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研究报告
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报告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份,甲状腺素的功能是在细胞内调节新陈代谢的速率,促进体内蛋白合成,促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维持胆固醇的正常水平。所以,碘是学生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当碘长期缺乏时,甲状腺体将通过分泌功能的增强来代偿碘缺少,这就造成了颈基底部的甲状腺肿大。症状为头发粗糙,肥胖和血胆固醇增高。母体严重缺乏碘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患有呆小症。症状为甲状腺肿,智力迟印、生产迟缓,长大后非聋哑即呆傻。我国的内陆、高山地区,如内蒙、西北、西南和水土严重流失地区是缺碘重病区。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者,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的。在保证缺碘地区的人群摄取足够碘的各种方法中,最有效的是食用碘盐。碘盐含碘量为每千克20毫克,按每人每天食碘盐8克计,可摄取160微克,加上本身的底值,城市和沿海在内的大多数人,每日碘摄入量在250微克左右,这是符合要求的。不定期应经常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蟹、淡菜等海产品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公布:儿童碘的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mg,成年人为150mg。碘的缺乏对不同生命阶段有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精神功能受损,发育迟缓,呆小病。然而在我们日常 生活中如何补碘呢?只要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所吃的食盐都是加碘的,每100g盐中含碘量为2~6mg,食用加碘盐这一简单有效的补碘措施很好的预防我们缺碘。我们有时食用的海带、海鱼、紫菜、虾„也含有丰富的碘,可以多食用。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人数最多的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约有四亿人缺碘。长期以来,人们对甲状腺肿等碘缺乏病的发生与预防进行了大量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供含碘(碘的化合物)食盐和其他食品(如高碘蛋),井水加碘,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等,其中以含碘食盐最为方便有效。1990年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制定了“2000年全球消灭碘缺乏病”的目标,1991年3月我国政府向国际 社会做出庄严承诺:2000年在中国大陆消除碘缺乏病。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摄入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是否需要在正常膳食之外特意“补碘”,要经过正规体检,听取医生的建议,切不可盲目“补碘”。碘是人体必需 的微量元素,当人体摄入碘不足时,机体因缺碘即可引起碘缺乏病(简称IDD)。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碘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来实现的,甲状腺激素是机体最重要的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有: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促进体格发育,促进大脑的发育和对垂体的支持作用。当人体碘摄入不足时,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就不能满足机体生长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当胚胎发育到三个月时,形成的甲状腺已具有摄取碘的功能,并合成甲状腺激素以维持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因为胎儿所需要的碘来源于母体,因此,育龄妇女和孕妇缺碘危害会更大。人体所需的碘80~90%来自于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10~20%来自饮水,5%来自空气。如果土壤、水中缺碘,必然导致植物与动物缺碘,从而导致人体缺碘。生活在缺碘环境的居民,由于不能从食物、饮水中获得足够的碘,因而会产生缺碘的危害。碘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含量稀少。碘 在海水中的含量较高且稳定,在高山和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则很缺乏,由于历史冰水冲刷的原因,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普遍碘缺乏,这种自然界存在的碘缺乏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中存在的碘缺乏将长期存在。为了人类的健康,补碘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是人类世世代代需要做的事情。
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虽然人体可储备30毫克的碘,但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因此,在缺碘地区连续3~6个月中断补碘就可造成缺碘的危害。不同人群对碘的需要量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学前儿童90微克/天、学龄儿童120微克/天、12岁以上及成人15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00微克/天。
补碘的方法有多种,如碘盐、碘油丸、碘化食品、富碘海产品(海带、紫菜)等,但既经济方便又安全的方法是食用碘盐。
目前在缺碘地区盐业、供销部门所提供标有“碘盐”标识的食盐均为碘盐,请大家放心食用。虽然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每日的需要量甚微,补碘应适量,过多补碘不仅不能提高智力,反而会影响。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极为密切。是人们发挥理解力、创造力和运用 逻辑思维的保护神。如果生活环境中缺碘,人们碘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威胁着男女老幼。受威胁最严重的是妇女和儿童。碘缺乏可以影响妇女生殖功能,导致流产、死产、先天性畸形,低出生体重频率和婴儿死亡率增高。碘缺乏可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缺儒,因而导致智力低下。严重情况下还可造成呆傻、聋哑、斜视、痉挛性双侧瘫痪和体格发育障碍等严重缺陷。对成年人可出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机体潜能不能发挥、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和社适应能力差,影响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正常进行。