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新闻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⑥
◆1.邸报:发端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到了宋代开始成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正式官报。内容包括:天子诏旨、天子起居、官吏任免、奏章、战报、刑罚。有多种别称:进奏院状报、邸状、邸吏状、朝报等。南宋时使用“朝报”最多。“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邸报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的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定本制度:为了加强对封建官报的控制,钳制舆论,宋真宗咸平2年,宋王朝制定了对报纸的“定本”审查制度。“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货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宋代的“定本”制度起始于宋宗咸平二年,它的定制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最早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3.循环日报:1874年创刊于香港,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是早期国人自办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其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情感。王韬主张政治上建立君民共治国家,经济上开矿筑路,扶持民族工商业,外交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反对列强侵略。
◆4.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创新型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创造的新型的报章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在梁启超的《时务报》用的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熟练,又被称为“新民文体”。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像梁启超的文章那样谈论时务、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行文自由,不拘一格;平行畅达,词汇新颖、生动;笔锋常带感情,很有渲染力。
◆5.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连续发表《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前后七次庭训,章太炎和邹容被判永远监禁,但由于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上称此案为“苏报案”。
◆6.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独裁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弹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 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袁世凯对新闻界的扫荡史称“癸丑报灾”。
◆7.史量才:一位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的构想因国民党当局阻挠而失败。“九•一八” 事变后,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的本质,深明抗日大义,开展了《申报》纪念六十年的革新活动。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而在国民党当局看来,这些变化意味着《申报》脱离它的控制,在软硬兼施都未能奏效的情况下,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被特务枪击,当场身亡。)
◆8.张季鸾:中国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披露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而被捕入狱。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他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担任了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之后。
◆9.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10.中国的西北角: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于1935年7月14日起,从成都出发,西至敦煌,北抵包头,实地考察了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的许多地方,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的情况和民情风俗,至1936年6月结束,历时10个月。沿途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1936年8月,他将此次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数月内连印7次。此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到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11.北大新闻学研究会:1918 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徐宝璜、邵飘萍。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 期《新闻周刊》,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毛泽东当时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该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他一生重视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和学会给予的良好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12.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弄虚作假的资产阶级恶劣文风的代名词。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彻底的土改。但是在宣传中出现了一些右的倾向,主要是没有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反而过分渲染了地主“献地”的行动,给人以“和平土改”的印象。这种宣传,偏离了共产党彻底的土地革命路线,也招致了农民的不满。1947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该报刊载了部分不真实新闻及其作者、编者的检讨文章,承认自己新闻业务方面的作风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发扬新闻必须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反“客里空”运动在各解放区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运动在各解放区普遍开展。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密切联系群众,有着重要意义。运动后期由于受土地改革中“左”倾思想的影响,曾一度出现过夸大事实、无限上纲,以致揭发不真实的新闻也产生了不真实的偏差。经过这一运动以后,反“客里空”成为中国新闻界经常注意的一个问题。
简答:③
◆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近代中国的新闻传媒只有报刊,谈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实际上也就是指他的报业思想。其报业思想主要体现五个方面:
(一)报刊舆论观: ①舆论之定义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真实意见②舆论可分为健全舆论与非健全舆论,健全舆论是多数人正确意见之结合③健全舆论印产生需要报馆的引导④舆论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功能
(二)报刊功能观: ①“去塞求通”、“耳目喉舌”之“通”的功能②“向导国民”、“监督政府”的功能
(三)报刊自律观: ①对报人素养的要求
办出更好的报刊,这些努力应包括学识和能力两方面②对报馆言论独立的要求
报馆的言论独立是对社会尽责的前提。言论独立性是作为报刊和报馆存在的首要条件而存在的。
(四)报刊编辑观:
①编辑理论思想
主要是对于办刊要有一个确定而高远的指导思想,和报馆编辑立言的基本规范。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②编辑业务思想
办报要注意版面条理清楚,大胆改革报刊版式编排,尽可能地运用最新最合理的编排方式,不能拘泥于陈旧的做法。要注意版面条理清楚。
(五)报刊文体观:
梁启超有其坚持的新文体:语义平白易懂,以求说理透彻为先;内容上切中时弊,有感而发,改变过去报刊文章无病呻吟,满纸风月的不良作风。行文形式上有较大自由,抛弃旧的束缚,纵笔所至,自由通畅;用语上杂采理语、韵语、外国语法,以于表达;以情动人,寓理于情。
◆2.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民初名记者最杰出的代表黄远生: ①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文学手法进行新闻报道,使文学与新闻融合自然,开创 “通讯”这种新闻文体。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②提出新闻记者“四能说”: “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该理论对新闻记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标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③著《远生遗著》的出版,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本报刊通讯文集。
◆3.简述私营报业出现“黄金十年”(1927-1937)发展期的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政府取得名义上的全国统一,相对和平没有战争侵扰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带动私营报业短期发展;
②国民党的内部斗争政治局势的发展刺激了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
③军阀混战使报业在政治上受到的威胁相对解除,执政的国民党暂时控制不严,国民党内部不统一,无法对新闻界形成统一,给民营新闻事业提供了自由。
◆4.简述近代副刊在报纸文化品位的构建上的作用 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副刊从诞生时起就推动着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最能体现报纸的文化个性、区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品质的构件。
副刊最初是为了补充因新闻不足而产生的空白。五四时期,副刊成为文学革命和知识启蒙的平台,各种思想的交锋,奠定了副刊偏重文艺性、知识性的传统。
从副刊本身的特性出发,笔者认为,副刊的新闻性不是时效性,而是引导着整个社会可能的未来走向的,与当代社会现象、社会思潮相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表现。
◆5.简述埃德加·斯诺在华的新闻活动
斯诺于1928年来华,头两年他担任上海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代理主编。1930年到1932年,他担任美国“统一新闻协会”驻远东游历记者、驻北平代表,报道“一二八”淞沪抗战,写作《远东前线》一书,记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和经过,歌颂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3到1937年,他在北平,任职燕京大学新闻系新闻学教师,讲授《新闻特写》和《旅游通讯》课,同时兼任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远东撰稿人,纽约《太阳报》、英国《每日先驱报》记者。
1936年6月到10月,斯诺抵达西北山区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在苏区(中共革命根据地的俗称)进行了大约4个月的深入采访后,在《密勒氏评论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等多家报纸连续发表数十篇陕北访问报道,这一世界头号新闻轰动了中外新闻界。1937年10月,这一系列新闻通讯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描绘中国革命的真相,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7年,为对付日本的入侵,国民党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组建抗日联合战线。期间,斯诺采写了大量有关中国时局与战事的新闻通讯报道。
1941年初,他从香港向美国报刊发出报道皖南事变真相的急电,被重庆国民党政府取消在华记者特权,斯诺离开了生活了13年的中国。
1960年、1964年和1970年斯诺以美国《展望》杂志、法国《新宣言》周刊记者和作家的身份来华,访问新中国。他撰写的《大河彼岸》一书,被称为了解新中国的“百科全书”。1970年斯诺访问中国,成为中美关系缓和的因素之一。斯诺与毛泽东畅谈后发表了题为《同毛泽东的谈话纪要》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美国政府的积极反应。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秘密来华,为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探路”。基辛格的到来,打破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峙,缓和了两国关系。
论述:②
◆1.从传播学视角思考为何“五四运动”比1895年“公车上书”规模大、影响远:
①“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而“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力有限,参与者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类型多于“公车上书”时的传播者和受众的类型,所以“五四运动”的影响范围更广。
②“五四运动”是通过报刊等大众传播手段进行传播的,而“公车上书”则通过人际传播。传播媒介的不同导致“五四运动”的规模更大。
③“五四运动” 由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属于无产阶级领导,“公车上书”传播者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大众在社会改良中作用的意识不同,“意识”作为传播中的信源,“五四运动”中的更稳定,更实在。
◆2.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新闻传播观念应该如何变化: ①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严格的新闻纪律,在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马列主义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的,但过于强调以两条战线斗争(反左倾,反右倾)方法办报,对今后新闻界过于偏重政治性,忽视新闻的可读性、服务性和在宣传观念上非此即彼的倾向,具有相当的导向作用。并且过于严格的新闻纪律会限制新闻自由,新闻传播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表现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报刊会因此不复存在。这在一等程度上限制了民众的思想自由,不能因为建国和旧新闻媒体而忽视受众的精神感受,应该适度调整严格的新闻纪律。
②1949年期间,中共在改造旧新闻媒体的过程中,对旧有的一些符合新闻规律的办报、办刊及出版方式不加区别地予以改造废止,忽视了新闻遗产的传承性。由于中共在对旧新闻媒体改造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行政而非法律的力量,新闻报导更多体现了官方的意图,由此铸造了新中国新闻宣传的刻板模式,为新中国新闻宣传塑造了基本范型,也使建国初期国家遭受了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过于强调新闻的政治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今后新闻报导的客观、及时、公正和新闻法规的制订。所以,中共对报刊的控制应该减少赘余的政治因素,更多地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新性。综上所述,中共的新闻传播观念是由国家性质和现实所确定的,但一味地强调控制性会使新闻事业的发展缓慢,应适度放宽控制。
◆3.如何评价十九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 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 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 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①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 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 家富强的斗争;②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4.比较近代史上前两次办报活动高潮:
第一次和维新运动关系密切,第二次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舆论先声而存在。
