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工会建家
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工会建家
龙东煤矿工会 陶 春
进入新世纪后,工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经济关系、劳动复杂化,对工会履行维护职责提出更高要求;职工队伍发展壮大,工会工作的对象、范围发生变化„„
所有这些,无不呼唤着工会工作的创新。这也对工会“建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工会工作。
当前工会工作的中心和着眼点要创新工会工作,服务大局,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发挥应有作用。要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党委分忧解难,要能够善于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决策、指导实践,更加自觉地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体现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并作为衡量工会领导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努力开拓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非对抗性的,工会适合走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来实现其维护职能。尽管我国的劳动关系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劳动关系主体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抗,其利益基础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会主要是以参与管理的形式而不是以斗争的形式来履行其维护职能的。
其次,从我国工会存在的方式上看,工会适合走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来实现其维护职能。在对抗性的劳动关系下,工会与雇主水火不容,工会只能是雇主的对立面。而在非对抗性的劳动关系下,工会与用人单位结成伙伴关系,成为用人单位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从我国工会的制度安排上看,工会适合走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来实现其维护职能。我国工会工作运行的主要经济基础是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这是一种把工会与企业明显捆绑在一起的制度安排。此外,我国工会的主要工作人员通常是企业管理的骨干,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主席一般享受同级党政副职级别待遇,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加之企业工会干部的工资由行政支付,这就使工会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参与民主管理成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最主要途径。
四、坚持在行政推动的基础上,强化法制规范管理。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通过行政手段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是我国管理工作的一个特色。如近年来推动的厂务公开、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等项工作,就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是,这些行政措施也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和浓
权力机构的权力制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要按照党的十六大、中国工会十四大的要求,进一步保护好、调动好和发挥好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氛围。一方面要把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提升职工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另一方面要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会也要通过自己良好的形象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认可,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真正的“职工之家”。
第二篇: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会“建家”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会建家
龙东煤矿工会陶春
进入新世纪后,工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经济关系、劳动复杂化,对工会履行维护职责提出更高要求;职工队伍发展壮大,工会工作的对象、范围发生变化„„
所有这些,无不呼唤着工会工作的创新。这也对工会“建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工会工作。
当前工会工作的中心和着眼点要创新工会工作,服务大局,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发挥应有作用。要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党委分忧解难,要能够善于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决策、指导实践,更加自觉地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体现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并作为衡量工会领导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努力开拓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1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主要的是把工会与职工、工会与党为两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使之联结得更紧密。一是抓好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二是抓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劳动合同、职代会公开制度的落实。三是加大源头参与的工作力度,对涉及职工的群众切身利益的法规政策的起草规定,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想法,为有效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四是要继续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坚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困难和疾苦,了解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坚持民主管理,切实履行工会维护职责。
1988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工会原有的作用重 新进行界定,将其定位在四项职能上,即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和教育职能,首次将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及企业事业管理作为工会的两项新的职能。2001年,10月27日修改后的《工会法》第6条进一步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当前,工会维护的侧重点应放在职工的劳动权利上。
在工会的各项职能中,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但是其切入点在哪里?我们应如何看待维护职能与参与职能的关系?在维护与参与的工作顺序上,笔者认为参与在先,维护在后。
