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

时间:2019-05-14 03:5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

第一篇: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

学习汇报材料

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

富国中学

2009.3.11

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

学习汇报材料

富国中学

姜花昌

2009年3月7 —10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这次会议云集了北到黑龙江,南到浙江温州的同仁四百余人,可说是天南海北。期间,我们先后聆听了课题主持人邹平县教研室的成浩主任、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长李先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博士、天津大港九中副校长刘志奇、潍坊市高新区教研室的王翠萍老师等专家、学者的报告;观摩了邹平九户中学孟凡江、德州市平原二中李志清两位老师执教的写作公开课;实地参观了魏桥试验学校的展览室、阅览室、教工书吧及其下午的大课间活动;现场自由观摩了明集中学、九户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公开课、参观了他们的语文教改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活动,我心绪难平、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在此,我把我的几点体会和想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邹平的随笔化写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上下戮力同心,教改蔚然成风。

1﹑建设书香校园,开展绿色阅读。

学校注意文化氛围的精心营造,打造文化长廊。确立“扎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儒家思想精髓,实施有效教育,建设书香校园,争创齐鲁名校”发展思路。从语文教学入手,把“绿色阅读”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所谓“绿色阅读”,是一种民主、开放、自然、本色的阅读,“以人为本”、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权是其鲜明的特色。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乐趣而不是负担。绿色阅读让学生自由酣畅地徜徉书海,在书香中“浸泡——习得”,与文章进行心贴心地对话和交流,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为保证“绿色阅读”能够有效进行,学校大手笔规划,多方筹集、投巨资建设大型阅览室、教工书吧;购置图书。在优雅环境的熏陶下,绿色阅读已经逐渐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知识面增大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生活充实了,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都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2、上下戮力同心,教改蔚然成风。

几年来,邹平县在初中语文教研员成浩老师的带领下,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全县所有初中每星期6节语文课,其中2节教读课,学习课本;2节阅读课,学生到阅览室自由读书;2节写作课。每学期学生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学完语文课本,节省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上阅读课,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课内阅读。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初中三年要阅读260万字。而邹平县实行课内阅读以后,学生平均一年的阅读量达150万字,三年450万字,大大超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

在此基础上,邹平县开展了“随笔化作文”实验,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随笔作文,又称随笔化作文,指的是将日记、随笔作为作文基本内容的作文教学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作文如同吃饭说话一样,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本能;初步做到提笔能写,下笔成文,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成浩老师主编的《随笔化作文导学》让随笔化作文走向了科学有序。初中三年确立了三级写作教学目标。各册教学目标及单元设置与学生写作上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的整体。七年级以“写得出”为目标与起点,八年级步入“写得顺”的学习阶段,九年级步入“写得好”的学习阶段。一年一个台阶,目标明确。全书24个单元,约一百个随笔写作指导点,秩序井然。单元内部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步步推进。单元由“活动体验”“随笔导航”“随笔泛舟”“随笔展台”等构成。其中有学生写的随笔,也有经典范例;有写作知识的指导,也有写作实践的练笔;有“不应该那么写”的反例,也有“应该这么写”的范例;有尚感粗糙的“随笔”,也有修改提高后的优文。写作知识与例文的结合也做得很好,“点睛之语”往往能将必要的知识与要求融于对例文的点评之中。这种整体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它使不同的部分与环节构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整体。

该县还开展“师生同读同写活动”,如明集初中的赵方新老师自2002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103篇文章,他每年教一个毕业班,三年三个毕业班的学生公开发表110篇文章,每个班50名学生一年发表30多篇文章。作文可以只批三分之一,也可完全放给学生自批或互批。教师每天都有可供自己支配的读书、写作、思考的“闲暇”时间。“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是这个县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语文学科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语文教师成为各校专业化水平发展最快的教师群体。

其次是教改成效显著。邹平教学质量再创新高。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教学成绩继续在全市领先。中考优秀生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多;高考本科录取2571人,而且尖子生突出,8名考生进入全市文、理科前十名,3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1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1名同学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教师和学生作品大量发表,在教改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名校,真正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赢。

我想我们今后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们应注意引导、督促、帮助学生们加大课外阅读量,尽可能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作文写作“开源”“加米”。

2、高年级也应试着进行“随笔化写作”。建议一二年级应注意学生们的字词积累,可试着进行句段的写作练习;三四年级起可建立周记,每周至少写一篇短文,字数在100字左右。五六年级可建立练笔手册,每周不少于两篇,字数在200左右;七八九年级每周不少于三篇,字数载300以上。