(1)共同点:办报数量多。区别:背景不同。①出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时候,维新派所倡导的变法思想,已经能够为广大的民众所理解,被到广泛的认可。据统计,在1896至1898年的3年中,国人新办的中文报刊比原来翻了5倍多。②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也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而镇压下去。这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分化,形成两股力量,一是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另一个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两股力量都借助报纸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思想、批驳对方的观点,所以,形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1906年,新创办的报刊达到113种,到1911年,上升为209种。数量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从第一次办报高潮到第二次,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2)共同点:办报地区广。区别:第二次地区影响和读者面扩大。第一次在北京,湖南,天津等地,第二次向北方、内陆延伸。
(3)共同点:都有着一定的政治氛围。区别:第一次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第二次由于背景的变化,政治氛围更轻松,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4)共同点:办报品种多。区别:特点不同。第一次办报活动高潮涌现了不少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例如,1896年我国最早的消遣小报《指南报》;1897年我国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农学报》、《算学报》1898年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第二次办报活动高潮时期则对人权更为尊重,如出现的《京话日报》《中国女报》;办报更重视编辑、短行、图片、副刊;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第二篇: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一、早期政府官报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唐代官报的孕育和发展是从唐中期开始的,是和唐的藩镇制度紧密联系的。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开始称邸,后改称上都留后院,又改称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进奏院负责人称的进奏官,由地方派遣,因此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进行的管辖。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进行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雏形,其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
4、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唐宋时期称为进奏院。
进奏院状;P6经由进奏院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即被称为“进奏院状”,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
5、开元杂报:P7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 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 的封建官报。
开元杂报(06年名解):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所收的《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并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只是孙樵为了行文的方便而随意使用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对于它的性质,新闻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报纸,是一种类似“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原件早已失存。
6、“敦煌进奏院状”:P8是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意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这两份报纸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现存的进奏院状只有两份,均是于1907年前后由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从敦煌发现的,现在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于民间的“小报”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制度。
7、邸:P6唐代中叶后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首都长安设立办事机构,开始称邸,后改称上都留后院,或上都邸务留后院,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又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有时也被简称为留邸或邸。
邸报:P11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是都进奏院。宋初成立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其职责主要是收受和传递官文书,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递信息。在都进奏院的管辖下,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经由进奏官传发出去的封建政府官报,就是邸报。
邸报的内容主要有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情报、刑罚等活动。邸报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门下省的政府部门抄录来的,抄录的过程,也是选择和采集的过程。邸报的编辑审定工作,由中书省、门下省的检正、检详官负责,后又增加了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判报。其任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
邸报发出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这些复制件以朝报或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其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8、定本制度;P15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是“邸报”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二、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小报的查禁
9、小报:P17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小报始见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 为“小报”。
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可能在北宋初年都进奏院成立以后不久就出现了,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编发的封建官报相对的民间报纸的形态出现的。同邸报一样,小报也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只是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小报是一种从11世纪初叶就风行社会的非官方报纸。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
三、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榜:是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其形式类似于唐以前的布告。但宋代的“榜”,其提供信息之及时,使用频率和受百姓关注程度之高,都远超过汉唐。“榜”通常是用来公布法令的,但也经常用来公布希望公众尽快知道的诏旨、章奏和赏功罚罪等方面的事宜,非常时期也用来及时向公众公布战讯和群众关心的朝廷政事消息。张贴的地点大多在居住密集、过往人等较多的内外城门口和市镇的商业繁华地区。榜成为发行面较小的邸报和小报的重要补充。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P44: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
《蜜蜂华报》:P49(葡萄牙文周刊),1822年9 月12日,澳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广州纪录报》:P49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P47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该刊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也注重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刊登中外贸易进出口物价表。在宣传策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遐尔贯珍》:P53: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香港船头货价纸》:P5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万国公报》:P591868年创刊于上海。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内容以时速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记载。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申报》:P62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循环日报》:P84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也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王韬是该报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循环日报》是第一份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人办报 戊戌变法时期
一、报刊与文章:
1.《循环日报》:P84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也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王韬是该报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循环日报》是第一份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万国公报》:P87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康有为创刊于1895年8月17日,后成为北京强学会的机关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以及上谕等。
3.《强学报》:P881896年1月12日,上海第一份维新派报刊《强学报》创刊,是上海强学会机关报,其政治色彩浓郁,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为办报宗旨,旗帜鲜明的倡导变法维新。
4.《时务报》:P89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黄遵宪带头筹备创办,梁启超任总撰述。最高发行量创当时的最高记录,达到17000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发行量最大的机关报。
5.《变法通议》: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政论长文,自创刊号起连载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6.《论报馆有益于国事》:P90P141梁启超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主张办报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
7.《国闻报》: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该报成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的舆论阵地。8.《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成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9.《湘报》: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由湖南南学会创办,唐才常任主编,以“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发行对象主要是南学会各州县分会和新式学堂,“按日送报,不取报资”。该报刊登了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民权、平等学说进行热烈鼓吹,明确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
10.《钦定中国报律折》:P102戊戌变法时期,鉴于封建顽固派极为敌视报业的事实,康有为在1898年8月9日上光绪帝《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的同时上了一个附片《请定中国报律折》,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
11.《金山日新录》:P105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周刊,1854年4月22日创刊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
12.《沙架免度新录》:P105在美国出版的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创办人司徒源,1856年12月在加利福尼亚首府萨克拉门托创刊,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13.王韬:P85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也是维新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政论紧密联系现实,言之有物,文字清新,这种重思想内容而不拘于形式的政论文写作风格,对时务文体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园文录外编》,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14.梁启超:P89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师从康有为并参加了“公车上书”,曾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后主持《时务报》笔政,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梁启超一生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创“时务文体”、“新民文体”,他的办报实践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03年、06年简答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一、早期的新闻思想: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
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法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1.王韬的新闻观点认为报纸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2.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他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
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人,自快其忿”。3.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 在业务上,它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
《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4.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时期,维新派的办报方式有哪些特点?
维新派从“开民智”、“育民情”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三位一体”的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或书局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5.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支持报业发展的举措有哪些?
光绪帝多次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正式承认官报、民报均具有合法地位,“报禁”、“言禁”的藩篱被冲倒,民众获得了办报的自由权利;
公开宣告开放“报禁”,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将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公开承认各地报馆的合法地位,并准许报刊“据实昌言”,对书籍报刊实行免税,加快中华民族报业发展的步子。
6.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哪些进步作用?
