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深化改革
真抓实干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民和县教育局将
2015年确定为“教育质量提升年”。着力实施“123”工程,即:一个目标,两项改革,三个建设。一、一个目标,就是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25%,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两项改革,就是深化认识改革,深化课堂改革。
人事改革方面:
1、打破绩效工资的“平均主义”,出台职称评聘新举措,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争先创优成为新常态。
2、全面建立末尾淘汰制度,强化团队精神,突出集体意识,按比例淘汰工作业绩较差的教师。
课堂改革方面:
1、切实转变教育理念。以科学的质量观、多元的人才观推进课堂改革。大力倡导“少教多学“理念,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2、建立优秀教师人才库。让这些教师领跑课堂改革。全面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
3、全面减轻学生负担。要把初中、小学里过多的、过滥的教辅资料大刀阔斧的砍掉,就专心致志的把国家审定的教材吃透、讲好。
4、强力推进素质教育。严格国家课程标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读书声、唱歌声、欢笑声回归校园。写字课、国学课要进入课堂。
5、全面监管教辅市场。三、三个建设:就是基础项目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1、基建项目建设方面。主要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学前教育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教师周转房项目、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和小型维修项目。
2、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主题活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名人名言、国学经典、文化长廊、名师风采、学校掠影、石雕绘画、花草树木都要处处留心,精心打造。让校园成为文化的殿堂、圣洁的高地。
2015年3月6日西沟乡中心学校召开教育质量提升年动员大会,会上校长李德恩着重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视困难,树立信心
(一)质量问题。目前我乡教育质量低下,尤其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成为我乡教育事业发展遇到的一个突出的“瓶颈”,究其原因,一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二是教学常规没有很好的落实,课堂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缺乏有效监控;三是缺少辅导,并且针对性不强;四是学生的学习常规、习惯没有得到养成。
(二)责任性问题 绝大多数老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但也有部分教师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不够,职业倦怠、心浮气躁、不思进取、缺乏激情、缺乏创新等。教师责任心的问题不解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明确目标,落实举措
提质目标:
1、初中教育确保在全县教育质量各类检测中学科成绩居全县前十名。
2、小学教育做好双基文章,确保及格率80%以上,为初中阶段教育奠定良好的学业基础。保障措施:
(一)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加强课前教学,以“备课”为切入点,提高备课时效性。第二加强过程管理,掌握课堂落实情况。第三加强课后作业管理。第四以“单元检测”为关卡,研讨制定对策。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针对低效和无效的现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做到教学工作细、精、深、实,达到人人参与,课课高效的目标
3、切实做好培优辅困工作。一要重点突出个别辅导、跟踪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二要扎实做好“四清”工作,减少负积累。三要多开展学科知识竞赛。
(二)实施“队伍强校”工程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3、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4、继续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第二篇: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我校工作要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积极落实教育局、中心校工作部署,以常规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学科活动等为抓手,继续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力求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不断增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真正提升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品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管理。以学校文化的力量管理人、教育人、熏陶人,构建学校文化建设新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人文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有机统一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
二、工作目标
(一)管理目标:围绕“一种理念”,即幸福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完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可行性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二)创新目标:深化“两项研究”,即一是以质量为保证,在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和创新。二是注重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凝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发展目标:做好“三项工作”,即一是研究队伍建设的发展途径和策略,全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二是积极推进并完善标准化校园建设工程;三是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三、重点工作及实施措施
(一)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1.完善班子成员管理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目标达成意识,建立自我约束和目标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制度执行力、规划落实力及目标达成度。班子成员带头听课、评课,深入课堂,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落实工作。倡导“管理者成为工作的合作者”,强化班子成员“实事求是、思想过硬、角色到位、开拓创新、情操高尚”的“五做到”工作要求,体现“用心观察、耐心指导、诚心交流”的“三心”工作特点,提升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品质。
2.完善教师评价考核模式。坚持“从起点看提高,从基础看进步,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原则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结合上级关于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方案,重视过程评价、日常评价,实施考核制度,把评价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到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提升教师师德及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建设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为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搭建舞台,提供机会。凝练提升教师魅力与形象建设,总结出有特色的教师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通过建立“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的立体培训机制、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读书体会交流等形式,加强
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使青年教师成长为名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制定教师外出培训汇报交流制度,完善教师奖惩制度及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评先考核细则。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班主任工作研讨等形式,引导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改善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工作实务技能及班队活动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借助绩效工资实行的政策,结合我校实际,落实班主任有关待遇。
(三)注重德育工作实践
1.抓好德育常规管理。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分层设计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加强班会课的管理,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观摩研讨,完善班级一日常规考核,注重黑板报、学习园地等班级文化的建设,各学段要根据本学段学生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创设良好氛围。
