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养成教育的看法
关于养成教育的看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家庭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
长春工业园实验中学 贺晓凤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其中家庭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家庭养成教育
学校养成教育
社会教育
幼儿
学生
品性
行为习惯
我有一个亲戚,在外地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暂时寄宿在我家里。我对孩子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就答应了下来。孩子读小学五年级,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经是读五年二期的学生了,几乎没学到什么知识,写出的字已乎无法辨认,爱游戏爱漫画爱零食爱玩具,爱零花钱爱撒谎爱玩爱咬指甲,不知道什么叫学习。要改掉这些习惯谈何容易,愁得我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不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完全凑效,最后只得放弃,因此我生出诸多感慨——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最近看了几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访谈,主持人谈到最多的是“子弟教育”问题,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工夫。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连政府、公安部门都这么认为。把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的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这包括学生安全、犯罪等问题。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务劳动等的教育都让学校负责,这样就无形地把家庭养成教育等同了学校教育。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把过重的任务放在学校的身上,让它担负着本身的压力和越俎代庖的压力。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都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在三方面的教育中,家庭的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我看到过一则资料: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良好的的家庭环境、父母优良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或者说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养成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入的最基本、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特别是早期的养成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 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从心理学的解释中,可以认识到: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的养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养成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近年来家庭养成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家庭养成教育可以理解为由家长按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养成教育,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养成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养成教育,是由家长和其他年长成员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正确的家庭养成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参照园、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以配合园、校教育,使之完美。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家庭养成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儿 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克服把家庭养成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习惯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包括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日后才成为名家、大家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养成教育。家庭成员的态度、习惯、素养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有一些走向两个极端的家庭,如有些家长遵循“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总认为严格就是好的,对儿女的教育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于是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家庭教育。还有的家长则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比如:星期天的晚上,妈妈正在赶第二天要急用的材料,6岁的儿子一个人觉得没事可做,一会儿一会儿跑来问妈妈:“你陪我出去 玩,好不好?”“妈妈,你什么时候好啊?”“妈妈,我的雷达车找不到了,你来帮我找找好不好?”„„不到3分钟,儿子就来了4趟。妈妈觉得真的是很心烦,实在无法安心写材料了。这时,妈妈想到了儿子平时最爱看《奥特曼》了,而且一看就是很长时间,非常专注(平时,妈妈是绝对不让儿子看的)。于是,妈妈帮儿子开好了影碟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儿子再也没有来打扰妈妈,妈妈终于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工作。从表面上看,这个妈妈似乎处理得很好,儿子终于不来打扰妈妈了,她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我们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此过程中妈妈在使用负强化手段,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埋下了伏笔,使他的行为也得到了巩固。当他下次想看“奥特曼”时,第一反映就是围着妈妈、烦妈妈。
在家中所作的一些决定或叫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也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也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儿子在幼儿园能自己进餐,在家中却不能,每次都要奶奶喂。妈妈很着急,觉得这样下去总是不好的,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让儿子自己吃饭。到了晚餐时,妈妈说:“宝宝长大了,能自己吃饭了,是吗?”宝宝点点头。由于习惯了有人喂,所以宝宝吃得很慢,奶奶几次想要喂,都被妈妈阻止了。等大家都吃好了,宝宝还没吃好,而且弄得满桌都是,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还小吗,才6岁,喂喂也没什么„”这次,妈妈再也没说什么。这样,孩子的习惯不但没有养成,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如果下次妈妈要再让孩子自己吃的话,孩子肯定采取的是相同的措施:反正有人喂的嘛,不急。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下家庭养成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其最大的误区,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定位”上。定位不明确,职能不明确,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又管得太多,致使很多家长“错位”现象严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我认为关键是两个东西: 一是品性,二是习惯。前者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个好人,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后者确保他一辈子成为一个好人。这两样东西正是家庭养成教育的主要任务。现在,做父母的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对教育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们没有把上述两个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孩子能识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诗,是不是能歌善舞,是不是能弹琴画画。社会上针对家长的关注点,开发出各种培训班来投其所好,于是,孩子从小就被迫接受各种培训操练,失去了童趣与天真。家长也参与其中,或当陪护,或当陪练,弄得身心疲惫。适当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实施家庭养成教育时,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不是其主要任务,更不能作为唯一的内容。从结果上看,这样做只能是劳命伤财,缘木求鱼。
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家庭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如果一个人始终认定自己是个好人,那么他这一辈子就不太会在人格上、道德上出大问题。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习惯上没有问题,不论他将来做什么,他都有可能走向成功。孩子是一张白纸,这张纸上呈现什么底色,绘成怎样的图画,关键在于他的童年成长期,关键在于家长的构想、设计。此外,家庭养成教育的属性也要求家长须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情景化、生活化。譬如,看到花草树木,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尽量自己去做;教导孩子尊重老人,和同伴们和睦相处,养成懂礼貌的习惯。同时,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养成他们好动脑、动手的习惯,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鼓励。此外,家长的自身形象也很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
现在的企业管理中常用到这样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它对于教育人也有很大的意义,细节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习惯”。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人在7岁以前习惯、语言、思想、态度、情绪都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得不好,健全人格就难以建立。”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它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好习惯能使幼儿终生受益。很多家长觉得培养幼儿习惯是幼儿园、是教师的事情,只要孩子会学习,那么吃饭、收拾玩具、整理书本家长都可以代替,家长们还说:“这些事情孩子大了就会做的,现在只管学习”。虽然家庭不是专职的教育机构,家长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但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家长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家长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应该该怎样做呢?
