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申报指南
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申报指南
一、资助对象
包括创新创业载体和在孵企业。
创新创业载体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养创业领军人才为宗旨的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科技产业化基地。
在孵企业仅指在蓉高校院所利用校院内或联合所在区(市)县利用校院周边存量土地、楼宇等资源新建的科技创业苗圃或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内的企业。
二、资助额度
(一)对新建载体的资助
1.对新建的市级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分别给予其运营机构(楼宇管理单位)一次性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经费资助。
2.对新建的市级科技产业化基地,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经费资助。
3.对2014年认定的由在蓉高校院所利用校院内或联合所在区(市)县利用校院周边存量土地、楼宇等资源建设的市级科技创业苗圃或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载体运营机构2014年度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所缴纳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所缴纳的营业税等,比照国家大学科技园或国家级孵化器的税收优惠标准,给予等额的经费补贴;对上述载体内的在孵企业,其2014年度所缴纳的所得税,比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标准,给予等额的经费补贴。
4.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分别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100万元的经费资助。
(二)对已建载体的补贴
每年对综合评价优秀的已建创新创业载体,给予其运营机构最高100万元的补贴经费。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为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科技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营或管理主体,要求为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或部分符合特定资助条件的创新创业载体内的在孵企业,要求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同时满足以下申报条件: 1.新建科技创业苗圃
(1)发展方向明确,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入驻科技创业团队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具有可供科技创业团队使用的场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能够提供电话、网络接入、办公桌椅等基本的办公设施和会议室、展示室等公共服务场地,对具备“投资+孵化”功能的新型孵化载体场地面积标准可适当降低。
(3)建立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具备专门的服务团队(包括创业项目联络员、创业辅导员等),能够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培训服务及基本的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等服务。
(4)入驻的科技创业团队不少于10个,且为新入驻的科技创业团队提供物理空间和创业服务的免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科技创业团队所研发的项目应符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
2.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1)发展方向明确,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在孵企业1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专业孵化器还应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应专注于某一特色细分产业。
1.在孵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所从事研发、生产的主营项目(产品),知识产权权属清晰,且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与我市优势或特色紧密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②主要研发、办公场所在孵化器内,上年营业收入一般不超过200万元。③在孵时一般不超过48个月,租用孵化场地面积应低于1000平方米(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除外)。(2)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8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专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8000平方米(近郊区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3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占场地总面积的75%以上。
(3)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应达50家以上(近郊区县达30家以上,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专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应达30家以上(近郊区县、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且其主营业务应与孵化器的专业定位一致。
(4)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培训、辅导服务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知识产权、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专业孵化器还应围绕特定技术领域,在服务内容、运行模式上实现专业化服务,并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服务。
3.新建科技企业加速器
(1)发展方向明确,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高成长企业2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可供高 2.高成长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从事研发、生产的主营项目(产品)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与我市优势或特色紧密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②营业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3亿元以下。③连续三年总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20%。成长企业使用的场地不少于总面积的75%,且能够提供小试、中试和批量生产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厂房以及公共服务场地。
(3)通过自建、引进或整合各方资源等方法,为入驻的高成长企业提供研发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与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服务。
(4)入驻的高成长企业不少于20家,且能够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各种个性化、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服务,包括:共性技术开发、检测中试、管理咨询、市场信息、融资担保、人力资源、认定认证、专利代理、国际合作,以及法律、税务、会计、审计等。
4.新建科技专业楼宇
(1)发展方向明确,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入驻企业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科技专业楼宇所在的区政府明确了楼宇的产业定位,并制订了促进楼宇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楼宇管理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楼宇产权清晰,无纠纷。可自主提供给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租用的场地相对连接,商务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8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
