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____________以丰都县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一、前言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依据法律,解决国民贫困,以国家财政给予经济性保护,使其满足最低生活水准的需要。社会救助制度分为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与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相对而言的,是指国家和集体对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采取物质帮助、扶持生产等多种形式,保障他们
1的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西部地区由于地区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比重失调;人口与环境因素。人口出生率高、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交通运输普遍不发达、环境意识较差;文化因素。教育体制落后导致人的素质低下使得西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较为落后。近年来,各省在开展城乡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部分省初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基本框架。但是由于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社会救助也呈现了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城市的低保标准与农村的低保标准不一致,城市的低保标准高于农村的低保标准,造成城市社会救助高水平与农村社会救助高水平并存。
“三农”问题,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社会福利,改善其生活水平。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仅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需要,而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更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救助供给不能满足救助需求
(二)、救助对象、范围,救助项目的局限性 社会救助对象是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某种特殊原因而需要特别帮助的人。社会救助的对象由一般对象和特殊对象两部分构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它是不分行业、不分职业、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民族的。只要发生了生活困难都应该普遍地享有国家和社会对其基本生活的款物和服务帮助。但是社会救助的对象具有选择性,当社会成员因各种自然灾害及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导致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社会成员只有在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如个人申请、机构受理、立案调查、社区证明、权威机构批准等步骤才能获得国家和社会给予救助。2009年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都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中明确了关于救助对象,范围及标准。临时救助对象主要是指居住在丰都行政辖区内的有特殊困难的城乡低收入家庭及成员;临时救助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家庭成员患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报销部分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因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较大,直接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家庭成员遭遇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在获得各种赔偿、保险、救助等资金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因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贫困家庭子女在高中阶段,经各种救助措施帮扶后,仍然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或被国家国民教育正式录取的应届大学生,家庭无力支付入学报到费用的;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经其他救助措施帮扶后,基本生活仍然难以维持的。在审理程序上:乡镇人民政府救助采取申请、审批、资金发放。
农民医疗救助情况。为缓解农村特困人员大病就医困难问题,我县从2005年1月出台了《丰都县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正式启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按照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布、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等程序,采取政府资助、社会捐助与个人负担相结合等办法,对患脑出血、脑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恶性肿瘤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度精神分裂症以及烧伤(Π°烧伤面积在10%及以上)的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救助户、农村重点优抚对象户(不含医疗费实报实销的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对象)和60年代初精简退职在乡困难人员实行医疗救助,个人享受大病医疗救助金最高限额1500元。至2005年底,全县已有124人享受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全年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总额125324元,其中农村五保户21人、特困户76人、农村重点优抚对象25人、60年代精简退职对象2人。特困农民救助情况。农村特困户救助管理工作自2004年在我县实施以来,按照本人申请或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讨论、村委会审查并张榜公布,乡镇党委政府集体审核并张榜公布,县民政局审批并发证等程序,截止2005年底,全县共审批特农村特困救助对象4515户、9251人,农村贫困移民享受特困救助351户、738人,全年发放救助金740080元,其中财政预算安排185020元,救灾救济款555060元。(三)、管理体制不顺畅
(四)、资金筹措机制不完善
社会组织的救助力量十分薄弱。目前,县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作为事实上的官办机构,并无社会救助运作资金,基本上未开展过大型的宣传活动和捐助活动,没有起到社会保障润滑剂的作用。
1、县级配套资金筹集难。根据有关政策,市上各种社会保障需要县级配套20%的资金,由于我县属吃饭财政,配套资金基本无法实现。加上上级认定范围小,在各种社会保障标准十分低的情况下,每年仅城镇低保资金缺口就达300万元。
2、救助标准过于低下。一是农村特困救助。现有农村特困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元,平均一天只有不到0.20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实际意义不大。二是五保供养标准偏低。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三章第十条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而我县平均供养标准每年每人只有800元左右,这只能维持五保对象的最低生活标准。三是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为缓解农村特困人员大病就医困难问题,我县从2005年1月正式启动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出台了《丰都县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但由于无中央、市级财力支持,特困户得大病最多只能报销1500元。
