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时间:2019-05-12 19:5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篇: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容提要:指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耗低效。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工作中的具体操作:

一、在具体实施德育工作时要构建目标系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注重从基础性、可操作性两个方面论述初中阶段德育要达到的目标;

二、选择务实、有效的德育方法。通过学科育人、情感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集体育人等方面的阐述,使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多方渗透;

三、建立管理体制。正确的评价导向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动力,建立管理体制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工作、目标、体制

学校德育工作高耗低效。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德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难度加大了;另一方面,学校自身在德育教育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德育管理机制的运行等方面还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把德育工作建设成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可以调控和评估的一项工作,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一、构建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系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打好基础为着眼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摆到中心位置上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方向一致、层次清楚、上下衔接、明确具体的目标系统,并把目标按照层次和序列进行划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依据明确的目标运行。在制定目标时,注重体现以下原则。

1、注重体现基础性

初中阶段都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 要着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把目标定位在“社会要求每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做到的”层面上,这并不是降低德育要求,恰恰是激励学生经过追求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剖析以往养成教育的众多误区:教师将养成教育仅仅看成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只看到训练之前的学生行为和训练后的学生行为,他们关心的是“外化”部分。更多的是认为养成教育是要求学生怎么说话,怎么做事,只要学生学会“这么说”、“这么做”就行了,至于学生愿不愿意这么说,这么做,在什么时间、地点会这么说、这么做或不会这么说、这么做,说与做的质量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有没有形成习惯则少有人过问。这种不管学生意愿,不解决学生外在行为规范与学生认识差异之间的矛盾,只抓表,不治本,只追求一时一地某一方面达到硬性规定的要求,不考虑科学训练,养成良好习惯的做法,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道德形式主义”,即使部分学生于外在约束下遵守道德规范,由于没有成为自己真正的内在需要,一旦脱离实际,就会离开正确的道德轨道。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保证《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位,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为目标,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及行为习惯几个方面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德育目标序列,并力求突出其基础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采取低起点、小步子,抓早、抓实、抓小的方法,找准突破口,每个时期突出一个重点,逐个突破。

在抓爱国主义教育的养成训练中,我们首先从继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入手,使学生知道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的文明礼仪有哪些,具体实施《礼仪常规三十条》,让学生从爱老师、爱学校、爱父母、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等一步步做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注重体现可操作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走科学化之路,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于笼统、求全。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首先,目标要适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分层次”、“弥性目标”。在具体班级操作时,要求教师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共同要求;又不忘对个别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并适时给“差生”“吃小灶”。在制定适度目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降低或抬高要求;二是要全面兼顾,防止偏废。

其次,要眼中有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和归宿,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调动主体积极性,从而促进内化进程,提高内化效果,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

第三,方法要科学。注意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的年级、班级,不同的学生、课型、时间、地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选择务实、有效的德育方法

当前,德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呆板陈旧。不考虑学生实际,只凭主观愿望,使学生处于“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被动地位;二是华而不实。采用突击搞活动、办展览、造声势的办法,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改革德育方法必须从摒弃形式主义和成人化入手。在德育工作中,辩证地处理好强化与淡化的关系。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要淡化教育的痕迹,淡化教育者的教育形象,让学生感到教育可信、可接受。在选择教育方法时,我们首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德育民主,听取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现状选择德育方法,增强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和对德育方法的认同感,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是坚持正面说理教育,发挥榜样作用。在说理时做到观点鲜明,事实充分,有吸引力、感染力,并允许和提倡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即使是不正确的,要求教师仍采取平等的方式循循善诱,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榜样的选择上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的典型,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更容易。第三,在整体性要求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和社会教育多种途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既注意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又能使其产生互补作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科育人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应高奏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同时,要求文科抓结合,理科抓渗透,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制定德育学科分计划。教学教研时,把学和教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渗透德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评价上,把能否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融于一炉,作为备课、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在评选表彰优秀教师、职称评价时,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作为必要条件。

