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关于《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2010年11月16日)吕祖善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稿)》,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赵洪祝书记和我都专门列了重点课题,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对一些重大问题作了认真研究。赵洪祝书记主持省委常委会,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决策。《建议》充分汲取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发展的重点课题及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了各市县、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省十二届党代会代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形成过程,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省政府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建议》说明。
一、关于省委《建议》起草的总体把握
《建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浙江今后五年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建议》起草过程中,始终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坚持贯彻中央精神与体现浙江实际相结合。《建议》注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到《建议》中。同时,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不断深化对我省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认识,努力把握浙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色优势,使《建议》描绘的宏伟蓝图既符合中央的要求,又体现浙江的特色。
2、坚持突出方向性与体现指导性相结合。《建议》突出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引导各方面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建议》提出的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发展要求,主要是框架性、方向性的,这既为“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编制依据,又留出了空间。
3、坚持连续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生态省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改善民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是长期性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全面落实和深入推进。
《建议》对这些重大决策部署作了重申和强调,力求体现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又根据“十二五”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力求体现与时俱进、做到创新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建议》把浙江发展放到国内外大背景来思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来谋划,努力做到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全覆盖。同时,围绕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要求和举措,努力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全局。
5、坚持谋划长远与着力当前相结合。“十二五”是浙江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议》着眼长远来谋划“十二五”发展,以充分体现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又注重现实可行性,明确近期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力求做到可望又可及。
二、关于“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情况
《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个判断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十一五”时期,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积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七大的新要求和浙江发展的新情况,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具有浙江特色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发展思路,完善战略举措。我们始终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了每年完成十大民生实事、农民健康工程等卫生领域六大工程、“强塘固房”工程、“两房”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不断拓宽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续总结、坚持和发扬。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激化社会矛盾、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谋求发展,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统筹城乡、区域、陆海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着力提高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贡献率,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四是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发挥企业在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中的基础作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推动企业提升发展和做优做强,努力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持续动力和有力支持。
总之,五年的奋斗和探索,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极其珍贵。这些都为浙江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问题十分突出,过分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是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中央要求、时代特征和浙江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浙江“十二五”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目的是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是浙江发展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是浙江人民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望,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建议》还强调了“四个发展”的基本要求:即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这“四个发展”,充分体现了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要求,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了以创新为主动力,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四个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指明了“十二五”的努力方向,有利于我们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浙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科学发展走在前列,这是基于我省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特色优势提出来的。我省是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最早省份之一,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据中科院研究表明,我省的科学发展总水平居全国第四,列各省区第一。今后五年,我省将在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努力在科学发展水平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是中央对浙江的要求,是浙江人民的迫切愿望。从中央的要求看,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浙江的发展进程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测定,2009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0.3%。从2003—2009年我省每年平均提高2.8个百分点的实际进度看,预计到2013年就能够100%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确定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积极的、稳妥的、切实可行的,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建议》还提出了实现“五个新突破”的主要目标,即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创业创新环境实现新突破,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这些目标既充分体现中央的要求,特别是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相衔接,又切合浙江的实际,突出了浙江的特色和优势;既强调了经济发展,更强调了社会建设和发展质量提升,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在《建议》提出的主要目标中,没有放具体的量化指标,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更加突出科学发展的要求。“十二五”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而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见成效。《建议》没有放发展速度等量化目标,就是要引导大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因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到现有阶段,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更能体现《建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建议》没有放量化指标,不等于不要发展速度。“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根据《建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出包括经济增长指标、少数约束性指标在内的具体指标,提交省人大审议。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建议》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十大任务。这里,我作进一步的说明:
1、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十二五”时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要条件。《建议》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全面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投资合理增长。我需要重点说明的有三点:一是积极扩大内需,并不局限于省内需求潜力的挖掘。浙江是制造业大省,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健全营销网络,不断扩大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扩大消费需求,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居民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的问题。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大社保体系,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三是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关键是要把握好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源交通、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
2、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对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全面部署,主要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这里我需要重点说明的有四点: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核心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加快建设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主要是抓好两大任务。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形成若干个新兴的支柱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形成若干个优势支柱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对制造业的提升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支持大中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总部基地,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四是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规划建设好产业集聚区。要强化土地集约、环境保护,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3、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浙江发展的重要潜力和动力,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建议》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加快建设都市区和城市群。加快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高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发展水平。二是以加快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市)城市化水平。突出县城和中心镇规划建设,全面扩大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着力把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三是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四是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完善政策举措,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加快建设“山上浙江”。五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切实增强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4、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完善沿海发展战略布局的要求。目前国家已批准我省成为全国三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之一,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建设“海上浙江”,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强大、空间配置高效、核心竞争力突出、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议》明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加快建设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二是打造“三位一体”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三是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四是加强海洋海岛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把有条件的大中岛屿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新型能源岛、海洋旅游岛。
