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
1、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房地产抵押贷款,通常采用的融资方式是()
A.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
B.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
C.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
D.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金融的职能。间接融资是资金有金融机构将资金从供给方传导需求方的方式,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属于间接贷款。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获得资金的方式。
2、下列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工作中,一般应先开展的是()。
A.选择工程施工单位
B.选择材料、设备供应商
C.选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D.选择工程监理单位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程序。房地产开放项目管理的程序第一步是工程建设准备,在该阶段,需要完成施工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因此本题推断为答案C。
3、下列房地产市场指标中,属于反映房地产市场供给状况指标的有()
A.新竣工量
B.房屋成交量
C.空置量
D.商品房吸纳量
E.房屋施工面积
标准答案: A, C,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供给指标。在市场调研中涉及到的房地产市场供给指标主要有新竣工量、灭失量、存量、空置量、空置率、可供租售量、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平均建设周期、竣工房屋价值等。
4、导致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的原因有()。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土地总量有限
C.房地产开发周期长
D.房地产不可移动
E.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市场
标准答案: BCDE
解析:考察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影响因素。由于土地总量不可增加、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市场政府独家垄断以及房地产开发期长、不可移动等,导致房地产供给与一般商品供给有很大的不同,不能随着房地产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调整,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
5、下列房地产需求调查问卷的问题中,属于背景性问题的有()。
A.受访者的年龄
B.受访者是否打算买房
C.受访者买房的主要原因
D.受访者的收入水平
E.受访者的房型偏好
标准答案: A, D
解析:考察调研问卷的设计。房地产调研问卷的受访者项目是有关被调查者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等。
6、住宅小区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组长,应由()担任。
A.居民委员会代表
B.业主代表
C.建设单位代表
D.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代表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业主大会的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由业主代表、建设单位代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和居民委员会代表组成。筹备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担任。
7、下列房地产活动中,属于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是()。
A.土地收购储备
B.不动产征收
C.保障性住房建设
D.住房抵押贷款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商品房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储备和一级土地开发,以及购买住房或其他房地产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对金融有很强的的依赖性,房地产金融是指与房地产有关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等各种信用活动的总称。
8、下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做法中,会降低月偿还额的有()。
A.提高首付款比例
B.争取贷款利率优惠
C.增加贷款额度
D.延长贷款期限
E.在贷款金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
标准答案: A, B, D, E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察个人住房贷款的相关术语及计算。提高首付款比例、争取贷款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在贷款金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方式,都可以降低月偿还额。参考答案为ABDE。
9、根据《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的注册资本最低为()万元。
A.300
B.400
C.500
D.600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条件。一级资质企业的条件要求,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以上。
10、房地产交易中导致房地产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的原因有()。
A.交易双方过去互不相识
B.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不够了解
C.交易双方斤斤计较
D.交易双方对市场行情不够熟悉
E.交易双方有利害关系
标准答案: B, D, E
解析:考察市场法的概述。在具体一宗房地产交易中,交易双方可能有利害关系,可能对交易对象不够了解或对市场行情不够熟悉等,导致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
11、下列抵押权人的行为中,能够合法有效保障房地产抵押权的是()。
A.占有抵押房地产
B.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C.扣押抵押房地产权属证书
D.派人看守抵押房地产
标准答案: B
解析:本题考察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内容。中国实行房地产抵押等级制度,房地产抵押应向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12、因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建筑物价值损失,属于建筑物的()。
A.物质折旧
B.功能折旧
C.外部性折旧
D.经济折旧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物质折旧的概念。物质折旧也成为有形折旧,是指建筑物在实体上的老化、磨损、损坏所造成的建筑物价值的损失。
13、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其开发的商品房,并允许甲房地产经纪机构吸收其他房地产经纪机构参与其代理的商品房销售。这种情况下代理佣金的结算方式是()。
A.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与各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B.房地产开发企业只与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C.由参与代理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出具委托书,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代表其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
D.代理成交额较大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直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其余与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商品房销售代理的基本形式。该房地产公司的授权行为属于独家代理权,此时开发企业均要向代理商支付佣金。
14、房地产估价的市场法中,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乘以()等于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A.房地产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B.房地产市场状况调整系数
C.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D.房地产价格变动率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自身条件下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采用百分率法进行房地产状况调整的一般公式为: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15、房地产经纪机构对其代理销售的新建商品房进行销售策划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A.与委托人签订销售代理合同
B.进行销售现场准备
C.从委托人处取得有关销售资料
D.与委托人进行项目结算
E.申请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
标准答案: A, C
解析:考察商品房销售代理工作流程。房地产经纪机构对其代理销售的新建商品房进行销售策划前,应先与委托人协商委托代理事项,签署委托代理合同。之后从委托人处获得有关资料。包括:反映项目特征的资料;反映开发项目合法性的资料;委托书;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当预售商品房时)。环球网校参考答案为AC,请注意,预售许可证的申请是由建设单位完成。
16、影响住宅市场细分的消费者的行为因素有()
A.生活方式
B.使用时机
C.购买阶段
D.购买动机
E.追求利益
标准答案: B, C,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细分的依据。房地产市场细分的行为因素包括:使用时机、追求利益、购买阶段。
17、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建成后可单独形成生产能力或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是()。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单项工程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单项工程的定义。单项工程是指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单独形成生产能力或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
18、出售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有()。
A.建安工程费
B.空置率
C.租金水平
D.开发周期
E.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
标准答案: A, B, C, 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等费用,租售价格,开发周期,融资成本,空置率,经营成本,投资收益率。
19、关于业主委员会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业主委员会负责召集业主大会会议
B.业主委员会负责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C.业主委员会负责制定管理规约
D.业主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业主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决议;(2)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3)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4)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5)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6)督促业主交纳物业服务费;(7)组织和监督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8)调解业主之间因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产生的纠纷;(9)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20、房地产交易中导致房地产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的原因有()。
A.交易双方过去互不相识
B.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不够了解
C.交易双方斤斤计较
D.交易双方对市场行情不够熟悉
E.交易双方有利害关系
标准答案: B, D, E
解析:考察市场法的概述。在具体一宗房地产交易中,交易双方可能有利害关系,可能对交易对象不够了解或对市场行情不够熟悉等,导致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
21、关于业主委员会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业主委员会负责召集业主大会会议
B.业主委员会负责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C.业主委员会负责制定管理规约
D.业主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业主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决议;(2)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3)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4)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5)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6)督促业主交纳物业服务费;(7)组织和监督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8)调解业主之间因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产生的纠纷;(9)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22、房地产估价的收益法中,房地产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与价格的百分比,称为()。
A.折现率
B.报酬率
C.投资收益率
D.资本化率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报酬率的含义。报酬率为投资回报与所投入资本的比率。
23、以需求中心论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组合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和()。
A.定位策略
B.分割策略
C.渠道策略
D.人本策略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的含义。根据需求中心论的营销观念,把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可控因素归纳为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称之为4Ps。
24、因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建筑物价值损失,属于建筑物的()。
A.物质折旧
B.功能折旧
C.外部性折旧
D.经济折旧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物质折旧的概念。物质折旧也成为有形折旧,是指建筑物在实体上的老化、磨损、损坏所造成的建筑物价值的损失。
25、房地产保险的目的是()。
A.防止房地产发生意外灾害
B.提高房地产盈利能力
C.降低房地产运营费用
D.补偿因灾害造成的房地产损失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房地产保险的作用。房地产保险通过对房地产领域因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或资金给付。
26、房地产广告预算中,比重最大的费用一般是()。
A.广告调查费用
B.广告制作费用
C.广告媒体费用
D.广告策划费用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广告的预算。广告媒体费用是广告费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影响广告决定做否的关键因素,约占广告费用总额的80%。
27、因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建筑物价值损失,属于建筑物的()。
A.物质折旧
B.功能折旧
C.外部性折旧