3、缺乏有效统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对于社会保障资金,无论是医保、社保、农保、生育保险、低保、特保(特别困难群众)、工伤保险都应全市一盘棋,以区域为单位,以丰补歉,相互扶助,才能使更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然而目前,除城市社保、工伤保险、城镇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纳入全市统筹外,其余均未纳入。如农村特困户救助,由县乡财政解决,然而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移民大县,在缺乏中、市财政保障的基础上,无法成为救助的主导力量,更无法对所有特困户实施长期有效、较为固定的救助。
三、对策及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
2、增加救助项目,提高救助水平
3、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筹措机制
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想保不能保,社会保障政策滞后
1、农村社会保障无政策。由于丰都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农民的社会保障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名不符实。由于财力不足,我县目前进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其对象只限于农村“三职”干部,并且由财政予以补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养老保险。二是农村医疗保障条件苛刻。由于我县实施的农民医疗救助只针对三类特殊人员(五保户、特困救助户、重点优抚对象户),且限于脑出血、脑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恶性肿瘤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度精神分裂症以及烧伤(Π°烧伤面积在10%及以上)这几种病种,条件苛刻,一般农民无法享受。三是农民无最低生活保障。在广大农村,除了五保户之外,更多贫困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建立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农村贫困救助体系,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是丰都乃至整个库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四是农民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长。然而在生育人口最多、最需要扶助的农村,却缺乏这样的保障
社会救助力量薄弱。一是特困救助范围偏小。抽样调查发现,我县平均每100户人家中,有2-3户人家特别贫因,生活无法维继;据此测算,全县至少有2万多户农村特困户,而每年政府扶助的不到三分之一。事实上,截至2005年底,我县相对贫困人口达10万余人,绝对贫困人口近3万人,由于资金原因救助的人数仅仅占其1/3左右,另外2/3只能爱莫能助。二是无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救助。当前,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予以减免,但非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费用仍然十分昂贵,群众对子女上学难反映强烈。我县三合镇为此成立基金会,由镇财政拨款一部分,社会募捐一部分,对贫困家庭孩子考上大学予以适当补贴。但总体说来,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社会救助才刚刚起步。三是缺乏廉租住房制度。由于廉租住房制度缺失,多层次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近年来,随着房价持续上涨,不少新进城农民和刚参加工作的职工买不起房,昂贵的租房也成为其不小的负担。
(二)有保不尽保,社保法制建设滞后
1、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是事关老百性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及发展的大事,理应放在发展经济之外的首要位置,然而迄今为止,国家和重庆市都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仅有行政部门制定的条例。由于立法滞后,社会保障没有上升为法律意志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社会保障部门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不少企业事业单位欠交、延交、拒交等现象屡屡发生。
2、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已经过时。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五保供养所需经费和实物,应当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中列支,不得重复列支;在有集体经营项目的地方,可以从集体经营的收入、集体企业上交的利润中列支”。然而自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与乡统筹被取消,农村集体经济也逐渐成为“空壳”,农村五保经费虽然还可从农业税附加中支付,然而随着农村五保供养人数逐年增加、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无法对五保供养对象进行保障。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建设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把现有的政策用好,宣传好,引起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大力提高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组织公益活动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晓如何实现自己的权益,知道养老保险如何进、工伤保险如何参、生育保险如何保、社会捐资到哪里、贫困救助到哪里等常识,极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障及救助的责任。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类社会保障,带头救助各类困难群体。三是广泛动员公民参加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及新闻媒介的力量,加强对城乡贫困家庭的子女升学问题救助,如建立宏志基金会,建立白血病基金会等,以增大社保资金总盘子,增大社会救助总力量。
(二)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目前的社会保障,只限于政府出台的工作条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建议:一是出台社会保障法规。由国家出台社会保障法,或者重庆出台社会保障条例,把每个单位、每个集体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费用收取法制化,变费为税;二是及时出台配套政策,修改不适应时代的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的各项政策制度,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提高社会保障缴费位阶。向上级建议以法律规定社会保障费用处于缴费的第一位,即先银行部门费后还贷,税务部门费后交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费后分红,民营及私营企业费后提取利润。如果欠缴或拒缴即违法,社保执法人员有权查银行、查帐户,强制扣除资金,公安部门有权强制拘留当事人。
(二)加大资金统筹力度
