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根据“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为提高我校师生的文明习惯,大兴礼仪之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我校按照区政府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了“做文明人 办文明事”文明礼仪系列活动。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切实提升师生道德素养。现在就此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 明确各自职责
学校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文明礼仪创建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张登峰校长为组长,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同志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明,联系紧密、目标明确。
二、制定各种制度 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礼仪教育的各种制度和实施计划,建立了计划实施、督促指导、总结交流、检查评比的制度,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管理,营造了育人氛围,提升了师生礼仪水平。
三、树立先进典型 加大宣传力度
在礼仪教育实践中培养和树立了一些先进典型,全校师生好学上进、讲团结、讲奉献,学校育人氛围浓,教育质量好,受到社会好评。学校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交流教育信息,商讨教育措施,沟通管理意见;加强了学校与政府、派出所、工商所等社会职能部门的有机联系,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请法律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完善各种资料 随时迎接验收
创建工作由王亚聪负责日常工作。有较完备的创建资料收集、统计、记载和保存制度,各项创建资料完备、准确、明晰。
五、实施系列工程,加大校容建设
1、“四化”。学校加强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和教育阵地化的规划和投入,派专人负责学校的绿化、美化和净化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实现校园净化、空地 绿化,校园整体美化,学校礼仪风气盛,文化氛围浓。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实行一日一小扫,一周两大扫,并强化保持习惯,教室、办公室几明窗净,学生寝室内务整理规范;学校绿化带划分责任区,绿化面积逐步扩大。学校大力改善脏乱差的的局面,对育人环境重新进行了布置并逐步细化,力求达到美观大方和教育阵地化。
2、“五有”。学校制定了近远期工作规划,并将按步骤分步实施。“三风、一训”、“四有、三面向”标语、守则、规范、中外名人画像、长城瓷壁画等已上墙,学校有规范的宣传专栏、橱窗、不锈钢展版,建立了学生礼仪监督岗及礼仪监督制度、升降旗制度。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心理解决切实的问题。
3、“六不”。学生举止文明规范,情趣健康高雅,基本能做到不抽烟、不说脏话、考试不作弊、不乱涂乱画、勤俭节约。学校制定了《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游戏室等法制、健康教育活动。对不适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巡查。
4、“八无”。经过“养成教育”宣传、教育,全校师生爱校如家,安全、卫生、法纪意识增强,并逐步形成习惯。校园做到无果皮纸屑、无污水、墙上无赃物、刻痕、无不健康读物流传;教师爱生如子,教书育人,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师生违法犯罪为零,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5、“二好”。学校领导和教师均能坚守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扎实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管理素质高、观念新、方法活、团结有活力,思改革,求发展,干群关系好。学校发挥党组织、工会的保证、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民主治校。
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浓厚育人氛围
1、学校校制定了《溪河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公约》、《溪河中学文明礼仪要求》、《溪河中学班级(班主任)考评细则》、《寄宿制学生管理意见》等相关制度,并分发到各年级组和班级贯彻执行。
2、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活动、周会课、团队课及其他集合集会,加强了学生自我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的要求、宣讲和检查评比,使全体学生均能按照各项礼仪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3、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多样化、规律化,并对各项活动中的优秀者予以表彰。在2008—2011年,我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就有:元旦师生书画作品展、“学雷锋树新风”慰问活动、“3.12”义务植树、“五·四”文艺节目表演、“走向梦想”元旦汇演、广播操比赛、“两规一则”知识竞赛以及文明学生、班级、寝室评选、“向陋习告别,与文明握手”文明礼仪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礼仪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在开展以上一系列活动下,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契机为抓手,继续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活动,在此基础上扎实工作、与时俱进,诠释永恒的“育人”主题,努力实现“创一流优质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树文明风、办特色校、育栋梁才”的办学目标。
淮安市溪河镇初级中学
二○一一年十月
第二篇: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
一、新课程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信息素养是指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素养。实践证明,教师是有效开展整合(参考刘茂森教授语: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简单而言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增强和提高。)研究的关键,而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又是整合模式研究的基础。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就难以使用计算机平台设计、展示问题情景,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所需的资源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工具。也就是说,难以实现《纲要》所要求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信息素养是当前作为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的量非常大,内容非常丰富,面对如此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自身就必须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度。
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包括语文学科信息意识和教育教学信息意识。语文教师的学科信息意识是指语文教师应能自觉地意识到哪些信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信息,哪些信息是对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的,能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教育教学信息是指语文教师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语文新课程教学,道准确、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基础,能迅速有效的发现并把握对自己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把这些有效信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的意识。
2.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处理技能
语文教师的信息处理技能是指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媒体资源信息;会使用、设计、开发教学媒体的应用软件;能把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信息形式的转换;会利用搜索引擎在校园网、局域网、Internet上查找本学科的学习资源;能从网络上下载学科教学中需要的信息资源。
3.语文教师要有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对于语文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主”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知识才能防止滥用信息技术,防止形式主义。懂得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烦杂地运用信息技术,在运用信息技术中要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它来优化教学,而不是用它来装点门面,流于形式。
4.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
信息社会信息量浩如烟海,要求社会成员能及时了解掌握处理信息,语文新课标相应的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自身,更应具有信息选择判断、搜集、处理、以及信息的传递能力。语文老师要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必要的教学信息,将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保存,并且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传递信息。
二、当前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当前,语文教师在信息素养上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低下 新课程改革以来,还有相当多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足,对当前信息社会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认识不够,信息意识不强,习惯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对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也缺乏应有的认识,使得语文教学脱离时代的要求,还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的繁琐分析,缺乏一种开放的视角去审视语文教学,这势必使得语文教学停滞不前。