(4)入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数量达50家以上(近郊区县达30家以上,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且使用面积占楼宇已出租面积的50%以上。入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应属于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领域。
5.新建科技产业化基地
(1)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规划的主导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主导产业的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基地所在的区(市)县政府与在蓉高校形成了合作共建的机制,制定了促进基地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和统计指标体系,形成了政府引导下的基地产业链协同机制,设立了基地运营及管理机构。
(3)基地产业链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相对聚集,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可供企业入驻的场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以上;入驻的骨干企业3不少于8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不少于60家,并与骨干企业形成了生产配套或协作关系。基地科技投入达到销售收入3%以上。
(4)基地拥有研发设计、科研条件、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专业服务机构或平台,其功能与能力符合基地产业发展需求,并与产业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骨干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经认定的在蓉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②主导产品符合基地的产业特色,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6.在蓉高校院所利用校院内或联合所在区(市)县利用校院周边存量土地、楼宇等资源建设的科技创业苗圃或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以及该类载体内的在孵企业
载体应同时具备:
(1)载体应将面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业务收入在财务上单独核算。
(2)载体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含公共服务场地)应占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的75%以上(含75%)。
在孵企业应同时具备:
(1)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必须在创新创业载体的孵化场地内。
(2)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创新创业载体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24个月。
(3)企业在载体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42个月。(4)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
(5)企业入驻使用的孵化场地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6)企业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且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
7.已建载体
(1)申报单位运营或管理的载体须为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或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
(2)在人才引进、硬件建设、服务提升、产出效果等方面综合评价优秀。
(3)新建的市级创新创业载体当年不能申请已建载体补贴经费。
四、申报材料
(一)新建市级创新创业载体
1.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科技产业化基地)申报书;
2.附件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必备材料);
(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必备材料);
(3)申报单位孵化场地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复印件(必备材料);
(4)5家以上的入驻企业(团队)的入驻协议及营业执照复印件(必备材料);
(5)申报单位自有资金或孵化资金使用的1个案例证明(如:投资证明文件等);
(6)申报单位与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合作协议复印件。
(二)新建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
1.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经费申请书; 2.附件材料(均为必备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三)在蓉高校院所利用校院内或联合所在区(市)县利用校院周边存量土地、楼宇等资源建设的科技创业苗圃或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以及载体内的在孵企业
1.创新创业载体
(1)创新创业载体税收优惠补贴申请书;(2)附件材料(均为必备材料):
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②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③申报单位孵化场地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④申报单位上一纳税年度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通过的“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原件和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供提交材料时审核使用);
⑤申报单位上一纳税年度的财务报表(加盖公章)。2.在孵企业
(1)创新创业载体在孵企业税收优惠补贴申请书;(2)附件材料(均为必备材料):
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②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③企业与所在载体签订的租房协议复印件(加盖公章); ④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通过的企业上一纳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表”原件和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供提交材料时审核使用);
⑤企业上一纳税年度的财务报表(加盖公章); ⑥由所属载体提供的入孵时间证明。
(四)已建创新创业载体
1.创新创业载体补贴经费申请书; 2.附件材料(均为必备材料):
(1)新引进人才的证书、批文等复印件,新获得孵化器从业人员资格的人员证书复印件;
(2)新增孵化面积的场地证明材料,新增配套设施的购买凭证,现有公共设施维护升级的票据证明,新建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场地、设备等证明材料;
(3)当年在孵企业申报国家、省、市项目的汇总表(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承担单位、获取的支持额度等)及立项批文复印件,向“科创通”平台推荐“科创贷”、“科创投”、“科创币”的情况汇总表(包括企业名称、推荐类别、最终使用情况等);
(4)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新增专利证书复印件;
(5)当年载体自有资金或孵化资金使用情况证明;(6)当年载体开展或参与沙龙、培训、交流等创新创业活动的证明材料;
(7)载体获得的各类资质等其他证明材料。以上纸质材料一式两份,按顺序装订。
五、申报时限及渠道
项目实行常年申报、分批评审(审核),其中:新建市级载体资助、已建载体补贴项目的第一批评审节点为2015年3月,评审节点后申报的项目纳入下一批或次年评审范围。
项目采取网上系统申报和纸质材料受理。
六、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成都科技创新服务窗口
受理地址:高新区创业路16号火炬大厦B座一楼 受理电话:85104750、85104759
第二篇:2016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管理办法
附件
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市政府《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15-2025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加快我市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培育科技型企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创新创业载体是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运营管理的,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以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养创业领军人才、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宗旨的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