首先,从我国劳动关系的性质上看,我国劳动关系从总体上说是非对抗性的,工会适合走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来实现其维护职能。尽管我国的劳动关系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劳动关系主体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抗,其利益基础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会主要是以参与管理的形式而不是以斗争的形式来履行其维护职能的。
其次,从我国工会存在的方式上看,工会适合走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来实现其维护职能。在对抗性的劳动关系下,工会与雇主水火不容,工会只能是雇主的对立面。而在非对抗性的劳动关系下,工会与用人单位结成伙伴关系,成为用人单位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从我国工会的制度安排上看,工会适合走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来实现其维护职能。我国工会工作运行的主要经济基础是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这是一种把工会与企业明显捆绑在一起的制度安排。此外,我国工会的主要工作人员通常是企业管理的骨干,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主席一般享受同级党政副职级别待遇,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加之企业工会干部的工资由行政支付,这就使工会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参与民主管理成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最主要途径。
四、坚持在行政推动的基础上,强化法制规范管理。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通过行政手段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是我国管理工作的一个特色。如近年来推动的厂务公开、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等项工作,就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是,这些行政措施也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和浓厚的人为色彩,上级抓得紧,勤于检查监督,民主管理工作就开展得好一些,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就企业内部来说,民主管理的质量也与管理者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此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大量非公有制企业涌现,也使得行政推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针对我国目前民主管理工作的现状,我们必须在行政推动的基础上强化法制规范,把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到发展的轨道上来。首先,要抓好民主管理的立法工作。当前要着手解决的一是尽快修改《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实际需要。二是明确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法律地位,将矿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等,通过一定的程序,吸收到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中去,使之成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一种必经程序。三是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使不履行法定义务,侵害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从而保证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其次,要抓好民主管理的普法工作。我国的《劳动法》、《企业法》、《工会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对民主管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这是当前我们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我们要采取有效的形式对经营者和劳动者进行宣传,在管理观念上不断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再次,要抓好民主监督工作,在职工群众监督的渠道、监督的依据和监督的权力是做好文章,把民主监督的舆论约束与人大、政府等权力机构的权力制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要按照党的十六大、中国工会十四大的要求,进一步保护好、调动好和发挥好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氛围。一方面要把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提升职工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另一方面要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会也要通过自己良好的形象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认可,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真正的“职工之家”。
第三篇:与时俱进抓建家 创新持续增活力
与时俱进抓建家 创新持续增活力
基层工会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职工为本、基层为重、创新为魂”理念,坚持“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与时俱进抓建家,持续创新增活力,促进企业工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局面,呈现出与职工同心、与时代同行、与企业一起成长的发展态势。基层工会开展建家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晰建家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任务,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工会开展建家工作的要求,按照全总的部署,紧紧围绕“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抓建家,结合基层实际,深刻认识建家与建企业目标是一致的,鲜明地提出了“建家兴企、建家强会、建家育人、建家交友”的工作理念,把建家作为工会工作的“龙头工程”,纳入整体工作规划,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家,使之成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责与实践科学发展的结合点,成为工会组织发挥优势、展示作为、体现特色、创造价值的重要抓手。
(二)创新理念,明确思路。提出“把工会组织进一步建成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要求。我们把学习领会的重点放在“进一步”、“名副其实”和“各级”上,进一步就是要实现创新发展,名副 其实就是要经得起内外考验,就是要把建家工作从延伸到工会小组。为此,要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牢固树立发展为先、职工为本、基层为重、创新为魂理念,做到团结干事、激情干事、踏实干事、科学干事,努力使各项工作抓在点子上、干在关键处、站在最前列,把基层工会建设成特色工会、有为工会、满意工会、品牌工会,把职工之家打造为安全之家、和谐之家、创新之家、文化之家、小康之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文化的建家工作新思路”。
(三)构建格局,常建常新。建家的宗旨是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我们从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高度,把工会建家上升为企业建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热情支持、工会具体实施、职工广泛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强化建家工作新举措
(一)建功立业展作为。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我们着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广泛深入开展了创建“工人先锋号”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每年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坚持做到年初抓发动,季度抓评比,半年鼓干劲,全年大表彰,不断掀起建功立业和劳动竞赛热潮。
