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未来或现5级城市 仅10省会列为副省级城市
中国未来或现5级城市 仅10省会列为副省级城市(名单)
“大脚不再穿小鞋”广东巨型镇有望改市
在城市化的大潮下,不仅县改市、县改区有望加快推进,沿海部分发达镇也有望改市。这些经济总量高达上千亿元、人口众多的镇,往往存在“大脚穿小鞋”的窘况,改市或可解决其基层行政人员不足的问题。
粤浙酝酿镇改市
广东省住建厅网站公布了《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下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推进强镇战略。同时向中央政府积极争取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将符合条件的镇按照城市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和统筹规划建设,实行城市管理。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佛山、东莞、中山等地镇域经济十分强大,部分乡镇的经济总量比中西部很多县甚至地市还大。以广东佛山市容桂镇为例,2013年,容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414亿元,工商税收达到55.41亿元。现有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2万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23家。居住的常住人口超过了50万。
不过,这些镇街目前的行政级别仅仅为正科级单位。例如容桂以前公务员编制不到80人,却要负担相当于一个县人口的公共服务,典型的“大脚穿小鞋”,为此容桂街道不得不长期以聘请“社工”的方式,解决基层行政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容桂街道又要为区内50万人口和上万家企业提供服务,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行政权限,“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公共服务很难跟上。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这些乡镇的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管理权限有限,已经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么提升这些强镇的行政级别,要么采取强镇扩权举措,赋予这些强镇更高级别的社会管理权限。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2009年以来,广东佛山的顺德区试点简政强镇,将大部分事权向镇街下放,目前十个镇街均已获得县级管理权限,而南海区也同样启动强镇扩权,大部分市区的审批权限下放给镇。
此次,广东提出的将珠三角符合条件的巨型镇逐步升格为“镇级市”,赋予城市的管理权限,也正是强镇扩权的进一步深化。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诉本报,把一些强镇改为市,赋予县级甚至部分市级管理权限,同时人员编制也有望增加,这样一来有利于社会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镇改为市,从规划发展上,就是一个城市管理的格局,有利于城镇化的进程。
彭澎称,从城市化的进程来看,此前镇往往只能改为街道,但街道只是一个派出机构,很多经济强镇有几百平方公里,人口也非常多,街道显然管理不过来。如果将镇改为市,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大创新。
不仅是广东,其他一些沿海发达省份也在筹划将一些经济强镇改为市。早在2010年2月,浙江温州就提出要努力把5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包括乐清柳市镇、苍南龙港镇等。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及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五项任务,其中“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未来或现5级城市
如果镇级市得以设立,未来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将出现5个层级的城市。其中最高层级的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这4个城市为正省级。
比直辖市级别稍低的是15个副省级城市,这些城市中,既有广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这些传统的大区中心,也包括了杭州、济南、哈尔滨、长春4个较为突出的省会城市,还包括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这5个计划单列市。这15个城市的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均为副省级。
也就是说,只有10个省会城市是副省级城市,其他省会城市虽然市委书记通常由副部级的省级常委兼任,但这是因为省会城市地位重要才进行的“高配”。至于其市委书记职务本身是正厅级,其任免权限亦在所在省委。
在副省级城市之外,其他地级市均为正厅级。与非副省级城市的省会城市一样,一些地级市由于地位比较重要,其一把手通常也由副省级的省级常委兼任,如江苏苏州、无锡,江西赣州,湖北宜昌、襄樊等。其中,苏州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其经济总量在中国地级以上的市中位列第六。
通常而言,一个地级市会下辖若干个县级市或县区,但也有个别城市例外,如广东的中山和东莞,就没有县,而由市直管镇,减少了行政层级,大大增加了镇域发展活力。
在地级市之下,就是县级市了。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掀起了县改市的热潮,尤其是苏南等地几乎所有县都改成了市。在井喷期的1994年~1996年,全国共有95个县改市和1个新设县级市。
县改为县级市,尽管行政级别仍然一样,但两者之间的差别却很大,由于县的重点是农业发展,市以非农为主,两者的发展机会也不同。福建一位县级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县改为市,除了名字好听点、招商引资容易点外,更为重要的是建设发展中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了不少,因此很多县都希望改为市。
