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技术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4 03: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新技术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新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篇:2009年新技术管理规定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生产技术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矿井设计技术管理

第一节 矿井设计

所有工程开工前都必须按矿井工程设计程序进行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一、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及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矿井设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并认真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三、矿井设计、改扩建及、技术改造必须进行方案对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大力推广采掘机械化,坚持技术与经济统一,认真搞好采、掘、机、运、通、抽、选综合配套,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做到工期短、投资省、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凡具备条件的矿井应按安全高效矿井进行设计。

四、矿井延深设计、矿井井下重大技术改造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同时要有安全专篇。

五、突出矿井的主要巷道和采区的主要巷道不得布置在突出煤层中,布置在岩层中的主要巷道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和应力集中区,且尽量减少揭穿煤层次数。

六、突出矿井工作面,应设计底板岩中巷或顶板岩石高抽巷,1 以治理采掘期间的瓦斯。工作面倾斜长度应根据钻孔设备能力确定,但必须保证工作面开采范围内不留抽采空白带。

七、突出矿井厚煤层开采,不得按一次放全层设计工作面,可以采用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布置,但巷道不得采用外错式布置。

八、对瓦斯、涌水、自然发火、顶板、煤尘等灾害防治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设计,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二节 设计管理职责划分

一、新建矿井的设计,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根据设计管理程序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二、矿井改扩建和利用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的矿井重大安全技术改造设计,由煤业公司或矿井提出立项申请,集团公司批准并设计管理程序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开拓延深和一般技术改造,由矿井提出申请,煤业公司批准并按设计管理程序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四、采区和工作面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及一般的单位工程设计由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矿井设计人员进行设计。

第三节 矿井工程设计审批时限和程序

一、新建矿井的设计,必须在工程开工前6个月完成,由集团公司按设计审批规定报上级管理部门于工程开工前3个月完成各种审批手续,并将设计交于施工单位。

二、矿井改扩建和利用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的矿井重大安全技术改造设计,必须在工程开工前4个月完成,由集团公司按设 计审批规定报上级管理部门于工程开工前2个月完成各种审批手续,并将设计交于施工单位。

三、开拓延深和一般技术改造,必须在工程开工前3个月完成,由煤业公司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查批准,于开工前2个月交于施工单位。

四、采区设计,必须在工程开工前3个月完成,由煤业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查批准,于开工前2个月交于施工单位。

五、工作面设计,必须在工程开工前2个月完成,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查批准,于开工前1个月交于施工单位。

第四节 设计应提交的文件和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一、新建矿井的设计、矿井改扩建和利用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的矿井重大安全技术改造设计,按国家规定提交相关设计文件和编制内容要求编制。

二、矿井开拓延深设计

1、应提交的设计文件:安全专篇、设计说明书、概算书、设备目录及相关图纸。

2、方案设计说明书内容:⑴矿井概况、设计依据、设计原则;⑵开采条件(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⑶延深范围、储量及服务年限;⑷方案介绍:包括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瓦斯抽采、防尘、防灭火等系统;⑸方案对比(包括投资、运营费、工期、工程量对比);⑹结论;⑺附件:设备目录、概算书。

3、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⑴矿井概况;⑵矿井开采条件(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煤层及煤质、水文地质、煤层瓦斯含量); ⑶开拓方式、采煤方法;⑷移交标准及服务年限;⑸提升设备选型计算;⑹运输设备的选型计算;⑺排水设备的选型计算;⑻通风阻力、风量的计算;⑼供电设备选型;⑽压风系统;⑾瓦斯抽采系统设计(对已有系统的管径、壁厚、瓦斯泵进行校核计算,确定瓦斯抽采方法);⑿防尘、防灭火系统的设计;⒀监测系统设计(包括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等);⒁工期及投资;⒂技术经济分析。

三、采区设计

1、应提交的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概算书、设备目录及相关图纸。

2、方案设计说明书内容:⑴采区概况:⑵开采条件(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煤层及煤质、水文地质、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⑶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的提升、运输、排水、供电、通风、瓦斯抽放、防尘、防灭火系统介绍;⑷方案对比(工程量、投运,工期、运营费);⑸结论;⑹附件:设备目录、概算书。

3、采区设计说明书内容:⑴地质概况(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等);⑵确定采煤方法、采煤工艺;⑶采区巷道布置;⑷工期及投资;⑸采区提升、运输、排水、供电、通风等系统设备选型计算;⑹瓦斯抽放系统(对已有抽放系统进行校核,确定抽放管径、壁厚、抽放方法、钻孔布置方式);⑺防尘及防灭火系统;⑻监测系统;⑼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⑽安全技术措施;⑾技术经济分析。