3、老师们应注意多鼓励学生发表作品,最好能以身示范。同时注意以发表作品的收集积累。

4、团委和少先队组织的作文比赛、诗歌比赛等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应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

2009年3月11日

第二篇:随笔化写作教学案例

随笔不厌千回改,点石成金方是真

——我的一堂随笔成文课

200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要求以“见证”为题,见到这个题目,我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端午节放假期间很多同学的随笔。同学们写了故乡的风物,或小山,或小河,或老屋,或枣林„„写出了故乡几十年来的风雨变迁,表现了对家园的眷恋热爱之情。我想,这类随笔完全可以应用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中。于是,我设计了一堂随笔成文课:随笔不厌千回改,点石成金方是真。

我首先由今年山东卷的高考作文题目导入本课,然后要求大家根据考场作文的要求,从前段时间的假期随笔中搜寻、选取合适的随笔,以应用到这个作文题目中。同学们有的沉思,有的拿出自己的随笔集子翻阅着。几分钟之后陈星旺同学首先出示了他的一篇名为《老房子》的心情随笔,以其中一段为例: 一座不高的平房,两扇黑色的门板无力的站在那里。那种木格的窗户已不多见,糊窗的白纸似乎早就破了,被主人用塑料布在里面给钉上了。窗里面贴了一幅剪纸,在我们村里,剪纸更不多见,那剪纸的红色已经褪得差不多,可见贴在里面的年头不短了。院子里,一棵很粗的枣树,树皮发黑,皴裂得很厉害,树下全是草,这让我想到了陶渊明的“三径就荒”。疑心陶渊明是否就住在里面,或引觞自酌或矫首遐观。再看周围,我发现这间老房子与周围极不和谐,四周都是高高的院墙围绕起来的高大敞亮的砖瓦房。看着老房,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再看看砖瓦房,墙上粉刷着“走小康之路,除陈规陋习”的标语,我的心似乎又敞亮起来。

陈星旺同学认为他的随笔适用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那么该如何使之契合这个题目呢?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先是沉思,然后窃窃私语,最后竞相发言。我对同学们的发言整合了一下,选取合适的随笔之后,将随笔化成考场作文离不开以下两点: 首先要从立意上考虑,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对随笔进行取舍、增删.老屋见证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主题?这些需要增;而对陶渊明的描述尽可删去,因为这些描述与主题无关。

其次,要对语言进行润色修饰。比如“糊窗的白纸似乎早就破了,被主人用塑料布在里面给钉上了”就是个病句。再比如根据文章主旨对文中标语的修改。还有一些语句也需要斟酌加工。

经过同学们的修改,一段切合话题、立意明确、语言流畅的文字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一座矮矮的平房,两扇黑色的门板无声的立在那里。窗户被主人用塑料布在里面给钉上了。那种木格的窗棱已不多见,糊窗的白纸早就破了,里面贴了一幅剪纸,千树万朵的梅花,一对相向而鸣的喜鹊,中间大大的喜字,都让我想到了久远。那剪纸的红色已经褪得差不多,可见贴在里面的年头不短了。院子里,一棵很粗的枣树,树皮发黑,皴裂得很厉害,树下全是草,这让我想到了陶渊明的“三径就荒”。再看周围,我发现这间老房子与周围极不和谐,它的左邻右舍都是高高的院墙围绕起来的高大敞亮的砖瓦房。而它,就像垂暮的老人,勉强支撑着行将坍圮的躯体。想到它不久就会轰然倒塌,化作新房的地基,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这老房,见证了村子里祖辈人的辛酸苦楚,目睹了父辈人的苦苦挣扎,眼见了一个新时代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见了柏油路砖瓦房楼房在它的前后左右雨后春笋般崛起„„我不由再次环顾老房,它那即将坍塌的院墙上粉刷着一条“破旧立新建新村,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标语,是啊,新的终会代替旧的,富裕终会代替贫穷,想到这,我的心似乎又敞亮起来。

这时,同学们踊跃起来。郭庆临的随笔《一种纪念》,稍事修改,文中村口的石碑变成了村子几十年风雨变迁的见证;孙敏的随笔《家乡的冬枣林》,则见证了冬枣这一人间仙果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刘金芳笔下的《故乡的小河》, 原是一篇充满感情的心情随笔,经过