分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观上,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不强导致信息操作技能低下。觉得语文教学不太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关系不大。客观上,当前由于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期,学校经济投入不足,许多学校在硬件建设上也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做得不够,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信息操作技能的提高。
2.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缺乏整合
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分离、缺乏整合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如上分析的原因,当前语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为低下,缺乏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能力。而一些信息技术的教师又缺乏相应的语文课程知识能力,同样做不到将两者有效的整合;其二是语文教师缺乏整合的意识。相当多的语文教师主观上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语文课堂的调剂品,可有可无,课件制作以“美观”为主要的参照标准,缺乏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观念。
三、提高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1.更新语文教师信息观念,树立科学信息素养观
观念指导行动。广大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信息观念,树立科学的信息素养观。教师的教育行为总是要受到一定观念的支配,只有符合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信息观才能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科学信息素养观主要是指能全面认识信息素养的涵义,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与改进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2.进行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在职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语文教师信息素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语文教师,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语文教师普遍信息素养较低,针对提高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所进行的各种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是解决这一现状的较好方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当前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第一,短期研修。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由高师负责,对语文教师进行集中短期的有效培训,分期分批,逐渐解决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相对低下的现状;第二,进行校本培训。由各学校自己组织对本校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校本培训是当前培训成本低、效果好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第三,语文教师自行研修。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参阅一些期刊杂志、学科论文、网络信息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固然是影响整合研究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整合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的信息素养跟不上,不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搜集、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要开展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采用“中心带动,两翼加强”的教育措施。“中心带动”就是以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育为中心,传授给学生以信息技术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两翼加强”的“两翼”是指开展第三课堂信息技术活动和定期举行信息技术竞赛,以提高、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第三课堂信息技术活动以兴趣班的形式出现,兴趣班不限人数,只要有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而学生自身学习时间又是允许的,都可随时参加,学校专辟时间给学生,同时安排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不限)到场进行个别或集体等形式的辅导。总之,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当前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所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解决好,才能使广大的语文教师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的合格人才。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1.信息素养的内容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发挥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育事业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师生应当切实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才可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展现出比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也就可以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一定需要养成的一种素质,它是在信息化时代当中
涌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在经过后天的学习及适应之后,逐渐就会养成这种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一般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首先是专业发展领域,教师实
际工作过程中教授的科目应当和信息技术相互联系起来,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
术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信息技能领域,也就是教
师需要去对一般的信息技能进行分析,促使信息化传播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大幅度
提升。最终,信息意识领域,这是信息素养的深层次内含,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进
行的过程中,一定是需要养成这种信息意识,才可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科
学合理的完成教学工作,妥善解决以往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素养包含的内容如图
所示。
图
信息素养包含的内容
2.现阶段师生信息素养发展现状概述
(1)性别,年龄,学科以及设备等现状
教师信息技术意识水平有待提升,在此所说的信息技术意识所说的是教师面对各种类型信息的情况下展现出的分析和捕捉能力。一般情况下,此意识和教师的性别、年龄以及学科性质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比方说,年轻教师相较于年长教师来说,展现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强一些,女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男性教师弱一些,文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理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一些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或者是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硬件设施的影响,也有可能在自身操作不恰当的情况下,难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或者是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不同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当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完成信息收集及整理工作,特别是对任课教师来说,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促使教学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学科教师在文字处理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领域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此背景之下,想要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做出保证,自然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3)不同学生展现出的信息应用能力现状
不同学生展现出的信息应用能力之间差异性比较强;学生本身处理及编辑信息的能力不是很强。比方说某些学生能够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主题资料,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将这一篇文章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形式,甚至难以将文章当中多余的内容去除掉。学生本身的信息传输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比方说在小组当中各个同学相互合作的背景之下完成作业的时候,某些同学并不了解怎样利用网络和同学相互传输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这一个目标。大多数学生只要是在家里想要使用计算机,肯定就会受到家长的反对,因此需要在解决某些问题的情况下,要不需要向教师求救,要不就是需要在图书馆当中找寻答案,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机会在家里利用计算机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3.1