5、深化生态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坚持生态省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是浙江发展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重大举措,是为浙江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民心工程。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建议》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体系。我们要把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建议》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深化生态省建设,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6、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事业。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是紧密相关,不可或缺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这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要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建设青山湖科技城等科创基地,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激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上水平上等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建设人才强省。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要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集聚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平台作用,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产业良性互动。
7、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十二五”时期,与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相比,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议》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阵地工程和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不仅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影响、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基地。
8、加强社会管理和保障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根本所在。“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全面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和创新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建议》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已有的社会管理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健全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强化城乡社区和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创新“枫桥经验”,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促进创业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三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是群众呼声强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富民强省、社会和谐,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四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是民生之基。近年来,我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加快实现全覆盖。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探索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对接,逐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五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人口工作水平。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9、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浙江发展的活力源泉。浙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保障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建议》明确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任务,即深化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国有、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地方金融创新发展,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这里我需要重点说明的有五点:一是着力抓好国家级各项改革试点。这些试点是国家给予浙江的支持,也是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要扎实推进国家级各项改革试点,促进各领域各层面的体制创新。二是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民营经济是浙江的特色和优势,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浙江经济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加快转型为现代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深化地方金融创新发展。民间资本丰裕与中小企业贷款难同时存在,是浙江所特有的现象。如何将民间资本集合成金融资本,引导投入到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浙江地方金融创新的核心所在。要支持省内股份制银行做强做大,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立社区银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探索建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四是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二元分割的体制障碍。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五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该管的事切实管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公共财政体系。
10、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开放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内合作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建议》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提高外贸外资发展水平。要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扩大重要资源进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培育我省大型跨国公司,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三是深化国内合作与交流。要认真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联手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关心支持海外省外浙商的发展,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动发展。
《建议》最后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支持国防建设,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同志们,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建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授权发布)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2010年10月15日)
温家宝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文件起草工作一开始,就对“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征求全党意见。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前,又广泛征求了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十七大代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国务院将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颁布实施。现在,我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对《建议》作几点说明。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建议》的一个重要判断,是符合实际的。五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能够胜利完成。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节能
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结构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高,“走出去”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我们彻底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等,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我们接连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十一五”前半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2008年6月,我们未雨绸缪,及时调整宏观调控重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及时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迅速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第三篇: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安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安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多重自然灾害影响,扎实推进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迈入了转型发展、奋力崛起的新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千亿安庆”目标可望如期实现。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超过110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均增长23.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20.9∶45.8∶33.3调整为16.3∶48.4∶35.3。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顺利实施骨干企业翻番和园区经济倍增“两个计划”,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300亿元,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安庆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国家级,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取得新成效。城市区划调整顺利完成,“双百”城市框架基本建成,皖西南中心城市地位得以确立。国家园林城市成功创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40%以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和发展活力显著提高。对外贸易首超6亿美元,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超过1800亿元。民生水平得到新提升。农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成功举办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平安安庆”建设成效明显。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丰硕,“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开展。