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碘缺乏和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及其原因。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 养不足因此,身体的碘营养状况是同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丁病。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我国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文字记载,称为瘿(Ying)病,晋代的葛洪首次提出用海藻、昆布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病中的一种疾病)。直至二十世纪人们才普遍认识到可以用碘来预防碘缺乏病并获得成功。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20~50mg),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碘的生理功能:1.促进生物氧化:甲状腺素能促进三羧酸循环中的生物氧化,协调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调节能量转换.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甲状腺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当蛋白质摄入充足时,甲状腺素可促进蛋白质分解.3.促进糖和脂肪代谢:甲状腺素能加速糖的吸收利用,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氧化,调节血清胆固醇和磷脂浓度等.4.调节水盐代谢:甲状腺素可促进组织中水盐进入血液并从肾脏排出,缺乏时可引起组织内水盐 潴留,在组织间隙出现含有大量粘蛋白的组织液,发生粘液性水肿.。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甲状腺素可促进烟酸的吸收利用,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过程及核黄素合成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等.6.增强酶的活力:甲状腺素能活化体内100多种酶,如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碱性磷酸酶等,在物质代谢中起作用.7.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素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蛋白质合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第四纪冰川时期,由于地球自然环境的变迁,冰川融化,洪水泛滥,大量雨水反复冲刷,将陆地地表岩石及熟土壤中的碘几乎全部带入海洋,使土壤中的碘大量流失,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碘缺乏.环境缺碘,使水的含碘量甚微,使庄稼、谷物、蔬菜的含碘量不足.。碘单质是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
第二篇:“碘与人类健康”研究性学习个人小结
“碘与人类健康”研究性学习
个人小结
邢台一中 高一九班 关法硕
我在小组里的工作主要是查找材料。在学校里去实验室找到了碘,通过老师和实物对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放假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去新华书店查阅了几本有关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的书,并做了笔记。虽然干的事情不多,但由于资料比较散乱,同时还有大量的记录工作,我们只做了一个“碘与人类健康”的基本框架。回到家中,利用网络找到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对基本框架进行补充后我们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资料。最后一站,我们去了医院找到了内分泌科的一位大夫,趁着没人的时候,我们对它进行了采访。他很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给我们讲了碘对内分泌乃至对整个人体的作用以及因碘缺乏和过剩引起的相关病症。回到家后对材料再次整理,一份学习结果新鲜出炉。
由于我们在行动之前对行动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一路上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可能是比较幸运,不管是实验室的老师还是那位大夫都没有拒绝我们的采访。找好时间,确定一个比较慈善的目标,再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采访也不会那么困难。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生化知识,而且将社会与学习联系起来,从社会中学习,再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而且懂得了更多与人交流的方法。生活中处处是学问,不一定只能在学校里才能学到东西,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发现、了解,得到的东西往往更真实。
第三篇:关于《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关于《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极为密切。是人们发挥理解力、创造力和运用逻辑思维的保护神。如果生活环境中缺碘,人们碘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威胁着男女老幼。受威胁最严重的是妇女和儿童。
全国约有7亿人缺碘或碘不足,碘缺乏对人们健康、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二、研究内容
1.碘的相关知识;
2.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3.碘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缺碘会导致的情况;
5.如何合理补充碘元素;
三、研究方案
碘缺乏可以影响妇女生殖功能,导致流产、死产、先天性畸形,低出生体重频率和婴儿死亡率增高。碘缺乏可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缺儒,因而导致智力低下。严重情况下还可造成呆傻、聋哑、斜视、痉挛性双侧瘫痪和体格发育障碍等严重缺陷。对成年人可出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机体潜能不能发挥、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和社适应能力差,影响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正常进行。
1.研究过程
(1)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碘的知识,以及碘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人们对碘的认识,以及对碘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3)走访与此有关的专家,增加对碘的认识,提高对碘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4)通过资料的查阅和访谈等,将得到的有效信息整理成为调查报告;
(5)将研究结果制作为课件形式,以便向人们展示,并提高人们对碘和人类健康的认识。
2.活动过程