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7.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初
于右任:P135中国同盟会会员,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成为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于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因此遭官员诬陷而被逐出公共租界,后在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因赞扬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英勇行为遭查禁,1910年,于右任创办《民立报》,痛斥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大胆揭露日、美、俄对中国侵略的野心,因该报言辞激烈深受读者欢迎,日销两万多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日报,后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于右任先后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史称“竖三民”报。
2.《民报》的办刊宗旨是什么?它的宣传内容主要有哪些? 《民报》的办刊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政治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创刊号上亲自撰写该报的《发刊辞》,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
根据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此外还报道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并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5.论述《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的内容、结果与影响。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导致中国分裂。
论战持续一年半的时间,最终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民报》之所以能在论战中获胜,首先是因为它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其次是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民丛报》一方应战者只有梁启超一人,势单力薄;第三,《民报》的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必然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等等,只是主观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随即展开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逐渐深入民心,而且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另外,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11.简述《大公报》的发展历程。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至今仍在香港出版,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伤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2年创刊至1916年,由英华主持,1902年前基本上是一张宣传君主立宪的报纸,1902年后在政治上拥护共和;
第二阶段,1916年至1926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亲日报纸;
第三阶段,1926年至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第四阶段,1949年至今,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办报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1926年9 月1 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在天津问世。吴任社长,胡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任总编辑兼副经理。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 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北方大报之一。
2.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武昌起义后的半年被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在这半年里,全国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多家,总销数达到了4200万份,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还增出午刊、晚刊,有的接电报后立即引发号外。
民国初年报业繁荣的原因是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了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并通过相关新闻法律的制定颁行与废除亡清旧法,孙中山本人也十分重视新闻事业,坚定的恪守言论出版自由原则,都极大的促进了报业的发展。9.简述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的贡献。
: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 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 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 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 的一面镜子。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四是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10.简述邵漂萍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的贡献。
: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这一时期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还有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1917年11月10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第三天,(最早)北京《晨钟报》(李大钊)、上海 《民国日报》等报纸就以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个消息。
黄远生:P168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被称为“报界之奇才”。第一,在新闻业务上,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第二,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第三,在政治上,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31岁时在旧金山被刺杀。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编辑过《庸言》杂志,担任《时报》、《申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
邵飘萍::P169民国初期新闻记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早年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后任《汉民日报》主编,1913被捕入狱,1914年至日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1916年回国后,为《申报》等多家报社撰写时评。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P174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的月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前期的宣传主要是抨击封建主义思想伦理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后期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日益倾向社会主义,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与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问题与主义”论战,1917年初迁到北京出版,1920年9月改组,鸡鸡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论战,1922年停刊。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原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由陈独秀创办。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难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
陈独秀为刊物制定了宣传策略,即以思想启蒙为要务,确立了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9—1917.12)
二是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1—1920.5)
三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9—1922.7)9.瞿秋白五四时期的新闻活动和贡献是什么?
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他 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 五十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五卅”时编辑《热血日报》。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应天津《益世报》邀请,担任该报特约 通讯员,为它撰写海外通信。连续在《益世报》上发表56篇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旅 欧华人的斗争和中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
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
名词解释
1.《向导》:P198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1927年7月出至第201期被迫停刊。它以报道评论国内外政治时事为主要内容,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引导了当时的社会舆论,被国内外读者誉为“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前锋》:P1991923年7月1日场刊于上海,瞿秋白任主编,1924年停刊。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它重视调查研究材料,采用了许多统计数字,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简答题
1.简述中国共产党初期创办报刊的主要特点。P202
一、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二、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三、在文风上,党的报刊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四、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5.恽代英的报刊活动与贡献有那些?
他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 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 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 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 篇,他具有 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国民党
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1924年,胡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及《国闻周报》实际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1936年停办。
申时通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总经理张竹平,联络《申报》《时事新报》部分编辑,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发给一些报纸采用。这用办法受到欢迎,采用者增多,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1937年上海沦陷停办。
中央社:P219即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至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国民党中央任命萧同兹为社长,“中央社”实行“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的方针,在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设立分社或通讯员办事处,基本上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它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同部分外国通讯社签订了交换新闻合同,从而垄断了国际新闻来源。
抗日
2.论述抗战时期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登载了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社论,按照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及组织性原则,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
在版面编排上,改变了以往重国际新闻,轻本地新闻的做法,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第一版是反映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这样就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
