都需要操作和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因此课程引入这些内容时首先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还要考虑职教生是通过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依据电工电子的课程特点,应该整合课程内容,还要对课程进行综合设计,这一点放在后文中讨论。从教师的角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讲解要由浅入深,授课方式要灵活多变,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多与学生沟通,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2.关注以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中,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包含了电路及基础理论、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注重理论分析和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建立,像三相电规律较复杂,电路模型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会不自觉地放弃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没有结合实际电路,让学生觉得这些只是脱离了实际生活。

另外由于课时所限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精简教学内容,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略讲或不讲,这样就失去电工电子的系统性,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一致。以往开设的实验也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用性不强。对于职教学生,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精讲,把复杂的知识进行拆分、简化,突出应用。从应用的角度引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原理分析。做到理论讲解够用为度,着重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电工电子要求的实践能力培养重点进行训练:如电工基础部分,照明电路的正确连接,电动机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组建及实现;电子基础部分,注重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识别与测试,常用放大电路与集成放大器的特性及功能测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与测试等。

根据课时合理地整合教学知识点,电工电子课程应该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将电机及控制技术、整流稳压电源技术,放大电路,触发器技术与门电路技术,可控整流电路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机床电气控制等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以致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应该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如在讲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概念时,把两种电路模型板书在一块黑板上,方便学生对比和识记;还可以灵活设计电源的参数,把两个电源连接在一起,一个做电源作用,一个做负载作用,如手机电池的充电状态,使学生进一步结合实际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和阻抗匹配的重要性。这时板书讲解突出其优点。在讲解到元器件时,就可以将课堂搬到实验室,现场识别元器件,演示测试元件的特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识别、测试、竞赛、评比,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动画等使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在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一般来讲,单次课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前回顾,新课导入,重点内容展开,重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的练习和小结。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符合认识规律。而在平时的教授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缺失某些教学环节,如课前回顾、新课导入,使学生难以快速接受新的知识,对新知识感觉到突然。对电工电子课程要加强练习和小结,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进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做中学符合职教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切忌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4.依据课程和学生认识规律,做整体教学内容和教法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也相应地调整教学形式。初期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讲授,教法上适当采用讲授、讨论、引导和交流的方式。中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教法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上实操课,引导分析,综合应用。后期则是知识应用阶段,突出自主性和实践性。同时后期实践活动与最终考核挂钩,以刺激学生兴趣,提高效率。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要想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分析施教对象,掌握职教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分析课程本身,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依据机械类专业的需要,整合教学内容,综合设计教学内容,不能单单翻译课本;另外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合适的教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最后,注重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感受,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

第五篇:电工技能说课稿

说课稿范例 《顺序控制线路安装》说课稿 EE电工 说课稿

课程时间:45分钟,内容:随机抽

说课稿准备时间:3小时。附:PPT(略)

《顺序控制线路安装》说课稿 周云水

一、设计理念

本课针对中技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主要特点是:(1)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2)以来自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

(3)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

二、教材分析

《顺序控制线路安装》属于《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课题四,该课题内容较多,需要六个课时来完成。顺序控制线路安装属于其中的一小节,本节课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规程,以完成顺序控制电路安装这个任务为载体,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

考电工证

结合一起,既培养了学生安装线路的技能,又使他们理解了线路的工作原理。学好本节内容,为以后理解与安装复杂线路打好扎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安装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线路,培养学生按图施工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养成规范使用工具、规范接线的习惯,学会利用工作页来分析线路、提高操作技能、积累操作经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树立“工程上没有60分,只有正品与废品”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电工专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提高专业技能奉献青春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原理图能正确安装顺序控制线路。难点:工艺的规范性

三、学情分析

认知方面:本节课上课的对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与电子电工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在学本节内容前,已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低压电器

泰开隔离开关 的工作原理,对简单线路的接线方法与安装工艺也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心理与情感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专业怀有美好的理想,想学好专业,但对练就一手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心理上准备不足,不肯吃苦,不愿在做精做细上下苦功。有时会出现工艺上只追求过得去,“60分万岁”的想法。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把学生能做什么放在首位,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知道什么。以工作任务为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学法:

新的线路只是一个载体,重点是在安装过程中熟练掌握施工技巧,练出一手过硬的接线本领。反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该操作课的重要学法。

五、教学过程

1、任务引领 10’

把学生带到学校实训搂一楼金工实训场地,分组观

电工手册电子书阅读

察机床动作的顺序工作过程,打开电气柜,边操作按钮边看电器动作方式。通过以上实物观察,获取来自岗位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顺序控制的兴趣。

2、任务分析 15’

带着从岗位上获得的任务,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导出新课内容。

(1)讨论:由学生讨论在电气上实行顺序控制的方法,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画出设计草图,倡导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讨论结果老师进行总结,总结时老师要说出自己的想法。6’

(2)自学:讨论后,安排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图2-

27、图2-28。自学前设计3个思考问题。6’

(3)分析:分析线路结构,重点说明线路安装的顺序。3’