在县级市之下,就是有望成立的镇级市。如果顺利实施,那么未来中国的城市将有5个级别,也就是从正省级的直辖市到正科级的镇级市。
编者注:
城市等级体系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不同国家的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
中国的城市等级划分
巨大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
特大城市:300-10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 100-300万人口
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
小城市: 50万人口以下
此外,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虽然人口未能达到设市建制的标准,但由于非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工商业比较集中,也属于城市范畴的一种城镇型居民点。
另外,曾有媒体和机构对中国400个城市进行了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跨国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大公司进入数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共10项指标的单项排名。
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长沙、青岛、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深圳、苏州等城市列为未来一线或者准一线城市。
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这些城市理所当然也是各大公司的战略要地。
第二篇:2018云南楚雄事业单位考试: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范文模版]
chuxiong.offcn.com
2018云南楚雄事业单位考试:中国的副省级城市
楚雄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的副省级城市》,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济南、杭州、哈尔滨、长春、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其中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他的都是省会城市。现在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十五个城市的相关信息吧。
1.广州的简称是“穗”,别称花城、羊城、五羊城、番禺等。他的市花是木棉花,市鸟是画眉鸟。
2.深圳的简称是“深”,别称鹏城。它的市树是荔枝和红树,市花是三角梅(勒杜鹃),市鸟是黑脸琵鹭。深圳的城市精神是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城市口号是“来了就是深圳人”。
3.南京的简称是“宁”,别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等。它的市树是雪松,市花是梅花。
4.武汉的简称是“汉”,别称江城。它的市树是水杉,市花是梅花。武汉的城市精神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口号是“武汉,每天不一样”。
5.沈阳的简称是“沈”,别称盛京、奉天等。它的市树是油松,市花是玫瑰。
6.西安的别称长安、镐京、大兴、西京等。它的市树是国槐,市花是石榴花。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chuxiong.offcn.com
7.成都的简称是“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芙蓉城、天府之国等。它的市树是银杏,市花是芙蓉花。成都的市标是太阳神鸟。
.8济南的简称是“济”,别称泉城、齐州等。它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
9.杭州的简称是“杭”,别称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它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杭州的市歌是《梦想天堂》。
10.哈尔滨别称冰城。它的市树是榆树,市花是丁香花。11.长春别称喜都、北国春城、黄龙府等。它的市树是黑松,市花是君子兰。长春的城市精神是宽容大气,自强不息。
12.大连别称滨城、北方明珠、足球城等。它的市树是槐树,市花是月季。
13.青岛的简称是“青”,别称岛城、琴岛、胶澳等。它的市树是雪松,市花是耐冬、月季。
14.厦门的简称是“鹭”,别称鹭岛、禾岛、嘉禾屿、嘉禾里、思明州、中左所等。它的市树是凤凰木,市花是三角梅,市鸟是白鹭。
15.宁波的简称是“甬”,别称甬城、甬上。它的市树是樟树,市花是茶花。宁波的城市精神是诚信、务实、开放、创新,城市口号是藏书古今,港通天下。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楚雄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三篇: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中国的副省级城市
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中国的副省级城
市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的副省级城市》,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济南、杭州、哈尔滨、长春、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其中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他的都是省会城市。现在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十五个城市的相关信息吧。
1.广州的简称是“穗”,别称花城、羊城、五羊城、番禺等。他的市花是木棉花,市鸟是画眉鸟。
2.深圳的简称是“深”,别称鹏城。它的市树是荔枝和红树,市花是三角梅(勒杜鹃),市鸟是黑脸琵鹭。深圳的城市精神是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城市口号是“来了就是深圳人”。