四、工作面设计

1、应提交的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及相关图纸。

2、说明书的内容:⑴地质概况;⑵巷道布置;⑶支护设计;⑷生产能力确定;⑸生产系统设计;⑹通风系统设计;⑺瓦斯抽排设计(依据采区设计确定抽放方法,设计钻孔布置);⑻防尘、防灭火设计;⑼安全生产监测传感器的布置;⑽采掘设备选型; ⑾供电设计;⑿施工组织及安排;⒀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章 开拓掘进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煤业公司要克服“重采轻掘、重当前轻长远”观念,保证矿井采掘平衡。煤业公司总经理是采掘接替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召开采掘平衡会议,解决有关问题。煤业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矿井水平、采区开拓准备中、长期规划和编制年度采、掘接替计划,报集团公司备案。

二、坚持“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保证矿井水平、采区和工作面接替正常。

1、矿井、水平、采区和工作面逐步实现抽、掘、采正常接替。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考虑有足够的区域治理和本煤层瓦斯预抽时间,确保抽采达标;高承压水矿井,必须有足够的疏干放水、物探、隔离及底板加固的时间,保证安全可靠。

2、“三量”应符合有关储量规定,各煤业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抽放煤量予以规定,实现抽、掘、采平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三、各煤业公司应大力推广机械化,树立“多上设备少上人的理念”,提高采、掘、运机械化水平,以实现采区、水平的合理集中生产,制定创建“安全高效矿井”、“标准化矿井”和“五优矿井”的工作计划。把改造矿井生产环节、改革开拓部署、优化巷道布置、合理选择巷道层位作为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来抓。

四、加大科技推先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进行支护技术改革,以适应高应力、高地压等地 5 质条件的变化,着力研究探索“三软”煤岩层的支护技术,减少巷道维修量。

五、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

1、开拓掘进巷道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煤业公司、矿井应分别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考核、监督制度,井巷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2、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顶板管理、瓦斯治理、防灭火、水害防治、运输关键环节、机电设备管理、职工培训等工作。

六、加强技术管理

1、井巷工程开工前,除编制专门设计外,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地质条件、灾害威胁及工期长短等因素,相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编制“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

3、掘进巷道的开口、过地质构造带、揭煤、临煤掘进、穿过老空老巷、贯通等关键环节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七、加强地质勘探。井巷工程设计应达到地质勘探精度要求,禁止边掘进边勘探。

1、对有突水危险或受突水威胁的掘进工作面,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长探短掘、有水必注”的原则,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

2、对受老空区威胁的煤巷掘进工作面,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长探短掘、有水必控”的原则,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

八、煤业公司认真做好矿井标杆队建设的管理工作,建立标杆队的管理档案,实事求是地统计好各类进尺,发挥好标杆队在 采掘接替中的示范作用。

第二节 开拓掘进工程管理程序

一、施工图设计及会审。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具有按照设计程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参加会审人员会审后,由总工程师审定签字后执行。重点工程施工图由煤业公司主管部门组织会审。

二、矿井编制《作业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煤业公司。

三、审批和贯彻《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按照规程和措施组织施工。

四、工程施工完毕后,按照《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组织验收。并进行技术经济总结,及时归档。

第三节 开拓掘进技术管理 一、一般规定

(一)工程开工必须有设计单位或经总工程师审核并批准的施工图纸,不得边设计边施工。施工中如果需要变更设计,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二)工程开工前,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并按照程序审批。

(三)工程开工前,必须填写开工报告,按照设计要求标明开口位置,经审批后方可开工。

二、作业规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会审、贯彻制度(一)编制开拓掘进作业规程范围

1、开拓、准备工程,煤仓、车场、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采区变电所、排水工程、集中上(下)山、联络石门、皮带巷、运 输巷、专用回风巷、上下顺槽等。

2、按照工程划分其它可构成单位工程的。

3、大型工程:开拓延深、技术改造、扩建工程以单位工程为单元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

1、矿井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和生产地区安排以及变更计划。

2、经批准的设计及设计变更。

3、按照设计程序批准的巷道施工图设计。

4、矿井水平、采区地质说明书及补充资料。

5、邻近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及说明。

6、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等参数。(三)作业规程的编制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煤矿井巷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2、各煤业公司应制定作业规程标准,矿井应按标准逐项编制,不得漏项,遇特殊情况可以进行补充。

3、作业规程中应包括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化的管理办法。

(四)作业规程的会审、复审与贯彻

1、作业规程会审和复审要有详细的记录,经总工程师签批后生效。

2、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编制单项安全技术措施,按照作业规程的审批程序进行。

3、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的制定、会审、贯彻制度(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范围

1、凡新开工工程必须针对该工程编写安全技术措施。

2、对事故多发点,如开口、揭煤、贯通、过断层、过构造带、处理冒顶、穿老巷、顶板破碎带、巷道维修等处,以及在作业规程中没有涉及的工程内容,必须制定专项措施。有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威胁、冲击地压的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灾害的专门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3、作业规程编制范围以外的工程项目。(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依据