2、情感育人

在德育实践中,只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动机,重视道德观念的内化,就能取得德育的整体效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才会激发学生的爱国行为。要求师生在交往中,教师要时时处处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真情,在感受爱中培养爱。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视、教育影片,欣赏爱国主义歌曲等。

3、活动育人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成立校园之声有线广播电台,播送校园新闻,表彰好人好事,充当德育的“喉舌”;设置宣传橱窗,展示学生的文笔和丰采,讴歌时代精神。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争做文明学生”大型系列活动;各班级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礼仪常规》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4、环境育人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学校对校舍的绿化、美化都做好规划。从校门口的题词到教学楼顶上的校训,教学大楼内更是一本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每间教室内都有国旗、班训、名人名言、爱国人士的头像,教学楼的外墙上有“三个面向”、伟人像等。学生们处身于此,极易产生强烈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和欲望,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此外,校园里近二百米的围墙上,精心地绘制了艺术体操、体育项目的图案,宛如一条“艺术长廊”,意在引导学生们强身、健美、热爱生活。校园的绿化采用“园林式”结构,占可绿化面积的95%,让鲜花和绿色布满校园。每到春、夏,燕子归来,蝴蝶翻飞,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鸟儿都来“光临”校园,与师生们共享美好的生活,校园便是学生们美丽的家园、生活的乐园,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这无声的教育,感受美的熏陶。

5、集体育人

构建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化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是我们的目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沟通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育人作用。由此,我们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开办“流动家长学校”,每年的三月、九月,由学校组织教师送教到学生家庭,宣传德育重要意义,取得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德育管理体制

首先,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对德育意义的认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并定期对德育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在评价时,主要采取:

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把学生平时表现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三、学校评价与学生评价、家庭评价相结合;

四、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其次,明确领导的职责和分工,设置合理的德育机构,把德育工作的成效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进、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成立政教处,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的选择上,注意选择责任心强,有德育经验的老师,把基层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教师的评价上,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德育工作不过关的年末不评优、不评先,取消效益奖金。第三,促进良好的校风建设,优化社会育人环境,针对学校独生子女多的特点,我们从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生活能力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精神入手,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抓好这方面的工作。针对家长怕麻烦,怕耽误时间,我们把《转变家庭教育观念17条》、《中学生礼仪常规》印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有明确的检查尺度。通过这些方法,促进了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克服了懒惰、依赖思想,并从学校生活中理解了父母,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促进了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校风的形成。

由于我校不断转变德育观、人才观,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硬任务来抓,构建了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选择了务实有效的德育方法和建立规范有序的德育管理机制,故而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第二篇: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重在实效性(推荐)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重在实效性

一、弘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自己的“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我们坚持做到突出“一个主题”,开展好“十种活动”。

“一个主题”――中国梦教育梦:在校园的布局中有意识随处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校园建筑中有“知恩亭”“德馨亭”“万里长城浮雕”“汉白玉方形旗台”“伟人雕像”“校园爱国书简”“唐风宋韵诗词路”“诗书小品”等,处处营造和谐、积极、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时时构建文明、洁净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

“十种活动”:讲一个感恩的故事,说一个感恩的理由,看一部感恩的电影,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诵一首感恩的诗文,荐一篇感恩的美文,献一句感恩的话语,写一篇感恩的文章,做一件感恩的事情,寄一份感恩的书信。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方位的活动,使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情感、认知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二、实现课内课外的联动,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突出课堂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地位,一要尽快纠正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生的成绩,不管学生的思想,甚至认为教好学生成绩是自己的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那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的事的错误认识;二要实现课内课外的联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文、理、活动类的多个学科,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三要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演讲教育;“清明节扫墓”,在烈士墓前进行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教育;“感恩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感恩、知恩、报恩的教育;观看大型体育比赛赛事,金牌举起,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以及为国争光的教育。通过各项活动,使他们懂得做一个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拓宽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开展德育骨干培训,注重德育工作交流。我们坚持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例会制度,进行德育工作布置反馈,开展德育理论学习、研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他们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政教处经常发布德育工作通讯,通报学校德育工作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德育工作中的好人好事,评选优秀德育论文,提高德育队伍的工作水平。