3.南京的简称是“宁”,别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等。它的市树是雪松,市花是梅花。
4.武汉的简称是“汉”,别称江城。它的市树是水杉,市花是梅花。武汉的城市精神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口号是“武汉,每天不一样”。
5.沈阳的简称是“沈”,别称盛京、奉天等。它的市树是油松,市花是玫瑰。6.西安的别称长安、镐京、大兴、西京等。它的市树是国槐,市花是石榴花。7.成都的简称是“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芙蓉城、天府之国等。它的市树是银杏,市花是芙蓉花。成都的市标是太阳神鸟。
.8济南的简称是“济”,别称泉城、齐州等。它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
9.杭州的简称是“杭”,别称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它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杭州的市歌是《梦想天堂》。
10.哈尔滨别称冰城。它的市树是榆树,市花是丁香花。
11.长春别称喜都、北国春城、黄龙府等。它的市树是黑松,市花是君子兰。长春的城市精神是宽容大气,自强不息。
12.大连别称滨城、北方明珠、足球城等。它的市树是槐树,市花是月季。
13.青岛的简称是“青”,别称岛城、琴岛、胶澳等。它的市树是雪松,市花是耐冬、月季。
14.厦门的简称是“鹭”,别称鹭岛、禾岛、嘉禾屿、嘉禾里、思明州、中左所等。它的市树是凤凰木,市花是三角梅,市鸟是白鹭。
15.宁波的简称是“甬”,别称甬城、甬上。它的市树是樟树,市花是茶花。宁波的城市精神是诚信、务实、开放、创新,城市口号是藏书古今,港通天下。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四篇:中国城市户外广告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城市户外广告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 业 现 状
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户外广告业经过最初15年里恢复与成长的萌生阶段,“南巡讲话”后伴随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奠基阶段,进入新世纪后连续取得二位数超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整合与提升的优化阶段。中国户外广告业目前有近6万家经营企业,其中98%以上为民营企业。行业前10家较大的户外媒体公司只占20%的媒体资源份额,尽管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但传统户外媒体资源依然十分松散。由于户外媒体在中国不被视为一种固定资产,其作为法人财产的法律地位模糊,需要各种不同政府部门的审批,且被批准使用的时间普遍较短,加上城市规划的缺位或经常调整,全行业一直处于无保障、粗放式的初级经营状态。
近几年来,网络化的户外数字媒体由于其产权相对清晰,政府较少整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带动中国户外广告业整体快速增长,户外媒体规模化、网络化的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中国户外广告营业总额在400亿元上下,占中国广告行业营业总额的15%左右。在促进市场流通、引导大众消费、美化城市空间、营造都市氛围等方面,户外广告一直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中国户外广告业进入优化发展阶段,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依然是:“大供应商积极并购,以求扩张规模;小供应商层出不穷,各自表述它的媒体如何能够抢夺消费者即便只是片刻的注意力;调研公司依然是辛勤地完成一个个互不相干、但又必须自圆其说的新媒体效果调研;客户的媒体投资分配,依旧是因为缺乏整体评估数据而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拉锯”(此处引用谭泽薇博士的描述)。
二、发 展 机 遇
2.1 受众生活形态与出行方式的变迁带来户外广告新的春天 2.1.1 受众需求总量和消费结构的不断跃升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36,中国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43,处于从小康向富裕过渡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早已告别温饱的中国家庭其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非基本消费开支不断加大,消费个性与主体意识迅速膨胀。消费需求总量的放大和消费结构的跃升,要求二三产业快速发展,这必然带动二三产业对户外广告旺盛的投放需求。
2.1.2 受众出行方式的时代变迁赋予户外广告更多的传播空间
统计显示,现代市民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家外,家外广告(OOH)被更多的人看到,户外媒体正在成为中国直面大众的、投放量低于电视但贴近报纸的主流媒体。
调查显示,近81%的市民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出行路线,户外媒体的精准传播功能已被广告主接受并广泛采用。
个性化消费催生出品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都市中发展变化着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圈所对应的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为户外广告既大众又分众地投放提供了依据,中国户外广告业就此告别粗放,在网络化、精准化、短期化进程中不断延展,高效应用更多的户外空间。
2.2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促使中国户外广告业供求两旺 2.2.1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其经济总量已排名全球第四,与排名第三的德国相差无几。中国政府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下大力气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减少对资源的依赖与破坏,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经济的永续繁荣,是户外广告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发展进程中,户外广告大有可为。