D.经济折旧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物质折旧的概念。物质折旧也成为有形折旧,是指建筑物在实体上的老化、磨损、损坏所造成的建筑物价值的损失。
28、下列抵押权人的行为中,能够合法有效保障房地产抵押权的是()。
A.占有抵押房地产
B.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C.扣押抵押房地产权属证书
D.派人看守抵押房地产
标准答案: B
解析:本题考察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内容。中国实行房地产抵押等级制度,房地产抵押应向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29、房地产估价的收益法中,房地产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与价格的百分比,称为()。
A.折现率
B.报酬率
C.投资收益率
D.资本化率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报酬率的含义。报酬率为投资回报与所投入资本的比率。
30、某商品房开发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3,楼面地价为1000元/平方米,预计总建造成本为16800万元(不含土地成本),销售税费为销售收入的11%,可销售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95%。若采用成本定价法确定销售单价,成本利润率为25%,则商品房销售均价为()元/平方米。
A.5337
B.5440
C.5550
D.5618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成本导向定价法的计算。该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建造成本为16800/6=2800元/平方米,则该商品房的单位成本=建造成本+地价=2800+1000=3800元/平方米。商品房单位价格=[商品房单位成本*(1+)成本加成率]/(1-销售税费率)=3800*1.25/0.89=5337元/平方米。
第二篇: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经济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亦即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5、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现代经济学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和消费间的关系是全部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7、生产的本质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只有投入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才能生产出产品。
8、消费的实质是对产品的需要。一是需要的无限性;二是需要的层次性。
9、资源(生产要素或要素):为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包括:①人力资源,即劳动;②土地、矿藏、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③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资本资源。
资源的两个特点: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资源的多用性。基本矛盾:资源是稀缺的,需要又是无限的。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由基本矛盾产生经济问题:如何最优地或有效的配置资源。
10、资源配置: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①稀缺资源应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②稀缺资源应尽可能多地由生产效率高的生产者使用。现实经济中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两种表现:①部分产品滞销和部分产品脱销并存;②低效率生产者得到较多的稀缺资源。
1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1)自给自足经济基本上没有资源配置,不需要进行资源配置。(2)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的。
(3)市场经济,所谓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4)混合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根据不同情况发挥不同的作用。
13、市场经济的-般规定性主要表现在4方面: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按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14、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4个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规范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有机结合。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
③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规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18、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从财产所有者的组成关系划分,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题
从产权的内容上看,产权不是指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经济行为主体对资源或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内容包括:
(1)排他性的产权关系和明确的产权规则。(2)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3)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20、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作用集中表现为①维护市场秩序②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③降低交易费用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①确立排他性的产权关系,界定交易界区;②确定产权主体的行为边界,规范交易行为;③界定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产权主体不受侵害;④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行为人具有稳定的预期,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并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21、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产权都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产权模糊一般是指:一是产权的归属不清晰;二是在产权归属清晰的情况下,对产权所有者运用财产时的行为边界的界定不清晰。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必定是扭曲的或者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22、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的界定通常有两种方式,即法律界定和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私下交易。
23、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1)业主制(2)合伙制(3)公司制。
24、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
“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1)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2)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
“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政企分开”--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
“管理科学”--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
25、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第一、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第二、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第三、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第四、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第五、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26、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特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
2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收入通常都表现为利息、利润、地租或租金以及工资或薪金。
在微观分配领域,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政府对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应主要在宏观领域中进行,即在宏观领域发挥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
政府对个人收入的某种扣除和给予个人某种形式的收入两个方面。首先,国家通常以税收的形式强制地把个人收入的一部分集中起来,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然后再将集中起来的收入以某种形式转移支付给个人,形成个人的社会保障收入或福利性收入。
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对个人收入的再分配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以某种形式捐赠或缴纳给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另一方面,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再将其所获得的收入以某种形式分配给个人,形成个人的福利性收入。
28、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形成消费,余下的部分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它既包括居民存金融机构中的储蓄存款,也包括居民的手持现金。此外,个人所持有的各种债券和股票也属于储蓄的范畴。如果居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其个人可支配收入中还有一部分被用于投资。
29、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照资本、土地、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其他分配方式。产权所有者凭借其资本分配的收入通常表现为利息和利润。利息是一定时期内转让资本使用权的收入;利润则是将资本用于投资活动所得到的报酬。
30、社会公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入平等,二是机会平等。
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除来自收入分配方式本身外,也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经济政策的倾斜、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经营风险与机遇的存在,都可能导致人们收入上的巨大差异。
从以上对收入分配不平等成因的分析不难看出,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平等地获得收入的机会上存在着不平等。
30、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双重目标。
一般来说,在微观领域应更强调效率,而在宏观领域应更多地注重公平;在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过程中,应更强调效率,而在再分配过程中应更兼顾公平;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地方应强调效率,而在政府分配机制方面,则应更关注公平。
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证: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制度基础。
31、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就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的组合和配置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两种类型。
32、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粗放型增长是指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增长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为:第一,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第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
33、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着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它包括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方面的决策。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有其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了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34、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经济波动又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波动有规律的重复扩张与收缩。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35、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率的变动。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保持一个适度的投资率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2)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扭曲和落后,会制约经济增长。
(4)资源供给。资源的供给适度与否,就成为经济是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5)技术变化的状况。技术变化是导致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6)经济体制的变动。
(7)心理预期的变化。
36、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3、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其次,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再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和创新。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37、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竞争、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机制。因此,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就构成了市场机制的主要要素。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的功能:形成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求关系,激励市场竞争主体。
市场机制的显著特征:第一,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第二,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分散地做出;第三,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资源的配置是自发和自动地进行的;第三,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