(1)按照研究人员性格、特长等将其分为二组:查阅组、访谈组:
①查阅组:到图书馆等地方,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并记录; ②走访组:走访学校学生以及周边家庭,对人们对碘和健康关系的认识进行访谈;走访相关专家学者,提高对碘的认识,增强碘和人类健康关系的认识;
(2)将两个组调查的结果、数据等进行汇总整合,提取有效信息,并将其整理成材料,然后撰写调查报告;
(3)汇总所有材料、数据、报告,撰写总结报告及关于《碘与人类健康》的论文。
三、成果展示
1.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
脑组织发育有准确的时间性,从母亲肚里有了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出生后的两周岁以内,这段时间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大脑神经的生长必须依靠甲状腺激素。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碘营养不足,都会造成大脑发育不正常。
碘缺乏引起的智力缺陷与其它智力缺陷一样,都是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很难达到正常水平。轻度智力缺陷,若能早期发现,并能接受特殊教育,也只能使他达到小学毕业水平。这类病人还需通过严格的训练,才有可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治疗不可能使碘缺乏患者的智力落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2.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补碘最基本的方法是食盐加碘。碘油等其它手段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只要我们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我们的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盐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吃的一种食品,把一定数量的碘加在食盐里,便能确保每人每天都能吃得到一定数量的碘。碘盐是最重要的补碘方法,把碘混合在盐中不会改变盐原有的颜色、味道,碘盐与非碘盐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区别,这种补碘办法易于推广,也容易长期坚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补碘并非越多越好
一个正常成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微克,其中80%~90%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对于儿童而言,每日90~120微克碘就足够了,只要平时适量吃点儿加碘食盐就可以。含碘最高的食物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蛤、蚶、贝等,海带含碘量最高,其他食物一般认为均是低碘食物。所以不食海产品及碘盐的人群,往往有发生碘不足或碘缺乏的可能,特别是儿童更应从其他来源补充碘缺乏病。
当然,并不是说人体摄入的碘量越多越好。当肌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据有关专家介绍,补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损害身
体。此外,高碘可以影响儿童身体和智力和发育与甲状腺癌有一定的关系。
4.使用碘盐和补碘需要注意:
(1)避免碘盐早下锅因碘盐受热易分解出碘,碘易挥发,故炒菜或做汤时,要晚放盐。根据有关实验表明,炒菜炝锅时放碘盐,碘的实用率仅为10%,炒菜时中间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碘盐的食用率可达90%。吃凉拌菜碘的食用率为100%,是食用碘盐最理想的方法。所以,要避免炝锅、久炖、长时间煮以免碘受热逸失。
(2)避免加醋和酸性物质碘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极容易遭到破坏,炒菜时加醋或酸性物质,会使碘的食用率降低,因此在食用碘盐时,最好少放醋或不放醋。
(3)最好使用植物油炒菜因动物油易和碘发生化学变化,使其挥发失效,而植物油性质稳定,不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故以用植物油炒菜烧汤为好。
(4)碘应避光密封保存碘盐若长期接触空气和阳光,食用率就会降低。所以买回的碘盐,应放在有色玻璃容器中,用后加盖保存,并随吃随买,尽量不要久存后才食用,同时要坚持常年食用碘盐,如连续3—6个月不用,就会失去补碘的作用。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测量旗杆的高度
研究课题名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所教年级:九年级 研究学科:数学
所在学校:大同县杜庄中学 指导老师:王春梅
课题成员:马英
黎明
张家辉
李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我们知道可以利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现在我们学了三角函数后,当然也要学以致用。所以这次我们是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测量以学校操场为水平面的其他物体的高度。
2、课题的意义:
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内容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应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一类观测实际问题,对学校的旗杆、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测量,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思想,能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3、课题介绍
活动的内容有三条,活动一:测量倾斜角;活动二: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先在课堂上讨论、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室外的实际测量,活动结束时,应要求学生写出活动报告。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或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能够对仪器进行调整和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矫正,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综合运用之间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活动设计方案
2、经历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
3、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要求
1、经历活动设计方案
2、经历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
3、回顾、整理已学过的测高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经历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