修改, 抛弃人的视角,通过一条小河的自述,见证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见证了河水由清澈到污浊的改变及其给带当地农民的太多痛楚;特别是陈鹏飞的《哥哥的婚礼》,三十六辆电动车见证了一场浪漫的婚礼,而这场文明时尚的婚礼又见证了新时代人们新的精神风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到这么多的随笔在同学们的笔下转化成了一段段一篇篇考场作文,我不由得 “心花怒放”。我顺势启发同学们,考场作文其实完全可以不像同学们感觉的那样枯燥无味,平日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变成考场上生动的文字,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所以,同学们要养成多练笔的习惯,建设自己的写作粮仓。这堂课将近结束时,我要求大家对手中的随笔再次修改,变成高考同题作文《见证》。课下,翻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不少同学带给了我一份惊喜, 仅以赵孟可同学由随笔《家乡的徒骇河》修改而成的一篇作文中的一段话为例: 荡漾的海水,摇曳的芦苇,见证了抗战时期抵御倭寇的滚滚风云、熊熊战火,见证了一幕幕悲壮的人间话剧,见证了徒骇河两岸的百姓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同仇敌忾、前赴后继的英勇不屈。在海水奔流千年的古河道里,在一望无际、杂草丛生的芦苇荡里,在飘扬成漫天飞雪的的苇花里,船只载着粮食,载着伤病员,载着枪支弹药,载着中国人民必胜的希望,向黎明驶去„„徒骇河岸的硝烟炮火早已消逝在历史的彼岸,那茂密的芦苇荡却依旧在如血的夕阳下铺展的浩浩荡荡, 岁月虽逝风云尽,河水依旧照旧影。故乡的徒骇河, 成为历史不朽的见证。

我想,在随笔与考场作文之间搭一座桥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当然,这座桥的搭建也需要老师长期不懈的工作。学生乐意写随笔,不吐不快;愿意写作文,一展才情;并且随笔即作文,作文即随笔,这样的境界,才是我们追求的。

案例评析

这堂课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也修改出了比较成功的高考同题作文.我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有“米”可炊,而且是自己粮仓里的“米”。此处的“米”即指学生的随笔。人人都有写作的潜能,就如同人人都有说话的潜能一样。而随笔,恰恰发挥出了学生的这种潜能。随笔化写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随”字——随心所欲。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在内容上、形式上不受任何局限。学生的随笔,文字未必多么优美,立意未必多么深刻,但是说的却是真话,写的却是真情。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生的点滴感受。是源头活水。恰所谓“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 随笔不是靠“挤牙膏”挤出来的,不是靠“假大空”编出来的。随笔化写作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和分数,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实用需求,变成自己生活的一种自发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通过随笔,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充分地表现出自我,彰显了个性。引来了源头的“活水”,找到了“下锅的好米”,便可做出香喷喷的饭,修改出率真自然的考场作文。

其次,这节课考场佳作的产生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任何一篇文章,特别是学生的随笔,都大有可改之处。要么在立意上,要么在详略上,要么在构思上等等。“善作不如善改”是古人作文的经验之谈。课堂上,我有序的指导同学们对自己的随笔进行修改。我首先要求大家搜寻合适的随笔,所谓合适,即可适用于考场作文话题或题目的;然后根据立意取舍增删;最后再在语言上润色修饰。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随笔经过认真修改变成了一段段一篇篇或立意鲜明或构思新巧或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时,大家的创作热情被点燃了,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原来我也能写这么好!如果说随笔是“写得出”的话,那么由随笔化成的考场作文就是“写得好”了,从而完成了一个飞跃。所以说,修改这个环节