2.2.2 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向型为主转为内需为主
改革开放迅速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面对高水准基础上的全球化竞争,初级产品外贸型经济格局必然演变为高级产品全方位拓展和以内需为主。内需的扩大刺激内地经济的繁荣和升级换代,也推动着户外广告业由沿海一线城市向内陆二三线城市的加速延展。
2.2.3 由非均衡走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那个时代早已过去,随着中国改革三十年的到来,是该大力治理社会不均衡的时候了。中国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中产阶层的出现,导致社会的理性与稳定,也带来消费的提升与繁荣,必将有力地支撑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与繁荣进步,这其中作为先导行业的户外广告自然如鱼得水,风光无限。
2.2.4 奥运会、世博会是最大的户外广告运动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2009年是建国60周年,2010年又是中国世博年,盛事接二连三。奥运会是顶级的体育运动,也是顶级的户外传播运动,世博会本身就是一项以国家为主体的大型户外广告。经过奥运后、世博会的洗礼,“运动,让生命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户外广告,让城市更美好”。
2.3 城市理念的变革与宜居城市建设促使户外广告业优化转型 2.3.1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宜居城市理念
大兴土木的时期终将过去,后建筑时代城市的主题必然是宜居。生态文明,和谐社会,是宜居城市的起码要求。在营造城市宜居的过程中,作为城市文化与品味的载体,户外广告不仅不可或缺,而且立竿见影。
2.3.2 户外广告在服务宜居城市进程中得以优化与转型 在营造宜居城市的进程中,户外广告的功能必被重新发现和界定,户外广告将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环境媒体,更应该成为一种人文媒体,成为能够沟通城市与市民、联络精神与物质的都市
心灵视窗。中国户外广告业在城市进化过程中其自身也必将优化与转型,以更好地适应宜居城市的新需要和受众生活的新变化。
2.4 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带来户外广告巨大的拓展空间 2.4.1 中国新农村与小城镇建设的全面推进
农业税的废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长期化、市场化,从根本上确保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在新世纪的全面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步伐锐不可挡。随着城市富裕阶层乡村化、农村富余阶层城镇化,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建设即将成为中国下一步快速发展的聚焦点。
2.4.2 户外广告业向三四线城市扩展的历史机遇
截止2007年末,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城市22个,人口在100万至200万之间的城市33个,其余总数超过200的三四线城市为中国户外广告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潜力巨大。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土进城,带动各行各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为中国户外广告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2.5 科技的创新与大量应用增添户外广告的生机与活力 2.5.1 科技在催生新媒体的同时,也将模糊传统媒体的边界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户外媒体举足轻重,甚至生死攸关。空间还是原来那个空间,位臵还是原先那个位臵,技术形态一变概念也跟着改变,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的空间或难以使用的位臵,也因为新的技术的出现而变得香喷喷。从手绘的画板到喷绘的画布,从写真版到三面翻,从LED 到LCD 再到OLED,从静态到动态,从有线到无线,从单向到互动,户外广告大牌随着科技起舞,迎合着受众求新求变的常态。科技在今天已成为户外媒体不断变换的外衣,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其没有外衣的样子?? 户外媒体最初的定义和边界开始变得模糊。
在各种媒体类型中,户外媒体是兼容性最强、应用技术便利性最大的空间媒体,户外媒体与高新科技相互需要,相得益彰,前景美妙。
2.5.2 科技的运用令户外传播更加有趣,更有效率
司空见惯的东西,人们往往熟视无睹。要充分发挥户外广告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借助科技手段不断创新。科技可以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媒体类型,令人好奇向往。科技及其再创意适时革新户外媒体的表现形态,不断对旧有媒体作趣味性局部改变或功能附加,以吸引挑剔的目光,达成内心的参与,强化品牌的渗透力。
2.5.3媒体数字化的演化趋势使户外传播进入新高境界 媒体数字化,似已大势所趋,将带来户外广告传播方式与运营模式的重大变化,引导中国户外广告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户外媒体的数字化与规模化改造、网络化运营相互推动,户外数字媒体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的全面融合,还将导致传播业整体的大变局,颠覆传媒业原先生态,对市民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2.6 经济一体化得以在全球市场优化配臵户外广告资源