1、争取全市统筹。由于丰都县的财政实力有限,基本上不能自给自足,必须积极争取纳入全市统筹。下一步要积极向市上建议,在启动农村社会保障的同时,把我县城镇职工工伤、医疗保障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纳入全市统筹。建议市上参照《重庆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办法》,按保障金额的60—80%之比例,加大中、市财政转移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广大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2、拓宽社保及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一是政府加大投入。考虑将国有企业分红、土地出让金、国有资源使用费等作为社会保障及救助资金的追加及调济。二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救助方面,更加需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增大影响,扩大来源总量,实现应保尽保,让更多需要社会救助的人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3、加强各项基金的增值保值。在争取社会保障基金、医疗保障等基金增值保值的基础上,丰都县将认真考虑让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的各项资金增值保值,以加大农村及城镇特困保障的资金保障,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刀刃上。
4、加大扶持力度。鉴于我县移民多、贫困深、产业空虚的现实,建议上级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社会保障才有坚实的后盾。一是加大企业对口支援扶持。多方争取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市企业到丰都落户,加大对丰都本土企业的科技、销售、人员素质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大项目倾斜。市上在项目区域布局时,尽可能考虑到库区,考虑到丰都,为发展培植税源,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扩大社保范围。要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基础,全力扩大和完善社会保障范围和城乡特困救助制度体系。一是参保人员提质扩面。参保范围要从城镇到农村、从企业事业单位到一般非农居民、从非农居到农村民民等逐步扩大。要积极争取中央、市上出台对库区百姓的特别参保补贴,以真正体现国家对移民作出奉献的回报与关怀。二是参保类别提质扩面。城镇每个居民要从基本的医疗互助到养老保险,到生育保险,逐步扩面,争取实现全覆盖。农村也要建立与之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养老、医疗、生育、特困救助等,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配套内容之一。三是参保条件适度放宽。由于移民问题的特殊性,移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参保标准应予以降低,差额部分由中央或三峡电站补贴;对不属移民的国家级贫困县,参保标准也要降低,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2、完善工作体系。目前,低保和社会救助由民政局负责,医保、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农业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时民政局还承担着基层政权建设、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拥军优属,军队转业人员安置等多项重要职能,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也承担着失业职工培训、劳动仲裁、劳动力市场管理等职能。这种条块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极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保障工作。建议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机构。将民政低保、优抚、社会救助等职能划入,将劳动局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农保等职能划入,建立健全农村相关社会保障机构,以构建城乡和谐的新农村社会。二是建议成立新的人力资源与培训机构,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企业职工培训、劳动力市场维护、劳动力流动管理等职能划归人事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不再人为给人才分成干部、工人等身份,且分属人事部和劳动部多头管理,弄成人才(指学校毕业的)市场和劳动力(技校毕业或有一技之长)市场两张皮。市场经济时代,人人是资源,人人都是人才。
3、完善管理体系。一是制度统一、标准有别。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目标明确、方向一致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应有的社会救助。在具体实施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允许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实行不同的社会救助标准。二是城乡联动、分步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以街道、乡镇为主要平台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设。可采取村社部门兼职兼责的模式,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在街道、乡镇普遍建立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统一负责所在地方的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务。既要坚持面向全社会,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又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分步到位。
第二篇: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参加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之学习心得
兴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思光
今年4月中旬,我参加了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学习。集中学习结束之后,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对我市农村社会维稳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组织了专题座谈会,由公安、综治、信访、维稳、民政、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部分镇街负责维稳的领导参加,全面分析影响我市农村社会稳定的情况,了解掌握农村不稳定因素。现将我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简要综述如下:
一、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问题
1、土地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征地补偿”。随着我市道路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设性项目征地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不同期项目的补偿政策不统一,就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征地问题牵扯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反映形式上往往表现为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如果处理不妥,将可能会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从我市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相当一部分。尤其集中表现在征地后的生产生活留用地的划拨落
实问题上。兴田、宁新、福兴3个街道办事处由于近年我市城市规划建设征地后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
2、水库移民问题。我市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水库移民问题,如福兴街道大塘村部分小型水库移民要求落实扶持政策;泥陂镇炳塘村移民上访问题等。近期的合水水库扩容加固工程的移民安臵问题也存在一些影响稳定的因素。
3、林权改制问题。去年开展的林权改制工作,由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制后的福利保障。群众十分关注,尤其是关系到镇村集体和群众之间的山林权属问题,如果协调处臵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纠纷。