2.完善班主任的量化考核和年级组长德育工作评比制度。我们修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在中小学实行德育评比,星级班级、文明班级、诚信班级,德育处进行评估验收,从而调动各班级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的考核,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

3.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养。平时注重和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养和指导,指导年轻班主任逐步熟悉班级德育工作,并且要求新班主任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使新班主任尽快适应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

4.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撰写。学校每期要求全体教师写一篇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的心得论文。学校组织进行报告交流,评选优秀的德育论文,年终编入学校论文集,进行表彰奖励,并且作为年终考评的加分内容,以此调动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充满波折的工程,我们一定要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必须持之以恒,树立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长期抓,抓长期;及时抓,抓及时。将德育教育引领到家庭、社会,构筑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的防护墙,有序衔接中小学教育,走出教育小循环,进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大循环。形成全社会都参与抓的合力,才能真正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第三篇: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方案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课题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早在党的十五大我党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了新的《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我国的法制建设因此而再上新台阶。然而,相对而言,我国的道德建设则比较软弱,例如近年来社会上震动全国的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丧失道德。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考到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先后四次讲到“以德治国”,由此推动形成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成为社会的共识和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总的来说,就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这是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也由此而赋予了历史的使命。

当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德育工作内涵的不断延伸,德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青少年思想行为问题的多样化、特殊化、严重化等趋向),我们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其表现为德育管理的相对落后,如形式上的枯燥单调、方法措施上的简单滞后、质量效果上的差强人意,学校德育工作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是对我校既有德育工作的反思与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校的办学质量蒸蒸日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不可否认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其中所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当然,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内外两方面多重因素的冲击与困扰,我校的德育工作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德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1、我校德育工作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包括:统筹安排不到位。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通盘考虑不

足。其导致学校德育职能不清、方向不明,各自为阵,效率不高;计划落实相脱节。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信息流通不畅,德育监管力度不够,德育各级工作者对困难的遇见性也不足,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局面;对外交流成效低。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管理者在重视程度与技术手段方面的欠缺,其导致学校外部环境优化与德育合力形成不足,影响了德育实效的提高。

2、外部环境给学校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包括:社会不良媒体信息的猛烈冲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网络技术在全社会的推广不可避免地使充满好奇心、但又不能完全明辨是非、自我控制的青少年拥有了轻易获得各种信息(包括不良信息)的手段,面对这样的诱惑,我们只能正确引导,不可能也不应该杜绝;各种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娱乐场所充满诱惑。功利主义是商品化社会的必然产物,我们的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面对这样的诱惑,还是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去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家教误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学校成员家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暴力倾向、溺爱、单亲、无人管教等等问题家庭所带来的问题加剧了学校德育的难度。我们不可能等到环境变好了在开展工作,只能通过我们的工作去改变环境,家教学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有实质性的突破。

我校新时期德育工作就是要正视问题和困难,加以分析和解决,团结一致、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提高德育实效,为我校适应新年课程改革,实施优质教学战略,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扫清障碍、奠定环境基础、给予坚强保障。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对德育概念的重新认识。

任何概念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学科,其概念的是广义的,它要求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现代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要素,而它的实施则表现为学校德育管理,包括目标、决策、计划、组织、制度、指导、控制等元素或活动。

(二)对德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德育工作改革关键在于改进德育管理,其前提是管理者德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中德育目标的科学定位至关重要,它必须切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在这方面,我国新的德育总体目标已给予了准确地阐述,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礼貌、人际和谐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不怕挫折、心理健康的人;辩证唯物、进取创新的人;热爱祖国、政治合格的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都应遵循这个根本的宗旨。