《解放日报》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对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3.论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的新闻理论问题。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具体而言: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
二、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三、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了“人民公仆”的思想;
四、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
五、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
六、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4.《解放日报》:P251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日出对开半张两个版,后扩大为日出对开一大张4个版,该报第一任社长是博古。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中共中央对该报的创办极为重视,该报也为党的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
反“客里空”运动 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的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就成了世界各地写假报道的记者及假新闻的代名词)
性质: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新闻工作者队伍中进行的以维护新闻真实性为目的的群众运动。
意义:一方面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另一方面,还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队伍的素质,赢得了读者对党的新闻事业的信任和支持。
在运动进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地改革中“左”倾思想的影响,曾一度出现过夸大事实、无限上纲,以致揭发不真实的新闻也产生了不真实的偏差。经过这一运动以后,反“客里空”成为中国新闻界经常注意的一个问题。
记者四能
“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黄远生同学堪称是民初新闻界的的巨擎之一,亦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1914年,他在回顾自己的新闻生涯时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四能”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追溯于1918年10月14日,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但新闻学研究会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至1920年12月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
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徐、邵等利用星期日上午给会员讲课,传授新闻学知识。该会还出版了《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
宗教报刊的欺骗性 侵略性和巧妙性
第三篇:中国新闻史复习复习资料
中国新闻史
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
产生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元,复兴于明清,结束于清末民初 唐
Q: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诞生于唐?
A:唐代孙樵的《读开元杂报》是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但《开元杂报》已经无存。两份“敦煌进奏院状”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宋
1、邸报:是一种出现于宋代,以朝廷政事和宫廷动态为内容,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由都进奏院定期发布的封建政府正式官报。
2、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号,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增减。
3、小报:是一种出现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内容与邸报大致相似,也刊发朝廷不刊发的机密事的民间非法报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Q: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发展于宋?
A:封建官报邸报的发展,新型小报的出现,定本制度的形成 元
言禁更严,无官报,有民间雕印的非法“小本”,印刷水平高,出现大量学术书籍、科举信息和商品广告。明
邸报流程:通政司——六科——提塘。
2、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出现了民间报房(营利)。
3、《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
4、严禁抄传邸报 清
小报:清初公开发行,康熙末年开始禁止,经雍正、乾隆禁绝
京报:出现于清代的合法民间报房报纸,主要集中于北京,内容与邸报大致相同,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以赢利为目的。对古代报纸的评价 发展缓慢,根本原因是受到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各王朝限制报纸出版的文化政策的影响。
第二章、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一、鸦片战争前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外国人创办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时间:1815.8.5 ;创办人:(英)米怜、马礼逊;地点:马六甲;内容:阐发基督教义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报刊 时间:1833.8.1;创办人:(普)郭士力;地点:广州;内容: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
3、《蜜蜂华报》(1822,澳门,葡萄牙文)——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外文报纸
二、鸦片战争后
1、香港 《遐迩贯珍》: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第一家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香港报业繁荣的原因:处于英国的控制下,办报方便;繁荣的商业推动报业发展;广州地区的报纸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香港来满足的,对报纸有一定的需求量
2、上海
《北捷华报》(1850):上海的第一家外文报纸 《字林西报》(1864):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 《上海新报》(1861):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 《申报》(1872):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以盈利为目的,自负盈亏,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新动向。在外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中,第一家由中国人主笔的(蒋芷湘、钱欣伯、何桂笙等)。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不断拓宽新闻的报道面,加强言论工作,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其创办和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内容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注重经营管理,采用经济手段竞争。
《瀛寰琐记》(1872):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 《寰瀛画报》(1877):我国出版的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点石斋画报》(1884)为同时期其他画报所不及。《民报》(1876):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 《消闲报》(1897):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由《字林沪报》创办)《新闻报》(1893)由英商丹福士创办。《字林沪报》(1882)效仿《申报》,聘请中国人(戴谱生、蔡尔康等)为主笔,重视言论和文艺。《新闻报》、《字林沪报》、《申报》在上海形成了“三报鼎立”格局。《六合丛谈》(1857):上海第一家传教士报刊,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内容有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等无所不包。《万国公报》(1868):最有影响力的传教士报刊。创办人和主笔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内容以介绍西学知识为主,同时也刊登时事性内容。力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内容扩大他们对中国社会内部变革运动的影响和干预程度。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康、梁等维新派人物都曾受到它的影响。
3、京津
《中西见闻录》(1872):北京第一个中文近代化报刊。责编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主要内容:科学技术知识和新闻报道。《北方邮报》(1880):天津第一家近代报刊。1886年中文《时报》和英文《中国时报》出版标志着外报在天津(包括中国北部)活动的真正开始。
4、对在华外报的评价
政治:外报是外国殖民主义者的舆论工具,为外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服务。外文报纸比中文报纸侵略性强得多;中文报刊中,传教士所办报刊的政治倾向比商业报纸强烈得多;葡文报刊侵略性较弱。
文化:外报所介绍的自然科学知识,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在客观上对中国读者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对维新派思想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新闻业务:外报使中国人认识了近代报刊的功能,把西方的报纸观念、办报模式和方法带到了中国,提供了方法和经验;培养了一批受过新闻工作职业训练的中国人,如王韬;在印刷技术和设备上为中国人办报准备了物质条件。总之,外报的实践在多方面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
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 林则徐组织译报活动,是中国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
太平天国洪仁玕的办报主张: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太平天国集权统一领导的工具,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监察政治。较有名的中国资产阶级报刊:香港《循环日报》、上海《汇报》、广州《述报》《广报》 《循环日报》
1874年创办于香港,创办人和主笔是王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报纸,第一个以政论著称的杰出报纸。宗旨是“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特点是以政论而著名,宣传变法自强。其在创办的十年间所达到的思想水平和为推动改革所做的努力,一时无与伦比。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报刊政论家,是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和主笔。他逼近熟悉中国政事,了解中国国情,而且具有较好的西方文化和国际时事知识的素养。他对报刊政论文体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1、他提出了这一文体的写作原则,强调文章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并使广大读者能够看懂;
2、在写作过程中,王韬自己的政论也是按这个原则写作的;
3、这种文风给当时在时文统治下的文坛抽来一股清风,同时为报摊的政论文体树立了最早的榜样,对以后维新派报刊政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4、《万国公报》(1895):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纸,进一步宣传变法主张 《中外纪闻》(1895):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 《强学报》(1896):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政治色彩更鲜明,影响更大,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
意义:
1、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酝酿了几十年的变法维新运动已由一般的思想启蒙工作转变为在士大夫阶层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政治活动;
2、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三个报纸的出版中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人办报高潮来开了序幕;
3、通过办报办会活动,培养和锻炼了维新派的政治活动家和报刊宣传家,为维新派后期报刊宣传活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时务报》
1896年在上海创刊,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由汪赓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
影响和特色:
1、作为广大爱国臣民的喉舌,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国难临头,非变法不足以图强。充分表达了广大爱国臣民的心声,鲜明反映了国家垂危,不变就要被淘汰的时代特色;
2、在宣传鼓动中做到了两个结合,把万事万物发展的观点与变法维新运动的实际结合在一起,把变法宣传与思想启蒙工作结合在一起;
3、对中上层官吏和众多士大夫进行广泛的宣传,逼近宣传兴学,还鼓吹立会办报。
6、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的国人办报活动,史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它打破了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其特点是报刊数量大,办报地区广,报刊品种多。其他影响较大的报刊有澳门《知新报》、湖南《湘报》《湘学报》、天津《国闻报》《国闻汇编》等。
7、对维新派报刊的评价:
