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力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新格局
湖南力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新格局
湖南初步确定把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这七大产业有望在未来5-10内成为湖南产业格局的“重头戏”。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形势,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初,规划编制和相关文件起草工作全面启动。经过数月的调查研究,关于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现已编制完毕。
根据总体规划,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型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0%,年均增长20%;到2020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成为湖南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成为湖南经济的先导产业。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工程、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名牌产品创建工程和人才资源开发工程等五大工程以及技术创新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
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强调,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一要加强规划和指导;二要加大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三要突出自主创新;四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坚持面向市场谋发展;五要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培养一批企业领军人物;六要加快实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增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七要加快人才培养,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八要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第二篇: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物联网:重点关注八大牛股
物联网是今年以来的市场热点之一,如何看待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哪些公司值得关注?
国家中长期信息技术将以物联网为中心,涵盖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关键技术,看好物联网架构的三个层级:首先是行业应用上,看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和安防;其次是行业信息化上,看好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的快速普及的速度;最后是网络基础和集成电路上,看好光通信和集成电路封装两个细分领域。相关公司主要关注石基信息、广联达、辉煌科技、银江股份、交技发展、海康威视、通富微电、日海通讯 等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 迎接云计算黄金年代 荐10股
“云计算”领域是跨国IT巨头未来“决斗”的主战场。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AMD、Oracle、SAP、HP、Dell、Citrix、Redhat、Novell、Yahoo等等。美国硅谷目前已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 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云计算”庞大的市场规模超乎想象。按照最乐观估计,IDC推算未来3年全球“云计算”领域将有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显然,全球各IT巨头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背后的原因是未来天文数字般的市场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自2010年开始,各大IT企业已经展开一场硝烟滚滚的争夺战,以实现自己在“云计算”市场中未来的霸主地位。
机构投资者“重兵囤积”,海外“云计算”龙头公司股价5年暴涨6倍。无论是只把“云计算”当做一部分业务的大公司Amazon,还是专注于SaaS的小公司 salesforce,都已经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最近5年股价暴涨6倍。此外,率先受益的虚拟化技术提供商VMWare以及为绩效评估提供云计算服务的SuccessFactors也在美国资本市场受到热捧,被机构重仓持有,SuccessFactors目前市盈率更是高达200倍以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资本市场对“云计算”主题的认可程度和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云计算” 市场规模有望在2015年达到一万亿。东方策略团队测算,根据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及工信部重点示范的其他三个城市的发展情况,预计 2015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一万亿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实际上,这也与我们所提到的“云计算”对于IT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判断是一致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以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主发展为主有很大不同,由于市场结构、技术发展阶段、投资习惯等原因,未来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将首先以政府采购及企业自主购买两端同时发展,并最终带动全社会实现云计算普及化。
投资标的选择:对于“云计算”投资主题,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华胜天成、华东电脑、浪潮信息三家公司;其次也可关注卫士通、浪潮软件、东软集团、宝信软件、长城开发、鹏博士、中国软件等公司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龙腾绿色动力
2010 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近10年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应以巨大内需市场为后盾,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未来,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2020年,不仅包含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还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对传统能源升级,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同时推进替代产业发展,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随着规划实施,未来10年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截至2009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仅为8%左右,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到2020年比重达到15%。可见未来十年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非常巨大。
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利用规模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预计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水电利用规模将达到2.5 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也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1.8%,达到2.6%左右。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有望达到11%左右,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会从2009年的70%左右下降到63%左右。
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要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的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达到3.8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5亿千瓦,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千瓦。
同时,“十二五”拟推可再生能源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其中,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将推动金沙江、怒江流域的水电开发;我国此前规划的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其中将有五大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将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两方面进行双重标准考核。“十二五”期末,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5GW,风电装机目标为9000万千瓦。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 规划将力求与电网“十二五”规划进行衔接,在“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大型风电基地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瓶颈问题。