各级领导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有效保证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十一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未来五年安庆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入重要阶段,特别是随着宁安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我市“三省交界、四圈交汇”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我市得到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站在“生产总值达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崭新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高,人均发展水平仍然靠后,欠发达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统筹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肩负着做大总量与提 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安庆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新推动、园区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走在皖江发展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要落实好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两大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围绕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崛起,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加快发展。必须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继续实施“3231”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工业强市,壮大提升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十亿元项目。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增强发展综合实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提供支撑。
———坚持转型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权,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强势招商,加速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把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坚持统筹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加强规划引领,实行分类指导,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进程。
———坚持和谐发展。必须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力争“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主导产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良好。
———统筹发展成效显著。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建立,皖西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宜居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体制机制。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外来投资和外贸出口成效明显,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有效提升。
二、坚持工业强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两轴六组团”的产业框架:加快培育和提升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实力,充分发挥枞阳、怀宁等地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安庆产业组团聚集核,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依托长江岸线和沿江临港区域,构建自东向西的沿江临港产业带;沿合界高速、合九铁路等交通主干道,构建自北向南的沿路加工制造产业带。依托济(南)广(州)和济(宁)祁(门)两条高速为主的交通干线,构建济广高速和济祁高速两条产业拓展轴,形成连接“两带”、“六组团(除怀宁、枞阳外的县域开发区)”促进沿江与腹地联动发展的两条发展轴线。
6、壮大提升优势产业。围绕建设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三大千亿产业,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低碳化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并举,做大做强一批百亿元和五十亿元骨干企业。抓住安庆石化升级改造有利时机,推进安庆化学工业区建设,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石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延伸石化产业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推进华茂纺织服装工业城、桐城鸿润羽绒家纺产业园建设,做大岳西工艺被、枞阳家用纺织品基地规模,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专业化、特色化和高端化产品,推动纺织服装、羽绒家纺、装饰材料、包装印刷、塑料制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纺织服装产业生产能力达到千亿规模,建成全国重要的轻纺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提升国家级安庆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功能,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船舶制造业,推动数控机床、输送机械、电工电器、石化通用机械、环保设备等行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铸锻、纺织机械及零部件加工产业,形成特色产品突出、配套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体系。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将华茂集团、曙光集团、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厂、华泰纸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成为百亿元企业。
7、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强规划、政策、技术、项目、载体等引导和支持,着力在高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现代农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热电联产、垃圾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工程,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安庆核电工程,加快发展光伏玻璃、非晶软磁、通讯线缆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8、推进企业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继续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认真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机制,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推进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认真落实“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
9、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骨干企业为重点,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着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网络、新型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大力发展物联网,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平台,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三、实施三产兴市战略,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10、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加快大别山旅游区建设,推动天柱山与“两山一湖”融合发展,加快司空山、浮山、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园、孔城老街、独秀园、龙山凤水等景点(区)开发,整合打响安庆旅游文化品牌,进入华东旅游精品线路,努力建成皖西南旅游区,成为泛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着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快推进旅游专用码头、安庆-天柱山等旅游快速通道建设。着力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旅游多样化产品,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食、住、行、游、乐、购”一体化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景区档次和接待能力,营造安全、文明、诚信、高效的服务环境。
11、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条件,发挥安庆城乡市场腹地广阔、消费潜力巨大的综合优势,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构建大商贸。推进港城、港路、港区(园)联动发展,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联运业态,引进一批大型综合运输企业,承接发展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促进物流产业整体升级。加快建设安庆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化工物流园区,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加快建设节点型商贸物流基地。加快迎江区全省重点商贸服务业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全国商贸物流示范区。加快以光彩大市场为龙头的市场集聚区建设和国家级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流通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集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城区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城乡商品流通网络,构建联结长三角物流圈、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城乡市场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12、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大力拓展城乡消费需求,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与第二产业配套形成优势行业。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引导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壮大各类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各类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专业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典当拍卖等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管理咨询、评估、审计、会计、法律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注重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完善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落实鼓励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13、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调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引进房地产开发战略投资者,提升开发档次和水平,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强化园区带动,着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4、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围绕《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推动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坚持把园区带动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战略和关键举措,推动各类园区跨越式发展,努力将园区培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崛起的主引擎。
15、加快园区扩容升级。推动全市各类园区在扩容升级中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不断提升园区促动城镇建设、支撑区域崛起的经济实力。突出加强共用型、关键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设信息、市场、物流、资金、人才、服务等“新六通”,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安庆化学工业区与大观循环经济产业园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安庆经济开发区发展提速提效,巩固提升一、二期开发建设成果,加快三期开发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发展,积极申报国家出口加工区,努力实现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16、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坚持“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聚化”,制定出台支持引导政策,推动企业集中布局、要素资源集约利用、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园区。围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引导各类园区合理确定产业定位,促进主导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环保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等特色专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城区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为全市园区特色发展和集聚发展作出示范。