38、市场失灵的原因一般有四种,外部性或外部影响的存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垄断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市场功能缺陷:第一,分配差距扩大难以避免;第二,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使经济容易大起大落;第三,价格作为一种短期信号使经济行为短期化。
39、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针对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传统的税收、补贴、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现代方法有明晰产权。
针对公共品的微观经济政策:由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
针对垄断的微观经济政策: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对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控制;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对垄断厂商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40、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国):
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
第二,我国是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体制转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尤其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化解。这决定了我国政府承担的职能远比发达国家政府更为广泛而复杂。
第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必然是多重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
41、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分配比例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以便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手段。,可以设法将外部性内部化,对外部成本增加税收,对外部收益给予补贴。
(2)法律手段。为了限制垄断势力,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为了缓解贫富悬殊,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累进所得税法和社会保障法。
(3)行政手段。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由于行政手段或多或少妨碍市场的基本功能,应当尽可能减少,只在必要时采用,但不能完全没有。
42、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金融市场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维持市场运行等
金融市场价格:通常表现为金融工具的价格
金融市场的功能:(1)资金积聚功能(2)财富功能(3)风险分散功能(4)交易功能(5)资源配置功能(6)反映功能(7)宏观调控功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均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
43、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四种类型:
--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44、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短期利率、资产价格(证券、房地产、土地)的急速下降;大量商业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
广义金融危机除了狭义金融危机的“系统金融危机”外,还包括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
金融危机的类型:--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与系统性危机。
货币危机表现为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因过度投机等因素急剧大幅度贬值,会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运用大量外汇储备或直接限制兑换来保卫货币的状态。
银行危机表现为银行资不抵债,引起挤兑,导致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政府不得不提供援助和干预。
外债危机表现为一国对外的支付危机。外汇收入减少、外汇储备枯竭。一般表现为:国家停止对外偿付债务;要求外国债权人重议债务、债务重新安排、减免债务等。
我国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
(1)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贷款为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建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网。
(2)主动和美国等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双边、多边合作。
(3)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出口的财政货币政策。如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资,上调出口退税率,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放松房贷的限制和加大房贷利率优惠(扩大下浮幅度)等。
45、金融监管:
--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其他机构参与分工的监管体制。如美国。--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德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英国、日本、韩国几年来也陆续建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或财政部的综合监管
从监管客体的角度来分,金融管理体制分为:
--综合监管体制。综合监管体制是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如瑞士、日本和韩国。
--分业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是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主要原因是:①实行分业经营体制②金融发展水平不高③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46、广义的国际经济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组织。狭义的国际经济组织:限于国家政府间组织,不包括非政府间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基本特征:它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主权实体也取得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正式成员或准成员资格;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组织法。
国际经济组织的渊源:各国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和适用于所有国际经济组织的国际条约和习惯规则。
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的类型(正式成员和准成员);成员资格的开放范围(向世界各国开放;向特定区域国家开放;向一些国家开放或向某些特定国际商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开放);成员资格的取得(创始成员和纳入成员);成员资格的丧失(自愿退出和强制退出)。
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权力机构(会员大会、理事会、股东会);执行机构(由权力机构选举产生);行政机构(秘书处)。
国际经济组织的表决制:一国一票;集团表决;加权表决。
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涉及的法律:一般国际法;各国国内法;特定国际经济组织的内部法。
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能力:缔约权;取得和处置财产的能力;法律诉讼能力;特权与豁免权。
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出口商品战略:①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②贯彻实施以质取胜战略.③实施出口商品生产战略,以保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地增长。
中国进口贸易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进口,保持适度的规模与速度。
有重点地安排进口,调整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47、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是:茬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引下,实行全方位协调发展的国别(地区)政策,即坚持平等互利原则,致力于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多边、双边经济贸易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在贯彻国别(地区)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的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互惠、对等原则;外贸、外交相互配合的原则。
对外经济合作关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又会推动对外经济合作。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推动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1)需要不断开拓国外新市场,在发展亚洲、非洲和欧洲对外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合作。
(2)要扩大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提高层次,中国公司也应该正视现实,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管理水平,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使自己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3)在劳务合作方面,努力提高我国劳务输出的层次,扩大国际市场分额,提高人员素质。(4)要逐步重视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
(5)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经济合作。
48、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实质上是外汇收支的平衡,当国内的财政、信贷和物资暂时不能平衡时、外汇收支可起到缓和、补充这三大平衡的作用;外汇收支不平衡,会起着破坏国内三大平衡的作用。
我国外汇收支平衡的宏观控制:
(1)外汇收支的计划管理。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外汇平衡方针
(2)外汇的集中管理与统一经营。
(3)促进创汇,努力扩大外汇收入和控制外汇支出。
(4)利用国外资金的管理。一是借用国外贷款来源。二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
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公有性、计划性、整体性、开放性、竞争性。市场主体: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政府。
消费品市场的宏观管理:运用财政和信货杠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正确消费。恩格尔系数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大于0.6饥寒型,0.5—0.6温饱型,0.3—0.5小康型,0.3以下富裕型。
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调节消费、调节生产、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悬殊。
第二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1、定义:国民经济管理--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层面,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监督等职责和功能,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2、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a.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而不是任何其他组织、单位和个人。b.国民经济管理的对象,是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
c.国民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d.国民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带有指导性、规范性和综合性,而相对较少直接性和易变性。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五点: 第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第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强而有力的管理,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第四,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第五,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4、国民经济管理具体任务与目标:
①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②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③不断加强和充善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各部门、地区、单位的管理,把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
④综合运用国民经济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
⑤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5、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2)规范管理原则。(3)改革创新原则。(4)以人为本原则。
6、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财政手段:它是与财政调整机能有关的一系列调控方法的总称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其相互平衡有关的手段。
(2)金融手段:利用货币资金运动的调整而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干预。有法定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操作等。
(3)国际贸易手段:它是实现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有力措施。国际贸易手段的最主要工具是汇率,如外汇管理、进出口管制等。
(4)直接干预手段:它是国民经济管理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特点是手段效果明显,实施时间短,常常不为管理对象所接受。主要的作法有:冻结物价与工资、限制进出口、外汇管制、投资约束及战时经济管制等。
(5)制度手段:制度手段包括工资制度、所有制制度、国家预算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各种经济法规等。它属于非经济的长期性管理手段,其特点是手段的实施周期长,手段效果不明显且难以计量。
(6)规劝手段:是一种最间接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是通过国民经济管理主体向各层次经济主体宣传教育、推广经验、发出号召、公布经济信息等进行规劝和诱导。其特点是实施快捷,但效果不明显。只起辅助作用,不能成为主要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
7、市场体系
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或称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8、我国市场秩序的现状:
(1)市场进出秩序混乱。(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3)市场流通秩序混乱.(4)市场交易秩序混乱。
9、政府是市场秩序先天的提供者和维护者。
第一,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任务,不是拥有财产,不是直接经营企业,而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经济守夜。