第三条
资助经费来源于成都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由承担单位统筹安排。
第二章
资助对象 第四条
科技创业苗圃(以下简称“创业苗圃”)是指以科技创业团队为服务对象,在一定期限内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基本的创业服务,帮助科技创业团队将科技成果(创意)实施转化并创办企业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或具备“投资+孵化”功能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载体。
第五条
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以下简称“在孵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一系列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
第六条 科技企业加速器(以下简称“加速器”)是指以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下简称“高成长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旨在为经历了孵化之后的高成长企业提供更大的研发和生产空间、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和商务服务体系。
第七条
科技专业楼宇是指通过政府引导规划、楼宇管理单位招商引进,聚集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城区商务楼宇,旨在促进科技创新与楼宇经济结合,培育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服务业新业态。
第三章
对新建载体的资助
第八条
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30万元的经费资助。新建的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应同时具备 — 2 — 下列条件:
(一)发展方向明确,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入驻科技创业团队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
(二)具有可供科技创业团队使用的场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能够提供电话、网络接入、办公桌椅等基本的办公设施和会议室、展示室等公共服务场地,对具备“投资+孵化”功能的新型孵化载体场地面积标准可适当降低。
(三)建立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具备专门的服务团队(包括创业项目联络员、创业辅导员等),能够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培训服务及基本的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等服务。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等创新创业活动。
(四)入驻的科技创业团队不少于10个,且为新入驻的科技创业团队提供物理空间和创业服务的免费时间在6个月以上。科技创业团队所研发的项目应符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
第九条
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50万元的经费资助。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展方向明确,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在孵企业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
— 3 — 报。专业孵化器还应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应专注于某一特色细分产业。
在孵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所从事研发、生产的主营项目(产品),知识产权权属清晰,且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与我市优势或特色紧密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②主要研发、办公场所在孵化器内,上年营业收入一般不超过200万元。③在孵时一般不超过48个月,租用孵化场地面积应低于1000平方米(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除外)。
(二)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8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专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8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3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占场地总面积的75%以上。
(三)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应达50家以上(近郊区县达30家以上,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专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应达30家以上(近郊区县、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且其主营业务应与孵化器的专业定位一致。
(四)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培训、辅导服务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知识产权、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等创新创业活动。专业孵化器还应围绕特定技术领 — 4 — 域,在服务内容、运行模式上实现专业化服务,并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服务。
第十条 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企业加速器,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100万元的经费资助。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企业加速器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展方向明确,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高成长企业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
高成长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从事研发、生产的主营项目(产品)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与我市优势或特色紧密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②营业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3亿元以下。③连续三年总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20%。
(二)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可供高成长企业使用的场地不少于总面积的75%,且能够提供小试、中试和批量生产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厂房以及公共服务场地。
(三)通过自建、引进或整合各方资源等方法,为入驻的高成长企业提供研发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与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服务。
(四)入驻的高成长企业不少于20家,且能够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各种个性化、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服务,包括:共性
— 5 — 技术开发、检测中试、管理咨询、市场信息、融资担保、人力资源、认定认证、专利代理、国际合作,以及法律、税务、会计、审计等。
第十一条
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专业楼宇,给予楼宇管理单位一次性50万元的经费资助。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专业楼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展方向明确,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能够动态统计和管理入驻企业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报。