17、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机制。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动园区管理模式创新。对全市园区实行分类指导、差别化考核,科学设置动态考核指标,强化转型发展考核,突出淘汰落后产能、集聚特色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等发展指标,加快园区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转型步伐。按照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提升效能、合作发展的思路,推动城区“一区多园”整合提升,探索体制创新、利益分成、社会事业属地管理新体制,促进园区有序竞争、高效运转。
18、强力推动园区产业招商。按照“全面开放、大胆创新、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政府以及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合作,鼓励探索股份合作、全权托管、垦地合作、“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加大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大幅度提升园区招商选资成效。探索建立县(区)之间、园区之间招商选资收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市内各类招商选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强化引资质量和效益。
五、突出创新推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9、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各类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围绕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建立创新基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创业服务中心,推进安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创业园建设。积极发展各类民办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外来力量创办、联办研发机构。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市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科技合作与共建,构筑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20、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统一网上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平台。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建市。
21、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着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等区域分工合作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及基础设施对接、市场融合、旅游合作、劳务输出等方面开展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协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鼓励进口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和开展对外工程承包。
22、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实用型人才。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成就事业创造良好环境。
六、加快皖西南中心城市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23、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坚持向东融合、向西开放,推进安庆与武汉城市圈、南京都市圈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八县(市)县城为依托的安庆城市群建设,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按照“东进、西拓、北扩,沿江开发、跨江协作”的发展思路,着力壮大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加快东部新城、北部新城和大观新城组团发展,推动城市发展逐步由“滨江环湖时代”进入“襟湖环山时代”。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致力安庆产业组团和铜池枞产业组团发展,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统筹建设,推进跨江协作发展,不断增强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24、彰显中心城市人文特色。坚持把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着力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宜居城市。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管理水平,形成名城建设的常态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规划、重点文物保护区和街区景观规划、标志性建筑物保护规划,注重城市概念设计、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设计,推进现代化城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和城市主题文化公园,形成历史文化与名城建设相辉映、城市风格与山水人文相和谐的城市景观格局。
25、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按照全域、全程、全面的规划思路,科学编制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相互衔接、梯度辐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以县城和重点城镇为主体,继续开展“宜城杯”小城镇建设竞赛活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与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千方百计做强城镇产业支撑,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努力建成若干个经济实力较强、人口规模20万左右的中小城市,形成一批设施良好、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县城和中心镇。
26、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承办省十三届体育运动会为契机,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核心,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协调推进学校、医院、商业和金融机构网点、农贸市场、给排水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发展,统筹抓好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技师学院、安庆医专、黄梅戏学校、市博物馆、市立医院新区建设和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作。抓好重点街区、重点路段、文化景点以及居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老城区保护改造,实施集贤关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和自治能力。
27、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围绕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阜景铁路安庆段、合安九城际铁路、合九铁路复线和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和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池(州)枞(阳)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公路二桥规划建设步伐。推进岳武高速、北沿江高速、老洲至九江(老洲-宜城-望江-宿松)快速通道建设。加大境内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密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和连接重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改造升级长江干流、支流既有航道,统筹规划安庆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口布局。规划改造长江游艇、游船停靠码头,保障万吨级海船通航和停泊,加快安庆长风港区、石门湖航道疏浚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沿江航运系统。规划建设中心城市连接重点城镇和主要旅游景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天柱山机场改造,增加国内主要城市空中航线,提高空港等级和营运能力。规划安庆新机场。
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28、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统筹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增强县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形成优势产业带和区域城镇群,实现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的快速提升,在全市转型崛起中多做贡献,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进位。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深化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29、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深入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粮食、水产、畜禽、果蔬、茶叶、油脂、中药材等农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流通市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和种养殖业示范园,加快绿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着力形成农业特色板块。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增收能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坚持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目的,以增强扶持对象发展能力为重点,以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和“整村推进”工程,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状况。
31、健全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整合各类资源,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制度和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引导和扶持就业,保护其合法权益。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形成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32、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道路、电网、通信、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增强城镇供水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大型排灌泵站、沿江排灌泵站建设。抓好小流域治理,规划实施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工程,如期建成下浒山水库。加快推进国家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示范试点,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33、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继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丰富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创新创业、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精神,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使人民群众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努力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34、加快文化创新。着力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已转制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支持和引导,推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中介组织,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和对互联网的管理,积极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35、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文化特质资源,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的保护,系统研究整理戏曲文化、桐城派文化、皖江文化和禅宗文化,修缮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特色。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引进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包装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大力发展黄梅戏艺术,建设中国黄梅戏艺术基地,办好三年一届的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提升改造传统媒体,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坚持用先进文化巩固农村阵地,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3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培育文化骨干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产品。加快发展以黄梅戏为主体的演艺娱乐业,以山水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业,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业,以电视、广播、报刊、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传媒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主体,推动表演艺术、影视动漫、出版传媒等创意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创办、领办、合办文化企业,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企业集团。
