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4 04:3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

第一篇: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

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

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范文确保学习调研阶段达到预期目的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推动我乡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建设魅力”这个主题,着力探索科学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对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调研走访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调研走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总体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推进科学发展

观,建设魅力”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走访活动,重在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举措,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创新实践的过程,奋力开创我乡工作的新局面。

二、调研目的

根据第一阶段工作方案要求在精心组织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的岗位实际、工作实际,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落实实践于具体的工作中。

三、调研走访

(一)调研主要方式:调研走访采取召开座谈会、分析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和上级机关以及有关单位对我乡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意见、建议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意见,并注意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征询县、乡两级

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

(三)具体要求:

(1)确定调研课题。各参加对象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确定调研课题,特别是在影响我乡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热点问题等方面选择确定调研课题。

(2)领导带头调查研究。乡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富民增收、改进工作作风等问题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研。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正反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既要做好专题性调研、经验性调研,更要做好问题性调研、差距性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3)广泛开展走访活动,问计于民。各参加对象要广泛征求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走访活动,记录好“民情日

记”,虚心听取意见建议,重视反映的问题,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所盼;重点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人、军烈属、特困户、留守家庭、残疾人家庭、长期上访户等,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切实找准本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调研走访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每个参加对象走访的农户数不低于15户。

(4)围绕调研课题召开座谈会

要对调研情况进行集中交流,认真梳理,适时召开座谈会。要吸收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老党员、老村干和村民组长、发展能人等人参加座谈。座谈会参加人员不低于20人。与会人员要针对调研课题,畅所欲言、充分讨论。要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

(5)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对于发现和了解到党员、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帮助解决。使调研走访过程成为解民忧、增民利、化民怨的过程,努力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吸引力。

(6)撰写调研报告。各参加对象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梳理出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写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要找准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乡主要负责人将审阅调研报告,确保调研成果质量。

各参加对象要根据调研课题的要求,对各自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回顾,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估,深入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相互配合,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最主要、最重点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机地推动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第二篇: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

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范文

确保学习调研阶段达到预期目的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推动我乡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建设魅力”这个主题,着力探索科学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对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调研走访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调研走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总体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推进科学发展观,建设魅力”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走访活动,重在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举措,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创新实践的过程,奋力开创我乡工作的新局面。

二、调研目的根据第一阶段工作方案要求在精心组织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的岗位实际、工作实际,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落实实践于具体的工作中。

三、调研走访

(一)调研主要方式:调研走访采取召开座谈会、分析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和上级机关以及有关单位对我乡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意见、建议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意见,并注意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征询县、乡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

(三)具体要求:

(1)确定调研课题。各参加对象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确定调研课题,特别是在影响我乡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热点问题等方面选择确定调研课题。

(2)领导带头调查研究。乡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富民增收、改进工作作风等问题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研。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正反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既要做好专题性调研、经验性调研,更要做好问题性调研、差距性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3)广泛开展走访活动,问计于民。各参加对象要广泛征求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走访活动,记录好“民情日记”,虚心听取意见建议,重视反映的问题,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所盼;重点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人、军烈属、特困户、留守家庭、残疾人家庭、长期上访户等,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切实找准本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调研走访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每个参加对象走访的农户数不低于15户。

(4)围绕调研课题召开座谈会

要对调研情况进行集中交流,认真梳理,适时召开座谈会。要吸收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老党员、老村干和村民组长、发展能人等人参加座谈。座谈会参加人员不低于20人。与会人员要针对调研课题,畅所欲言、充分讨论。要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

(5)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对于发现和了解到党员、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帮助解决。使调研走访过程成为解民忧、增民利、化民怨的过程,努力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吸引力。

(6)撰写调研报告。各参加对象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梳理出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写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要找准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乡主要负责人将审阅调研报告,确保调研成果质量。

各参加对象要根据调研课题的要求,对各自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回顾,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估,深入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相互配合,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最主要、最重点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机地推动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教育大调研工作方案

舒兰市第九小学

教育大调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舒兰市教育大调研工作指导方案》精神,结合关于大力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的调查与研究内容,通过对吉舒当地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解决方略进行调查与研究,为达到整个舒兰市教育大调研的工作目的提供依据,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二、大调研的工作目的