5、能够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仪器进行调整和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6、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能够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并能在活动中积极想办法。
2、培养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九年级学生,探究欲较强。
2、数学基础一般,中层学生比较多。
3、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许。
4、对参加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测量倾斜角。
2、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3、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先在课堂上讨论、设计方案。
2、进行室外的实际测量,活动结束时,应要求学生写出活动报告。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或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
五、研究方法
行动探究、收集信息、撰写报告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结束后,应要求学生整理活动过程,并撰写活动报告,活动报告可因组而异。
七、资源准备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教师提供自制的测倾斜角仪器、皮尺、标杆等测量工具。
八、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学生活动:先在课堂上讨论、设计方案。教师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起止时间: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学生活动:
1、小组提出测量的对象和方案;
2、实地测量物体的高度
3、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4、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讨论;
成立课题组。学生活动:
1、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2、进行小组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计算小队、校队等。教师活动: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定合作学习规则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的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学生活动:分析活动结果,撰写活动报告。教师活动:
1、设计“研究方案”模板,为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调查记录表” 为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板,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起止时间:1课时。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学生活动:
一、每组提出测量的对象及方案。学生分组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初步确定测量对象和方案,并在全班发言,其他学生帮助完善。
二、户外活动——测量物体的高度。
1、学生按小组自觉测量,获得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初步的计算过程,可以用计算器辅助。
2、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活动过程中测角和距离的方法,并特别注重测量的精确度,在活动中,还应注意相互协作、合理安排,让活动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三、汇报总结。
1、填写活动报告表。
2、反思实验过程,在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活动感受。
3、根据实验活动表,汇报各组实验活动的结果。教师活动:
一、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帮助完善。提示要注意的实验细节:(1)注意实验时的安全。(2)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产生测量误差,因此,多测两组数据,并取它们的平均值较妥。(3)正确地使用测倾器,特别要注意测量过程中正确、规范的读数。(4)积极参与测量活动。并能对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团结协作,共同解决。
二、指导个别活动能力差的小组。起止时间:1课时。
九、评析与体会
一、分析活动结果,深入思考活动结果。
二、收获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在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联系实际,学会反思,总结教训。以上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吸取经验
四、事先两组一定要约定对象的顶端观测点;
最好在有太阳的时候,选择的物体的投影要比较“平直”,人站在物体影子上的某点去测仰角,比较容易做到“三点共线”;
选择无风的天气做实验或制作倾斜仪时,加大悬垂物的重量,尽量减少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高大的楼房,测倾仪的高度可忽略,但在测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忽略测倾仪的高度则不妥。
十、总结与反思
本次活动遵循了三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在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设想学生在探究测量原理和实际测量时可能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予以详细的解答。在探究测量方法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通过合作探究,感悟知识,得出结论,分层次设置问题,为学生展现才华提供机会。
第五篇:高中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辅导资料----案例选
一 基本格式部分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 班级:
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
查
问
卷
一
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
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
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