一、“以身做责”:幼儿期孩子喜好模仿,并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习惯。家长应注意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任何事情从自身做起,凡是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也必须做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要坚持下来,却是更要考验家长持之以恒的毅力。有个孩子每天上幼儿园迟到,而他入园的时间又是进餐结束的时候,他每次都不能吃到热腾腾的食物,老师们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于是每天早上特别留一份,如果冷了就再热一下,可是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并将其中的弊端很诚恳的解释给他听,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能够在晨间活动中看到孩子的身影。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孩子又迟到了,问及家长却将责任推到了孩子的身上,说他起不了床。可以说,培养孩子习惯还得从家长自己做起,更要避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的影响。
二、多用正面教育,慎用责罚: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少责骂和殴打,但是过于严格或是过于宽容都不适合孩子发展。有个小女孩很乖巧,生活学习都不用家长操心,可就是胆小,缺乏自信心。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对其特别严格,他自己就是接受棍棒教育长大的,他觉得孩子就得打更何况是个女孩,不严加管教是不行的。爸爸的态度使孩子唯唯诺诺,在爸爸身边不敢做错事情,可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爸爸又很吝啬去赞扬孩子,觉得表扬多了就会骄傲。于是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懂得道理,所以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才是主要的。而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三、教育态度一致: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常常不能保持爱的度,对孩子的爱应是长远的,而不是溺爱、放任自流。家庭成员中,不能一个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另一个却维护偏袒孩子,这会使得孩子变成“两面派”。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出现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长辈已经完成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对于年幼的孙子喜爱大于责任,还会常常拿出当年的育儿经说教,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要自己尽到责任的。还有的三口之家,或是妈妈或是爸爸总是扮演好人的角色,使得对孩子的教育很难开展。但是,做为幼儿的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就孩子今后的发展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讨论,让所有人意识到教育不是短暂的行为,而是长久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我想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们要能够把对孩子的爱放在心里。其实家长教养方式的改变是为自己而变,为孩子而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为他今后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在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 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总有他的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的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们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 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面对一只新装好的小钟,两只旧钟都有古道衷肠,可是,“一只旧钟”有教育但没有艺术,“另一只旧钟”是有教育又有艺术,很容易让人想起生活中的许多教育现象。
一个小男孩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长大,每长大1岁,他就自豪地说:“我是大哥哥了!”可是上小学一年级以后,他就非常后悔自己长大了。因为老师说以后就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想学就学、想玩就玩,每天都得写作业,每天都得按时上学,不交作业或者迟到了就得挨批评,不团结同学要挨批评,不遵守纪律也要挨批评„„总之,要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做一个刻苦学习的好学生!男孩儿回家问妈妈上学是不是一直这样苦?妈妈说:“上学很快乐呀,写作业能学习更多的知识,按时上学就是锻炼身体,周六周日想睡懒觉就睡懒觉,妈妈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学!”“妈妈不喜欢上班吗?”“喜欢!我更喜欢上学的儿子,看到你高兴地上学,妈妈上班就像上学一样高兴!”听了妈妈的话,男孩儿入学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其实,妈妈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是一样的,只不过老师像“一只旧钟”一样从负面提出警告,进而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害怕,妈妈则像“另一只旧钟”从正面引导,让孩子感觉到轻松和快乐。于是,上学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孩子上学的心态却改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随 11 之提高。学习就像钟表的滴答摆动那样漫长而简单,只要每次付出一点点,最后就收获“3200万”那样巨大的进步与快乐。
“另一只旧钟”的教育艺术至少有两点可供家长模仿。说正话不说反话,给孩子信心。教育就是期望对方接受忠告,怎样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给对方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对方吓倒。“一只钟表”的“担心”和“恐怕”把刚要参加“工作”的小钟表吓得事情还没做就说“办不到”,以后“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等于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的敌人,人为地形成心理障碍。而“另一只钟表”鼓励小钟表“不用害怕”,小钟表就决定“试试”,一试果然没问题。孩子学习会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难,家长要像“另一只闹钟”那样给孩子多提供正面信息,让孩子对困难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说小数不说大数,指导孩子操作。小闹钟涉世尚浅,第一次听说“3200万”这样的天文数字,他还没有积少成多、化难为易的丰富体验,所以“吃惊不已”,以至认为自己“办不到”,而“另一只钟表”指导它:“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小钟表能够操作这种“简单的事情”,最后他完成了“3200万”的工作任务。平时家长不但要给孩子提出正确的要求,更要善于指导孩子可行的操作过程,这样孩子才能像小钟表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地完成各种任务。
还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 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岁月的沧桑让渔王攥了一大把捕鱼的经验和窍门,他想把这些秘笈传给儿子,渴望他们通过捷径再速成一个渔王。但是“招数”不对路,导致欲速则不达。
做父母的也拥有像渔王一样宝贵的人生财富,又何尝不急切想地传授给孩子呢?一位妈妈牵着儿子快走到幼儿园门口了,妈妈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儿子点了点头。“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前咱们绕了一个弯,今天没绕弯。你再跟妈妈重复一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儿子重复了一遍,妈妈赞赏地摸摸儿子的头说:“对了,以后记着,啊?”儿子又很乖地点了点头。其实,孩子虽然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点头了,但他只是一种被动的附和与生硬的记忆,不可能真正理 解这个几何原理。这位妈妈和渔王一样忽略了有效教育的一个关键词:体验。
对于幼儿和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来说,教育的重心在于丰富他的“体验”,即直接经验。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发现,孩子的知识来源并不是父母耳提面命传授的直接结果,而是主动积极建构的成果,这就是说,他必须获得真实完整的生活、游戏与学习过程,既积累经验也遭遇教训,而只有经验没有教训的学习结果不能内化为孩子的认知结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获得“真才实学”,顶多只是死记硬背但不会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
这位妈妈可以换个方式让孩子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体验,比方说:走到铺垫瓷砖的人行道上,妈妈在地面上圈出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两个顶点,然后问孩子:“这两点之间,我们怎么走最短呢?”然后让孩子量步,走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步数肯定少,走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步数肯定多。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地向孩子展示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含义。妈妈用手表或者手机与孩子一起计算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当然走两条路的速度要一样),孩子通过亲自观察、比较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结论,其科学道理的实质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一样的。这样即使孩子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词汇不明白,但这三个词有机联系起来的几何原理他已经有所体验和领悟了,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在重点谈了家庭的养成教育发后,学校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青少年在上学这段期间,受到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有着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按国家的德育《规程》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学校的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