第二,政府应当在缺位的地方迅速补位,加强职能,主要是三个方面:(1)清晰和保护产权。(2)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立法,二是执法。(3)理顺利益关系。
10、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标准,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各种集合体。
产业结构体现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产业间的质的联系,二是产业间的量的比例,经济分析中一般采用两类指标,即产出量比例和要素比例。
11、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1)原材料、市场和运输(2)劳动力(3)外部规模经济型(4)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12、产业布局的原则:
(1)全局原则(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13、产业布局模式:
(1)增长极布局模式: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2)点轴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3)网络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是点轴布局模式的延伸。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4)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前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产循环理论。(5)梯度推移模式:该布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推移理论。
14、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规划对我国产业结构政策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具体包括:
1、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
2、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3、始终要处理好工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问题;
4、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区位政策的协同作用。)
十二五期间,既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要兼顾发展和调整,重化工和低碳经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化进程提速,也会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15、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不仅仅是中国,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政策手段及思路:
一是以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为手段,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二是促进技术创新。
三是大规模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政府以技改贴息的方式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五,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六,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16、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第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第五,支持和保护农业,优化农牧产品;第六,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17、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政策
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政策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主要措施:
第一,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二,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
第三,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第四,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第一,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第二,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第三,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第一,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第二,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第三,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是当代中国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18、改革和创新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权能、权责、权益。
其一,要清晰界定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的界线。其二,要清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间在行使所有权过程中的权责利关系。
第二,要及时设置环境产权制度。
第三、要清晰界定并放活使用权。
第四,要公平调整和确保不同产权主体的收益权。
第五,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产权交易制度。
第六,要建立和完善资源和环境产权保护制度。
19、我国人力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总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尖锐。
(2)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集约型增长的重要因素。也可归纳为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管理素质、精神素质四大方面。
(3)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欠合理,不利于提高经济结构效益。
20、调整、完善人力资源的政策:
(1)优化人力资源的开发政策
(2)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政策: 一是流动机制。
二是管理机制。
三是调控机制。
(3)调整劳动就业政策:一是必须把适度充分就业作为新时期就业政策的目标。二是必须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调整就业政策的基本原则。三是就业方法必须尽快由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逐步实现市场就业。四是必须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就业政策。
(4)强化人力资源的投资政策:
21、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和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1)市场--“无形的手”
第一,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二,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第三,市场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2)宏观调控--“有形的手”(1)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宏观调控的目标: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国际收支平衡。
22、国有资产的分类:
(1)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运动性,增值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3)资源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指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
23、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性国有资产开发和利用中因管理粗放、权责不清、无偿使用等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2)公益性国有资产 一是国有资产权属逐渐被地方化、部门化。二是部分国有资产被当作赚钱工具。三是公益性设施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导致了公益性国有资源的低效运用和严重浪费。四是公益性设施建设过程中监管不力。造成了大量公益性国有资产的显性或隐性流失。
(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等。普遍存在着低效运行、闲置积压、随意处置和账实不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4)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流动性较强,存在:
一是企业改制操作欠规范。二是利用企业破产逃避债务。三是投资和决策失误。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2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
(1)三层监管体系。首先是监管层,其次是营运层,再次是经营层,(2)推进“三个分离”。首先是推进了政府公共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其次是推进了政府与企业的分离。再次是推进了国有资产经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分离。
25、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体制
在国务院之下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作为我国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的代表,委托控股公司行使所有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控股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以出资者的身份分别投入到各生产经营性企业,使之成为自己的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建立国资委、控股公司、企业三级授权经营体制。各地所有的国有资产分别在各级政府部门内设立国资委,分别行使其所有者的职能。
对此框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资委、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三级管理的缺陷,可以用在人大之下设立一个产权监督机构来弥补三级授权体制的不足。把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进行分立。
2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点
(1)把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能与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分开。(2)把政府的一般行政管理职能与政府的国有产权管理职能分开;
(3)把政府部门行使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国有产权的经营职能分开。(组建国有投资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
(4)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成立后,国有企业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成为不具有经营性的职能部门,只存在对本行业的业务的指导和管理。
27、国有资产评估的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第二,科学性原则。
第三,可行性原则。
国有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所占有的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将要占有的资产,其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国有资产评估方法:(1)收益现值法(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单项资产评估,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时也可以用重置成本法。(3)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主要适用于单项资产的评估。(4)清算价格法:主要适用于企业停业和破产时的资产评估。
28、国有资产重组:包括企业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与重组、业务机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目前所指的资产重组一般都是指广义的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资产重组的内容: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的实质在于对企业边界进行调整。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与其他主体在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诸项目之间的调整,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为。
资产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和企业股权的重组。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对企业负债的重组主要指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手方不同,又可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
战略性资产重组根据股权的变动情况又可分为股权存量变更、股权增加、股权减少(回购)三类。
29、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当向本级政府报告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
30、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1)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和考核
(2)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
31、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1)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有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3)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是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4)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必须加强综合监督。综合经济监督,特别是审计监督和法律监督。
32、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综合平衡。它包括:总供求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财政信贷的资金平衡以及主要物资平衡等。
33、国民经济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 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b 经济形势的变动态势c 经济景气的变动态势。d 国民经济调控措施及政策的实施状况和效果。e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态势。
34、国民经济监测主要指标如下:a 反映供给变动的指标。b 反映需求变动的指标。c 反映供求平衡和市场行情的指标。d 反映经济增长与结构的指标。e 反映社会资金变动及其平衡状况的指标。f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35、国民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指经济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国民经济调控目标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社会性公平与发展等方面。