切实转变观念,提升认知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一定是需要做到下文中所说的两点。首先,由内而外的树立其崭新的教学理念,争取可以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突破,将学生当成是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应当对信息素养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不单单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养成的素质,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只有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的背景之下,才可以在日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切实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推动性作用。
3.2
以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信息应用意识
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师自身作为出发点,切实提升对学生的引导及启发力度,让学生对信息资源产生较为强烈的探究意识,这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前提条件。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认识到,假如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资源,就可以获取到十分丰富的知识,并且还可以让自身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一些,在此背景之下,学生就能够自觉的使用信息技术措施来解决问题。比方说学生在学习完《墨梅》这一首古诗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人们将梅兰竹菊称为是四君子,那么同学们知道四君子各自的品质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个问题是难以在教材当中找寻到答案的,所以就需要学生在课后自己查找资料,从网络当中获取到答案,不单单是可以让学生养成一定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一定信息应用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积极使用信息资源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3.3
师生构建信息平台,互相交流
教育与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知识授受关系。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结构构建过程。只有加强健康交流,才能使这种经验传递系统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指出“为文三多”,即除了多看多做,就是多讨论。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
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真理的志同道合者,他们之间是民主的,这就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能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师生相长。
结语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也和教学活动的效率及水平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一定是需要本质角度上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除此之外,技能的提升并不是一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付出努力,更是需要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配合。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切实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切实提升信息技能的培训力度,以便于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展现出较为强劲的信息能力,妥善解决以往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四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师生安全素养
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师生安全素养
-------细在常规
精在预防
提升“平安校园”品质
城北小学2017-2018学安全工作汇报
汇报人:叶雪琴 日期:2018年7月13日
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所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学校领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逢会必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下面就本学的安全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
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对全校每个教职工明确安全工作分工,落实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制。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加强管理,严密防范,最大限度杜绝并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学校每个教职员工,既要对自身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本职范围内的各项安全工作负责。
二、召开专项安全工作会议,检查落实安全工作。
安保工作会议
交通安全会议
安全工作会议
安全专题会议
安全演练布置会议
三、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健全,责任明确。
四、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防火教育主题班会
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
“全民反邪教,同心奔小康”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
五、安全隐患排查,认真落实,加大安全工作力度。
交通安全排查
校园安全排查
班级安全排查
“禁毒”宣传教育
学校周边环
校园安全排查
境安全排查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排查
六、安全应急演练,帮助我们的孩子进行安全自护,营造了浓厚的学校学生安全的氛围。
七、坚决扫黑除恶,共创文明校园
八、提高安全意识为主线,认真做好宣传
班级宣传栏
倡议书和回执
手抄报
各班班群通知
安全工作的落实,并非阶段性的,而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我校要以这次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深化管理,努力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五篇: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课题计划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课题计划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合称为“信息素养”.因此,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这一实验课题。现将计划如下:
一、培养小学生初步的信息素养
我校从4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应掌握以下操作:
1、能较为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熟练Windows和IE浏览器等的操作;知道计算机的组成,知道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熟练使用画图、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初步学会简单的制作FrontPage;能利用计算机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知道网络安全,做到绿色上网。了解知识版权的有关知识,尊重知识版权。
2、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信息资源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①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②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任务(问题)收集信息。
二、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基础下,建立多种学习途径也是师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所以对学生提出各项要求的同时,教师本身就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多搞一些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也可把自己的课向老师们展示,以此得到同行的批评与指正,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设置一个情景,并引导学生借助于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最终去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概念、原理和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和交流等信息素养。
总之,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我校全体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我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道路,大力营造信息技术环境,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更新观念,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最终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