1、矿井年、季、月生产计划和生产地区安排以及变更计划。

2、经批准的设计及设计变更。

3、按照设计程序批准的巷道施工图设计。

4、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说明书及补充资料。

5、由矿地测部门提供的其它有关地质资料。(三)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编制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煤矿井巷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2、各煤业公司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提纲要点,矿井应按要求编制,遇特殊情况可以进行补充。

(四)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会审及贯彻

1、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会审要有详细的签批记录,经总工程师签批后生效。

2、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学习贯彻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节 现场安全管理

一、开拓掘进工作面都应实行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单产单进。作业规程的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 合理的劳动定额。作业图表应随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行。

二、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规定进行质量验收。煤业公司对矿进行定期抽查,每季不少于1次。

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按照上级规定应委托矿区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对工程监督。

四、所有掘进工作面都必须设有完善的通讯设施,做到调度指挥灵活及时。

五、严格坚持干部跟班、值班制度。

六、各施工地点必须按照规定悬挂施工图板。

七、煤业公司要严格顶板管理、斜坡提升管理、加强水文地质和瓦斯防治工作。

第五节 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煤业公司要按照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文件精神,构建一个模式,发挥一个优势,做到三个统一,建立三项制度,构筑四个体系,实现四个转变,安全生产实现“零”目标。

二、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凡发生安全事故按照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煤业公司要对水平、采区接替特别紧张的矿井组织重点工程会战,落实责任目标,制定专项管理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予以重奖重罚。

四、煤业公司应加强标杆队伍建设,建立标杆队的管理档案,发挥好标杆队在采掘接替中的示范作用,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 回采技术管理

第一节 技术管理

一、矿井是生产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的责任主体,总工程师是工作面技术管理的负责人,负责审批工作面作业规程和各项措施。

二、严格各种采煤方法的审批制度。凡正规块段必须采用正规的采煤方法。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大,断层分割等原因需要采用其他采煤方法或改用非正规采煤方法时,必须经煤业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报集团公司备案。

突出矿井的突出危险区和突出威胁区严禁采用全层放顶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放后有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导通的地区不得采用放顶煤开采。倾角大于30°和有冲击地压的地区,严禁采用单体柱放顶煤。

三、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

四、作业规程的编制、会审、贯彻制度(一)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

1、工作面水文、地质说明书。

2、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初撑力的确定、支护密度的计算及对底板比压的测算,单体柱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方式的设计。

3、供电、供水、生产系统图和设计安装图。

4、回采工作面通风设施位置、瓦斯等级、瓦斯基础参数、煤尘爆炸指数等指标数据。

5、工作面两巷支护材料和支护形式、巷道状况、隐蔽工程等资料。

(二)作业规程的编制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煤矿井巷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2、煤业公司应制定作业规程标准,矿井应按标准逐项编制,不得漏项,遇特殊情况可以进行补充。

3、作业规程中应包括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化的管理办法。

4、高瓦斯有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必须编制瓦斯抽采专项设计;有突水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水专项设计。

5、凡《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无规定,而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明确规定。

6、凡属《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中已明文规定且又属作业规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条文,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写明其条文内容。

(三)作业规程的会审、复审与贯彻

1、作业规程会审要有详细的会审记录,经总工程师签批后方可生效。

2、作业规程要求每月根据实际工作面实际情况复审,每半年进行修订,总工程师签字后生效,复审或修订后修改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3、如遇特殊情况,由区队技术员编制单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原则上按照作业规程的审批程序进行。

4、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六、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的制定、会审、贯彻制度

1、工作面初采初放、过断层、过构造带、处理冒顶、穿老巷、顶板破碎带、巷道扩修、工作面收尾等,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2、有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威胁、冲击地压的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灾害的专门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依据

1、经批准的设计及设计变更。

2、经批准的地质、水文说明书及补充资料。

3、其它有关地质资料。

(三)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编制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煤矿井巷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2、煤业公司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提纲要点,矿井应按要求编制,遇特殊情况可以进行补充。

(四)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会审与贯彻

1、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会审要有详细的签批记录,总工程师签批后生效。

2、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措施的学习、贯彻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对于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回采工作面,必须制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八、对于需要人工局部强迫放顶的坚硬工作面顶板,其强迫放顶的具体位置、炮眼布置、数量、深度、角度、间距、装药量、封泥长度、一次拉炮长度等,都要在初次放顶的措施明确规定。

第二节 工作面投产验收

一、煤业公司要制订采煤工作面的验收标准,验收标准要符合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二、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采取煤业公司和矿井两级验收,各 矿先对所有采煤工作面进行投产预验收,认为符合生产条件后,向煤业公司提出申请,再由煤业公司组织验收。

三、凡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工作面不准投产。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管理

一、矿井要重视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初放工作,成立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分班深入现场严格监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生产。