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 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二 开题报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 饮食风俗的变迁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三 居住建筑风俗的变迁 居住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2 居住习俗变化的表现: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2)鸦片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3)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3
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四.出行风俗的变迁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2 出行习俗的变迁的表现:
(1)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
(2)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五
婚丧风俗的变迁 1 婚姻礼俗的变化:
(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2 丧葬礼俗的变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六
节日风俗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七
礼仪风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3 1912年民国成立后,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八
消费风俗的变迁 消费习俗的变迁原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2 变迁的表现:
(1)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
(2)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
三 结题报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 调查研究成果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俗,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变俗之风不可逆转。就依婚俗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广大的民族和地区还实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成了婚姻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婚礼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空中婚礼等五花八门。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使这种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居住风俗也是如此。在城市,过去单门独户的居住方式,被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取代,人们从一个平面的空间,迁入立体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社区的生活条件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真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人际关系疏远了。衣着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曾经是国服的长袍马褂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唯有旗袍还出现在礼仪生活之中,连中山服都退出历史舞台时,时装领导了服饰文化的新潮流。流行色彩和款式成为时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风俗文化的变迁。
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二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意义
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我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些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动荡中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向世界文明靠拢以来;新中国的诞生使得人们有了新生活和新风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发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
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重大飞跃,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三 课题探究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1)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2)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3)受到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潮的推动等。中国百年社会风俗的的特点(1)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3)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百年中国。
(4)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历程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四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四 研究报告案例
请给中小企业大幅减税
我国有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的,这一庞大的群体不仅为国民经济贡献了60%的工业产值、50%的利税、68%的出口总额,以及75%的就业岗位,而且是市场经济中激发创新、推动竞争、维护稳定的源泉所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的盛衰,而且牵涉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年多以来,信贷环境趋于紧缩、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和汇率快速上升;反映小企业的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7月份预览值出炉:48.9,创28个月新低。新订单大幅下滑,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着随时可能倒闭的风险。目前长三角、珠三角正在经历一波中小企业危机,中小企业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初,生存难度更为巨大。4 月底财经评论员朱大鸣的文章《民营企业倒闭潮正在大肆蔓延》文章称,很多企业再次面临“不生产是死,生产了死得更快”。如果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没有大幅度的改善,即使被官方否认的中小企业倒闭潮的现象上半年没有出现,下半年也会出现。因此,未雨绸缪,政府实施给中小企业大幅减税的综合措施显得非常迫切。