1、首次打破了外报在中国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报刊称为社会舆论的中心;
2、最早吹响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号角,冲破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言禁,为争得言论出版自由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3、对报刊业务上的多方面改革和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日本的办报活动
1、《清议报》:1898年在横滨创办,主编梁启超。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宣传介绍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道德思想。
2、《新民丛报》:1902年在横滨创刊,主编梁启超。办报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向人们鼓吹一整套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学说、科学理论知识。特点:许多重要文章都出自梁启超之手,他进一步发挥了“时务文体”的特点。影响及意义:其主观意图是为鼓吹社会改良的政治主张服务的,客观上介绍旋床了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批判了一些陈腐不堪的旧意识旧观念。1903年后,影响逐渐变小。
3、《新小说》:中国近代第一份以刊登新体小说为主兼及戏曲、诗歌、文艺理论等的文艺刊物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1、《中国日报》:1900年创刊于香港,总编辑陈少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兴中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革命报刊。内容:宣传爱国救亡、排满,抨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揭露保皇党的反动面目,反击改良派对革命的污蔑,积极宣传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声援反清斗争。
2、《民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胡汉民、章太炎先后任主编,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主要内容:宣传三民主义
三、两派报刊的论战 双方:《新民丛报》(梁启超)VS《民报》(胡汉民、汪精卫、章太炎)
问题:
1、革命还是保皇;
2、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均地权;
4、要不要用革命手段彻底推翻清王朝(焦点)
影响:经过这场论战,革命派胜利,革命派和改良派在政治上、思想上彻底划清了界限。从此,君主立宪主意的市场大大缩小,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四、报刊业务的改进
表现:
1、新闻报道工作的改进:新闻比重加大新闻写作改进;
2、报纸编辑工作的改进:版面和编辑工作的改进以看在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广告在各类报纸版面上也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3、报刊评论工作的改进(时评+编者按);
4、新闻摄影图片在报刊上出现。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建政权的各级机关报去代理人前清的官报,大量出版;
2、鼓吹“实业”、“教育救国”的经济报刊、教育报刊,以及要求妇女参政的妇女报刊大量出版;
3、政党报刊的蜂起
二、黄远生(1885——1915)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被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为报界奇才。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主编过《少年中国》周刊和《庸言》月刊,担任过《申报》和《时报》驻京特约记者,并为《东方杂志》《论衡》杂志、《东方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日报》撰稿。他以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超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而著称。《远生文集》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他以撰写新闻通讯见长,其通讯的特点有:
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2、忧国忧民,痛下针砭;
3、须眉毕见,幽隐必达;
4、通俗自然,不拘一格,开创了“新闻日记”的体裁。其新闻思想:
1、论述了舆论机关的使命,认为办报的目的是“主持正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
2、主张通讯、评论要植根于事实,反对空谈,反对强加于人;
3、提出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提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三、邵飘萍(1886——1926)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重视通讯社,并以通讯社为依托,成功开展新闻采访和报道活动的著名记者,被誉为新闻全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其新闻活动以业余通讯开始,后助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和《申报》通讯员,开始了职业报人生涯。后遭袁世凯迫害,逃亡日本。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时事新报》撰写时评短评,并创办新闻编译社,产生较大影响。
他特别擅长采访,常常能得到一些高质量的独家新闻,他的通讯文思敏捷,生动流畅,引人入胜。
四、其他名记者:刘少少、徐凌霄、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
五、民初新闻业务的发展
1、政论的衰退与新闻报道的发展
政论衰退的原因:军阀言禁政党报纸互相诋毁令人生厌思想水平低下,枯燥无味,读者减少 新闻发展的原因:时效性加强新闻更受欢迎和重视各报对国际新闻日益重视 通讯社的兴起于发展;
3、新闻记录电影的开端(始于《武汉战争》)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新青年》
1915年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主持人和主要撰稿人是陈独秀。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办报方针是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宣传策略是以思想启蒙为要务,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个阶段:
1、陈独秀主撰阶段;
2、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
3、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机关刊物阶段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和贡献:提倡民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二、《每周评论》
1918年创办于北京,主编陈独秀,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因素的政治报纸,把反封建的思想斗争和反军阀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胡适接手后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五四运动爆发后,《每》最运动做了详尽报道并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配合《新青年》支持宣传新文化运动,起到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三、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1920年.《新青年》从第8卷开始改组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同年又创办了理论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李达任主编。改组后的《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继马克思主义反对实用主义论战后,又开展了两大论战,一是反对伪社会主义,一是反对无政府主义。
第一批工人报刊:《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诞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阶级基础共产党小组活动频繁提供了组织基础 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四、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改革
1、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2、政论被广泛采用,且形式多样;
3、新文风的出现(白话文和标点符号在报刊上广泛使用);
4、副刊的革新(一些报纸副刊被先进知识分子用来当做宣扬民主与科学,传播新思潮的重要园地。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京报》副刊);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6、国际通讯报道的开展;
7、、新文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向导》周报于1922年在上海创办,由蔡和森主编,参加编辑和撰稿的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国焘等,蔡和森去世后后彭述之接编。作为党的第一政治机关报,其主要宣传内容有,反帝反封建军阀,使党的政治纲领深入人心,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发展。
2、中俄通讯社:最早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通讯社。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新记《大公报》迅速崛起的原因:吴鼎昌(老板)、胡政之(经理)、张季鸾(主笔)三驾马车
十年内战时期新闻事业
1、《红色中华》报和红色中华通讯社
是中共在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创办的机关报和机关通讯社,是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红中社创办于1931年11月7日,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社,《红色中华》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的宣传内容:大量刊登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重要文告和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使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播到苏区人民群众中去;大力报道宣传红军胜利的消息;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了工农政权建设的重要性,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
2、四社:《时事新报》、《大晚报》、英文《大陆报》、申时电讯社的联合办事处,是中国新闻史上报业集团的雏形
3、私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带动了私营新闻事业的发展政治局势的变化刺激了私营新闻事业的发展抗日救亡的形势推动了私营新闻事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新闻宣传和新闻检查机构,使私营新闻事业有了发展机会和空间。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解放日报》 是《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的产物,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
2、《解放日报》的改版
版面改革:由以外为主变为以我为主;社论的改革:社论和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紧密结合,对重大事件和重要方针的宣传报道系统完整,改变了以前社论孤悬版面的状况;新闻报道的改革:在报道思想上以我为主,突出报道整风、大生产运动和解放区的抗敌斗争,表达中共对国际问题的观点;副刊的改革:内容由过去偏重文艺逐步扩展到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音乐、美术、教育、党建、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逐步成为繁荣文艺创作,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普及文化知识的园地。改版原因:王明路线的教条主义是其对党的中心工作配合不力,忽视甚至脱离群众生活和实际运动;报社工作人员追求“城市化“正规化”;党的若干领导机关对党报的作用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善于利用报纸为实际地革命运动服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共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晋察冀日报》
是党在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中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晋察冀军区政治宣传部与1937年12月11日在阜平创办了《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1948年6月14日与《人民日报》合并,改组为中共华北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新华日报》
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由中央长江局直接领导,董事长王明,社长潘梓年,总编华岗,经理熊瑾玎。内容:促进团结,维护抗战,对国民党的重大活动也及时做报道和评论。
2、《群众》周刊:1937年12月11日创刊
3、影响和作用:《新》和《群》是中共办的全国性的党报报刊。通过它们,中共的政策能够直接与全国人民特别是国统区人民见面。这一报一刊在发刊中都强调了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契机的使命,大力宣传团结抗日的重要性;它们还及时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形势,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人民争取胜利的道路;但由于受到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宣传上也有一些错误,直到1938年10月改由周恩来领导的《新》才开始消除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
三、上海“孤岛”的新闻事业
1、“孤岛”初期的抗日报刊
上海地下党组织于1937年12月出版了纯翻译的《译报》,主笔夏衍,抗日锋芒十分显露;“洋旗报”《华美晚报》《大美晚报》能够站在中国人民主立场上努力宣传抗日救国大业,称为一个抗日宣传阵地。
