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自建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上涨,农民收入较以前有了提高,有许多人会将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房屋建设中去,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自建房屋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缺乏村镇整体规划、不注重防火等等问题。所以普及相关建筑知识成为当下必须做的,以杜绝各类安全隐患。
关键词:房屋建设,农村,质量隐患,普及知识
引言 :随着国内近几年居住建房的温度,有不少农村农民收入增加,加之在我国一直提倡的小康社会模式的驱使下,很多农民对自家房屋进行翻修和重新建设,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私乱搭建,建设无序,存在房屋抗震,防火等。因此可以借助当地高校的力量来协助有自建需求的村民,例如本次课题研究的通过成立大学生农村基建咨询站,来满足当地建设需要。
一、农村基建房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过实地走访、调研,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出以下几点情况:
1.1、乱建、违建现象严重:
根据课题组选择的农村居住点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中布局的势态。农民根据自己喜好,自行分散无序建设,往往呈“线性扩张”,村内道路修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沿路临街随意搭建生产性、经营性用房现象比较突出。
虽然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建房的管理力度,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农民建房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依旧十分突出,存在违法搭建、擅自加层等现象。如果在意外发生时,例如遇到火灾时,居住者成功逃生的机会就会很小,并且建筑间距不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间距过小,极易互相受到火灾的影响,引起火灾的快速蔓延,为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1.2、建房资金短引发诸多问题:
现在大多数农民虽然有一定的积蓄,但大多经济来源较单一,建房资金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收入。按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建好一幢房子,至少要花费农民家庭10-15年的积蓄,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用于建房资金储备并不充分,加之农村建房很多为了为家族增光成为面子工程,经济实力好修,条件差的借钱修,不但耗尽了积蓄,而且透支了未来的生活,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面子工程导致了很多“空心楼”、“烂尾房”的产生.1.3、建房质量问题严重:
1.3.1房屋地基基础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在建设初期没有对建设场地进行正规合理的勘察,对基槽内部的一般土质产生的变化情况和一些特殊的土质信息的了解,无法为后续进一步建筑方案与施工提供充分的依据,因而常常会造成没有章法的建筑方案和建筑施工。
1.3.2房屋建设中设计不规范导致的抗震性能差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自建住宅大部分是低层建筑,多为砖混结构,没有施工图纸,建筑平面设计和结构设计是自行揣摸,所有承重构件的设置和建筑材料的配用,未经设计计算,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理解而建。
1.3.3 房屋建造使用材料质量差
在建造房屋时所用材料基本不会经过严格检验,比如现浇混凝土使用强度不够的砂石;或者采用质量不达标钢材;墙体强度也不够,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1.3.4由于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低的问题
村镇住宅建设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具体的时间,有农忙时就从事农业劳动,没有农忙时就是建筑施工人员,所以这种人群是没有基本的专业素养的,并且个体施工人员量大、分散、稳定性差,主要是没有统一的管理,所以由他们所参与的建设质量往往会有问题。
1.3.5 审批和管理中存在问题规划布局缺乏衔接
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总体规划往往和更大一级的规划会有不同,在更大一级的土地使用规划时并不会满足每个个体的建房要求,所以有许多村镇有建设用地不够的情况。两个规划不统一、不衔接,所以当个体在建房时最终不满足建设的统一规划要求。
二、针对所存在问题应对方法:
2.1 对于农村自建房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课题组经过调研、讨论,建议采取成立农村基建咨询服务站,以利用学校丰富的理论资源,满足实际建设需要。
2.1.1对建筑工匠队进行技术培训:
利用所学知识或者在网上查阅相关建造方法对农村个体工匠和农建队进行培训,技术培训、制度培训的重点内容是简单建筑设计、图纸阅读,施工管理,建设质量要求和最终检验施工是否合格的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建房的质量,进一步保证农民建房的安全性。
2.1.2 对于房屋设计图纸整理改正:
虽然村镇建房时有一些相关专业设计图纸参考,可惜量并不大,且一般只有建筑方面的材料,缺乏相关专业的配套比如结构、水、电等。鉴于《新农村建设农房图集汇编》的基础上,与实际农村自建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进一步新的建房质量、抗震等要求,所以对于专业的农村房屋户型设计者来说,就要实际的为人们 设计出具有良好采光、通风的新型住宅户型图纸,进一步满足当代的需求。
2.1.3 加强建材质量管理
在农民建造过程中可以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对于将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预制构件经行质量的监督,尤其是对于住宅质量具有最大影响的钢材、水泥、砖块三大建材,凡不能满足技术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的,一定不可以用于建设使用。
2.2对于建设乱、违章建设等现象的解决方法:
