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新闻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 西欧专制王权型新闻传播事业体系(英、法)
一、名词解释
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
特许出版独占制度是指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维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而实施的制度。内容:①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②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③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纸商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④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1557年,玛丽女皇将整个出版行业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女皇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出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被禁止。对当局而言,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皇家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利,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的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这种政治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3、公报
《公报》是由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于1631年5月30日创办的。自1632年起,《公报》增加了问讯专版这就是现代报纸广告版的雏形。依据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给予的两项特权——刊登、发售新闻和刊载、发售广告,勒纳多一家获利甚丰,但该报也因此俯首帖耳,甘做当权者的喉舌耳目。
尽管是官方庇护下的喉舌,《公报》在外法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公报是法国新闻出版史上初版很有规律的第一份报刊;公报的出版时间非常长,从1631年一直陆续发行到1915年才停刊公报;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很有影响,而且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性刊物之一,也是欧洲最早的政论性刊物之一。开明好奇和具有一定期盼精神的勒纳多以他的开创性工作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被人们称为“法国报业之父”。
4、皇家出版法庭
15701年伊丽莎白女王把枢密院中的司法委员会专门独立出来,组成皇家出版法庭,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星法院”。“星法院”完全成为压迫新闻自由的一个丑恶象征。女王于1586年颁发的“出版法庭命令”规定:?
1)一切印刷品需送交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全部印刷商的印刷机械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
2)除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市以外,一律禁止印刷。3)除非得到教会同意,不再允许出版商申请登记。
4)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牟利出版物有搜查、扣押、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利,并有权对其实施相应惩处。
5)特许出版商的学徒以1至3人为限,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地印刷所各限有学徒十人。
三、论述题
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的基本核心内容是:在专制君主国家,新闻传播通信事业是一种担负特殊任务的社会统治工具;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系统中传播的任何消息、思想和意见,都必须对完成君主们制定的预定目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为了完成此项职能,全社会的新闻传播事业就必须服从国王的控制,使他不至于妨碍国家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由于那些从事大众传播事业的商人们——那些在统治者们看来低贱无知的个体,往往不能理解君主们的英明远见,常常会因一己之私利而把大众传播媒介变为一种牟利的手段,从而严重地妨碍君主们的治国目标。
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模式。
1)统一近似的传播理念——无论是何种风险传播类型传播事业的当权者们,都对其治下的传播事业有着近似统一的传播理念,这就是传播事业是国家和君主们实现其统治目标的垄断资源和私有工具、一个社会中的传播事业何其所有的传播行为,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并促进肠子怎么实现其预定的国家目标。2)传播职能的共同要求——封建和集权统治者认为,传播事业的重要存在价值和基本职能就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一种媒介、一种力量来协助君主、哈里发、沙皇、总督大人们完成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宏伟任务,因而整个社会传播事业应作为一种为上层统治者们服务的建设性力量,而不是一种相反的一己私利而存在。
3)信息交流的运行模式——从传播事业的基本模式出发封建社会里的信息传播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封建上层权力为中心的两个主要信息流程模式:其一是在上层统治集团内部横向流动的“水平式流程模式”,以保证统治者能够分享重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活动;其二是从封建上层权力中心流向下层被统治阶级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单向垂直式流程模式”,其目的是保证把统治者意欲让广大民众知晓的某些信息传达下去,以实现其统治目标。
4)传播事业的强控管理——由于统治者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封建社会的整个传播事业都是君主的私有物,都必须无条件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都必须符合君主们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封建社会的当权者普遍对社会城市也采取了垄断和严格控制的基本政策。虽然在各个国家中对传播事业的控制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严厉控制、统一管理,绝不使其损害君主们的自身利益。
5)“集权主义”的概念在传播时代上的利益基本可以理解为两大特点:①一切“向上”的趋势特征——“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职能是为上层服务的;传播交流体系的信息源来自上层;信息的传递走向及过程也是自上而下的;传播事业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们的工具和私有物,与普通大众毫不相干;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行为只对上层当权者负责,这一切构成了他“一切向上”负责的总体特征。
2、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极权主义新闻传播事业? 封建极权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
1)由于极权主义传播事业通常总是垂直掌握在专制统治者的手中,并获得了超经济的强大国家力量的全面支持,因而它是一种力量统一集中、传播效果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体系,能够在统治者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某一项重大的宣传鼓动工作,具有强大的舆论一律化功能。
2)这种传播体系具有指令一贯到底、系统且结构简单、体系内的信号放大迅速、贯彻彻底的特性,易于快速地贯彻来自上部统治者的任何指令,但对来自下部或外部的反馈信息反应迟缓、极不敏感。这种传播体系易于掌握在少数精英阶层和分子手中,倾向于有目的地支持非营利性又为社会所需的信息传播行为,并能有效地压抑个别阶层、集团、个人利己的传播经营活动,以免这种自私的传播行为损害统治者所预定的社会传播目标。3)极权主义传播体制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的客观产物,符合特定地域中的特定社会之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适应那些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征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经常能够既有效率地组织起统一强大的舆论环境,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4)该体制在结构上所具有的“刚性特征”和非弹性、非平衡性功能特点,使其难以有效地抵御来自体制上端的错误指令,也不能够灵活地应对来自外部的危机,常常呈现出一种“一抓就死,一乱就放”的刚性系统特征;一旦传播系统的上端“信息源”出现了错误信息,它强大的系统功能就会迅速的放大这种错误的信息,系统会产生功能性“异化现象”,并反过来伤害自身预定的社会目标。
5)在讲求舆论统一的前提下,该体制天然地具有压抑不同“声音”的结构性倾向,容易产生单一的精神、文化氛围,不允许“异质性”信息和舆论的合理存在。
第二章 西欧贵族分封型新闻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
一、名词解释
1、古登堡
谷登堡是一名德国工匠是金属活字和印近代印刷工艺的发明者,对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贡献。1450年前后古登堡发明了字模浇铸金属活字,从事新型印刷事业,其印刷方式跟以前的人工手抄新闻有了截然不同,他不仅使用铜模铸造出合金材料的活体,并且“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等步骤组成的活字印刷工艺;同时他还制造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板上加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他的发明在德意志掀开了世界文明史上新的一页。人们使用这种新型印刷技术可以简洁方便的复制印刷书籍和新闻报刊,这就使得新知识、新思想的扩展和传递变得容易和普及了。
2、定期印刷物
1448年德国的美因兹地区就出现了印刷出版的年历,并逐渐演变为专以集市贸易者为服务对象的第一批定期出版印刷品——《年鉴》。当帝国的邮政驿车系统逐步完善起来的时候,在17世纪初期,德意志境内终于产生了一批定期性的新闻类周刊,其中就有世界新闻史上极为著名的,于1590年创刊,但1609年才在奥格斯丁堡城定期发行的《观察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新闻周刊。
3、《观察周刊》
在17世纪初期,德意志境内终于产生了一批定期性的新闻类周刊,其中就有世界新闻史上极为著名的,于1590年创刊,但1609年才在奥格斯丁堡城定期发行的《观察周刊》,该报每期一张,只刊载一项新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新闻周刊。
二、论述题
1、简略论述近代印刷术发明的影响与意义。
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改进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使信息得以大量迅速复制,为报业的诞生创造了技术条件。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1450年前后,约翰谷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这对欧洲印刷新闻纸的出现和流行起到决定作用,这一发明在欧洲得到非常快的普及。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而在古登堡印刷术出现之前欧洲的大部分初级是用拉丁文写的,一人一天只能抄写了2-4页书籍极为珍贵数量也很少,在50年中使用这种新方法印刷了上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古登堡西式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印刷可以大量而迅速的复制信息,以便向广大受众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原先为少数人垄断的文化知识扩散开来,新的思想、新的信息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变成了一种无法遏制的时代潮流,现代新闻传播业在印刷媒介中发展波澜壮阔。
随着印刷技术在欧洲的传播周期转批量大的硬伤成为可能周期较短的期刊很快出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有固定康宁和电气出版的刊物是1588年由德国印刷商艾青格尔在法兰克福出版的半年刊《书市大事记》,此后荷兰英国法国在17世纪初相继出现了定期刊物。
2、试论述德意志新闻史上出现历史反差的原因。经济原因:虽然德意志民族的工商业发达,但是经济有着致命的弱点,即外向型、不平衡性和分裂性,德意志发达的工商业都集中在边境和交通要道,广大的农村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外界很少有联系,德意志较发达城市的经济是以对外贸易为主,与国外的联系要紧密与国内的联系,缺乏联系的各地经济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这样零散分布在城镇的近代报刊对周围的影响和辐射能力都十分有限,显得单薄而微弱。政治原因:在政治上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实行贵族分封制,新闻界受到封建贵族的残酷压制,特别是德意志的印刷者和发行人,对所在城镇的领主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使得他们很难形成独立的势力,并建立起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政治上的一正一反不同遭遇就导致了英法和德意志新闻事业的不同结局,德意志起步早却长期落后,英法新闻事业逐步赶超被日益壮大。
3.简述德意志封建贵族分封型传播体系的特色
第三章 殖民地型新闻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洲)
一、名词解释
1、国内外公共事件 《国内外公共事件》报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它是由一位来自英国的流亡者本杰明·哈里斯于1690年创办的从早期的英国报纸一样,这份四个版的报纸只印完了三个版面,第四版是空白的,以便读者自己把所知的新闻补写上去,相互传阅。这份报纸注重新闻,在选材上注意着重报道读者关心的重大新闻事件,比如英法军队在新大陆西部的战争;波士顿流行天花及死亡的人数等。该报不但看上去像一份报纸,而且读起来也像一份报纸,但由于殖民统治当局对其中的一些消息相当不满,《国内外公共事件》报仅出版一期便告夭折,成为马萨诸赛英国殖民当局新闻出版法的第一个牺牲品。
2、曾格案件
整个案件是发生在英属纽约州殖民地涉及到新闻自由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这个案件对北美十三州的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约翰真格城市布雷德福印刷所的一个学徒期满出师后自己开办了一个印刷所。1733年11月5日,温格创办纽约新闻周刊其政治态度却倾向于“平民派”,因在“创刊号”和第5期报刊中用讽刺挖苦的笔调讥讽了总督克斯比,恼羞成怒的克斯比总督以诽谤及煽动罪于1734年11月17日将真格逮捕。该案于1735年8月4日正式开庭审讯。已八十高龄的费城律师汉密尔顿赶到纽约出庭为曾格辩护,面对首席法官提出的“越是事实越构成诽谤”的说法,汉密尔顿雄辩地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的原则。汉密尔顿伟大的人格、雄辩的才华、渊博的知识、严谨的逻辑征服了法庭上的每一位听众,汉密尔顿答辩胜诉。陪审团成员一致作出无罪的裁决,法官被迫宣告约翰·曾格无罪,当庭予以释放。约翰·曾格成为了美国新闻史上的英雄人物,而安德鲁·汉密尔顿也以其为自由事业所做的这场著名答辩而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景仰。3.《波士顿新闻信札》 4.《新英格兰报》
二、简答题
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贡献是什么?