2.6.1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户外媒体资源具有难以替代性和落地生根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传播要素市场的流通越来越方便,范围越来越广,全球顶级的资本、人才、客户、技术、创意等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这必将提升中国户外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运作水准,使中国户外广告产业链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延伸和壮大。
2.6.2 开放与交流使中国户外广告业保持青春与活力 固步自封,内部繁殖,是成功与发展的大忌。中国户外广告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为了自身发展的更好,就必须既走出去、又迎进来,在开放中求发展,在交流中求提升,永葆青春与活力。
三、趋 势 预 测
3.1 资源集中与垄断加速完成,品牌化的运作与深度营销成为行业发展的着力点
3.1.1 重开发轻营销的资源扩张型粗放增长格局将快速转变
最近几年里,经过一系列的定向开发、融资并购,产权明晰、资源稳定性强、易于标准化复制的网络性户外媒体,在中国主流城市里大体上实现了整合,开始了规模化的区域垄断性经营。2008年,在资本的压力下,这一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除在一线城市拾遗补缺之外,角力的焦点将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利润相对较高、整治概率较大、整合起来很难的大牌类媒体,在2008年仍将有各种整合的新尝试,某些理念清晰的条块状局部整合成果或将浮出台面,引领未来。
资源的瓜分与集中告一段落以后,营销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公司的格局与重心也将随之而变,资源的粗放式扩张从此不再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3.1.2 效果为王,媒体垄断方经过与市场的博弈重新回归理性
08奥运后的经济降温,将导致媒体资源的更加闲臵,不同媒体垄断者之间的竞争开始强烈起来。市场消费趋紧,促使客户对广告的投放愈加严谨,效果的大小是投放多少的唯一标准。再强势的媒体资源垄断者也必须审时度势,客观面对其它媒体的竞争,理性思考客户的投资回报,尊重传播规律,回归广告核心。
3.1.3 品牌运作和深度营销时代的来临
对于客户而言,中国媒体严重供过于求,任何媒体都可找到替代者。怎样在林立的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如何打造自身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品牌运作和深度营销势在必行。中国户外广告业是帮助客户树立品牌的,但自身的品牌意识却不强,大部分还停留在价格战的浅层次上。品牌运作基于客户利益而展开,挖掘、培育并提升自身媒体的传播价值,以此区隔其它各种媒体。深度营销基于受众利益而展开,分析、捕获并呼应受众需求及其变化,建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长期良性互动关系。品牌运作和深度营销,是中国户外媒体供应商2008年必然努力的方向。
3.2 进一步吻合受众取向,提供专业化的投放服务,是中国户外广告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2.1以受众为轴心,立体互动、效果有据的精准投放乃大势所趋
受众是一切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户外广告的干扰度高,更应以受众为核心,有效呼应,精准吻合。针对信息时代受众眼球的漂移不定,以受众转动的眼球为轴心去规划媒体投放的轨迹,在多维的开放空间(环境)里捕获其聚焦点和兴奋点,寻找、分析眼球游动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展开立体互动式跟踪行销,其效果可以预期。
科技的发展,已经为眼球跟踪行销提供了多种可能。不久的将来,优秀户外媒体公司依托新技术的发展,将户外媒体的开发应用与特定受众群的眼球游动轨迹有效地对接起来,进行网格化的跟踪行销,将使户外广告投放的效果最大化。其他网络化和模块化的营销创新仍将继续,科学有效的户外广告监测评估也将大行其道,专业化服务将成为中国户外广告公司立足的根本。
3.2.2后资源时代,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服务水准上的较量
当各种户外媒体资源瓜分完毕之后,中国户外广告公司的重心将向两端自然延伸?? 发布前的市场调研、策划,发布后 的效果监测与第三方评估。不断提高服务水准,将是后资源时代公司之间竞争的主轴。
3.3 兼容并满足多方面的竞争需要,户外媒体在功能与应用上不断升级换代
3.3.1 户外媒体将既承载城市功能、又满足多方面的传播需要
户外广告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是攸关城市品味、市民出行、都市消费的真正直面大众的综合性传播工程,其明显的表象装饰作用、复杂多维的环境关联性与开放兼容性、难以复制的区间独占性是其它广告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空间资源大体瓜分完毕之后,户外媒体企业未来扩张的必由之路,要么向传统媒体、新媒体领域进军或与之结盟,以迎合客户全媒体投放的需求;要么向城市的公益领域或功能配套方向延展,以满足政府服务市民、为市民提供户外更多便利的需要。现代户外媒体应该既是环境媒体,又是人文媒体,既是传播工具,又是城市家俱,多位一体,成为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符号设施,宜居城市生动形象的心灵视窗,商品社会效果明显的品牌向导。
3.3.2眼球更加游离不定,多维聚焦、网络联动的群媒体整合应用渐成必然 信息爆炸,品牌的层出不穷,多元价值观,个性化消 费,……,受众的眼球负载太多,快速游离。多维聚焦、网
络联动,基于对眼球游动规律的发现与分析,强调多区域中多种媒体类型的立体组合应用,以最大限度地跟踪游动轨迹,产生理想的全网络全聚焦效应。随着对眼球游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在精确分众的基础上,多维网络联动的群媒体整合运用策略必将成为投放的主流。