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试试:
一、组织学习,规范训练
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纪,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上下楼梯 靠右行,不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放学跟路队,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每日一诗每日一句激励的话,经典诵读,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把训练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因为学生年纪小,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比较难,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来进行,抓住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外出游玩等机会,提醒和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好礼貌用语。如乘车时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要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售票员递过来车票,最好道一声“谢谢”;中途下车跟朋友分别,要记得说“再见”,等等。这种自然的生活场景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十分有利。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即使学生们不愿意,也要鼓励他咬着牙坚持下去。训练需要一个 过程,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巩固,不可能一蹴而就。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的行为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情况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学生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了,也要反复抓。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一—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是学生轻松、快乐、有序、有效地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收益终生。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社会教育又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生的。凡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学生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安全诚信、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馈,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要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好,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也才能使人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走进学校时,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其中,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对学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补充和促进。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使社会了解学校的状况,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使人知古鉴今、博览群书;社会的教育让人知书达礼、和谐共处;家庭的教育让人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之间是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虽然有一定分工,但其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要想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培养好我们的后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二篇: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学生
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在开展“教育年”活动中,市教育局实施了“九大工程”,其中“德育工程”将“细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内容来建设,再次提醒和指导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立足于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这一基础。
养成教育是教育目的与本质的体现,更是现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与要求。其基本内涵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二是学生健康心理与品质的养成,三是学生学习与生活能力方面的养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于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是非常深刻的,给我们留下很多光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对于我们抓好养成教育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孔圣人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培根讲“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对于养成教育的表述更深刻、更直接:“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有相应的论断:“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优良素质形成的重要标志”等等,这些哲人与教育家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或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养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养成教育有一个清醒而全面的认识,把这一工作落实好。把握重点段、贯串全过程 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养成教育的重点阶段在学前与小学。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善于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由此可以看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当前与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行为的不规范走向规范,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有关学习、生活的各种习惯与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个体整体的学习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我国的所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当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德育应以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启蒙教育、常规纪律教育和文明习惯教育为基本内容。在近几年所颁布的几个重要的德育文献也都十分明确是提供了上述的观点。然而,目前有些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小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从小学开始,学生只成了一部会考试的机器。而初中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养成教育基本上开展得很少,有许多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很好,而到初中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很快地滑下去。而到了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是综合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体现,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在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而失去奋斗前行的勇气。因而,在教育界有人戏称我国的基础教育为“铜头铁腿豆腐腰”,形象地说明了在目前的基础教育、初中教育各方面的欠失。因此,我们的小学在德育上一定要抓好基础性的东西。你养成了一个乐于读书、会读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就不愁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你养成了一个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你的人生之路一定不会迷失,还会充满鲜花与爱心;你养成了一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你会从中收获无限的乐趣与成就„„
抓住依托点,合力共育人
养成教育必须以家庭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任何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重点却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品格的培养。从事教育的人都十分清楚,任何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程度与效果,每个孩子都会有家长的影子或特征。