(二)创先争优铸品牌。深入学习劳模精神,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把学习劳模精神与建设职工之家、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争不到第一就意味着差距”的争先理念,不断加强对政策的超前研究,对形势的超前分析,对难点工作的超前预测,对工会重点工作的超前试行。推动职代会标准化、厂务公开程序化;培育了工会文化建设。
(三)重心向下打基础。要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此,要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观念,始终把服务基层,重心下移作为工作重点。以职工是否满意、基层是否有活力作为检验标准,坚持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开展工作大调研,召开作风建设动员会,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了工作提速、服务提质、面貌提神,安排部署有人抓,具体落实有人管,工作结果有人查,形成业绩有人奖,出现问题有人罚,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同时,健全各项组织制度、民主制度、工作制度,加强基础资料和阵地管理,实行会务公开,接受会员群众民主评议和监督。
三、完善建家工作新机制
(一)素质保证机制。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抓住学习这个根本,在工会干部培训上舍得投入,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创新研讨季等活动,引导基层工会干部用宽广 的眼界看世界,用前瞻的思维想未来,用辩证的观点认形势,用发展的眼光看条件,用创新的精神解难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目标责任机制。以职工之家建设目标为导向,以工会干部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双向的目标责任机制。每一项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与绩效考核和个人收入挂钩。分管主席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负责,人人肩上有指标,挂图作战,限时办结;基层单位工会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认真对标检查,考核兑现落实。
(三)拐点激励机制。克服个别单位骄傲自满情绪,防止松口气、歇歇脚现象,在建家考核中,对那些当标杆、做表率的模范职工之家,有意识挑毛病,高标准严要求,采取拐点激励的方法。调动基层工会干部的警醒和振奋,焕发生机和活力,保持了在职工之家建设上的不动摇,不迟疑,不懈怠。
(四)监督评议机制。以会员群众为主体,依靠会员群众建家、管家和评家,定期开展“会员评家”活动。一是把好民主评议程序关,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和测评票,让会员群众对职工之家建设“评头论足”。二是把好监督检查整改关,评议结果向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报告,整改措施张榜公布,接受会员群众监督。三是把好评优考核申报关,凡申报评选各类各级模范、先进职工之家的,会员评家是必经环节,会员群众不评家的,没 有评先选优资格;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向会员报告,接受评议。
(五)工作运行机制。在活动建家、载体建家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制度建家的内容。制定并落实工会常委会议事规则、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通报、理论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加大了职工之家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数字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的快捷,建立网上信息发布系统和无纸化办公平台,构筑了网上职工之家。
(六)奖惩激励机制。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凡职工民主管理不达标、上解经费完不成、安全生产出现重大事故者,不能当选模范或者先进职工之家。凡职工之家建设不达标的,单位不能评选为文明单位,工会主席不能评为先进工作者。考核结果作为推荐上一级先进、模范职工之家的重要依据。
与时俱进抓建家,持续创新增活力。基层工会坚持以建设职工之家为载体,提升服务职工群众意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建功立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社区党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加强,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当前的社区党建工作,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一是党员数量迅猛增长,已经超越了社区党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二是党员结构日趋复杂,给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难度;三是近期出现的“社区热”,给社区居委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工作压力。面对诸多的矛盾和压力,我们坚持在遵守“新党章”的前提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借社区体制改革东风,用与时俱进思想,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努力使之与当前社区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真正成为社区建设中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按照分区域与分类型相结合的思路,创新社区党组织的设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区党员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数量上由少向多迅猛增长,由过去的十几个到现在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在类型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过去相对单一的离退休职工党员到现在的以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为主,还有下岗职工党员、私企、个体职工党员、退伍兵党员以及部分大学生党员等多种类型并存的结构;在年龄上由老龄化向年轻化发展,由过去的相对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层到现在的多种年龄层次并存。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我们传统的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的社区党支部的组织设置受到了冲击,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就成为必然。在社区设立总支、支部两级党组织。为了适应社区党员结构上的诸多变化,我们结合社区换届,在社区党组织的设置上做起了文章。总支由5-7人组成,总支书记兼社区主任,副书记兼副主任,协助书记分管党务,委员主要由支部书记和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在社区中有一定影响的党员积极分子担任。根据社区党员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采取分区域与分类型相结合的形式,在遵循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下,设立若干个支部,如离退休党支部、下岗职工党支部、个私企业党支部和流动党员党支部等。每个支部由1-3人组成,书记原则上由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兼任,条件不具备的也可在党员积极分子中选任。从实际出发明确社区党组织的职能。社区党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在总支、支部同级没有相对的行政组织的支撑,因此,我们在明确其职能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遵循《党章》的前提下,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对原来规定的一些条款予以切合实际的变化。有的职能予以强化,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能,对社区建设实行全面领导的职能和组织协调区域党建的职能等等;有的职能则适当淡化,如党员发展可由个人提出申请,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提出意见,总支党员大会讨论形成决议,报街道党工委审查批准,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总支党员大会讨论形成决议,这样就更利于保证发展工作的严肃性和所发展党员的质量。
