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时间:2019-05-14 03:3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第一篇: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金洞乡庙坪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

简 介

金洞乡庙坪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地处城郊结合部,分为原住户区、新建区、移民区等三个区块,共有住户255户1084人。在先后完成了移民区、新建区的建设任务后。今年,我们结合“美丽两当、红色福地”建设,重点实施了以“美丽乡村”为主要内容的原住户区风貌改造工程。在建设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回归农村、彰显特色”的原则,现已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其主要做法是:

一、整体推进抓规划。在庙坪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期,我们就按照“高起点规划、分年度实施”的原则,在资源配置、建设发展、空间布局上,进行了城乡规划一体化,并将庙坪村纳入了城区总体规划范畴。

二、改善基础抓建设。我们把一事一议项目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对庙坪村原住户区基础设施、环境等进行了改造,共完成巷道硬化3条1850平方米,粉刷墙体57户6840平方米,铺设鹅卵石道牙120米、竹制篱笆墙320米,衬砌石片墙150米,修建广场1处,完成危房拆除重建8座,新修大门、围墙17户,完成绿化版块4处480平方米,安装石雕、石桌等4套。

三、强化组织抓保障。结合风貌改造,维修了村级组织活动室,粉刷了墙体,新修了大门,加固了围墙,并按照仿古要求改造了外观风貌。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则、党员承诺制和发展党员“公推选优”制度。在惠农资金兑现、农村低保评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坚持“四议两公开”和“3+5”工作法,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树立新风抓管理。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新形象“四新”竞赛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和《村内环境卫生划段包干制度》,成了环境卫生评议小组,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较清洁、不清洁评比工作,不断树立新风尚。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

关于慈城镇城南片新农村及城乡

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科学、健康地发展, 科学的规划是前提和基础。如何围绕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更好地发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全镇乃至全区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基本成效

近年来,各村围绕建设“村美、户富、班子强”的现代化新农村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整体面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部分示范村根据“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委托城建规划部门或高等院校,精心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组织实施。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各村按照工作要求,加大力度,狠抓村庄绿化、改水改电等重点实事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村庄形象,提升了村庄品味。各村还结合环境整治系列活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以此次国庆村的住房制度改革试点为例:

国庆新村建设探索宁波市、江北区在近城新农村建设中撤村建居、社区化管理趋势下,建设工贸型新农村中居民点和基础设

施相对集中配臵、建设与传统农村居住合理继承的新模式,把新村建设成现代于传统和谐共生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新村项目选址于慈城镇大宝山地块的77亩土地,东至大宝山,南至绞头自然村,西至江北大道,北至中华路延伸段。项目总投资为3.9亿元(其中土地等费用为315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为46400平方米,建造多层公寓,总建筑面积110176平方米,建筑密度为 22%,容积率为1.72,绿地率为30%,总套数为720套。本次的试点工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优化农村村庄和城乡用地布局的重要一步。

二、主要问题

1、规划频繁变更,发展后劲不足。在编制规划中, 有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是领导换一任规划方案换一个,主管领导拍脑袋决策,无长远规划,无经典之作, 这样势必会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 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 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村庄规划不到位、不全面,缺乏地域特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庄规划已得到各界的重视,并把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实际工作中,村庄规划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不全面。目前在村庄规划上存在重村庄建设而忽视其它建设内容的以偏概全倾向。实践证明,一些小康明星村和示范村在规划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产业、文化社会事业一并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将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融到一起,规划全面,凸显出整体效应。因而,这些村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充分显现出来。反之,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发展潜力和后劲。二是村庄规划地域特色不突出。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原有村庄的传统空间,导致村庄规划缺乏特色。有的村庄规划设计周期短,规划和住宅设计缺乏特色,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色,造成千村一面,城乡一貌。这不仅从空间上破坏了原有的村庄特色,也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产生误导。

3、规划的落实和刚性执行不适应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要求。违法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现象时有发生。规划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与土地、城管和相关监管部门缺乏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影响了规划的刚性和权威,规划管理工作难以向下延伸。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 加强管理。新农村建设规划,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编制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 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 加强规划的管理十分必要。一是既要统筹城乡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 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 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