国民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主要关系:a 互相独立(彼此完全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到可以忽略)、b 互相补充(在各自目标实现过程中会彼此促进)、c 互相对立(在各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彼此阻碍)。
36、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综合平衡。它包括:总供求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财政信贷的资金平衡以及主要物资平衡等。
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1)着眼长远、逐步推进(2)统筹考虑、重点突破(3)以人为本、深化改革(4)探索立法、规范运作
37、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1)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3)建立切实有效的支农惠农体系(4)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体系。
38、我国资源特点
(1)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资源供应面临较大压力。
(2)资源消耗强度大,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3)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4)资源价格普遍较低。一是地价低。二是水价低。三是能源价低。四是矿产品价格低。(五)资源市场和政策环境不健全。
3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1)资源的合理利用重在开源节流(2)环境的改善重在控制污染、加强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3)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四个调整”(4)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方位推进
40、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点
一是要统筹协调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二是把“引进来”、“本地化”、“走出去”作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处理好有效利用国内资金与合理高效利用国际资本之关系、产业内移与外移之关系、经济安全自主与投资准入准出之关系,是内外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统筹协调国内发展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
四是统筹协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
五是统筹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六是统筹协调内外部经济,建立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
41、“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是做到“五个突出”: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突出人文的、社会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突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突出结构和效益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目标。
“十二五”规划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龙头,三产是血肉,科技是骨架,无农业不稳,无工业不强,无三产不富,无科技不长。在社会发展目标上,体制改革应以反腐倡廉为核心内容,政清自然就人和;财政税收应该轻税薄赋,让利于民而不与民争利;彻底改革当今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杜绝“权贵资本家”利用住宅房地产来盘剥中国国民;科技要与具体产业捆绑,共同成长;教育要学以致用,既注重于现代科技文化的学习,又致力于传统文明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提升;社保、医疗卫生和人事体制改革等工作,都要围绕实质性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上来。
42、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3)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追求和谐发展的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1)促进经济现代化。(2)切实抓好公共安全。(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三部分 管理学原理
1、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作用
(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
为了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保证措施能有效实施,管理者要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
3、管理的性质
管理二重性原理: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普遍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社会属性 :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特殊性,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1)经济责任:就经济责任来说,企业主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2)文化责任: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环境;
(3)教育责任:教育职工在行为上符合社会公德;
(4)环境责任:在生产方式上符合环保要求。
从企业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员工的尊严和福利待遇,从外部看,就是要发挥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的良好作用。
意义:(1)企业社会责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企业社会责任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
(3)企业社会责任是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5、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的的人。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含三个具体角色,即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即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7、管理理者的层次
(1)高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
8、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9、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管理理论,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对泰罗制的评价:
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相管理的旧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泰罗制的缺点: 把人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2)行为科学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理论的发展是从人群关系学说开始的,它的产生源于著名的“霍桑试验”。(3)现代管理理论
10、计划的含义
计划工作(Planning)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设立组织的未来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其目的就是使组织在将来获得最大的绩效。
狭义的计划工作概念,它的内容常用“5W1H”来表示:
做什么(What to do it)?
为什么做(Why to do it)?
何时做(When to do it)?
何地做(Where to do it)?
谁去做(Who to do it)?
怎么做(How to do it)?
11、计划类型
(1)按计划的广度分类
按计划的广度,计划可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2)按计划的明确程度分类
按计划的明确程度,计划可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
(3)按组织层次分类
按组织层次,计划可分为高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和基层管理计划。
(4)按组织职能分类
按组织职能,计划可分为生产计划、营销计划、财务计划等。
(5)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按计划内容可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6)按计划的期限分类
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7)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计划的不同表现形式是计划多样性的重要方面,确定计划形式对于发挥计划职能有着重大意义
12、计划的程序
(1)确定目标(2)确定前提条件(3)确定备择方案(4)评价备择方案(5)选择方案(6)制定派生计划(7)编制预算
15、计划的要求
(1)限定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3)灵活性原理(4)改变航道原理
16、预测的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
(1)时间序列分析。用数学方程拟合趋势曲线,并依据方程预测未来。
(2)回归模型。已知的或假设的变量预测某个变量
定性预测方法:专家组的意见,综合和平衡专家的意见。
17、决策的类型
(1)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4)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18、决策的过程
(1)识别问题(2)确定决策标准(3)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重(4)制定备选方案(5)比较备选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方案(8)评价决策效果
19、决策方法
(1)定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风暴式思考,又称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
(2)定量决策技术:定量决策技术,又称“硬”方法,就是运用数学的决策方法;决策树分析法
20、组织的含义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组织有两种含义:一方面,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工厂、机关、学校、医院、各级政府部门、各个党派和政治团体等都是组织,它代表某一实体本身,又称为实体组织;另一方面,组织又是管理的一项职能,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资源配置的活动过程。
21、组织的类型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2)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
22、职权与职责
组织内的职权包括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三种类型。
首先,确保直线职权的有效运用。其次,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最后,适当限制职能职权。
23、部门化
(1)职能部门化。
(2)产品部门化。
(3)区域部门化。
(4)顾客部门化
(5)工艺部门化
第一,顾客部门化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第二,跨越传统部门界限的团队的采用,使原来僵硬的部门划分得到补充。
24、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3、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25、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
2、事业部制
3、矩阵制
4、网络组织
5、虚拟组织
26、组织变革
在变革理论中,管理学界存在两大基本观点--渐进观与激进观。
成功而有效的组织变革,通常需要经历解冻、变革和冻结这三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27、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个体和群体方面的阻力。
组织的阻力。
外部环境的阻力。
(2)降低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
教育与沟通。
参与。帮助与支持。
谈判。
强制与威胁。
28、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1)组织变革的趋势
组织结构扁平化:
组织运行柔性化:
组织边界模糊化:(2)建立学习型组织
①组织设计。②信息共享。
③领导。
④组织文化。
29、领导与激励
(1)领导
第一、领导一定得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否则就不成其为领导;
第二、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比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更大,领导是由影响被领导者表现出某种所期望的行为所组成;
第三、领导者的目的是影响被领导者实现群体的目标,这种群体目标一般是根据所委派给群体应负责的工作任务而定的。
我们对领导的实质做如下的描述: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去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
(2)领导者
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职位的权力,二是来自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
(3)领导者的素质
(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人际交往能
力。灵活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4)身心素质
30、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领导权变理论
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A.Maslow)提出来的。①生理的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③友爱和归属的需要。④ 尊重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Herzberg)于1959年提出的。
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①保健因素。
②激励因素。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弗罗姆(V.H.Vroom)首先提出的 ,目前,人们已经把期望理论看作最主要的激励理论之一。
强化理论①积极强化②惩罚③消极强化(逃避性学习)④自然消退(也称衰减)
31、控制的含义
控制作为科学的概念,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的,通过改变和创造条件,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空间内确定的方向发展。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可能性空间尽可能缩小,通过控制活动以后,可能性空间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衡量控制能力的大小。可能性空间缩小的幅度越大,说明控制能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32、控制的类型
(1)按控制点的位置划分类型
控制活动可以按控制点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哪一阶段,而划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类型。
(2)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划分类型
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可以把管理控制划分为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种类型。
33、控制的过程(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
34、控制的重点
(1)对人员的控制(2)对财务的控制(3)对作业的控制(4)对信息的控制(5)对组织效率的控制