(1)他为美洲豹谒拜脱专制的殖民地出版许可审查制度的羁绊,开创编辑、发行人独立的传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正是在《新英格兰报》这一张既“未经当局许可“,又拒绝官方审查的小报上,詹姆斯·富兰克林勇敢地向神圣的宗教界和权威的殖民地当局开火,批评乃至攻击政府当局的所作所为,从而在美国新闻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2)他的第二个贡献表现在报纸编辑业务上。在攻击波士顿的马瑟神甫斧子时,詹姆斯最先在美洲使用了一种“讨伐式“的报道方式。这是一种运用戏剧化的手法来撰写新闻,以鼓动制造迎合公众阅读兴趣的报道方法。用这种方法能够很快的找出声势浩大的舆论,其报道新闻的文章犀利尖刻通俗诱人,在波士顿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人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阅读着这份机智泼辣、有趣可爱,载满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消息的小报,可以说,詹姆斯·富兰克林是一位深谙读者心理兴趣,能够娴熟地采集、编辑、制造通俗性社会轰动新闻的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深谙党派”讨伐“谩骂攻击艺术的大师,詹姆斯的这种对新闻的处理方式,这种党同伐异大造舆论的报道技巧,这种对公众兴趣的重视,都给美洲报业的编辑业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美国新闻史的政党报刊、廉价报刊、黄色新闻乃至今日美国新闻界诸多大众传媒身上,似乎都不难找到詹姆斯·富兰克林几百年前所使用过的报道技巧和编辑手法的影子。
(3)他的第三个贡献表现在他对报纸刊载文学作品的重视。在詹姆斯所生活的时代,供人民大众阅读的高质量作品在美洲殖民地还很少:读者所能买到的书籍仅仅是一些粗俗平庸的历书、简短的格言和宗教书籍,詹姆斯·富兰克林的《新英格兰报》在填补殖民地高水平文学作品的空白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作为一个拥有波士顿成第一流的藏书、熟悉伦敦最优秀的文学刊物、酷爱英国《旁观者》《闲谈》等杂志随笔小品文,稔熟英国著名文学家及作品的人,詹姆斯热情地向殖民地大众介绍英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欢迎并扶持殖民地作者在他的刊物上发表文学性的作品詹姆斯自己也动笔写作,他的文章妙语如珠,很受读者欢迎。詹姆斯·富兰克林对文学作品的热心扶持,不仅对殖民地名著名文化的提高很有助益,也对未来的炮报刊业务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1)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
① 整个案件确立了汉密尔顿提出的两项基本原则,即事实本身可以作为辩护的理由和陪审团有权就与案件有关的法律和事实作出独立裁决。
② 被告人曾格在这次审讯中首次由陪审团裁定无罪这一事实本身对当时的法律就系也构成了强烈冲击。这一方面是因为英法法庭审判尊重以往案例,曾格案件在新旧大陆被自由人士在道义及法律上广泛应用;从另一方面看曾格的无罪开释,隐含着对当地政府当局的一个有力的警告。这就是:新闻媒体拥有对政府官员进行批评的权利,这种批评的权利是报纸维护公民和国家利益的保证批评只要是事实政府就无权干涉。
(2)曾格案件的贡献
① 整个案件不仅在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立即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也在十八世纪英国及世界各国自由的仁人志士们提供了反对新闻专制的有力武器,曾格案件的影响不仅覆盖美洲而且延及世界。
② 曾格案件的胜诉对殖民地民众的鼓舞极大,这使它超出了新闻出版行业的时空范围。③ 事实上,整个案件的起因正是殖民地温和的商人阶层“平民派”反对宗主国殖民当局的一场斗争,殖民地新兴政治势力统统只当局外在的矛盾冲突,也以这场最早的斗争而最为著名,它昭示着日后这种矛盾冲突的更大范围的出现。④ 可以说,三个按键是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一支前奏曲。虽然其中独立的主题乐章还隐藏不露、不甚鲜明,但他毕竟构成了日后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的序曲之一。他鼓舞了殖民地整个新闻出版界、为世界等知识人士的反抗暴政的斗志,鼓舞了殖民地民众自由独立的情绪。
⑤ 正是整个案件的胜诉,反印花税法案的成功和要求殖民地独立的民众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推动,最终导致了北美十三州独立革命的武装斗争,引来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抹曙光。
2、简述《波士顿新闻信札》的特点。
波士顿第一任邮政局找约翰坎贝尔所创办的半官方化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札》,是第一份真正连续出版的美国报纸,它连续出版了72年,是当时殖民地三大报之一。
第一,坎贝尔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坎贝尔主张“为了公众利益,对所有国外或国内的事件要进行真实的报道而且防止对这些事件的许多不真实报道”。在办报的过程中,坎贝尔确实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公正和准确。
第二,(实用性)坎贝尔的保值很注意报道本地新闻消息,而且文字简练有力,信息量比较大。凡是有关当地重要的新闻、船舶航期、货物买卖价格等一应具有,因此颇受波士顿人的欢迎。为了及时报道重要消息,坎贝尔还创造了“号外”这种形式。
第三,《波士顿新闻信札》还很重视广告的刊登。正是《波士顿新闻信札》开创了美国新闻广告史的历程。
第四章 渐进的改良之路(英)
一、名词解释
1、《福克斯诽谤法案》
《福克斯诽谤法案》起源于司法大巨曼斯菲尔德爵士同艾斯肯勋爵之间因《大众广告报》一案所爆发的争论,这场论战的最后结果是产生了1792年通过的福克斯诽谤法案,它是各方意见的妥协产物内容要点包括:陪审团对一切诽谤案件由总体判决权;在诽谤案件中,法官得以将自己的判断斟酌提纲给陪审团参考。陪审团认为必要时,可对诽谤案件情侣特别裁决。被告知逮捕后,经一位陪审团员认可,即可提请审判。《福克斯诽谤法案》的通过,在英国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定里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他认可了审理煽动诽谤罪行必须依据严格的法律条款和程序来进行,不再像以往那样单凭国王及大臣们的好恶即可逮捕报人,还认可了评审团对此类案件的“总体判决权”,使得司法当局单方面决定审判结果的局面不复存在,出现了有利于新闻传播者的双权制衡审理机制。
2、朱尼厄斯信件案
“朱尼厄斯信件案”是英国新闻史上铜山冻啡谤罪有关的著名案件。“朱尼厄斯”系报刊作者菲利普富·兰赛斯的匿名。1763-1772年间,他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朱尼厄斯信件”攻击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和专横野蛮的英王乔治三世,他的系列文章引起了当局的极大愤恨。1769年12月19日,伦敦《大众广告报》因刊登了朱尼厄斯写的第35封信,痛骂国王乔治三世,引起读者轰动,该报又加印了1750份出售,第二天伦敦各报纷纷转载。1770年1月23日,司法大臣曼斯菲尔德爵士在伦敦对《大众广告报》发行人伍德福德等6人提起控诉,准备用煽动诽谤罪名对刊登“朱尼厄斯信件”的报纸进行打击迫害。但此案在民律师格林的有力辩护下,经过陪审团九个小时的讨论审议,最后作出无罪的裁定,法庭当众宣判作者、发行人无罪释放,保守政府企图用煽动诽谤罪来迫害报人的阴谋遭到了沉重打击。3.“知识税”
二、简答题
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知识税”又称“印花税”是18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报纸、广告、纸张的印刷品所征收的一种税金。(1)“知识税”的产生背景
自1694年专制的许可法及出版法案失效后,英国的新闻传播界便又出现了1640年革命时期的那种自由曲面——当局者称之为“混乱的局面”。女王、政府及宗教当局不断收到报刊攻击。部分出版商、书商和报刊发行人要求政府结束这种无序状况,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官方亦倾向于采取一种有效的管治方法来调控社会舆论。但由于旧有的出版垄断和特许制度已无法恢复,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当权者产生了用经济手段来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调控的“印花税”法案。(2)“知识税”的作用
政府通过向报刊征收纸张水和发行人而不直接干涉报纸的编辑内容,以高额税收来家中报刊的财政负担,使其被迫抬高报价,就可以一方面使一般民众失去阅读报刊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专制的恶名,还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可谓“一石三鸟”,当权者利用知识税有效地控制了言论。(3)“知识税”的影响
总体来看,印花税法案的实施在英国新闻史上产生了三方面的重大影响:
①对报刊编辑形式的影响。由于印花税法案规定报纸超过一张(4页)而不及六张者,每期每张付税二先令,故各报纷纷增刊至一张半(6页)的篇幅。由于篇幅增大了,编辑们为填满报纸,大量使用大字号、长标题、长篇社论、宽边宽栏以及增加专稿和政论文章的方法来填充版面,致使报纸版面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杂志周刊的老板也多数通过超出6张篇幅,杂志书籍化的形式发售逃税。这也迫使编辑们增加各种论说、评论文字或者创办刊期较长的刊物,从而形成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政论性杂志。②逐步形成了政府对报刊的秘密津贴制度。在野党和私人报刊尽量设法逃税,而执政党和支持当局的官方报刊为表率天下,只好担负起了重税的大部分,被压的苟延残喘、难以为继。政府为清除词弊、支持喉舌,又逐渐形成了向支持政府的报刊发放秘密津贴的制度。
③促成了英国地方报业的产生与发展。在1694年出版法案废止之前,英国地方各郡很少办有自己的报纸,人们习惯于阅读伦敦报刊。印花税出笼后,伦敦报刊猛涨,地方各郡难以承受,才纷纷创办各类周刊,免费摘录伦敦消息,廉价发行,以满足地方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形成了英国地方报刊的萌芽。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与国民性格的互动关系。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决定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两种力量 从英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轨迹中,可以看到有两种历史的力量在推动其前进。一种表现为客观规律性的社会变革因素,一种则表现为人民主观能动性的国民群体行为传统。客观性与主观性是决定英国新型传播事业的两种主要力量形式。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共同为英国资产阶级新生的新闻传播事业新体制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表现为客观规律性的社会变革力量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新传播体制的诞生也是这一客观性的力量促成的。社会的客观性变革力量总是通过特定的人群来实施的,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人们的群体性心理与行为作为一种稳定的国民性格,常常起着某种关键性的作用,这种国民性格表现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性行为和意识,并以主观能动的形式对定社会中的历史进程施加巨大影响。
(二)国民性格对特定社会中新闻传播事业的重大影响 在英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国民性格和少数先进分子对英国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重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正是英国人民普遍的自觉行动、共同的坚定信仰、勇敢无畏的精神使得精英分子没有成为白白牺牲的殉道者,使得统治者的专制企图未能得逞,迫使反动势力一次次的后退,向人民作出让步。显然,英国人民深刻的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保卫他人的自由,就是保卫自己的自由;漠视专制者无理地剥夺他人的自由权利,就是拱手相让自己的自由权利。没有英国人民这种一致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创造精神,没有英国人民对民主自由精神的高度领悟无畏追求,英国资产阶级新型新闻传播事业是不会顺利建立起来的。2.简述英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体制转型与确立的特点
第五章 起伏的曲折之路(法)
一、名词解释 1.1881年新闻法
1881年新闻法是法国新闻界的重要法律,是在法国资产阶级1789年《人权宣言》中所宣布的新闻自由的伟大思想真正法律意义上和现实社会力量的正式确认,1881年7月29日由法国国会通过,1881年新闻法是一部涉及印刷业报刊业报刊销售业广告业等新闻传播事业内容全面、详细、民主的新闻法典,他取代了过去不同年代中先后颁布的42项相关法令和300多个条款。1881年新玩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摒弃了任何预防性的事先资格法律条文,以往的新闻审查事先领取许可证、保证金制、印花税交纳等一切限制性措施都被此项法律所取消;其二是建立了不包括舆论罪的“事后追惩”原则。这项法律赋予法国新闻业一个世界上最为自由化的体制,依据该法,法国资产阶级传播事业的新体系正式确立建成。2.《人权宣言》
二、简答题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之关系。
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带给法国资产阶级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是思想和灵魂,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新体系的暴力“催生婆”,法国大革命与法国传播新体系的关系如下:
(1)大革命打碎了封建的出版特许和检查制度废除了新闻出版行业的封建专制机构与法律,埋葬了存在数百年之久的法国封建传播旧体系。
(2)大革命提高了法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趣,提高了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地位,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并为政论性报刊在法国后续的悠久传统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3)大革命横扫了法国境外欧洲大陆的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欧、北美各国新阶级、新思想、新型传播事业的萌生和发展。
(4)大革命为法国外省报刊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了报道巴黎和其他地区的革命消息,法国各省的地方新闻事业在大革命的浪潮中诞生了。
(5)大革命为人类奉献了伟大的人权宣言,该宣言第11条款以清晰明确的表述和严谨的法律形式首次确立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社会传播新体系的崇高目标、基本原则和灵魂思想。从此全球的新闻自由事业都在他的引导鼓舞下斗争、前进。三.论述题
1.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确立进程的特点 2.政论性报刊传统
第六章 突进的平坦之路(美)
一、名词解释 1.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是殖民地一位出色的革命宣传鼓动家他最早的一篇出色的股东文章就是1776年1月出版发行的名扬青史的宣传小册子——《常识》。在尝试中潘恩猛烈地抨击了英国政府的暴政控诉了,英国暴虐的殖民压迫严厉批判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腐朽凶残,坚决主张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头英国分离独立、建立共和政体、号召人民为此拿起武器。在这本小册子的影响下,在随之而来的斗争中,独立的浪潮终于汇成滚滚洪流不可阻挡。《危机》是托马斯·潘恩写出的另一本著名的系列文章小册子,出版后立即被各殖民地爱国报刊纷纷转载并马上在广大的民众中广泛流传开来。此后,一直到战争结束,每每在关键时刻,潘恩便撰写出《危机》续篇——他先后共写了13篇,他们成为美国报刊史上著名的政论文章。托马斯·潘恩用自己的头脑、笔杆和勇气,为美国独立战争作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2.《人权法案》 3.“言论四法”
二、简答题
1.试分析美国《人权法案》的制定对新闻传播事业的意义。
《人权法案》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文献之
一、美国第一批宪法修正案。(1)《人权法案》第一条款是世界上最早指定的第一个新闻自由法规。在英国,当时的新闻自由正在种种专制压力下呻吟。而在欧洲乃至于世界大部分地区,封建专制制度还占据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时期,英国《人权法案》第一条款的制定,无疑具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意义。(2)从法律的意义上来看,《人权法案》第一条款以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的成文形式,规定给予民众很大的(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形式的)民主权利和新闻自由。由于它属于国家根本大法,又界定分明——国会不得“废纸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这就使得无论总统还是国会,要想不受高等法院的抵制而企图通过某种手段剥夺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将变得极其困难了。事实上,《人权法案》第一条款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新闻法规,这一法规一直延续至今,并有效地起着保障新闻出版自由的巨大作用。(3)《人权法案》第一条款从法律上保证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和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它标志着美国资产姐姐新闻传播新体系的正式确立,并作为这一体系的灵魂中坚,保护和扶持着新体系的健康成长。
2.简论美国历史上的党派谩骂时期
第七章 “二元化”的变通之路(日、德)
一、名词解释 1.《朝日新闻》
《朝日新闻》是日本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赢利行为主要目的成功“小报”的代表,现为日本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9年1月25日创刊于大阪,主要面向中下层社会读者,具有“小报”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一般没有社论和政论文章,只是客观地报道和刊载大量新闻;经常以章回小说的形式连载侦探、文艺性小说和纪实文章;版面形式较“大报”活跃得多,经常刊印各类插图,以吸引读者关注;售价低廉,通常都是通过街头叫卖出售。以“不偏不党”为办报方针。1888年实行产业化管理,以《东方朝日新闻》打进东京出版。1930年前后,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在东京形成三报第一次鼎立竞争的局面。2.“白虹贯日”事件 3.《读卖新闻》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
“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就是有两种因素决定和起作用的新闻传播事业体制。不同于单一集权化或单一市场化的“二元化”的新闻传播事业体制,它的建立、发展同时收到来自政治系统和竞技系统的双重制约和控制。
“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长期的对立和并存”是对“二元化”的最简略概括。这是一种介乎封建集权和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间的半集权、半市场自由化的新闻传播体制,其中,集权的因素以政治系统的形式占据着主导性的支配地位。它的特殊的质、特殊的点就在于这种体制所包含的“二元”的结构、因素以及一系列的历史化外显。2.简述日本小报出现的原因
