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五心”工程建设和谐社会
本网讯×月×日、日,新到任的市委书记许昆贞同志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云程同志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走访了上级驻石单位及驻军部队,并认真听取了各镇街道的工作汇报,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基层干部促膝谈心,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许昆贞同志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努力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要求制定相应措施,要加强市场监管,竭诚服务外来客商。作为民营企业发达的城市,我们要不断了解广大投资者、业主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可以立即落实的,我们认真落实,一时不能落实的,要进行深入探讨,想方设法予以落实。作为全国著名的休闲服装名城,我们要认真研究总部经济、总批发经济。在加强政府服务和市场管理方面,许昆贞说,要打造“创业顺心、务工放心、旅游开心、购物称心、居住舒心”的和谐社会,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给最广大的城市居民和外来员工带来实惠。关于沿海五镇的经济发展问题,他强调,要大力推进项目带动,项目跟踪要争取早落地早投产。改旧建新设计要合理、质量要保证,要建成现代花园式小区。关于廉政建设,他指出,石狮是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干部要珍惜在石狮工作的机会,在廉政建设上要自重,要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廉洁自律。许昆贞同志还对湖滨旧房拆迁、凤里镇中路改造、鸳鸯池布料市场一般纳税人工作、灵秀服装科技园和服装创业园的建设、宝盖鞋业工业园、蚶江港口经济发展、祥芝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永宁旧村改造、鸿山镇区新大街建设等分别给予了肯定。
许昆贞同志在日下午走访了石狮市武装部和驻石部队,他指出,石狮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对驻石部队很关心、很支持,今后要发扬这些好传统,更加支持部队建设,为部队多办实事。
第二篇:打造五心教师
构建和谐职业环境 打造“五心”师资队伍
——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刘福乾
赵宏伟
李万利
齐华涛
山东宁阳磁窑镇教育办公室 单位地址:山东宁阳磁窑镇人民政府
邮编:271411 电子邮箱:nyjyjbcy@126.com
内容提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针对教师兼职、经商、借调、有偿补课等严重影响教师形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现象,磁窑镇教办实施了以“构建和谐职业环境”为主题的 “五心”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即专心敬业、精心修业、醉心教学、安心岗位、爱心育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近几年来,农村师资队伍受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和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不公现象的冲击,出现了兼职、经商、借调、有偿补课等严重影响教师形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现象。针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研究和探索,实施了以“构建和谐职业环境”为主题的 “五心”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即专心于职业、精心于业务、醉心于教学、安心于岗位、爱心育学生。经过实践,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职业风气,让教师专心敬业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在农村乡镇,教师这个职业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是待遇逐年提升;二是工作环境比较优越;三是工作时间比较稳定;四是社会地位逐步提升。绝大多数教职工心中非常珍惜现在的岗位和工作,全镇20年来只有一例教师辞职的现象,反而教师招考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为我们整治教师中出现的违背职业守则、违背职业道德、对职业三心二意、投机取巧等行为,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支持。2011年起,我镇着重加强了规范教师职业风气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
1、严格借调审批制度,督促跨行业借调人员返岗。前几年,一些教师受“官本位”和虚荣心的影响,不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一门心思“拉关系”、“走门子”,总想着借调到行政机关去工作,我镇借调到其他行业和单位的人员最多达到过30多人,这对全镇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岗位编制核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对借调离开教育教学岗位人员逐步进行了清理:一是严格了借调审批制度,控紧了出口,规定所有借调人员必须经过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双重审批,而且必须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一旦借调出原单位,对由此产生的编制、工资、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影响全部由个人负责;二是规定了凡借调出教育系统的人员,不再教育系统享受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三是积极给已经借调的人员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主动返岗。经过努力,未出现新借调人员,而且原借调人员绝大多数已经返回教育教学岗位。
2、加大违反职业规范现象惩处力度,让教师静下心来育人。针对个别教师“兼职”和有偿补课等现象,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重新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和上级有关教师工作的纪律和规定。一方面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摆正职业心态,树立奉献意识,强化岗位责任心,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另一方面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出台《磁窑镇教师职业规范管理制度》,规定对“兼职”经商、有偿补课(参与有偿补课)、推销教辅资料等现象严厉打击,通过行政处分、取消职称评聘资格、调离现有岗位、辞退等手段,提高教师违规成本。软硬结合、标本兼治,用公平消除教师心中的萌动,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育人。两年来,全镇处理违规教师3人,有2人因此不能按时晋升职称,有1人被调离中心校。
二、注重师资培训,提升业务水平,让教师精心修业