3.3.3户外媒体自身更新换代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社会发展与变革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快速上市?? 这一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消费心态,反过来又推动着各方面更快发展。科技已成为户外媒体的时尚外衣,群媒体整合运用与短期化快速投放也将成为主流,户外媒体自身更新换代的频率自然会越来越高,以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内心需要和快节奏的生活运动。户外媒体作为眼球的捕捉器,必然借助科技和创意,常变常新。
3.4 高新起点上扩张新的增长空间,户外广告业加速向二三线城市同步推进
3.4.1 群体的快速流动使得传播在不同区域保持同步 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密集航班,使城际间的人群大量、快速地流动,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间的心理距离正在不断缩小,文化与消费的流行得以保持同步。与此相适应,广告传播的同步,加速了中国户外广告业在最新的起点上向二三线城市同步推进,二三线城市将获得跨越式发展。
3.4.2 二线以下城市的发展水准与推进速度将超出传统预期
目前,中国一级城市的市场已趋饱和,成本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二三级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三、四级城市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吸引众多厂商的前行。互联网时代,信息与商品消费的城乡差异越来越小,广告传播得以跨越时空保持同步,可以预见,在内需的拉动与投资的推动下,户外广告向二线以下城市推进的速度将超出人们的预期,成为行业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3.5 城市生活传播体系以户外媒体为依托向纵深延展
3.5.1以户外媒体为依托的城市生活传播体系将被更多企业接受和采用 现代市民越来越多(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家外,以广告为主要内容的户外媒体目前在广告传播中的地位与受众的时间占用比例显然是不相称的。在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每况愈下的今天,户外广告既然已经融入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广告媒体,也融入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广告媒体,那么,未来完全可以、也应该以户外媒体为骨干,建立并完善城市生活传播体系,使市民在都市森林中获得贴切的、多维的、及时的品牌关怀与生活互动。
城市生活传播体系将分散在城市各条块的、孤立的各种广告传播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避免资源的闲臵与浪费,尤其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沟通全体市民,满足市民随时随地与都市互动的需要。联通广泛、互动性强的城市生活传播体系,将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之一,也必将为企业接受并采用?? 根据不同群体的生活
轨迹选择与其相伴的品牌传播链,实现精准分众和深度营销,形成对城市核心的渗透。
3.5.2户外媒体将整合多种媒体形态构建全媒体传播群 现代市民在生活形态与出行时间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使户外媒体成为真正直面市民的、唯一的大众媒体。在市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消费个性化趋势更加明显的情况下,单一的、局部的传播已经越来越难以奏效,整合并应用多媒体形态、构建全媒体传播群将成为必然。户外媒体的包容性、难以替代性及其对市民时间的主导性,赋予户外媒体新的使命,以户外媒体为整合平台、构建城市全媒体传播群乃大势所趋。
3.5.3 户外媒体外在地演绎宜居城市的消费时尚和人文风情
户外媒体作为沟通平台,公开演绎都市品味、生活情景、人文精神、商业理念、品牌精髓、科技文化,成为人居城市中必需的、多元的、品位的一部分,并在品牌传播或生活互动过程中相互渗透与融通,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佳公益舞台。
四、发 展 建 议
4.1 树立企业责任意识和品牌观念,合力提升全行业的社会地位 ● 户外广告业经营者只有胸怀社会,品牌化运作,才能赢得大众 4.2 更新观念、正视行业价值,为户外广告业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 户外广告是宜居城市内在的、都市现代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户外媒体是未来城市生活传播体系建设的唯一主干平台
● 科学规划,以长期规划代替短期审批,是户外广告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4.3 明晰户外广告构筑物的法律地位,维护行业的正当权益 ● 以《物权法》为依据,确立并保护一切户外媒体构筑物的财产权
4.4 多方协作,利益共享,实质推进户外广告效果监测体系建设 4.4.1第三方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行业成熟的主要标志
4.4.2 政策扶持,企业响应,科学中立,是监测体系得以 建立的关键因素 户外广告发展趋势预测
1、通路终端的户外媒体呈现整合趋势。
2、广播以车载媒体及卖场背景声音的形式演变为半户 外媒体。
3、中国的户外调研开始启动,并走向深入模型化阶段。
4、户外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5、大城市户外媒体价格持续走强。
第五篇: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区域多样性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区域多样性
中国建筑历来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不同与西方力与美的结合,用钢筋混泥土为主的建筑。中国的建筑还具有可修补性,可将以前的建筑进行修复,使其变的和原来差不多,这都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有关。而西方的建筑不具有修复的,不过,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
