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
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
摘 要:中职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德育教育对中职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它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艰辛付出和坚定守望的长期工程。我们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新路子,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
关键词:德育教育;重要性;实效性;和谐。
有人说,德育是一项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工作。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著于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德育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的是操作与实践很难统一。中职德育更是如此,目前,中等职教的生源大概有三类,一类是对专业有所了解,立志专业成才的;一类是在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学习不好,不愿上普高的;一类是愿意尽快就业,工作挣钱的。面对这样复杂的生源,要把不具备职业特征的学生通过职业学校的途径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绝不是单纯通过文化课和技能课就能够完成的。培养职业人的首要工作是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意识。因此,必须探索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规律。
必须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职业教育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空乘专业、服务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常化妆,要穿高跟鞋,而汽修专业、水暖专业的学生,职业要求就不一样。所以中职德育还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以及行为规范特色。
必须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研究职教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承认不承认它的特殊性。不承认特殊性,德育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德育老师应该有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引导中职生从自卑、自弃向自信、自强转化。
首先,德育老师在实施成功教育时,要善于理解学生,帮助学生重新确定职业和人生目标。了解与尊重学生是成功教育的要旨。被人理解意味着受到他人的关注,与他人之间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善于理解学生的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有利于成功教育的推进。例如对他们提供心理援助,消除成功障碍。鉴于学生入学时不同的心态,我们借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预设与个案初步形成的过程,施以潜力测试、问卷调研、心理援助、个别辅导、专题讲座、校园热线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教育和宣传。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包括个性倾向、气质类型、思维特点、兴趣、特长、价值观等等,以便扬长避短,找寻适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方向,从而引导学生重新定位职业生涯目标。
其次,德育老师在实施成功教育时,要多运用赏识的方法。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产生一种安全感。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就是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赏识的结果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职生需要自信,赏识能帮助中职生找到感觉、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感。“生命因赏识而美丽”,教育尤其需要赏识,赏识能够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会激励学生从自己优势的方面去重点突破。“成功教育”注意调动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己,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学生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成功就是做好真实的自己,只有真实的认识自己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生涯的主人。
第三,德育课老师上课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在讲台上单一灌输,学生在下面机械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要走下讲台,多一些师生学生互动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1.采用模拟教学法,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如何掌握求职技巧这个章节中,就可以模仿求职面试场景,让学生自己当面试者,自己当考官,真实再现求职场景和求职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教学的要旨和学会求职的能力。
2.结合专业分层教学法,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首先要教导学生要根据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专业因人而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因而,在进行成功理念的渗透时可以结合专业来开展德育教学,按专业的侧重点来选择德育教学的侧重点。
例如对航空专业就必须侧重德育中形象礼仪的规范和训练。对会计和市场营销专业就必须加强理财和经济方面的实践教学。通过这样的模块教学加深中职自己对专业的认识,加强自己潜能的开发。充分发挥自己潜能中的优势。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体验“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理念。
第四,实行家访,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并且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导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呵护特困生的成功。
成功教育的理念就是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方式,中职生本身文化底子较薄弱,自我约束能力有也较差,为了能够把心理上有自卑感和行为上比较散漫的差生引导到正轨上来,就必须家长参与。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做为学校要把每个孩子的底细摸清,就要密切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并把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以此来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中职生很多时候他们在心理上有自卑感和不够自信,针对这样的心理困惑,我们德育老师就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困惑并且及时给予解决。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改善他们的心态,促成成功心理的形成。
(二)营造成功意识的校园环境,让中职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成功理念。
虽然德育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外部环境对中职生的影响和熏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渠道。我们学校为了对学生成功信念的渗透,在校园环境的布置和标语的选择上还是颇费心思的。优化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功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和放大教育资源,努力营造催生成功的育人环境。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教室、学生寝室到实训中心的环境布置,从校园橱窗到校内标语的设计,我们都力求围绕成功教育主题、体现专业特色。例如学校比较醒目的地方都会有激励性的标语:“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成功人生的基础。”“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通过这些带有标志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不断地想成功迈进。
我们十分重视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我们围绕成功教育的主题对校园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补充。
我们确定的成功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功。我们的育人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成功。学校管理价值观是:帮助师生成功是管理者最大的成功。教学宗旨是: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而教。努力营造崇尚成功的校园价值观。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的熏陶和激励对学生的内心的激励和转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提供实践平台,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品味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在课余尽量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成功体验。专家认为成功教育的教学策略之一就是“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这里所说的活动内涵要丰富得多,学校尽量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根据他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每一个学生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获得可以尽量施展其才能的机会和可能。所以我们就根据每个学生的各种各样不同的能力,开展不同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比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气排球比赛,舞蹈比赛、歌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感到自己的能力被肯定和赏识的自豪感。
2.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利用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开展专业技能大赛,这不仅能增强学生自己的专业意识,还能让学生体验职业成功带来的认同感。例如;开展插花比赛,雕刻水仙花比赛,会计作帐比武,计算机打字设计程序比赛,食品专业在中秋节做月饼。通过多种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认同职业的成就感,尽量能够做到人职匹配,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的成功体验。