35、协调的含义
为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维持必要的统一的工作,就是使工作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的职能。
36、协调的作用
(1)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3)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37、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和理解的过程。
一是沟通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络。
二是信息被传递。
三是所传递的信息被对方所理解。
沟通的作用:(1)沟通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2)沟通有助于管理者更好的决策(3)沟通能有效激励员工
38、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1)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
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其他相关利益者。
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工会、地方社区、借贷人、贸易组织、股东、特殊利益集团(如妇联、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织等),他们虽然没有像政府部门那么大的权力,但却同样可以对各类组织
施加相当大的影响。
(2)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1)国家的政治路线。(2)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3)经济体制的现状及其变化的方向。(4)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既有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包括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银行信贷和市场发育等。社会因素。技术因素。
(2)稳定发展战略的类型
不变战略、近利战略、暂停战略、谨慎前进战略
39、发展战略
企业强调如何成分利用资源,避开威胁,充分挖掘内部资源谋求发展,也称增长战略。
(1)发展战略的具体形式:
密集增长战略、一体化战略、多角化战略、企业并购战略、战略联盟等
40、防御战略
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
41、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1)战略控制过程:制定绩效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评价实际绩效、采取纠正措施和权变计划。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1、因果图法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搞好目标管理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2)督促检查必须贯穿始终:(3)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4)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其他。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特殊钻石、普通食品)市场供给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是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产品价格,生产成品,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价格,其他。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是市场上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控制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市场短缺。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宜粮食农产品)。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由于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从零到无穷小。
影响需求价格的弹性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弹性系数大于1,富有弹性,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4%,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弹性系数等于1,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2%,价格不变销售收入不变,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 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0,可以互相替代,变动同一方向,=0,无关,<0,互补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1称为高档品,<1称为必需品,为负值的低档品,收入水平提高,需求量反而减少。供给价格弹性: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价格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效用理论;经纪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来分析。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绝对值递减。
收入变动对预算的影响: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向左平移。
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的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预算线左移,相反右移。消费者均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更陡峭。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企业形成的理论;是作为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
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导致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生产及相关概念:是将投资转变成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点递减,直到出现负值。总产量曲线图形,向上倾斜,斜率递增,凸向L轴。平均产量曲线图形,平均产量递增,在边际曲线下方,相交,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产量递减,在边际曲线上方。
规模报酬;规模收益,是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是研究长期生产决策的问题。
成本的含义;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成本函数:是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是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边际成本=总成本增加额和总产量增加额的比值。
短期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是,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的总分利用,降低趋势,但是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上升趋势。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
程度。依据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和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有许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规模小,谁也不能够影响价格,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别。完全垄断是指行业只有一个供给者,生产者决定价格,产品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其他企业进入困难。垄断竞争市场是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有差别,进入退出比较容易。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寡头垄断指有很少几个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不差别,对价格有较大控制,进入比较困难。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个别企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和需求是同一条线。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就是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陡峭,下降快。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边际成本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价格歧视:分级,一级按最高价格支付,二级按不同价格售出,但是支付价格相同,三级,收取价格不同。条件:分出两组或以上的购买者,必须是隔离开的。原则,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不是市场需求曲线是企业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的需求曲线弹性大。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人情况变好,也不是一个人情况变坏;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人福利减少,“帕累托”状态。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想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运行是不存在外部影响。
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失当。
垄断与市场失灵: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影响,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是逆向选着,信息不对称这是道德风险问题。
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消除外部的传统方法,税收,补贴,企业合并;承担主要提供者的职责,公共物品,国防卫生;解决信息不对称,说明书,质量标准。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净税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存货)+净出口。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储蓄)等于手中产品的价值(投资)。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总和。
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递减,收入决定消费,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佛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函数和平均消费函数倾向是相似的,互为补数,之和等于收入。
投资函数:是购置物质资本(厂房,设备,存货,住房)的活动,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投资。因素有(实际利率,预期利率,投资风险)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s倒数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Y= 总需求: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利率,货币供给,政府购买,税收,预期,价格总水平。
总供给:长期,总供给的变动与价格水平无关,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
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经济发展的区别: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总产出
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经济运行处于低谷期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GDP绝对减少,古典型周期;经济增长为正值,GDP相对减少,增长型周期。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扩张阶段和收缩或衰退阶段。
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我国的经济波动: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一直指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
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方向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对工资的影响,对利率的影响,对汇率的影响,变动的间接效应。
就业、失业的含义:就业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 失业的类型:自愿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
奥肯定律:实际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曲线。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绝对优势理论(亚当。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倾销于反倾销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类型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第三篇: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B)
A、合伙制 B、公司制 C、个体户制 D、股份公司制
2、市场经济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A)
A、市场配置 B、计划配置 C、政府配置 D、领导配置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4、国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C)
A、对重要经济部门具有控制力 B、对金融系统具有控制力
C、对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 D、对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具有控制力
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生产资料国有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B)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A、国有企业改革 B、政府职能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8、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发》一书中提出来的。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模式,用公式表示: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有个孩子的爸爸为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向孩子提出:“如果你在下学期里门门功课考90分以上,给你奖励。”孩子听到父亲的许诺,会想到三个问题:一是爸爸给我的奖励是我喜欢的吗?二是爸爸说话算不算数?三是我自己的成绩会怎样?试问对孩子思考的这三个问题,下列何种归纳最为正确?(D)
A、第二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B、第一个目标价值问题,第二个和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C、第一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D、第二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9、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根据该理论,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B)