4、复退军人问题。农村复退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年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奉献,他们的诉求也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我市的农村复退军人近期要求“解困”的人员增多,也有人要求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标准,部分未参战军队退役人员要求认定参战补助等,甚至有部分复退军人有预谋上访。这些现象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
1、经济文化的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各类关系的调节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演变为利益杠杆为主,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于是在围绕征地拆迁、承包土地、计划生育等方面,产生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就
可能激化,导致经济、民事纠纷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制度责任的因素。部分镇、村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各项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得不到提高。许多措施和制度在制定或者评比、挂牌后,就不注意加强经常性工作,指导、督查的力度更加不够,造成责任不落实、工作没人抓,引发不稳定因素。
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基层建设。农村稳定事关发展大局,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法委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领导作用,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平台作用。同时结合今年的农村换届选举,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村综治工作站,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利用基层干部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2、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电视广播、文艺演出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
3、要加大农村扶贫救助力度。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贫困群体包括复退军人的救助力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要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三级平台作用。去年,我市20个镇(街)已经建立了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要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三级平台建设,完善调处网络,发挥资源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建立健全“矛盾联调”机制、“治安联防”机制、“警务联勤”机制、“问题联治”机制、“平安联创”机制,使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平台、服务基层群众的文明窗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
第三篇:简析农村社会救助的问题及对策
简析农村社会救助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 佘燕娇 专业 行政管理 学号 0812735)
摘要:农村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即弱势群体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政策性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为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正视农村社会救助问题,探讨研究其建设对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有部分人挣扎在温饱线边缘。这就需要贯彻落实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社会救助是指当公民因为收入过低及遭受急难或灾害等原因而难以维持基本生存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临时救助和长期救助而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指的是国家和集体对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在现金、实物和服务等方面实施助人及自助活动,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救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初)就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救灾总会章程》,确定了“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救灾工作方针。此后有确立了多项救助政策。并且于1963年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五保户、困难户供给、补助工作的通知》,由此,农村五保户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延续至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救助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农村社会会救助制度显现出了他的不适应性,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农村社会救助的问题与挑战: 【1】 金菊、李雪:《黑龙江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总第106期)。
(1)、法制建设滞后,制度不完善:国家是社会救助的主体,社会救助的责任理应由国家承担起来。我国的第四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农村社会救助法》这样的实体法,以至许多救助都是靠部门政策来支撑,没有连续性。在救助方面很大的随意性导致了救助不连贯,没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只能临时的解决一些问题,没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没有立法的强制约束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救助的问题就视而不见,坚持财政“能省则省”的原则,忽视需要救助的人群来保证政府财政的充裕。或者把国家拨发的救助金层层克扣,使农村社会救助成为一句空口号。
(2)、救助程序不规范,思想观念淡薄:现阶段,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规定救助的具体申请、核定及操作程序,在救助的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没有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等。使得政府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救助的是与政府关系好的人,而这些人大多又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这样使得真正处于贫困,需要救助的人的资源被占,导致了救助不到位。
再者,农民申请社会救助的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腐。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按劳分配制度的确立,以往的大锅饭不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思想深入人心。对于社会救助,人们热情并不高,总认为贫困是由于懒惰等主观原因造成的,却忽视了老、残、弱等客观原因导致的贫困。社会对于农村社会救助的关注不高。其次,在农村,由于教育素质问题,许多人并不关心国家政策,根本不知道还有农村社会救助这回事。或者,就算是知道这些政策并且的确处于贫困境况需要救助的人也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去申请。这就和农村的传统观念年有一定联系了。他们认为,申请救助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正所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社会救助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并不是好事,反而是一件让他们没法抬头做人的坏事。出于这种考虑,很多符合条件的人也不申请社会救助。