定期由服务站的志愿者与相关专业人员走访农民之中,提供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发放相关安全手册。让农民树立质量意识、经济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得建房者自身重视住宅建设质量安全,继而对施工者有所选择并提出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告诫建房者有专业的建造者建设房屋的优点所在。
2.3联合当地建筑专业部门为农村自建者提供相关帮助:
由于农村房屋建设者所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有限,对于我们所收集的问题,尽可能通关查阅专业资料予以解决。对于一些我们不懂得,可以将问题统一整理,请教专业建筑部门予以解决,使得所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的同时,丰富自己的实际经验。
2.4协助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完善管理:
推行农村建房保险制度。鉴于农村建房事故频发,赔偿较为困难的特点,推行农村建房强制保险制度,建房户或承包人必须为建筑工人投保意外险,以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经济赔偿。提倡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远亲不如近邻的新观念,让邻里认识只有和谐的睦邻关系,才能真正方便生活。
结语
对于现在农村自建房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对于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许多问题在建设初期得到合理解决。作为大学生基建咨询服务站我们应该发挥所学,一方面为需要的人提供全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及时联系有关专业部门上门请教。最终使得建房者的利益得到有好的保护。
第二篇:农村自建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自建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通过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等方式走上了致富路。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居住环境优良更高的要求,回乡建房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选择,农村自建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1.乱建、违建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住房产权问题复杂,在审批规划方面工作开展难度大情况复杂,例如XX区XX村,由于耕地分散等原因,历史上大部分居民都根据自家耕地所在选址建房,没有形成集中居住的聚落,从而导致绝大部分原有的宅基地非常分散。虽然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建房的管理力度,但乱建的情况依旧存在,这将为今后农村地区产权领域的管理、改革留下一定的隐患,也不利于科学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在后期自来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将投入较大。
2.安全事故频发。农村自建房建设过程中,由于专业施工队伍相对较少,大部分业主只能选择当地的手工匠人非专业包工头等组成的队伍,他们中大部分工人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很多时候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包工头在建设过程在也没有科学的施工管理,再加上农村自建房大多体量较小,层数不高,很多时候麻痹大意,对于安全措施的设置也普觉性不高,由此导致大量的安全事故发生,较为常见的包括触电、高空坠落、砸伤、摔伤等等。
3.建房质量问题严重。农村自建房的大部分业主都选择在自身原有的宅基地上或附近或已有的公路旁修建房屋,很多时候对于地址的选择仅仅依靠乡村风水先生的勘查,没有科学的开展地基情况的检查就开工建设,所以很多农村自建房的地基基础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农村建材市场的混乱和业主品牌意识的薄弱,在选材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同时由于非专业施工队伍的专业能力缺失和无专业检验队伍的介入,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例如开裂,漏水等等在。
4.房屋居住舒适度差。大部分农村居民在规划修建房屋时都较为随意,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的介入,因此整体设计方案不科学,一是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的活动、使用习惯,后期使用不够方便。二是整体保暖隔热性差,大多对于保暖隔热设施材料不重视,导致建成后的房屋冬冷夏热,不仅舒适度差,更加大了建筑能耗成本。
5.编制的村庄建设规划实施难。例如XX区虽然所有的自然村都编制了村庄规划,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实施困难的问题。村庄建设规划超前、滞后,与农民实际建房需求存在矛盾。早些年多数村民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就开始按自己意愿建房,那时村庄规划还未全覆盖,目前实施起来就有困难。
6.新村建设规划启动地块规划与土地利用总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也存在矛盾。经过调查,XX区约有不少的村庄建设规划中启动地块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用途为待置换用地或基本农田保护区,只有在办理过农转用审批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而农转用的审批手续时间长,还不一定能办下来(要等指标允许),新村规划用地的调整、置换存在一定难度。
二、对策建议
1.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解决当前的农民建房问题,首先要解决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问题。没有编制规划的乡镇人民政府要尽快组织实施,在编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细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对每一个村庄的建设用地(包括旧村整理区、新增建设用地区)进行合理划定。已编制好的,对不符合建房用地要求的,抓住机遇予以修编,做好两种规划的衔接工作。