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是人们接受教育、德育最长久的场所。家庭德育是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它可为个体人的个性和品德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必须要以家庭教育为依托,让家庭德育成为学校德育好的助手与补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在学校规规矩矩的好学生,回到家却是一个无规无矩,甚至是蛮不讲理的孩子,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与教育。也有这样的现象:学校要求的某些行为被孩子说成是在学校才能做的事情,而脱离了学校这一要求就不存在了。所以,出现了手拿红领巾上学,出校门随手扔废纸,甚至出口成脏的情形,都是由于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脱节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想使养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多方面、多渠道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多与家长沟通。一方面提高家长对于学生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教育具有一致性,形成合力,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以后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
找准切入点,规范促养成
养成教育须从“一日常规”入手。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无论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都应从学生的“一日常规”入手。一般的学校都有学生的一日常规要求。这些常规要求是从《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日常行为规范》中提炼归纳出来的,是对学生学习生活最基本最底线的要求,可以说比《规范》的标准还要低。从学生的起床、穿衣、叠被、洗漱、就餐、上课、上操、自习、体活、就寝等每个环节都有基本的要求。家庭与学校通过这些小事的指导、引导、监督与教育,会使学生在日日、月月、年年的规范与积累中逐渐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这也要求学校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突出对学生一日常规的管理,通过开展先进班级评比、班主任考核、班级集体的建设等各种形式管理制约、影响与教育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还要通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形式来提高一日常规的教育质量,以达到学生思想的“内化”,从而强化对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教育事关学生一生的幸福与快乐,深思、慎行、笃实、求效。(开原高中副校长
孟庆勇)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与宏志生一起走过„„[07-13] 2007年重要活动大事记[07-13]
开原高中2007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07-13] 秋日温馨自在怀-金志君[11-11]
开原高中2006年师德标兵、先进工..[11-07]
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1-07] 学校概况|校园热讯|名师风采|学子精英|德育天地|教研之窗|招生信息|母校情怀|高考专栏|诚聘英才 辽宁省开原市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 辽宁省开原市高级中学校务办公室
第三篇: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受益终身
——-----示幼德育工作总结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观念,是搞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若井邦夫说:婴幼儿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迅速变化和发展之中,是最适合培养习惯的时期。因此,我园坚持实施养成教育,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五结合”为手段,以学习做人为目标,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开展贴近幼儿,贴近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德育活动,以促进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养成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我园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摒弃“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短视行为,树立“培养完整儿童”概念。将养成教育纳入整合课程,全面、科学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从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题的产生——目标的确立——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环境的创设——学习的结果)都渗透着养成教育目标。
1、主题活动
本学期分年龄段先后开展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的小手真能干”、“我是好宝宝”、“我会保护自己”、“绿色家园”、“好朋友”、“我爱妈妈”、“家乡的特产”、“我们生活的地方”、“国庆的大街”等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商量,确定活动的主题,选择活动的内容、方式,创设环境。在这过程中,幼儿体验、学习良好的品德习惯。如小班主题活动“开心宝宝”,老师和小朋友一同布置了一个温 1 馨、舒适的“家”,家里摆放着小沙发、小床铺,娃娃家具,墙上贴着班里小朋友开心的照片。孩子们在游戏“百宝箱”中感受在幼儿园的乐趣,在故事“我们的幼儿园”中明白幼儿园的常规,在儿歌“变变变”中模仿正确的坐姿、站姿,在游戏“开火车”中,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在“悄悄话”中,学习与他人交往„„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尽快了解幼儿园生活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从而较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而且积极主动、兴趣浓厚。因此,我园特别注重开展各项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尝试动手、获得体验、习得规则、受到教育。如,角色游戏“娃娃家”,幼儿通过模仿爸爸、妈妈、老师等角色养成自律、歉让等好习惯,在游戏“给娃娃系蝴蝶结、扣纽扣、喂饭”中学习生活自理。在游戏“学做解放军”中练习队列、队形,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3、木偶剧表演活动
看木偶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为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我园经常组织幼儿观看由教师们自编自演的木偶剧表演活动,并将养成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如木偶剧《小羊和狼》、《大家一起玩》、《小熊请客》、《橡皮膏朋朋》等都是幼儿最喜爱的木偶剧,幼儿在生动、有趣的童话世界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提高了自护意识。
4、养成教育研讨活动
为更好地实施养成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我园专门组织开展 2 了养成教育观摩活动和养成教育案例反思交流会。全园教师观摩了梁以萍老师的养成教育活动“白白的牙齿”,活动通过让幼儿观看纸偶剧《小老虎治牙病》及幼儿动手帮小兔刷牙、自己学刷牙等活动,让幼儿明白了刷牙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通过观摩研讨活动,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白了养成教育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日常生活入手,寓教于乐。另外,在全体教师的反思案例交流活动中,教师们互相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更使全体教师产生了共鸣,大家积极讨论,探索养成教育的最佳方式、方法。教师们在不断的反思和观念的碰撞中,提升了理念。
二、养成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日常生活是幼儿开展养成教育的最大实践场所,具有范围大、时间多、机会多、反馈快,幼儿无心理负担,特别是还能针对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等诸多优点。因此,我园坚持确立“生活德育观念”,即德育内容从生活中来,并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评价、反思,让生活成为孩子们的老师。
1、常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养成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首先,教师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出班级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要求,利用晨间谈话、晨间活动、用餐、就寝、散步等生活活动加强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如各班开展的“我是小主人”、“我是小小值日生”、“我来帮助你”等活动,让幼儿学习做生活小主人,午睡自己穿衣叠被,晨间活动自己整理玩具。他们还学习自己设计各种标记图,3 贴在相应的地方,如在水龙头下贴上节约用水的标记,在花草旁挂上请勿摘花的标记等,这些标记图既避免了教师过多的说教,又让幼儿主动遵守常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竞赛栏
各班结合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创设了生动活泼的养成教育竞赛栏。通过一些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的日常小事,潜移默化地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做个有心人,当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教师便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如孩子讲礼貌,小白兔就跳一格,主动扶起地上的小椅子,小花就长出新花瓣等,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及时激励着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升国旗活动
我园坚持开展升国旗活动。每周一,伴随着朝阳和雄壮的国歌声,精神抖擞的小旗手和老师一起把五星红旗升上幼儿园的高空,每当这时,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都会激起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我园还结合升旗活动请武警叔叔、交警阿姨等人员向幼儿介绍各种爱祖国、爱家乡的优秀事迹及日常生活礼仪方面知识,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三、养成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生活是幼儿最好的课堂,幼儿应成为广阔天地大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者。因此,我园注重养成教育的“实践”与“体验”,坚持带幼儿走向社会、大自然,让幼儿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学习良好的品德习惯。