(3)、资金不足,救助面窄,水平低:自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近几年,GDP更是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然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对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我国财政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被取消,农村低保制度缺乏后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开始逐步萎缩,中西
部许多地区的农村低保资金“空账运行”虽有制度之名而无制度之实【1】。财政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救助的面窄、水平低。
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农村社会救助面窄,仅以五保户为例。五保户是最需要救助的对象,同时也是我国政府最为重视、开展最早、制度定位层次中最高的农村社会救助项目,2005年底,全国已纳入供养农村五保户对象仅为328.5万人,而据民政部的统计,全国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有570万人,供养率仅为57.63%,意味着超过40%的、240多万应保五保对象没能得到供养,五保供养为
【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另一方面,财政不足使得我国农村社会救助
水平低。例如,在农村低保和特困户生活救助方面,到2006年全国农村低保对象人均得到救助金为33.2元/月,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资金为19.1/月。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水平是相当低的。
(4)、救助方式单一: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多采取直接的资金和物资救助,忽视了对贫困人群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技能培训、人文关怀等的救助。还有就是即时性救助较多,发展性救助较少,没有解决后顾之忧。很多困难群众把政府发的钱挥霍物资用完了,又马上返贫了。没有发展后劲,对生活缺乏信心。
(5)、地区差异较大: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改革开放的政策等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差距。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财力充足,农村社会救助覆盖面相对较广,救助水平也相对较高。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财力不足,农村社会救助不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2005年东部地区低保对象达到相应农村贫困人口的1.5倍,而中、西部地区只分别为20%和14%左右【3】。差异之大一目了然。
二、针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问题,笔者在此肤浅的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建设:一种利益只有具备了道德合法性、法律合法性和司法上的可诉性,才能成为一项权利【4】。因此,要想真正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必须要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使社会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保障农村贫困人群的利益。【1】朱勋克、高华俊:《农村社会救助的政策选择及可持续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蒯小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供给不足与国家责任》,《社会保障》,2007年7月。
【3】同上。
【4】夏勇:《农民的权利》,《朝夕问道——政治法律学札》,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2)严格执法,加大宣传: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时,要健全监督机制,阳光操作。公正、公开、透明的进行。不得徇私舞弊,挤占贫困人口资源。同时要加大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让老百信都了解救助政策;并对此加以宣传,让贫困人口知道,享受社会救助是他们权利而并非是有损面子的事。从思想上改变他们对社会救助的看法。
(3)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资金筹措多元化:世界各国的情况表明,社会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这也是由社会救助的属性决定的。针对我国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我国应加大财政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增加社会救助资金占GDP的比例,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为缩小东、西部差异,提高中、西部地区社会救助水平,可以试行东部发达地区对中、西部特困地区的点对点扶助,减轻中、西部地方财政的压力。
再者,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唤起群众的爱心,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扩大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呼吁企业社会捐资支持救助,对于企业和个人用于社会救助的捐资要给予税收政策优惠。对企业和个人捐助设立的民间救助基金,由基金管理机构自行管理【1】。当然也要加强对民间公益性社会救助组织的监督,确保基金切实用到了农村社会救助上。甚至,在加强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挥境外NGO/NPO等这些所谓第三部门的作用,因为这些组织往往高效、灵活、创新,既节约了制度运行成本,由具有很好的道德示范作用。
(4)、救助方式多样化:现阶段,对农村的社会救助仅仅是资金和物资的救助是远远不够的,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应加强救助方式的多样化,在进行物质救助的同时注重精神救助。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帮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支教服务,定点为特困人群服务,提高他们的素质;健全医疗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的医疗问题;注重对贫困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以“造血”为目标,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救能力,以工代赈,增加其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同时,注重改变单一的发放资金。我国农民大多有攒钱的思想,发放资金可能导致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攒钱而不消费,没有解决生活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救助模式,发放救助卡,用此卡可以到超市免费购买指定商品。【1】 刘文海:《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
市民也可以捐助东西给这种“爱心超市”。既方便了困难群众,也有利于扩大救资来源。还可以发行福利彩票,吸纳社会慈善资金。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基本迈入了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村社会救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日益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⑴、刘文海:《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⑵、郭明霞:《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与创新》,《开发研究》,2007年第1期(总第128期)