2.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当前农民建房实际需求相结合。更多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修编要符合当地农民的风俗人情、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新村建设规划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应因地制宜。
3.看重解决新村建设规划启动地块的用地问题。解决农民建房矛盾,要着重解决新村建设规划启动用地的指标问题。要先对村庄新村建设规中启动地块的用地面积、所需指标进行统计,要抓紧办理该用地的地块审批手续,解决好用地指标问题。
4.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大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大力整顿与农村自建房相关的各个市场环节,包括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原创设计、品牌权益,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的购买到需要的合适的设计产品,更方便的寻找到更加专业的施工建设队。
5.强化管理落实。当前国家关于农村宅基地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越来越健全,但是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还不够到位,尤其是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对于宅基地的审批还存在找关系送礼、打擦边球来解决的现象,上层设计的执行力度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思想,坚决落实相关法规。同时,对违建、乱建情况加大打击力度。
6.大力普及知识。农村自建房业主的需求是自建房层出不穷、问题不断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做好对相关群众的教育引导,大力宣传建筑质量、安全措施等相关知识,引导群众量体裁衣建设更加舒适的住宅,选购更加安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方式,选择更加专业的设计施工队伍,从源头上降低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第三篇:农村自建房宅基用地问题及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开始注重自身生活质量,修建新房成为有钱的农村人的首选。然而,由于乡镇建设整体规划滞后和缺少必要的科学技术支持,农村自建房热背后,在宅基地选址、审批、用地量等环节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宅基用地的问题
农村自建房正在大规模建设中,对土地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导致农用耕地加速流失。由于遗留的封建传统,相应监管制度不尽完善,以及缺少必要的科学指导,相关政策和监管不到位,在用地量加大的同时,农村建房土地使用中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超审批用地。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村民将宅基地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在旧房改造时,甚至批少占多,想方设法扩大宅基地面积、多占用土地,致使自建房的实际占地比批准使用土地面积多出很多,直接造成耕地流失。
布局杂乱。很多村庄没有明确的建房用地区,在房屋选址、布局等方面缺少对村民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村民建房选址多选在自己的自留地或便利的道路旁,村庄建设极其没有规划。农村新建房分散过于零星,布局无合理可言。
非法批地。有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审批过程中,越权审批,存在将耕地视为非耕地、化整为零的审批。同时,土地管理部门中的一些人员思想觉悟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常常为一己私利而违反相关规定审批土地。
私自交易土地。部分村民为获得高额的经济收益,不惜将自己的责任田、自留地,甚至宅基地折价卖给他人建房,如此现象在农村一些小镇上层出不穷。因其双方都从中受益,有很强的隐蔽性,很难为相关部门发觉。
原因分析
农村自建房宅基地用地,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结合实地考察和参阅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出现上诉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规划滞后,法规不完善。国家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统筹对全乡镇建设做总体规划,并报上级政府审批。但是,已经完成的规划绝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对乡镇中心地带,各个行政村都没有编制相应的建设规划。农户在选择宅基地时,只能根据当地风俗,结合自己情况选择方便的建房场地。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够健全和宣传不到位,在宅基地的审批过程中,存在大量违规现象,政府工作人员通过批地谋取暴利。比如:未批先用、超额用地等。与此同时,土地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审批住宅用地总是伴随着行贿受贿,导致自建房宅基地审批混乱。
村民自身素质影响。村民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小农意识早已根深蒂固,这给乡镇机关处理建房用地问题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村民认为,建房用地审批太难,乡村收费太高。与此同时,农村对土地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村民法制观念薄弱。当集体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村民往往把自身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其容易在村民间产生矛盾。
解决对策