3.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利用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其他才能的舞台,我们学校的社团成立的时间很长,学长带学弟学妹的方式传承的,比如有舞蹈协会,书法协会,演讲协会,手工艺协会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协会,在协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学校开展文化节活动,开展书法比赛,舞蹈比赛,演讲比赛等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化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开发多方面的潜能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四)创造岗位实践和成功就业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职业成功的成就感。在贯彻成功教育理念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活动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相适应的原则。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中职生创造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强调产教链接,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缩短学生工作适应期,增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强调依托社会资源的教育平台,组织到企业参观和调查、企业家报告会等活动,将社会实践、就业与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等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之中。组织毕业生人才交流会,增强中职生的就业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可以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自己被需要的成就感。
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职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职业体验,发展了特长,锻炼了能力,更激活了学生的成功心理,增加了他们生活的成功幸福指数,他们带着从活动中获得的成功喜悦,充满信心地去创造包括学业、做人在内的其他方面更多的成功。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做为培养新型职业素质的一线技术人员的中职学校更应该把成功教育做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重要任务。通过成功教育可以重塑中职生自信、自尊、自强的新形象,不断扭转社会、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对中职生的偏见和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通过实施成功教育培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匡正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的误读;通过实施成功教育促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踏入社会走向适合自己的岗位,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实施成功教育来实现教育的成功,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无论什么人,无论接受什么类型的教育,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自己。这是新时代和谐社会对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参考文献:
[1] 张新洲。刘京海与成功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 杜爱玲,蒋乃平。职业生涯设计学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陈剑锋。职业学校”成功教育理念“的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04(24):58-69.
第二篇: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推荐)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心和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而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前提。
一、加强我校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一)从我校学生心理现状来看:
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
(二)从社会环境看:
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腐朽糜烂的生活观,通过影视或网络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致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
(三)从家庭教育看: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我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给德育教育蒙上急功近利的色彩,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
2、由于中职学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及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再加上社会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为了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作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正面教育为主吧„„
3、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理论脱离实际。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所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椐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1、全员参与德育教育,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是小平同志对教师作用的概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德育观念意识。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优劣。③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和”蜡烛“精神。④推行德育”教师首任制“。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思想,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2、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通过实习、实训,注重转化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操守。顶岗实习回来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实习报告,然后由德育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配合进行汇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通过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氛围暗示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团刊、校刊、标语口号、名人画像、校训、校园标志性景点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系列活动、庆祝国庆系列活动等,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二是抓好仪式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如每周升旗仪式等。三是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要求班级环境的布置要造成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气氛。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出好黑板报、开辟爱国主义专栏等,尤其是革命节日或开展活动时,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它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学校教育中,面对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日报社。[3]《中小学教育管理》,主篇:贺乐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毛泽东选集》人民日报社。[5]《关于教育的谈话》江泽民。
第三篇:浅谈中职德育教育
浅谈中职生德育教育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才标准的第一条,就是要具备良好的人品。在国家大力扶持中职教育的前提下,面对中职生所出现的德育方面的问题,各中职类院校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积极的策略。文章认为,研究学生德育方面问题,对各中职院校和工厂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问题
一、中职教育现状及分析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是专门为企业及工厂培养有一技之长和一专多能的劳动者服务的。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辩证唯物主义表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带来的它的负面影响:拇指时代、网络泛滥等等。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抵抗能力弱,叛逆心和好奇心相对较强,心理不够成熟。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致使中职类学校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上网成瘾、打架、缺乏学习自觉性、谈恋爱、随口骂人、不尊重老师及同学、随地扔垃圾等等。
笔者认为,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心理严重,学生看不起学校,更看不起自己。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败”者,他们在家长的眼里都是“不成器的孩子”,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中职院校的看法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学生们对学校的看法;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学是因为年龄不够打工,而并不是因为想真正的来学知识,这种观点不仅学生有,部分家长也有。
(二)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没有学习任何知识的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冲动、固执、攻击、嫉妒、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加之本身就是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而且为了弥补心理空虚,他们逃课,流连网吧,谈恋爱,甚至用偷盗、抢劫等行为寻求“刺激”。
(三)心理不够成熟,道德观狭隘,思想偏激
由于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他们认为的讲义气,爱面子,但是缺乏真正的正义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遵守法纪是没本事的人才做的事。
(四)招生不易,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致使学生自由散漫