2、《每日译报》《文汇报》的创刊时“孤岛”抗日报刊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每日译报》1938年1月21日创刊,前身是《译报》,由中共江苏省领导。《文汇报》1938年1月25日由严宝礼等人集资创办。
3、作用:宣传了抗日形势,增强胜利信念;报道真相、澄清是非、指明方向;指导群众斗争;从国外引进有利战的消息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
由于报纸宣传严重失实导致农民对报纸的不信任,1947年6月中共晋绥分局开始纠正右的偏向。《晋绥日报》向读者公开进行自我批评,并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为题,连续刊登记者、通讯员的自我检查、群众的揭发材料等。
检查出的主要问题:土改初期,由于对党的政策宣传右倾而造成的不真实报道;检查新闻工作中的由于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和不负责,粗枝大叶作风造成的报道失实现实。
作用和意义:检查纠正了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的一些报道失实,政策宣传右倾等缺点错误,整顿了组织,锻炼改造了新闻队伍的立场作风,维护了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
2、《观察》 “第三条道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
第四篇:中国新闻史考试重点
1古代报纸的形式 官方邸报,非法民报,合法民报 官方邸报,朝廷管饱,最早产生于唐代,叫做报状,两种性质,一个是朝廷公报的官报一种是地方驻京机构情报性质的官报。在北宋后期兴起。前面两种性质合二为一,概称朝报。在明清相当发达,叫做邸报或者邸抄。
3非法民报产生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隐现于明清。是社会矛盾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新旧党矛盾激化的结果人们需要了解政治动向。内容丰富可读性高失效强传播快打破信息封锁表达民情,以谋利为目的。合法民爆产生于明中期,盛行于清代。《京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宣达皇命。民间报行自主经营。5 古代没有新闻事业 一. 传教士办报
1815-1840年办的中文报刊有:1815马礼逊米怜在马六甲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宣传教义(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郭士立在广州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为商业服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征服国人排外心理,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政策服务。1840年以后亚历山大在上海办的《六合丛谈》宗教宣传和政府中国人排外心理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政策服务。1868年林乐知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非宗教侧重传播时事政治介绍西学。在上海办的《益闻录》为了扩大社会影响。
为什么是上海?鸦战后开放通商口岸,1842《南京条约》上开阜中外贸易地位上升。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船只可以在长江航行货物运往上海。60年洋务派在上海兴办近代工业经济繁荣。560年代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传教士人数猛增,抢占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发大财有钱办报。二.商人办报
1.外国商人办报:1815-1840年在澳门的葡文报纸《蜜蜂华报》,《澳门钞报》和《澳门邮报》为在华经商的外国人服务。在广州的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中国丛报》等1840年以后在香港和上海办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多)。比如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反映在华商人要求服务帝国主义。1872年美查在上海的《申报》目的是营利,有前期改革比如白话文报,最早的号外和战时通讯员,用电讯传新闻,画报出现等。(在华外商中 文报纸也开始了新阶段: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报纸)
2.中国商人办报: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国人自办近代第一家报纸),1874年王涛在香港办《循环日报》目的是立言,首创论证问题,议论朝政宣传维新派政治主张 国人办报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第一批先进分子认为报纸是救国的国之利器办报不是为了牟利而是立言宣传政治主张捍卫民族尊严。但是由于政治软弱经济薄弱国人办报道路坎坷,政治上清廷压迫无出版自由,寻求官方庇护与官方拉关系找官员做政治后台或者由官员直接创办,挂洋旗在租借找洋人名义办报躲避清廷压迫,根据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租界办报。19世纪60年代后民族工商业微弱不能为报刊提供生存条件 早期外报在中国的历史作用:
1.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列强思想政府,入侵中国的文器。鸦战前为英国倾销鸦片辩护鼓吹对中国的武装侵略鸦战后又为新扩张行为制造舆论,加速中国殖民化。
2.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如采煤修路电话轮船蒸汽机等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民主法治市场经济出版自由议会政治等知识。
3.外报推动了近代中文报业的发展,一改古代的宫门钞形式形成了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解开了近代新闻史序幕。
第一次报业高潮:维新运动
1896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启迪民智,宣传变法思想抨击封建顽固势力动员更多人支持变法。创时务体:解放桐城派文言文体无拘无束,文风自由,文字通俗易懂比喻深入浅出引用俚语和外国词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情感充沛煽动性强。创耳目喉舌论:中国受辱在于不通因此要去塞求通,办报馆是去塞求通最好路径报馆就是耳目喉舌这样才能上下内外交流无阻风气渐开国家强盛。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提出报纸的职责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即国民雇用政府报馆代替国民来监督政府,报馆应通过宣传议论启迪民智。衡量报纸好坏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报刊宣传有浸润和煽动两种方法。
维新派报业的作用与贡献:1.报刊作用——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教育,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变法的舆论宣传。2.对新闻事业贡献,开政治家办报先河,创报刊政论—时务体,设报达聪去塞求通
第二次报业高潮
在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之前发生了苏报案。这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对于爱国革命报刊的严重镇压。苏报先发表一系列有强烈革命塞擦 的文章,章太炎和邹容讽刺光绪为载湉小丑,自进行革命宣传,清政府伙同租界一起查封苏报逮捕章邹二人判刑,洋人做法官,清政府为原告的奇特诉讼史,“上可以质皇天后土,下可以对四万万人矣!”苏报与苏报案吹响了革命报刊的号角,宣传了革命思想,为革命做了预热。
革命派先在海外与保皇派论战。1905年在东京创办《民报》,与保皇派的《新民丛报》围绕: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体制,要不要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展开论战。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而民报有章太炎黄侃多人因此革命派论战大胜。
后来革命派进入中国,组织武装起义,武汉上海成了重要基地。这个时候革命派的活动有于右任办的神舟日报和民呼民吁民立报,大声疾呼宣传革命唤醒了许多人的革命热情,比如青年毛泽东。、詹大悲和河海鸣创办的《大江报》驳斥改良派企图通过“请愿”等和平手段来抵制革命的倒行逆施,然而和平之道是亡国之道,鼓吹只有大乱才能救中国,号召爱国志士投身革命后经清查封,《大》吹响了武昌革命的号角对武昌新军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撼动时局,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何海鸣《亡中国者和平也》 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为革命办报的思想,报纸都把革命反清作为办报宗旨。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倡导机关报作为党派喉舌,革命党公开表示政党机关报就是政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喉舌。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改良派看重报纸启迪民智的作用而革命派更看重政治宣传的作用。
4报刊应该反映舆论和影响舆论,不仅可以宣传革命思想还可以表达影响甚至制造舆论。 此时期报刊特征
1.报刊的发展由政治斗争推动2,报刊政治宣传,成效有首先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次廓清改良派思想迷雾统一革命党内思想,再次为了武装革命做舆论准备
第三次报业高潮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创于上海,1916改名为新青年。前期1915-1920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向封建专制民主文化进行猛烈攻击。后期1920-1926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为共产党成立发挥重要作用。1920年改组,由资产阶级启蒙刊物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刊物。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国内外形势聚聚变化,政治上巴黎和会分赃,十月革命胜利。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思想启蒙和政治斗争结合成为时代呼声加强政治宣传和鼓动也成为时代要求
陈独秀1919年被捕以后,向社会主义转变,逐渐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刚好共产党建立,新青年就成为共产党的机关刊物。1913暌丑报灾后袁世凯为了复辟进行军阀专制捕杀报人后,鸳鸯蝴蝶派盛行,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出现了一些低级庸俗的报刊,因此新青年初期只谈理论不谈政治。随着新文化运动进行,新青年不够用,1918年在背景创立《每周评论》发表政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把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五四运动爆发前把矛头直指封建军阀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封建军阀在中国进行内战的阴谋,官僚政客军阀是三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五四运动的后援和武器,带动了其他新报刊创办行了新阵线(对抗复古顽固派报刊),其中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其中典型案例就是荆生事件,复古派林琴南发表《荆生》谩骂新文化运动,每周评论展开强烈反击。报刊业务改革 1自由讨论政论恢复:
《新》大胆言论,报刊成为百家争鸣园地,评论杂糅政论与新闻报引导舆论,杂文开始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文体。报刊重视政论是报业传统,但是袁世凯当政后一度中断,新文化运动后政论得到恢复,并出现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比如述评夹叙夹议。2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广泛运用:
白话在杂志副刊社论使用(胡适的白话小说白话诗),新式标点运用(过去不分段也无标点),扩大读者群、报刊影响力。3 副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消遣性、低级无聊文章,变为宣传新思想文化,传播新思潮(鲁迅冰 心郭沫若周作人、马克思主义);读者城市小市民、旧式无聊文人变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四大副刊”:宣传民主科学,传播社会主义。19361 4采写业务的加强与编排的改进:
由于辛亥革命,新闻多观点而少新闻。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开始重视新闻:引爆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多办通讯社。邵飘萍等人也对编排进行改进。自此,报刊由观点纸向新闻纸转变。重视时效广告的商业报纸发行。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比如申报的第一次改革,1912年史量才买下申报后大力开展广告业务,加强报纸发行,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但此时申报在政治上是保守的,1931以后才一改保守抗日民主)6专职记者: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复旦新闻系 总之:新闻走向新闻专业主义,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形成。
(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份报纸是传教士办报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本章重点:
1、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2、时务文体的特征?
3、“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4、大江报案
5、五四时期新闻业务进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共产党新闻事业 土地革命时期:
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红色中华报》,1936年长征后在瓦窑堡改名《新中华报》,1941年更名《解放日报》(改版),后成为上海机关报。
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名新华社。: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封锁
1940年建立了中共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改版 1.改版原因
(1)延安整风背景:党报改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须扭转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实现党的领导在思想上的一元化。党内有左倾错误,比如王明把蒋介石称作蒋委员长这是帮他人做义务宣传员(2)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教条主义指博古王明缺乏中国革命实际经验一切照搬马列主义动辄拿马克思主义包装自己,学习苏联真理报每天一篇社论,党八股指刊登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长篇大论。