农村自建房土地使用中现今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对于农村干部和政府官员都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然需要长久的努力,在此根据自己笔者体会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重视宣传。国家对农村土地使用的法规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的宣传新的政策法规。在宣传过程中,务必要做到让更多的人,不论是土地管理人员还是村民,准确的接受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和群众深刻理解新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土地使用和管理氛围。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解决好用地问题,必须要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要使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统一,尽全力减少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冲突,避免产生纠纷。同时,村庄建设规划与当前农民建房实际需求相结合,编制规划时不能忽略了村民的风俗习惯,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加强监管力度。要使相关规定能有效的实施,相应监管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监管得力才会对违法行为产生威慑。充分发挥土地执法人员的监管作用,要求执法人员深入农村、进驻一线。建议为巡查人员提供一定的巡查经费保障,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同时,将监管责任纳入对基层执法人员考核内容中,不断完善奖惩制度,强化土地执法工作。
总结
相当一段时间,村民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宅基地用地中存在问题认识不够深刻,致使自建房用地多而杂。农村自建房将持续火爆,宅基地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土地管理部门一定要抓住时间,针对乡村实情编制好建设规划,做好相关宣传,使农村自建房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篇: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为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后进村整顿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工作现状,提升我区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区委就村级党组织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全区行政村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区农村党的建设总体上是好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看到了缺点和不足。
一、村级组织建设现状
我区共有3个乡镇,38个行政村,一个资产管理委员会。村书记、主任“一肩挑”12个村,村“两委”委员305人,交差任职88人,农民党员2128人。近年来,在“和谐社区(村)创建”、“ 精神文明建设”、“ 三向培养工程”、“ 农村社区试点”、“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陈宏发,“五个好”村书记李扬等一批先进典型。近五年新发展党员近400名,极大地改善了党员的年龄结构,提高了党员整体文化水平,为村级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村党组织核心地位受到挑战
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越来越受到村民关注,村委会地位逐渐上升,村党组织地位迅速下降。具体表现为村主任强势,“两委”不合谐村数量在增加,“两委”交差任职比例低(只有28%的党组织成员当选为村委会成员),村支委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全区村支委共161人,年龄50岁以上有93人,最大的支委67岁,初中以下文化占76人)。
问题存在原因:
1、村书记队伍管理教育不到位。存在有能力、有影响的易失控,不犯错误的没能力,年纪大的“混日子”现象。本次走访的村级党组织中,真正有规划想干事的负责人并不多,多数村只把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或寄希望于上级的政策、资金和物资支持。更有甚者以上级政策不支持,村民致富有门路等理由掩盖自己的不作为。同时,来自上级的约束也相对不足。
2、村班子自身建设不到位。村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明显少于社区,有的村只有到了“七一”才找党员开个会,旅个游、吃顿饭层面上,对党员进行教育更是奢望。有的村级组织缺乏有效手段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问题,导致村部和村民活动场所破旧,活动经费不足,活动难以开展。有的村“两委”班子主观上不作为,总以资金不足、没有场地为借口,少开展、不开展活动,造成了一些党员与群众没区别,甚至党员不如群众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党在农村的形象。
3、党员队伍不能涵盖所有乡村能人,村党组织后备人才奇缺。通过调研发现,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五个:一是有的村书记嫉贤妒能,怕发展了乡村能人,顶了自己的 2 位臵,故意拖着不予发展。二是少数村书记业务素质偏低,不会做发展党员工作。三是有的村入党靠自然成熟,村党组织不闻不问,坐门等客,对入党申请人漠不关心。四是个别村受家庭、宗派势力影响,在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上意见不一致,通过不了。五是部分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个别党员自身形象不好,在群众中威信低,影响坏,致使申请入党人数逐年减少。全区现有农民党员2128名,其中55岁以上1050名,占总人数的49.3%,35岁以下250名,只占农民党员总数的11.4%。
(二)执行力差、不能因地制宜和缺少创新