1、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幼儿的需要,我园组织幼儿到县府广场、实验小学、县武警中队、敬老院、红绿灯岗亭、妙高山、汤显祖纪念馆、图书馆、蛋糕店、水果店、菜场„„让幼儿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实践过程中习得社会规则,了解风土人情,锻炼意志,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2、大带小活动
我园的以大带小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幼儿园的小班小朋友与大班小朋友结成对子,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去春游,一路上大班的哥哥、姐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干”,他们小心、爱护地牵着小弟弟、小妹妹的小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原来很调皮、好动的哥哥变得懂事、能干,而娇气、稚嫩的小妹妹则更乐意听姐姐的话,模仿着哥哥姐姐的样子走得很好,比老师带着更乖、更守纪律。诸如看哥哥、姐姐上课、做手工,为小弟弟、小妹妹穿衣服、扣纽扣、讲故事、做表演等大带小活动,不仅使小班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而且也使中大班幼儿有了鞭策力量,认为自己要做得好一点,要给小弟弟、小妹妹做榜样,同时还体验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对每个层面的幼儿都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富有实效性。
四、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教育的一致性,需要不断强化、反复练习,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有家庭、社会的支持、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因此,我园重视家长工作,视家长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六一”亲子游园活动、家长教育思想大讨论,向家长发放教育资料、讨论稿等方式,让家长走近幼儿园、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促进家园合作。通过活动,既提升家长了 5 家长的学教理念,又使家长树立起“以德育儿、为国教子”的观念。
五、养成教育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相结合
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最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给幼儿耳濡目染。因此,我园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活动,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召开教育案例反思交流会、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等,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良好师德修养;另一方面,严格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已,凡要求幼儿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要违反,要以自己的好思想、好行为、好作风、好习惯,为幼儿作出榜样。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教师的潜移默化,长期熏陶下,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体会与反思
通过一年的养成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养成教育十分重要,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的境界要高,起点要低,既要着眼于未来,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生活,心理发展特点,从最基本的体验教育,学习、生活、习惯入手;养成教育既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又要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德育的价值观,并做到以身作则;养成教育,不是靠短时间的说教形成,而需要反复训练,更需要教师、幼儿园、家庭在教育上的协调一致,持之以恒。我园将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将幼儿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为培养时代儿童而努力。
遂昌县示范幼儿园
第四篇:养成教育
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后面写着“李烁铃制”;楼梯口是“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这个是“101中队”全体成员的……有意思的是,这些隽永的“校园文明提示语”都是由瀛滨小学的同学们自己创作的。
“文明提示语”DIY
—— 小学生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综述
福州市瀛滨小学 执笔:吴雪梅 叶武平
自2003年以来,经台江
“文明提示语”DIY
—— 小学生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综述
福州市瀛滨小学 执笔:吴雪梅 叶武平
自2003年以来,经台江区教育局批准,我校开始了《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这一德育课题的系列研究与实验工作,充分发挥“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的“瀛滨德育特色”,认真开展德育校本研究,提高其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2006年瀛滨小学德育课题加入了福建省“心手相牵”德育课题研究项目中,《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德育课题已成为其中子课题。几年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中期研究实践活动《“文明提示语”DIY》呈现给大家,以供探讨。
一、活动宗旨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瀛滨小学“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德育课题研究的重要项目。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团中央颁发的《少先队思想道德实施意见》,本校以实践活动、体验教育做为基本途径,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这个理念出发,从“知识——态度——能力——行为习惯”四个层面,为学生开辟活动的舞台。让学生牢固树立知礼守礼的观念,学会正确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思想道德教育新局面。
二、实践活动背景
1、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而本校地处繁华的台江码头和农贸市场榕城古街,经商家庭的学生多,家长文化素质低,家庭教育力量薄弱,文明礼仪习惯和能力的发展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选择《“文明提示语”DIY》为近期德育实践活动的小课题,从中探讨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的方法途径。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历来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一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一个口号:“文明礼仪争实效、知礼守法育新人”。
3、本校拥有一支阵容较强的德育工作师资队伍,拥有较好的关工委资源,与共建部队及其他“五老、六大员”联系密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早已成为瀛滨小学的德育特色,2003年以来,本校开展的《小学生与交通安全》、《了解伟人毛泽东》、《小管家》、《节约用水》、《关爱自然从养花做起》、《漂亮的闽江石》、《共和国伟人面面观》„„一系列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活动已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得多次表彰,在省市、区甚至国家级各大媒体中报道了本校开展的活动,《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这一德育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工作等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实践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理解、感受周围人的处境、心理和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3、认知目标:在收集或自制及润色、曙名“校园文明提示语”和为“文明提示语”预选校园内张贴位置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更多地获得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四、实践活动参与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德育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步骤。
(一)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九、十月份)
(1)发动全体学生寻找并发现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
(2)学生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收集街头文明提示语。
(3)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征求家长对此项活动的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4)发挥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的作用,调动校外关工委老同志参与该项活动的积极性。
² 同一时期相关配套活动: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本一项德育主题活动,充分渗透“做为奥运会东道国小主人,你准备好了吗?”思想,全校学生人手一份《台江区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从九月始,学校将利用早会、班队会课时间进行宣讲,要求每一位学生首先要熟悉应知、应会的内容。
一是利用各宣传阵地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二是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 “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从10月份开始,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台江区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知识测验。
(二)激发兴趣、确定主题、明确任务阶段。(十一月份)
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教师将收集到的福州市区街头文明提示语图片制成课件。同学们在欣赏中发现,在我们福州这个沿海开放城市里,无论是公园里、马路边,到处都能看见健康、向上、温馨的“文明提示语”,那么,我们的校园难道不需要“文明提示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提示语”呢?