(3)克服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办报思想指唯武器论,单纯军事观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个人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指登载王实味《野百合花》丁玲等作家作品。(4)缺指导性,党性。不能完成党的宣传任务。比如版面设计为一国际二远东三边区四延安。 《解》的弊端&毛泽东办报思想
党性:报纸登载反革命分子文章,脱离党的政策和生活 群众性:读者回稿认为报纸立论空泛离边区生活太远
战斗性:《解》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为国民党“一党独裁”进行粉饰。发表一系列社论,蒋介石与国民党连喊“误会”、“误会”,并撤退进攻大军。(第三次反共高潮)2.改版经过:
(1)反对党八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
(2)要规定党政军民各方面的负责人经常为党报撰稿。要有对于敌人的思想的批判。
(3)其他:利用党报宣传农民楷模,比如捐粮捐钱给共的农民吴满有。信息由党来传达。报纸审查制度也从这里开始,领导把关。3.改版收获
改版后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1)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2)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4.党报理念;(1)用事实说话:以政治为原则,坚持革命立场,选择事实表达观点。比如在内容上,工农边区的新闻、大生产运动的典型纷纷成为报纸的头条。比如胡乔木:选择什么,如何报道,均不能不时刻注意事实中所要表达或可能会表达的倾向。主张新闻应该完全真实。
(2)反对“同人办报”而奉行“全党办报”,消除办报者的专业意识,走向工农结合并改造自己。比如: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一切重大问题需经过主要领导同意,日常政策报社要请示中央(全党办报);群众路线指发展基层通讯员队伍。(3)记者身份:反对无冕之王,提倡人民公仆党政喉舌。(4)党报是教科书(5)党性原则
(6)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7)活泼新鲜马列文风反对党八股。 党报改造的实质
意识形态规整统一,明确报纸与党组织的关系,从而使办报归统到党的一元化领导,成为喉舌。
民间报业:
1.申报(1872-1949)全称申江新报
1872美查创办,1912史量才买下两次改革,1934史被杀,抗战时期在日伪控制下出版。史量才两次改革
(1)经营改革:大量招揽广告,提高发行量,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政治上比较保守。成为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2)1931九一八事件后,理念改革:
政治上一改过去保守谨慎:积极要求抗日和民主比如九一八第二天申报就发表反侵华新闻。反对国民党独裁,要求民主自由,比如蒋下台时欢送登载宋庆龄反蒋文章。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经济独立:不按受任何一方势力的津贴。政治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方势力的操纵。
新闻业务上层层推进,不断深化:言论的变化,时评应于时敢于评揭露国民党丑行。创办了众多的专刊和副刊,副刊《自由谈》一改过去的鸳鸯蝴蝶派,改版刊登鲁迅郑振铎茅盾等左翼作家的杂文成为文化进步阵地。发展文化事业开办流动图书馆。
为什么有第二次改革:民族危机,对蒋不抵抗政策的不满 改革结果:史量才民间影响越来越大百万读者,令蒋介石不能容忍。禁邮收买不成暗杀,史量才的死结束了《申报》最辉煌的历史。史家精神:(1)把报纸提高到历史意识上来认识。(2)报纸应该自觉地遵从历史,以史自役,“写真程度”应超过史书。(3)推动历史前行。
2.大公报
1902英敛之创于天津,以敢言闻名。1916年后亲日卖国声誉下降1925停刊。1926年创新记大公报爱国、拥蒋、反共。(1)三架马车:吴鼎昌出钱胡政之管理张季鸾主笔
(2)四不主义:不党(没有政党偏见)不卖(不以言论做交易)不私(无私图公众喉舌)不盲
(3)成功之处:文人论政的典范,以言论推动国家决策发展。(4)主笔:张季鸾,王芸生(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因此不受共国两方待见,新华日报与大公报论战。)
3.民间报业新闻自由问题(都是抗战时期)
(1)新生事件:艾寒松在《新生》发表闲话皇帝指日本军部资产阶级是真正统治者皇帝是傀儡,艾的编辑杜重远发表了这篇文章。1935年日本威胁中国法院给两人判刑:说明没有主权没有新闻自由
(2)孤岛报业:1938年日本占领上海但不敢复习美德租界,报人到租界内挂洋旗办报。《文汇报》发表了许多抗日文章,日本危险要杀死记者编辑,后来不敌恐吓关张。《大美晚报》主编朱 惺公也反汪伪政府,被害。
(3)拒检运动:1945年日本快投降时,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被派到延安参观,黄炎培是其中之一,从延安回来以后他写了一本《延安归来》如实记载延安不乏赞美。国民党认为此书在国统区出版需要新闻审查,叶圣陶等一部分文人反对我们永远不要图书审查发起拒检运动,蒋后取消了审查。:国统区还是有一定新闻自由
(4)第三条道路:抗战快结束时,国共两级力量抗衡,《大公报》(王芸生)《观察周刊》提出我们应当走联合政府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
反客里空运动:土改新闻失实,晋绥日报做自我反思,提倡监督文章,促成了自我教育运动。思想上纯洁了新闻队伍也加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公营形成新闻网,私营改造,设立新闻总署与新闻法制建设。1951-1952党发起自我批评,但这样的批评是有游戏规则的—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宜山农民报》傻乎乎批评县委书记。
1954前后业务上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登载苏文章,修正错误。但是也有负面影响,导致教条主义。模仿《真理报》过了头,比如为没有错误的报纸奋斗不登广告每天2500字社论报喜不报忧等。1956新闻改革。
背景:照搬苏有教条主义错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论十大关系分析学苏弊端。刘少奇新闻讲话要适应读者需要。国际上苏共二十大批评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活跃起来。
1月周恩来讲话承认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平起平坐,4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奔走相告。这是为了与苏破裂后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时候党让知识分子提意见,实际上是为了引蛇出洞先不对这帮“右翼分子”惩罚等他们露出真面目再一网打尽。比如储安平。改革怎么做:(1)扩大报道范围满足受众城乡社资都有。(2)开展自由讨论,主张报纸是社会工期可以为各个阶层发声,报纸不能随时做出正确结论推翻教科书一说。不一定按照编辑部意见也就是不一定代表党。
改革意义:(1)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不能一概否定,可以批判地接受有用成分。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认识到对于苏联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2)明确了要办好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优良传统与经验,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3)这次改革得到广大读者欢迎与支持。
改革不足:全盘否定苏,不加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报纸传统,很快夭折。国民党新闻事业 中央通讯社,中央社,1924广州成立。
2《中央日报》,1927武汉创立。喉舌,国民党党报核心,也是国民党新闻事业核心 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台。
第五篇:中国新闻史 考试重点
第一章
1、中国古代的邸报
所谓“邸”,即地方当局在京都设立的办事机构。古代的邸报就是古代的官报。主要是报道皇帝懿旨、公文、皇室动态、官僚奏章、官吏任免、赏罚等,是合法报纸。
2、中国古代的小报
古代小报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小报传发人为进奏官或中央及省之官吏,还有职业传发者。小报内容是官报未曾报道的新闻,其内容有真有假。其形势灵活,时效性强,社会影响大,传播范围广,即有手写也有印刷,属于非法出版物。小报的特点: 内容的新闻性
传播的时效性
编采的秘密性
形式的灵活性
影响的深远性
小报盛行的原因:
1、朝廷 苟且偷安
2、战乱多,内忧外患,舆论控制,难了解事情真象
3、新闻性强
3、定本制度
为了加强对封建官报的控制,钳制舆论,宋王朝制定了“定本”审查制度。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最早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经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向全国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第二章
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宗旨和特点
《察》是马礼逊、米怜创办,是第一份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纸。在马六甲发行,因为思想、伦理、政治、民族矛盾等原因的限制,使得《察》只在南洋发行。《察》的新闻宣传思想:
1.传教士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接受心理来办报 2.《察》追求的是宣传效果 《察》等外文报刊的作用
1.提供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消息 2.同时也为中国了解外国人提供材料
5、《申报》
《申报》1872.4.30,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伍华德、普莱尔、麦基修等人合资创办,最后产权归美查一个人所有。
《申报》以报纸本身赢得为目的,如何吸引读者,提高销量,至关重要。《申报》十分重视论说,内容涉及新闻观念、自然科学知识、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封建伦理等许多方面,吸引了不少读者。《申报》注重新闻报道,新闻量多、面广,尤其是社会新闻,已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揭露社会黑暗。《申报》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文艺作品成为它的必备栏目。《申报》的特点:
I.满足中国负责的需求 II.是一张完备的日报
III.重视经营管理、注意争取订户
6、《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有创刊于上海,周刊。1874年9月第301期改名为《万国公报》,主编是美籍传教士林乐知,这个刊物出版时间先后长达40年,由林乐知主编,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周报。名义上是教会刊物,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时事政治刊物,7、《字林西报》
1850.8.3,英商奚安门在上海创办原名《北华捷报》
1864,改名《字林西报》,由字林西洋行接办。英国人亨利奚安门任主编。1951年3月停刊,历时101年,最高发行数达到7817份,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家外文报纸。
《字林西报》注意言论,有“英国官报”之称。《字林西报》新闻来源广、材料多、消息快。《字林西报》的性质是维护英国商人、政客在华的利益。《字林西报》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运动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第三章
8、《循环日报》 1874.2.4,王韬在香港创办,宗旨为“强中攘外,诹远以师长”,他主笔10年。
《循环日报》是香港第一国人自办中跟报纸,是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王韬对报名的解释是:希望中国走变法之路,思想由弱变强的循环。王韬宣传的资本主义概念思想: 1.改变封建专制政治主张 2.提出发展中国资本注意经济主张 3.对国内玩时事政治等大事进行评述
9、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大胆讨论时政,这类政府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故称“时务文体”。
文体解放---打破传统古文、时文、骈文在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文风自由---文字浅显易懂,平易畅达,雅俗共赏,同时根据内容需要,可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词汇句式;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情感充沛---在晓畅之余,慷慨激昂,热情奔放,感人肺腑,富于煽动。
10、维新派对中国传播新闻事业的贡献
1.冲破封建言禁,为报刊赢得了实际上的合法地位。2.开中国报业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3.重视政论,创造了新型的报刊政论文化—时务文体。4.推动民族近代新闻业的发展
5.进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但存在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积淀,宣传新学不是很纯 6.想读者进行了近代民族、爱国主义的教育,但是没形成系统的反帝思想。第四章
11、《中国日报》的创办和宣传内容(时间、地点、负责人)
1900年1月25日,由孙中山在香港创办,主持人陈少白。是兴中会的机关报,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家报纸。
《中国日报》的宣传内容:1.进行了大量抨击清政府的宣传
2.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宣传 3与保皇势力展开论战。
12、“苏报案”的经过
1896-1899,胡璋创办,因为无利润有陈范接手
1903年6月9日,《苏报》刊出了章太炎为《革命军》所写的序言,把它比之为震撼人心的“雷霆之声”,由于《苏报》的介绍,扩大的《革命军》的影响。
1903年6月29日,《苏报》将章太炎写的《驳康有为最近政见书》一文稿的部分摘发,标题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文章明确指出:清政府是人民的仇敌,帝国主义的帮凶。文章以极端蔑视的态度,直呼光绪之名,嘲骂“像这样连自己的性命都操在慈禧手里的皇帝,靠他改革立宪,只能是白日做梦。”该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
1903.6.30,清政府以《苏报》刊载章太炎介绍《革命军》的文章以及章太炎、邹容诋毁清政府、图谋不轨为借口,通过上海租办巡捕房包围了《苏报》馆和爱国学社,章士钊、蔡元培闻讯走避脱险,章太炎被捕。次日邹容投案。7月7日《苏报》被查封。1903.7.1,周容主动收监,陈范等逃往日本,陈范因此家破人亡。1903.12,周容等在租界被判终身监禁,舆论哗然.1904年5月,章太炎被判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被判“永远停刊”。
周容在离出狱还有70天时死于狱中,使得人们更重视章太炎的人身安全,于1906年出狱,被孙中山接往日本。
13、两派报刊大论战
《民报》:1905.11.26,在东京创刊,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也是最重要的报纸,是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政党报刊,它标志着中国近代行为事业的进步。《民报》的特点:1.旗帜鲜明,气势雄壮