一 加快金融体制的结构优化与改革,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改善自身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工具,更好地使用现有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高信用程度与经营素质,要杜绝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使银行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探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途径,开辟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政府可考虑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具体而言,就是政府拿出一笔资金或承诺多少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对投资中小企业的各类资本的损失进行补偿。
第一,建立补偿条件,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补偿或股权收购。
第二,设置相应的入围标准,明确只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信誉比较好的中小企业可以享受风险补偿性的融资。
第三,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进行捆绑式融资,形成相应的投融资规模。
第四,由政府指定融资服务机构与投资者一起进行监督,避免把宝贵而有限的资金投给像炒楼炒股或者放高利贷等玩高风险动作的脱离实体的中小企业,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第五,组织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类资本共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结构性融资产品。
政府建立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补偿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各类资本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忧虑,解决金融资本的效益和风险问题以及不良金融债权资产的处置问题;解决民间资本的回报和退出通道问题,保证民间投资中小企业不至于血本无归。
同时,要大力发展中小信贷机构,以给中小企业提供广泛的融资途径。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破除国有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垄断,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而不是长年只能看国有银行大佬和地下钱庄的脸色,被迫成为国内外的高利贷者的口中肥肉。建立规范化的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存量资本的使用效率,解除货币政策继续大幅紧缩的后顾之忧,而且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链危机,使整个经济活血化瘀,充满生机。为拯救中小企业,中国金融体制的结构优化与改革,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二
长远来看要改善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渠道,拓宽利润空间 我们建议放开除军工之外的所有行业,让市场进入到完全自由竞争的状态中。从制度层面来看,目前比较务实的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这个旨在破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的条例,被人们称为“新36条”。给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以更多的投资和经营渠道。而不是只能专注于出口导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况且这些领域的利润之单薄,在高通胀年代,最终让这些领域只能是毫无生存空间。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新36条”颁布以后落实情况似乎并不乐观,目前只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制定了《新36条实施细则》。从行业来看铁路、能源、金融、市政公共事业等重要领域进展甚微。一年来各媒体上不断传来民营加油站在夹缝中艰难挣扎,民营航空企业举步维艰等消息。当下民营中小企业正面临着三荒两高的生存困境,人荒、钱荒、电荒与高成本、高税负。面对垄断这扇难以穿越的玻璃门,中国民营企业的突破之路又在哪里呢?总体来讲落实的是不好的。目前来看,进入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相对来讲比较少,但是很多民营企业都希望进入垄断行业。央视最近对落实36条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大概有30%多的企业认为如果条件合适,它们是愿意进入垄断行业的。但是现在目前垄断行业的实际情况,就是有时候还是在加剧,它不仅没有开放,还有时候在加剧。凡属垄断的行业,应该来讲的话,效率都是相对来讲比较低的。所以如果适度的开放垄断行业,就必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开放一下垄断行业,民营企业进去以后就可以更大的投资回报。当然了进入垄断行业,我们认为是应该适度垄断,有条件的才能进来。引入竞争机制,感到压力以后它就会进步。
三
当务之急是给中小企业减税
中小企业负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负重,17%的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25%的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一样都不少,而大企业往往能享受优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税负过高;二是高房价高房租,不少中小企业厂房是租借的,房租的大幅飞涨,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三是高劳动力成本,这个趋势以后会越来越明显;四是收费多,现在小企业的经营负担不断加重,要采取切实措施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除此之外,城建税(营业税的7%)、价格调节基金等多种费用,加上环卫评估费、消防许可费,员工健康证费用等各种收费和罚没,中小企业的真实税负怕是个十分庞大的数据。而短期来看,当务之急是给中小企业减税,而且是能够迅速实施,并且效力明显的应对之策。
财政部7月19日发布的税收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纷纷以20%或者30%以上的速度高增长。税收总规模半年就突破了5万亿元,维持着29.6%的飙升,看来全年10万亿税收成定局。
税收的过快增长,固然有利于政府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但是由此带来的民间过于失血,则必然导致经济活力不足,政府投资主导的模式不可能持久。当此之际,税收的过快增长为中小企业减税创造了空间,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因为这一块税收 的减少,而造成财政收入的急跌。财政收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惯性思维,只会贻害无穷。
