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命题结构和答题要领
一旦下定决心要报考公务员时,就要首先对公务员的考试科目和形式有一个深刻了解。作为公务员考试的杀手锏,《申论》占有了不可小视的地位。因此,公务员应考者必须给予《申论》足够的重视。
所谓“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也就是对给定的事件、材料、问题、现象、事理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申论主要是对应考者的阅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查。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
一、申论考试的命题结构
申论试卷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给定资料范围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设计,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申论要求
(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本要求每年虽有变化,但大致是一致的。
二、申论考试的能力要求 1.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就是读者运用本身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顺利进行阅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记忆能力及其阅读速度。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不断完成优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由给定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则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有的应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应考者则看的浅些,这样就可以充分反映出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
2.分析归纳能力
一般来说,分析归纳就是指对材料的提炼加工,其能力就是从思维到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申论考试给出的材料并不是完整的文章,一般仅仅是半成品,这些材料有些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有些则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有些内容反映了质的东西,而有些内容甚至完全是滥竽充数,增加对应考者的迷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应考者能够在众多材料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要完成这个任务,一要分析给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和层次;二要分析给定材料的质的方面,即给定材料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在实际应考的过程中,应考者不但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充分考虑材料所包含的两极,避免片面化、绝对化。这样对于后面所提出的方案,尤其是议论部分,都会有基础性的作用。
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是申论的主要考察目标。也就是考察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前面所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最终也表现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公务员每天面对的就是许许多多具体的事务,怎样应对这些事务便反映了公务员的真正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处理一般事物的能力,一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两方面实际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4.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
公务员要把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警醒书面汇报,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说理透彻。申论的问题虽然非常灵活,但是对申论语言的要求一般没有很大的变化。其中间接可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
由此可见,申论不仅要求应试者具备相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它还需要应试者表现出深刻地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尤其是较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难度显然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命题作文。
三、答题要领
一般来说,解这类题目,首先要抓住并确立中心议题,这是整个解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应考者在下笔写之前,大脑里一定有个清晰的主线,也就是中心议题。这样对从大脑里搜集材料和选择材料都指明了方向,能够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应考者要根据实体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由于时间的限制,论点不宜过多,安排也应由主次之分,尽可能得将重要的论点前置,次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后面,以免把时间耗费在以以较小的内容上面。再次,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是此类题目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应考者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出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作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够有效地为论点服务。而不要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到毫无疑义的材料上面。再其次,论证一定要全面,充分。公务员是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这就要求公务员在考虑问题上比较成熟。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地体现,同时,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切忌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属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事结合起来,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作出解释。最后,不要忘记回应主题。这不但证明自己的逻辑清楚,同时还能使全文论点更加突出。
总之,作为公务员第一次报考者,一定要对公务员的考试内容和答题的要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甚至于不走弯路。
第二篇:专家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命题结构与答题要领
所谓“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也就是对给定的事件、材料、问题、现象、事理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申论主要是对应考者的阅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查。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