2010年7月5日,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又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包括:西部光伏电站建设、西部风电基地建设、广西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等。
风能 风光无限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风电建设和发展,而该行业发展屡超预期。2007年发改委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实际上该目标2010年即可完成,预计2015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为9000万KW(含海上风电500万KW),2020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2.5亿KW(含海上风电3000万KW)。同时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11%左右,到2020年比重达到 15%,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2%左右。国家能源局也加快了中国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海上和潮间带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并开始了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沿海多省已完成或正在准备海上风电规划,到“十二五”末,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计划分别是70万、460万、150万、300万和40万千瓦,到2020 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为155万、945万、370万、700万和110万千瓦。
2009 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KW,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第五年翻番。截止2009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约2580.5万KW,预计202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2.5亿千瓦,也就是说未来11年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大约为2000万千瓦,而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已达到1380.32万千瓦。
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最新测算,中国陆地和海上风电的潜在开发量分别为23.8亿千瓦和2亿千瓦,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随着风电开始步入高速成长期,我国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在2009年全球十大风机厂商中,我国已有三家企业跻身前三。同时,受益于全球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2007年起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开始探索向海外市场扩张。从2009年统计数据看,国内风电设备出口正在稳步增加。未来几年风电叶片行业将持续繁荣,2009年中国内地新增装机容量1380 万KW,对应叶片消耗(以兆瓦级风机占比80%以上推算)约为10000套。“十二五”期间,叶片需求将主要为1.5MW的40.25m以上的大叶片。目前,我国叶片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研发能力强、产能规模大的企业手上,叶片生产企业也将会较大的盈利空间。
核能 爆发增长
核电运营成本在三种新能源中最低,发电成本接近甚至低于火电的成本。中国核电的支持政策,已从“适度”到“积极”,再变为“大力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推进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强AP1000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组织协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国产化依存工程管理、进出口政策调整、科研攻关组织,加大重要技改资金支持力度。
我国将继续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发展,同时推动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到2015年,我国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到2020年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
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总计有439台现役核电机组,另有59台在建。2009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为2560亿KW。中国核发电量为65.7亿KW,约占全球核能发电份额的3%;中国运行机组数为11,约占全球机组份额的3%。我国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有1.9%,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20.2%,日本28.9%,法国75.2%)。
目前中国有24台核电机组在建,33台拟建,共计57台,建设期集中在2010到2016年,另外还有150台正在规划中,未来5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加之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且核电主要设备技术门槛非常高,不会出现大量企业挤进来竞争的情况。核电设备占核电站总投资的50%左右,将受益最大。
太阳能 前景光明
由于太阳能发电目前相对其他新能源成本高、技术效率还比较低,因此政策的规划引导和补贴成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9年我国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提供补贴。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对太阳能建筑进行补贴,标准为20元/Wp。据测算,该补贴标准大约可以覆盖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30%-50%,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金太阳示范工程提出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受“金太阳工程”和建筑屋顶光伏项目推动,国内光伏内需市场开始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300兆瓦。国家能源局最新透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要达500万千瓦;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2000万千瓦,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空间巨大。
同时,我国企业还将充分受益国际光伏市场的巨大发展。2008年全球光伏产量达6.4GW,新增装机量达5.6GW;2009年产量达9.3GW,新增装机量达7.3GW。光伏产业产量过去5年间增加超过8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EPIA预测,到2014年世界光伏市场市场需求在政策推动下将会达到30GW,从2010年到2014年年复合平均增长率约为17.9%。
从太阳能电池产量来看,目前是晶硅电池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但未来薄膜、聚光光伏和聚光光热随着技术发展也存在发展潜力。因此,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增长,晶硅电池市场前景广阔。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投资在2008年开始成为市场一大亮点,随着技术进步其投资规模预计在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世界主流非晶硅薄膜设备供应商普遍预计在2012年其薄膜电池成本可降到0.5-0.6美金/kg,转换效率研发目标约12%-14%,随着工艺稳定性和效率研发的不断提升,非晶硅薄膜市场将稳定增长。
智能电网
能源安全坚强后盾
2000~2009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达11.7%。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6587亿千瓦时,较2000年增长了172%。2020年,电力需求将在 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76700亿千瓦时。未来,全国电网电力流向总体上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并在各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能源流向和电力流向。国家电网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电网建设发展目标,即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并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分别是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和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实施。
2009~2020 年国家电网总投资将达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其中,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的比重最高,达到30.8%,其次是配电环节占23.2%,变电环节占19.5%。第一阶段2009~2010年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 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万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万亿元,智能化投资为 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同时,国家电网“十二五”特高压规划指出,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0年建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情景下,电网投资年均约3000亿元(比传统模式增加500亿)。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可提升我国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快速发展,实现对石油的大规模替代,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通讯产业、电器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智能电网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预计每年能节约土地200亩、增加就业机会 14.5万个,同时促进节能减排,减排SO2约100万吨,减排CO2约1.5亿吨,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四)高端制造: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会 荐7股