(二)科技专业楼宇所在的区政府明确了楼宇的产业定位,并制订了促进楼宇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楼宇管理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楼宇产权清晰,无纠纷。可自主提供给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租用的场地相对连接,商务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8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
(四)入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数量达50家以上(近郊区县达30家以上,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且使用面积占楼宇已出租面积的50%以上。入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应属于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领域。
— 6 — 第十二条
申报新建创新创业载体其实际运营时间应已满6个月以上。
第四章
对已建载体的补贴
第十三条
建立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的长效机制,每年对创新创业载体在人才引进、硬件建设、服务提升、产出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优秀的,由市级资金给予其运营机构最高100万元的补贴经费。
(一)人才引进。引进“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已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在蓉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及入选“成都人才计划”创新类的高层次人才或带有优秀科技成果的创业团队入驻创新创业载体。
(二)硬件建设。扩大孵化场地、新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升级已有公共设施,提供个性化装修,新建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三)服务提升。开展创业导师、市场推广、数据统计、知识产权等各种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组织载体内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推动载体内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效对接,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等创新创业活动。
(四)产出效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提升入驻企业营业总收入、技术专利数等指标。推荐符合高成长企业条件
— 7 — 的入驻企业进入成都市科技企业加速器或各类园区。
第十四条
同一运营机构运营多家创新创业载体的,只能推荐其中一家载体作为已建载体经费补贴申报对象。新建的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当年不能申请已建载体补贴经费。
第五章
对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持
第十五条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分别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100万元的经费资助。申请新建载体经费资助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运营机构,须按要求上报在孵企业的运行情况、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利用闲臵厂房、楼宇和存量土地等改(扩)建为创新创业载体,对其建设方实施场地改造及公共技术设备设施购臵等发生的费用,经核定,给予费用总额的2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经费补贴。
(一)载体建设方指在蓉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知名孵化机构等社会主体。
(二)改(扩)建的创新创业载体应符合我市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或科技专业楼宇的建设标准。
(三)市级经费补贴与区(市)县经费补贴原则上按1:1配套,且市级经费补贴与区(市)县经费补贴之和不超过实际发生的改(扩)建费用。
(四)申报单位须出具区(市)县人民政府的推荐函、区(市)— 8 — 县给予改(扩)建补贴经费及建设总费用的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创新型孵化器运营机构来蓉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分级分类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一次性经费补贴。
(一)申报主体应为国内外知名创新型孵化器在成都市及各区(市)县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运营机构。
(二)新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新型孵化器运营机构来蓉建设的创新创业载体,应符合我市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或科技专业楼宇的建设标准。
(三)市级引进补贴与区(市)县引进补贴原则上按1:1配套。
(四)申报单位须出具区(市)县人民政府的推荐函和已经给予其引进补贴的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
鼓励本土孵化器运营机构在国内外创新创业活跃地区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根据其引进人才、团队、项目来蓉等方面的异地孵化绩效,给予运营机构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经费补贴。
(一)本土孵化器运营机构是指在成都市及各区(市)县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孵化器运营机构。
(二)本土孵化器运营机构在国内外创新创业活跃地区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其拥有载体股份不低于50%(不含50%)。
(三)在异地建设的创新创业载体应符合我市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或科技专业楼宇的建设标准。
第十九条
同时符合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资助对象,市级经费不重复资助。
第六章
申请资助的程序
第二十条
申请市级资金的基本程序:
(一)申请单位按要求填写企业信息,经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或创新创业载体管理部门推荐,市科技局审核后获得资助申报资格;
(二)获得申报资格的单位按要求填写相应的申报书后,提交所在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或创新创业载体管理部门审核;所在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或创新创业载体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将推荐文件和申报材料一并交市科技局。
(三)项目实行常年申报、分批评审(审核)。市科技局受理资助申报后,根据需要组织现场考察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对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分批下达立项文件并拨付资助经费。评审节点后申报的项目纳入下一批或次年评审范围。
第二十一条 申请市级资金的单位,应当以纸质和电子版的形式提交申报材料,并准备相关证明材料供现场查验。申请新建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经费的单位须提交《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申报书》,申请 — 10 — 已建载体补贴经费的单位须提交《创新创业载体补贴经费申请书》,申请新建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经费的单位须提交《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经费申请书》,申请转改建创新创业载体补贴的单位须提交《改(扩)建创新创业载体补贴经费申请书》,申请引进知名创新创业载体补贴的单位须提交《新引进创新创业载体补贴经费申请书》,申请异地孵化资助的单位须提交《异地孵化补贴经费申请书》。
第二十二条
申请资助的单位,其孵化场地属租用、合作及无偿使用的,需提供孵化机构与产权方相关协议或文件说明,且申报时保有2年以上使用期限。
第七章
创新创业载体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市科技局将创新创业载体工作纳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对创新创业载体进行业务指导、审核和动态管理,委托相关专业机构为创新创业载体提供政策咨询,并开展数据统计、评价与考核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创新创业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国际合作等服务,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的扶持。对创新创业载体重点推荐的科技项目,在市级科技计划、技术交易、平台使用、种子资金、科技保险、科技人才、科技宣传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十五条