建国以来,党在农村党建方面一直很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最近几年出台的:“双述双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则”、“四议一审两公开”等一批制度都很好。但一进村就出现了问题。一方面,许多好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挂在墙上,没能认真执行,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当遇到村里的个性问题时很难收到良好效果。另外,新形势下我区农村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种养殖收入占农民总收入比重大幅下降,城郊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明显,现有社会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现状。农村社区工作还在探索阶段,许多相关政策制度还没有落实,对于大量入城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还没有抓起来。由经济大发展推动的收入激增与村民的社会文化娱乐生活要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突出。
问题存在原因:
虽然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相应的执行力,区、乡、村三级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因为没有相关制度制约,各乡镇对村务、村财政的监督形同虚设,乡镇多充当村报帐员角色,对村里的大事知道的少、管的更少。例如:村委会一届只有三年,有的村领导却敢签署10年以上的长合同,给继任者造成工作上极大的被动,给村级财政造成极大损失。对村书记、村主任制约手段少,没有硬手腕,不少村35岁以下党员几乎没有,后备人才几乎为零,乡镇党委也拿不出好办法来。书记一干几十年,想换没人选,严重降低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村主任为民选产生,多数家里条件好,乡镇对其制约手段多为扣工资,这对他们几乎没用。失去有效制约的公权力往往为私人所用,这也是干部不想事、不干事,想私事、办私事的根源。2008年以来,区纪委查处案件70件,涉及村“两委”成员的达29件。乡镇一把手抓党建刚刚推开,各乡镇对解决村级组织近年出现的新问题的热情不高,投入不多,创新无力。用旧思想旧制度去管新情况的多,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推出新举措的少。
(三)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多年来,市区的东西延伸和北扩使我区产生了“城中村”现象,***进入了城区管理序例。由此出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土地征占上访、土地出让金分配、农民如何市民化等一系列过去从来没遇到过的新问题新矛盾,成为当今我区农村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问题存在原因:对于新兴事物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村级组织对突如其来的城市化和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在心理和经验上存在着严重的准备不足。另外个别村干部有私心,处事不公又缺少有效监督导致事态严重,村民上访。还有些村干部怕得罪人,影响自己连任而丧失原则,对村民代表一些无理要求听之任之。大部分村“两委”干部缺乏远见,在土地征占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保护集体资产,失去了集体收入和创收能力,丢掉了党建工作的基础。
三、对强化村级组织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后备人才培养
针对农村党员发展难、村干部选拔难、新农村建设缺人才的问题,在严格选任标准的基础上,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任渠道,培养后备力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严格选任标准,创新选拔机制。不为换届而换届,对没有适合人选的村不能为了完成换届的任务而降低用人标准,同时加大上级选派力度、探索村干部跨村任职等方法,保证村干部有本领能干事。
重点培养后备人才。将村级组织后备干部纳入区委组织部干部人才库统一管理,将村级后备干部工作列为区委对乡镇,乡镇对村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强化“三向培养工程”,提速村组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优先他们中选拔群众威望高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干部。切实将包村干部工作抓起来,奖勤罚懒。对家族势力影响党员发展的村,乡镇党委应采取适当方式保证没有家族背 5 景的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
(二)确立发展模式,给各村指路
本次调研发现,目前我区村级组织建设的最大瓶颈是没钱办事,中央、省市区的匹配资金和项目毕竟有限,修了这家的桥就没钱去铺那家的路。说到底要解决村级组织党建工作的难题就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其次是“城中村”问题,村子基本上失去了农村的所有特征,村民身在城区身份为村民,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圈,也不便于管理,从而生发出大量问题,只有加强管理体制的创新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两条可供参考的发展道路,即“两进一退”模式。
两进:
**村模式。***乡**村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体现出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在其他村以极低的价格出让集体资产时,村里以股份制形式把两个企业保留下来。二十多年里,两个企业为村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致使企业效益大不如前,他们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谋出路,筹资兴建了***最大的钢材交易市场,仅此一项年收入就增加达80万元。
传统强村的典型----**村模式。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扎实的基层党建工作,优越的地理位臵,雄厚的工农业底子成就了**模式。马金模式也是目前为止我区农村党建工作可见的成功标杆,是大部分村的发展方向。
一退:
***乡**资产管理委员会模式。**资产管理委员会前身**联社,幅员东起**,西达**桥,南到***岸,北至铁路。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加快,**联社成为第一个城中村,随着农村功能的逐渐弱化直至完全丧失,2004年改制成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变行政村为纯经济组织,委员会只为村民管理集体资产,舍弃了村务工作。2010年**资产管理委员会用资产赢利为45岁以上村民全额办理了养老保险,为每名青年人交纳了15年的保费。现有在册村民126人,全部城市化,且和谐稳定,村民过上了市民的生活。**资产管理委员会模式应具备条件:
1、村级组织要有一定的物业财产(相对现金财产可保值增值)。