展趋势, 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 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 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2、重视农村发展,实现强村富民。发展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将其放在首要位臵。规划内容要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 突出产业规划, 以富民为主要目标, 同时兼顾全面发展。在规划中要特别重视农民居住与生产发展互相适应、互相协调、和谐发展。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农村10%村级留用地的问题。目前,部分农村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甚至已完成撤村建居,村级留用地已成为他们继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支柱载体,如何科学规划利用村级留用地也已成为关系到村级经济兴衰的大事。慈城高新开发区已正在规划,政府是否能考虑将村级留用地部分集中规划分拨利用,建造标准厂房;部分通过现金支付方式兑现,从而令村级留用地真正得以落实,使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特色和个性是村庄规划建设的生命力。特色主要在三个方面,即自然地理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建筑风貌特色。要根据村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结合民风民俗,合理利用特殊地形,体现乡土气息,确定建筑风格及建筑群组合方式,村庄建筑风格应整体协调统一,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为此,要注重技术研究,推进村庄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反对套用城市规划的方式去指导村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拒绝采用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手段。所以,政府应从统筹城乡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引导一些城市规划机构和专业人员,立足农村实际,改善知识结构,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制定村庄规划的技术规范,指导具体的规划工作。

4、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筑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规划控制归根到底关键是农村宅基地问题,特别市涉及规划拆迁的村庄,目前,政府对将拆迁村庄的宅基地还是采用先审批后拆迁的政策模式,但该模式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政府行政和财政造成重大负担。为解决以上矛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重点领域,一方面严格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另一方面尽快调整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相关政策,取消拆迁村庄的宅基地审批,按人口分配面积(参考萧山模式),推进拆迁农民公寓式住房建设,对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允许其异地臵换城镇房产或给予适当的购房补助。另外,要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村委会(社区)的积极作用,层层把关,切实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对城乡规划实施的影响,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城南片党代表小组

2011年8月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成效显著

***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阶段七里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根本出路。2006年至2009年,***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启动实施了第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后在***、***、***等乡镇实施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以来,按照市上部署,又组织实施了新一轮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此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

近年来,***在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出形象、出亮点、出经验‛的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一规划、组团发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在*********和***五个乡镇试点实施了一批包括道路硬化、新型农宅、河道综合治理、仿古商铺、民生工程、教育基础设施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农村面貌发生巨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工作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

一、规划编制全覆盖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确定突出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保障,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 农民增收为目标,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村面貌,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互通融合,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

目前,完成了所有规划编制。一是按照市上‚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在部门专项规划上,完成了全区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十二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等‚一大六小‛7个规划。二是完成了***、***、******3个小城镇建设规划,***已纳入***高新区控祥性控制范围。三是除沉陷区搬迁、高新区开发以及城中村改造以外,全区50个行政村均已完成规划编制,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

二、亮点工程进度快

自2009年以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达17.7亿元,共建成1个省级、10个市级、5个区级新农村试点村,完成了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全康居工程、环境整治、社会事业等五大类46个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初步形成,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在项目的强劲带动下,建设成果亮点纷呈——

(一)农村安全康居工程。先后在***完成5100多户、近50万平方米的农村安全康居工程建设,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 善,在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农民集中居住的同时,也加快了全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古镇商贸一条街。***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仿古商贸一条街,目前100多间商铺已全部分配到位,商户已经营业。该项目建成后大大带动了周边乡镇商贸业发展,并为群众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

(三)新农村住宅小区。在***投资3750万元建设的79套二层农民新型住宅及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项目,已全部完工。该项目小区内住宅整齐划一,设施配套齐全,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的样板工程。

(四)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先后投资5300万元,在***建成3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以种植精细特蔬菜为主,示范带动了后山群众脱贫致富。