1、通过职业道德培训,端正教师从教心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工作,教办给各学校配齐配强了学校党支部、德育室、工会、团队,建立了“领导示范——党员领航——三线督导(教导处督爱岗敬业、德育处督爱生育人、工会督遵规守纪)——民主考评”的德育工作机制,坚持实行定期汇报制、专题研究制,加强督查督办,强化激励机制,多次举办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团队干部经验交流会,邀请名师、名家作师德专题报告,以“立德树人与幸福教育”为主题,开展重温教师誓词、“爱与教师”主题征文、师德案例评选、“铸师魂,扬师德”师德论坛、“强素质,树形象”师德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行为规范化、优良化,通过不断丰富师德建设内涵,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积极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挖掘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用优秀的典型引领人。同时,鼓励学校在扎实做好德育活动“规定动作”的同时,立足校情、实情,积极开辟“自选动作”,让教师具备专心从教的热情和责任心。
2、通过精细化管理,夯实教师岗位职责。全镇坚持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狠抓学校领导力落实情况为主要手段,以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为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夯实教师的岗位职责。一是加强领导力监测,确保教办对教师管理传递到达一线教师。各学校定期上报本周副校级以上领导干部领导力,内容包括一周来召开教学例会,参加听课、评课、教研及模范带动等工作情况和教办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涵盖了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结合教办抽查情况,以详实的数据反映各学校领导干部一周来的教学和管理水平,教办印发教育工作通报,反馈给各学校。二是落实教师备、教、批等环节抽查和推门听课制度。由镇教办牵头,各学科教研员采取不打招呼、不下通知、推门听课、当堂检测等方式,对各学校一线教学进行突击调研,抽查各学校教师常规工作情况,随机查看教师听课、研讨记录,现场指出存在问题,就地落实整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实行教学质量问责制度。镇教研室具体负责各项抽测数据的分析整理,采取动态管理,对本学期、本学年各类抽测、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各学校教学质量动态发展,定期将相关数据报镇教办,对没有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教学质量下滑的学校进行层层问责。全镇发挥质量监控中心职能,建立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切实提高领导执行力,夯实教师岗位职责,积极营造领导尽心、教师尽责的良性格局。
3、通过师能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办积极建立健全教育师能培训制度,引、督、促相结合,大力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开展“多层培训”为教育科研“输血降压”。一是“现场+观摩式”全员培训。通过现场观摩、专业汇报、专题研讨,架梯子、引路子、厚底子,提升教学水平。教办每年举办一次骨干教师指导观摩巡回研讨,对新聘教师、薄弱学科教师送课到校、送师到岗,让镇内名师、强师巡回到各学校实行一次一对一帮扶指导。二是“定向+订单式”片区培训。加大“订单定向”专业培训力度,依托磁窑实小、宁阳二十中、宁阳六中组织开展磁窑片区、南驿片区教研活动,学校立足自身不足,提前预约专题,通过专题讲座、主题观摩、汇报交流等多种形式,从道德素养、专业理论、技能实践等多方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三是“网络+跟踪式”微课培训。按照“任务驱动、自主行动、同伴互动”的方式,立足中国知网教学资源、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利用现代教育培训资源,在学科专家引领下,积极组织开展科研选题、翻转课堂、案例撰写、备课指导等课例研讨活动,通过网上磨课、典型分析、热点研讨,以赛代培、培研结合,会诊课堂,把脉课堂,翻转课堂,实现优质资源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共享和交流,为教育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开展教师素养达标活动。教办为鞭策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升,开展了所有任课教师教学素养达标活动,规定不达标者不允许参与评优选先。达标活动主要考察教师理解分析教材的能力,收集、利用信息备课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规定达标活动不漏人、不漏项,推进教师实现岗位自我培训。
三、搭建展示平台,实现岗位价值,让教师醉心教学
1、加强教育科研,让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要让教师爱上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让他们对这个职业产生兴趣。加强教育科研,让教师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是激发教师职业兴趣的必由之路,因为教书匠和教育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教书匠把教育教学当成职业在岗位上做简单重复的劳动,教育家是把教育教学当成一种事业,会主动思考、研究、创新、突破。我们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创
名校、培名师、育名生”的重要抓手,以承担国、省、市各级课题研究为龙头,以学科组教研为主体,以小微课题研究为补充,努力做到每个教育教学岗位有课题,每名教师有任务,努力督促教师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工作习惯。围绕“立足教研、立足课堂、立足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通过组织“同课异构”、“教研论坛”等片区教研活动,达到推进课改、激活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反思性教学”促进自己的“有效教学”,以“教师互助”促进共同提高,以“专家引领”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每个片区指定一所牵头学校,挖掘利用磁窑实验小学、宁阳二十中乡镇中心校、特色学校等优秀教师资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送课下乡,师徒结对、教学互动、课题研讨等活动,做到活动开展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力求有准备、有观点、有交锋、有启发、有收获。同时,充分运用“集中教研、分散活动”策略,加强对教师的跟踪指导,不断激励教师务实、开拓、创新,做新课程改革的躬行者。通过不断磨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真正成为合作研究、共同行动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的学习和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保障。近几年来,全镇结题各级教研课题113个,发表论文67篇,有102人次获得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坛新星、教坛英才、教科研成果奖等荣誉称号,有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校、市级教学标准化学校,6所学校被评为县级教学标准化学校。
2、搭建实践平台,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全体教师搭建展示和实践平台,让教师体验成功,感受幸福,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最有效途径。我们每学期都要精心规划教师业务展示和实践活动,鼓励所有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讨、课堂展示、说课比赛、优质教案评比、优质课评选、示范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评选、观摩课等等一系列的业务实践和竞赛活动,让教师在积极进取的氛围中保持自我激励,满足教师的声誉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收获学生、家长、家人、同事的认同感,让所有教师都能体验到“幸福感”,从而激励他们醉心业务、精心研究、潜心育人,发挥出更大的创业潜力。