现在中国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而现在所造的建筑能够使我们感到骄傲的却很少,我们所感到骄傲的建筑还是停留在我们古人所创造的奇迹。其中,四合院最典型,最符合古代的社会、社会制度,不但符合当时的物质生活需求、习俗需求,更符合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还有就是私家园林。这种园林的布局及结构原则有四:一是:“小中见大”,划分景区,分区皆构图完整,各有特点。二是:叠山理水,都有章法,其原则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三是林木,原则是“取其自然,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四是建筑物,原则是与山水林木有机结合,变化而又和谐。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现在功能主义、高效、简约、标准化成为普遍的价值观,其代价是那些多元的、原生的、含蓄生动的、细腻的文化逐渐消逝殆尽。我国的城市就是在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下发生变化的。
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形形色色的流派铺天盖地而来,建筑市场上光怪陆离,使得一些并不成熟的中国建筑师眼花缭乱,争相影从。在不足20年的光景中,尽管房子建设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的问题日渐突出。一些未经过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原有城市的文脉与肌理。不少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特色,追求同其它城市不一样的建筑设计,什么都想由国际公司国际招标。经过几年的摸索,这些国际公司也逐渐“领悟”到了,合理的设计一般都不行,要“求新”、“求异”。于是,一座座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在各地拔地而起。中国的一些城市就这么成了外国的所谓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实验场,西方畸形建筑的实验场。当然,标新立异本身并不是错误。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为建筑师们标新立异提供了可能,但现在片面追求建筑表面样式,已经将中国建筑创造引入歧途,到了不能不加以正视的地步。在中国很多地方的标志性建筑,除了尺度上的震撼,不会有别的感觉,它们没有气质,没有灵魂。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致使多样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甚至消失。标准化和商品化成为唯一的“最高”选择,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中国建筑失去了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茫。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股“现代化”的浪潮呢?全球化的时代,城市的文化,本国的文化,都面临一个全球化问题:一方面西方的先进东西要吸收、“拿来”;另外一方面,本土的文化、传统的优秀的遗产要继承,发扬。这是文化的根基。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房子,它带有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要求,建筑是有灵魂的,文
化是建筑和城市之魂。从本质上说“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1、借鉴西方先进、优秀的文化和科学。现代建筑的发展是由于它体现人们的需求。新的技术、结构、材料和施工、功能、艺术表现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缩小了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关系的距离,航空及快速交通的进步,改变了建筑的时空及人们的生活要求,从而必然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手段,在重视传统设计基础上更新了方法,这是必然的过程。例:上海新天地旧街区改造工程。
2、继承和发扬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精,加以创新。
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区建筑学只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地区建筑学更与地区的未来相连。建筑师职业的深远意义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以创造性的设计联系历史和将来,使多种取向中并未成型的选择更接近地方社会。不同国度和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不应简单地认为是一种解决方法的转让,而应看作激发想象力的一种手段。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植根于文化传统。从这个方向出发,吴良镛教授的“菊儿胡同”民居设计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3、提高国内建筑师的人文和科学修养,立足本土,解决问题。
从建筑师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建筑师无疑正面临新一轮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竞争。但是,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没有才能应对时代的变革,只是失之于方向不明确。中国建筑师必须明确: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植根于文化传统。中国的哲学里头,整体思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易经.系辞》里讲“殊途而同归”,要在传统的优秀文化里汲取营养,催生出本土特色的、适合国人的优秀建筑。中国建筑师应该有这个抱负,也一定有这个能力。过去世界上有很多大师,现在中国也可以产生大师。现在我们有近代以来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建筑师应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