九、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安庆建设
37、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就业帮扶制度和促进就业增长长效机制。坚持以创业促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企业,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坚持多边合作联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就业服务。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依法保障劳动者和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8、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解决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39、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加强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心打造教育品牌。健全和完善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安庆师范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医专、桐城师专等大专院校建设,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健全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
40、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需求。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安庆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精心组织和举办好2014年安徽省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
41、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分类推进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推进长江防护林、鹞落坪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湖泊、湿地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重复建设。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环境安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和居住条件。
42、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制定并实施“十二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划,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加强流动人口、虚拟社会管理。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着眼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提高应急处置和抗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继续推进平安安庆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43、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胜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44、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扎实做好普法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增强公正司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加大双拥共建力度,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4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着力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推进干部交流、健全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46、以优良作风保障规划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解放思想,继续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标准,分门别类地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苦干、团结奋进,为实现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1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广州“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后亚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这个总目标,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中心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3.4%左右;精心筹备、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形成的广州亚运精神更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2.“十二五”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广州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广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为广州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亚运后续效应的释放,将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新的 持久动力。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广州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广州自身发展也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配置和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增强、体制机制制约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基本要求是: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调整需求结构、产 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效,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 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有效增强投资增长动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 面。
5.增强城市集聚消费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培育各类专业消费市场,打造广州美食、广州时尚、岭南文化等消费品牌,引入国际优质品牌和特色商品,积极吸引旅游消费和外来消费;大力拓展内销市场;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消费服务中心。
6.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切实发挥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7.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新兴消费领域,培育时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药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开发节能环保型消费,支持租赁、信用和网络等现代消费模式,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引领时尚、健康、绿色、低碳消费新潮流。大力开拓和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发挥城市化对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
8.有效扩大投资。继续加大轨道交通、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快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三旧”改造、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开发,保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领域倾斜。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聚焦高端、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为导向,以功能区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化、战略性的现代服务业,擦亮“广州服务”品牌,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优化提升天河路、环市东路、北京路、上下九路、中山三路等都市商圈,精心打造珠江新城、琶洲地区、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等一批高端商贸集聚区,着力培育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大型展贸市场和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塑料、粮食、钢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着力提高“广州价格”话语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发挥广交会、中博会、广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大型展会品牌效应,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完善与国际营商规则接轨的高水平、专业化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以重大交通枢纽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手段,充分发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功能,重点建设空港、南沙、黄埔、广州保税区等国际物流园区和一批区域性、专业化物流园区(基地),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亚洲物流中心。提升港口功能,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对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依托国家级网游动漫、数字家庭、工业设计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建设,推动创意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层次。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大 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导总部企业进入珠江新城等优势突出的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具有研发、运营和结算功能的职能型总部机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建设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信息等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10.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到2015年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11.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自主品牌、自主技术,重点打造汽车、石化、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广州在全球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主导、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加快突破、整车与零部 件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汽车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链。紧扣高端研发和精密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环节,打造核电装备、轨道交通、楼宇装备、输变电重大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国家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基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产业链完善、环保节能的国家造船基地。构建华南钢铁材料研发、物流配送及交易中心,建设精品钢材产业基地,发展钢铁总部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2.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从化“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农业会展、物流配送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业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 务。改造提升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华南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
13.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引导,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依托重大枢纽型设施,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高效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强化核心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优化、发展协调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根据新、老城区不同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等老城区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产业转移步伐,依托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临港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花都、番禺、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广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14.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南沙新区、东部门户功能区、北部生态经济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建成核心竞争力强、高 端产业集聚、带动全省、辐射华南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长、竞争力强、辐射力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15.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以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为导向,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自主或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健全以信贷、担保、风险投资、保险保障为支撑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增城开发区、黄埔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东部高新技术产 业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强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全面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16.加快建设智慧广州。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重点智能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化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型电子政府。普及智慧生活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