(五)民生社会事业。实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改善民生,投资1.04亿元完成40条农村道路建设,解决了24个行政村、5.4万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投资8481.9万元建成55项水利工程,解决了5.29万人饮水难的问题。投资180万元提前两年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1.2万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投资418万元建成36个村委会办公用房。投资1055.5万元完成了5个整村推进项目,减少绝对贫困人口5100人。

三、体制机制创新多

***通过多种形式,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围绕‚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体制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财政扶持三农、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制订出了一些符合区情的办法和措施,为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探索运用BT开发模式初步成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八里镇先行先试,探索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融资运作机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BT开发模式。通过此模式,共引进开发企业5家,引进资金3.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29项。

(二)探索建立了以土地入股的流转模式。做足做活有限的土地资源文章,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由村集体出资,按照城市建设用地补偿标准,将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再包装成大地块的项目,引进发展休闲农业、三产物流等项目,建设产业园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保障了村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最终形成循环推动的良性发展机制。目前,该乡镇流转土地达到660多亩。

(三)探索建立了农村公司化运营模式。***,按照‚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实行土地‚股权制‛管理,将村民变为股民,将村民土地承包权以‚股权制‛流转到合作社后,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按《公司法》规定成立建设总公司,由建设总公司根据本村自然资源,实行以项目招商引资发展 产业化大农业,形成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总之,***将紧紧围绕‚123356‛发展思路,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两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新的增长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社会和谐化进程,力争将水磨沟、西果园沟、黄峪沟打造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

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简介

近年来,湄潭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实际,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思路,“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扭住特色产业不动摇,锁定绿色工业做文章,依托生态旅游求突破”,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自2006年底以来,采取“产业引路,群众致富;资源整合,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政策扶持,资金配套;学乐结合,树立新风”的措施,在全县规划建设“四在农家”创建点175个,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101个,新(改)建黔北民居11333幢,基本实现了县有示范带、镇(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组有示范户,惠及6.5万余户27万多人口。取得了“农户住房质量优化提高、群众思想观念有效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扩内保增效果明显、社会效应逐

步扩大”的明显示范效果。全县呈现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风貌。

黄家坝镇邓家寨

黄家坝镇合同村邓家寨共有37户117人,主要以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帼国英雄示范村”、遵义市“阳光村寨”、“平安村寨”、“卫生村寨”、湄潭县“文明村寨”等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参观点之一。

依靠便捷的交通优势和桃花江迷人的自然田园风光,在政策的扶持带动下,示范点上的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村庄整治,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文体、医疗等基础设施,黔北民居改造率达100%。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示范点上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现已发展农家乐6家,乡村宾馆床位达100余个。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让这里优质农特产品直接变成商品,增加了农民

收入,也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如今的邓家寨,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去处,每年夏季,吸引不少重庆、贵阳、遵义的客人来此休闲避暑。

鱼泉镇偏岩塘

偏岩塘距县城所在地5公里,县城4路公交车直达该示范点,交通便利,后倚 “雄、险、奇、幽”兼具的仙谷山风景区,清澈的鱼泉河从示范点前蜿蜒而过,山水相映,风景秀丽,湄潭县第一家农家乐就诞生于此。现有住户102户345人。

近年来,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青田田鱼、优质有机稻等特色产业,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该示范点群众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政策引导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示范点创建活动中,新修主干路3200米,连户路4800米,改造庭院环境93户,拆除危旧房及畜圈56幢,新(改)建

住房93幢,并先后建成了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经网、游泳池等文化娱乐设施。

如今的偏岩塘示范点,黔北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景色更加迷人,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兴隆镇田家沟

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共42户,216人,茶园面积402亩,茶叶加工厂5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是湄潭县首批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是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其所在的龙凤村是国家农业部授牌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2010年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十年前,田家沟老百姓生活条件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用电无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00元,全是泥泞小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房屋老旧破烂。在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创建过程中才逐步配套完善了串寨路、连户路、垃圾池、农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宣传栏等设施,群众还自发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组建了花灯歌舞队、唢呐队等群众文艺团体,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卫生公约和民主管理制度。2007年10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巨变的田家沟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整洁村容和文明乡风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田家沟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目前已建成黔北民居40户,完成了图书室、篮球场、卫生室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沼气普及率达95%,农电网改造率达100%,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脑普及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均达100%。如今田家沟的农民,从自身物质到精神逐渐“富裕”起来的切身经历中,用发自肺腑的心声唱出“十谢共产党”的歌谣,在当地广为传颂。