二、依据增强针对性、确保有效性的要求,创新社区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社区党组织的基本情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党组织的设置的不同,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在组织活动的形式上,我们采取以总支为主、支部为辅,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形式,即活动的方案计划由党总支统一制定,然后根据需要具体由总支、支部分别组织。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坚持注重针对性、提倡灵活性、确保有效性的方法,离退休党员支部以学材料、看录像、畅谈交流为主;下岗职工党员支部以集中培训、参观学习、信息交流为主;流动党员支部则以通信和网上交流为主等方法。在活动内容上,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原则,离退休党员支部以形势时事教育和老年健康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下岗职工党员支部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为主要内容;流动党员支部以家乡的形势教育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为主要内容。
三、遵循责权统一的原则,创新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党章》不仅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同时也对党员的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过去,我们往往是更多地要求党员尽义务,而对如何主动维护党员权利则相对忽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民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在坚持总支、支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党员监督的基础上,围绕发挥党员作用,畅通民主渠道,重点抓好两项工作:开展社区党建论坛。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在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街道工委统一组织和由社区总支、支部独立组织相结合的方法;在活动的内容上,既可以明确一个主题,也可以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在活动的方法上,采取辩论、座谈等形式,同时,我们还在党建网页上开辟了党建论坛专栏。这次社区换届,社区党组织改选,起初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后来街道工委就在党员中开展了以适应社区体制改革,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为主题的党员论坛,广大党员,特别是社区党员,结合社区实际,联系切身体会,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价值的意见建议20多条,为街道工委组织指导本次改选启发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在党建网页上开辟党员意见建议信箱。现在社区里有电脑的居民家庭非常普遍,如何让党员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网络就是最好途径,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一先进的资源来为我们的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去年,街道开设了“洪武党建”网页,中心是社区,重点是服务,尤其是几个贴近社区实际的栏目,如“社区功德录”、“爱心驿站”、“街情点击”等,这些栏目之所以受到广大社区党员的欢迎,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反映了居民群众身边的情况,特别是这些栏目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公众参与。受此启发,今年我们对“洪武党建”网页进行改版,增设了“社区党建论坛”和“书记信箱”。我们相信,这两个栏目同样会受到广大社区党员的喜爱。
四、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创新社区党建共建模式成立社区党建共建小组。依据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
第五篇: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社区党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加强,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当前的社区党建工作,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一是党员数量迅猛增长,已经超越了社区党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二是党员结构日趋复杂,给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难度;三是近期出现的“社区热”,给社区居委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工作压力。面对诸多的矛盾和压力,我们坚持在遵守“新党章”的前提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借社区体制改革东风,用与时俱进思想,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努力使之与当前社区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真正成为社区建设中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按照分区域与分类型相结合的思路,创新社区党组织的设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区党员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数量上由少向多迅猛增长,由过去的十几个到现在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在类型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过去相对单一的离退休职工党员到现在的以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为主,还有下岗职工党员、私企、个体职工党员、退伍兵党员以及部分大学生党员等多种类型并存的结构;在年龄上由老龄化向年轻化发展,由过去的相对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层到现在的多种年龄层次并存。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我们传统的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的社区党支部的组织设置受到了冲击,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就成为必然。在社区设立总支、支部两级党组织。为了适应社区党员结构上的诸多变化,我们结合社区换届,在社区党组织的设置上做起了文章。总支由5-7人组成,总支书记兼社区主任,副书记兼副主任,协助书记分管党务,委员主要由支部书记和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在社区中有一定影响的党员积极分子担任。根据社区党员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采取分区域与分类型相结合的形式,在遵循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下,设立若干个支部,如离退休党支部、下岗职工党支部、个私企业党支部和流动党员党支部等。每个支部由1-3人组成,书记原则上由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兼任,条件不具备的也可在党员积极分子中选任。从实际出发明确社区党组织的职能。社区党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在总支、支部同级没有相对的行政组织的支撑,因此,我们在明确其职能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遵循《党章》的前提下,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对原来规定的一些条款予以切合实际的变化。有的职能予以强化,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能,对社区建设实行全面领导的职能和组织协调区域党建的职能等等;有的职能则适当淡化,如党员发展可由个人提出申请,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提出意见,总支党员大会讨论形成决议,报街道党工委审查批准,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总支党员大会讨论形成决议,这样就更利于保证发展工作的严肃性和所发展党员的质量。