二、初采期间,严禁反帮采煤,严禁工作面磨斜回采,严禁托顶煤和超高回采。

三、凡初次放顶期间直接顶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1.5倍时,要采用人工强制放顶,措施要按规定编制审批执行。

四、在初放过程中,经领导小组确认顶板已放下,工作面方可正常回采。

第四节 现场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都要实施正规循环作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采用合理的劳动定额,提高单产水平。要进行编制采煤作业规程的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作业图表应随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由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行。

二、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施工和验收,采煤工作面必须执行小班验收制度;矿井必须执行月检查验收制度;煤业公司执行季度检查验收制度。

三、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一线,坚持跟班带班制度。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工作面支架的工作阻力要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五、有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的工作面要制订专项防灭火措施,按程序进行审批,随工作面开采加强检查和落实。

六、分层开采的工作面严禁托煤顶开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托煤顶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批准后,才准托煤顶生产。

七、工作面遇断层、过老巷时,要避免平行过,尽量减少破碎顶板一次暴露面积,并坚持超前处理。对于松散顶板和破碎顶板要及时支护,尽量减少空顶时间和面积,顶板要刹严背死,严禁空顶。顶板破碎带要增加支护密度和强度,严防顶板冒落。

八、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统一指挥,并派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情况。

九、工作面结束放顶时,必须制定放结束顶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按措施执行。

第五节 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煤业公司要制定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单产、标准化考核奖励办法,纳入到日常管理中;对回收率、块煤率、含矸率以及毛煤灰分也要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并与工资挂钩,认真落实执行。

二、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凡发生安全事故的,按照集团公司安全1号文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煤业公司应加强标杆队建设,建立标杆队的管理档案,发挥好标杆队的示范作用,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 巷修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随着各煤业公司矿井生产服务年限延长和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给巷道的维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保证矿井满足正常通风、运输和行人需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各煤业公司必须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巷修管理规定和巷修队伍。各煤业公司生产部作为巷修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巷修工程的管理。

二、列入巷修管理范围的工程项目:各煤业公司生产矿井的开拓巷道、准备巷道中发生的断面刷大、水沟翻修、巷道加固等,并且要求:

1、断面刷大时 每米刷大的体积≥1立方米;

2、水沟翻修时 连续翻修长度≥50米;

3、巷道加固时 连续加固长度≥20米(仅局部巷道补喷,不列入公司管理的失修巷修范围)。

符合上述条件的巷修工程,巷修资金列入安技措费用。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巷修,巷修费用进入各矿生产成本。

第二节 巷修资金管理

一、各煤业公司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时上报全年巷修工程计划以及巷修资金总概算。

二、煤业公司应单列巷修资金计划,确保巷修计划落实,建立巷修资金使用台账,将巷修预算严格控制在概算之内。第三节 巷修计划编制管理

一、煤业公司、矿井应建立失修巷道普查台帐。由总工程师负责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使用巷道的一般失修(影响通风、运输、行人安全和使用时,视为一般失修巷道)、严重失修(严重影响通风、运输、行人安全和使用时,视为严重失修巷道)的量(率)进行普查分类统计,并建立普查台帐。

二、编制年度巷修计划。根据失修巷道台帐和安全生产需要、巷道失修严重程度、按先急后缓的原则编制年度巷修计划,其内容包含巷道名称、计划数、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原支护形式、现支护形式、施工时间、施工队伍等。

三、编制月度巷修施工计划。落实责任,确保月度计划的完成。

第四节 巷修现场管理

一、煤业公司巷修管理工作由专职人员具体负责业务管理,制订巷修管理制度,巷修资料必须整理存档,交清接明。

二、每项巷修工程必须制订专项施工技术措施,做到一工程一措施,措施与现场相符,措施中修护巷道起止位置和支护形式必须明确,并附有平、剖、断面图。

三、巷修过程中严格按措施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蔽工程做好施工记录。

四、巷修工程结束后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竣工验收。

五、为保巷修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煤业公司有关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第五节 巷修验收考核管理

一、由各煤业公司业务部门牵头,有关人员参加,定期对已竣工的单项巷修工程进行验收。

二、严格按施工措施要求进行竣工验收,无措施施工或措施与现场不符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保证巷修工程质量,不合格工程不予验收。

四、确因安全生产需耍,年度计划外需要进行的巷修工程,编制月度巷修施工计划时注明情况报各煤业公司审批。

五、所有竣工的已修巷道必须填图,并标明修护时间和施工、验收责任人。同一地点因修护质量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复修护,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六、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各单位应认真组织,确保失修巷道按计划完成,巷道失修率和严重失修率符合上级部门要求、不超规定。

第五章 地质测量及防治水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等有关规程和规定,强化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管理,杜绝发生淹矿井、淹采区、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等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煤业公司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地测防治水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要职责明确,并严格执行。