A、这五种需是逐级上升的,低一级需要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但次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
B、这五种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一级需要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但次序是完全固定的
C、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越往上层,满足的百分比就越低
D、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不过,优势的需要居主导地位
10、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B)
A.技术进步
B.制度创新
C.总供给 D.总需求
11、某企业的领导者,精通生产工作,与职工关系也很融洽,但经营业绩一直不理想,这最可能是由于他缺乏:(d)
A.技术职能 B.人际职能 C.概念职能 D.激励职能
12、决策树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它适用于:(b)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对三者都适用
13、现在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固定投资(费用)80万元,生产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投资50万元,生产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10元,单位产品价格均为150元,若计划产量达到15000个时(假定产品均能售出),则根据两个方案的保本获利能力,可以认为:(b)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C.两个方案都无法保本,均不可行 D.两个方案保本和获利的能力相同
14、关于组织的概念和本质,下述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
A.只有一个人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B.不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C.不需要管理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D.没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15、在领导者的权力构成中,专家权在性质上是属于:()
A.正式权力,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B.非正式权力,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C.正式权力,不具有延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D.非正式权力,不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16、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b)
A.技术进步
B.制度创新
C.总供给 D.总需求
19、某IT公司想向社会招聘一个技术开发部主任,对他有这么几个基本要求:能创新地开展工作、思想活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积极承担攻坚性的工作、具有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知识优势。该公司依据的是()领导理论对外进行技术开发部主任的选拔。
A、特质理论 B、权变理论 C、行为理论 D、以上三种理论都是
20、如果一国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币升值,将会导致(a)。
A.本国出口增加 B.本国进口减少 C.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D.本国旅游收入减少
21、王强是某公司的营销部门经理,在应该由他进行决策的许多问题上,他都去请示主管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并由这名副总经理做出最后决定。实际上,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法,并几乎成了一种惯例。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违背了授权的哪一条原则?(c)来源:安通学校
A.权责对等 B.职能界限 C.职权层次 D.职责绝对性
22、一个工人每天或每周必须生产一定数目的零件,他必须保持不超过1%的废品率,他必须在指定的六个月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工作,在生产特定数目的零件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物料消耗。对于控制来讲,这是在(d)。
A、衡量实际绩效 B、进行差异分析 C、采取纠编措施 D、明确控制标准
23、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为:(b)
A、总经理、副总经理、常务董事 B、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
C、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D、董事长、常务董事、总经理、监事
24、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
A、建立负责任的董事会 B、配备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C、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D、在企业内部构造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25、一个大学的学院既按专业类型分成各个系、科,又按项目分成本科、硕士、博士、科研、管理,那么这个学院的组织结构属于:()来源:安通学校
A、简单型 B、团队型 C、矩阵型 D、虚拟组织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1)
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D】
A.生产场所
B.地下矿藏
C.交通道路
D.生产工具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劳动资料。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的是【D】
A.生产方式
B.生产关系
C.经济规律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3.商品的自然属性是【B】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社会价值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称为【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5.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D】表现出来的 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货币流通速度
D.商品价格运动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6.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市场中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A】表现出来的 A.价格运动
B.交易规模
C.交易范围
D.交易方式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对市场中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7.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是【A】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政治资本
【答案解析】: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即金融资本。
8.【D】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
A.跨国公司
B.全球资源配置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
【答案解析】: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
9.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在于【C】
A.垄断组织的形式不同
B.垄断资本是否由国家占有
C.国家是否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
D.是否出现金融寡头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C】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1.目前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
A.股份制
B.公司制
C.合伙制
D.私营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目前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12.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是【B】
A.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B.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C.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D.农产品流通体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
1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A】
A.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B.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法人财产权的形成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消费基金的是【C】
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B.扩大生产基金
C.国家管理基金
D.社会后备基金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其他三项属于积累基金。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消费基金分为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包括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
1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可持续发展
D.发展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6.当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B】,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A.增加税收
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D.提高再贴现率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他三项都属于抑制总需求的政策。
17.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B】的特征
A.营利性
B.提供公平服务
C.法治性
D.效益性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财政。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考虑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提供公平服务的特征。
18.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
A.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B.政府收入的多少
C.政府级次的设置
D.市场经济的需要
【答案解析】: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19.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的指标是【B】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D.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综合反映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
20.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这是按【C】进行的分类
A.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B.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
C.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
D.取得财政收入的稳定程度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分类。按取得收入依据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
21.国债依存度是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D】的比率关系
A.历年财政收入
B.当年财政收入
C.历年财政支出
D.当年财政支出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即当年财政支出中有多大份额是依靠发行国债来满足的。
22.按照【A】划分,税率可以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A.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
B.表现形式
C.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
D.计税基数的级次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率的分类。按照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按税率的表现形式,分为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和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属于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
23.在各国税收体系中,【A】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财产税
B.增值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产税。在各国税收体系中,财产税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4.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B】
A.财政收支计划安排
B.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C.财政收支执行的总结
D.收支表格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预算。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25.下列选项中,属于间接税的是【A】
A.流转税
B.个人所得税
C.企业所得税
D.财产税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收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直接税下,纳税人即负税人;在间接税下,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BCD三项属于直接税。
26.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C】和零基预算
A.平衡预算
B.预算
C.增量预算
D.差额预算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分类。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预算和多年预算;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27.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D】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28.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B】形态
A.纸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第二代货币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当前最新的一种货币形态,是信用货币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的形式。
29.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C】
A.储蓄存款
B.定期存款
C.银行活期存款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层次的划分。其他三项只属于M2而不属于M1。
30.在当代已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的典型间接信用形式是【C】