创新创业载体应加强科技创业服务品牌建设,— 11 — 依托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机构,加强对孵化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考核认定。
第二十六条
开展创新创业载体运营绩效评价工作,月、季、年报表等统计报送情况将作为申报已建载体补贴的重要依据和评审指标。市科技局根据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每年进行复核,对连续2年指标审核不合格或未按期上报统计数据的,取消其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资格。
第二十七条
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资助经费的单位,将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措施予以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生效,有效期3年。原管理办法(成科字„2014‟32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企业创新研发资助申报指南
企业创新研发资助申报指南
一、支持领域
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重点支持以下产业领域:
(一)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四)其它特色优势产业。
二、资助类别及额度
(一)初创企业创新研发资助。重点支持科技型初创期小微企业在蓉实施的符合成都市产业发展导向、创新性强、带动就业强的研发项目。
资助额度: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类创新创业大赛前六名的项目,一次性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对入选“创业天府·菁蓉汇”主体活动路演且已获创投机构跟进投资的项目,一次性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对其它申报项目经评审符合支持条件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
(二)重点新产品研发补贴。重点支持近三年在我市首次(或首批)开发成功,并开始形成市场销售或提供市场服务的技术创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创新产品。
资助额度:对经评审符合支持条件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资助。
(三)战略性新兴产品研发补贴。重点支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显著作用、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创新产品。
资助额度:对经评审符合支持条件的,给予100万元资助。
三、申报要求
(一)初创企业创新研发资助
1.申报单位应为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成立不超过3年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标准按《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2.项目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
3.项目预期形成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或盈利模式清晰。
4.无知识产权纠纷。
5.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类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以及入选“创业天府·菁蓉汇”主体活动路演且已获创资机构跟进投资的项目,申请资助应在大赛优胜或获得投资之日起1年内。6.大赛优胜或入选路演且已获跟进投资项目的研发主体为尚未注册企业团队的,经申请列为预立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在团队完成公司注册并正常运行后予以立项资助。
7.大赛优胜或入选路演且已获跟进投资项目应为2016年1月之后。
(二)重点新产品研发补贴
1.申报单位应为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技术含量较高或商业模式具有创新性。
3.产品盈利模式清晰,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力大。
(三)战略性新兴产品研发补贴
1.申报单位应为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产品在技术或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性和独占性,整体水平或某项核心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为在本行业或领域中的关键产品并能带动产业相关联产品和商业模式发展;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的相应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权益清晰明确;质量可靠并通过市级(含)以上权威机构检测。
3.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或提供服务不超过三年,盈利模式清晰,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或潜在爆发力,未来3—5年内产值或销售收入可望达到亿元以上或有可能成为新的市场主导产品或商业模式;产品品牌核心价值高,并获得创投机构投资或关注。
4.企业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中心)和稳定的研发团队、运营推广团队,在创新投入、研发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较强优势。
(四)其它要求
1.同一单位只能申报一类资助;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开发的,由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
2.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申报项目名称应为规范的产品名称。应采用“型号+产品名称”或“产品名称+型号”(特殊行业除外)的填写格式。产品名称应避免过于宽泛,尽量不出现英文词组或缩写,并不得使用系列产品、研究开发、产业化等词语。
四、申报材料
(一)初创企业创新研发资助 1.初创企业创新研发资助申报书;
2.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创新点、研发团队、研发计划及进度、市场计划、融资计划等,可对项目优势扩展论述);
3.证明材料:
(1)企业资质证明材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照或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家限制或特殊行业和领域的许可资质等);(2)申报书中所反映的数据和内容的证明材料(知识产权证明、查新报告、检测报告、成果鉴定或成果评价报告、大赛优胜证明材料、与创投机构签署的投资合同及实际投资证明等);
4.其他相关材料。
(二)重点新产品研发补贴 1.重点新产品研发补贴申报书; 2.证明材料(据实提供):
(1)企业资质证明材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照或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家限制或特殊行业和领域的许可资质;经审计的企业上财务报表等);
(2)主要技术或成果证明材料(知识产权证明、查新报告、检测报告、成果鉴定或成果评价报告、技术标准、科技项目立项证明、科技奖励证书、获得创投机构投资证明等);
(3)近三年销售证明(如销售清单、销售合同等)或市场运营情况证明(如服务用户数量、服务收益等),用户意见报告(不少于两份)和产品照片等。
3.其他相关材料。
(三)战略性新兴产品研发补贴 1.战略性新兴产品研发补贴申报书; 2.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 3.证明材料(据实提供):(1)企业资质证明材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照或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家限制或特殊行业和领域的许可资质;经审计的企业上财务报表等);
(2)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上一研究开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3)主要技术或成果证明材料(知识产权证明、查新报告、检测报告、成果鉴定或成果评价报告、技术标准、科技项目立项证明、科技奖励证书、获得创投机构投资证明等);
(4)近三年销售证明(如销售清单、销售合同等)或市场运营情况证明(如服务用户数量、服务收益等),用户意见报告(不少于两份)和产品照片等。
4.其他相关材料。
以上纸质材料一式一份,按顺序装订。申报时,需提供证明材料或复印件材料的原件以备核查。
五、申报时限及渠道
项目实行限期申报、定期评审,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18日,逾期不予受理。
项目采取网上系统申报和纸质材料受理。
六、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成都科技创新服务窗口
受理地址:高新区锦城大道539号盈创动力大厦A座2楼 咨询电话:85104750、85104759
第四篇:国际科技合作资助申报指南
国际科技合作资助申报指南
一、资助类别及额度