三、论述题
试论述“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邪恶的异化转型之路(德、日、意法西斯)
一、名词解释
1.“统制型”新闻事业
在日本新闻史上,1936-1945年这段时期的新闻事业被称为统治时代新闻事业即法西斯军国主义新闻事业日本法西斯新闻事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改造以往的新闻事业,逐步建立战时体制而完成的。政府管制情报机构的确立;国家同盟通讯社的成立;相关言论管制法规的制定;对新闻界的全面掌控和报业大合并。2.同盟通讯社
二、简答题
简略叙述德国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
1、新闻自由的丧失: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的纳粹党经过法律程序正式成为德国执政党,希特勒被狂热的德国民众选举为总理,后又成为国家元首。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打击左派报刊。1933年取消了魏玛宪法规定的新闻和言论自由。
2、纳粹传播体系开始:
1935年国家宣传部成立;《国家文化学院法》控制新闻事业;1933年《新闻记者法》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反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 外部强力植入的转型模式(日、德)
一、名词解释
1、“电波三法”
“电波三法”是指1950年日本国会通过的《广播法》《电波法》和《电波监督管制委员会设置法》。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民营广播和日本电视蓬勃兴起,这三个法律加快了广播电视与电视的建设步伐。根据广播法日本NHKZ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法人资格社团,得到了国家的特殊关照,获得了垄断性的竞争地位,迈开了新的前进步伐。与此同时,《广播法》等法规也为民营电台、电视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51年,名古屋的中部“日本广播”和大阪的“新日本广播”(即现在的《每日》广播)问世,以此为开端,新的民营电台、电视台不断涌现,形成了日本广播电视事业两条腿走路的广播电视新体制。
2、日本三大报纸
日本“三大报纸”分别是《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刊,草创时期为插图小报,以“不偏不党”为办报方针。1888年实行产业化管理。《读卖新闻》1874年11月2日在东京创刊,初为市井小报,以“俗谈平话”为编辑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要特色。《每日新闻》是日本非常普遍的一份报纸,也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报纸。1872年2月21日在东京创刊,原名《东京日日新闻》,1930年前后,这三大报纸在东京第一次形成鼎立竞争的局面。3.“晚刊旋风”
二、简答题
1.“外科手术式”与“切除与植入”新体系模式实施的前提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二元化大众传播体制的变化方向与演变可能 P123
第十章 市场的竞争上(西方廉价报刊的崛起)
一、名词解释
1、廉价报刊
廉价报刊是指19世纪30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其基本特征是大众化、商品化和机器化,一些新闻史学家们为此把它称之为“机器的、群众的”报刊样式。廉价报刊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来极力满足公众求知、猎奇、娱乐、争论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注重报道内容的趣味性,售价便宜,着眼于盈利。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上的近代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
2、《纽约太阳报》
《纽约太阳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1833年9月3日在纽约市出版,它的创办者是本杰明·戴伊。这份新颖小报的问世,标志着廉价报刊的正式诞生,开创了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戴伊公开标榜报纸的独立性,宣称要摆脱以往报纸依靠政府、政党津贴的附庸地位。《纽约太阳报》有以下特点:①在报纸内容上,大量刊登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当地消息和色情、暴力消息,以吸引识字不多的广大下层读者;②在文章的写作上,该报注重文字通俗、情节夸张、富有戏剧性,讲究写作有趣、幽默、机智;③在版面形式上,戴伊的报纸突破了以往呆板的陈旧样式,突出大字标题,进行煽情性的版面处理;④在发行方面,《太阳报》以街头零售为主,不再依靠传统的预先订阅方法;⑤最为重要的是该报售价低廉,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由于发行量大,《太阳报》很快成为美国第一家不需要依靠政党、集团财政补贴而能获得高额利润、保持经济独立和办报自由的私人报刊企业。3.《纽约论坛报》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廉价报刊在新闻业务上的贡献。论述廉价报刊在新闻业务上贡献 ①新闻本位现象的确立:政论——政党报刊后崛起的廉价报刊为争取读者,就必须是大众化,而及时的、多方面的、耸人听闻的新闻在当时最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能够适应不同的背景、不同政治观点的信息只有新闻(事实),而越来越多的新闻占据了大多数的版面,满足着社会大众的信息交流需求,新闻无疑取代了以往传统政论—政党报刊的主角——言论而成为报纸版面上的“第一小提琴手”。
②时效观念的重视:科学技术带来了新闻采集、传递、印刷、销售领域的伟大革命,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庞大的商业社会系统要求信息的准确和迅速,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这一切都导致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根本改变。这一观念一直延续要今天,成为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重要新闻理念。
③客观报道手法的形成:客观报道手法反对个人的意见,提倡写作的客观、公正、冷静、平和,主张在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之间划清界限,认为在记者不偏不倚、准确无误地提供了原始、真实的材料后,读者能够自己做出比较与衡量,得出理智的结论。2.试比较分析政论—政党报刊与廉价报刊的不同之处 第十一章 市场的竞争(下)(“黄色新闻”的泛滥)
一、名词解释
1、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是指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其特征包括:①运用强烈刺激读者感官的手法,夸大和重点报道犯罪新闻、灾难新闻、色情新闻和体育新闻;②版面上常使用充满刺激的煽动性大字标题,套红标题,经常用特大字号,甚至人工刻字,战栗读者;③滥用各类图片,大量刊登犯罪现场图解,色情凶杀照片,漫画,连环画,秘密照片等吸引读者;④常常使用各种欺骗手段和种种花哨的噱头;⑤重视出版新闻日刊,并通过刊登连续彩色画报和各种浮浅而又充满刺激的特写文章取悦社会不良阅读情趣;⑥对下层民众表示虚假同情,经常倡导发起一些所谓的社会改革运动,以期造成轰动性戏剧性的广告效果来增加报刊销量。
2、《纽约世界报》
《纽约世界报》是美国廉价报纸的典范。1860年创刊,1883年5月被普利策买下。普利策接手《纽约世界报》后,立即宣称在人事、办报方针、办报策略、风格原则各方面进行彻底改革。普利策迅速改革了编辑部,开始按照他的新型报业学说、方法和思路来指导《纽约世界报》。经过普利策和其同仁的不懈努力,《纽约世界报》的销量直线上升。1884年,该报日刊已达6万多份;1887年,该报在普利策主持下销量已达25万份,到1897年时,《纽约世界报》早、晚、星期日刊的总发行量已经超过了70万份,成为当时美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普利策改造《纽约世界报》的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3.《纽约新闻报》
二、简答题
1、试分析普利策成功经营《纽约世界报》的原因
①普利策在前任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廉价报刊”时期的“煽情主义”手法,尽力用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版面来满足广大中下层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他的报纸也注意用生动的方式对重大的各类新闻做翔实而全面的报道。②经常性地发送社会改革运动,“讨伐”时弊的不公,以期不断制造高潮,招徕读者,树立威望。
③玩弄令人惊异的花样和各种推销噱头也是《纽约世界报》增加报纸销量的特长。④广泛运用各类新闻图片、突出的大字标题——有时甚至是套红的大字标题、大幅的犯罪与色情照片、各种插图。
⑤创立独立编辑出版的星期日刊,借以吸引休闲时光中众多读者们的眼球。《纽约世界报》星期刊创办于1884年,除了日常的新闻部分外,众多的娱乐性专栏是它的特点,供妇女、青年、体育迷、文学爱好者阅读的特稿文章都刊登在这些专栏里。最受大众欢迎的是连载的滑稽连环画专栏。
⑥报纸售价低廉、页码数多。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报纸,《纽约世界报》的售价一直是低廉的,初期的《纽约世界报》在其报头的一边曾刊印一行字,夸称该报是“唯一只售两分钱的11页报纸”,以后,当报纸增至12—16页时,其售价仍为两美分。1896年该报在同赫斯特激烈竞争时还曾降价为一分钱一份。
⑦拥有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社论版。出色的社论版是普利策《纽约世界报》的一大优势,普利策极为重视社论,认为社论是报纸的心脏,也是报纸存在的理由。⑧普利策特别注重网罗一流人才,物色与培养能干的帮手,把众多才华出众的人物集合在《纽约世界报》旗帜下——当然,这也是所有成功报刊的经验之一。
2、试评价新闻史上的“黄色新闻”现象(1)新闻史上的黄色新闻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①经济的发展,企业和市场机制的成熟。②社会文化元素中,自由主义观念达到极点。
③读者的变化,一方面,大量的新移民不断涌入美国各个城市,另一方面,企业和城市的发展是工人阶级,小职员和市民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加。
④技术的进步,美国报业传播技术的水准满足了黄色新闻发掘工作的各个环节之需要。⑤黄色新闻的崛起与存在,旨在为商业报刊争取那些文字水平不高,偏爱家喻户晓的有趣故事和通俗小说,对普通社会新闻感兴趣的广大民众。(2)对黄色新闻的认识和评价 ①历来人民对黄色新闻的中,总体评价持否定态度的,黄色新闻的最大危害之一如埃默里先生所言,“塞满了普通人赖以获得消息和新闻的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同时,黄色新闻为了自己盈利的目的,刻意迎合或培养读者身上的一些低层次的阅读癖好,以便把他们的金钱塞进自己的腰包,这些所谓在新闻子市场上自由的贩卖“正当毒品”的现象,当然应该予以否决。
②黄色新闻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大众化的价值倾向并不一定全是低级与否定的,黄色报刊确实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这种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黄色报刊能面向读者,尽量迎合他们的口味——尽管读者的口味并不一定全是对的。黄色新闻的许多手法并不应该被一概抛弃:大字号的标题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版面环境中使用,有时的确可产生妙不可言的作用,人情味的写作风格,短小机智的特写文章,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对独家新闻的不懈追求,以及积极的参加进步的社会改革运动,这些都值得借鉴。③黄色新闻现象确实能够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专业判断能力,提示我们有分寸的采用许多种富有表现力的方法技巧,来为今天的报刊、今天的新闻事业、今天的大众和今天的世界服务。作为社会大众的信息传播机构,报刊有正当的理由更有责任面向读者,这是不言而喻的。新闻事业的大众化,在今天社会化了的世界里更为重要。
三、论述题
1.试论述黄色新闻存在的根本原因
第十二章 独立报业的典范(泰晤士报、纽约时报)
一、名词解释 1.《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是美国严肃高级报纸的代表,在全世界有相当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创刊于1851年9月18日,原为一份廉价报刊,原名《纽约每日时报》,创始人是亨利•贾维斯•雷蒙德和乔治•琼斯,后奥克斯和苏兹贝格家族先后接管该报。目前仍为苏兹贝格家族经营。《纽约时报》由于风格古典严肃,有时也被戏称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纽约时报》享有可靠的新闻来源的声誉,在新闻报道方面将自己看作是一份“报纸记录”。几经易主之后,《纽约时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该报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站在垄断资产阶级一边。2.《泰晤士报》
英国著名报纸。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在1785年创办,该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该报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英国资产阶级非政党报刊的主要代表。在经营上,割断和政府的联系,充分自立。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有独家新闻。言论上,标榜独立。另外,重视采用新技术。《泰晤士报》无明确的政党背景,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他是工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而能在工业革命后的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西方新闻学者们也常常称其为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现代西方独立报业的“鼻祖”。3.沃尔特二世 二.论述题
1.试分析《纽约时报》偏见与错误
①从政治观点来看,《纽约时报》全盘称赞西方“伟大的”民主自由传统,拥护和赞美美国式的生活方式,面对东方的社会主义事业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②从企业角度来看,《纽约时报》的主人们一直把追求利润作为一个最高的潜在目标加以追求,并且是他们个人好恶的角度,从更能拉拢读者、扩大销售的角度来完成这一目标的。③在20世纪,随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纽约时报》自身地位的升高,它越来越成为东部垄断资本集团的喉舌,同官方、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变得越来越保守反动。④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买进考尔斯传播集团后成为一家庞大的“时报有限公司”,名列全美500家最大企业之中,并且同其他大公司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连锁利害关系。在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上,《纽约时报》从来都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站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一边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2.简述主流权威大报(媒体)发展的经验
第十三章近现代通讯社的历史
一.名词解释 1.路透社
是英国历史最为悠久最负盛名的通讯社,它创办于1851年,创办人为保罗 朱利叶斯 路透。路透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初创时期以免费供给《广告晨报》两周免费“试稿”活动而获得成功,后积极拓展自己的海外通讯业务,挖掘和抢发了不少独家新闻,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今日的路透社是全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他在国外建有一百多个分社,并派驻和雇佣了数千名记者,每天发稿量近百万字,有一千多家国外报刊,电台电视台订购其新闻稿件,还有无数的跨国公司,商业大公司订购他的商业金融行情,路透社除播放旅游政治新闻外,他的经济和体育新闻也占重要地位 2.美联社
美联社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通讯社。1892年成立于芝加哥。前身为1848年墨西哥战争期间,纽约市的六家大报成立的“港口新闻联合社”,由纽约《太阳报》等六家报社创建。其后经过不断合并、改组,规模逐渐扩大。1900年总社迁至纽约,最初稿件只供给本社成员报纸,1945年以后开始向非成员报纸和电台供稿。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次权威性评比中,美联社总是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报社的鳌头。美联社于1995年成立了它的多媒体服务部,专门用网络向会员单位和非会员单位及时迅速地提供新闻、图片、音像等产品。同时,它还广泛地向各类用户提供从普通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报道、电视节目到专栏文章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服务。3.法新社
法新社是二战后戴高乐政府在原哈瓦斯通讯社的基础上,于1945年11月正式组建成立的一个受政府财政资助,半官方的新闻通讯社(尽管该社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社长由政府任命,其补助经费也由政府正式列入国家预算。1957年,法国国会通过的法新社组织章程法,规定该社按照企业法规经营,以完整而客观的国内外新闻提供给客户,收取费用。在章程中,依照英国路透通讯社的组织章程有关内容,专文指明法新社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损害该社新闻报道的客观准确性,同时,在任何情况下该社都不得接受任何政治和经济集团的控制。现在的法新社居世界五大通信社之列,总社每天通过各种先进设备,用近十种语言向全国播发六十万余字的新闻稿件通信,法新社在全国拥有三千多家新闻稿件订户,有着广泛强大的世界舆论传播力量。4.“三明治独家新闻” 5.合众通讯社 二.论述题
1.简答“三社协定“的基本内容
“三社协定”是指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通讯社和沃尔夫通讯社三家通讯社签署的旨在分割世界新闻市场的垄断性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路透社的垄断领域为大英帝国、荷兰及远东地区,除汉堡外,路透社关闭在德国及奥地利的分社,放弃在上述地域发布新闻的权利
哈瓦斯的垄断领域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沃尔夫通讯社的垄断领域为德国、奥地利、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及俄国。不过关于在德国以外的地区的垄断权,作为代价,该报每年须支付给路透社和哈瓦斯通讯社一定的补偿金额。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埃及及巴西为路透社和哈瓦斯的共同领域。路透社可以再发布因同纽约美联社签订的合同而收到的有关美国的新闻。
本协定指定国家以外的地区为“中立领域”,三社可以在这些地区从事新闻收集和发布自由竞争。
三社承认美国纽约美联社在美国的垄断地位,同时不设立妨碍各自领域内建立通讯社条款。2.论美联社贡献 客观性报道原则的确立