2.突出深化具有学校特色的“四项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积极探索德育特色品牌形成机制。
3.实现德育活动主题化,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结合学校文化资源,挖掘寒暑假、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实效。
4.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倡导师生环保理念,实施环保行动,通过组织环保手抄报、绘画比赛,在环境教育中取得实质
性突破。向学生逐步渗透创建绿色学校的概念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创造机会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开展研究,形成以课程、学科渗透、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为一体的德育模式。
5.组织德育工作交流活动,激励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科研能力,积累研究成果。
(四)深化教学管理研究
1.按照“务实,有效”的教学工作要求,以“引领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基础,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要以质量为核心,要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训练并举,建立有效调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2.加强学科“专题研究”,继续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继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结合教研室下期制定的教研思路,到南曹及其他“高效课堂”搞得好的学校取经,从根本上提升广大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引领教师充分参与教育科研,让科研工作立足课堂、服务课堂、引领课堂。完善集体教研活动制度,坚持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学以致用,指导教育教学。继续采取集体备课方式,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围绕课堂教学实时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3.发挥教导处管理教学、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指导力度,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注重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管
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自主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导处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几个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常规管理明显有效的班级和教师,学校加以总结推广并表彰。
4.根据学校的规划和目标,不断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测,利用评价结果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查找问题,及时修正方案,使方案切合实际。
5.加强学期教学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其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检测,进一步改革作业布置与评价的方式方法。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开展好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学科活动,落实各项检查,并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携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为实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努力,全面提高门楼任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泗洪县第四中学
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局“规范创新、强师优质、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在抓好教育科研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年轻教师,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全面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获零七县教育质量优秀奖。
一、强化教学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抓好教学,提高工作质量,第四中学严格考勤制度,教职工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出门需出具出门证,上午前三节课下午三节课实行点名制度,确保教师在岗,确保教师有充足的备课和批改作业时间。
2.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不事先打招呼,不预约,可以随便推开每一扇教室的大门,听完课后及时评课,与任课老师交流,探讨得失,共同进步。
3.实行随堂查课制度,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导处、教科室每节课随堂查课,一查教师有没有带教案,二查教案与授课内容是否一致,三查学生的学习状态,查课情况于每周教职工会议上公布,以此督促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
4.班主任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班主任的竞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教师均可报名参与,竞聘者现场演说,评委现场亮分,公平、公正、公开,通过竞聘一批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脱颖而出。
5.严格按上级规定设置课程,科目设置全面,其中劳动技术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课由专职教师任教,有作业、有考核,不流于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也受到了县教育局检查团的充分肯定。
6.加强集体备课管理,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45分钟。集体备课以组为单位,备课组长要严格按照集体备课制度做好记录,安排好组内公开课,收缴各种资料,公开课继续实行异班上课,教科室加强对集体备课的检查,根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来评定和发放备课组长的津贴。
7.进一步搞好对外交流活动,与县内外各学校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定期开展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交流活动,建立一种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实行课时工资制,多劳多得,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每上一节课,每备一篇教案,都与报酬挂钩。按规定完成并符合要求的,兑现课时工资,不符合要求的扣减相应课时工资,并限时整改,把工作量和报酬科学又公平地结合在一起。
二、发挥名师作用,提高队伍水平。
1.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成长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铸造名师的培养工程体系,以四级培养机制和“三级”结对的形式来全面推进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级”师徒结对,即:三年内新教师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与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校级学科带头人与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三级”结对体现梯队、层次发展。四级培养机制即: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开展校本教研,推动课程改革。继续坚持采用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科学研究、外出考察、学习观摩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开阔视野,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方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还强化校本研究,倡导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编写校本教材,使教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3.优化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创设条件,引进优秀教师;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完善教职工的职称职务评审考核激励机制和年级组、教研组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聘用制,评、聘分开,转岗分流,改进评价方法,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有效运用职级制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4.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一是教育理论培训。每周三下午利用1节课进行教育理论学习,聘请专家进行教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学期有2次以上的专题教育理论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二是新教材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市新教材、新课标的培训,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理论讲座。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进行系统地学习、讨论和研究;三是每学期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水平。