3、“阳光”推树先进,成就教师人生价值。
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是教师成就人生价值的体现,要想真正发挥好这种推树先进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教师在心中感到公平,对于推树的先进羡慕不嫉妒、服气不争议、学习不诟病。我们在推树先进上坚持“公正、公开、公平”,采取“荣誉对口出——提名查量化——民意要测评——公示听意见” 的步骤和办法,消除行政干预,将推树先进变成激励成长的过程。我们除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和各种业务先进外,还组织开展最美教师评选,为教师争取荣誉、成就人生价值,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四、改善学校环境,保障后勤服务,让教师安心岗位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育人环境。为让教师安心教学,我们首先抓了学校校舍改造,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十年来,全镇实施了陈旧校舍改造工程,逐步消除平房,不断提高楼房校舍比率。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助、政企联合、企业垫付等多渠道筹资,先后建设了磁窑镇张庄完小、磁窑镇泗望完小、磁窑镇兴隆完小、磁窑镇枣庄小学,对宁阳二十中、宁阳六中、磁窑镇实验小学、各幼儿园校舍进行了楼房化改造及扩建。其次,我们加大了教师公寓建设力度,几年来累计建设教师公寓楼13栋,解决了教师住房难问题。截止目前,全镇建设楼房校舍六万多平方米,楼房校舍比率达到95%以上。教师办公、工作、生活处所宽敞、明亮、安全、舒适。三是改善学校水暖设施,给教师工作提供后勤保障。依托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我们特别关注师生在校后勤保障工作,重点解决了饮水和取暖问题。2014年,全镇所有学校安装了直饮水设备,所有学校办公室、教室、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全镇各学校累计更新变压器6台,改造线路2000米,安装直饮水设备60台(套),安装空调240台。
2、美化学校环境,打造生态、书香校园。本着“简洁、实用、美观、素雅”的原则,全镇精心设计,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提升教育发展内涵,物质上:使学校园区、人文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使每面墙、每一扇门、每条小路、每个角落、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说话发声,都具有文化品位,体现人文精神;精神上,精心选题,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风、教风、校风对师生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宁阳二十中、宁阳六中、磁窑实小推行“校园文化浸润工程”,班级文化重人文,图书角、制度墙、个性展板摆放有序,全镇各学校专用教室及有关场所规范张贴标语和悬挂名人画像,精心打造广场文化、长廊文化、橱窗文化、班级文化、办公文化、科室文化、展室文化、餐厅文化、公寓文化等系列校园文化,实现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多维度德育工作体系,徜徉校园,一步一景都是诗,一草一木皆成画,让文明、和谐、书香、生态充满校园。全镇所有学校均通过了泰安市学校文化建设“AAA”级单位验收。
3、进行学校安全综合治理,让教师工作生活安心、放心。安全无假期,防患于未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全镇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镇教办联合公安、消防、食品、卫生、交通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确保交通安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学生活动安全和设施安全,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采取“挂牌限期督办”。同时,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排查和整治,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对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安全弊端的场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校舍安全事故发生,做到点点滴滴不遗漏,时时刻刻不放松。
五、落实“四项制度”,关爱学生发展,让爱心洒满校园
1、加强教师责任心教育,强化教师爱生意识。没有爱心的教师不是合格教师,没有爱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激发教师责任心是唤醒和强化教师爱心的必要途径,我们非常注重教师的责任心培养:一是组织教师坚持理论学习,由内而外树立教师爱岗、爱生、爱校的爱心;二是开展“爱心”教师评选活动,组织优胜教师事迹展评,让教师间互相影响,树立岗位正气,让“爱心”外延不断拓展;三是加强精细化管理,督促教师在工作各环节一丝不苟,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由外而内不断激发教师责任心和自豪感。
2、落实“四项制度”,将教师对学生的爱转化为具体行动。我镇将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和落实“四项制度”相结合,狠抓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营造育人合力。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全员参与,按照自身学科优势,分年级自主申报;学生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强弱搭配进行分配。规定了德育指导常抓不懈、学业解惑随时随处、学生约谈一月一次,实现让每名教师都享受到精育桃李的成就感,让每名学生都感受教师关注的幸福感。家访工作制:要求班主任一学期至少对学生家访一次,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时掌握学生发展动向,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家长委员会制:各学校组建工作机构,提供活动场所,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定期开展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发展和管理,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和社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教办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督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不断提高学校设施、设备和社会教育阵地的利用率,让学生切实享受到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第三篇:打造“五型”组织推进“先锋工程”建设
2006重点工作先进奖申报表
1--
打造“五型”党组织推进“先锋工程”创建活动
中共平阳县委组织部
(2007年1月15日)