所谓客观性报道原则主要是指新闻报道活动中所坚持的专业性指导原则,它基本上有三个要点组成:独立立场,客观报道,平衡原则。其中的独立立场主要指新闻报道活动不受任何各方势力的影响;客观报道是指从事事实报道,不涉及意见评价的一系列标准化新闻写作手法;平衡原则是指新闻报道者针对利益各方的公正平衡、不偏不倚的报道原则。新闻标准化写作文本形式
美联社发展出来的新闻类专业化写作文本,其一是“5W1H”要素新闻写作范式;其二是现代新闻文本中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写作模式:其三是由新闻、通讯、特写和评论所组成的现代基本新闻写作文本。这些新闻标准化文本都是美联社记者和编辑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并对全球新闻行业的新闻写作标准文本的最终确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十四章 垄断竞争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
一、名词解释 1.报团
报团指一家报业公司在两个以上的城市中同时拥有两种以上报纸的一种垄断性传媒经营组织形式(报业公司),又称“报系”,即报业集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大批具有垄断特征的“报系”大众报业传媒组合形成了早期的垄断“报团”。最早在美国创办“报团”的两个人是爱德华·斯克利普斯和著名的“黄色新闻大王”威廉·赫斯特。他们所创办的“报团”在美国初期的八家报团中是最大最有名的。2.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是20世纪初在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新学说,该理论质疑之前盛行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传媒必须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其要点有:①传播事业对公众的福利必须负有社会责任,传播事业应当担负起消息和讨论的公共传播者的职责;②公众对于传播事业也有着特定的义务,同大众传媒一样,公众对于言论自由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义务,这就是帮助、监督大众传媒完成其肩负的社会职责;③政府对于传播界而言,不能仅仅只是允许新闻自由、消极地不去干涉新闻传播自由,它还必须积极地促进这种自由的实现。3.新闻集团 二.论述题
联系外国新闻发展历程论述社会责任论
第十五章 西方广播传媒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BBC BBC适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创始人是约翰·里思,他被后人尊称为“BBC之父”,旧BBC是1922年12月由伦敦六家主要电器制造商集资创立。1927年元旦,BBC改组,改组后的英国广播公司正式成立,英国王室特为它颁发了皇家特许状,有效期十年。根据该特许状,英国广播公司为公共营业性质的独立广播事业组织,拥有在英国进行全国无线电广播的垄断权,其经营政策与节目内容均由邮政大臣负责监督,经费来源仍然是靠收听费、收音机制造费专项税款及政府的资助。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经营着两个全国电视频道,六个联播节目制造中心,四个全国无线电广播电台和29个地方无线电广播电台,两种杂志,六个交响乐队和录音图书与磁带公司,是一个庞大的公共广播企业。其职员大约有三万人,机构庞大,设备先进,其广播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广播的规模也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2.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创办的第一个短波国际广播电台。它创办于1942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用五种语言开播来为战争服务。在二战期间,“美国之音”获得了一定声誉。50年代初期,作为反映美国政府官方意见的喉舌,作为国务院和美国新闻署的直辖机构,“美国之音”充当了冷战的急先锋。70年代,“美国之音”进行了内部改革,业务情况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今天的美国之音设有英语新闻及节目部、外国语言播音部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外语播音部最大,共有52个部门,而中文部又是外语部中最大的。美国之音以53种语言,每周1300多小时的时间,向世界各地广播。内容包括新闻、专题特写、音乐和评论,听众将近一亿人。3.CBS
第二篇: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
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
1、论述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新闻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表现:生存的需要;生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第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
1、物质条件的制约:载体、传播工具;
2、精神条件的制约:民族精神、国民性格、社会教育水平;
3、社会制度的制约。
第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两个极端倾向:夸大新闻传播的作用;给新闻传播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社会作用:
1、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组织、社会监督——政治工具。
2、实用主义新闻观:环境监测、联系社会、传承社会精神遗产、娱乐——信息传播。
2.工业革命对近代报业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各国经济飞跃发展,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之密切,人们对他们的信息需求大增。
(2)工业革命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从而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的加快,社会的信息需求进一步提高。
(3)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急需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于是国民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形成了新的读者群。
(4)由于邮电通信,印刷出版、交通运输的新进步,电报、电话、轮转印刷机、火车、轮船等新事物的出现,使得新闻的采集和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报纸也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从而直接推动近代报业的成熟。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报纸不仅能在经济上自立,而且还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6)从政治上看,工业革命后阶级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逐步成长的工业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新闻出版的自由度有所提高,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3、试论述大众化报业诞生的历史条件。第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1、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发达资产阶级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三权分离的民主政治秩序基本确立。
2、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法律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思想自由,从整体上保证了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客观上有利于大众化报刊的诞生。第二、城市规模的扩张。
1、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迫切希望了解新的城市和找到工作需要一种载体承载大量所需信息。
2、人口集中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都市成为商品贸易和信息交流中心,都市市民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
3、城市发展培养了报刊的潜在读者群体。第三、工商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广告又成了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广告费用的增加不但给报社带来高额利润和降价的空间,而且为其逐渐脱离经济上的依附关系,走上政治上独立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第四、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印刷技术的重大进展。
2、交通电讯技术的发展。
3、通讯社的出现及其发展。第五,通讯社的出现与专业化运作
通讯社为一种消息工厂,消息批发商,通讯社的出现和专业化运作延伸了报刊媒介的新闻采集手段,它的廉价服务降低了报社的成本,扩张了报纸的视野范围,加强了近代报刊的经营范围
4、廉价报刊成功的原因
廉价报刊迅速、持久繁荣的根本原因:成熟市场机制的形成。①报刊遵循市场生存经营规则,迎合大众实际文化水平及阅读情趣; ②改进发行方式,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革新报刊编排以吸引读者;
③报刊的成功吸引成熟市场的另一群体广告商。丰厚的广告费使报刊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如此一来,廉价报刊事业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循环圈:读者-广告-利润-扩大新闻再生产,最终促成报刊持续繁荣和发展
5、廉价报刊的历史贡献
①新闻本位观念的确立:为争取读者,新闻取代言论成为报刊主角,这一观念对现代新闻事业影响深远;(观点纸-新闻纸)
②时效观念的重视:赢得时效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
③客观报道手法的形成:廉价报刊奉行独立原则,提倡客观、冷静、平和。没有客观报道的提出,新闻就难以和政论分开,新闻就难以在当今社会占据重要的角色地位。
6、廉价报刊的历史地位
①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上的近代报刊;
②廉价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尽管廉价报刊因取悦读者而不择手段,以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但它确立的“读者至上”、“为公众服务”的信条,是值得肯定并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
6、通讯社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前提
1、工业革命促成了欧美各国经济、金融、贸易的国际化,统一的世界经济和信息市场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密切了各大洲、地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彼此了解对方的新情况、新变动,已成了现实生活的重大需要。
2、通讯技术的革命,19世纪初,工业革命促成了交通事业的革命性变化,汽船、火车出现。尤其重要的是,有线电报的发明及其实用化。
3、近代报业的发展,为通讯社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消息客户
7、早期工人报刊的特点、作用
早期工人报刊是早期工人运动的产物。正如早期工人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而显得很不成熟,早期工人报刊充满了幼稚的色彩:
首先,这些工人报刊几乎没有例外地以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因而其理论的宣传缺乏严密的科学性;
其次,除英国宪章派机关报外,大部分工人报刊都局限于经济斗争,以增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为目的,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
尽管如此,这些报刊在工人运动的早期阶段,敢于与资产阶级作正面的斗争,揭露阶级压迫的实质,对于启发工人的觉悟,团结工人队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8、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一词来源于普利策《纽约世界报》连环画专栏《霍根小巷》里的中心人物“黄色幼童”,身穿黄色衣服。
(1)定义: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售数额之目的的新闻报道。(2)特征:①使用煽动性大标题,红色或黑色特大字号,充满讽刺,经常对不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②使用种种欺骗手段:捏造新闻、闭门造车,或冒充科学,奢谈学术;或干脆自己制造新闻事件。
③对被压迫被剥削者,以及竞争中的失败者,表示“同情”,发起社会运动,声明与多数人站在一起。
④滥用新闻图片,为了煽情的目的,不惜伪造和偷窃图片。
⑤出版星期日增刊,刊登彩色连环画以及肤浅而又富于刺激性的文字。
(3)根源:新闻商品化以及新闻市场上不受任何限制的恶性竞争所致。无节制地追求高额利润导致现象不断。同时,另外一些因素也对这一现象产生的规模、形式予以制约及影响,如各国具体的读者情况、技术水平、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宗教力量等等决定了各国黄色新闻现象的差异。
(4)各国表现 ①美国:普利策《纽约世界报》、“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纽约新闻报》,(5)黄色新闻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辨证地评价西方新闻事业史上的“黄色新闻”现象 · 消极影响:
①煽情主义宣传,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准,践踏了新闻界长期奉行的最高标准—真实性原则。②煽情报道、犯罪新闻和耸人听闻的言语,毒害人心。
③黄色新闻一味追求利润和发行目标而将社会使命和社会公德置之度外,背离近代报业传统 ④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宣传,转移了普通民众对政治、经济斗争的注意,削弱了他们反抗政治阶级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意志。·积极报道:
①黄色新闻的故事化报道手法反映了报纸传递信息之外的重要的娱乐功能 ②黄色新闻的受众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受众观念较之政党报纸有了很大改变 ③对低层读者口味的迎合绝不仅仅是媚俗所能包容的,更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性功能的一种预演和初步发挥,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④发起社会运动,制造媒介事件以引导社会舆论的做法,为现代诸多媒介使用,除掉它的负面作用,它不失为一种媒介有效包装自己,扩大自我效应的手段,而且一些运动作用显著,也符合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①在报纸大众化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扩大了报纸的读者群,使报刊事业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大众的事业。
②业务上的变革:大量采用图片,多行标题,大字号,写作多样化,增加新闻特写法。③活跃了报纸版面,增加了报纸对民众的吸引力。
9.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过渡
19世纪末期,西方主要国家(如今的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这些国家的报业也有了重大变化,逐步由近代报业演进为现代报业。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近代报业发展为现代报业的转变时期,是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过渡最为重要的阶段。商业化、社会化和垄断趋势,成了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主要标志。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报业垄断基本形成的时期。商业化、社会化运行的结果是报业最终形成了国家报业垄断局面,有两种形态:英国的市场性垄断、德意志的行政性垄断。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报业垄断继续加深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报业经过短暂的恢复、调整,进一步向前发展。同时,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垄断局面都在加强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形成了少数举足轻重的“超级报团”或巨型垄断集团(2)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3)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
和这些特点相对应,就有了多种垄断组织形式:
(1)报业集团:这是传统的形式,通常指拥有两家以上相对独立的报纸公司(2)传播集团:指兼营几种传播产业、拥有几家不同类别的传播媒介公司(3)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既经营传播媒介,又经营其他产业的公司(4)跨国集团:跨地区跨国界的国际性的报业或传播业垄断组织
24、发达国家报业垄断的形成必然性的原因
(1)从经济上看,私人所有制和商业化经营,使报纸也像其他产业一样,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自由竞争、兼并走向垄断。经济上垄断资本追逐利益的结果,可以降低成本、资源共享、消除风险。可见,资本势力对于高额利润的贪婪追求,是报业垄断形成和不断升级的基本动因。
(2)从政治上看,资本势力为了控制经济必然要求控制政治,要控制政治就要控制舆论工具,其通过垄断控制了传播媒介,垄断资本势力就能得心应手为它的政治经济需要做宣传、造舆论,压制和排斥任何损害它的政治经济利益的言论和思想。可见,政治上是垄断资本力图控制舆论来影响政治的结果。
(3)从媒介自身上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闻媒介已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报纸的手工作坊性质不同,那时一个人数百元钱即可办起一家报纸。现在只有筹资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才能涉足报业,这显然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垄断报业公司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众多的报纸期刊书籍
拥有绝对的人才优势和众多精良的设备
可以出版合理地
经营新闻性和非新闻性事业
财力和物力
在庞大的企业集团内部
赚取超额利润配置并且充分地利用公司的人力
25、垄断的积极影响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1)组织大规模的产业集团,可以在经济上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投入产出比例(2)可以增强实力,提高在新闻市场上的竞争力
(3)也可以提高政治上独立自主的能力,防止或抵御来自政府或其他权势集团的压力
26、怎样评价垄断?