⑶、贺玉华:《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世纪桥》,2007年第12期(总第146期)。
⑷、华黎:《论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三农问题研究》,2008年第13期。
⑸、金菊、李雪:《黑龙江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哈尔滨商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总第106期)。
⑹、孔金平、涂文静:《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作用》,《行政论坛》,2008年
第1期(总第85期).⑺、牛勤:《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中国经济与管理科
学》,2009年第4期。
⑻、唐任涛:《对农村贫困家庭的致贫因素及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社科论
坛》。
⑼、夏勇:《农民的权利》,《朝夕问道——政治法律学札》,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⑽、朱勋克、高华俊:《农村朱勋克、高华俊:“农村社会救助的政策选择及可持续发
展》,《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⑾、蒯小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供给不足与国家责任》,《社会保障》,2007年7月。
第四篇:浅谈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持有本县农业户口,家庭纯收入低于本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07年,我县建立起覆盖全县140万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财政部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三级核查、三级评审、三榜公示”等工作,并对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总投入由2007年的1801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4871.58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数由2007年的47352人增加到2009年的66507人。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推进,农村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低保对象的生产、生活,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过低
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标准,农村最低生活标准必须保障低保对象的衣、食、住,适当考虑电、燃料、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等费用及物价的上涨,我县农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平均每人每月是42元,人均一天也就是1.4元钱,现在我县市场上面粉价格是1.3-1.5元/每斤,大米价格都在2.5元/每斤,加上穿衣等费用,低保资金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这样低的保障标准,很难维系一个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二)保障对象难界定。
保障对象即是家庭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普遍采用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办法来确定保障资格;但实际上,这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办法难以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第一,收入的项目繁多。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除务工等货币收入外,其主要收入组成分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实物收入。第二,实物收入评估核定繁杂。由于种植、养殖等具体项目品种不同,产值投入及价格也不一样,这些收入核算缺乏一种较为合理的衡量标准。另外,有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因人情关系等原因,没有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导致了一些不符低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了保障;我县现有140万左右农村人口,享受低保的人数66507人,由于僧多粥少,为了平衡关系,又受保障经费的限制,存在着人为的“拆并户”现象。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退出机制不健全。
基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难度大、低保户家庭收入动态监测困难、信息化滞后等原因,一些农村低保户人均收入超过了低保标准线后,不能及时被退出或不愿退出低保等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些情况是家庭有人口出嫁多年或去世多年依然享受低保,由于农村低保制度的含金量日益增多,比如低保户子女上大学每年可以申请补助3000元,城乡医疗救助针对低保户不限病种只要住院报了新农合后剩余资金财政还可以给予补助,还有其他就业,住房等方面都有优惠,使一部分人形成了“福利依赖“,受助者不愿放弃福利待遇,宁可不就业或少就业,该制度虽不能使他们摆脱贫困,但至少可以不劳而获。
(四)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全新的、长期的社会救助制度,涉及人口众多,需要准确掌握如此庞大人群的家庭收入及其变动情况,接受低保申请和咨询,进行情况核实与审批,这项工作相当繁重,现在基层低保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村委会干部都是半脱产的,他们还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田,有些工作程序很难按部就班到位,就目前乡镇民政办来说,大部分只有一两个人,他们不但承担者大量民政工作,还要积极参与乡镇其他工作,实际上,农村低保村级和乡镇级的调查、评议很多只是流于形式。
(五)财政监管难度大
从目前的农村低保管理办法来看,财政部门主要侧重于低保资金的拨付、发放的过程监管,对个别基层单位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的行为难以发现及有效监控,财政监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据实调整保障标准。首先,农村低保标准应依据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包括吃、穿、住、医、教等)必需品的实际需求及各级政府财政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物价指数的变化不断调整,给农村低保标准一个正确的定位,即定位在生命线、温饱线或发展线。其次,县级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有关部门,对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必须消费支出或上的农民纯收入要据实进行测算,用市场菜篮法或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出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低保标准。
(二)合理界定保障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原则上应该定位在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农村困难居民,对于有身体健康、劳动能力正常且处于劳动年龄成员的家庭,原则上不得纳入保障。这样,既可将保障对象资格确定的复杂性进行了简单化,同时,又促使身体健康、劳动能力正常的农村困难居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摆脱贫困,消除他们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