切实了解我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工作底数,切实把握当前我市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今后的全市教育发展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坐标、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方略,以全面推进我市教育创新发展、突破发展,真正实现我市教育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二、大调研的工作原则

(一)科学务实,实事求是。本次大调研工作坚持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政策建议既体现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又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

(二)深入调研,突出重点。要聚焦当前教育发展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找准问题产生的症结,征询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为全市教育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三)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在大调研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大调研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确保大调研的实效性。

三、大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进行:

1、切实了解当前我市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真实了解舒兰百姓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期待和要求;

2、切实征询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其家长对我市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建言献策,促进教育发展;

3、切实了解我市各类教育在‚十一五‛期间以来的特色工作、成功经验、典型实绩、主要优势等;

(二)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舒兰市教育发展实际,确定我市各校的调研题目为(两项均是必选工作):

1、关于大力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的调查与研究。这项做为当前我市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工作进行调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解决方略进行调查与研究;

2、采用‚两修三课‛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此项做为我市特色工作进行调研。重点对成功做法、创新性工作、实际效果、教师及社会认可度进行调研,总结出本校的特色做法,也可以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设性调研。

各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定自报选题和自拟题目。调研必须弄清现象、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基础,调研分为座谈、访谈形式和调查问卷形式,要二者结合进行。调研选题既可以是针对问题进行,也可以是就成绩、亮点总结经验和成功做法。

四、大调研的对象和方法

(一)调研对象。本次大调研的对象为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校学生及其家长,其中接受调查问卷咨询的人数,学生应不少于总数的5%;教师和管理人员应不少于总数的15%。

(二)调研方法。本次大调研主要采取集中座谈、单独访谈、问卷调查、重点咨询等方法,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系统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面上情况与典型剖析相结合,以求获取更加全面、准确、多样、深入的调研信息。

五、大调研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次大调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吉林市教育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舒兰市教育局局长范景学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舒兰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志千同志担任,成员为各校校长、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大调研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指导。

领导小组下设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调研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具体事务,办公室设在市教科所。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下设业务指导组、信息资料组、技术服务组,具体人员由市教育局统一调配。

六、大调研的工作日程及要求

全市教育大调研工作的主要日程如下:

(一)制定方案、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9月)。市教育大调研工作办公室起草《舒兰市教育大调研工作的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时分别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充分征询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相关科室、师生代表和管理者代表对《舒兰市教育大调研工作的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二次修改后,交市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二)召开大会、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10月上旬)。市教育局召开‚舒兰市教育大调研工作启动大会‛。具体部署我市教育大调研工作,下发《舒兰市教育大调研工作指导方案》。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并依据市教育局的《指导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学校的《教育大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各校的《实施方案》,请于10月15日前报至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末)。

10月份起,我市教育大调研工作全面展开。在此期间,各学校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本区域的调研工作后,要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调度本校的教育大调研工作。在全市教育大调研工作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市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将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市级大调研工作组,深入到各学校进行实地的抽样调研和整体的工作检查,具体了解大调研的实际进程和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即时的实地调查研究工作。

本阶段工作任务分为完成市级调研任务和开展本校调研工作两部分。

1、完成市级调研任务

各校要认真组织完成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印发的调查问卷的填报工作,务必做到认真组织,确保真实可信,杜绝代填代答现象,尤其是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一定要下发到调查对象手中,做好填写辅导和说明;同时确保100%回收问卷。

组织协助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到校进行的座谈及走访。

2、本校调研工作

(1)各学校围绕大调研的主要内容、结合本校的实际,印制好规范可行的‚调查问卷‛。各学校的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先送交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审阅合格后方可批量印制、实际使用。各校的调查提纲(问卷)于10月20日前上交至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调查提纲(问卷)设计指导‛可参看吉林市教育局机关刊物《教育科研动态》2012年第四期相关辅导文章。(2)分别组织开展好学生家长和教师参与的座谈工作。(10月20日至11月20日间)