评价影响,关键是找“准度”。一般认为,规模适中的垄断对新闻事业是有好处的,因为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规模较大的垄断也不一定就没有好处(“言论的自由市场”因编辑权,把关权问题而与垄断资本有脱钩的可能)。要反对的是“一城一报”的垄断。
9、试评价报业垄断的结果。要点:①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报业所有权的集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必然导致报团的发展和一城一报现象的普遍化。② 报团由于拥有大量的报刊,控制了人们获得消息的来源,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操纵了社会舆论。③ 报团只是垄断寡头的马前卒。④ 垄断寡头通过如下方式控制报团,进而控制社会舆论: a.实行连锁董事制度,即互兼董事制度; b.收购报团的股票; c.利用广告来影响报纸的业务政策。
第三篇:外国新闻史整理后
第一章
1、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是开始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的第一位英国君主。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打击异教邪说,巩固王权,1557年,玛丽女王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出版行为,一律禁止。
3、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成立皇家出版法庭,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星法院。星法院完全成为压迫新闻自由的一个丑恶象征。4、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命令规定:(选择)
(1)一切印刷品需送交皇家出版公司登记,全部印刷商的印刷机械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2)除了剑桥、牛津大学和伦敦市以外,一律禁止印刷。(3)除非得到教会同意,不再允许出版商申请登记。
(4)印刷商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前请求许可,否则处以12便士到49先令罚款或坐牢等项处罚。
(5)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有搜查、扣压、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并有权对其实施相应的惩处。
(6)特许出版商的学徒以1至3人为限,剑桥、牛津大学等地印刷所各限有学徒10人。
5、法国封建社会波旁王朝三大官报系统:政治性的《公报》、文学性的《信使报》、科学性的《学者报》。
第二章
1、手抄新闻:14世纪到15世纪,随着意大利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变大,16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专业化的新闻从业人员,他们利用新闻信这种古老的媒介,借助当时最为先进便捷的交通工具抄录信息,分送各处,获取酬薪,史称手抄新闻,是近代报刊的主体,它的出现扩大了传播的规模和范围。
2、谷登堡贡献(事迹、名词解释):谷登堡是德国工匠,成功的制成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术,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等步骤组成的活字印刷工艺;同时他还制造了木制的、靠螺旋在印版上加压力的印刷机,代替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并印刷出版了著名的《四十二行圣经》等著作。
2.世界上第一份日报出现在德国的原因: 《新到新闻》
a技术原因: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源地。
b环境因素:这时的德国四分五裂,长期的战争和黑暗的统治,使得德国成为欧洲封建势力统治最薄弱的地方,这为报纸的自由发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1615年,被称为“德国报业之父”的艾莫尔创办了《法兰克福新闻》周报,是近代报纸的雏形,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4、1656年,由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张日报。
第三章 1、1690年,哈里斯发行了《国内外公共事件》报,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2、1704年,波士顿第一位邮政局长坎贝尔所办的半官方化地《波士顿新闻信札》,是美国新闻史上的第二张报纸。
3、曾格案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被捕,汉密尔顿为其辩护,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历史价值和意义地位:曾格案件是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政治独立的一支前奏曲,它鼓舞了殖民地整个新闻出版界、律师界等知识人士的反抗暴政的斗志,鼓舞可了殖民地民众自由独立的情绪。
4、詹姆斯·富兰克林的贡献:
(1)詹姆斯·富兰克林的首要功绩是:他为美洲报业摆脱专制的殖民地出版许可审查制度的羁绊,开创编辑、发行人独立的传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他对美洲报业的第二个贡献表现在报纸编辑业务上,最早在美洲使用了“讨伐式”的报道方式。(3)他对美洲报业的第三个贡献表现在他对报纸刊载文学作品的重视。
第二编 1、17世纪的弥尔顿、18世纪的杰斐逊和19世纪的密尔对“出版自由”这一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最先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树起“出版自由”大旗的是英国的约翰·弥尔顿。他的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出版自由》。内容:反对专制集权的书报检查制度,要求公民拥有依据个人的良知自由地获取信息、陈述及辩论的权力。弥尔顿坚信,真理是可以肯定、可以辨明、可以被表达出来的。
3、在弥尔顿思想的基础上,西方新闻界逐渐发展和形成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具有“自我修正”的属性。
4、杰斐逊认为自由的报刊应该成为对行政、司法、立法三权起到某种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利”。杰斐逊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1)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认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腐化堕落的胚芽,为防止政府退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防止犯错误,就必须通过报纸让人民中分了解公共事务。(2)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的意义,认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办法是新闻自由。(3)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
5、密尔《论自由》在说明、阐述新闻传播领域内表达公民个人思想观点的自由权力之必要时,提出了四大论点:(了解)
(1)如果我们压制某种观点和意见,那么我们就我们所能看到的结果来说,就等于压制了真理。(2)错误的意见可能包含着为发现整个真理所必需的那一点点真理部分。
(3)即使大家接受的意见是全部真理,但是他们往往习惯于作为一种先入为主而不是在理性的基础上来加以掌握的,除非他们是被迫来维护这种真理。
(4)如果大家接受的意见不是常常和别人的意见发生争执,思想就会失去活力,对于行为和性格就不会起作用。
第四章
1、知识税:所谓知识税,也叫印花税,是18C初英国政府开始对报纸、广告、纸张等印刷品所征收的一种税金。它是英国政府继1694年皇家出版特许制度失效后所采用的一种通过经济手段管制出版印刷事业、压抑新闻自由的特别措施,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知识税”。
2、英国控制新闻传播体系的手段:(1)知识税的产生
(2)秘密的津贴制度(收买手段)(3)司法煽动诽谤罪。(18世纪时,英国刑法对于出版传播事业的司法处罚主要有四种罪名:叛逆罪、总逮捕状、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罪)(4)报道国会新闻禁令。(国会这一封锁新闻消息的禁令和惯例,直到18C末叶经过约翰·威克斯案件后才被打破。)
第五章
1、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是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2、伏尔泰提倡实行“开明君主制”,要求公民拥有宗教信仰、言论和出版的自由。(伏尔泰关于言论自由 的名言:“我坚决反对您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您说出这些字的自由权力”)
3、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波斯人信札》和《论法的精神》。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提出“权利制衡”原则,导致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新闻传播事业“第四等级”地位的确立。
4、卢梭对启蒙思想运动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人民的“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5、法国大革命为人类奉献了伟大的《人权宣言》,该宣言的第11条款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时代传播体系的崇高目标、基本原则和思想灵魂。无论在当时看来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是最先进、最准确的关于新闻自由的规定。
6、法国革命派的代表性报刊是马拉的《人民之友》报;反革命的代表性报刊是罗儒教士的《国王之友》报;中立派的代表性报刊是庞库克的《箴言报》。7、1881年新闻法的确立,标志着法国新闻传播体制的最终确立。
第六章
1、亚当斯对美国革命的贡献:
(1)奠定了这场伟大的独立运动的理论基础。
(2)他把革命的独立观点,努力灌输到民众中去,点燃了革命之火。
(3)成立自由之子社;建立通讯委员会。这个宣传网络的“龙头”就是《波士顿公报》。
(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历史进程是在亚当斯等人的鼓动和操纵下展开的。(英国殖民当局称亚当斯等人为“木偶背后的提线人”)
2、迪金森对美国革命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在《宾夕法尼亚纪事报》上连续发表的12篇题为“宾夕法尼亚——农人来信”的系列政论文章。他被人们称为“革命的笔杆子”。
3、潘恩的主要贡献在于在革命时期发表了宣传小册子《常识》和《危机》。
4、争论-政党报刊的突出特征是;报刊相互间的党派谩骂。
5、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形成了两大政治派别集团:一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其著名报纸是威廉·科贝特的《箭猪公报》;其二是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派,其代表性报纸是本杰明·贝奇主编的《曙光女神报》。
6、“言论四法”的制订及取消——传播新体系的巩固。
第七章
1、“读卖瓦版”在日本最早见于大阪。它是一种不定期发行、单页出版的印刷品,用一种粘土烧制成版,印刷成页,其内容以社会新闻、市井消息居多,因沿街叫卖,故被人们称为“读卖瓦版”。“读卖瓦版”出自民间,制作和印刷者都隐姓埋名,是一种非官方的非法发行的出版物。
2、在幕府末期,出现了两种带有强烈近代传媒色彩的官方信息传播工具,这就是《荷兰传闻书》和《管板·巴达维亚新闻》。3、1871年1月创办的《横滨每日新闻》是日本最早的日报;1872年3月创办的《东京日日新闻》是东京的第一家日报。
6、“白虹贯日”事件:
1918年8月25日,全国84家报刊的记者云集大阪市,召开了“关西记者大会”,一致作出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总辞职,要求切实保障新闻报道自由,拥护确立宪政体制。积极报道大会消息的大阪《朝日新闻》登了该报记者大西利夫的一篇消息,用于使用了日语中代表灾难之兆的“白虹贯日”一语,寺内政府以“这一消息暗示革命”为由起诉。结果是刊登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已售报纸全部收回予以销毁,相关人员被处理,大阪《朝日新闻》自此元气大伤,再也不敢提倡自由主义的言论自由论调了。
“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一次笔祸。
第八章
西德和日本“切除和植入”政策的制定
第九章
1、廉价报刊是19C30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其基本特征是大众化、商品化和机器化,一些新闻史学家们因此把它称之为“机器的、群众的”报刊样式。
2、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9月3日在纽约市出版的《纽约太阳报》,它的创办者是本杰明·戴伊。
3、《纽约太阳报》成功的原因:(1)明确的独立的办报方针。
(2)在报纸内容上,注意刊登生动有趣的新闻以吸引读者。
(3)在写作上,文字通俗,情节夸张,富有戏剧性,以小说笔法来撰写新闻,注重消息的“人情味”(4)在版面上,版面活泼,突出大字标题,进行煽情性的版面处理。(5)在发行上,以街头零售为主。售价低廉。
5、《纽约先驱报》是1835年贝内特创办的,它具有以下特点:(1)坚持报纸的独立编辑方针。(2)《纽约先驱报》的第二个特色是顽强的专业进取精神,首创商业“金融版”专栏。(3)对时效性的认识,独家新闻(4)煽情报道
6、格里利的《纽约论坛报》提出了“到西部去”。“正派的便士报”,“伟大的道德机关报”。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确立了报纸理性原则,在办报方针上摒弃了一半廉价报纸的三种做法:煽情主义新闻、不健康的医药广告和虚伪的政治中立。
2)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3)该报还注意广招各方面人才。
8、英国第一张成功的便士报《每日电讯报》。1855年斯莱创办原名为《每日电讯邮报》的报纸,利维接手后将该报定价减半,成为英国首批便士报之一,使《每日电讯报》真正崭露头角,成为第一张成功的便是报的是利维之子劳森。劳森是它真正的缔造者,也是英国新型廉价报业真正的先驱人物之一。其成功原因:
(1)在报道方面,注意社会新闻,报道公众感兴趣的所有新闻。(2)努力采写独家新闻,派遣干练记者赴国内外热点采访。(3)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
(4)十分重视延揽人才,拥有英国一流的记者、作家、评论家。
9、新报人和新报业:)纽恩斯与《点滴》周刊
10、吉拉尔丹于1836年推出了法国第一份廉价报纸《新闻报》,从而成为法国廉价报刊事业的创始人。
12、政党—廉价报刊的比较:
(1)内容:政论政党报刊的主要内容不是普通的新闻消息,而是政论文章也即言论;廉价报刊的主要内容则是新闻,“新闻本位”几乎是所有廉价报刊的共同特征,在廉价报刊中,言论居于次要地位。(2)读者:政论政党报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上层的“智者”阶层;廉价报刊的读者则主要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中下层民众。
(3)发行方式和报价:政党政论报刊的发行方式是预定销售,由于预订费用较高,因此发行数量较小;廉价报刊的标准发行方式则是由报童沿街大声叫卖,而且售价低廉,每份一便士或略高一点,因而发行数量巨大。
(4)印刷手段:政党政论报刊时期,印刷技术还很落后,报刊印刷主要靠手摇印刷机;廉价报刊则依赖工业革命所提供的科学技术使用了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印刷机器,大大提高了报纸的生产效率。
(5)办报主体:政党政论报刊的发行人一般是一些政客或接受政党、集团控制的印刷商,而廉价报刊经营者主要是独立的新闻专业人员。
(6)财政经营:政党政论报刊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津贴,报刊以作政党喉舌为己任,不以营利为目的。廉价报刊的资金和利润全部来源于售报和广告收入,不接受外来津贴,保持财政独立。
(7)写作风格和版面编辑:政党政论报刊文章写作总是长篇大论、深奥艰涩、枯燥无味,其版面样式也是单一僵化、严肃呆板;而廉价报刊提倡写作“人情味”、戏剧化、短小幽默、机智风趣,版面形式活泼醒目,开始使用大字标题和新颖排版,以期方法吸引读者,击败竞争对手。
13.廉价报刊的基本特征: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政党。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刊。
(4)内容上重视地方新闻、社会新闻及各种休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降低售价、扩大发行。
第十章
1、普利策《纽约世界报》成功的原因:
(1)普利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廉价报刊”时期的“煽情主义”手法,尽力用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版面来满足广大中下层读者的阅读情趣。注意用生动的方式对重大的各类新闻做翔实而全面的报道。
(2)经常性的发动社会改革运动,“讨伐”时弊的不公,以期不断制造高潮,招徕读者,树立威望。(3)玩弄令人惊异的花样和各种推销噱头也是《纽约世界报》增加报纸销量的增长。
(4)广泛应用各类新闻图片、突出的打字标题,有时甚至是套红的大字标题、大幅的犯罪与色情照片、各种插图。
(5)创办独立编辑出版的星期日刊,借以吸引休闲时光中众多读者们的眼球。(6)报纸售价低廉、页码数多。(7)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社论版。
(8)普利策特别注重网罗一流人才,物色与培养能干的帮手,把众多才华出众的人物集合在《纽约世界报》旗帜下——当然,这也是所有成功报刊的经验之一。
2、赫斯特与普利策的“黄色新闻大战”:1895年秋天,赫斯特通过购买了《新闻晨报》并将其易名为《纽约新闻报》而打入纽约报界。
(1)赫斯特并在多方面向《纽约世界报》发起了第一次攻击“黄色大战”。
他的第一个措施是用高价收买最优秀的报刊人才。二是,请来了他在旧金山最好的编辑人员,《考察家报》张伯伦被调到《纽约新闻报》担任总编辑。
(2)赫斯特发起的第二次攻击则是在黄色新闻报道上同《纽约世界报》展开全面的竞争。
(3)赫斯特采取的第三次攻击,方法是在采访工作上投入大量金钱,力图通过独家新闻击垮《纽约世界报》。
(4)赫斯特发起的第四次攻击是展开同《纽约世界报》星期刊的激烈竞争。
(5)热衷社会改革运动的报道也是《纽约新闻报》学校《纽约世界报》并向其发动反击的招数之一。3、1897年,赫斯特将著名小说家戴维斯与画家雷明顿送往古巴,挖掘新的新闻资料。
4、英国黄色新闻的代表人物是,黄色新闻大王哈姆斯沃斯(北岩爵士)。他创办了《回答》、全国性的日报《每日邮报》、黄色小型报纸《每日镜报》。
5、《每日邮报》成功的原因:
(1)哈姆斯沃斯分析了英国社会的需要与报纸的积弊,一改当时一般英国报纸只报道片断的政治、社会生活的做法,使读者看到社会完整的图像。
(2)哈姆斯沃斯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制定了满足新时代读者的新闻原则即解释、简洁、清晰。标题鲜明,版面新颖,扩大报道面,经常改进内容等。
(3)重视健全的报业管理。其弟哈罗德是一位优秀的报业管理人才,协助他进行管理。
《鲁宾逊漂流记》最早刊登于《每日邮报》
6、法国最著名的黄色报纸是《小新闻报》和《巴黎人报》。
7、日本的黄色新闻报:《万朝报》
8、黄色新闻:是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只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9.黄色新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市场化竞争的追求高额利润原则日益成为新闻媒体的最高原则,以及西方新闻市场上不受任何限制的恶性竞争。
10、怎样评价普利策?