(三)对德育实效性的重新思考。

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工作要见到实际效果,也就是说要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通过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思考、探究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要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长期效应与近期效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当前效应,更要长远效应,即几十年后乃至终身的效果,既要“形于外”,更要“成于心”。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之关系,既要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影响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动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自觉适应社会环境,立志改造环境。三是德育总目标与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做到在总目标把握方向,分层次落实,逐步提高,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德育的实效性理解为只看眼前效果,只求“立竿见影”,不管以后如何,这是德育工作上的短期行为,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另一种是把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德育常规管理看作是“实”,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虚”,从而忽视、削弱和淡化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是十分有害和非常危险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校此项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范围涵盖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在“坚持常规管理”和“探索以美育德特色突破”齐头并进的基础上,力求从整体上推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程,主要包括以下诸多方面的研究:

1、构建德育实效性的目标与评价体系。

2、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各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3、学校德育组织管理与队伍培训的研究。

4、德育创新方法系列的实践研究,包括:德育专题教育系列、学科渗透系列和特色活动教育系列的开发。

5、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德育有效实施的研究。

6、德育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究与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这需要加强研究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注重研究过程中的反馈与调控。同时,采取调查法、问卷法、模拟测试法、文献研究法等,对研究内容作好过程资料积累,作好效果分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进程。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为2011年3月——7月,主要任务为:对我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反思、课题领导组的分工组成、课题方案的修订、开题的筹备与实施、课题研究督导制度的构建、子课题建档、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的调查、德育队伍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等。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时间为2011年9月——2011年12月,召开开题大会;全面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符合教规律、有实效、有推广价值的德育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过程遵循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时间为2012年3月——2012年7月,对调查研究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对研究过程效果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论文、召开结题大会。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德育新思路、新方法。

2、培养出一批德育骨干队伍。

3、形成较为完善的德育实效性目标管理与评价体系。

4、课题结题报告与子课题科研成果论文、德育工作案例集汇编。

5、构建较为完善的学校、社会、家庭德育网络。

6、开发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7、探索出结合新教材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模式。

七、课题研究成员。

1、组长:单满文,学校德育校长;

2、领导组成员:学校团委、学生会负责人、级组长、部分骨干班主任。

3、课题研究成员:全体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

大新寨中学

2011.3

第四篇: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公主岭市朝鲜族学校高志刚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方式方法的不当,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实效不高,因此,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新方法,拓宽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学习竞争加剧,先天不足又加上后天刺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问题已不容置疑地融入德育工作的范围,成为与政治并重的德育课题,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必须高度重视心理疏导。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把德育融入在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和学生实际生活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二)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四)、与各科教育活动相结合;

(五)、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六)、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七)、与指导家庭教育相结合,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

(八)、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用高尚的师德塑造优秀的“生德”。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上,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明是非、辨曲直,知荣辱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

对青少年的教育,如果是“学校抓得紧,家庭放得松,社区

空对空”,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和持久的教育效果。我们知道,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内容、方法、方式以及教育主体上,都是各有特点,难以相互替代的。如果将他们协调,取长补短,就必然会产生多渠道教育影响的整体效应,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最优效果。由此可见,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形成三方面教育互促互补的效应,就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

三、校园文化是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

实用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每一科文化都有他自己的式样,其组织的力量有它自己的独特的安排。”优化的校园环境,总是以它的特有的象征符号向学生潜在地或公开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绕开意识的障碍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虽滴水击石,润物无声,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鲜明的指向性,进而造就校园群体的共同特征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校园内,学校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遵循高品位的原则,使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让学生处于其中,感到“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具体布置时,做到高标准、高品味。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师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育人的环境。

四、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培育师德典型。

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他的人格力量方面,然后才是知识、学问,只有他们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才能真正为人师表,积极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作用,在学校尽快形成“不追歌星和影星”,自觉学英雄、学模范见行动的风气。这样不仅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培育了典型,我们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师德典型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