过去这些年,中央在对中小企业减税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措施,不过能大幅度享受的中小企业还是少数,而且限制条件较为苛刻。2009年,“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出台,要求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目前,全国大概有1000万家小型微利企业,2010年减免的税收总额也不过300亿元。而当年全国税收总额为7.3万亿元,减免额仅占总税收的0.4%。更何况能严格按照标准划入小型微利企业的并不一定是全部的1000万家,因此事实上的减税额要比300亿元小得多。
中国中小企业一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通过减税给中小企业卸掉部分负担,降低财务成本,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眼下的资金链断裂危机。
更为关键是使中小企业净利润增加,让这些留存利润更多的用于企业运营,或者为员工加薪,这亦是保证中国经济在民间良性发展、活跃资金流通的好办法,而不是大量的资金沉淀于容易导致寻租的政府部门和“国”字头企业。
如果在中小企业最困难时刻,大幅度减税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经营信心,起到“雪中送炭”之效,更能有力促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只有中小企业真正“长大了”,中国经济才能有最稳固的基础。
四
改革汇率,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让中小企业插上搏击国际市场风浪的翅膀 正确的汇率最终来自于市场调节,要想提高效率,使中国经济彻底摆脱出口依赖转靠内需促进,唯一的出路是取消外汇管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破除固定汇率制度,建立人民币对外币的现货和期货市场,让各种外币与人民币自由兑换,让进口企业的创汇与出口企业的购汇自由选择平等竞争,市场自会找到一条正确的汇率之途。我们认为,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时机已经成熟。“十二五”期间,应逐步放开资本帐户、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加快推进汇率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而积极促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这同样可以为今后十年,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以逐步解除中国陷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困境。
只要中国政府放弃固定的汇率政策,或者说央行不要用高于市场价格的汇率扰乱市场,中国的百姓获到了美元自会以合适的价格卖给了正在准备进口的企业,进口企业自然乐意用比现行汇率更低的价格(即等值的人民币兑换更多的美元)来换取自己需要的外汇,然后再用换得的外汇购进中国市场急需的商品,广大做进出口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外汇期货市场套保而规避风险,锁定利润;此外,中小企业不受限制购进美元后可以直接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投资实业或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投资经营渠道和利润空间将进一步极大地拓宽。藏汇于民,外汇就完全可以用来促进内需和保障民生,也绝不会带来新的通货膨胀。
只有当有效的汇率市场建立之后,广大中小企业都会依据真实汇率调整自己的生产行为,该出口的就出口,该进口的就进口,中国的有限的资源秉赋就不会被低价贱卖,就能得到了合理高效的使用与分配,中国的产业结构才可能得到实质性调整。
五 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综合治理通货膨胀,给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一个复杂的通货膨胀问题,如果依据教科书的简单推理减少推升物价的货币基数就可以解决,岂不是小学生也可以当央行行长!问题一定绝非那么简单!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我们过去几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滥发货币,收紧货币固然重要,但不能一味的抡起货币 10
政策的大棒,连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而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综合治理通货膨胀,给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如果政府机构人员能够大幅度地减肥瘦身,如果公吃公车公游“三公”寿终正寝,如果滋生腐败且投资庞大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能够杜绝,如果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调整不因既得利益集团阻扰而顺利实施;如果监管机构能够成功拦截转移到海外的巨额灰色资金,如果中小企业和老百姓不用借高利贷就能够低成本融资,如果国内的原油价格可以大幅度下跌,如果高速公路的收费可以大部分取消,如果国内税率大幅度下调,如果采取税收杠杆让持有环节及时抛出物业,降低房地产价格,那么物价会不会下跌?
如果让人民币加速国际化,快速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大量人民币流向其它国家被存储,同时辅以大幅度升值,一是加强这种正效应,二是大幅度降低输入性通货膨胀,物价是否会下跌?人民币国际化不一定非要步履蹒跚走十几年!上述方法才是解决通胀的核心法则。否则每隔一个时期,通货膨胀就会不请自到,所有这一切的核心又落实到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政治决策机制,一顺百顺,我们期盼深层次的政治体制出现改革!如何让决策体制高效化,这里面有一个大道至简的方法,我们一直认为装修是一件缓慢,繁琐的工作流程,从设计,到购买材料,到装修结束,一个装修工程几个月一定是要的,但你看看街道两旁的商铺,你会发现几乎是5-7天就全部装修完毕,为什么流程变得如此之快?业主租金的压力,会转化为装修者的压力!那么我们政府的官员制定政策,有类似的压力吗?所以会看到一项政策的出台,签字,审批,讨论,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可以感到太多的行业出现的现象至今都没有行业标准,就拿新兴产业十年规划,本来是09年就要制定好,从10年开始的,结果现在2011年都快要结束了,依然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改革,刻不容缓!
目前和可预期的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大的实业环境改善,中小企业倒闭潮就会不断出现,中国的国进民退大潮只会愈发严重,民间资金只能以热钱形式游离于资产市场,这对亿万百姓和国家来说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在世界经济因欧美债务危机可能出现大衰退的背景下,政府实施给中小企业大幅减税让利为主的综合措施,这是拯救中华民族——我们自己。只有广大中小企业获得了生机与活力,就业、富民与启动内需的美好蓝图才会实现,中国经济才可能从此凤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