2、村民人数最好不要太多(不出不进通过自然减员达到去农村化)。
3、要有科学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对管委会的财务进行监督(纯经济组织毕竟不同于行政村,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4、村民同意。
(三)重视教育培训,提升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定期组织全区统一培训。在换届的同时,就要统筹纪检、组织人事、财政、民政、农林水、交通、计生、公安、检法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村级组织所需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订单式培训。按各乡镇实际需要定期选派相关部门优秀干部下乡进村对村干部进行小集中或点对点订单式培训。
加大教育力度,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村属性。对大学生“村官”培养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他们的未来与现实表现挂钩,才能使他们真正在村级组织各项建设中施展自己全部才华。
(四)提高待遇,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村干部每年单靠上级转移支付开支,收入已明显落后于外出务工人员。各乡镇要建立村干部工资与村民收入同步上涨机制,要探索建立村“两委”成员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保证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在《离职村干部定期生活补助制度》基础上,扩面提标,让为党工作一辈子的老同志在晚年能得到党的关怀,让老同志与时俱进地分享改革成果。
(五)加大投入,缩小各村硬件差距
加大对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配足、配齐相关设施设备,集中精力解决个别村村部建设问题。
(六)强化制度建设,打好依法治村根基
针对选举,建立村“两委”干部任期内工作承诺项目化管理制度。对任期内不能兑现竞选承诺的干部要进行问责,对一些庸官懒官要及时查办。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工作职责,杜绝越权办事。建立包村干部定期汇报制,村财乡管制度,执行财务联审,强化日常审计,深化乡镇一把书记抓党建活动,加大对各项制度执行力的监督。建立全区统一的考评制度。
(七)强化城乡共建,提速村级集体发展
调研发现,我区开展的城乡共建活动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举措。通过“一帮一”、“ 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让区直部门党组织和优秀社区去帮助和扶持农村脱贫致富、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 8 果。
(八)坚持一村一档,实现村级组织建设项目化 给全区38个行政村建立影响村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急需解决问题档案。实行一村一策,一村多策,多村一策的个性解决办法。由组织部统一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对能解决的问题监督速办;对需多部门联合解决的问题进行协调,限期办;对近期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定期考核,时机成熟立刻办。通过解决矛盾纠纷,开展有益活动、为村民办实事好事,提升村级党组织地位和工作满意度。
第五篇: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过20多年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都相应推迟了几年,为缓解全球人口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及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执法环境的深刻变革、干部群众思想的深刻变化、体制机制的深刻转变,农村计生工作出现明显弱化的势头,主要存在计划外超生现象比较普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仍然严重、“以罚代生、放水养鱼”的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面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重视政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采取农村计划生育广播电视讲座、计划生育专栏、组织基层计生文艺宣传队伍等多种形式,丰富计生工作宣传内容,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娱乐性和感染性,彻底转变广大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使群众真正认同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
二是加大惩罚力度,严打违法行为。要加大对计划外生育案件的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超生行为的成本,让他们知罚而止。要组织公安、卫生、计生等部门,加强B超管理,对B超医学检查进行全面整顿。
三是落实惠民政策,建立利益导向体系。要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惠民政策,在资金项目、扶贫帮扶、医疗救济、低保享
受、“两免一补”等方面,重点考虑计划生育户,用利益杠杆来调
节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断提高群众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自觉。
四是在加强部门配合,营造齐抓共管氛围。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协同起来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各级人民法院应配合计生部门对拒不接受处罚的违反计划生育人员依法强制执行等。要赋予计生部门和基层组织更多的执法权力,让计生干部敢抓敢管,没有思想包袱,以减轻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和阻力。
只有解决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问题,才能促进人口健康发展,只有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