机械行业继续非整体性表现,传统政策支撑子行业机会需等待,新兴政策支持行业机会需把握
由于机械各子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不同,其面对的市场迥异决定将继续表现为非整体性机会。我们认为传统投资拉动的工程机械、汽车消费政策推动的机床以及冶金矿采、航运行业设备将会因为行业增速逐步进入低谷期带来投资机会的弱化。相反随着“十二五国家重点新兴产业的政策”的逐步推行,新兴产业将从国家层面迎来支持和业绩增速的保证。我们认为重点把握核电相关设备、航空发动机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公司的机会。工程机械:大的投资机会需等待销量趋势性确定增长的再次来临
前期政策放松预期带动以工程机械反弹,目前工程机械整体估值的水平普遍仍然较低,2010年动态市盈率为15倍左右,我们认为在目前大盘估值提升的情形下,相比众多估值高企的投资品种,其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所以继续反弹的机会仍然存在。但未来三个月随着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预计出现较大下滑,未来1-2个季度工程机械销量仍将经历环比回落,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的过程,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见到同比增速低点。所以建议等待投资方面的驱动力好转,工程机械销量趋势性确定增长的再次来临后,再把握可能而来的较大行情。短期内可关注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如山推股份。
核电领域:上游制造是中坚
核电设备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同时对设备稳定和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核电设备制造行业的集中度处于电力设备行业的最高水平。因此核电核心设备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领域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特别是在大型铸锻件、主循环泵和核级泵、核安全级阀门、焊接等核心技术装备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机遇。核电锻造工艺需要大型万吨自由锻造压力机,核电的高速成长将创造60亿-70亿元/年的大型铸锻件需求,而国内铸锻件制造产能的释放将加快进口替代的步伐,目前国内只有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等具有大型万吨锻造机的制造技术。根据目前估值状况和前景,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一重和海陆重工。
海洋工程设备:“十二五”开发海洋石油投资将达2500-3000亿,国内迎来黄金发展期
“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上能源战略将更为主动。中海油公司为实现“十二五”产量目标,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将会再建设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将会有2-3个深水油气田要建成投产,总投资将超过 2500-3000亿元人民币。而5年内全球海洋油气工业将投资1890亿美元在遍及全球的海洋上建立15000个油气勘探和开采井,全球海上浮式生产设备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金融危机催化了中国众多企业转向海洋工程领域。当前中国有15家船厂投资了大约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拓海洋工程业务,来自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兴新了一个行业。我们认为第一梯队包括烟台莱佛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中远船务等企业,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建造。由此建议关注中海油服、中集集团、中国重工。
航空发动机:兼具成长价值与资产整合看点的投资机会
09 年7月中航工业成立“振兴航空发动机委员会”通过了《中航工业关于加快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决定》,立足于加快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更被列为构成国家实力基础和军事战略的核心技术而将长期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认为军队装备更新换代引发航空发动机稳定增长,民机需求引致民用航空发动机中国制造,同时相关技术在非航空领域应用广泛,实现大幅进口替代。预计未来20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航空动力作为中航工业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境内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处于不断增发收购资产,最大限度分享行业增长,建议持续关注。
下半年投资策略: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会
综上所述,在周期性因素明朗前,我们继续维持中期策略的基调,即行业整体防守,沿新的政策导向调整结构和布局。行业总体评级“中性”。我们认为应紧抓从国家层面迎来支持和业绩增速的保证的新兴产业,重点把握核电相关设备、航空发动机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公司的机会,精选个股伺机出击
(五)电子信息:把握新兴产业布局十二五规划热点 荐3股
电子行业回归正常成长轨道在经历一年多时间30%以上的复苏性高速成长后,全球电子行业正在回归到正常的成长轨道。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电子行业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LED照明等新兴应用下保持5%左右的平稳增长。
LED及触摸屏将步入高成长阶段LED行业高增长时代已经开启。2009-2013年全球LED复合增长率达到41%,其中大尺寸背光源和照明应用,将成为最主要的应用增长点。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摸产品的推动,触摸屏应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国内电子行业将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电子行业受全球产能转移、国内产业升级、下游消费升级、城市化推进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20%左右的增长。“十二五”期间,属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平面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将会获得巨大发展,相关领域龙头公司将会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材料及产品等领域的个股,如晶源电子、大族激光、彩虹股份等。风险提示电子产品价格加快下降的风险和行业景气度加快下行的风险。
(六)新材料:行业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
投资要点
新材料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如果说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那么新材料就是新兴产业的先导。投资新材料领域,是绕不开的永恒主题。
对于新材料行业,我们的投资逻辑是“两个方向,一条主线”:(1)自上而下选择相关行业;(2)自下而上选择标的;(3)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则是持续贯穿其中的主线。
其中,自上而下选择行业的标准为: 符合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符合国内新材料需求发展方向;
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电子信息、生物医用、新型建筑、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以及化工新材料。
而自下而上来看,理想的投资标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技术领先;
细分市场需求增长具备较大潜力; 占据产业链高端;
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或已提前布局; 管理层对行业发展具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高毛利率; 合理的PEG。
结合前述行业和上述标准,我们推荐的投资组合为:三安光电、杉杉股份、佛塑股份、综艺股份、中航三鑫、回天胶业、鼎龙股份、红宝丽、三维丝和三聚环保。博云新材。上述公司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和成长前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0:59:28](七)生物医药:创新和突破传统估值
中国转型中期,将沿着创新和整合之路前行:中国医药行业还有30年成长,回顾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创新历程,中国药企创新才处于突破阶段。
一、创新很难,但转型中期,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品种创新—中国专利药面世;模式创新—虚拟一体化驱动下的中国药企和跨国药企全面合作;品牌和渠道创新—中药企业向药用消费品拓展,打造品牌和渠道创新。
二、整合必然,集中度低的医药产业一定会走向整合:外资在中国加快收购;部分强竞争力的中国制药企业,具备了整合能力;中国医药流通业进入全面整合阶段;在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下,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也将开始整合之路。
年末,考虑跨估值下移,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医药板块2010年预测市盈率40倍,估值溢价120%,即使考虑2011年30%净利润增长,估值合理,部分已然高估。