17.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加大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商标、版权示范城市,大力创造、培育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完善全市标 准化战略推进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贴息、担保、风险投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
18.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万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合作,面向全球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1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发展指标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组织实施《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引导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20.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制度约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加强集约节约科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节水、节电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普及群众节约意识,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产品的使用。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项目合作,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21.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推进实施《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努力建设宜业宜居“花园城市”。继续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 环境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巩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成果。总结亚运经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环保相关政策,完善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环保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绿道网,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城乡森林体系、园林绿地体系、洁净水系、田园景观体系、生态旅游体系,构建广州绿色生态屏障。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22.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统领,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按照“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组团发展、节约用地、适度规模”的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生态组团为单元、生态廊道相隔离的“一主六副多组团”城 市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新城市中轴线,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花都新华、从化街口、增城荔城三个片区中心,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三旧”改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促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联动调整优化。加强城区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引导。
23.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增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健全促进从化加快发展政策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衔接融合。
24.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系统及连接北部、东部、南部产业功能区的高、快速道路和城市轻轨。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交通路网,全面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 系。坚持公交优先,大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强化水资源保护,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及气象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水务、环卫、电力、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网、消防、人防以及环保、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电、气等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25.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走上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科学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强化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责权明晰、关系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实行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城市管理法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善后相衔接的高效、务实应急体系,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改进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员服务与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26.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山区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精心打造若干个具有广州特色的名镇名村,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支持北部山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北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加强市内扶贫“双到”和对口帮扶,加快北部贫困地区脱贫奔康。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加快旧村改造和农村危破房改造,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城中村”改造。
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辐射带动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发挥广佛同城示范效应,促进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服务珠三角、服务华南、服务全国中促进城市的优化发展和功能提升。
27.以广佛同城化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广 佛同城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以广佛同城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协调合作机制,加快打造广佛肇经济圈,推进与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深化珠三角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28.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聚合区域高端资源和要素,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广州在金融、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互动合作。密切与全国重要区域及主要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在区域间便捷流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与国内其他重点区域形成协调发展格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和支援地区发展工作。
29.强化枢纽性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按照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及综合换乘枢纽建设,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扩展广州港服务腹地,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 港。抓住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一批干线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州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加快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打造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海港、空港及铁路联运一体化发展,建成线网合理、有效衔接、快速通达的城市轨道线网和高快速路网,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
八、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30.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质量。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广州现代 化建设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1.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建设全国社区群众活动先行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拓宽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和奖励原创性作品,大力发展群众文艺,努力创作具有岭南特色、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壮大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和版权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博览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扶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真正成 为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以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规范体育市场,培育国际性体育竞赛表演业品牌,着力打造国际体育交流中心。
32.深化文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先进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与管理,拓展先进文化传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岭南学派,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人,逐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专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具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实力的文化人才群体。
33.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制定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出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历史文化品牌,凸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大 力发展引领潮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继续办好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大型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围。大力开发利用亚运文化遗产。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加强岭南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岭南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传播体系。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城市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输出文化产品层次,推动广州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交融。