二、依据增强针对性、确保有效性的要求,创新社区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社区党组织的基本情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党组织的设置的不同,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在组织活动的形式上,我们采取以总支为主、支部为辅,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形式,即活动的方案计划由党总支统一制定,然后根据需要具体由总支、支部分别组织。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坚持注重针对性、提倡灵活性、确保有效性的方法,离退休党员支部以学材料、看录像、畅谈交流为主;下岗职工党员支部以集中培训、参观学习、信息交流为主;流动党员支部则以通信和网上交流为主等方法。在活动内容上,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原则,离退休党员支部以形势时事教育和老年健康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下岗职工党员支部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为主要内容;流动党员支部以家乡的形势教育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为主要内容。
三、遵循责权统一的原则,创新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党章》不仅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同时也对党员的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过去,我们往往是更多地要求党员尽义务,而对如何主动维护党员权利则相对忽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民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在坚持总支、支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党员监督的基础上,围绕发挥党员作用,畅通民主渠道,重点抓好两项工作:开展社区党建论坛。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在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街道工委统一组织和由社区总支、支部独立组织相结合的方法;在活动的内容上,既可以明确一个主题,也可以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在活动的方法上,采取辩论、座谈等形式,同时,我们还在党建网页上开辟了党建论坛专栏。这次社区换届,社区党组织改选,起初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后来街道工委就在党员中开展了以适应社区体制改革,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为主题的党员论坛,广大党员,特别是社区党员,结合社区实际,联系切身体会,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价值的意见建议20多条,为街道工委组织指导本次改选启发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在党建网页上开辟党员意见建
议信箱。现在社区里有电脑的居民家庭非常普遍,如何让党员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网络就是最好途径,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一先进的资源来为我们的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去年,街道开设了“洪武党建”网页,中心是社区,重点是服务,尤其是几个贴近社区实际的栏目,如“社区功德录”、“爱心驿站”、“街情点击”等,这些栏目之所以受到广大社区党员的欢迎,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反映了居民群众身边的情况,特别是这些栏目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公众参与。受此启发,今年我们对“洪武党建”网页进行改版,增设了“社区党建论坛”和“书记信箱”。我们相信,这两个栏目同样会受到广大社区党员的喜爱。
四、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创新社区党建共建模式成立社区党建共建小组。依据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我们在区街两级成立联席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社区延伸。以驻区各较大单位党组织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成员由驻区各较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每个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共建工作联络员。以制定章程和协商的形式确定权利、义务,以会议和交流的形式讨论工作。成立社区党建共建小组至少有两方面的理由:首先,有着共同发展的需求。社区建设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驻区单位的支持,驻区单位的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其次,有着长期合作的基础。应该说过去社区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与驻区单位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总之,成立社区党建共建小组,更加现实,前途广阔,有利于社区党建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党建工作的更好开展。尽可能地发挥好在职干部、职工党员在社区党建中的作用。最近,各地党组织都在探讨发挥在职干部、职工党员在社区党建中的作用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更加符合工作实际。一般意义上的号召要求会导致大而化之,不落实;简单作出硬性规定不切实际,还是落实不了。我们在进行深入调查、组织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协议、反馈”的形式,即通过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干部、职工党员签订协议的形式确定在职干部、职工党员在社区所应尽的义务,通过向在职干部、职工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党员在社区表现情况来鼓励督促党员尽好协议上规定的义务。首先,社区党组织要对辖区内在职干部、职工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登记造册,尔后对这些情况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要联系社区党建工作和每个党员的具体实际,围绕党员能做什么、能做多少、什么时候能做等问题,与党员见面协商,通过协商确定社区党组织需要,而党员个人条件允许的内容,最后以签订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党的十六大提出: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机制和内容,从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