2、宣布主题:瀛滨小学DIY“文明提示语”活动。
3、调查收集文字信息资料。
² 同一时期校园内外相关活动:
“全校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演讲赛”;组织全体科任老师对各班队进行第一轮“文 明礼仪强化训练效果评比”,又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代表队参加福州市台江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活动开展阶段(十二月上、中旬)
1、广泛开展“校园文明提示语”征集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做到:
(1)寻找并发现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的现象;
(2)针对已发现的不文明现象设计“文明提示语”,可以是“原创的”,亦可以是“拿来主义”——适当引用。
统一格式为:“针对 的现象,我想做一提示语:。建议贴在。”
学校共收到各中队上交的“文明提示语”四百多条,内容包括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校德育组、校辅导组、大队部学生代表共同评选,共有70位同学收集或原创的“校园文明提示语”被录用。学校在近期组织部分师生为“文明提示语”润色、曙名、预选好校园内可张贴的位置。比如:学校的墙壁刚刚粉刷过,同学们就想出“墙壁穿外衣,我们要珍惜”这样 的提示语。² 同一时期校园内外相关活动:
十二月中旬,学校组织的一支强有力的代表队参加福州市台江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一举夺得了C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全体师生无不欢欣鼓舞。
(四)汇报展示与拓展延伸阶段。(十二月下旬——2008年1月)
2008年1月2日下午,我校彩旗飘扬、热闹非常。“迎奥运、知礼仪、争当文明小使者”德育主题活动隆重举行。共建部队的武警官兵、综治副校长、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校关工委老同志和一年级部分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文明礼仪“三句半”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序幕,德育主任对本学期“校园文明提示语”征集活动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小主持人请来宾们给“文明提示语”创作获奖者颁奖。在《咱们从小讲礼貌》歌声中,十几位一等奖获得者得到一份礼物——他们创作的“校园文明提示语”已被制作成精美的牌子,每人从现场来宾中 邀请1人,共同在校园内合适的位置贴上自己的获奖作品;两位主持人还当场采访了三位获奖同学,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和收获。接着,大会表彰了本学期“全校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正规化队仪式比赛”、“文明礼仪演讲赛”中获奖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请获得冠军班的六(2)中队表演了精彩的“正规化队仪式”;最后,进行瀛滨小学“校卡”启动仪式,校长宣布:2008年开始实行“校卡”制,每位学生每日随带“校卡”。“校卡”不仅提供学生个人信息,还能利用它发挥育人功能(“校卡”后面是激励卡、提示卡。)„„各班派代表上台领取“校卡”,在《咱们从小讲礼貌》歌声中,全体同学当场挂在胸前。代表宣读倡议书;活动在同学们精彩的集体舞中结束,来宾们则离席参观了同学们创作的“校园文明提示语”。
来宾们看见:花圃前是“多一份爱心,增一分春色”,后面的具名是“高诗蕾”;水池边是“珍 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后面写着“李烁铃制”;楼梯口是“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这个是“101中队”全体成员的„„有意思的是,这些隽永的“校园文明提示语”都是由瀛滨小学的同学们自己创作的。福州晚报记者安梓翻开三年(1)班黄姚同学胸前的校卡看了看,上面有黄姚同学自己写上的励志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灰心丧气!”而她的同学陈晓锐的励志语则是:“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这个小男孩自豪地告诉记者:“每天佩戴上校卡的时候,大声念一遍励志语,浑身都充满力量!”校卡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还可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六、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我校《迎奥运、知礼仪、争当文明小使者》德育主题活动及其中《“文明提示语”DIY》实践活动得到了与会代表和学校家长的广泛称道。福州晚报记者当场赞道:这项活动针对性强、教
育性好、实效性高。
福州晚报在2008年1月7日宣传报道了台江区“瀛滨小学学生DIY文明提示语”
活动。
福建省教育厅网站1月17日宣传报道台江区“瀛滨小学学生DIY文明提示语”活动。
福建省希望教育网1月份也宣传报道台江区“瀛滨小学学生DIY文明提示语”活动。
„„„„
我们感到:通过上述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皆有明显好转,活动中学生们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一)阶段性研究后的反思:
1、成功的体验。
(1)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四专两渗透”——专课教育(如思品课、早会课、队会课)、专题活动(如专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富有实效的专项活动,使课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探索、深化。)、专项训练(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分类分期训练)、专家指导(研究性学习进课堂,提
高教师素质);“两渗透”指的是: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在校园环境氛围中。
(2)德育研究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也离不开校关工委、诸共建单位的密切配合,应重视在不同地域结对子搞共建,共同进行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工作。
(3)任何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都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主体参与性原则:以学生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活动措施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的。学生要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B、民主个性化原则: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
C、实践探究性原则: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探索性活动的时间,不断扶持学生的愿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D、激励进取性
原则;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新方法处理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存在问题:
1、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走出校园的机会少,拥有的实践活动时间少,范围也不够广。
2、个别老师忽略了: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讲求教育目标切实可行和教育方式的可操作性,因而其教育的实效性与原本目的就有一段差距了。
今后思路:要把“学会关心”课题的研究、文明礼仪的教育与认真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市教委制定的《中小学生道德常规要求》结合起来。课题研究应当以行为规范养成为主线,以“学会关心”为手段,把习惯养成作为目标和结果,继续巩固《“文明提示语”DIY》体验活动的已有成果,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第五篇:养成教育专题2014
养成教育专题
考标盘点:
1.知道不能在公共场所喧哗,养成轻言细语的习惯。(理解)
2.知道讲话文明、礼让他人的重要性,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使用和传播文明用语,礼让他人。(理解)
3.认识微笑的魅力,做到经常微笑。(识记)
4.学会存钱,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识记)。
5.知道诚实信约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努力做一个坚持诚实信约的人。(理解)
6.懂得爱惜名声的重要性,能用自己的言行捍卫自己的名誉。(识记)
7.了解学会倾听的原因,掌握倾听的技巧。(理解)
8.能甄别益友和损友,正确地与朋友相交。(理解)
9.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能夸奖别人,揭人之短。(识记)
10.理解制订学习计划的意义,能制订并实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能做到循序渐进地学习。努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识记)
11.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理解)
12.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养成给垃圾分类的习惯。(理解)
13.了解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懂得趋利避害,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理解)
14.知道阅读经典著作有益成长,能积极地阅读经典著作。(识记)
15.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向他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识记)
16.做事严谨周密、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识记)
17.正确认识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理解)
考标剖析:
15.我们为什么要坚守信约呢?