针对‚大力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的调查与研究‛的一些问题,设计好座谈提纲,组织学生家长到校座谈,也可以结合‚千师防万家‛活动到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并设计好问题,做好记录。

针对‚采用‘两修三课’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调查与研究‛,组织教师进行座谈。

(3)进行问卷调研。(11月1日至11月末)

按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审阅意见修改调查提纲(问卷),并印制使用。结合本校实际,对以上两个调研题目分别组织不同层面的调研。注意:两个题目的调研如果涉及同一对象时,应该把问题分开设计,以便统计。

(4)组织进行社会意见征集活动。(10月20日至11月末)对于‚大力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的调查与研究‛中涉及的民生问题,可以组织部分域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校座谈,建言献策。

(四)统计汇总、梳理分析阶段(2012年12月1日—12月20日)。各校要对前期的问卷、座谈、走访内容进行整理,加以统计汇总,并及时查缺补漏,完成基础数据梳理统计工作。

(五)论证分析、形成报告阶段(2012年12月21至年末)。认真总结调研工作、认真梳理调研数据、认真论证调研结果,并形成本学校的调研报告。各学校的调研报告于12月底上交市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市调研工作结束后,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在全面总结全市调研整体工作、汇总梳理全市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将形成《舒兰市教育局教育大调研工作报告》(送审稿),提交市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并及时向吉林市上报调研报告。

七、大调研的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这次大调研工作是我市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整体的、全面的、深度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这次大调研工作对于今后几年内我市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学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高质量地做好大调研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精心组织,认真负责。这次大调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摸清我市教育的基本底数、确定我市教育的工作坐标、明晰我市教育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在实施大调研的过程中要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在形成调研报告时,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其中的数据要真实、论证要客观、结论要可靠。

(三)深入实际,搞好调研。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是做好大调研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要求必须科学筹划、有效实施。座谈会的参加人员要注意各层面的代表性,要注重座谈主题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调查问卷设计要体现调研主题、服务教育实际、符合问卷格式。问卷征询和答题的方式要规范灵活、主客观结合,以便于聚焦主题、便于后期统计。同时,要完成规定的问卷人数。严禁弄虚作假。

(四)统筹安排,确保实效。这次教育大调研是今年下半年我市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学校在做好既定的常规工作的同时要严格按市教育局《指导方案》的日程安排,切实安排好本学校的调研工作日程,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好调研工作。市大调研工作办公室将据实把学校实施调研过程中的工作情况记录在册,市教育局将把各学校在大调研工作中的情况做为星级学校评选的重要参考内容纳入督导评估中。

第四篇:乡镇干部军训工作方案

乡镇干部军训工作方案

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我镇干部职工的组织性、纪律性、责任感和荣誉感,健全体魄,增强体质,提高干部职工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镇党委、镇政府决定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晨间军事训练。为确保军训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军训时间及参训人员

军训时间:2006年2月21日

—5月21日7:00—8:00

参训人员:全镇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

二、组织领导

镇党委成立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纪委书记和武装部长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和参训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武装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将参训干部职工按班、排、连的编制分组并制定军训计划和军训科目的组织、实施。成立军纪纠风监察组,纪委书记任组长,对军容军纪进行监察。

三、军训日常制度

1、起床。每天早晨6:50听到起床号后,应立即起床(连、排、班领导应提前10分钟起床),按规定

着装,迅速到镇政府门口集中,做好出操准备。

2、操课:7:00听到操课号(哨)后,各班、排领导应迅速集合队伍并清点人数,检查着装并向军训

连长汇报。各参训人员操课时要认真听讲,精心操作,遵守训练纪律,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操课往返途