(1)作为美国新一轮新式新闻事业的领袖人物和现代报业的创始者之一,作为美国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和一员先锋大将,普利策给人留下了一个棘手的评价印象。
(2)虽然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褒多贬少,但对他那个时代新闻传播事业中出现的种种重大缺陷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黄色新闻顽症的形成,普利策负有不可推卸的过失责任。
(3)普利策并不是一个纯粹商人,但他又是一个最精明最成功的商人。他有这一整套关于报刊的作用、新闻的意义、评论的价值等等的系统思想。普利策的这些思想富有浓烈的民主进步色彩。
(4)普利策的报业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圣路易斯邮讯报》和《纽约世界报》的发刊词中。他宣称《纽约世界报》将追求最高的理想。
(5)他不仅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思想,而且还通过实际行动努力将这些思想付之于现实生活当中。(5)他干预社会生活,揭露伪诈不公的事例不胜枚举。
(6)普利策不仅以其民主报业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新闻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在新闻专业观念方面显示了其新式新闻事业领袖的巨大影响力。
(7)总而言之,他是一位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原则相混合的杰出人物。他坚信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之自由观念与原则,确切的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阅读趣味和不同阶层公众的阅读需要,并以现实的态度和丰满的手段满足了这些需要。
(8)在美国新闻教育事业方面,他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出资创办了著名的哥伦比亚新闻大学,从其遗产中流出25万美元作为一年一度的优秀新闻、音乐、戏剧作品的奖励基金,就是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
11、怎样评价赫斯特?
赫斯特在他漫长的88年之中,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矛盾的印象,并给批评或赞扬他的人们都留下了充足的例子。
(一)赫斯特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力:(1)、赫斯特在报刊数目和 销路总数方面所建立的出版企业是世界上较大的。(2)、赫斯特在新闻写作和处理,特别是版面安排、标题和图片安排方面推行新方法,在新闻采集、新闻制作等新机械的使用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3)赫斯特在许多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建设性的立量:他忠于美国,赞成实行普及教育和扩大人民的权力,他在漫长经历的个个不同的阶段,曾提倡并解决某些全国性的重要问题。
(二)尽管赫斯特创建了巨大的报刊集团,在美国的新闻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众多批评他的人们也从以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了反对他的有力依据:
(1)尽管赫斯特的大型出版企业一度曾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成就。(2)尽管赫斯特有钱,有着庞大的报业舰队、出版公司,但他并没有用此对社会施加良好影响。
(3)尽管赫斯特曾把许多新的读者争取到报刊阅读圈里,但是他采用的那种惊人的黄色新闻手法实在不可取,他们所造成的灾害和后患远远超过了所造成的某些正面影响。
(4)作为一种建设性的社会力量,赫斯特并不是出自真正的内心支持下层民主力量。
(三)事实上,赫斯特评论中的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赫斯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够敏锐了解世情的出版推销商。对经济利润的执着追求和自我狂妄是他报业生涯中最深层次、最为持久的原始动力。赫斯特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资本“报业财阀”,他深谙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做买卖的一切规则和细节,并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于其中,而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错综复杂、难以评论的矛盾现象。
第十一章
1.英国的《泰晤士报》被称为是“世界第一报纸”,西方新闻学者们也常常称其为现代新闻事业的“鼻祖”。《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1月1日,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
2、沃尔特第二对《泰晤士报》的改革(1)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开始实行一种独立的办报原则,率先在英国打出了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口号。独立原则:
一是设法建立起《泰晤士报》自己独立完备的海外新闻报道网络。1807年,沃尔特第二派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驻外记者鲁宾逊。
二是在经济方面,凭借广告和发行的收入做到了自给自足,摆脱了官方所谓的“自助”,赢得了经济方面的独立地位。
三是,在言论方面也越来越显现了独立原则。(2)在新闻写作方面,《泰晤士报》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提倡一种具有自身风格和文学价值的新式新闻写作。(3)《泰晤士报》在印刷方面素来领先。为了提高报纸印刷和发行的速度,不遗余力的研制和使用新式印刷技术。
(4)沃尔特第二之人善任、网罗精英,在他主持该报期间先后选择了两位出色的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
3、威廉·霍华德·拉塞尔是《泰晤士报》首席战地记者,也是世界上被誉为第一位伟大的战地记者。
4、南丁格尔经《泰晤士报》的报道,成为报刊史上的第一位超级明星。5、1981年,默多克购得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其他三个附属刊物的所有权。
第十二章
1、《纽约时报》原名《纽约每日时报》,雷蒙德创刊于1851年9月18日。
2、范安达时期《纽约时报》最著名的报道是对于泰坦尼克号的报道,和1925年1月24日对于日全食的报道(这是范安达指挥的最后一次报道)。还包括对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报道。
3、奥克斯时代《纽约时报》成功的主要原因:(1)高尚得当的新闻政策。(2)广泛详尽的新闻报道(3)独立公正的评论(4)报纸售价大众化(5)报坛精英荟萃(6)洁净美观的印刷质量
第十三章
通讯社是一种以批量采集、批量供应新闻信息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
1、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近代通讯社的先驱。创办人夏尔·哈瓦斯先于1832年成立翻译事务所,1835年在巴黎将事务所正式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
2、英国路透社是世界上目前历史最悠久的通讯社。
3、三社四边协定: 19C50年代起,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三家通讯社就有过一些交换股票行情的双边协定,协议交换新闻并规定了各以本国为发布新闻的范围,后业务跨国,为确认既成事实和各自垄断范围。1870 年又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该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地区。
4、三明治独家新闻:在布尔战争中,英伦三岛民众对马弗京战役极其关心,后马弗京城被英军解围,在布尔人中间的麦凯得到了这条消息,设法赶往东非边境,以五英镑的酬金请求一位火车司机将他已经写好的关于马弗京城之围已被英军解除的快讯送到马贵斯城英国东方电报公司的电报局去,为了慎重起见,麦凯坚持让司机吧电文折好,夹在这位司机的午餐,一块三明治面包中,后顺利送达,被称为“三明治独家新闻”。
5、合众国际通讯社是由斯克里普斯创办的和众通讯社和赫斯特创办的国际新闻社所组成。
6、美联社的前身是港口新闻联合社。
第十四章
1.报团:又称为报系,即报业集团,它是指一家报业公司在两个以上的城市同时拥有两种以上报纸的一种垄断性传媒经营组织形式(报业公司)。
2.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最早的报团(1)在报团的经营扩张与发展理念上,斯克里普斯有自己的一整套主张。他总是密切的注意报刊市场,在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型城市不断创办新报,而较少购买别人的报纸。
(2)普遍采取了一系列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办报方针来赢得读者的欢心。
(3)在美国的中小城市发展自己的势力,所办报纸几乎都是通俗廉价的“大众化的晚报”。
第十五章
1.炉边谈话:广播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1933年3月5日,罗福斯在危难中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面对奄奄一息的国家经济,面对迷茫恐慌的民众,面对攻击他的“新政措施”的敌人,罗福斯总统迫切感到在复兴经济之时首先必须振奋民心,鼓舞民众,向人民直接解释“新政”的纲领、意义和措施。他决定利用新兴的大众媒体,在广播中发表演说,直接向全体美国人民讲话。3月12、5月17日、7月24日、11月24日,罗福斯总统闲适随意的坐在白宫楼下的起居室里,在夫人的陪伴下,通过实况广播向千百万美国普通大众发表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演讲,这就是著名的炉边谈话,一个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史上的伟大里程碑。2.“美国之音”创办于1942年,二战之中,对外广播。
3.爱德华.默罗把《现在请听》广播节目变为《现在请看》电视专栏节目。爱德华.默罗的电视实践活动在美国电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4.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7.美国“七人联邦传播委员会”又称“联邦通讯委员会”简称为FCC 8.KDKA广播电台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电台,于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匹兹堡开始播音。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早获得营业执照并开始正式播音的广播电台。9.爱德华·莫罗,被称为美国广播界的宗师。10.广播之父:李·德福斯特。
第四篇:外国新闻史
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行业,是在初级的新闻传播活动长期演进的基础上,再后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孕育产生的,它有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广泛新闻传播这两个特点。(广义)
新闻事业指新闻媒介,包括电台,报纸等(狭义)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形式上划分)
1、口头新闻传播(时间最长)
① 人们用口头来进行信息交流、新闻传递的活动(语言产生之前,是非语言交流,用手语、体语进行信息交流),语言是人类新闻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② 其新闻性一般在发生战争等重大事情时体现(雅典战争时的马拉松)③ 同时还有:标记传播(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珠贝传令)
声光传播(声:鼓声,吹号;光:烽火,烟)
图式传播:艺术的起源,文字的发轫,最高级
2、手写新闻传播
① 口头新闻并未消失,如捎口信、新闻发布会等 ② 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
埃及植草文字,印度印章文字,中国甲骨文,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③ 书写工具的出现完善了文字传播
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信息传播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保留的时间更长久
④ 两种主要形式:官方公报:公告式,最早古罗马时期,唐,邸报
新闻信:上流社会私人之间,古罗马,西罗马 西方早期最早最优秀的短新闻
私人信:西赛罗:保留900多封新闻信
小普林尼:记叙了意大利南端的火山爆发,埋没了城市,后来1000多年后,城市被发现
古罗马出现了最早的以抄写官方公报,收集信息为生的新闻记者
3、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是第三个里程碑
雕版——胶泥活字(毕昇)——木活字(朝鲜)——金属活字
十四世纪德国人古腾堡改进活字,发明印刷机,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后来欧洲广泛运用,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新思想的产生有巨大作用,对欧洲经济有巨大影响,一项科技发明常常带来这个社会、时代的变迁。
近代报纸的产生:
17世纪,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最早的报纸及日报均诞生于德国。
近代报刊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工业革命与廉价报纸、无产阶级报刊产生与发展、过渡时期的报业和现代报业的产生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纸
1、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将诶及利益出发,进行论争,史称资产阶级政论报纸时期。
2、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如英国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3、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受两个因素制约: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政党报刊为主的原因:
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要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正当。政党报刊的特点: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
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
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
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继《太阳报》之后,戈登·贝内特主编的《纽约先驱报》,霍勒斯·格里利主编的《纽约论坛报》等廉价报刊相继出现。这样,报纸便从“政论报纸”过渡到了“大众报纸”时代。
廉价报纸盛行的原因: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心动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廉价报纸的特点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为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商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无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工人报刊首先出现在英国,最著名的是英国的《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
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3、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1912年创办的《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
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
1、它的办报宗旨在于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
2、内容主要是批判旧世界,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战,也要同工人运动内部种种错误思潮和资产阶级影响作斗争
3、它同劳动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
4、它是党和公会的宣传机构,党和公会的领导人往往是报纸的负责人或主编
过渡时期的报业
19世界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近代报业逐步向现代报业过渡,这一时期的报业统称为过渡时期的报业。这一时期报业最大的变化是黄色新闻的泛滥和报团的出现。
过渡时期报业的特点
1、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的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的主体
2、报纸面向大众发行,销量大增,有的大报发行量超过一百万份
3、报纸在相互竞争中逐步兼并几种,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集团
电子传播
电子传播指的是20世纪星期的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由印刷传播为主,进入了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并驾齐驱的现代大众传播时代。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1、数字化。互联网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它传播的是在时间和幅度上离散的数字信号
2、信息容量大
3、多功能
4、多媒体。(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
5、链接。超文本链接成为网络的最大魅力所在
6、星状网络。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
7、交互性。信息不再是被推给消费者,而是人们自己将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
8、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
9、全球传播
英
国
第一家印刷所,1476年由威廉·卡克斯顿开办 第一位报人,出版商纳撒尼尔·巴特
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1621年8月31日由出版商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马斯·艾克尔创办
第一张报纸《牛津公报》,165年11月16日创办
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由马利特在伦敦创办,马利特还是英国保人中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的人。
丹尼尔·迪福,英国第一个职业记者,被称为“英国报业之父”。
弥尔顿及其出版自由思想
约翰·弥尔顿,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出版了《论出版自由》等著作。
1644年,弥尔顿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地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并将其出版,这就是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该书至今仍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思想的经典论述,它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书中主要观点包括:1.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2.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3.“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为争取出版自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留下来的早期文献。
弥尔顿倡导自由的同时,还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
米尔顿的核心主张即为:“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
洛克及其对自由主义哲学的思考
约翰·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接触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智论》、《论宗教宽容》等。
洛克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具体观点有:
1、人的自然权利有思想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和惩罚权。自由其余一切的基础。但离开思想、医院、意志,就无所谓自由。自由人能凭头脑中的思想,自由地说话或保持沉默,才算获得了言论或保持安宁的自由2、3、任何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即任意使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道理上讲,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抛弃自己的观点,盲从于不可理解的权威,无论人们的理解多么错误,理性是其惟一的想到。在不同的见解中保持和平、履行人类的职责和培养友谊,对所有人有益 《泰晤士报》