在这堂课上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平时要指导学生养成改文章的好习惯,唯有如此,才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再者,对学生尊重与赞美,我认为这也是写作课包括本堂课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在写作课上多说好话,善于肯定,乐于赞美。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才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品尝言语创作的乐趣。比如我夸奖《哥哥的婚礼》视角独特,我表扬《故乡的小河》有忧民意识,赞叹《家乡的冬枣林》描写生动。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我的表扬越是真心实意、大张旗鼓。在平时对随笔的批阅过程中,我也常常会给学生留下或是一段鼓励性很强的评语,或是几句肯定、称颂的 “溢美之词”。学生的随笔是随心所欲的,有时他们会向你倾吐秘密,有时也会发发牢骚甚至持有偏激错误的看法,这种情况下更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很令人头疼的了。不管是选材谋篇还是其他方面的写作指导,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效教学。也就是说,老师的讲评所起作用不大。比如选材,不管老师讲的如何天花乱坠,可学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比如谋篇,给学生讲如何思路清晰,或并列,或递进,或符合逻辑……可收效甚微。这种情况下,我试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展开了随笔化写作教学,让学生有米可炊,而且是自己粮仓里的“米”。此处的“米”即指学生的随笔。人人都有写作的潜能,就如同人人都有说话的潜能一样。而随笔,恰恰发挥出了学生的这种潜能。随笔化写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随”字——随心所欲。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在内容上、形式上不受任何局限。学生的随笔,文字未必多么优美,立意未必多么深刻,但是说的却是真话,写的却是真情。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生的点滴感受。是源头活水。恰所谓“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 随笔不是靠“挤牙膏”挤出来的,不是靠“假大空”编出来的。随笔化写作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和分数,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实用需求,变成自己生活的一种自发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通过随笔,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充分地表现出自我,彰显了个性。引来了源头的“活水”,找到了“下锅的好米”,便可做出香喷喷的饭,修改出率真自然的考场作文。

二任何一篇文章,特别是学生的随笔,都大有可改之处。要么在立意上,要么在详略上,要么在构思上等等。“善作不如善改”是古人作文的经验之谈。课堂上,我有序的指导同学们对自己的随笔进行修改。我首先要求大家搜寻合适的随笔,所谓合适,即可适用于考场作文话题或题目的;然后根据立意取舍增删;最后再在语言上润色修饰。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随笔经过认真修改变成了一段段一篇篇或立意鲜明或构思新巧或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时,大家的创作热情被点燃了,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原来我也能写这么好!如果说随笔是“写得出”的话,那么由随笔化成的考场作文就是“写得好”了,从而完成了一个飞跃。所以说,平时要

指导学生养成改文章的好习惯,唯有如此,才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第三篇:关于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于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高二开学伊始,我在我所执教的班级进行了随笔化写作教学训练,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对这种写作方式比较感兴趣,也修改出了比较成功的高考同题作文.我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有“米”可炊,而且是自己粮仓里的“米”。此处的“米”即指学生的随笔。人人都有写作的潜能,就如同人人都有说话的潜能一样。而随笔,恰恰发挥出了学生的这种潜能。随笔化写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随”字——随心所欲。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在内容上、形式上不受任何局限。学生的随笔,文字未必多么优美,立意未必多么深刻,但是说的却是真话,写的却是真情。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生的点滴感受。是源头活水。恰所谓“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 随笔不是靠“挤牙膏”挤出来的,不是靠“假大空”编出来的。随笔化写作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和分数,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实用需求,变成自己生活的一种自发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通过随笔,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充分地表现出自我,彰显了个性。引来了源头的“活水”,找到了“下锅的好米”,便可做出香喷喷的饭,修改出率真自然的考场作文。

其次,考场佳作的产生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任何一篇文章,特别是学生的随笔,都大有可改之处。要么在立意上,要么在详略上,要么在构思上等等。“善作不如善改”是古人作文的经验之谈。课堂上,我有序的指导同学们对自己的随笔进行修改。我首先要求大家搜寻合适的随笔,所谓合适,即可适用于考场作文话题或题目的;然后根据立意取舍增删;最后再在语言上润色修饰。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随笔经过认真修改变成了一段段一篇篇或立意鲜明或构思新巧或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时,大家的创作热情被点燃了,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原来我也能写这么好!如果说随笔是“写得出”的话,那么由随笔化成的考场作文就是“写得好”了,从而完成了一个飞跃。所以说,修改这个环节在这堂课上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平时要指导学生养成改文章的好习惯,唯有如此,才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再者,对学生尊重与赞美,我认为这也是写作课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在写作课上多说好话,善于肯定,乐于赞美。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才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品尝言语创作的乐趣。比如我夸奖甲同学《哥哥的婚礼》视角独特,我表扬乙同学《故乡的小河》有忧民意识,赞叹丙同学《家乡的冬枣林》描写生动。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我的表扬越是真心实意、大张旗鼓。在平时对随笔的批阅过程中,我也常常会给学生留下或是一段鼓励性很强的评语,或是几句肯定、称颂的 “溢美之词”。学生的随笔是随心所欲的,有时他们会向你倾吐秘密,有时也会发发牢骚甚至持有偏激错误的看法,这种情况下更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