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全面,导致中职院校生源出现问题,以至于中职类院校将学校“商业化”,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本着招生的目的,大部分学校夸大未来的就业前景,以至于引起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责任感。
(五)大多数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德育课程跟不上,形式化严重
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养;部分学校沿用普高的教育模式,殊不知学生年龄虽大致相同,但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
二、针对中职生德育方面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展现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充分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作为教师赢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二)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堂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不要将活动停留在口头上是中职院校课改的重中之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是提高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可让已参加过实习的高年级同学用他们亲身体验来告诫低年级同学,或者由校企结合的企业领导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用真实的例子来教育学生。
(三)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真正“忙起来”
学校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歌舞社团、国旗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四)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作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如爱校爱家活动、感恩教育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鼓励教育为主,适当运用批评教育,教师赢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会并掌握批评与鼓励教育的“度”,使之更好的为德育工作服务。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师生道德交流机制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人格独立的个体,学生也不必盲从教师(但是不是说学生就可以不尊重教师,一般情况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要比学生丰富的多,在这一点上学生和老师是不对等的。)。学校可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学生做心理辅导,健全学生的心理机制。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走极端,所以学校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如当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被家长和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的、渐进的进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具有耐心、信心和毅力,不懈的创新和尝试,创出一条真正的中职德育新路子。
参考文献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陡势横桥)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理论,而且也是保证学生协调、有序发展的指导理论。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增强实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性 实效性
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引起学生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增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教育要事理相符。必须做到讲理符合实际、办事符合情理。讲理符合实际,就是讲道理要实事求是,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要通俗朴实,具有可接受性。办事符合情理,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自律,在工作中按照所讲的道理积极实践、狠抓落实、讲求实效,在行使职权、处理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要严格按原则办事,切实做到公道正派、言而有信。只有真正做到理合实情,才能收到教育实效。
一、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理念和指导原则
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最重要的是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军队自身建设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必须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多种需求,回答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调动他们投身军队现代化建设、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人、培养人、尊重人、关心人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献身国防、建功军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
部队学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文化素养,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活动,而不能脱离现实思想,也不能只注意表面好看,满足于课上了,心得写了,报上发稿了,上级转发经验了,但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热热闹闹地走了过场。思想政治工作是实打实的工作,搞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现实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教育扎根于群众的心中,针对性强,在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理论的灌输和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处理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关系,既要坚持领导和机关抓教育,又要坚持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搞教育。一是提高学生对教育的认同程度。心理学认为,当人与人之间达到理解、信任和尊重,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时,其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耐心疏导、启发自觉、说服教育,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这方面,教育者应把功夫下在疏导、启迪、凝聚上,对待学生真诚坦率,让学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觉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上级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安排教育时不能统得过死,管得过细,而要给基层一定的选择教育形式、调控教育进度的权力,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三是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广大学生中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或相互间交流思想,在学生中开展思想互助,也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能单纯地把基层学生只看作是受教育者,而要让他们担负起教育参与者的角色,依靠群众把教育落到实处。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把尊重人、理解人作为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学生因社会经历、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的不同,性格特征、思想基础、认识能力也各不相同,这就给统一布置的教育活动增加了难度。要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既搞好共同课程的学习,又寻找解决个别人问题的突破。要做到追求共性与允许个性相结合,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员的思想情况,区分层次,循序渐进,突破重点,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全体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四项基本原则上来,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但这种要求与被教育者个性方面的东西并行不悖,政治教育者要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而事实上有些政工干部却把二者混为一谈:一讲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要求战士们必须天天笑逐颜开,精神饱满,而对那些抑郁寡欢,不拘言笑的战士抱有成见。这种仅从表面而不是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工作作风是非常有害的。精神与性格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人天生开朗,有些人历来寡言,但是寡言未必对前途不充满信心,而开朗的人也难免不玩世不恭。因此,政治工作者要在追求思想统一的同时,允许战士个性的存在与发展。人的思想是具体的,不可能千人一面,做工作、搞教育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坚持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积极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然,这样做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比笼统上大课费事得多,但真正做好了,其效果就大不一样。要注意补短与扬长并举,不能只看青年学生问题多、毛病多,还要注意充分考虑他们的愿望、个性和情感,在做好补短工作的同时,把思想教育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扬长”上,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调动积极性的工作,做到“识人之长、用人之长”,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活动中来,引导到为部队建设做奉献上来。