去年以来,根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平阳县委针对部分乡镇调控力不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适应、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选准载体,强化特色,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以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先锋工程”创建活动,即创建“活力型、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实力型”党组织活动。在农村基层组织形成了争当带领致富的“领头雁”和农村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争当“群众的楷模、改革的先锋、发展的中坚、创业的模范”良好的活动氛围,进一步推进了“先锋工程”创建活动。
一、主要做法:
1、围绕“强核心”,着眼于增强调控力,努力创建“活力型”党组织。加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增强乡镇党委对部门站所、村级组织、农村社会事务的调控力。建立了乡镇与基层站所联席会议制度,把部门站所纳入“五好”乡镇党委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升了乡镇党委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如:萧江镇建立了每季召开一次的党委、政府与部门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进一步牢固树立村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如:昆阳镇在创建村实施“领头雁”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加强对“创建村”指导工作,对列入“先锋工程”创建的昆阳镇城东村等20个村的指导,围绕创建的目标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搞好创建工作。如:昆阳镇针对创建目标要求,开展了“村级组织规范
2--
化达标”活动。
2、围绕“强素质”,着眼于提升素质,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根本,2006年重点开展了以村干部轮训为主的普及型培训、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学历为主的深化型培训及以掌握致富技术为主的技能型培训等三种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县委举办了2期“先锋工程”县级创建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206人。并选送40名市级创建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委党校集中培训。
3、围绕“强服务”,着眼于执政为民,努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各乡镇通过建立完善干部住乡驻村联户、记民情日记、住夜入村和住村服务日等制度,引导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帮百家富”,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鳌江镇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活动。创建行政村通过健全完善干部联户帮扶、走访农户等制度,经常听取村民意见,及时解决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昆阳镇成立了“党员温暖基金会”,用于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创业及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山门镇西山村开展“党员互助行动”。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县委编印了《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工作手册》,制定了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通过任务委派和设岗定职,强化了农村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力度,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榆洋镇在开展“先锋工程”创建活动过程中,在全镇20个村支部分别设置了政策宣传岗、民情调查岗、商情反馈岗、文明监督岗。通过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该镇中镇村老党员吴绍成自从村里让他参加了政策宣传岗后,一直在拆迁户和镇政府之间奔忙,及时反映
3--
拆迁户的实际要求,协助政府解决拆迁难题。
4、围绕“强管理”,着眼于建章立制,努力创建“规范型”党组织。完善了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健全了《党委政府工作试行规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制定了村务运行规则,如:昆阳镇前宕村围绕“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原则,制定出台了《昆阳镇前宕村村务管理规则》,创新了村务管理协调、决策、管理、监督四大机制,明确了村务主体、内容和程序,增强了村级组织效能,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5、围绕“强实力”,着眼于富民强村,努力创建“实力型”党组织。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转变思维方式,以服务为根本,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多业并举,进一步拓展资本经营、资源经营、资产经营、服务经营,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农村经济的新增长,如昆阳镇水塔村创办了实业公司,去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另外,各乡镇加大对经济欠发达村的帮扶力度,实现先富帮后富。如:鳌江镇为了加大对后进村的帮扶力度,发动了全镇7个经济发达村和7家企业帮扶7个经济欠发达村,支持欠发达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现被帮扶的7个村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个,通过1-2年的努力,可以增加各村集体经济3万元,摘掉“空壳村”。
二、主要成效:
(一)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有了新的提升。在开展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中,我们建立、健全制度上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建立的乡镇党委、政府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使乡镇党委的调控力得到增强。制定的《村务管理规
4--
则》,构建了村两委工作新的机制,巩固和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在重大问题上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新的增强。把开展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作为“先锋工程”一项重要载体与当前“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重要载体,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控力,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