投资策略:进攻和防御兼顾,创新+突破传统估值是主线:宏观环境不明朗,未来半年医药板块仍有望跑赢市场,我们建议医药组合兼顾进攻和防御,均衡选择股票。创新+突破传统估值具有进攻性,多数医药优质公司仍有绝对收益,但防御性更为突出。首推恒瑞医药:未来12-18个月我们最看好股票,是医药板块创新标杆,仿制药业务三年翻番,创新药业务是新的增长引擎,虚拟一体化模式下公司将是跨国药企中国最佳合作伙伴。我们看好一下组合:创新 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华兰生物、天士力。
模式创新: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康美药业。创新器械:仙琚制药心脏起搏器、海南海药人工耳蜗。品牌和渠道创新: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仁和药业弹性最大;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和江中药业仍然是药用消费品行业中我们的最爱。整合:我们推荐两家医药流通企业,国药股份和上海医药。人福医药和仁和药业也都会有所作为,特别是仁和药业,旗下6个子品牌,外资通过并购中国知名品牌进入OTC领域,已显品牌价值。
向医疗服务领域拓展:马应龙。
第三篇: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杨帆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漫延深化,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我国也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培育和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
1、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权威的定义,政界学界商界均沿用这一定义。
2、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提出
改革开放后,我国重启现代化进程。基于农村改革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基于生物杂交技术的科技创新相结合,我国农业实现了大发展,但农业现代化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薄弱环节。农业需要借助生物技术革命实现产业革命。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远见卓识地提出了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提出了发展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的构想。①《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以后,有关专家开始研究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李毓堂基于生物科技创新,提出“大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强调这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必由之路。②张榆琴、李学坤在《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选择》中首次就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虽然没有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定义,但有精确描绘,如“具有可持续发展、高效低碳及高市场需求的”,“低消耗、高效益、少污染、知识密集型的”。③不过,从其提出的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来看,就是把生物产业视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实,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交叉但也有区别。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农业领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生物产业既有农业领域的子产业,也有非农领域的子产业,如生物育种、转基因产业等就属于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人类基因芯片、人类生殖工程等产业就不属于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3、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界定
要站在现代农业视角,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性特征出发,结合区域实际,研究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第一,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切特征。第二,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高技术农业,是农业高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第三,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产业化应用。第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农业资源、生物资源生产再造技术产业,推进农业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繁荣。因此,所谓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现代农业重大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对农业长远发展和经济社会全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知识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现代农业产业。
二、我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目前各地在新兴产业选择上出现的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投资趋热等“潮涌”现象不利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要选择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一定标准。有研究提出五项标准:一是符合当地的要素禀赋特征,二是有助于整合区域产业优势,三是应对区域其他产业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四是应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五是应有助于产业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④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我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另有学者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一是国家意志准则,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代表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二是产业关联准则,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三是市场需求准则,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要求;四是技术自主准则,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五是资源环境准则,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绿色低碳的特点;六是就业带动准则,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⑤
2、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区域性、领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自身因素,也要考虑国家政策,还要考虑国际趋势;既要考虑现有资源要素,也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张榆琴、李学坤的研究提出了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性、高竞争力、协调性、循序渐进、龙头带动等五项原则和产业
主导力、产业发展力和产业竞争力等三项标准。⑥借鉴这一研究成果,结合湖南实际,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标准:
第一,特色性。必须从湖南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湖南资源、基础、科技、人才、产业优势,充分考虑湖南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对现代农业技术产品的需求。
第二,创新性。以技术创新为主线,既要引进消化吸收外来先进技术,更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第三,发展性。必须发展前景广好,有巨大市场需求,能够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能够发展成为知识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区域性支柱产业。
第四,带动性。能够显著带动湖南相关产业发展,不仅能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而且能够带动生物技术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
第五,政策性。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生物技术产业与湖南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重点
1、生物医药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湖南中药资源丰富、生物医药科研力量集中等优势,建立以中药、苗药为重点,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和省级重点验室为支撑,以中医药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浏阳生物医药园区、中药种植基地等园区为平台,形成涵盖中药研发服务、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超微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植物提取药物、生物材料、天然保健品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技术,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把湖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出口基地。