(三)强化政府责任体系,提升工作水平。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落脚点。一是确定各级政府领导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政府统一组织领导,确保各部门执行政策时相互协作。二是建立科学监督体系。建立审计、财政、监察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完善各部门及财政内部职能科室的监督检查制度。整合监督资源,明确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减少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促进经办单位改进工作方法。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农村低保制度的,严格追究部门相关人员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增加违纪成本,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四要设立乡(镇)的举报电话。建立受理举报投诉制度,及时受理群众的举报与投诉;有明确举报投诉人的,还要将调查处理结果限期反馈给举报投诉人。
(四)加强救助机构建设。一是在民政局下设二级机构即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局,并根据业务量大小,解决相应的编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及必备工作经费和设施。二是加强乡镇民政办建设,根据各乡镇规模大小,城乡低保等救助对象的人数多少,配备与工作量相对应的工作人员,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三是村委会要建立社会救助站,落实专人。四是加强社会救助。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民间组织、个人对农村低保对象进行帮扶。发动基层党员、干部献爱心、开展邻里互助等活动,让农村低保对象得到社会的关爱。五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低保对象家庭而言,社会帮扶难达到救助效果,可以让他们到敬老院生活居住,享受五保集中供养待遇。六是保证在农村低保对象生活标准与经济增长相一致基础上,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
第五篇: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沈萍霞(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西部农村寄宿制 学校在发展中却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有资金短缺,办学经费困难;缺乏管理人员 编制,教师工作量大;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贫困生问题突出等。针对这些问 题,对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
1.基本情况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危房
改造工程”的基础上,为实现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体 现了党和国家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两年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为16万个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了
远程教育设施。[1]2006年投入力度还在加大。
据统计,我国西部13个省级单位,现有寄宿制学校项目县512个,共有寄宿制中小
学校5154个。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局。为此,我们专门对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了调研,设计了有关西部农村 寄宿制学校问题的问卷,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贵州、内蒙、西藏、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展开了调查;走访了西部部分贫困地区的一些寄 宿制学校,先后去宁夏、内蒙古、陕西省等省的学校进行考察。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在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到西部寄宿制学校面 临的困难和问题。
2.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资金短缺,办学经费困难。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为2
075元。如果以东部为1,西部则为0.48。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为2655元,西部为1474元。如果以东部为1,西部则为0.56。高中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
为5942元,西部为2823元。如果以东部为1,西部则为0.475。[2]可见,西部基础
教育经费比东部少很多,而且东西差距在近几年内表现的更加明显。
这种状况在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尤为突出。在调查的近1500份问卷中,无一例
外地提到经费短缺问题。在访谈中大家也一致认为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最大 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办学经费少。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学校没有额外的收入,地方政府投入经费不足,致使学校连 正常的开支都难以解决,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更是无从谈起,基础设施跟不上时 代发展需要,表现为校舍紧缺,生均活动面积小,教育设施严重缺乏,无现代化 的教学器械等。如陕北偏远地区某些学校学生连电脑都没见过,学校没有像样的 教学设备,体育器材也严重缺乏,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像样的篮球都没有。
2.2缺乏管理人员编制,教师工作量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师
资力量不足,管理人员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是学生住校,封闭式管理、开放 式办学。涉及学生住宿、餐饮等一系列的问题,和非寄宿制学校相比它的管理难 度较大,加之西部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又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管理更是难 上加难,要使学校后勤工作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对西 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都是难题。
西部地区本身就缺乏教师,师资编制不够,教师流动性也很大,加上宿舍、食堂 等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正常编制,学校又没有经费请临时工作人员,使得教师既要 给学生上课,又要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工作量非常大。教师的待遇却得不到相应 地提高,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另谋发展,因此“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很突出。
2.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西部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学历水平都不是很高。在被调查的1493份问卷中,有近一半教师是成人高校毕业。据不完全统计,西部农
村寄宿制学校校长中,专科学历的就占了54.5%。很多教师只是中师毕业,少数民
族地区情况就更差。从下图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问题。
从被抽样调查的56名(回、藏、维、土、白、壮、苗、东乡等民族)少数民族小
学校长学历情况统计(见表一)中,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具有本科学历的 校长只占7.1%,大部分校长只是中师毕业。
少数民族校长学历表