(三)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开展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在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特点及需求,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大专学历培训,较好地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党员干部自身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四)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有了新的体现。创“五型”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舞台,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有了新的体现。农村党员在发展致富、扶贫帮困、环境保洁、治安管理、文明诚信、遵纪守法及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中,党员率先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在农户中开展传、帮、带行动。
(五)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新的改善。在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中,不少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特别是一些懂技术、会管理、门路宽、信息灵、熟悉市场、经营有道的党员专业大户和经济能人,被农民看成是“落后群众的领头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5--
第四篇:打造电力彩虹品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供电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供电企业和社会服务型行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多年来,全市电力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大力深化优质服务,于2004年成功培育出全市第一个服务品牌——“电力彩虹”,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秉承服务宗旨
勇担经
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一个总目标、两个率先、三个显著提高”的总体要求,走“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我市生产总值将增长15,有望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2。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为此,公司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发电企业、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供电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也是通过服务来认识供电企业的。公司从“播撒光明、提供动力、承载文明”的高度出发,找准供电服务定位,不断丰富“电力彩虹”内涵,集中体现了公司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始终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望”的服务理念,大力倡导“用心服务,强化承诺服务,优化规范服务,深化创新服务”,强化“换位思考”意识,把供电服务中百分之一的不到位作为客户百分之百的问题来解决,按照“零距离、零缺陷、零投诉”标准,严格兑现供电服务承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健全组织完备、指挥顺畅、运转有序、反应灵活的服务体系,建立“用心服务”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推进工作重心向客户端前移,落实责任,实现企业增效、社会满意的目标。通过畅通电力彩虹服务热线、发放“彩虹条”、召开客户关系委员会等形式,密切与广大电力客户的联系,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供电服务,树立真诚、开放、努力遵循高尚道德标准、勇于承担责任、不断追求卓越的**供电公司形象。
坚持竞合共赢文化
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电力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多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合作伙伴的协调发展。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合作是发展的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建设和谐企业过程中凝炼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独具电力特色的竞合共赢文化。即企业与竞争对手合作共赢,与广大客户互利共赢,与员工发展共赢,与社会和谐共赢。公司以竞合共赢文化指导各项工作,大力加强内质外形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和客户认可,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美誉度和社会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竞合共赢文化的推广与实践,力争在竞合共赢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上下功夫,以此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重点是发挥“电力彩虹”服务品牌的人文感召作用,在公司和电力客户之间建立起诚信、互惠的纽带,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吸引既有客户、赢得潜在客户,培育忠实的电力消费群体;坚持有效沟通,让客户在享受高品质供电服务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电力彩虹”品牌的健康成长,促进消费理念成熟;以竞合共赢文化理念指导公司妥善处理市场格局的各方关系,树立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和谐发展的典范,规范供用电秩序,优化我市投资“软环境”;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将竞合共赢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责任感和压力感,立足本职,用心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就自我,最终实现供需双方的和谐统一,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强化电网、团队、管理“三大支撑”
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优质的服务,必须有坚强电网、一流管理、高素质团队作为支撑。在电网建设方面,公司将及时跟踪全市经济发展动态,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建设坚强电网。2006年已报批电网建设资金4亿元,用于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前于、利津等输变电工程,实现**地区五个县区全部拥有220千伏电网的目标。加快500千伏**变电站规划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电网技术等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启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企业管理方面,坚持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大服务”机制,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做到机关为基层服务、生产基建为营销一线服务、营销一线为客户服务,千方百计满足客户需求;把客户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工作由我们来做”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让