3、任务布置 5’

把需要学生安装的线路图提供给学生。如图2-28 C)。提出工艺要求。提出安全及文明生产要求。

4、完成任务 15’—延至第二节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指导、记录工作,对完成任务的

低压开关厂

进度和质量进行了解,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分层教学:学生接受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实行工作页制度。

5、突破重点的方法

强调安装顺序,即执行“自下而上,从头至尾,由右及左”的安装方法。

6、突破难点的方法

该节课的主要难点是工艺规范的严格执行,解决该难点的主要办法是:(1)举例说明“只有60分的产品不仅不赚钱,反而赔钱”的道理,在学生中树立工艺上精益求精的共识。营造学生互比工艺的好学风。(2)在评分标准中把工艺分的比重加大,引起学生对工艺规范的充分重视,对工艺不符合要求的,退回重做。(注:接线需要二节课时间,以下7、8两点为任务完成后的教学内容,从课程完整性考虑,在此也给予说明。)

7、工作质量的考核

评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所有

开关电源 改电压

分数都评完后,选出最好的与比较差的作品,进行集体点评,提出意见。

8、提出任务完成后的要求 根据考核结果,请学生按考核表上的“问题反馈”,在工作页上“课堂记录”栏目中记录,并写出下次操作时的改进意见。布置课后思考作业:

六、教学效果预期

根据该班学生的专业基础、态度与以往专业操作经历,估计:1)元件安装部分基本没有问题,除非出现元件本身存在固定脚损坏、木板有缺陷等原因;2)布线部分有20%的学生还是不能符合要求,原因可能是接线熟练程序不够,需要更多的练习。3)通电一次性成功的概率为80%左右。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在按钮内部,特别要注意检查端子排前后的接线。4)有70%的学生具有基本的故障排除能力。其中大部分是根据原理图分析而得,另的一小部分是根据经验得出,两种排故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下面我将从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技术》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这节内容中主要介绍了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的联结方法和实际应用,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定义,以及星形联结方式下相电压和相电压的数量关系。该教材在这节内容之前已经对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做了详细的介绍,而该节内容也是后续章节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动机等内容的学习基础,所以该节内容在《电工技术》整体知识技能结构当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注意回顾旧课内容,与旧课内容衔接好,使旧课为新课服务,使新课有基础、有落脚点。另一方面要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同时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是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相电源常用的一种联结方式,是进行电机、设备控制的基础,所以该内容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技能点,教学时应该注意对它进行详略得当、深浅适宜的分析。

2、学情分析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相对应的教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该班是机电班,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理论分析理解能力很弱,对纯理论的说教很不感兴趣也难以理解,但是对电工技术中简单的原理、概念、元件还是有一些了解,而且他们爱“动手”,能动手,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同时在教法学法设计的时候注意对理论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慢慢的,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虽然该班是全男生班,课堂表现整体来说也比较活跃,但是大部分同学不善于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所以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让学生多讨论,多讲述,多表达,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中职电工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的情况,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相电源星形联结的具体联结方式及实际应用 能够绘制三相电源星形联结示意图

2、理解相电压、线电压的定义

识记相电压、线电压间的数量关系 能够利用三相电源星形联结获得两种电压 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思维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胆识,让学生逐步能够自学一些文献资料,能够根据相关动画、图形分析理解具体问题,能够在公共场合大胆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电气绘图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观看动画、图形,自学,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逐步从疲于学习变为乐于学习,增强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自信心。

4、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a、三相电源星形联结的联结方式及示意图 b、相电压、线电压的定义、数量关系及实际应用(2)教学难点:

相电压、线电压数量关系的理解

二、教法学法设计

在进行教法学法设计时,本着积极推进“生本教育”的思想,施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学, 高度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做到先看后学,先读后学,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说、多学,从而做到不教而教,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开发学生潜能。

1、教法设计

这节课的教法以“启发引导法”、“师生互动分析法”为主,辅以“总结归纳法”,“图形教学法”。通过动画,图形演示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绕组联结方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星形联结,并且和学生互动分析,让学生画示意图、讲解星形联结的具体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得出星形联结的知识点、结论,再通过总结归纳巩固学习效果,最后再通过绘图练习,进一部加深学生印象,整个教法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减少知识灌输,争取“授学生以渔”。

2、学法设计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观察分析法、画图分析法、绘图练习法、合作讨论法、总结归纳法,观察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动画、图片,自学相关内容,思考分析星形联结的联结方式,讨论、解说、讲述、总结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掘知识,总结结论,理解应用,最后结合教法中老师的总结归纳,通过绘图练习法充分巩固学生对星形联结、相电压、线电压的认识。

总的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法决定了学法,而学法又是教法的落脚点,教是为了学而教,在这节课的教法学法设计中,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坚持以学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生本教育”。

三、教学过程设计

综合前面的各项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形象、轻松、活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强调学生轻松趣味而又有效的学习、讨论、解说、练习,强调师生互动分析、总结,教师适当引导、归纳。详细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1、复习旧课,导入新知