中,要队列整齐,歌声嘹亮。

3、请假:军训期间,参训人员因公需要外出或因故不能参加训练,必须请假,严禁私自外出或无故

旷课。参训人员因病不能参加训练应持医务人员开据的请假证明向书记、镇长请假。

四、军训纪律

1、军训时必须统一着装。

2、男同志不准留长发、大鬓角,不准留胡须。女同志不准戴耳环、项链、不准描眉、涂口红。

3、要举止端正、姿态良好。不准袖手、背手和手插衣袋。行走时不准吃东西或搭肩挽臂。

4、军纪纠风监察组对不符合军容风纪的人员要当场纠正,参训人员要服从纠正,立即改正,不得无

理取闹。

5、对待首长和班长以上领导,要用“到"“是”、“报告”等军用术语。对待其他同志要用好“您好”、“对不起”、“请谅解”等文明用语。

6、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7、无故缺旷一次者,全镇通报批评并扣罚工资50元,无故缺旷三次者,年终考核不合格。迟到五分钟算迟到,迟到一次扣罚工资20元,早退按缺旷论处。

第五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的配备和管理,提升干部队伍的干劲和活力,破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题。长期以来,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流动过频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乡村振兴。乡镇及上级党政机关必须加大政策支持,为乡村振兴集聚力量,充实乡镇干部队伍,让懂经济、懂农情、懂治理的“三懂”干部人才服务乡镇,通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难题

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乡村振兴靠乡镇干部引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山东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显示:泰安、烟台、威海三个地市,五个乡镇共计219名乡镇干部调查发现,乡镇干部队伍“弱化”“老化”现象严重,导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以支撑乡村振兴的需求。在调查中,有52%认为目前乡镇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严重,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具备优良“治理”能力和引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障碍,主要表现在干部人才“进不来”、机关庸才“出不去”、本职工作“干不动”、干部人才“留不住”。

(一)干部人才“进不来”

影响和制约人才进入乡镇机关的因素很多,重要原因是“身份”壁垒导致很多治理良才不能闯过公务员考试关。因此,要引导更多治理人才向乡镇机关流动,应调整乡镇公务员考试“门槛”,加大乡镇人才引进政策的创新力度,逐步形成人才引进的“政策高地”,突破乡镇干部人才“入口”瓶颈。

1.乡镇公务员进入“门槛”制约。

由于我国公务员“逢进必考”的选拔性考试制度,根本目的是录用政治素质高、具备一定层次学历和能力的人才进入干部队伍。但设置门槛时,在年龄、学历、政治面貌、工作经历等方面设置隐性条件,导致像非大学生、优秀工人或农民等受报考条件限制被挡在公务员考试大门之外。如浙江省2011年到2016年工作经历要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仍然大比例存在。另外,我国公务员考试重“应试能力”不重“治理能力”的导向必然会导致出现“人”“岗”匹配度差和治理能力缺失现象。治理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缺失,导致乡镇干部队伍人才流动和断层,影响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

2.“身份”壁垒。

受乡镇政府编制数量和身份壁垒的影响,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因身份限制被挡在机关门外。《公务员法》实施后,乡镇人才引进和干部流动中存在明显的身份壁垒问题,身份性质和单位性质差别是制约人才流动的一大壁垒。事业身份的人,很难进领导班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优化乡镇干部队伍。近年来,除参加选调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录用到乡镇党政机关以外,其余大部分干部、职工是通过参加事业单位公开考录、招聘、借调等方式进入机关部门工作,并逐渐成长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得力干将。受事业编转公务员身份难的影响,在干部提拔任用时,事业编制人员由于非公务员“身份”制约,即使业绩再突

出,口碑再好,也只能在单位从事专业性工作。“身份”壁垒导致事业编人员提拔空间小,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不公平,不利于他们才尽其用。

(二)机关庸才“出不去”

受公务员编制制约,存在个别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没有及时‘下来’,仍然留在领导岗位上的情况,干部队伍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盘活,影响干部合理使用且其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进入公务员体制后,有才无才都一样端铁饭碗,进得来,上得去是奔头,但“出不去”、“下不去”现象制约着乡镇干部人才新陈代谢。没有“出口”的淘汰机制,乡镇干部容易滋生散漫慵懒、不作为等行为,甚至脱离本职工作,影响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1.体制堵“出口”。

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仍然存在“只进不出”的缺陷,导致乡镇干部不管是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地留在体制内,缺乏让不作为的干部及时“下岗”的淘汰机制,这就从体制层面造成了“闭环效应”。“吐故才能纳新”,在本来固定的编制内,能够容纳干部的数量本来就很有限,老的或者不合适本岗位工作的干部出不去,新的年轻的人才就进不来。