总经理是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是地测防 治水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地测副总、地测处长是地测防治水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级领导都必须把地测防治水工作纳入重要议程,经常指导、督促、检查。

三、煤业公司要高度重视地测防治水工作,按照有关规定配足生产需要的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测量、资源管理、钻探等专业技术人员,安排足额的地测防治水资金,保证地测防治水工作顺利进行。

四、大型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必须设立地测副总和地测科,成立专业防治水队伍,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五、地质测量部门要根据矿井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为各项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地测防治水资料。

六、重大地质测量工程,如勘探工程、地面控制网测量工程、大型贯通测量工程、岩移观测工程以及防治水工程等,均须编制方案、设计,并按规定报批。工程完成后,必须提交成果资料、图纸和技术总结,并组织有关人员验收。

第二节 技术管理

一、矿井必须具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勘探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并按要求完善矿井防排水系统。新水平开拓前,必须进行地面物探和钻探工作,提交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勘查报告,为水平设计提供依据。

二、地质测量部门编制的开拓、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必须经矿总工程师签字批准。

三、采区、工作面开采完毕,按照规定提交采区、工作面采后总结,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存档。

四、煤业公司、矿井要根据实际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计划,报集团公司备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根据 年、季、月生产计划,认真分析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编写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制定相应防治水措施。

第三节 现场管理

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要建立完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并加强管理。随着开拓地区的延伸,及时增加观测孔,保证观测孔布局合理,满足防治水工作需要。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应对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害情况进行探查,并根据探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可以“带(水)压开采”,但必须制订具体的安全措施,报煤业公司批准。

三、巷道掘进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严防误揭较大落差断层及老空透水事故。对已揭露的较大落差富水(或导水)断层及破碎带要及时进行注浆加固,防止发生滞后突水。

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顶层工作面开采前必须进行物探工作,各矿要为井下物探工作创造条件,否则不得回采。

五、底板水害威胁严重的工作面积极开展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工作。工程实施前,要编制工程施工设计,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工程结束后要利用物探手段检验注浆改造效果,对注浆改造效果较差的区域重新进行打孔检验和注浆改造。工程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存档。

六、矿井要根据井下突水点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注浆堵水工程,以减少排水费用,增加矿井抗灾能力。工程实施前,要编制工程施工设计,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注浆堵水期间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工程结束后要及提交总结报告存档。

七、做好“三下”采煤管理工作。“三下”开采时,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开采设计,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报上级部门审批。观测试采结束后,必须提出试采报告,报上级部门审查。

矿井必须加强观测地面村庄等建(构)筑物的建设情况,对未经批准修建的建(构)筑物,必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予以制止。

八、做好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交换管理工作。交换图填绘及时,内容必须齐全、准确、可靠。

九、煤业公司地质测量部门要强化生产矿井的储量管理工作。在设计、开拓、回采阶段应对储量管理、资源回收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

十、煤业公司要重视地测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加强地测基本矿图、技术成果资料、原始资料、各种台帐报表等基础工作的管理。大力推进地测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全面推广计算机绘图系统。

第四节 奖惩

煤业公司要制订考核细则,落实责任,量化考核,考核办法要报集团公司备案,对责任不落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技术经济档案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技术经济档案是矿井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对推动矿井技术进步,提高矿井综合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煤业公司采掘工作面必须建立技术经济档案。

二、煤业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作为技术经济档案的主管部 门,负责本单位各生产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的检查、评比、落实。

三、技术经济档案的建立应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使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达到总结经验、节支降耗、现场管理精细化,指导矿井生产的目的。

第二节 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制度

一、煤业公司、矿井都要建立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制度,制定管理办法,总经理全面负责,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为具体负责人,各行政分管副职配合,真正把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作为矿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二、矿井要指定专人负责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三、采掘工作面生产结束或竣工,矿长要召开专题会议,对该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会议要有记录及分析总结报告。并及时填报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情况汇总表。

一些开拓工程施工工期比较长,除按规定每月进行总结外,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该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总结,系统整理技术经济资料。

四、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完成后要及时归档,归档的资料要有文本和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保存5年以上。

五、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内容

1、技术部分:(1)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施工所编制的各种技术文件,如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作业规程、各种安全措施等;(2)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指标完成记录、台帐、遇见构造及采取措施记录、各种监测记录、安全检查记录、事故记录等;(3)各种生产组织会议记录。

2、经济部分:(1)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费用(包含设备费用、配件费用、租赁费、电费等);(2)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费用;(3)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防治水、瓦斯等其他费用。

第三节 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编制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每月的总结分析报告。

二、编制采掘工作面生产结束后对该工作面的总结分析报告。

第四节 技术经济档案的检查与考核

一、煤业公司要制订对矿井建立经济档案检查、考核与评比的制度,对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和分析评比,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能按要求建立或内容不全的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二、矿井要制定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奖励制度,要将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与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对建立档案规范、完整的要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矿井自定。