教师播放三相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动画,让学生回顾旧课内容,结合动画讲述三相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在学生讲述时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其思考回顾,协助学生正确流畅的讲述三相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然后教师提问教室里电风扇所使用交流电的电压是多少?机械厂的车床所使用的电压是多少?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和经验可以得到答案为220V和380V教师再问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电压呢?同时课件展示一三相四脚插座,教师再问生产生活里常用三相四脚插座各插孔之间的电压是多少?然后解说三相电源通过星形联结,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电压,三相四脚插座也是三相电源以星形联结向外供电,再提问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是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是结合生活实际和形象图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导入新课内容的目的。

2、生本教学,感受新知

(1)自学教材,观察分析,解说星形联结

首先布置学生自学教材,找出什么叫做星形联结,请一位学生朗读定义。师生互动分析出星形联结是绕组的星形联结,再让学生观看动画,再提问三相交流发电机有几个绕组?有没有首尾端之分?然后通过思维迁移,用示意图描述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让学生结合定义和图形解说星形联结,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协助学生流畅正确解说,达到让学生自己发掘知识同时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胆量的目的,。(2)画图连线,加深理解

让学生根据三相交流电源星形联结的定义和同学的解说,请多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连线示意三相交流电源星形联结,其他学生对他们的画图连线进行点评,借此来巩固学生对星形联结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然后解说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的这种接法,就是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三相四线制电源,并解释分别是那三相、那四线,再课件展示三相四线制插座图片,并结合图片解说和三相电源星形联结U、V、W、N的对应关系,及实际应用。

(3)看图说话,理解相电压、线电压定义

为了更好的应用三相交流电源星形联结,引入相电压和线电压,那么什么是相电压和线电压呢?请同学浏览教材找出答案,并朗读,教师总结分析,再分别请一位同学看三相交流电源星形联结示意图结合刚才所归纳的定义,说出那些是相电压,哪些是线电压,以活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相电压、线电压定义的理解。(4)图形分析,理清相电压、线电压关系

在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图扩展画上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各自接线端子间的电压是三相电源星形联结的什么电压?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轻易地可得到答案为相电压和线电压。再问学生电压分别为多少?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可得到答案为220V和380V,从而既复习了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定义,同时又引出了相电压和线电压的数量关系,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了思考,提高了积极性。再让学生计算一下380V和220V之间是怎样的倍数关系,并引导学生发现是呈√3倍的关系,然后教师将复杂的向量计算转化成简单的三角形边长计算,结合图形,分析计算出线电压=√3相电压,将复杂的内容,简单的解释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相电压和线电压关系的理解与印象。再结合电焊机图片,解说电焊机有220V,380V两组接线端子,提问学生使用220V,380V分别应该怎么接线,引导协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绘图练习,小结内容

教师小结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相电压,线电压及相电压与线电压间数量关系。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图练习星形联结示意图,并指出那些是相电压,那些是线电压,并说明它们的数量关系,从而巩固学习效果。

四、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详细知识点都在课件上展示过,所以只对整节课主要脉络和知识点进行板书。板书的设计按照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授课的先后顺序呈横向排列,突出重点,具有系统性,释复杂繁多的内容于简明扼要之中,看上去一目了然,清楚易懂,具体板书如下图。安全用电》说课稿

本节课我从下面五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电》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初三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教学指导纲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了解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根据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考虑到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事例引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幅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图片,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泛泛而谈的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通过媒体的动态效果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3)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4)练习:

①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②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近,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

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替。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达标练习

1、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图3—47,巩固知识,加强安全用电意识。

2、请个别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存在的为了防止触电而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

四、作业布置

针对初三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由人体触电讲到安全用电,实质是围绕一个电压、两种情况、一个原则讲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目的。我采用这种脉络式的板书,便于教师总结归纳,也便于学生学习的系统化、网络化。

下载电工技能课程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工技能课程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培训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培训心得体会自2010年7月17至7月31日,我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为期近半个月的能源化工类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培训,经过短短的半个月的学习,作为参训学......

    课程改革

    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

    课程改革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A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B重建新的课程结构;C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D倡导建构的学习;E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F促进课程......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依据《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课程改革,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内容的制......

    电工技能大赛 策划书

    电工技能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许多的工矿企业都开始由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向现代化自动化控制过渡,而PLC技术已成为了现代工业......

    电工技能比赛总结

    电工技能比赛总结 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在九号终于迎来了比赛的考验。总结自己比赛的经过,虽然成绩可能没有预想到那么好,但这样一个过程才是我所需的。在理论......

    电工初级技能鉴定

    电工初级技能鉴定本书是“电气设备实用技术”丛书之一,电工初级技能鉴定。本书共分6章,主要介绍电灯电路的复线图,变电、配电与动力设备的复线图,电灯电路的基本作业,变电、配电......

    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浅谈

    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浅谈 摘要:技工院校技能课的开设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段,教师要根据电工电子课程特点分步实施目标化教学,使机电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