2、生物育种产业
充分发挥湖南物种多样性、水稻技术领先的优势,突破基因工程核心技术,着力提升我省农业育种的创新能力,培育动植物新品种、优质高产品种。特别是实现超级水稻品种、超级油茶品种、超级油菜品种、超级鲫鱼品种、超级猪品种的培育突破和产业化,推动湖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把湖南建设成为我国超级动植物新品种基地。
3、油茶产业
油茶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植物。湖南是我国油茶最大天然林区和种植区,也是茶油最大产区。历史悠久,但未形成产业。要充分利用湖南油茶品种最多、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优势,建立以稳产高产油茶新品种为重点,以油茶研究中心、油茶基地为平台,以油茶深加工技术创新为主线,形成涵盖超级油茶育种、油茶种植、茶油深加工、油茶提取物、油茶美容美发品、油茶肥料、油茶食用菌、油茶病虫害药品等在内的油茶产业链和现代油茶产业体系。加强油茶科研机构、油茶种植基地、油茶龙头企业、茶油产业园区、茶油交易市场建设,实现我省食用油料木本化,使油茶产业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湘字茶油品牌,把湖南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茶油产业区,让全国80%的人主要食用湖南茶油,勿让中国茶油走中国大豆覆辙。
4、微生物产业
微生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营养元素的转化、环境净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微生物产业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环境激素等为核心的农业安全清洁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环境工程微生物等为核心的生物环保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发展两型技术产业、建设两型社会方面,微生物产业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5、碳汇产业
湖南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我省发展碳汇产业的重要条件。加强林业高技术研究,引进和培育木材新品种,推进林业商业模式创新,做大做强湖南林业产业;推进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碳汇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种植基地、加工基地,把湖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碳汇库、家具生产基地。
四、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议
1、突出技术创新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技术是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支撑,推进湖南现代生物技术、农业术创新是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线。重点支持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生物产业技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油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
实验室建设,发展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中医药技术等,掌握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推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加速推进农业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化。
2、培育龙头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培育和发展高技术龙头企业是发展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环节。要推进现有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快速成长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鼓励科研生物、农业、林业、中医药科技人才依托技术项目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联盟、超级水稻技术产业联盟、中医药技术产业联盟、油茶技术产业联盟,推进产学研金结合。加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市场研究,推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
3、推进聚集发展
企业聚集,才有产业聚集,才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发展园区、基地是企业、产业聚集的平台,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好平台。必须加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加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基地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孵化器建设,培育创新型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相互开放机制,完善农业高技术研发平台共享机制,实现区内基地内企业共享研发条件和资源。加强园区基地招商引资工作,突出配套引进,形成产业链条,实现聚集发展。
4、实施政策激励
政府扶植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政府的强力推进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技术不可能实现产业化。优惠政策至关重要。要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人才引进政策,解决创业人员子女入户上学等困难。要实施土地、租金、税收、财政、金融等各方面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营运成本,给企业让利。建立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吸引人才、企业入区入基地发展。
5、提供优质服务
当前区域竞争不仅仅是政策竞争,更是政府服务竞争。当优惠政策普遍化后,政府服务就成为区域竞争特别是招商引资竞争的关键性因素。要加强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制定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协调解决发展的各
种问题。要理顺政府职能职责,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办事,坚决反对官僚主义。要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严格惩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要强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平等公正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杜绝地方保护主义。要对所有企业提供平等、公正的优质公共服务。
注释:
①钱学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谈第六次产业革命 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J].农业经济问题,1985,(3):6-8.②李毓堂.生物科技创新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农学通报[J].2011,(27):239-242.③⑥张榆琴,李学坤.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选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2):54-56.④程宇,肖文涛.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P30-34.⑤苑广继.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思考[J].北方经贸,2012,(3):15-17.(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
第四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佛山市委党校 中共佛山市委办公室
【摘要】佛山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要把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来抓,就必须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找准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推动新兴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佛山把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来抓。在新光源、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9年这些产业的工业总产值约1400亿元。今年2月,佛山市荣获国家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一)光电显示领域
2009年全市光电显示产业增长超过18%,仅液晶模组及其配套企业产值就接近250亿元,液晶模组产量超过1000万片。目前,佛山光电显示产业初步形成了液晶显示产业和代表下一代光电显示技术的OLED显示产业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拥有了包括OLED面板制造、液晶模组生产、电视机制造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形成光电显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是液晶显示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巨大。南海奇美主要从事液晶模组的加工和制造,其代表产品尺寸26~65英寸,该项目一期建成多条液晶显示模组生产线,产能超过1000万片/年。同时,奇美的上下游产业链厂商纷纷入驻佛山,为佛山发展上游面板及配件、下游电视机整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二是OLED(有机电致发光)产业核心技术国际领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国内OLED领域的技术水平几乎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位置,佛山国家示范基地通过率先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迅速确立了在国内OLED产业的领先地位。通过大力发展OLED产业,佛山有望占据未来光电显示产业的制高点,带动全市工业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佛山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中国第一个低温多晶硅AMOLED产业化项目在南海区正式启动。该项目首期投资5亿港元,将建设多条全彩AMOLED显示屏生产线。2009年,彩虹集团的OLED项目落户佛山,该项目一期将引进一条具有目前国际主流水平的AMOLED量产生产线。