第二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201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

估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以下简称“新技术新应用”),是指用于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创新性应用(包括功能及应用形式)及相关支撑技术。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以下简称“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是指根据新技术新应用的新闻舆论属性、社会动员能力及由此产生的信息内容安全风险确定评估等级,审查评价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的活动。

第三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调整增设新技术新应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不得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四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担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相关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加强自律,建立健全安全评估服务质量评议和信用、能力公示制度,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第六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按照本规定要求自行组织开展安全评估,为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安全评估提供必要的配合,并及时完成整改。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行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编制书面安全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一)应用新技术、调整增设具有新闻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应用功能的;

(二)新技术、新应用功能在用户规模、功能属性、技术实现方式、基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变导致新闻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发生重大变化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适时发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目录,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自行组织开展安全评估参考。

第八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按照本规定第七条自行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发现存在安全风险的,应当及时整改,直至消除相关安全风险。

按照本规定第七条规定自行组织开展安全评估的,应当在应用新技术、调整增设应用功能前完成评估。

第九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自行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后,应当自安全评估完成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报请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安全评估。

第十条报请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报请主体为中央新闻单位或者中央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安全评估;报请主体为地方新闻单位或者地方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安全评估;报请主体为其他单位的,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安全评估后,将评估材料及意见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审核后形成安全评估报告。

第十一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报请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应当提供下列材料,并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服务方案(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业务形式、服务范围等);

(二)产品(服务)的主要功能和主要业务流程,系统组成(主要软硬件系统的种类、品牌、版本、部署位置等概要介绍);

(三)产品(服务)配套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

(四)自行组织开展并完成的安全评估报告;

(五)其他开展安全评估所需的必要材料。

第十二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自材料齐备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可以采取书面确认、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对报请材料进行进一步核实,服务提供者应予配合。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完成安全评估后,应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形成安全评估报告。

第十三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报告载明的意见认为新技术新应用存在信息安全风险隐患,未能配套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手段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进行整改,直至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关要求。在整改完成前,拟调整增设的新技术新应用不得用于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服务提供者拒绝整改,或整改后未达法律法规规章等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关要求,而导致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责令服务提供者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换发许可证。

第十四条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五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主动监测管理制度,对新技术新应用加强监测巡查,强化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督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第十六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安全评估,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报请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的,参照适用本规定。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管理规定

卫生管理规定

1、经常打扫卫生,做到墙面、窗沿、地秤、货垛无垃圾、无积法、无蛛网。

2、每天清扫仓库地面、垃圾、污土、纸屑等杂物,始终保持室内卫生清洁。

3、对一些易霉变、易虫蛀、易鼠咬的物品要勤检查、勤翻倒。

4、办公室、食品库每天拖地,定期清洗墙壁,货架等设施。

5、每天对库房整理,定期翻看贮存货物。

6、下班前打扫库房卫生。

消防管理规定

1、库房严禁吸烟,凡库房人员都有责任予以制止。

2、凡与业务有关人员入库时,必须查明是否携带火种,仓库严禁火种入库。

3、在仓库设置严禁用火的明显标志。

4、对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仓库设置。

5、货物堆放时,严格要求防火“五距”。

1、顶距。即货物距屋顶50CM。

2、灯距。即货物距灯50CM。

3、墙距。即化距墙50-80CM。

4、柱距。即货物距柱子10-20CM。

5、垛距。即货物垛与垛之间应100CM。

6、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

7、下班前对电源,消防器材等检查一遍。

8、定期培训消防知识,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9、对检查出来的和已经发现的火险隐患,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抓紧时间迅速解决,对重大火险隐患应立即上报。同进必须采取可靠的监视性措施,以确保安全。

员工工作守则

1.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及宾馆的各项制度。

2.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服从管理,廉洁奉公。爱护公物,自觉维护宾馆声誉,贯彻勤俭办公工作方针。3.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串岗、离岗。4.不得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假公济私,营私舞弊,不准打私人电话,不准看与业务无关书籍,不准吃零食,不准索取礼品、小费。

5.无关人员不得在仓库逗留、打电话、看报等。6.工作时间一律穿工装,戴工号牌,工装要经常保持整洁,皮鞋要光亮。

7.与部门之间,同事这间能力协作,密切配合,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8.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安全工作制度

1.库管员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学习,遵纪守法,发现有破坏,盗窃等可疑情况及进汇报。

2.库管员在当天进出库任务完成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3.对于存放重要或贵重物品的部位,以及易燃、易爆的部位,应协同保安人员做好安全工作。

4.贷物在存取工作完成后人离灯灭门上锁。

5.库管人员上班后,首先应查看门窗,锁封有无异状,如发现物品有移动,破坏等情况,应立即上报,并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弄清为至。