34.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牢牢把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与人互动发展的新型关系。继续抓好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深化市民文明行为教育,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载体,让市民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社会价值和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 神,不断丰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35.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联网。规范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强失业监测及调控,健全就业失业预警机制。强化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平等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技工教育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登记条件,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优惠安排等政策。合理调整劳动收入分配,完善最低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资多方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发挥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务交流与合作。
36.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确保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统筹城乡规范化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和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大做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品牌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建立覆盖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发展老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增加社会慈善 意识,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37.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保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社保制度规范和整合。科学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扩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参保单位和参保人负担。完善社会保障市级统筹,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健全社会保险服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廉租房制度,基本形成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和商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38.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的联动调解机制,发挥区(县级市)、街(镇)、居(村)三级平台作用,形成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预防和大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涉稳民生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突出打击“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 犯罪。深化流动人口、出租屋、机动车、重点场所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基层安全规范化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反走私和海防工作。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和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按照总体部署、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的思路,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9.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 行为,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加快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快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进一步扩大区(县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探索开展重要战略性区域的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加强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法定机构试点,逐步建立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0.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产权多元化、市场化和资产资本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扶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建投 融资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和综合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41.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服务重心真正前移到社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居(村)委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积极培育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和管理并重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监控评价体系和人口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重点群体关爱帮扶机制、虚拟社会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十一、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立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42.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产品竞争力、市场多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深度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调整和优化吸收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和跨国经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创新外向型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43.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深入落实CEPA,深化穗港澳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南沙新区等与港澳合作重点区域,大力推进与港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贸、现代农业、旅游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与东盟各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对话协调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提升我市与东盟在投资、贸易、文化、资源
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欧美日等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加快开拓俄罗斯、东欧、中东、大洋洲、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44.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以推进穗港澳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紧密对接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加快与国际接轨,整体提升我市开放水平,增强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引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
45.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运用和放大亚运效应,完善对外交流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对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UCLG)联合主席城市的优势,全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特别是国际友城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承办大型国际性会议、论坛等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大型对外交流活动。积极培育对外交流中介机构和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十二、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46.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的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7.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和法治广州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34 民主化、法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发挥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侨务、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市“五五”规划,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维护困难群众的法律权益。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48.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
动,加强“军民共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协调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参与支持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9.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廉政文化,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中共庐江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庐江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29日中共庐江县委第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县情及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更好地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进入全省一类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会议和市委二届十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庐江实际,提出制定庐江县“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一、“十一五”时期庐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又稳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除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与“十一五”规划目标有一定差距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既定目标,特别是财政收入由2.43亿元增长到10亿元,翻了两番多。五年来,矿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实现了突进发展,城市建设快速膨胀,新建的开发区拉开了框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镇域经济快速壮大,“五区”发展架构初步形成,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庐江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总体来看,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庐江实际的对外开放之路、改革创新之路、矿业经济发展之路、创安维稳之路,为未来奠定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
础。
二、“十二五”时期是庐江加速崛起、奋力赶超的黄金机遇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我县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合肥经济圈建设全面加速,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处于合铜宜“人”字型交叉点的区位优势,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未来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主要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我县属资源主导型经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依然较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周边地区发展全面提速,对资源配置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主动作为,趋利避害,着力
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三、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速崛起、全面转型、兴庐富民为主线,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为主战略,以外向突破为总抓手,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大建设”和“六个翻番”战略目标,实施 “两新”带动(大力发展新型矿业经济和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庐城”建设、沿湖开发三大战略,推进庐南重化工业区、县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等建设,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