一、申论考试的命题结构
申论试卷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给定资料范围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设计,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申论要求
(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本要求每年虽有变化,但大致是一致的。
二、申论考试的能力要求
1.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就是读者运用本身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顺利进行阅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记忆能力及其阅读速度。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不断完成优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由给定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则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有的应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应考者则看的浅些,这样就可以充分反映出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
2.分析归纳能力
一般来说,分析归纳就是指对材料的提炼加工,其能力就是从思维到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申论考试给出的材料并不是完整的文章,一般仅仅是半成品,这些材料有些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有些则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有些内容反映了质的东西,而有些内容甚至完全是滥竽充数,增加对应考者的迷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应考者能够在众多材料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要完成这个任务,一要分析给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和层次;二要分析给定材料的质的方面,即给定材料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在实际应考的过程中,应考者不但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充分考虑材料所包含的两极,避免片面化、绝对化。这样对于后面所提出的方案,尤其是议论部分,都会有基础性的作用。
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是申论的主要考察目标。也就是考察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前面所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最终也表现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公务员每天面对的就是许许多多具体的事务,怎样应对这些事务便反映了公务员的真正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处理一般事物的能力,一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两方面实际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4.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
公务员要把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警醒书面汇报,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说理透彻。申论的问题虽然非常灵活,但是对申论语言的要求一般没有很大的变化。其中间接可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由此可见,申论不仅要求应试者具备相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它还需要应试者表现出深刻地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尤其是较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难度显然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命题作文。
三、答题要领
一般来说,解这类题目,首先要抓住并确立中心议题,这是整个解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应考者在下笔写之前,大脑里一定有个清晰的主线,也就是中心议题。这样对从大脑里搜集材料和选择材料都指明了方向,能够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应考者要根据实体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由于时间的限制,论点不宜过多,安排也应由主次之分,尽可能得将重要的论点前置,次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后面,以免把时间耗费在以以较小的内容上面。再次,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是此类题目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应考者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出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作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够有效地为论点服务。而不要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到毫无疑义的材料上面。再其次,论证一定要全面,充分。公务员是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这就要求公务员在考虑问题上比较成熟。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地体现,同时,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切忌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属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事结合起来,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作出解释。最后,不要忘记回应主题。这不但证明自己的逻辑清楚,同时还能使全文论点更加突出。
总之,作为公务员第一次报考者,一定要对公务员的考试内容和答题的要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甚至于不走弯路。推荐主要参考资料:《半月谈》、各大报纸时事评论、《公务员考试报纸》。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命题结构分析及答题技巧
第二节《公共基础知识》命题结构分析及答题技巧
一、考试的目的和范围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国家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人文科技和时事。
二、基本题型及分值分配
(1)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一个),约占30分;
(2)多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二至四个),约占30分;
(3)判断正误题(无须说明理由),约占10分;
(4)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法律或行政管理案例),约占10分;