2.纵向没“入口”。

乡镇干部事务性工作较多、任务重、压力大,受晋升岗位和职数限制得到的晋升空间有限或晋升“排队”时间较长,容易触碰“天花板”效应。有32.42%的人认为乡镇干部晋升渠道不畅,晋升空间机会有限。导致很多不干事、干不成事的“庸才”在“纵向流动”上没“出路”,长期的留在基层、留在机关“混日子”,坐等“养老”。

3.横向没“渠道”。

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横向交流轮岗的机会不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长期耕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容易形成按老观念、老规矩办事,缺乏工作热情、不求上进,造成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严重脱节。干部交流作为一项重要的干部管理制度,为完善干部人事制度、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干部横向交流到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岗,增加基层各种岗位工作经验,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有利于优化乡镇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动力。但单位间交流任职设置了选拔条件,工作出色、能力强、口碑好的干部往往被横向交流单位抢着要,实现干部流动与工作需求真正的“对接”,而安于现状、碌碌无为者却是人见人“躲”,出现“对接”脱节现象。

(三)本职工作“干不动”

乡镇干部出现本职工作“干不动”现象,可以理解为“职业倦怠”、“职业枯竭症”。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感、精神与体能上入不敷出、身心俱疲的枯竭感觉。乡镇干部工作“干不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上“干不动”。

乡镇干部队伍,由于调动交流的岗位很少,使得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在原单位一待就是数年,甚至十多年。重复的工作内容、较大的工作压力以及长时间难以解决的个人晋升、心理焦虑等问题,容易让人对工作产生厌倦、烦躁之感,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变得淡漠,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

2.能力上“干不动”。

乡镇干部长期重复性工作很容易产生“工作责任型”和“本领回避型”职业倦怠,严重制约干部工作成效。调研发现,有82%的乡镇干部反映基层的工作越来越难做,“官”越来越难为,不同程度出现“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一,“工作责任型”职业倦怠。乡镇工作任务重,资源有限且责大权小,出于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我近乎苛刻的要求并在上级“责任状”重压下,鞠躬尽瘁地投入工作,但往往由于条件不成熟等原因没取得预期结果,边际效用越来越小,导致乡镇干部的职业倦怠现象逐渐显现,极易身心俱疲、就此消沉。

第二,“本领回避型”职业倦怠。乡镇干部的本领恐慌主要是指受自身能力素质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完成相关工作或任务,进而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长此以往,导致工作能力“负增长”,常常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窘境。在推进乡村振兴产生的新任务新问题过程中,由于能力不足产生的逃避心理悄然而生。

第三,绩效考评缺失致“干不动”。干部绩效考评机制流于形式,进一步助长乡镇干部“干不动”懒政心态。绩效考评机制本意是以“考绩黜陟,察其善恶”,奖勤罚懒,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有9.8%受访的基层干部认为当前基层干部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考评机制在基层失真失实,乡镇干部工作是否完成、群众评价高不高、群众满不满意也就不重要了,因为没有监督、执行、反馈及后续奖惩措施落实,乡镇干部“懒政”不作为现象将一步恶化蔓延。

(四)干部人才“留不住”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时常陷入“留人难”的窘状。待遇低、离家远、责任大、平台小、任务重、配套设施不完善、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原因,都可能成为乡镇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逃离“围城”的理由。为避免过度“逃离基层”现象造成人心思动引发基层工作的“蝴蝶效应”,各地相继出台了最低服务年限来限制乡镇干部调离乡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人才逃离这一问题。但治标不治本的“强留”政策,并不能解决干部逃离基层的客观现实。每一个身处基层的干部都清楚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上留给乡镇干部的“位子”很有限,很容易触及晋升的“天花板”。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乡镇干部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不但没有令人羡慕的工资收入,还把原来一些隐性福利减少。预期经济保障水平降低和心理“落差”,导致一些乡镇干部感到不适应。原本公务员职业附带的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由强指数开始向下锐减,离职或逃离倾向开始强化。