2.文辞闲雅,博引经史 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新民丛报》: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于1902年2月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从创刊到1907年11月停办﹐前后近六年﹐共出版九十六期。这是梁启超宣扬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
两派报刊大论战起始于1906年4月全面展开,主要在《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展开,到1907年8月《新民丛报》停刊而结束。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下几个方面: 第一,革命,还是改良? 第二,建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第四,革命是否引起瓜分和内乱? 论战的结果保皇派纷纷溃败,革命派大胜。第五章
14、“竖三民”报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因三个报纸都以“民”字打头,且一脉相承,故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竖三民”或“三民报”.15、“癸丑报灾”
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被称之为癸丑报灾。
1912年袁世凯当局刺杀宋教仁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镇压二次革命时,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时有发生。同时国民党系报纸被全部查封。上海地区的《民立报》、《天铎报》虽在租界未被查封,但也因在上海地区禁止销售而被迫停刊。民国元年全国报刊约500家,北京占1/5。“二次革命”后,北京报刊只剩20家,上海5家,汉口2家。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新闻出版遭受重大打击。1913年正逢农历癸丑年,当时新闻出版人将这一年报纸遭受的浩劫称为“癸丑报灾”。同时也被新闻史上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借军事胜利之淫威,把国民党诬指为“乱党”,对国民党系的报刊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刊”的罪名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报刊锐减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16、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事迹
黄远生,(1885-1915),江西九江人。曾留学日本,学成回国后,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等报刊的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她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
邵票萍(1886-1926)浙江金华东阳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申报》北京特派员。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创办《京报》,并任社长。曾任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讲师,从事过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是民初新闻界一个不可多得的人全才,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于北京。第六章
17、《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第一,提倡民主,反对尊孔复古要求争取人权、个性解放。
第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和盲从,要求用科学法则和更改来判断一切。第三,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8、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1、1919.7.14,在长沙创办,有毛泽东主编
内容:以评述为主,实事报道、时事评论结合 研究实行世界革命新潮为根本任务
名义上为湖南学生联合机关报,实际骑着知道整个湖南运动的作用。
2、主要报道反帝反封、讴歌革命、“民族联合的力量最强”思想
3、局限性: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有一点社会主义,但是不完全,它反映毛泽东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着向马克思主义者发展的过渡。
19、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
副刊从消散的趣味到介绍信文艺、新思潮、新知拼,反封化阵地,积累编辑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
20、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四大著名副刊 北京《晨报》副刊 《晨报副镌》 北京《京报》副刊《京报付刊》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第七章
21、《向导》周报的创刊及宣传内容
《向导》周报1922.9.13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1927.7停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为其撰写了大量文章。内容: 1.《向导》集中力量进行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宣传 2.《向导》集中力量进行反对军阀的宣传。
3.1924年,国共合作开始后,《向导》各级支持国共合作。集中宣传了各个阶级建立统一战绩的主张。
影响:《向导》的宣传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民众的觉醒,有理的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人们称它为“沉沉中国的一线曙光”,是“中华民族的福音”,是“中国两千年来历史上破天荒的荣誉作业”,是“中国新闻界中真正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却确能指示民众以大革命大路的唯一报纸”。
22、《热血日报》
1925年6月在上海创刊,为通俗的政治性小型报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瞿秋白担任主编。批判大资产阶级的妥协言论和背叛行为,为及时报道五卅运动指导群众斗争而办。
23、《政治周报》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毛泽东创办的报纸
24、中国早期的广播
1922.12美国人E.G.奥斯邦在上海办的第一座“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1.23首播,符号XPO,功率50W 存在3个月后被迫停止,他是第一组哟中国境内的广播电台。
最早的国人自办广播电台是在哈尔滨,1926.10真是播音,符号XOH(后来该为COHB),发射功率100W(后增至1000W),他是我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第八章
25、红色中华通讯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新华通讯社的前身,1931年11月创办于江西瑞金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通讯社之一。1937年1月,中央决定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1月25日开始用新华社的名义向全国播发新闻。
26、《红星报》
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1年12月11,在江西瑞金创刊,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主编,,是工农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
27、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的主要经历事迹及其成名作(简答)
邹韬奋(1895-1944),江西新余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编辑、政论家和出版家。江西余江人。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他一生主办过6刊1报,撰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出版了多部著译。邹韬奋办报理论和经验:
1、关于新闻言论自由问题
2、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
3、报刊要有个性和特点
4、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5、在经营上,他认为“报纸上面登广告,不应专为了报纸的营业收入而应停驶顾到多数读者的利益”
范长江(1909-1970)四川内江人。1935年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考察之行,报馆将这些旅行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他进入事变中心西安。1937年,他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揭露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引起极大轰动。随后,他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等通讯。这些通讯作品,均辑入了他的通讯集《塞上行》
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28年开始了自费周游世界的旅行。1936年斯诺开始了他的陕北之行。全程历时4个月,他是进入陕北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他撰写了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由英国公司正式出版。1938年2月,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出版,为避过国民党和日寇检查,原书名被改为《西行漫记》。第九章
28、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和宣传内容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呼叫XNCR,这是中共第一个口语广播台,也很死新华社第一次口语发布新闻,还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它的稿件是有新华社广播科提供。
其宣传内容为: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解放》周刊和《解放日报》的重要社论、文章。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名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日语广播等。此外,还演播《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日歌曲。
29、《解放日报》的改版
1941-1942,共产党在抗日时进行整风运动,全党进行马列教育 1942.2.1,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演说 1942.2.8,《反对党八股》报告,拉开整风序幕。《解放日报》缺乏在根据地办党报的经验,加上教条主义的影响,胆子非本地新闻篇幅占据很大篇幅。
1942年3月,中宣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党组织加强对报纸的领导和参与,“各地方党部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注意,尤因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号召,来检查和改造报纸”。改版成效:
1、增强党性、组织性,重视报道党的中心工作
2、反映群众生活,失去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3、成功反击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4、有效地带动了其他报纸的改革 改版的意义在于:
1、它是解放区新闻改革的良好开端,是由少数人办报变为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一个标志。
2、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宝宝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界限,以及文风等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党报从此成熟和发展起来。
3、通过改版,《解放日放》成为党的机关报,有效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有力的配合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由于《解放日报》改版的带头示范和宣传指导,推动了全党的新闻改革运动在解放区的广泛开展,它不仅在实践上促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而且使无产阶级的学报理论得以确立,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板报”的思想确立统一 30、在复杂环境中坚持斗争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1938年在武汉创刊,1947年2月被国民党下令停刊为止,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出版了9年多。该报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坚持“编得好,印得清,出得早”创造了共产党在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下办报的宝贵经验。第十章
31、国民党统治区的“拒检运动”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政府以“非常时期”为借口,制定了一系列出版审查条例,实行原稿送审制度,以此限制新闻出版。1945年黄炎培应毛主席的邀请去延安访问,回来后,他将在延安所见所闻写成了《延安归来》一书,此书稿没有递交国民党检查就出版了,这是国民党统治区第一本拒检的书籍,到此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8月27日,重庆33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一致拒检。拒检运动的斗争不断扩大,国民党当局迫不得已,于同年宣布废除原稿审查制度(收复区除外),到此,拒检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2、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人物。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特派记者。
1946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的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通过反“客里空”运动,解放区各地报纸和通讯社都认真的检查自己的工作,新闻业务有了很大改进,更加重视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