由于环境、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教师很少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加之 工作忙,自学时间有限,所以他们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有限,教学理念、教育 思想比较陈旧,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教育思 想落后,有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不高,科研意识淡薄。如个别老师 竟然闹出了“要看我校的素质教育,等下午课外活动时再来”的笑话。
2.4农村学校贫困生问题突出。在西部寄宿制学校中,贫困生问题非常突出。据一
些校长反映,有的农村学校贫困生要占到80%以上。
寄宿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除了种田,农民很少有其它的收入。尽管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取消了原先
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加 农民收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农民收入低仍是不可 否认的事实。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贫困生比例仍非常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很多学生交不起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辍学现象也很普遍。由于学校本身无 经费来源,贫困生数量又多,对这种情况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解决好这些 问题,还需要多方努力。
3.1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针对西部地区各项资金短缺问题,国家也是花大力气、下大本钱给予关注和解决。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从今
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将达到78
0多亿元,地方财政每年将安排支出250多亿元,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
义务教育的需要。当然,关于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首先,国家要加 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其次,地方政府也有 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再次,学 校也要自己想办法,通过师生勤工俭学或争取社会力量来解决
(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76页)
办学经费紧缺问题;同时,群策群力,发动群众,通过捐资、捐物、出力等形式 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学校面临的困难。
3.2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近几年,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投资力度,中
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但对数
量众多的寄宿制学校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很多学校只有校舍,而无相应的配 套设施,如宿舍、食堂、浴室等。配套设施的缺乏相应的带来如前所提到的住宿、饮食、学生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在面临困难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想方 设法加强学校管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的住宿、饮食、学生安全等一系 列问题,应加强寄宿制学校建立后的配套设施建设。上级部门对已经确定的寄宿 制学校要投资建设合乎标准化的宿舍、食堂、澡堂等,配备专职的炊事员、管理 员,使学生能保证入住学校宿舍,从而确保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减轻了专 职教师的负担,保证他们更好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现状,首先应从数量上补充,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年轻教师扎根西部、服务西部,还可以以大学生毕 业实习、支教等方式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要提高师资质量,加大对教师的 培训和提高。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 校长,一批好教师,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应保证许多偏远地区的教师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及时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先进的教 育理念和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等;再次改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通过一些优惠 政策鼓励他们长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 的培养和提高。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有6000多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5%以上,但这里的民族教育却十分落后。据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各少数民族中每千人拥 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全国平均为
698.12人,而生活在西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每千人拥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回族584.89人、维吾尔族613.22人、藏族264.7人。
[3]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3.4关心中小学贫困生。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农民收入差
距也很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仍在缴纳书本费和名为 “杂费”的学费,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因无力交费而失学。2006年国家对西
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 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4]这对农村学
校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要使所有贫困家庭的学生受益,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国家应继续设立 中小学助学金,重点放在西部农村地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继续扩大免费 发放教科书的范围,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并逐步扩大发放补助金的 范围;可以通过给学校划拨少量土地或提供劳动实践场所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 勤工助学并改善生活;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争取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寄宿学校贫困生都能真正享 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做到不让学生因 家庭贫困而失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3):5-16。
[2]刘尧等.《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35-39。
[3]温家宝总理.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