(1)守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守信是为人之本,交友之道。
16.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坚守信约呢?
(1)做到坚守信约就要重视诺言。不轻易许诺。
(2)做到坚守信约就要有选择地许诺。
(3)答应别人的事,要认真完成,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借故拖延。
(4)万一答应别人的事完成不了,要及时讲清楚原因并真诚地道歉;若因此给对方造成损失,要及时赔偿。
17.我们为什么要承认和改正错误呢?
(1)错误无可避免地会绐我们和他人带来麻烦或损失。如果我们不正视自己的错误,而是一味地掩饰和推诿,那就会错过最佳的改正时机,甚至造成令人追悔莫及的严重后果。
(2)勇于认错改错是一种担当。
(3)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是一种进步。
18.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呢?
(1)我们要告诉自己不要成为完美主义者,不要害怕犯错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2)认错要真诚。
(3)认错要及时。
(4)寻找犯错的原因,避免再犯。
(5)从错误中学会进步。
(6)用行动证明我们在改正错误,而且能改正错误。
19.我们为什么要倾听他人讲话呢?
(1)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是对对方的尊重,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
(2)倾听他人讲话,可以迅速并准确地把握对方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回应。
(3)倾听他人讲话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
20.怎样倾听他人的讲话呢?
(1)倾听别人的讲话时,内心要真诚,不自以为是,也不要急着表现自己。
(2)倾听他人讲话时,最好选择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也能让朋友感到你对他的重视。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情绪不要过分激动或低落。要注意眼神等的交流,不要显示出烦躁的情绪,要让他人感到轻松自在,放松心情。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话,要做到少说多听,特别是大人讲话时,我们不要随意打断。不要挑剔别人的错误,也不要随意性地发表个人看法,否则容易使他人感到你的自以为是。要适当地做出一些反应,如点头等,使对方感觉到你一直都在认真地听。
(3)如果对他人的讲话内容不感兴趣,可以选择适当委婉的方式转移话题。
(4)看到周围同学打断他人说话,或是在他人说话期间随意做其他事情,应及时制止,但也要顾及同学面子。
21.怎样甄别益友和损友呢?
具体说来: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2)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虚伪。
(3)友多闻。这种朋友见闻广博。
“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1)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2)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孔,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但是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3)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
22.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1)善于甄别益友损友,多结交益友,不因贪图一时的利益而结交损友。
(2)与朋友交往,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对朋友颐指气使,应该平等相待,互帮互助。
(3)与朋友相交要真诚守信,不欺罔,不浮夸,不食言。
(4)朋友之问互相劝戒,共同进步。当朋友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时,要虚心接受 并改正;对于朋友的过失,也要及时指正。
(5)不在背后议论自己的朋友。
23.我们为什么要夸奖别人呢?
(1)夸奖能满足人们的价值存在感。
(2)夸奖别人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3)夸奖别人能够训练自己的正向思维。
24.我们不能吝啬夸奖。在夸奖别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夸奖别人必须是情真意切的,发自内心的。
(2)夸奖别人需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进行,切不可千篇一律,否则会让别人认为我们虚伪。
(3)夸奖别人要把握好时机,不适时的夸奖会大大降低应有的效果。
(4)夸奖、赞美别人应注意从具体的事件出发,切不可浮夸,脱离实际,否则会让人认为我们在阿谀奉承。
(5)应该多对那些一直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是身处逆境的人进行适当的夸奖,帮助他们重获自信和勇气。
(6)对他人的夸奖、赞美可选择不同的场合进行,有时候对一些人的表扬在公共场合进行,效果会更明显。
25.不揭人短是指不把他人的短处公之于众。所谓短处就是缺陷、弱点、过失等。我们为什么不能揭人短呢?
(1)不揭人短是对他人的尊重。
(2)不揭人短是富有修养的体现。
(3)不揭人短是一种睿智的表现。
(4)不揭人短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1.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所喧哗?