2011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其他几大主流媒体对该示范点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两位村民与省长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小崔会客,畅谈田家沟发展变化,畅谈“湄潭翠芽”。今天的田家沟正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湄江镇核桃坝

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核桃坝,位于湄潭县湄江镇东北角,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辖8个村民组807户3347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0名,茶园面积7100亩,户均近9亩,人均2.1亩。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叶加工大户30余家。2010年人均纯收入8300元。曾被中组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文明村镇”,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等称号。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遵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同时,也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省村干部培训基地。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核桃坝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以村办公楼所在地为中心,新建街道两条,新(改)建黔北民居548户,完善了排污沟、人行道、果皮箱、行道树、文体广场、自来水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整村推进的模式在全村开展了以公路建设、民居改造、庭院美化为主的创建活动,当地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

改善。

如今,全村正以“强基础、兴产业、美环境、展新貌”为主要抓手,按照“村庄城镇化”模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水电路改造、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茶青交易市场、村民文体广场、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该示范点不断呈现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民行为更加文明的新农村建设风貌。

第五篇:赵家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赵家铺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巉口镇赵家铺村距定西市区8公里,定靖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29户2234人,流域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万亩,退耕还林9072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

近年来,赵家铺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改善基础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用的原则,在考虑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生产区域的合理布局,按照“前宅后园、前院住人、后院养殖、人畜分离、构建和谐”的建设理念,先后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在 2006年、2008年、2011年分三期相继在赵家铺村上街社建设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的小康住宅示范点,集中搬迁安置98户,配套了道路、饮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同时,坚持“退耕还林打基础、扶贫项目促增收”的思路,在赵家铺赵家铺山建成了5000亩的综合流域治理精品示范点,依托赵家铺山丰富的退耕还林(草)资源,扶贫部门先后投入资金90多万元帮助该村发展产业水平。在上街社砂化道路1公里,配套排水边沟2公里;发展养牛户50户,引进秦川黄牛150头;发展养羊户150户,引进良种羊1150只。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厕圈联建98座。促进了当地畜草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使该村走上了一条“山上退耕种草保植被,山下舍饲养殖建沼气,沼液肥田壮畜调结构,剩余劳力输出增收入”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子。实现了农民“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协会党支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投资31万元建成了占地1280平方米的二层村级活动场所14间560平方米,形成了集村“两委”办公、各类协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成立了养殖协会、沼气协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全村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走“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道路,为全镇发展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下载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水阜乡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11月23日) 三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出台城市支持农村、......

    白庙城乡一体化建设市府申请报告

    汉中市白庙 高效生态农业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申请报告 陕西 顺 国 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日 陕西顺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关于汉中市白庙高效生态......

    庙湾村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庙湾村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庙湾村在全县“一点二线三片” 脱贫奔小康发展布局中,处于战略支点部位,按照特色发展、绿色繁荣、民生改善、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经过3年努......

    三里庙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三里庙村新农村建设简介三里庙村位于云梦县隔蒲潭镇新云应公路西边,汉丹铁路穿境而过,紧邻隔蒲潭镇北郊,辖5个自然湾、8个村民小组,共470户,总人口2050人,耕地面积430亩。现有村干......

    2011年汉回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汉回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 工作总结 汉回村自确定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来,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

    三峪乡庙坪村党建示范点简介(5篇)

    庙坪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简介 庙坪村位于三峪乡西南部,距乡政府10公里,属高寒阴湿地区。全村所辖3个村民小组,81户333人,有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3名,35岁以下的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下拉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5篇

    八力乡下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八力乡下拉村辖3个合作社128户632人,是2006年省上确定的全省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三年以来,累计整合资金559万元,重点实施了以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