(二)光照明领域(LED产业)
2009年,佛山市照明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57家,工业总产值212.89亿元。新光源产业有以
下几个特点:
一是形成了产业集群雏形。佛山市照明产业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佛山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之一,并享有“广东照明灯具之都”、“广东省电光源照明灯饰专业镇”的美誉。形成了以佛山照明、雪莱特光电两家上市公司和已刚被批准上市的国星光电为龙头,五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如禅城区以LED封装、LED应用、照明灯具为主;南海区除灯具、LED封装与应用外,也正加快发展LED中上游产业,包括MOCVD、LED芯片制造等;顺德区以传统照明灯具、OLED产业为主;高明区依托佛山照明和LED固汞为原材料的企业,具有后发优势;三水区正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与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相互融合。
二是形成了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扎堆现象。拥有佛山照明、雪莱特、国星光电、欧司朗等知名品牌。同时,伴随一批知名企业产生。如佛山照明是全国电光源大型骨干企业,中国最大的电光源生产企业,素有“中国灯王”之称;雪莱特则是中国最大的节能灯制造基地和HID汽车灯生产基地,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与汽车厂进行整车配套的生产厂家。国星光电是一家专业生产LED半导体光电器件以及LED应用产品的公司,昭信集团主要从事大功率LED封装、LED灯具及MOCVD外延设备的开发和生产。欧司朗(佛山)主要从事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电光源产品、各类灯具、相关控制器件和附属配件,等等。
三是美国旭明进入佛山南海生产LED核心蕊片,从而形成了LED领域企业竞相发展态势。随着以半导体LED照明为代表的新光源的逐渐兴起,佛山企业竞相进入LED产业,并有逐渐向产业链上游环节拓展的良好格局。如,佛山照明拟与台湾企业合作,全面进入LED电光源制造领域;雪莱特公司从2004年开始探讨LED照明汽车灯具,并牵头承担了粤港相关攻关项目;广东济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合作建立南海半导体照明系统产业化基地,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发、中试等工作。由美国旭明光电合资建设的佛山旭瑞光电公司,今年2月在南海区奠基,该项目总投资超过3.5亿美元,生产LED外延片和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产品上市后将改变全市新光源产业“缺芯”的局面,大大拓展了新光源产业链。佛山LED产业已经先走一步,具有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链条中小企业相配套,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和产业板块,体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是形成了自主创新奋力争先局面。在政府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不少企业非常注重技术、质量和品牌,承担了一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家标准制定。如国星光电公司已在LED领域申请包括19项发明专利、16项国际专利在内的各种专利113项,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引导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昭信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OCVD设备技术,将使昭信集团成为国内首个、全球第4个有能力制造MOCVD设备的企业。顺德的彩虹集团已在顺德成立OLED平板显示生产线和技术研发中心,并正在加快推进第二期投资项目的发展。佛山还建立广东省特种光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液晶电视技术中心等省级光电技术研发平台,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也落户南海,重点开展LED研发平
台建设、中试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五是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佛山市在规划编制、平台建设、优惠政策等各方面加大对新光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佛山将新光源产业列入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并计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南海区规划了“千亩专业市场,万亩产业基地”的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和资源整合,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和配套发展,培育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光源产业集群。三水区将LED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作为优势新产业进行重点支持。
(三)新能源领域
佛山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新产品样机、样品以及示范项目建设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佛山照明开发锂电池电动车项目,首期已投入2亿元;广顺电器与上汽集团、燃料电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发展新能源燃料电池项目,计划在3年内投资6亿元,预计5年内实现产值15亿元。首批燃料电池将安装在上汽集团1000辆新能源车上,用于本届上海世博会。光伏产业方面,自2008年以来,佛山开始积极开展产业布局,政府鼓励美的等家电集团积极投入太阳能家电产品的研发;扶持南海瀚天科技城等单位申报“金太阳”工程;积极开展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申报工作;中建材太阳能广东基地正式动工,建立集光电技术(装备)研发、光电技术装备生产制造和薄膜太阳能模组生产三位一体的太阳能产业基地。顺德区还在致力打造“阳光城市”,去年一次性签约6个太阳能光伏项目,将打造成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部件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风电产业方面,目前全市有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1家,有风电设备零部件配套能力企业10多家。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是广东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风电设备的研发、整机制造和风电场安装服务,专业生产800KW和1.5MW等中小型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现年产规模可达100台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全市在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配套方面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如以南方风机为首的各类风机生产商等。
(四)电子信息服务业
一是佛山家电嵌入式软件与家电终端产品的互促关系已经成为佛山家电制造业的特色。佛山目前已经拥有威创科技、华傲电子、科威电子、瑞德电子、盈科电子等10多家颇具规模和竞争力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企业。
二是面向家具、钢材、塑料和花卉等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佛山电子商务和现有产业紧密结合,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了多个颇具行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欧浦钢网成为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钢铁交易门户网站,花卉世界网已发展成为国内最为知名的花卉产业信息平台,易发塑料网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网上塑料原料批发市场。
三是以金融后台为特色信息服务业初步形成。设立在南海区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是全
省首个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已吸引美国国际集团、汇丰银行、友邦保险、广东三泰电子、新鸿基证券、国家税务总局、交行广东分行、广东农信联合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将其数据中心、客服中心等后台服务进驻,形成了一定规模,为“广州前台、佛山后台”的金融产业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发展已居全国领先水平。佛山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已经形成了从地图数据、应用软件到终端设备完整的产业。拥有占据了国内导航电子地图出货量近50%的瑞图万方、具备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安尔康姆、国内领先的GPS终端设备厂家好帮手等一批龙头企业。
(五)生物医药领域
一是生物制药方面。医药行业是全市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现有医药生产企业39家、保健品生产企业16家。去年工业总产值42.66亿元,增长30%。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如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华天宝药业有限公司等具有较强实力的生产企业。拥有一批拳头产品和著名商标,创出冯了性药业的风湿跌打药酒、蛇胆川贝散、竭红跌打酊、保济丸等大批畅销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拳头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医药生产企业把握开展GMP认证改造的有利契机,初步形成一整套符合GMP要求的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涌现一批新型医药生产企业,已陆续出现一些有别传统医药汤剂、饮片、中成药生产的新型医药企业,其中佛山市南海中南药化厂等部分企业采用先进方法提取、浓缩,萃取医药精华用作提供医药原料。同时,三水生物基因谷也正在建设之中。