(5)公文纠错题(既有对整篇文章改错的,也有对单句改错的),约占10分;
(6)论述题(一般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紧扣现实),约占10分。
三、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的类型主要是单选题和多选题这两种。这两种类型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淘汰法
此法最适合单选题。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
间。当然,在这个判别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2、去同存异法
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3、印象认定法
第四篇:申论答题格式
申论答题格式分享
一、关于标点符号
1、标点符号需要独立占格
这是标点符号最基本的格式,很多同学习惯于将标点符号点在字的右下角,平时不是很显眼。但是,公务员考试是有格子的,而标点符号的格式在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必须习惯于将标点符号也当成文字的一个独立部分。
单独占格的标点符号常见的有: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句号、顿号等。
需要占双格的标点符号常见的有:破折号、省略号、引号、书名号、括号等。
对于双格标点符号,一定要注意即使是多个格子也依然要将其写成一个整体。但如果遇到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则需要做特殊处理。
2、标点符号的特殊格式
除了《“--这三种情况,其他的标点符号(包括》”)一律不能顶格写,如果在末格写完文字需要除以上三种情况之外的标点符号,就在字的右下角标出;破折号和省略号需要占双格,但如果出现在最后一个,就只需要占一格即可,不能将其分成两个部分。
《“这两种情况不能在末格出现,如果出现在末格,或者与文字挤在一格,或者移到下一行出现。
二、关于数字的格式
对于一个两位及以上的独立数字来说,两位数字占一个格子,例如2015,就是“20”一格,“15”一格;奇数位数的数字,同样适用,最后空一个字符即可,如20000,最后一个出现一个“0”,后面空着,以此类推。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此数字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那就必须保持其形式上的完整性,靠近写出。
三、写不写“答”
几乎所有考生都会问这个问题,其实在改卷的时候,没有哪位同学是因为写了“答”字而多得了几分,也没有哪位同学因为没有写而被扣掉几分。
所以结论就是,写不写都可以,只要保持整个答案的格式一致性即可。
如果写,那就是“答”和其后面的冒号占两格,顶格写,后面分段直接空两格开行。如果不写,开行的格式和后面分段开行对齐。
四、标题
标题只要大致写在中间就可以了,如果有副标题,在正标题下面空两格(正标题文字的两格)写破折号,起写副标题,但是要将正副标题作为一个整体写在中间。
一般不提倡大家使用太长的标题,但如果标题过长,分两行书写,一般格式是上一行长一些,下一行短一些,两两居中对齐。对称式的标题或者中间空一格写成一行或分两行书写。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技巧:写作答题四大要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技巧:写作答题四大要领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部分主要通过给出几则材料,要求考生以材料为依据,对给出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整理归纳进行作答。材料题材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有国家政策问题,还有老百姓的心声等,涉及范围广泛。考查考生的时事敏感度,对国家法治和政治的理解力。
在作答申论问题时,考生应当具备最基本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分析案例的能力并给出解决方案,还有纵观全局的能力和文字表述力。毕竟申论部分涉及生活各方面,所以申论部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范围,主要还是在平时积累解题思路,能够一看到材料就能准确把握其主体精神。
申论考试如何做到正确写作,掌握拿分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在此给出考生以下几点建议,帮助考生巧得高分。
一、对照题目读材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材料特别长,且几条材料虽总体联系但又相对独立,有时候读完后面的材料往往就会忘记前面材料所给的信息。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材料混乱,记忆不清,答题的时候还要在各个材料之间纠缠。针对这个问题,本站给出的建议是,对照题目读材料。就是说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当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这样读完一则材料,大脑就不会只留一片苍白,能够很清楚的明白每则材料都是讲的什么内容,具体用来干什么。这样做一是可以让阅读时间大大减少,还能更加准确地定位到核心要点,方便更有效的答题。二是申论中有很多材料都存在陷阱,很容易对考生造成诱导。若不先通读题目,就很容易被材料误导,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第11则材料,看起来主要是讲提高粮价能解决粮食问题这么个事情。但果真如此吗?若考生先读一遍问题,就能够发现,事实上题目里面第二小题正是针对这则材料设计的问题。只要读过题目就会对这则材料产生怀疑,就会对材料重新审视和分析。
二、注意得分要点
申论虽然材料冗长,回答内容也较多,但是这里面也有得分技巧。申论的得分点一般是按照分值来安排的。就一般情况来说,若题目的分值为10分,那么该题目的得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题目的话,得分点就在5-10个左右,或许也有可能在10个以上。总之把你能想到的,能归纳出来的合理的要点都写上,尽可能的少失分。很多考生在作答时都能回答出来,而且回答的都在点子上,但就是得分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些题回答不够全面,疏漏了某些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点。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也要多加注意,提高采点意识,分清主次,合理预算得分点,这样就能保证有所提分。
三、看清文章立意与高度
一篇文章、一则材料不是泛泛而谈,其中必定蕴含着一些深度的立意,这就要求考生答题看到其高远立意,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作答。凡事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必须进入到问题的深层。看到一则材料,要联系到当前国家的一些基本政策,或者想一下能否把它上升到一定的政策与理念的高度。例如像农民工题材,从材料内容上无非就是农民工生存条件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和自身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等具体现象。但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我们应该对此作深刻思考,方可作答。
四、摆脱平庸老套的作文写作方式
申论的最后一部分是要求根据给定材料作文,很多考生在考前复习时背诵了很多申论写作模板,以至于结尾千篇一律,例如结尾部分,十个考生有九个用升华模式来结尾。如:总而言之,只要……就能……。但这种模式呆板老套,很容易给阅卷老师带来视觉疲劳,从而影响作文的得分。根据这种情况,其实考生在临考前的练习中多加思考,有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答题特色,在多变的考题面就能以崭新的方式来诠释,从而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其实除了传统的升华式结尾,考生完全可以转换思路,拒绝老一套,采用分析方法来结尾,但在使用分析法时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文章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分析。还可以对于一些政策性的东西进行分析评述,给阅卷老师呈现出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