1785年1月1日,由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19世纪中叶,《泰晤士报》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1855年以后,廉价报纸的兴起使该报大受影响,虽然它竭力维持权威地位,但销量已不能与大众报纸相比了。
1907年由北岩接手
二战中,《泰晤士报》按照主编道森的要求,纵容绥靖政策
《每日电讯报》
1855年由斯莱上校创办。
劳森掌管报纸大权时期,《每日电讯报》暂露头角。在编辑上,采用美国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多项标题以示强调,这事英国报纸标题革新的开端。
《每日电讯报》是英国廉价报纸的先驱。
自由理论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改革家。
他在《论自由》一书中全面论述了封建专制的严重危害,以及言论自由与个性解放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该书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为自由主义辩护并进行充分论证的经典作品。
书中包含的主要观点有:
1、每个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应享有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
2、对于思想、意见是否正确的判断,密尔认为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力图窒息的意见是谬误;即使我们确信,要窒息它也仍是一个罪恶。
3、对于不同意见,必须兼顾双方、无所偏重,仔细辨别冲突双方的理由,才能获得真理。
4、关于对真理压制的后果,密尔说真理的真正优越之处在于一个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尽管可以一次再次被压熄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他 重新发现出来,直到某一次的重现恰好情况有利,它暂露头角,能够抵住随后再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
北岩
北岩勋爵,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1896年,他在伦敦创办《每日邮报》。《每日邮报》针对中产姐姐、广大劳工和妇女,开阔读者的眼界,使读者看到社会完整的图像;制定了解释、简洁、清晰的新闻原则,培养训练优秀的新型记者和编辑;并且拥有健全的报业管理体制。《每日邮报》的成功标着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1907年,北岩接办《泰晤士报》
报团
北岩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
大型报团:新闻国际公司——默多克——《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今日报》《太阳报》《世界新闻》
镜报报业公司、快报报业公司、联合报业公司、汤姆森集团公司、皮尔逊-朗曼公司、合众报业公司、电讯报业公司等
路透社(英国)
1851年创办于伦敦,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
路透创办通讯社后,在路头上的努力下,路透社的新闻不仅详细、准确、迅速,而且还有一些其他记者无法采访到的材料。
在路透社与哈瓦斯社、沃尔夫社缔结了“三社四边协定”后,路透社划分到了大英帝国、埃及、土耳其和远东地区。
路透社的业务主要有:
1、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光,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2、向全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
互联网迅速普及后,路透社也紧跟时代步伐,开通了网络服务。
法国
1777年1月1日,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创办 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各项重大原则
《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
统治法国新闻界的三大报纸是《公报》、《学者报》《信使报》
《公报》,1631年,由法国新闻之父 泰奥夫拉斯特·勒诺多创办
马拉和《人民之友报》
让·保尔·马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新闻记者,受百科全书派影响
哈瓦斯社(法国)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新闻通讯社。1835年由法国人查理·哈瓦斯在巴黎创办。
沃尔夫社(德国)
1849年由德国人伯纳德·沃尔夫在柏林创办
美国联合通讯社(美国)
1848年由美国纽约刘家报纸联合成立,原名港口新闻联合社,1892年正式改组为美联社
第五篇:外国新闻史
一、填空
1.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2.最早的定期报刊诞生于德国。1609年德国出现两种周报(1)《通告报,又名新闻报》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2)《报道》曾刊登加俐略制作一台新的望远镜的消息。英国最早的定期报刊是《每周新闻》;法国的定期报刊出现于1631年:《各地见闻》 3.1615年,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了《法兰克福报》,该报被视为实际上第一家真正报纸,艾莫尔也被称为德国报业之父。最早的日报诞生于德国,1650年莱比锡的《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4.法国第一张日报是1777年1月1日创办的《巴黎新闻》
5.美国第一张日报是费城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1775年创办时为周报,1783年改为日报。6.英国第一张日报是《每日新闻》,由爱德华·马莱特创办于1702年3月11日。7.英国《每日邮报》的创办人艾尔弗雷德被封为北岩爵士。《每日邮报》的创办成功标志着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8.英国最早的报团是北岩报团。
9.英国的路透社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之一。10.世界出名的高级报纸之一的《泰晤士报》于1785年创办于伦敦,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11.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放电视节目,是世界电视事业的正式开端。12.1450年,德国工匠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13.《法兰克福报》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14.沃尔夫通讯社是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和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15.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是古罗马的《每日记闻》。
16.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份有期号的定期刊物是1690年9月25日由本杰明·哈里斯在波斯顿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月刊。17.詹姆斯·贝内特于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被称为第一张现代报纸。18.在美国,赫斯特被称为“黄色新闻鼻祖”。19.美国对外广播最重要的是美国之音电台。20.斯克里普斯报团是美国最早的报团。
21.廉价报纸时代纽约的三大便士报是《太阳报》、《先驱报》和《论坛报》。22.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是约瑟夫.普利策。23.24.25.26.美国第一份每日出版的报纸是《波士顿报》。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日本的《读卖新闻》。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是NHK。日本的第一家日报是《横滨每日新闻》。
27.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人民之友报》 28.法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新闻法,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塞尔新闻法 29.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 30.《法兰西共和国公报》,是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 31.《杜歇老爹报》,为公社时期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3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人权宣言》 33.吉拉丹的新闻报连载巴尔扎克的《老姑娘》,开法国报纸刊登长篇小说的先河
二、名词解释
1.《泰晤士报》:英国著名报纸。创刊于1785年1月1日。该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
2.曾格案件 :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3.资产阶级政党报纸: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这些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性,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为政界和上层人士。
4.KDKA电台:世界上第一座有正式营业执照的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广播电台。
5.普利策: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在他的经营下,《世界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开创了廉价报纸成为报刊主体的时代。
6.阿道夫奥克斯:美国报纸发行人,他从1896年后拥有《纽约时报》,并使该报成为世界最杰出的报纸之一。他反对黄色新闻,强调全面而详实的报道
7.高级报纸: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谨,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读者大部分是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泰晤士报》,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高级报纸
8.1881年新闻法:1881年,第三共和国议会通过。标志着法国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最终确立。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9.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塞尔新闻法,路易十八颁发,废除了出版预审制、保证金制和印花税制。从诞生到废纸不过半年时间,却有重大意义。他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10.北岩爵士:原名哈姆斯沃斯。1896年他创办了《每日邮报》,此后又创办了《每日镜报》,是英国现代报业的始祖、黄色新闻的始祖。他的北岩报团开始了英国报业的垄断化进程。
11.知识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规定对报刊征收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这是资产阶级政权控制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1855年前后取消。
12.路透社:路透社于1850年由德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德国亚琛创立,1851年迁址到伦敦 13.美联社:1848年墨西哥战争期间,纽约市的6家大报成立了 “港口新闻联合社”。1892年,成立美国联合通讯社
14.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总部在巴黎。二战后,法国戴高乐政府将战争期间4家反法西斯通讯机构合并,于1944年9月在哈瓦斯社基础上组成法国新闻社。15.哈瓦斯:夏尔“哈瓦斯(1783~1858),原为葡萄牙人,1835年创办哈瓦斯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
16.每日电讯报:是英国第一家成功的大众化报纸。由斯雷在1855年6月29日创办,在约瑟夫”摩西“莱维收购后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获得快速发展。
17.人民之友报:1789年9月12日,马拉创办《巴黎记者报》,四天后改名为《人民之友
报》,后又改称《法兰西共和国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18.杜歇老爹报:1790年9 月6日由雅各宾派著名记者阿贝尔创办,文字通俗,文笔泼辣。
19.新闻出版自由法:1881年,第三共和国议会通过。标志着法国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最终确立。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0.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本杰明”戴1833年9月3日创办。坚持低价发行,内容主要是软新闻:地方新闻、社会新闻等,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
21.纽约时报:851年雷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该报摒弃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了《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翔实、言论平和。该报对南北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它实际上始终反映雷蒙德的党派倾向。
22.每日邮报:英国现代报纸的早期代表。1896年,哈姆斯沃思创办。是在廉价报纸基础上产生的,但又有新的发展。报道范围广泛。比上层报纸有更多的社会新闻;比一般廉价报纸有更多的重大新闻报道。
23.黄色新闻:美国黄色新闻,指建立在煽情主义之上,注重犯罪新闻、丑闻、性、灾害和体育等问题的新闻报道,大字号煽动性的标题,滥用照片。名称起源于《纽约新闻报》和《世界报》“黄孩子”栏目之争,黄色新闻1899~1900年达到高峰,之后逐渐衰落。
24.约翰威尔克斯:英国历史上著名报人。创办北不列颠人》报,威克斯在人民的支持下向反动的“煽动诽谤法“和”禁止国会报道令“发起攻击,为这一禁令在英国的废除做出了贡献。
25.塞缪尔亚当斯:美国革命家、政治家。生于波士顿。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自由之子的创建者之一和领导人,反对食糖条例、反对印花税条例、反对《唐森德税法》,策动波士顿倾茶事件,震惊全美。
托马斯潘恩: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常识》、《危机》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1791年潘恩撰写了《人权论》,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人权论》一书是潘恩对法国大革命的最大贡献,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他给全世界指明了自由之神。26.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立于1927年2月,原为16家广播电台联合组建的独立广播电台联营公司。11931年7月在纽约的电视台试播电视,1939年10月正式播出。成为美国最大的电视集团和广播集团。
27.普利策奖:普利策1883年接办《世界报》,是美国黄色新闻潮的发动者之一。他在遗嘱中宣布捐赠250万美元作为建立新闻学院的费用,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奖给优秀的文学、历史、音乐和新闻作品。其中新闻奖的比重最大。普利策奖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奖励。
28.三社四边协定: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的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写与发布。
(一)路透社的垄断领域为大英帝国、荷兰及远东。除汉堡以外,路透社封闭在德国以及奥地利的分社,放弃发布新闻的权利。
(二)哈瓦斯的垄断领域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三)沃尔夫通讯社的垄断领域为德国、奥地利、斯堪的那维亚及俄国。不过,关于在德国以外的地区的垄断权,作为代价,每年要支付给路透社和哈瓦斯社一定金额。(四)纽 3
约联合新闻社:美国。采集的新闻经由伦敦供给欧洲三社,欧洲三社发往美国的消息 也只供给该社
三、简答
简述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
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人们通过单词、数字及其他代号,加上语言的逻辑规则来交流。语言产生使人们的思维能力加强,使人们在音讯传播的长度、深度、广度有了进步,使经验世代相传。语言的运用使人们信息交流的传播和接受速度加快。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局限的束缚,促进人类社会化进程
3)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传播史上竖起了第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大量而迅速的复制信息,深刻影响了人类了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
论出版自由的内容与意义
关于出版自由的经典论述:论出版自由(约翰 弥尔顿)1644年
1)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有知的权利。2)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利益集团利益而自食其言,重复封建王朝的出版政策。
3)弥尔顿第一次明确指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他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这本书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的论点。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了自由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概念。作为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在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廉价报纸
也称“大众化报纸”,指的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兴起的一种资产阶级商业报纸。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二三十年代又出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浪潮。在这种形势下,报业逐步向社会中下层扩展。美国在三四十年代,东北部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率先出现了一批面向平民大众的廉价报纸,以后这类报纸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成为一种新的办报潮流。美国廉价报纸的创办受到英国早期无印花报纸的启发和影响,而美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又极大地影响了英国以及欧洲报业的演变。廉价报纸大多是私营的商业性报纸。大致在南北战争(1861-1865年)以后,独立的私营报纸才全面取代政党报纸,确立了在报坛的主体地位。1880年全国有报纸7000来家,大部分是私营的商业报纸。
法国新闻自由争取史
自由不是给予的
法律上废除检查制度:
英国:1640、1679两度废除,1634、1662和1685年恢复,终于1695年废止;--渐进式 法国:1814年;--突变式(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P153)法国虽然在15世纪末就出现了近代报刊,但是新闻出版始终是王室的特权。国王和王室却可以将这一特权授予他人,获得授权者必须保证不违背王室的一切规定且要交纳各种税金。国王认命“新闻出版检查官”对全国的所有出版物进行预先审查。
英国知识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对法国产生了影响。进入18世纪,法国的新闻自由思想通过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得到充分的阐释和传播。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各等级、各阶层纷纷上书要求新闻出版自由。而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则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位阐发新闻自由立法的政论家。《人权宣言》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有责任。”这个条文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参考的典范。