第四篇:随笔化写作教学体系介绍

随笔化写作教学体系简介

(成浩)

随笔化写作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体系。其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新内涵

随笔化写作是一种以随笔为主要写作方式的生命化写作教学体系。在这里,随手下笔而成的文字都叫“随笔”。它顺应人的言语生命生长规律,以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为目标,以“表现存在本位”为基本理念,以随时随地、随形随意的日记随笔为日常写作方式,以情境随笔课、读书随笔课、随笔展示课、随笔读悟课、随笔评议课、随笔成文课为主要课型,以读、评、改、展为促进手段,以顺应、养护、培植、激励、磨砺为基本原则,以“言语生命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先写后导,先写后读,为写择读,以写促读,读中自悟,读写互动,在日常随意写作和课堂有序修改的有机结合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的写作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

2、新理念

随笔化写作是一种回归本真走向简单的生命化写作。所谓“本”,是以人的言语生命为本。言语的生命性、社会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自然、本色、生成,是言语生命的底色、亮色和特色。所谓“真”,是真实、真切、真诚、率真。排除虚假,摒弃教条,拒绝僵化,让写真话、做真人成为一种运动、时尚和自觉,让健康的语文教育推进诚信文明社会建设。所谓“简单”,就是遵循言语生命的成长规律,以日记随笔为基本写作方式,教学实践着力于顺应、养护、培植、唤醒、激励和磨砺。只要想做,人人做得到,只要用心做,人人做得好,只要坚持做,人人活得好。

3、新目标

中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是:为生命的美丽而作——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小、初、高三个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小学:“真”、“情”、“趣”、“多”。初中:写得出、写得顺、写得好。换言之,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文。高中:高一,诗意地栖居。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体验,真情表达,发展形象思维,实现

言语归真,言之有体,提高记叙、描写、抒情等基本能力。高二,理性的思维。多角度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发展逻辑思维,发展理性思考能力,提高议论表达能力。高三,智慧人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切实提高命题写作的能力。

4、新课型

作为一种生态语文新体系,我们设置了四种基本课型:浸泡习得课,随笔写作课,经典吞咽课,对话体验课。其中随笔化写作课又分为六种课型:

情境随笔课,重在活动体验。课堂结构为:参与贴近生活的情境活动,随即动手下笔。

读书随笔课,重在读书积累和感悟。常用形式是读读记记,读读议议。适时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可促进读写落实,增强读悟效果。

随笔展示课,重在展示激励。分小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两个层面。班内展示的同学都要站到前台。

随笔读悟课,重在读中自悟。这种课是以写带读,常用形式是“一写三读”:学生完成随笔后,读一读同伴的随笔,再读师长的作品,再读经典文章,形成有梯度的比较阅读。

随笔评议课,重在读评交流。常用形式是“一写三评”: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班内师生共评。

随笔成文课,重在修改加工。在前面几种课型基础上动笔修改,改好的文章誊抄进作品集。

5、新作业

主要有两种作业,一是随笔本,包括生活随笔和读书笔记。二是作品集。作品集的前身是作文本,本子的前面留出扉页和目录,扉页上是学生关于随笔写作的个性心语或格言警句。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誊抄进作品集,把文章题目依次写在目录页上。学生可以给作品集取名,可以按个人兴趣爱好对作品集配图修饰点缀。随笔本是用来积累素材的,作品集是用以展示成果的。

6、新思路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说,是先写后导,先写后读,以写带读,为写择读,写读互动。从中小学写作教学整体上说,是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指导方法,养成习惯,自主发展。

7、新原则

以顺应养护为主,以指导磨砺为辅。每个学生都有其内在的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和固有的表达欲望,只不过受到了压抑,因而不敢表达,不愿表达,天长日久,能力退化,变成不能表达。随笔化写作教学就是用“激励”的原则,先把学生的言语表达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敢于表达,勤于表达,乐于表达,下笔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再靠编造、抄袭、应付来作文,当学生有了写作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8、新角色

语文老师要学会做“媒婆”,要善于把学生和写作对象撮合成一对热恋中的情人;语文老师要学会腌咸菜,要把学生放在书籍的咸菜缸里使其浸泡习得;语文老师要向美术老师学习,如罗庸先生所说,“应采取图画一课的教法,教学生多写生,多作小幅素描,如杂感短札之类,无所为而为”。