二是医疗器械方面。佛山非常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已落户佛山。2009年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方案,医疗仪器设备的发展重点包括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大型医疗诊断设备和医用监护仪器。目前,全市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0多家,有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5家,2009年全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销售总额约为16.73亿元,增长14.59%。
(六)新材料领域
2003年,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佛山新材料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全市共有新材料企业250家左右,2009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约480亿元。佛山新材料产品涉及多个领域,拥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的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部分企业在国内同类型行业中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力。如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该企业以稀土助剂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为主,所生产的高分子塑料助剂属无毒、高效、多功能、环保型产品,表现出其他同类助剂产品难以比拟的优越性能,在国内外市场极具竞争力。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集团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主要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双向拉伸尼龙薄膜、高透明聚氯乙烯压延薄膜、仿真皮车辆座垫专用人造
革等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拳头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国家级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医药卫生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该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等等。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
绝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投资小、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链中下游位置,对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链上游核心环节涉足较少,产业核心企业还比较少,整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佛山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但部分龙头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存在产业技术难以向外部企业扩散的问题,导致不能在社会水平上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基础,产业链协作度和关联度不高,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人才和科技资源不足
新兴产业普遍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征,发展新兴产业最大的制约主要来自于人才和科技资源的相对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势不明显,自主培养人才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比如,我们研究生以上学历只占人数总数的1.14%,低于全省1.5%的平均水平。去年佛山引进海外专家及留学生266人,与苏州引进1411人、无锡1000多人相比差距甚远。这种情况导致我们的新兴产业缺乏自主技术和核心技术,在产业竞争中受制于人,缺乏竞争力。
(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一些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效果不明显,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并网、上网电价等政策瓶颈,生物医药产业难以吸引全球有影响力的制药公司落户佛山,影响了产业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三、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落实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和领导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对新兴产业规划、建设、协调的领导,为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
境。
(二)制定实施规划政策
近年来,全市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扶持力度。如《佛山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2010年)》、《佛山市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佛山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等。此外,全市还确立15个重点发展产业,其中新兴产业就涉及9个。启动了新兴产业规划,制定配套的政策意见,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
(三)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佛山国家高新区实行“一区六园”新管理体制的机遇,用世界眼光建设一流的国家级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推进“创业创新”战略,加快建设以佛山火炬创新创业园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带动各产业集群(专业镇)和产业基地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换代。建立和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升级提供动力。以专利、标准、品牌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切入点,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实施“数字佛山”战略,推动产业基地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四)积极抓好招商引资
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招商引资的策划,引进一批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企业,提升佛山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
(五)健全投融资保证体系
加快推进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简称“3P”计划),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落实政府、银行信贷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进行业务创新、产业创新,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产业基地内企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推动佛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重点发展领域
一、生物产业
(一)生物医学工程
新型生物医疗设备、诊断检测仪器与试剂、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数字化移动健康设备,新型生物体外诊断检测产品、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产品与生物人工器官等。
(二)生物医药
新型疫苗、生物药、小分子药、多肽类药、现代中药等。
(三)生物农业领域
农业、林业新品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保健产品,以及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等。
(四)生物环保
生物环保产品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环境监测、废弃物处理、水处理、水污染治理、废气治理技术及成套产品等。
(五)生物制造
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新型酶制剂等。
二、互联网产业
(一)基础服务
重点支持接入服务、域名注册服务(DNS)和网络加速服务(CDN)等领域。
(二)云计算
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等领域。
(三)大数据
重点支持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行业应用等领域。
(四)电子商务
重点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网络交易、综合型电子商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
(五)数字内容
重点支持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媒体等领域。
(六)移动互联网
重点支持移动支付、移动搜索、移动位置服务(LBS)等领域。
三、新能源产业
(一)太阳能 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并网发电、太阳能玻璃、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太阳能-LED 光电产品等。