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成因分析

由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层待遇不高、资源短缺、出政绩难和人才朝着城市单向流动等原因,导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稳定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乡镇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分析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有助于推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制度的创新与改革,着力优化乡镇干部工作的环境,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助推乡村振兴。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主观原因

1.认知层面。

认知是个体对内部和外部信息自我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顿悟、观念化和概念化的心理成像。由于发展滞后,通过媒体报道及自身对主观心理评判,普遍认为乡镇条件艰苦,在乡镇工作掉“身价”、难“出彩”,最终前途无望,导致很多干部抱着对乡镇无限希望的预期来到乡镇工作,却又在乡镇的现实里屡屡失望碰壁,出现认知心里“落差”,打起“退堂鼓”,产生抛弃乡镇工作的认知心理。

2.本领层面。

乡镇干部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肩负着推动扶贫脱困、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是党执政的“神经末梢”。当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对乡镇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乡镇干部队伍本领恐慌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具体表现在有些干部不出“衙门”不下基层、服务群众意识薄弱、工作作风飘浮、工作上糊弄了事、行为上不负责任、不想干事、不能成事,面对困难绕着走或陷入本领恐慌。

3.人际层面。

很多乡镇干部是草根干部,所处“圈子”小且自身缺乏从政资源,在处理上级领导、同事、群众关系方面容易陷入理不顺、容不入的“水土不服”的人际困境。基层的人际关系复杂多变,不处理好同上级领导的关系,工作开展和职务晋升方面就得不到支持,工作业绩也难出彩;不协调好同事关系,容易被他人“嫉妒”或无形中“得罪”同事,开展工作协调难度就大;不培育与群众良好的干群关系作基础,在事务性工作较多较复杂的基层工作,就会不懂民情、不解乡音、不得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群众事务。

4.价值层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生不断追求进步,实现人生价值的格言。一些青年干部错误地把自己的职业优势看成是自己的优势,把职位赋予的权力看成是自己的权力,催生了一心向上爬的单一价值观。当下流行用职位比作理想,金钱衡量价值,用报酬指导行动,形成把基层看作“贬值地”的价值扭曲现象。即使到了乡镇也不真干实干,只是挂名镀层金,混个乡镇阅历,把乡镇工作当成临时跳板,时刻想方设法的离开乡镇,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

5.心态层面。

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面对枯燥乏味、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呆的时间长了,比待遇、赶仕途的现象使乡镇干部心态变得烦躁不安。一旦升迁无望或有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态,容易催生“气球干部”,做工作就会蜻蜓点水,混日子等着“平安着陆”的“退休心态”。如果心态变样、思想懈怠、理想缺失、作风涣散,不但不能团结广大群众齐心干事,还难以扎实乡村振兴工作,甚至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终结者”。

(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客观原因

1.培养层面。

“为政之要,首在举人;为政之要,重在用人”。在乡镇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事务工作多、检查多、会议多、要求多、材料多等原因,导致乡镇干部思想疲软,缺乏进取心。人才成长需经历培养、锻炼、再培养、再提高的多重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相当一部分领导“重选拔,轻培养”,结果往往是人到用时方恨少。长此下去,势必导致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出现周期性老化循环、“青黄不接”断档现象,使干部工作总是处

于被动应付状态,导致乡镇干部工作跟不上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

2.储备层面。

乡镇出现干部“人才荒”现象,主因是后备干部人才储备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乡镇干部队伍储备不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乡镇干部作为地方父母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心为民所想,行为民所盼,需要乡镇干部运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方法解决群众事务,但乡镇往往缺乏这样懂农村、懂农民、懂农业的干部人才,乡村振兴工作就难以推进。二是乡镇干部引进渠道窄。当前,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通过选调生和公务员考试录取干部到乡镇,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编制限制加上原有干部需要消化,客观上导致后备干部人才储备不足,且结构僵化、不合理,从而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3.晋升层面。