6.与宾馆保卫部门做好配合,加强巡视,消除隐患。

台账登记制度

一、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入库前分门别类建立台账。

二、台账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三、从固定供应基地或供应商采购的,应当留存每笔供应清单,信息齐全的,可不再重新登记台账。

四、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可以由餐饮服务企业总部统一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建立采购记录;各门店应当建立并留存日常采购记录;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

五、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时间、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帐实相符。

六、台帐应当按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顺序有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和查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

(一)一、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

二、认真落实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三、不得采购没有相关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

四、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工作。专(兼)职人员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五、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长期定点采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六、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作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

(二)从流通经营单位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计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从流通经营单位少量或临时为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等级森严笔供应清单。

七、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采购乳制品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八、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九、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十、采购的产品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的感官、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分门别类建立台账。

食品及原辅料采购储存卫生管理制度

一、采购者和保管员应具备鉴别食品及原辅料卫生质量的知识和技能。

二、采购食品及原辅料时,应向供货商索取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明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并留存备查。

三、采购鲜(冻)畜、禽肉类,应当索取动物检疫、检验合格证明,查看畜肉体上是否加盖验讫印章,并按规定做好登记。

四、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料必须保质、新鲜,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定型包装食品标识清楚,内容齐全。进口食品应有中文标识。

五、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污秽不洁、超过保质期等«食品卫生法»第九条所规定的禁止生产的经营的食品及辅料。

六、采购食品及原辅料车辆专用、保持清洁中。采购和储存食品所用包装物和容器材无毒无害,重复使用的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洁净。

七、采购和储存食品过程中,生、熟分开,严防生、熟交叉污染。

八、建立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台账,严格出入库登记验收。收货时按本制度二、三、四、五条规定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出库时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九、储存的食品及原辅料应分类分架,挂牌离地、离墙存放。散装易腐的应储存于密封加盖的容器内。须冷冻的应按规定温度储存。

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原料。对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超过保质期的要及进上报,并清理出库,不得食用。

十一、保持仓库通风良好,温度适应,干燥洁净,做好防蝇、鼠虫、蟑螂工作。

十二、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包括杀虫剂)及其它杂物。

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餐饮业(含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制度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行为进行监督,支持和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开展餐饮业食品采购和进货验收的行业自律活动。

第四条 餐饮业经营者应根据本规定要求,建立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账记录等工作。台帐存放应方便查验。

负责食品索证、验收和台账记录的人员应掌握餐饮业常用食品卫生法规规定、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和感官鉴别常识。

第五条 餐饮业经营者应实施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的食品种类包括:

(一)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

(二)食用农产品;

(三)食品添加剂;

(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索证项目。第六条 餐饮业经营者在采购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产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索取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并留存备查。

采购前应按以下要求对产品进行查验:

(一)产品一般卫生状况、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查验食品是否不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得采购。

(三)采购生猪肉应查验是否为定点屠宰的产品并查验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其他肉类也应查验检疫合格证明。不得采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

第七条 从固定供货商或供货基地采购食品的,应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供货商或供货基地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第八条 餐饮业经营者应实施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进行台账记录。

台账应如实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台账格式见附件(餐饮业经营单位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

从固定供货基地或供货商采购食品并签订采购供应合同的,应留存每笔供货清单,可不再重新登记台账。

与食品索证有关的资料应按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妥善保存备查。

第九条 餐饮业经营者需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使用完毕后6个月。

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业经营者食品索证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用语定义如下:

索证:是指餐饮业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查验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卫生法规或标准要求,查验供货产品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的行为。

购物凭证:是指能够满足食品溯源所需要的有效凭证,包括发票、收据、供货清单、信誉卡等。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废弃油脂管理制度

一.废弃油脂必须按国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 的规定》进行管理,不得交由其他非法地沟油生产厂家,做到提高觉悟。

二.废弃油脂应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从源头遏制这一现象。

三.废弃油脂应有专门标签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中处理。

四.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五.处理废弃油脂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销售时间、种类、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并长期保存。

六.不得随便处理废弃食用油脂。

第四篇: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

一、周二至周四训练时间服装统一,着制服(夏短袖),或者作训服。操课时间严禁穿着裤衩、花裤衩、拖鞋、便装。

二、外出请假,持请假条找班组长签名、后找队长审批,外出期间着便装。严禁袒胸露背,衣服混搭,衣冠不整。

三、(请假条上注明正在使用的电话联系方式)

四、周一至周五操课时间的内务卫生,房间内保持干净,桌子保持干净,杂乱物品不要有,柜子擦干净,上面不要有多余的东西。

五、玻璃、风扇、电灯、空调都需要每周擦一遍,卫生工具放在门口。

六、个人卫生,勤洗勤换勤打扫。个人物品放在自己的橱柜里。贵重物品放好保存好,防止丢失。

七、环境卫生的打扫,办公室、洗簌间、厕所、门前屋后,各班组长负起责任带头抓工作。

备注:请大家积极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各班组长带头负责落实管理规定,如有不落实以上管理规定者拟根据处罚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篇:管理规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教[2006]1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财政部 科技部