2.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当作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动力,切实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身做人”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把革命理想与人生追求、部队建设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需求和发展的客观实际,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注意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需求问题。一方面,要把教育引导与利益驱动结合起来。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并举,是提高学生士气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只靠讲道理还不够,必须把实现和维护学生的利益渗透其中,通过满足学生发展进步的利益需求,增强军人职业的吸引力,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更应重视物质利益原则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利益杠杆的作用。一是要正确看待学生重视自我发展,关注自身价值的实际。重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扬我军政治工作尊重个人利益、关心学生成长进步的优良传统,对正当合理的个人追求和实际利益,应当予以关心和帮助。当然,对那些危害革命利益、损人利已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行为,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驳,坚决予以抵制。二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做人,怎样立身”这个基本问题,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深。把大道理讲实,就是把革命道理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讲。比如,讲理想信念。既要教育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又要引导他们从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讲爱国主义,就要讲清“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卫国”与“保家”的关系。把小道理讲深,就要引导青年学生跳出个人主义有圈子,看清个人的成长进步、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通过教育,使学生既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看到长远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个人追求与革命理想一致起来。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完善知识储备。重视科学文化学习,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就是对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实际的关注。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在职自学、业务进修、参加函授、请地方院校到部队办班、选派干部骨干到地方大学攻读学位等,不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要加大部队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知识含量、信息含量,在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熟悉高新军事科技知识,为学生在部队和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正确回答和解决学生在立身做人、生存发展上遇到的疑难和困难,才能与学生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样的教育才能抓住人、打动人,从而更好的起到引导作用。
加强以人为本,增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要把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各个
阶段,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关系,帮助学生搞好自我设计,校正人生航向,确立正确的工作、生活目标。大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鼓励和帮助他们求知成才。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不仅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而且要想方设法为他排忧解难,切实做到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
第五篇: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精选)
浅谈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
职业学校不同于高中,它是以就业为目标来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在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正所谓“家有千金万金,不如一技在身”。虽然班主任不一定就是相关的专业任课教师,但是班主任在班级学风建设和德育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直接影响到班级生活的质量和学生成人成材的关键。因此,做好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个老师在做班主任工作中重点抓住并完成的核心任务。这么多年班主任做下来,我对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德服人,用美德填满学生的心灵。
与理论知识相比而言,美德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来塑造他们的人格与品格,让学生明白“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条件,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要以德服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此外,在班级工作中还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明确,同时,还要建立好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90后技工学生,这种充满情感和温情的教育更加容易赢得学生的接纳。
二、加强沟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因素就是要了解学生,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该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与学生进行谈心,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就能够发现,班级中学生会存在“自由群体”的情况,这些群体大多是根据学习成绩、家庭习惯、兴趣爱好、社会关系、性格脾气等因素形成,如果班主任可以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将“自由群体”的桥梁作用发挥出来,就能够达到优化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此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谈心”,“谈心”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谈心”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电话交谈等形式,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如心理障碍、早恋等问题就可以采取间接谈心的方式进行,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
多使用一些肯定与鼓励的语言,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融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为学生指明日后的前进道路。
三、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的技工学校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面对集体卫生、生活自理、个人内务整理、与同学和教师相处等多方面的考验,他们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关爱。在他们刚刚入学后,班主任要宽容大度,允许学生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反思,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稳定学生的情绪,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尽快的融入集体生活中。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固有的文化,不轻易改变学生的文化,在给学生关爱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都能够与不同思想的人进行相处,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解决学生集体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四、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除了软性管理以外,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工作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制定好相关的请假制度、早退制度、住宿规章制度、校园文明制度,对于严重违纪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只有将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才能够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五、班主任应该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德育工作目标。
“问题生”是开学初期就要引起关注的,并贯穿整个德育工作的始终。“问题生”处理得好,能让他们发生转变,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成就。挽救了一个学生也就挽救了一个家庭,相反,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建设。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各种苗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之消灭在萌芽阶段。否则,等其发展成气候将难以收拾残局。开学第一学期,一般是学生的适应过程,对学校的适应,对班级的适应,对同学的适应,也是对专业课程的适应。所以第一学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既是帮学生度过适应期,也是大力整顿班级,进行班级建设的重要阶段。第二学期以后的几个学期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掌握技能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应重点抓班级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个别生”要进行教育,想方设法让其对专业产生兴趣,“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才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最后的学期,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学生几乎已经“定型”。这时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毕业前的引导,调整好学生的就业心态,引导其如何为人处事等等。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自我意识强、习惯较差等特征,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作为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事实上,每一名中职学生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被重新定位,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再次努力并得到肯定的机会。因而,每一名班主任承担是很多的方面,如社会的责任、家长的希望以及学生的美好未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更加的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学生,帮助学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