五、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通过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加上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学习讨论,我们达成共识,那就是学校应以德育为首,学生应以学会做人为首,必须使学生不成才责成人。我们应该也有理由坚信人人都有闪光点、人人都有可塑之处,要确立成才须先成人的德育目标,让德育先于智育的发展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培养当代的“绅士淑女”。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成资源来开发,不能过于整齐划一,对于后进生更要倍加呵护,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总之,如果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超前认识,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教育工作者无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措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公主岭市朝鲜族学校

2009年11月19日

第五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谢秀闽

苏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质的最主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形成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正在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诸多方面都没有形成定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学校如果不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势必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立人先立德”学校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南平第二实验小学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确立了“规范管理,科学训练,促进内化,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常规 养好习惯 快乐成长为主题,以新“三好”评选活动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知、自爱、自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能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系统化、自觉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教师师德教育,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的思想、气质、品格总是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影响着学生,师德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是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品格最严格的评论家,也是最忠实的效仿者。

建校二年多来,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四示范”活动,即“仪表着装示范”、“语言示范”、“教育行为示范”和“基本功”示范。在学校中努力落实“二实小教师行为规范十条”,提出“忌语、忌事八条”,制定“教工岗位仪态”和“岗位意识”两个目标,并且向每位教职工印发,自觉对照,指导行动。各室在工会的统一领导下,在室长的带领下制订《文明公约》,积极参加学校“我爱我家”文明办公室的评选。平时要求学生进行打扫教室内里的卫生的同时,要求教师办公室里首先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桌面、地面、窗

台无积灰;要求学生进校就讲普通话,教师们先做到坚持在课上、课下、谈心、都用普通话;要求学生在升旗仪式上精神饱满,队列整齐,高唱国歌,必先要求教师全部到场,并指定列队。

二、营造行规“内化”氛围,促进行规内化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情景中,能熏陶学生的情感,锤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行规的内化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让学校四周和空间产生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刻意优化校园环境。两年来,在区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无论是从整体的设计布局还是从局部包括教室内的布置都注重“美”和“育”,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育人的功能,从而把外在的影响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如学校楼梯边的《小学生守则》、每层楼梯上的规范警示语、操场边上的《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孩子们一早进校就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大楼上“崇德、博学、尚美、创新”的校训,各班教室门前的“展示我的风采”,每班教室里的“勤奋、自主、乐学、善思”的学风,时时鼓励孩子们要为树立二实小新形象而努力;还有各班自设的“学习园地”、“雏鹰争章园地”、图书角、信息角、作品展示角、教师赞美角、荣誉角等,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氛围,树立班级形象。这些无声的教育,使学生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思想情感或行为上受到教育,并在无形的推动下,激发学生的品德行为,抑制不良动机,克服和纠正品德发展中的缺陷和偏差。

在养成教育中,学校始终不忘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条件氛围,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提高。同时,建立了学校、班级、年级的评价网络,通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自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学生在行规教育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加强行为规范培养,完善规章制度

养成教育是“养行为、成习惯”的教育,是在“教”的过程中注入“养”的模式。学校坚持明理在先,导行在后。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每月进行一次会议,小结前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并讨论下一阶段工作。各年段、各班级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提出的“说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养成好习惯”的要求,脚踏实地开展“新三好”——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携手互动教育平台,广泛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周固定作为一年级常规教育周,举办为期一周的入学常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做到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时间、统一要求。促使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以及文明礼仪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学校注重并加强说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训练,经常性地开展写字、朗读、讲故事等竞赛活动。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除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外,把学古诗、诵古诗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之余的必修课程。培养孩子们学习古代文学经典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进校时间、早读、课前三分钟等由语文教师或班主任下班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运用班级多媒体让学生结合课件演示、动画表演理解诗词含义。同时鼓励孩子在家自学、回班交流。建立班级书库,鼓励孩子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学校设立学习专栏,开辟“每周一诗”、“天下大事”等专栏。开校二年多来,我校建立并逐步完善班主任例会制、评星制、流动红旗评比制、行规检查和抽查考核制、礼仪示范员队伍制、一日教育教学视导制、值日护导教师检查评比制等一系列制度。从加强管理、评比考核、特色活动、教育训练等方面在纵向、横向上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学校行规和校风建设。