二○○六年九月三十日

附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973计划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和承担相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专项经费优先支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及优秀团队依托单位承担973计划任务。

第三条 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专项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国家确定的、由973计划承接的重点研究任务,保障其经费需求,避免分散使用。(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和课题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

973计划项目预算由课题预算组成。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973计划特点,课题预算纳入科技部部门预算管理。

第五条 科技部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将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情况、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第六条 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七条 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一)设备费:是在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二)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课题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事先报经首席科学家审核同意。(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973计划及其项目、课题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十一)管理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核定比例如下: 课题经费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8%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5%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核定。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课题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

第八条 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它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三章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申请立项、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的同时,应当编制项目概算。结合重大项目的综合评审和研究专项的复评,应当对项目概算进行独立的咨询评议。咨询评议结果作为项目立项决策和控制项目总预算的重要依据,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条 项目确定立项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当会同首席科学家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编制前两年课题预算。

第十一条 课题预算编制要求:

(一)课题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课题预算编制时应当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来源预算除申请专项经费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其他货币资金等。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应当同时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课题预算书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五)编制课题预算时,应当同时申明课题承担单位的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以及从单位外部可能获得的共享服务,并针对课题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提出社会共享的方案。

第十二条 课题预算由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科技部。

第十三条 科技部、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课题预算评审或评估。科技部建立预算评审专家库,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第十四条 科技部对预算评审或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并按程序公示。对于课题预算存在重大异议的,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复议。

第十五条

科技部提出项目(课题)前两年预算安排建议报财政部批复后,下达项目(课题)前两年预算。批复预算的项目(课题)应当纳入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滚动安排。

第十六条

科技部根据预算批复,与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签订前两年项目(课题)预算书,作为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依据。其余的项目(课题)预算,结合中期评审评估的结果,按照以上程序进行编制、评审评估、审核批复和签订预算书。

第十七条

项目(课题)预算由科技部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报送财政部。

第十八条

科技部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预算,将课题预算下达到课题承担单位,并抄送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第四章

预算执行

第十九条 专项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一)项目(课题)预算总额、课题间预算调整,应当按程序报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准。

(二)课题总预算不变、课题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课题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应当由项目专家组民主决策,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申请,报科技部核批。

(三)课题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申请,经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部核批。

第二十一条

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对专项经费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二条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二十三条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课题经费决算。课题经费下达之日起至终了不满三个月的,当年可以不编报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在下一的决算中反映。课题决算由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课题负责人编制。课题决算由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后,于每年的4月20日前报送科技部。

第二十四条

在研课题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科技部,由科技部组织进行清查处理,结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收回科技部,由科技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项目实施期间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首席科学家变更或调动单位、项目或课题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科技部批准。

第二十六条

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国家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专项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科技部对专项经费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973计划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时,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专项财务检查或评估。专项财务检查或评估的结果,作为调整项目(课题)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完成后,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及时向科技部提出财务验收申请,财务验收是进行项目和课题验收的前提。科技部负责组织对项目和课题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八)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各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课题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科技部,由科技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科技部应当结合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第三十三条

专项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

专项经费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科技部对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评议专家在专项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三十五条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课题承担单位,科技部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或课题。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以及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结余经费的,科技部、财政部可以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的资格,并向社会公告。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单位和个人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国科发财字[1998]508号)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国科发财字[1999]280号)同时废止。

下载2009年新技术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新技术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规定

    员工宿舍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员工宿舍的秩序,加强员工宿舍的管理,特制定以下宿舍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项目部住宿员工。 3. 职责 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按规......

    管理规定

    门卫管理制度1、进入大门,应主动出示证件,自行车进出大门,一律礼貌下车推行。 2、未经门卫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工地。外单位来联系工作者,凭介绍信等有效证件,在门卫办理登记......

    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 1. 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例如:不服从上级主管的合理指导及工作安排,出言顶撞或消极怠工的;对来自公司同事的协作要求不理不睬或敷衍、推诿的;因消极怠慢导致工作出现偏差......

    管理规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为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根据《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

    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的规范商场经营秩序,引导商户养成文明、守法经营的习惯,保持市场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巩固我们市场“领头羊”的地位,依据瑞馨购物广场的的相关法规要求及结合......

    管理规定

    车辆与司机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提高司机的工作责任心,增强风险意识,保障司机自身生命安全,维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如下规定,望各位严格遵守。 一、货运车辆......

    项目中对新技术的管理

    一、 对项目中新技术或不熟悉技术的处理 1、 在组织一级通过设立研发部的形式来解决新技术开发与项目管理之间的问题,也就是新技术在研发部完成后再应用到项目中去。 2、 如......

    新技术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所有权: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办公信息系统管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