9、新举措

随笔化写作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走向,实施过程中总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从对这些问题认识的分歧和不同的操作方式中,亦可看出随笔化写作的一些特点。

第一,课型处理不单一。有人听了一节情境随笔课,或是进行了一次随笔情境的尝试,就以为把握了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全部要义。这是一个误区。在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六种课型中,情境随笔课是一种提供写作前提的基础课,是为激活学生思维、使其有米下锅做准备的。其后的四种课型则是它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的写作动机得以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使写作评改落到实处。整体处理好几种课型的关系,可以避免学生对情境活动的依赖。

第二,偶尔的激动转化为持久的兴奋。情境随笔课可以让师生振奋,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如果偶尔为之,则不过是短暂的激动而已,不会有持久的动力。因此,将课上的激动转化成有形的文字,再通过展示、发表等多种激励形式,使其言说表达欲得以持久。

第三,随笔、作文不是两张皮。每个语文老师都曾让学生写过日记或随笔,也都在布置学生写作文。但随笔归随笔,作文归作文,两者互不相干,是两张皮。而在随笔化写作教学中,一个“化”字,则使二者有了内在联系:一是日常写作随笔化,二是经过读、评、改,使随笔“化成”文章,这样就使写作教学中的两个要素得到了有效的整合。

第四,先整体建构再修饰加工。就像盖大楼,先打地基,建主体,而后再逐层进行装修。如果不是按这种程序,则会走到作文教学的老路上去:每一次作文教学活动,都要求学生讲求章法,追求完美。这无异于每盖完一层楼就进行一次内外装,其效率与效果可想而知。

第五,以先写后导为主,先导后写为辅。“先写”意味着“放”,是对言语生命野性的“牧养”;“后导”意味着“收”,是对学生某方面写作能力的回拢与强化。先放后收,益于发散,实现言语生命的多姿多彩。这样做并不是完全排斥作前指导,而是在了解学生随笔写作基础上,适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以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第六,重动机激励,轻技巧指导。多年来老师们习惯于技巧方法的指导,已经烂熟于心,轻车熟路,尽管实际上是没用或用处不大。表现、表达是人的本能,人人都有言语表达的天赋和欲求,教师能做而该做的,是顺应其表现,激发其动机,释放其潜能。也就是情动而辞发。千方百计让学生动心、动情、动笔,这才是应该着力的地方。

第七,重素材加工与作品欣赏。这是随笔化写作与传统作文教学不同之处。随笔化写作讲究激动时下笔,冷静时修改。激动时所下之笔往往不太讲究章法,此后的修改加工则必然成为重要的环节。有了对随笔原始素材的评改功夫,进入作文本的文章相对学生前期随笔来讲就是成品,就是一个可供人欣赏的作品成果,教师可以不必再去精批细改。

第八,讲究优良方法的融合。随笔化写作是一棵生命之树,她植根于广袤的生命原野,吸收来自多方的营养。观察日记,体验作文,快乐作文,生态作文,种种形式与方法均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第九,随笔化写作是生态语文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生命,可发展。它有七个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组成部分。其中,“随笔写作”、“绿色阅读”是系统的核心,“智慧课堂”则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贯通起来,“综合活动”使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丰富与拓展,“科学评价”为师生发展把握了正确方向,“开放备课”成为了搞好系统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校本研修”为系统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如果将写作教学置身于这个系统中,其整体功能便会大于个体功能之和。

第十,树立小、初、高写作教学序列化的思想。从“教”的角度看,多年来写作教

学的最大问题就是随意无序。不光写作课内容安排随意,三个学段之间更是各行其道,互不关联,本来是高中才需做的内容在小学便开始求全责备,而许多基础性工作则到了高中却要恶补或重复。言语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与人年龄、身心的成长密切相关。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言语动力学原理,小学阶段要重视言语生命的顺应、尊重和养护,使其乐说易写;初中段则要侧重言语表现动机的激励与巩固,使其乐写能写;高中段则重视其情感的丰富与思维的深度,使其要写会写。只有重视了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整体和系统,才会产生教学的高效益。

当然,确立中小学写作教学序列化的思想,并不意味着各学段不能独立地实施随笔化写作教学。这是由母语环境和人的言语天赋决定的。顺应言语天性,激发和释放言语潜能,在哪个阶段都是适合的。