优良、社会和谐的新庐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庐江经济社会发展力争进入全省一类县行列。到201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达到260亿元,力争300亿元;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翻两番以上,达到120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点五番,达3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翻两番,达到40亿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
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三)发展战略
1、实施“两新”带动战略。坚持从庐江实际出发,走新型矿业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之路。一方面,充分挖掘我县矿产资源优势,在做大采掘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矿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中国矿业经济强县。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庐江未来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集聚生产要素,强化科技应用,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比重达
30%以上。
2、实施“大庐城”建设战略。以建设秀甲皖中、人民康居、富丽、精美、和谐的新庐城为目标,完善庐城建设规划,拉开路网框架,加快推进庐城、万山、冶父山、白湖一体化和沿合铜公路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大庐城发展新格局,实现县城向中等城市的历史性跨越。按照庐城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双翻番的目标,继续实施“依山近水、组团递进”发展思路,高标准建成城东新区,适时启动其它城市新区,基本完成旧城改造,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
能和经济首位度。
3、实施沿湖开发战略。呼应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全面规划布局沿湖开发各项目标任务,建设滨湖大道庐江段,打通合肥连接线,率先突破旅游度假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巢湖南岸滨湖新城建设,发展与合肥相配套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工业配套基地等建设,推动
庐江全面快速融入合肥经济圈。
(四)主要措施
1、着力壮大优势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工业立县意识,通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加大矿山开采力度,快速做大采掘业,力争到2015年铁矿原矿采选能力达1400万吨;注重发展矿产品深加工项目。做大做优机械汽配、磁电等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注重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轻纺、建材、渔网等传统产业。力争形成矿业采掘及其深加工、磁性材料及电子、机械制造及汽配三个百亿元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培育3—5家上市公司,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30家左右。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快县经济开发区和龙桥工业园建设,构建以庐南重化工基地为引领,以县经济开发区、龙桥工业园两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镇特色工业集聚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达50%以上。
2、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主城扩容提质、打造新市镇、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完善“大庐城”建设规划,坚持紧凑型开发模式,高质量、快节奏地推进各项建设,迅速拉开整体框架,确保干一片成一片,快速做大中心城市。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做好“绿文章”和“水文章”。实施广场、游园建设工程,增强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宜居功能。积极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全国园林城市、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完成环巢湖南岸区域规划,适时启动滨湖新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以发展“一镇一业”为抓手,壮大镇域经济,加快汤池、泥河、龙桥、矾山等扩权试点镇建设,改革城镇建设管理方式,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层级,科学布局产业集中区和农民新社区,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以汤池为试点,规划建设新市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化
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3、着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建设与合肥、铜陵等周边城市发展相配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面向市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深入实施“优粮扩经、压双扩单”,力争“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基本完成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力争建设招商走在全国前列,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大政策性引导资金投入,以质量安全、绿色生态、特色高效为导向,重点抓好粮食、家禽、水产、茶叶、蔬菜、苗木花卉、油料等主导产业,建设专供合肥、铜陵等周边城市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2个,省级龙头企业10个,发展年销售收入10亿元企业1个,5亿元企业2—3个,1亿元以上企业10个。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4、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三产贡献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打造全国旅游强县。以汤池温泉旅游开发为龙头,打造安徽温泉旅游第一品牌;全力推动开发冶父山旅游、滨湖休闲度假旅游及庐城人文旅游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庐江火车站、高速公路道口,规划建设为合肥、铜陵等周边城市配套服务的区域性仓储物流副中心,建设以庐南重化工基地为中心的庐南重化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大商贸。力争引入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500强及国内知名零售企业,推动安德利上市,健全县、镇、村三级商业网络。加快构建大市场。建设五金建材、汽车汽配、服装家纺、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建好城市综合体,合理布局县城居民生活消费市场。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县外金融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新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丰富金融产品,建设大金融。
5、着力优化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比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优化重点区域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推动生产力优化布局。重点推进庐南重化工业区、庐江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全面启动环巢湖开发。力争到2015年末,庐南重化工业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00亿元,当年实现税收20亿元以上;县经济开发区“八通一平”覆盖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亿元,初步具备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基础条件;城东新区规划5.73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其它城市新区建设分块推进;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建成国家5A级景区;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全面完成二、三期规划建设。各镇结合自身实际,找准优势,错位发展,打造专业镇、特色镇,发展特色镇域经济,形成“一镇一业”新格局。完善各镇发展的不同功能
定位,完善分类绩效考评指标和考评办法。
6、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加快发展支撑。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科学布局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重大项目。坚持交通先行,一手抓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做好与庐铜铁路、六(安)庐铁路、北沿江高速、黄屯至庐铜高速连接线等主干线对接工程,积极推动改造军二路、庐巢路、合铜路为一级公路,裴桂路、庐戴路、庐枞路为二级公路,建设巢湖南岸滨湖大道、徽州大道南延等重点工程;一手抓庐城路网的改造和升级,打通主干道,畅通微循环,构建庐城至各镇及高速道口的快速通道。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引江济巢”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推动实施兆西河整治工程,打通入江
口,推进舒庐干渠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抗旱工程,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面完成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善庐城防洪排涝体系。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提升电网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三网融合”,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7、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争环保和生态建设全省领先。认真落实《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村镇环境,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清洁家园”行动,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加强村镇管理尤其是卫生管理;加强重点行业,特别是庐南矿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各类园区循环产业链建设;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惩处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推进重点行业和能耗大户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支持节能、节水、节材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发展,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以内,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8、着力提升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符合县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把促进就业创业、增加群众收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兴庐富民工程,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均衡发展,重视幼儿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做强民办、职业教育;全力打造“周瑜故里”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电中心、大剧院、文化馆、体育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速推进人文庐江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加强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创新,强化安全发展理念,落实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及安全生产监管措施,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维护稳定的长
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等社会管理工作向初步良性循环迈进。
9、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全面完成企业改制扫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完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县镇财政体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把更多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动庐城及中心镇人口集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抓住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期,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扩大招商成果。加快“北融南接”,推进合庐一体化,打造合庐铜黄金发展线,力争在交通对接、产业转移、农业合作、功能互补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鼓励县内有实力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0、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发展的政治保障。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工作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贯穿到执政全过程,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保持敢于负责的精神状态,切实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推广“建设和谐乡村,争做沈浩式干部,争当新型农民和职工”综合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加强
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加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更加珍视团结、维护稳定,更加埋头苦干、自增压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