5.组织各种公开课、学科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学科公开课”,即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教研组内上一节教改公开课,每年定期举办“教改汇报课”,同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教学评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多位教师获县以上教师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有近40人次在市县上过示范课。
6.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爱护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广大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利用现有条件办起了乒乓球室,阅览室„„
三、坚持科研兴校,以科研促课改。
1.构建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项项出成果的“群学、群研、群绩”的群众性科研局面,让学校科研更好地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2.我校在论文参与上,采取激励机制,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正规渠道获奖的文章,学校都给予相应的奖励,每次参与人数指定与自愿相结合,参与总数不低于总人数的一半,几年来,我校论文获奖数均居县同类学校之首。
3.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先导作用和指导功能,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科研的实验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和指导功能,把教育科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把每一个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为各自的课题。如我们开展的课堂模式研究(先学后教)、差生转化研究、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等都很切合实际取得了较好效果。学校有8个省级课题已结题,多个课题正在研究之中。
4.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着力抓好影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继续抓好学校相关德育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内容、途径、手段、方法;抓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与实验的推广实验,以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三级课题管理模式;抓好学校选修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从而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抓好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相关课题研究,抓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工作;探索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律。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四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学校已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化校园、廉政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形成了尚礼、求真、创新的良好校风,它必将成为每位学子放飞理想的乐园。
第四篇: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与新举措
班级:网络1111学号:2011811020姓名:沈元超 论文摘要: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改革;十八大;意义;新举措;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
总书记近日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改革的新谋划新举措,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眼于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谋划的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新举措,针对的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因为抓住了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改革氛围越来越浓,改革共识越来越强,改革举措越来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还有具体的。与之相对应,改革必然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区别不同情况而谋划,并相应拿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谋划新举措,必须是宏观思考和微观探索、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的有机统一。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4、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6、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7、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8、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9、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10、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2、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1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参考文献:
[1]范玉刚.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12:18-21.[2]翁淮南,刘文韬,张纪.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前景——10位专家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党
建,2013,12:40-47.[3]范玉刚.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J].求知,2014,01:10-13.
第五篇: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与之相对应,改革必然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区别不同情况而谋划。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矛盾逐渐凸显,改革也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经济领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在社会领域,社会矛盾的复杂多变,对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方式提出了考验。随着各种领域深层次问题的逐一显露,如果有关部门处置不当、应对失策,普通个案极有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由小事引发成为大事。凡此种种,都在提醒我们要不断拿出新的谋划、新的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得到解决,并以更加定型的制度作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党中央书记习近平说:“蛋糕做大还要分好”。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深化改革的举措
在这“六个紧紧围绕”的前提下,深化改革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新举措。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是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经济
2、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税收制度
3、改革城乡一体化体制,建立开放性的新型经济体制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经济,建设法治国家
5、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与体制
6、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
深化改革的意义
十八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改革,我们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以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可说是正当其时、机遇难得。我们有信心在党的十八大总体纲领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纲领指引下,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进一步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