10、新效果

随笔化写作探索起步于1998年,正式作为课题研究开始于2003年。先是在山东省邹平县各初中尝试,既而影响拓展至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小学和高中,百万师生从中受益。实践证明,随笔化写作可以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中的以下棘手问题:

1、解决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问题,实现写得愉快、教得轻松、考得满意的理想目标,实现生命写作与生存写作的双赢。所有实验学校在此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体现。

2、解决虚假作文和僵化作文的问题,让学生言语归真,实现言语人格的重塑。“情境随笔课”让学生心动手动,师生喜闻乐见的率真流淌的日记随笔成为常态作业。随笔化写作自发掀起了一场写真话做真人运动。

3、解决情感态度冷漠问题,使学生亲近母语,喜欢作文。新起步实验的老师可以通过一节随笔作文课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老师,三节课后常听到学生对老师的问候语“老师,什么时候再上作文啊?”一个学期内写日记随笔如同吃饭说话一样成为需要和习惯。

4、解决写作教学无教材,教师教学随意无序的问题,使写作教学走向科学高效。小、初、高一体化的20册《随笔化写作》教材,是生命写作理念的外显,是学案与教案的载体,既可“循序渐进”又能“查缺补漏”,使科学系统与灵活机动统一在一起,伴随师生到达丰盈生命、精彩人生的彼岸。

5、解决教师批改作文疲劳不堪、劳而无功的问题,实现写、读、评、改一体化,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促进专业成长。“随笔成文”等新课型的设置与新作业的处理,促使学校对语文作业的常规管理更趋科学、实用、人性化,在学生乐于互评自改的同时,解放了教师,成就了教师。

6、解决学生写作素养得不到提高的问题,激发和释放每个学生的写作潜能,使学生的言语生命得以健康成长,写作表达水平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几乎在每个实验班上都能看到学生兴奋而忘我的写作投入,人人都可以亲历或目睹一个个“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

7、解决教研低效问题,形成科学完备的科研运行机制,为改革提供持久动力,为其它学科提供经验借鉴,为学校发展提供推动力。“校本研究专题化”以“专题研究”统领“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使实验学校语文组教科研活动科学而有序,组组成为科研的典范和带动力量。

第五篇:随笔化写作课教学设计

随笔化写作课教学设计

课题:画兔点睛 教学设想: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困难,学生写起来无话,教师教起来繁琐,学生的写作不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无病呻吟,教师批改泛化,缺乏个性。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改变课堂模式和写作系统。随笔化写作课的渗入,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释放了教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情境随笔课的教学模式是基本教学形式,因此在二年级实行情境随笔化写作势在必行。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获得体验、感受。

2、通过游戏,让学生自由表达,可以写游戏过程、游戏中印象深刻的人、游戏中的感受等,激发习作兴趣。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句子,会运用简单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

教学重难点:

1、把句子写通顺,使用标点符号。

2、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许多成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他的意思吗?

出示课件:画龙点睛

2、让学生说说意思。

3、教师播放成语故事动画片,观看成语故事。

二、游戏活动

1、这节语文课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是什么呢? 生猜游戏。出示:画兔点睛

2、谁能说说怎样玩这个游戏?有哪些规则?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伙伴,看,叫出它们的名字。观察他们,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3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出示规则,生阅读。

4按照提前分好的小组开始游戏。

5、游戏中适时请获胜的学生谈谈经验,指导其他学生。

三、说一说

1、教师采访获胜队的感受、心情,讲讲获胜感言。

2、说说游戏中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谈谈游戏中你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四、写一些 师生同写。

把今天的活动写下来,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等词语。

五、展示作品。

1、自己读作文,改错字,然后小组内读,选出比较好的作品。2请各小组写的好的学生读作文,说说哪好。

3、教师展示作品。

4、课后修改作文上的标点、错别字。反思:在课堂中,学生都能投入到游戏的玩耍中,并且玩的尽兴,学生活跃积极参与。写作内容和形式多样,基本上能使用标点符号,句子比较通顺。游戏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游戏规则在宽松些,尽量让学生体会获胜的感受;在写作中,应该给孩子们一些在写作中可能遇到的词语,帮助孩子的语言丰富起来,同时,梳理游戏过程的顺序词应该展示出来,学生的习作就会有序了。

下载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加“全国随笔化写作教学邹平现场观摩研修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