(二)核能
重点发展核电配套装备制造、岭澳核电三期工程、核电信息技术、核电站建设与运营综合服务系统、核电供应链服务平台等。
(三)风能
重点发展风电控制装备、风力发电设备、新型风机设备制造等。
(四)生物质能
重点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炉排和烟气处理装备及其他生物燃料等。
(五)储能电站
重点发展储能材料、储能装备、储能电站建设及应用等。
(六)新能源汽车
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等。
四、新材料产业
(一)电子信息材料 重点支持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微电子材料及光电子材料等。
(二)新能源材料
重点支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高能储氢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光伏和光热材料、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三)生物材料
重点支持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生物活性材料、诊断和治疗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人造血液等。
(四)新型功能材料及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重点支持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玻璃、高性能功能陶瓷、新型合金材料等。
(五)前沿新材料
重点支持超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新型环保节能材料、新型工程塑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
五、文化创意产业
(一)创意设计业
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广告创意与设计、品牌策划与营销等行业。
(二)文化软件业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相关软件支撑技术和应用服务模式。
(三)动漫游戏业
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等。
(四)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
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和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产业链。
(五)数字出版业
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出版新业态。
(六)影视演艺业
重点发展影视剧创作、原创音乐、数字影视、高雅文艺演出、主题公园演出以及相关的策划、导演、教育培训等。
(七)文化旅游业
重点发展与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场馆、文化活动、人文历史等深度结合的旅游产业。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重点发展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与文化旅游业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产业化。
(九)高端印刷业
重点发展数字印刷、绿色印刷、立体印刷、快速印刷等相关产业。
(十)高端工艺美术业
重点发展黄金珠宝、高档工艺礼品、原创油画及版画等行业。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一)下一代信息网络
重点支持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光通信、无线宽带接入及专网通信领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二)移动互联网
重点支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应用系统及解决方案。
(三)物联网
重点支持物联网终端核心芯片、传感设备、系统平台及中间件等,支持治安防控、食品安全、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智能化产品、系统及解决方案。
(四)三网融合 重点支持IPTV、网络电视、数字版权加密保护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五)卫星应用
重点支持北斗导航定位在手机、平板、M2M终端等载体上的推广。
(六)平板显示
重点支持TFT、LTPS、OLED、激光显示、3D显示、高清节能LE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产品及关键材料、零组件和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七)集成电路
重点支持通信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物联网、显示驱动和触控、数据存储、汽车电子、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与军工等领域芯片设计及产业化。
(八)新型元器件
重点支持片式容阻感元件、微机电器件、高频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及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等。
七、节能环保产业
(一)高效节能产业
重点支持电机及拖动节能设备、节能监测设备、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和设备、锅炉窑炉及相关技术和设备等节能技术和装备,新型节能建筑材料、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电器、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
(二)先进环保产业
重点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和设备、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固废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生态修复技术和设备、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以及环保材料与药剂。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重点支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生物质废弃物循环利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
(四)节能环保服务业
重点支持节能服务业、环保服务业、再制造服务业。
八、生命健康产业
(一)生命信息
重点支持生命信息采集、计算、分析等关键设备和配套产品,以及生命科学合同研发服务和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生命信息服务等。
(二)高端医疗
重点支持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个性化用药等个体化治疗服务,第三方医学检测等领域的高技术服务。
(三)健康管理 重点支持个性化体检、保健指导、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心理健康咨询等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以及数字化健康管理设备和产品、健康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等。
(四)照护康复
重点支持养老、康复、专业母婴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老年人用便携式医疗设备、照护康复产品和服务信息网络,专业康复训练器材与辅助器具、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义肢及矫形产品,母婴监护和婴儿早期训练相关设备与产品等。
九、海洋产业
(一)海洋电子信息
重点支持船舶电子、海洋观测和探测、海洋通信、海洋电子元器件等海洋电子信息设备和产品,以及海洋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服务。
(二)海洋生物
重点支持海洋生物育种、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制药产品等。
(三)海洋高端装备
重点支持新型海工装备与特种船舶、高附加值钻井平台配套模块及关键设备、深海探测设备、海洋环保设备和产品等。
(四)邮轮游艇 重点支持中高档游艇等设备和产品,以及游轮游艇服务等。
(五)其他
重点支持海水淡化、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深海矿产、海藻生物质能、海洋生态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等。
十、航空航天产业
(一)航空电子
重点支持机载电子设备系统集成、地空通信、人机智能交互、基础元器件材料等。
(二)无人机
重点支持无人机设计测试、总装集成、飞行控制、发动机控制、人机交互、通信导航及通用地面操控平台等。
(三)卫星导航
重点支持卫星导航芯片、高精度天线模组、高性能导航基带、射频芯片及应用集成等。
(四)航空航天材料
重点支持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温合金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
(五)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
重点支持航空航天用核心零部件、高端极限工具、复杂精密零件复合3D打印等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
(六)微小卫星 重点支持卫星数据接收处理、高集成度星载综合电子技术、卫星结构设计、飞行控制、航天设备地面测试、产品空间环境适应等。
(七)航天生态控制与健康监测
重点支持相关特殊环境健康监测及调控、个体化健康管理、应急生命保障、生态科技住宅、低碳工程及物种选育等。
(八)通用航空现代服务
重点支持飞行培训、飞行服务、飞机维修、托管与租赁业务及相关航空金融服务、航空文化旅游等。
十一、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
(一)工业机器人
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和相关辅助设备,高精密减速机、新型传感器、伺服控制、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关键基础部件及系统,智能电子制造、自动化物流、新能源汽车制造成套设备及智能化成型和3D打印设备。
(二)服务机器人
重点支持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以及针对危险场合和特殊行业应用需求的特种服务机器人。
(三)可穿戴设备
重点支持新型可穿戴设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
(四)智能检测仪器 重点支持智能生命信息检测、生态环境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用于研制专业领域特种材料的高端物理测试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