公务员“金字塔”式的职务级别分布让大多数身处乡镇的干部,唯有拼晋升这座“独木桥”。乡镇干部作为国家机关最底层的工作群体,工作起点低,升迁渠道窄,导致很多乡镇干部担心辛辛苦苦几十年,干到退休还是个科员;选拔任用干部政策也没有实质性向乡镇一线干部倾斜,进一步收窄乡镇干部的上升通道;且日渐增多的“空降兵”现象,更是挤占乡镇干部苦苦期盼的晋升资源。这些因素催生乡镇干部消极情绪,“一入乡镇深似海,一抬头就是天花板”,晋升难成为乡镇干部挥之不去的噩梦。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前途基本到顶的心态及晋升渠道不畅极大地影响乡镇干部成长,导致乡镇干部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

4.待遇层面。

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而且工资福利和待遇也相对比较低。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但乡镇财政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和解决,与上级机关人员相比,乡镇干部的休息休假不仅难保障,还拿低工资,干最苦的活。另外,基层绩效考核奖励标准低,专项工作奖励力度小且不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财政补贴也是乡镇干部标准低,乡镇干部待遇差就成了一个客观现实。

5.责任层面。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落实不到位必问责,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出发,反复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要求以问责常态化促进履职到位,对乡镇干部玩忽职守、懈怠无为、违法乱纪起到威慑作用。但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工作,常常任务多,难度大,见效慢、出彩难,导致很多干部怕被问责。在基层真干活的人被问责,“明哲保身”不作为的干部倒是淡定,想方设法规避上级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乡镇干部普遍认为上级政策是好的,但这些政策往往到了基层

很难不打折扣地执行,乡镇干部权力小,可用资源少,能够动用的手段极为有限,责任却很大,甚至还要为所有政策落实不力负责,上级的“责任绑架”行为,导致乡镇干部普遍感觉“委屈”,不敢有所为。

三、破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题的对策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基层,关键在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要重视政策宣传,引导更多有“才”之人扎根乡镇,拓宽引才渠道,配套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乡镇干部人才储备库,完善留才措施让更多有能力的干部留在乡镇、服务乡镇,推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更快地实现。

(一)政策引导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乡镇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之基、发展之本,更是乡村振兴践行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疆流动”。在机关干部中树立“要提拔、到基层”的用人导向,引导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或任职,促使他们工作在基层,服务在基层,成长在基层,使基层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主阵地。通过此政策导向,引导更多优秀干部人才到乡镇干事创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针对乡镇干部匮乏的实际情况,发挥政策宣传平台作用,强化干部人才到乡镇大有可为的导向,鼓励年轻干部服务基层一线,引导年轻干部下乡镇锻炼成长,在一线岗位“摔打磨炼”,夯实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切实搭建好乡镇是年轻干部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的大舞台,让每个干部到乡镇都有机会施展才华、担当重任,在乡镇一线成长发光。

(二)引才机制

“郡县治,天下安。”乡镇干部队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吸引更多优秀干部人才来到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需要在“引”字上下功夫。

1.解放思想,拓宽引才渠道。

需要大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拓宽引进渠道,完善“硬性”引进和“柔性”引进政策。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向各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引进松绑,不断加强和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形成“引进一批、培养一批、用好一批、留住一批”的人才梯次引进机制。让这些引进干部熟悉基层一线,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举措,让他们成为基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让人才聚集洼地效应逐渐显现。

2.破除身份壁垒,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第一,破除身份壁垒。使事业编人员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上与公务员无差别,并实现同工同酬,使公务员身份和非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在福利待遇上无差别,分层次、多渠道、多措施解决干部“身份”问题。第二,盘活编制

资源。根据乡镇编制和用人需求的实际情况,乡镇和上级机关应拿出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职位激励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有“向上”流动的机会,拓宽乡镇干部的晋升空间,为乡镇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三)后备干部储备

随着基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布局的纵深推进,需要充实乡镇干部队伍。为此,要在基层着力构筑后备干部“蓄水池”。