但是,法国的新闻自由制度并没有随着这个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条款的诞生而确立,而是随着法国革命、复辟的曲折进程而经历了逾百年的磨难。1793年,执政的雅各宾派对反对派的报刊实施无情的镇压;拿破仑执政后,查封了全部反对派的报刊和独立党派的报刊。法国新闻学学术界认为,拿破仑统治时期是近代法国新闻出版业所处环境最为恶劣的时期。其后,复辟的波旁王朝设立《钦定宪章》,表面上保护新闻自由,但不久又抛出《七月赦令》,宣布全面停止新闻自由。在此之后几十年内,随着复辟势力和革命势力力量的消长和反复,新闻检查制度也时而取消、时而恢复。法国新闻自由的确立是以1881年7月29日《新闻自由法》的公布为标志的。该法承接了《人权宣言》的规定,全面否定了先前与新闻自由相冲突的所有做法,特别是预先检查制度。该法还规定,判断新闻出版活动是否合法应当由法院而非政府来裁决。法国的《新闻自由法》还详列了事后处罚的规定,对媒体的教唆罪、诽谤罪、妨害公共秩序罪行为予以追惩。然而《新闻自由法》所规定的新闻自由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仍长期由国家控制。这一状况直到1980年代才得以改变。1981年社会党上台后,通过法令允许建立私人广播电台,放弃国家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垄断。至此,法国获得历史上最充分的新闻自由。
便士报的历史成因
《纽约太阳报》开了廉价报纸的先河,而一发不可收。它的诞生,是西方新闻传播史上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新闻理念、新的报道方式和新的经营之道,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预示着“大众传媒”时代的诞生,使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政治背景: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建国。美国建国之后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相对保守的联邦党和比较开明的民主共和党,两党的争论使得美国报刊进入政党报刊时期。1经济技术背景: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正飞速进行。工业化的进行也带动了城市化的发。此外,印刷出版技术得到大大改良。这为廉价报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文化教育背景:19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日益普及,公民识字率上升,为报纸造就了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19世纪30年代,首先由美国的《纽约太阳报》带头,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在《纽约太阳报》的成功示范下,各地也竞相开办“便士报”,除《太阳报》外,当时美国大众报纸主要有:詹姆士·戈登贝内特1835年创办的《先驱报》,霍斯勒·格里利1841年创办的《论坛报》等。此后,以普通劳动者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化的报纸,就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
便士报的崛起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城市大量产生并迅速繁荣,人口激增,教育普及,工商业发达。
BBC的发展
BBC广播网:成立于1922年,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广播。1927年改组为公营公司。
5个全国性广播电台;BBC国际台;BBC监听台; BBC国际广播已覆盖全球,有 1.43亿听众。1936.11.2电视开播。BBC电视 如TV1、TV2等;BBC把“客观、公正”作为报道的总方针,并以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赢得了世人对它的尊敬。总结:BBC堪称当今世界上机构最庞大、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家新闻机构。随着电子技术进步,BBC进入电视业。1936年8月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一家电视台,是英国电视事业的开始。1067-1971年对国内节目进行改编。从1997年开始,BBC实施一整套改革计划。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实行制播分离,调整新闻节目,向数字化迈进
1.独家垄断时期。BBC英国广播公司(BBC):1922年10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5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后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改组后,享有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持续独家垄断状态到60年代。1936年,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54年BBC独占经营电视事业的局面被打破。1973年其垄断广播的局面也被打破。目前英国是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共存。BBC仍然是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受政府和议会的制约。但是它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又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和业务上的独立性。BBC的业务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宗旨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应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必须是“健康的、良好的”。特点:新闻节目中,惯用客观报道手法;娱乐节目比较正统。而且一贯重视受众反馈研究。
2、“双头垄断”时期。二战后英国允许开办商业电视,建独立电视局负责管理。英国决定开放商业广播时,将独立电视局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IBA的节目内容比较健康端庄,对广告的处理较为得当,在观众和听众中有广泛影响。人们把这种格局称为BBC和IBA的“双头垄断”。
3、竞争时代。70年代以后,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发展起来,这使BBC和IBC的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1990年广播法》:1992年正式施行。新广播法的基本意图是要开放广播电视市场,创设更为自由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广电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求切实保证节目质量。
四、论述
托马斯杰弗逊的新闻自由思想
(1)托马斯.杰斐逊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资产阶级革命家。(2)杰弗逊在新闻自由方面的主要贡献:独立战争后,杰弗逊在同联邦派的斗争周,捍卫《独立宣言》规定的人民民主权利,就出版自由和汉密尔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杰弗逊的观点是:①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②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③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最终,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其中第一法案规定国徽不得指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1775年执笔《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
杰斐逊的上述观点在新闻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新闻出版自由思想,推动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
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史
1775-1872年,美国的党报时期。19世纪30-50年代纽约四大美分报:1833年《太阳报》、1835年《纽约先驱报》、1841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1年《纽约时报》。19世纪末美国第一个报团:斯克利普斯报团。19世纪末黄色新闻潮的涨潮和20世纪初的退潮,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小报热”。1896年《纽约时报》形成美国高级报纸的传统。1900年美联社正式成立。1920年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匹茨堡)20世纪20年代两大广播公司NBC和CBS。FCC(1934年)的建立,反托拉斯法和第三个大广播公司ABC的形成(1945年)。1921-1967年 李普曼在报刊专栏作家的岗位上,一生写作1万多篇报刊专论(分别在《世界报》、《先驱论坛报》、《新闻周刊》发表),共汇集91卷。1923年新闻周刊《时代》创刊。
1941年电视台正式商业运营。1942年VOA开播。1953年《花花公子》杂志创刊。1958年合众社与国际社合并。1967年通过公共广播法,形成非赢利CPB公司。1980年CNN开播。1996年通过新电信法,新一轮电子传媒的急剧扩张和兼并。
新闻自由的历程
星法院:1487年,星室法庭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从国王咨议会中分离出来。570年,皇家出版法庭,1641年,取消。1586年的《星法院法令》,1637年,星法院再次颁布印刷法令
研究新闻出版自由的历史,英国是最丰富、最完整的案例(展江)
背景: 1538年开始实施的星法院控制着全英的报业,直到1641年才被废止。但其后,英国议会实施《英国检查法》。被认为“讨厌的作品”的作者、印刷者或被吊死、肢解或被砍去手足,或仅仅“根据法官一时的脾气”,就被罚款或被送进监狱。
15世纪;1476年出现第一架印刷机;1484年理查三世发布出版诏令,鼓励外国人在英经营印刷业。1484年国会的一项商业性立法为英国未来成为第一个出版自由国家奠定了某种基础。都铎王朝:发放许可证、实行事先约束
(一)亨利八世1530,建立皇家出版特许制;1534年,“事先约束”新闻书;英国:1513年出版过有关苏格兰战争的新闻书。16世纪末的书中常带有“真实的新闻”“真实的报道”等词。
(二)玛丽女王王室1557年责成书商公会发放印刷许可证,规定每本书必须得到许可方能出版。
(三)伊利莎白一世:1559年的一道法令规定出版由大主教进行管制。“星法院”不得报道和评论国内政治,是出版界与官方斗争的焦点。“成为英国报纸出现前一长段历史中禁止自由发表意见的又一障碍”。1487年,星室法庭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从国王咨议会中分离出来;1570年,皇家出版法庭;1621年,现代报纸的雏形“科兰特”出现在伦敦街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报纸1641年,取消。律例;秘密审判;酷刑。1586年的《星法院法令》;1637年,星法院再次颁布印刷法令。1641年:在大革命的背景下,特许出版公司和星室法庭取消,新闻出版完全自由。星室法庭的废除;1643年,恢复特许制度,成立出版检查委员会1649年克伦威尔执政:除特许者外,一律不准从事出版活动,恢复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出版自由,在17世纪的英国经历了起伏消长的变动。在动荡和内战期间,自由得以延伸,而在政权又到了一个人的手里的时候,便又萎缩了。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恢复了旧的出版管制方式;指定两份保皇派的刊物为官方刊物;1662年《印刷管理法》;《许可证法》。1663年任命了皇室新闻检查官 英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1665年,《牛津公报》
1694年,各种垄断出版的法律失效。1695年:报刊许可制的终结1792年:福克斯诽谤法案的颁布。政党政治繁荣是18世纪英国政局的一个鲜明特征。1853年:广告税废除1861年的最后一项知识税被废除,英国限制新闻出版的法律全部消失,新闻出版自由得以最终确立。大卫·钱尼:“人们一般认为,英国报业是在19世纪中叶取得自由权的。”
几个主要国家(英法美)新闻业发展的特点。
几乎每个国家的新闻传播业都与其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新闻传播业的前进,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也折射出这个国家的社会情况,甚至有时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1)英国新闻业发展特点:①政治的妥协性造成了新闻传播业的渐进式发展。在英国的政治发展史上,以妥协求发展是其最大的特点。英国的这种政治特点造成了其新闻传播的渐进式发展。②经济的扩张性给新闻业带来了世界性的影响。经济的扩张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世界性的影响,这一方面《泰晤士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③工业革命后,由于技术的发展,成本大大降低,这也使得许多廉价报纸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报纸行业日益繁荣。以后的通讯社,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发展都有赖于科技的普及。
(2)法国新闻业发展特点:悠久又年轻。①1631至1789年是法国典型的官报时期,法国历史上缺乏中间状态,绝对专制的历史长久。②以暴力解决问题成为传统,愿意参与政治,政治激情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群众行为的动力,从1789年《人权宣言》提出新闻自由到1881年法律上确立它,经历了七次政治暴力的变动,耗时近百年。③1944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9·30”法律使原有报刊几乎全部停刊,由游击队的报纸替代,使法国报刊出现断代。④广播电视实行国营体制,造成巨大亏空,直到20世纪80年代仿效英国模式形成公营私营并行体制才稳定下来。⑤政府对报纸和广播电视长期实行二元政策(区别对待),对报纸的态度宽松,对广播电视则严格控制。⑥强烈的娱乐化倾向。
(3)美国新闻业发展特点:①报业开始于17世纪末叶,发展迅速,在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北战争后,新闻事业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商业化,并从19世纪末期起逐步进入垄断阶段。②1985年全国有日报1674家,总发行量6200万份。③美国报纸都属私营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报纸具有页数多、广告多和内容杂的特点。④发行量最大的家报纸有《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⑤全国有1万多种杂志,日趋专门化是其显著特点。⑥第1家广播电台创办于1920年。⑦电视于1941年首次开始商业性播放,60年代后期普及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致力于公共教育,不播放商业广告,不营利,活动资金来自政府拨款和私人捐助。⑧全国有几万家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通讯社,向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国内外新闻、图片、特稿和服务。
几个主要国家新闻自由历程
英国:1694年之前,英格兰的都铎王朝一直施行严格的出版物许可制度。一切出版物都必须拥有政府颁发的许可才可以顺利出版。这一制度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于1530年设立的。在此前50年的英国内战中,约翰·弥尔顿在他的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里激烈的反对并嘲讽政府对出版物进行审查的许可制度。彼时的英格兰施行严厉的《诽谤法》,对人民批评政府的言论予以镇压。英国皇家的“星法院”规定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国王的指责都是被禁止的。《诽谤法》并不保护讲真话的人,因为其使命就是禁绝一切对政府的批评。“星法院”在164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被撤销,但是国会在1643年又制定了新的新闻检查法,规定未经检察官的审查批准,不许印发任何书籍和小册子。在1647年又先后发布《印刷限制令》和《印刷令》。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1662年查理二世再次颁布印刷品检查法,强化对舆论的控制。在检查制度下,许多人因言获罪,受到人身迫害,或者仅仅因为法官一时的脾气而被罚款或入狱。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英国最重要的宪法性法律。1695年,《检查法》被废除。不过这距离英国获得真正的新闻自由还有100多年的时间。1712年,国会通过《印花税法》,规定对报纸、小册子、广告和纸张都要征税,统称为“知识税”,为此报纸必须要在政府登记备案,以方便管理,同时还加强对诽谤罪的惩处。直到1850年代陆续废除各项知识税,新闻自由才被认为正式在英国确立。然而经过以弥尔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长期的努力和奋斗,新闻自由还是在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得以实现。新闻媒体被誉为“第四权”,其他三权分别是国王、议会和教会。从此,新闻媒体在西方国家民主化的进程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殖民地时期北美的第一张报纸被称为“权威报纸”,意指该报纸由英国的殖民政府出版发行,是殖民政府名副其实的传声筒。第一张定期出版的报纸是《波士顿新闻信》,出版人是约翰·坎贝尔,从1704年起每周发行一次。殖民地时期的报纸发行机构不是邮局,就是政府,因此此时的新闻界很难挑战政府的权威。殖民地时期的第一张独立的报纸是詹姆斯·富兰克林在波士顿发行的《新英格兰报》。该报诞生于1721年。几年后,詹姆斯·富兰克林的弟弟本杰明·富兰克林买下了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公报》,这张报纸是殖民地时期报业的佼佼者。在这一时期,创立报纸是无需经过当局许可的。报纸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但是却有可能因宣扬不利于当局的言论而被政府以“诽谤罪”或“煽动罪”加以指控。“新闻自由”这一概念之
所以能够被明文写入美国宪法,最早可以追溯至1735年发生在纽约市的联邦政府诉约翰·彼得·曾格案。曾格的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声称无论如何,传播事实都不能构成诽谤。在他精彩的辩护下曾格被无罪开释。尽管有曾格案作为先例,其时的联邦政府仍然声称他们有权力将那些宣扬不合时宜观点的报刊所有者关进监狱。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领导者们将新闻自由作为他们致力于争取的权利之一。1776年的《弗吉尼亚权利法案》宣称:“新闻自由是一切政治自由的基石,任何一个民主政权都绝不应妨碍这种自由。”
美国新闻业的发展特点
1,美国新闻自由政策的一气呵成:1733-1735年曾格案件,开创新闻自由的先河,1765年成功抵制报纸印花税。1767年成功抵制纸张税。1791年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新闻自由。20世纪的新发展:确立人民的知晓权,1967年情报自由法:各级政府部门的记录,如无特殊情况,应向任何公民开放;公民可以就不理会或拒绝查阅政府资料的事实向法院起诉。1977年的阳光法案:政府各部门属于讨论性质的会议向社会公开,秘密会议要征得该部门首席法律官员同意。公民认为秘密会议应该公开者,可向法院投诉。2,从党报时期转变到商报时期的典型国家,似乎一夜之间变化的原因。
3,新闻业的发展统领世界新潮流: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潮的高涨与退潮;19世纪末的报业集团化;新闻自由政策与技术上广播频道的国家管理;20世纪30年代限制传媒托拉斯化与1996年新电信法等等,均对世界新闻传播业产生巨大影响。
4,美国与欧洲国家的一个不同点:经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潮后,高级报纸的影响力较大,美国没有英国《太阳报》、德国《图片报》那样影响面很大、相当庸俗的大众化报纸。
美国新闻业目前的格局
1,报纸;三大代表性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 2,杂志;三大新闻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其他杂志:《读者文摘》,1922年由华莱士夫妇创办。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杂志。《全国地理杂志》,全国地理学会编辑;老年杂志《现代成熟》、《花花公子》和《阁楼》 3,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
4,广播电视:NBC、CBS、ABC、FOX、CNN 5,传统报团(现在都变成了综合性传媒集团,只是以报刊为主):甘尼特报团(拥有《今日美国》);斯克利普斯-霍华德报团;赫斯特报团;奈特-里德报团;纽豪斯报团;美国出版集团(新的报团,加拿大人康德拉·布莱特所有)
6,1996年以后新组合的综合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包括合并进来的CNN、美国在线),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媒集团。迪斯尼-ABC公司,美国次大,也是世界次大传媒集团。默多克在美国的新闻集团(含FOX);维阿柯姆-CBS公司通用电器-NBC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