(1)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易造成噪声污染。
(2)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缺乏自我修养的表现。
2.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上课期间尊重老师,不私下与同学高声说话,不打扰他人。
(2)课问休息时保持教室安静,不打扰他人休息,营造良好的教室氛围、校园氛围。
(3)自修课期间不与同学高声喧哗,不影响同学学习。
(4)在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不高声说话,不影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5)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如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地,要保持安静,必要时要轻声交谈。
(6)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刻意提高声音,影响他人。比如,在食堂、饭庐等用餐场所,要保持安静,控制兴奋的情绪,不应大声喧哗。
(7)当与人沟通出现问题时,要保持低声沟通,不应大声吵闹。
(8)看到周围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哼哗,要及时善意地劝止。
3.我们为什么要讲话文明呢?
第一、讲话文明是对别人的尊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第二、讲话文明是心灵美的体现。
第三、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语言文明更是我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讲话文明对传承国粹,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我们如何做讲话文明的使者?
(1)积极使用和推广普通话,在公共场所发言和与陌生人交谈的时候不使用方言。
(2)与人交谈时,要使用“十字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与人交谈要大方、得体,态度诚恳、认真,语言和气亲切,表达清楚;动作幅度要小,不可随意用手指指人,要与谈话者保持一定的文明距离;与人发生争执时,也不要辱骂他人。
(3)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话说要用不同的礼貌用语,对长辈要尊敬,对平辈要尊重,对晚辈要爱护。
(4)不用恶语伤人,不给别人起绰号。
(5)积极宣传和推广文明用语,看到周围同学讲粗话、肚话,或是“潮流语’’,要及时提醒他们文明讲话;向家人、亲戚、同学等宣传讲话粗俗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5.我们为什么要礼让他人?
(1)礼让的实质是尊重自己。
(2)礼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尺。
6.礼证他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遵守秩序,树立礼让观念'不争不抢。
(2)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无论是去餐厅,还是在超市购物、上下公交车等情况,都要自觉排队。如果遇到有急事的人,要自觉让出位置,解人之急。
(3)将礼让行为落到实处。
①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看到老人、残障人士及孕妇,及时起身让座;②放学离开教室、学校时,在教室门口、楼梯口、学校门口不争抢,不相互拥挤;③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不因为小事情争吵,斤斤计较;④在家里,要礼让家庭成员,尊老爱幼,不以自我为中心;⑤提醒家人驾车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超速,不抢道;⑥在公共场所给他人带来不便时,应主动道歉,请对方谅解;⑦看到他人的争抢行为,及时提醒,防止意外发生。
(4)礼让也不是一味地忍让。如果有人故意侵害我们自身、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我们应该及时制止,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5)礼让也要“当仁不让”。面对任务和工作,我们不能以“礼让”为由,互相推诿。而应该量力而行,自觉承担责任。
7.微笑为什么这么富有魅力呢?
(1)微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着尊重、友善、真诚、自信、亲切等丰富的情感。
(2)微笑对身体有益。
8.经常微笑,需要我们具体做到哪几点?
(1)对自己微笑。
①每天出门前给自己一个微笑,开始一天崭新的生活;②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总是愁眉苦脸,对着镜子笑一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2)对他人微笑。
①对他人微笑要真诚;②对于朋友的帮助、关心要微笑感谢,不要冷脸相对;③朋友取得成功要学会发自内心地微笑祝贺,朋友伤心难过时也要学会鼓励他们重新找回微笑;④对陌生人也要笑脸相迎。
(3)微笑要注意场合。在一些严整肃穆的场合,比如葬礼、追悼会或其他重大的仪式上,我们要注意收敛自己的笑容,要保持相应的庄重神情。
9.我们为什么要存钱呢?
(1)存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2)存钱可以避免我们现在的浪费行为,培养我们的节俭意识。
(3)存钱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
10.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我们可以怎么做?
(1)定期定量存钱。从每个月、每天的零花钱或是生活费中取出10%放入一个信封,告诉自己迫不得已不得动这笔钱。
(2)积攒零钱。找一个储蓄罐或是其他盒子,每天将自己身上的零钱,譬如一元、五毛、一毛等放进去,当没有零钱坐公交车时再从中取出,其余时间不动。
(3)过年过节时的压岁钱等及时存入银行,最好是定期储蓄,不到迫不得已不取钱。
(4)每次取钱只取出一星期的生活费,不全部取出。
(5)“节俭”就是存钱,能坐公交车就不打的,能走路就不坐公交车;对于一些物品的使用要彻底,不可随意更换,浪费金钱;每天少吃一点零食等。
(6)记录消费情况。建立一个消费记录本,每天记下所消费的金额,包括消费出处,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记录,查找哪些消费是不必要的,以后注意避免。
11.我们为什么要爱惜名声呢?
(1)名声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2)名声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
(3)名声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
(4)名声的好坏也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事业的成败。
12.我们应该如何爱惜我们的名声呢?
(1)自尊自爱,用良好的德行维护自己的名声。;
(2)尊重他人的名声。
(3)维护集体名声,为社会做贡献。
(4)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会损害自己的名声。
13.做人为什么要坚守诚实?
(1)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14.我们该怎么样才能做到诚实呢?
(1)做诚实的人,首先应该如实地看待自己,不虚荣、不虚伪。
(2)做诚实的人,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敢于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c3)做诚实的人,要敢于承担责任。
(4)做诚实的人,要注意自我防护。
(5)做诚实的人,要懂得使用“善意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