第五篇:打造电力彩虹品牌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供电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供电企业和社会服务型行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多年来,全市电力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大力深化优质服务,于2004年成功培育出全市第一个服务品牌——“电力彩虹”,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秉承服务宗旨
勇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一个总目标、两个率先、三个显著提高”的总体要求,走“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我市生产总值将增长15%,有望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2%。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为此,公司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发电企业、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供电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也是通过服务来认识供电企业的。公司从“播撒光明、提供动力、承载文明”的高度出发,找准供电服务定位,不断丰富“电力彩虹”内涵,集中体现了公司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始终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望”的服务理念,大力倡导“用心服务,强化承诺服务,优化规范服务,深化创新服务”,强化“换位思考”意识,把供电服务中百分之一的不到位作为客户百分之百的问题来解决,按照“零距离、零缺陷、零投诉”标准,严格兑现供电服务承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健全组织完备、指挥顺畅、运转有序、反应灵活的服务体系,建立“用心服务”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推进工作重心向客户端前移,落实责任,实现企业增效、社会满意的目标。通过畅通电力彩虹服务热线、发放“彩虹条”、召开客户关系委员会等形式,密切与广大电力客户的联系,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供电服务,树立真诚、开放、努力遵循高尚道德标准、勇于承担责任、不断追求卓越的**供电公司形象。
坚持竞合共赢文化
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电力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多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合作伙伴的协调发展。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合作是发展的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建设和谐企业过程中凝炼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独具电力特色的竞合共赢文化。即企业与竞争对手合作共赢,与广大客户互利共赢,与员工发展共赢,与社会和谐共赢。公司以竞合共赢文化指导各项工作,大力加强内质外形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和客户认可,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美誉度和社会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竞合共赢文化的推广与实践,力争在竞合共赢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上下功夫,以此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重点是发挥“电力彩虹”服务品牌的人文感召作用,在公司和电力客户之间建立起诚信、互惠的纽带,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吸引既有客户、赢得潜在客户,培育忠实的电力消费群体;坚持有效沟通,让客户在享受高品质供电服务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电力彩虹”品牌的健康成长,促进消费理念成熟;以竞合共赢文化理念指导公司妥善处理市场格局的各方关系,树立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和谐发展的典范,规范供用电秩序,优化我市投资“软环境”;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将竞合共赢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责任感和压力感,立足本职,用心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就自我,最终实现供需双方的和谐统一,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强化电网、团队、管理“三大支撑”
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优质的服务,必须有坚强电网、一流管理、高素质团队作为支撑。在电网建设方面,公司将及时跟踪全市经济发展动态,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建设坚强电网。2006年已报批电网建设资金4亿元,用于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前于、利津等输变电工程,实现**地区五个县区全部拥有220千伏电网的目标。加快500千伏**变电站规划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电网技术等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启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企业管理方面,坚持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大服务”机制,将各项工
作任务细化、量化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做到机关为基层服务、生产基建为营销一线服务、营销一线为客户服务,千方百计满足客户需求;把客户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工作由我们来做”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让客户满意;在提升队伍素质方面,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把“爱心理念”、“平安理念”内化为开展优质服务的源动力,在结合上作文章、在创新上求特色、在实效上下功夫,奉献爱心,营造和谐,确保平安,促进发展。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营销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力度,开展优质服务明星、星级员工等创建活动,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加强作风建设,培养勤勉敬业、勇于开拓、立说立行的营销队伍。按照“激励、沟通、持续改进”的原则,及时导入绩效管理,加强全员绩效考核,营造“岗位靠竞争、薪酬凭绩效”的良好氛围,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提供人才保证。通过不懈努力,让“电力彩虹”成为**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永远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