(一)国际性研发机构资助
A类: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我市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B类:我市高校院所、企业在国(境)外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以上简称“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C类:国(境)外知名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蓉设立的非独立法人的研发分支机构、研发部门;D类:我市高校院所、企业在国(境)外设立的非独立法人的研发分支机构、研发部门(以上简称“非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
资助额度: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对符合资助条件的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非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20万元的研发经费资助。
(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
在蓉的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知名企业、高校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在我市合作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在蓉企业与国外企业、知名大学、研发机构在我市合作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
资助额度: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经费资助。
(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
我市企业和高校院所新获批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和大工程研究计划项目,承担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资助额度: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给予20万元配套资助。
(四)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资助 1.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资助
在蓉高校院所、企业及相关机构作为主办单位开展的服务于中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企业及园区的创新创业培训、路演、分享、大赛、论坛等各类活动。
资助额度: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按活动实际支出的30%、单个机构每年最高20万元给予补助。
2.赴国(境)外参加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补贴 在蓉企业参加由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和市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及区(市)县政府组团赴国(境)外开展的项目路演、培训、大赛等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
资助额度: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每人每次给予最高1万元的补贴。
二、申报要求
(一)国际性研发机构资助 1.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资助
(1)A类申报单位为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我市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其研发项目应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法律法规;B类申报单位为在我市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国(境)外设立了独立法人资格研发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其研发项目应符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2)投资额不低于100万美元,研发经费具有保障。(3)研发机构总人数在20名以上,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50%以上,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占70%以上。
(4)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组织机构,具有先进的实验设备等研发条件。
2.非独立外资研发机构资助
(1)C类申报单位为在我市注册登记的外资独立法人机构,且设立了非独立法人的研发分支机构、研发部门,研发项目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D类申报单位为在我市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国(境)外设立了非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分支机构、研发部门的企事业单位,其研发项目应符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2)研发机构总人数10名以上,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组织机构,具有必要的实验设备等科研条件;
(3)与所在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合作研发成果确定在我市实施转化的将予以优先支持。
(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
1.申报单位为在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2.合作项目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或优先主题;
3.申报单位具有固定的场所和组织机构,具有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基础条件、科研实力和人才团队;
4.国外参与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在所在行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5.合作双方应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具有明确的规划目标、稳定的合作机制、清晰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6.合作双方科研设备和信息共享,研发经费联合投入,开展人才培养和互访交流;
7.合作项目在我市实现产业化,产品或服务已有市场销售,且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或潜力的,将予以优先支持;
8.已获得非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资助,以及国家和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或者其他政府补贴和资助的,不再重复资助。
(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 申报单位为在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四)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资助 1.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资助
(1)申报单位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院所、企业及相关机构;(2)开展的活动应为我市的“双创”战略服务,其主题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
(3)活动主要参加人员规模应在30人以上,并且重要外方人员应占30%以上。
2.赴国(境)外参加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补贴(1)申请单位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组团单位应为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和市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及区(市)县政府;
(3)开展的活动应为我市的“双创”战略服务,其主题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
三、申报材料
(一)国际性研发机构资助
1.成都市独立(非独立)国际性研发机构资助申报表; 2.附件材料:
(1)申报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投资证明:合作双方签署的协议、资金投入证明、单位财务报表等;
(3)研发机构人员结构信息表。
(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 1.成都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申报表; 2.附件材料:
(1)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申报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2)投资证明:合作双方签署的协议、资金投入证明、单位财务报表等;
(3)《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经税务部门审核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表》(据实提供)(上述材料企业申报单位提供);
(4)与申报项目有关的科技成果证明材料(据实提供)。
(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
1.成都市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申报表; 2.附件材料:
(1)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合同书复印件;
(2)科技部相关批文复印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提供)。
(四)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资助
1.成都市中外创新创业活动资助(补贴)申报表;2.附件材料:
(1)申报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申请中外创新创业活动资助需提交:活动总结报告、已开展活动的绩效证明材料(如活动计划方案、活动简报、费用清单及相关票据等),与会外方人员机票、护照等证明材料。
(3)申请赴国(境)外参加中外合作创新创业活动补贴需提交: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市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及区(市)县政府出具的组团证明、国际机票、活动总结报告等证明材料。
以上纸质材料一式一份,按顺序装订,须加盖单位骑缝公章。申报时,需提供证明材料或复印件材料的原件以备核查。
四、政策咨询
业务处室:科技交流与合作处 联系电话:61881742
第五篇:2016创业资助项目申请指南
2016创业资助项目申请指南
一、审批内容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资助;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竞赛等优胜者在深圳实施竞赛项目的资助。
重点支持领域: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等未来产业;先进制造和资源环境等涉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领域。
二、设定依据
(一)《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委,深发〔2016〕7号;
(二)《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7月22日;
(三)《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8〕200号;
(四)《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9〕180号;
(五)《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9〕238号;
(六)《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9〕240号;
(七)《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1〕124号;
(八)《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1〕210号;
(九)《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3〕122号;
(十)《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4〕33号;
(十一)《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4〕97号;
(十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若干措施》,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府办〔2012〕53号;
(十三)《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科技创新规〔2012〕9号;
(十四)《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科〔2012〕168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和未来产业资金总额控制,单个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审批方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创业项目资助分三种类型,分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资助、留学人员创业资助、创业大赛资助,申请上述三类创业项目资助应当分别符合以下条件:
(一)2011年1月1日以后,在深圳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规定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或深汕合作区内注册的深圳企业,2015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
(二)留学回国人员在深圳创办的科技型企业,企业注册成立时间和留学人员回国时间均在5年以内,且未享受过本市同类创业研发资助;留学回国人员为企业创办人及控股股东,或占申请企业注册登记中股份(含技术股)15%以上比例;
(三)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优胜者,在深圳实施竞赛项目并且已在深圳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四)省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予以优先支持。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复印件;
(四)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五)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六)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七)上财务审计报告(注册未满一年的不必提供);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九)申请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须提供:市外国专家局出具的出国留学人员资格证明复印件(验原件);企业信用信息单(申请人占股比例,网上打印加盖公章);留学回国人员与申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十)申请创业大赛资助须提供:大赛晋级决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十一)可选择提供知识产权证、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证书、国家/省计划文件等项目技术水平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审批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市科技创新委。
(二)受理时间(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网络填报受理时间:1月5日至5月30日。书面材料受理时间:1月5日至5月31日。
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三)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电子科技领域:郑文先、杨俊枫(88102169、88121260)信息科技领域:鲁纲、邹健(88102165、88102234)生物与生命领域:付秀芹、陈献梅(88103567、88102254)资源与环境领域:李付贵、廖敬扬(88121043、88103434)材料与能源领域:傅岳敏、徐晓峰(88103121、88102405)先进制造领域:杜保伟、张智勇(88121726、88103956)
(四)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13-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委)。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九、审批程序
申请人网上申报——向市科技创新委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审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委共同下达项目资金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达)——申请单位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拨付资助经费。
十、审批时限
结合受理情况,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证
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未来产业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市科技创新委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