1.培养乡镇干部人才。

乡镇干部是最苦最累、最靠近人民群众、最直接执行党的政策方针的主体,各级组织部门要下基层调研,确定培养人选、育人要求和锻炼平台。

第一,确定培养人选。培养那些在工作中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弯得下腰、吃得了苦的实干人才;培养那些德才兼备、敢于担当,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敢作为、有作为的干部推选到需要的岗位上进行培养,并把这些人选拔进人才储备库中。第二,确定育人要求。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通才”型干部领头。以提升乡镇干部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选派乡镇干部赴高校进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按照“胜任岗位、一专多能、人人懂政策、人人能办事”的要求,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第三,确定锻炼平台。针对乡镇具体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精准”培训。如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乡镇干部进行在线培训;发挥基层是磨练年轻干部的“磨刀石”和“大溶炉”的主阵地,推行乡镇干部在岗多轮次挂职锻炼;利用党校教育平台,采取“定期

+定点授课”、“APP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干部培训工作。

2.常态化储备干部人才。

加大后备干部的管理力度,及时将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干部纳入组织视野,选派到重要工作岗位加以锻炼并录入储备干部数据库。采取常态化储备、周期性选拔以及各基层单位推选出人才列入人才储备库中并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综合管理型、专业技术型、特长突出型等进行分类归库,建立人才储备数据库,建立审核干部人事档案、干部征信系统信息,优化乡镇干部来源结构,丰富源头活水,形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梯次配备齐全的乡镇干部储备库。

(四)留才举措

乡镇干部流动较多,基层留人难成了乡镇组织的难题。要避免乡镇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让更多干部心甘情愿地留在乡镇,上级组织和领导需要对乡镇干部多一些关爱、减压和容错机制,从物质、精神、工作上给予更多激励。同时,也要优化制度设计,充分拓展乡镇干部的职业发展空间,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乡镇工作环境,为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台。

1.提高乡镇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

基层条件艰苦、生活条件艰难大家有目共睹。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基层工作岗位补贴,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鼓励干部安心留在基层干事创业。让更多有才干、有抱负、有水平的年轻干部成为乡镇干部,要像重视县委书记那样重视乡镇书记,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当乡镇干部光荣的氛围。

2.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现象比较多,乡镇干部开展工作难免会因经验不足出现过错,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防止上级考核“滥打”一票否决牌,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为给乡镇干部“减压”和“松绑”。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鼓励乡镇干部对工作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强调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允许他们在合理范围内大胆探索和创新。

3.畅通基层干部晋升通道。

在职务晋升及职务调整上,要加大对乡镇干部(包括事业编制人员)的倾斜力度,尤其是奋斗在一线岗位上的乡镇干部,按一定比例增加一定岗位职数及专业技术职务数量,提高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要加快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将成为公务员工资增长和职级晋升的另一个通道。受领导职数限制,不可能每个基层干部都有机会提升到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因此,我们注重发挥职级待遇的激励作用,对受年龄学历、身份性质、领导职数等因素限制,长期在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实施职级激励。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就乡镇公务员而言是一个政策“礼包”,即使职务没有晋升,只要努力工作,也有很大的职级晋升空间,这无疑为想干事、敢担事的干部提供了更多机会,提高乡镇干部安心工作的“向心力”。

4.领导关怀。

组织领导加强与乡镇干部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关怀,用关怀拴住乡镇干部的“心”。基层工作条件差等因素使很多乡镇干部不太情愿留在基层,这种情形下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要主动关心乡镇干部,建立帮扶和减压机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化解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增加工作信心,激发干部的工作动力。

总之,乡村振兴是当前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是中央吹响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号角,同时也是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考验。建设一支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是破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题,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

下载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干部教育调研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2020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 3 篇 【篇一】乡镇干部调研报告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 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汇报提纲

    ****县财政局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提纲 ----在省委组织部调研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素质,稳定......

    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方案

    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方案 段光辉 根据党委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安排,为使调研活动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乡镇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xx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广安市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2013乡镇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2013年,我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组织工作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根据通知要求,某某镇针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展开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1)构建学习培训机制,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我们某......

    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25:0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乡镇干部思想作风......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最终版]

    亚曼牙乡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中共亚曼牙乡党委、亚曼牙乡人民政府2010年4月20日一、全乡基本情况亚曼牙乡位于疏勒县城东28公里处,耕地面积31070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80个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