为了使行为规范教育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开展得扎扎实实,学校在贯彻制度时还讲究系统性,注重阶段性和连续性。在抓学生每日常规的同时,我们每周专门设定了二至三个重点行规教育内容,结合时事,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加强教育,进一步推进行规工作的开展。

四、注重校内校外实践,实现自我教育

学校注重规范训练内容的整体性,并注重内容上的交叉与渗透,使“重点”和“主线”形成一个整体,如学校根据“规范”制定了《南平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学生一日生活的顺序,把规范的二十条分为十个方面:即“仪表”、“进校”、“上课”、“课间”、“集合”、“卫生”、“活动”、“离校”、“在家”、“在社会”的行为要求,并根据年级特征把它编成儿歌让每个学生都容易记住,确保了内容要求上的整体性。为了便于量化,我校还制定了“南平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测评表”,分别由老师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等栏目。这样,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校内,少先队活动是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载体,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舞台,我们把少先队活动看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学校每年举办“四个一”大型活动,它们是:元旦的一歌(歌咏比赛活动)、清明节的一诗(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六一节的一演(艺术节)和国庆的一展(书画展)。培养和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动手和组织能力;每年一次的体育运动会,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品质。日常开展的写字比赛、口算比赛、朗读比赛、绘画比赛和各种的兴趣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尽情释放自己潜能,展示自己特长,实现自我教育。还有是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如:书香校园建设、“写规范字说标准话”活动、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受、教育,从而养成各种好习惯。

在校外,一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家长学校上课、家长会讲座、班级博客、家校通、教师家访等渠道了解学生在家、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情况。二是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行为规范教育内化的有效途径,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创造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社区资源,组织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等形式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中不断内化行规。

五、加强师生考评,促进行为养成为形成德育工作全体成员齐抓共管的,做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每个学期学校进行“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的评比,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对有问题的教职工予以应有的批评教育。同时,学校将之与师德群体争创活动结合起来,在平时的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督促,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其次,加强教职工的德育意识的考评,检查班主任是否将班队活动、晨会课、思品课、卫生健康教育课等的内容与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起来;科任教师、职工是否将自己教的学科、自己的工作与学生的行规教育结合起来,以督促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学生方面,坚持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形成制度。随时到班上听课、询问学生、听家长反映以及观察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对管理和活动开展较好的班级及班主任予以表彰。每周以年级为单位选出“摘星班”,颁发流动红旗;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校园之星”帖相片张榜表扬。每月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选出小标兵、示范员,进行张榜表扬。每学年评出学校新“三好”,文明班、示范班,并授予奖状。

学校开办三年多来,学校扎实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生在各方面的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学生行为守纪,校园规范有序,文明、规范、和谐的育人环境已基本形成。

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谢秀闽(邮编 353000)

联系电话:0599-8623795***

电子邮箱:npxxm777@163.com

下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度实施总结

    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度实施总结课题主持人:桥头镇毛家沟小学薛国龙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11年度实施总结本年度,我校......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整体优化,实现“活力学生”的培养目标,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近日,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召开了新学期德育工作会议,会议由谢善英......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五篇]

    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正文………………………………………………………21、......

    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

    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 摘 要:中职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德育教育对中职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它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艰辛付出和坚定......

    浅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精选)

    浅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和法宝,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

    关于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关于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给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切实增强......

    浅谈如何增强“四五”普法实效性

    全民普法教育自1986年启动,历经三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尤其是经过第三个五年普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公民、公务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法律素......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是魏书生老师两句精彩的哲理诗句。一个学生就是个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广阔的天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