A.直接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已成为信用关系的主体和基本形式。3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于【D】
A.银元本位制
B.银两本位制
C.平行本位制
D.双本位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于双本位制。
32.下列关于商业银行的职能不正确的是【C】
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并购重组
D.支付中介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职能。参与工商企业的创建、重组及并购等活动是投资银行的职能。
33.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对于其本质的认识错误的是【C】
A.它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B.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C.它是双方面的价值运动
D.它是一种债权关系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信用的本质。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34.金融市场历来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这体现了金融市场的【A】功能
A.反映
B.配置
C.补偿
D.聚敛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市场的功能。题干所述为金融市场的反映功能。
35.债务人必须在信用凭证所载明的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期限内清偿债务,这是指金融工具的【B】特征
A.流动性
B.期限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工具的特征。金融工具具有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特征。题干所述为金融工具的期限性。
36.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A】的状态
A.匮缺
B.动机
C.满足
D.矛盾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匮缺的状态。
37.社会责任营销除了关注企业的利润和顾客的需求之外,还特别强调【D】
A.产品质量
B.生产效率
C.人力资源
D.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责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除了关注企业的利润和顾客的需求之外,还特别强调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38.在遵循营销观念的现代企业中,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坚持以【C】为目标
A.市场
B.创新
C.满足顾客需求
D.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目标。在遵循营销观念的现代企业中,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坚持市场导向,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
39.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B】的一个指标
A.住房条件
B.生活水平高低
C.个人储蓄和信贷情况
D.不同阶层的消费者收入水平差异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而言,一个国家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低。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 /总支出金额×100%。
40.在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解释和提供信息的人是【B】
A.家庭成员
B.意见领袖
C.消费者
D.营销决策者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解释和提供信息的人。
4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B】
A.最富裕
B.小康
C.富裕
D.温饱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地区为贫困地区;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42.存在于一个较大社会范畴中的一些较小群体所具有的特色文化被称为【C】
A.社会阶层
B.相关群体
C.亚文化
D.主文化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是指存在于一个较大社会范畴中的一些较小群体所具有的特色文化。
43.下列消费品中属于便利品的是【D】
A.名牌钟表
B.高档家具
C.电视机
D.牙刷牙膏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品的分类。AB属于特殊品,C属于选购品。
44.按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划分消费品的类型,下列【C】不属于选购品
A.电视机
B.压力锅
C.名牌钟表
D.电冰箱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品的分类。C属于特殊品。
45.在计划工作的程序中,制定计划的前提是【B】
A.确定组织目标
B.分析当前情况
C.编制预算
D.拟定可选择方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计划工作的程序。分析当前情况,即对组织当前的状况进行分析是制定计划的前提。
46.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是【C】
A.战略
B.政策
C.宗旨
D.预算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的类型。宗旨指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
47.根据决策条件确定性的差异,决策可以划分为确定型、【D】和不确定型决策
A.程序型
B.半确定型
C.偶然型
D.风险型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决策的主要类型。根据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决策可以划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8.根据【B】划分,计划可以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和财务计划
A.计划的不同形式
B.计划的职能标准
C.计划的时间界限
D.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和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形式,计划可以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根据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和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与作业计划;根据计划的时间界限,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根据计划的职能标准,计划可以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与财务计划。
49.影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有授权程度、【B】和工作性质等
A.法律法规
B.人员素质
C.工作目标
D.政策方针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影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有管理人员的能力、人员的素质、工作的性质、授权程度、计划的完善程度以及沟通程度。
50.判别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主要依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D】
A.指挥权
B.参谋权
C.执行权
D.决策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判别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主要依据各管理层拥有的决策权,包括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51.开展控制工作的前提是【B】
A.调查情况
B.建立标准
C.衡量绩效
D.纠正偏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控制的过程。控制标准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基准,也是开展控制工作的前提。
52.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称为管理的【D】职能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领导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称为管理的领导职能。
53.甲与地产商乙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交契税建议将部分购买房款算作装修费用,甲未表示反对后来发生纠纷,甲以所付装修费用远高于装修标准为由,请求法院对装修费用予以变更该装修费用条款的效力应如何认定?【C】
A.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有效
B.显失公平,可变更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
D.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无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无效民事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是指以虚假的合法行为作表面行为,掩盖非法的隐蔽行为的行为。在本题中,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少交契税,其虚假表示是将部分房款算作装修费用,其虚假的意思表示是以合法形式掩盖违法目的,无效。
54.下列说法中,不能成为导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是【D】
A.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大,政府承担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重
B.居民收入增加,使政府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
C.我国人口多,政府用于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需求非常大
D.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持续上升
【答案解析】:居民的消费是个人的支出,不是财政支出。政府的各项开支才是政府支出。
55.关于代理的法律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代理人在代理活动中必须有独立意思表示
B.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
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代理人承担
D.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
【答案解析】: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而不是代理人。
56.审判解释与检查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C】解释或决定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院和最高检协商
【答案解析】:审判解释与检查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57.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C】的效力最高
A.司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立法解释
D.司法说明
【答案解析】: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
58.【C】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地位、组织和活动原则等重大社会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A.经济法
B.民法
C.宪法
D.商法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含义。
59.【D】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
A.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B.单行民事法律
C.合同法
D.民法通则
【答案解析】:《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
60.下列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基本制度的是【C】
A.一级复议制度
B.书面复议制度
C.调解制度
D.复议不停止执行制度
【答案解析】:我国行政复议基本制度包括一级复议制度、书面复议制度、依法复议不调解制度、复议不停止执行制度、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制度。
第四篇:2009高级经济师试题
2009年北京市高级经济技术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2009年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 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
1、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
A.构建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制度 B.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D.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
()
2、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或劳务价值的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或劳务价值总额的差额,是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国际收支顺差 D.国际收支逆差
()
3、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 A.城镇登记失业率 B.农业户口登记失业率
C.全部登记失业人数与全国人口的比例
D.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的百分比()
4、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 A.经济调节功能 B.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C.资金融通功能 D.定价功能
()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会是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
6、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时间为 A.收讫贷款时 B.合同生效时 C.标的物交付时 D.合同签订时
()
7、根据公司法法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分公司和子公司都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B.分公司和子公司都具有法人资格
C.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母公司承担 D.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8、世界各国的出口信贷主要用于 A.补偿贸易 B.大型机械及成套设备的进出口 C.具有双边援助性质的优惠性贷款 D.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
9、国际合资企业其本质是 A.国际合作企业 B.契约式合营企业 C.股权式合营企业 D.国际独资企业
()
10、管理者根据直觉、经验做决策,这主要是体现管理的 A.科学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艺术性
()
11、某制造厂设有锻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这是基于()的部门化。A.生产过程 B.业务职能 C.制造设备 D.工作区域
()
12、民主式领导方式是基于关于人性假设 A.X理论 B.Z理论 C.Y理论 D.R理论
()
13、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
14、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对其他业务部门履行的是 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职能职权 D.控制职权()
15、某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都没被上级理睬,使得他心灰意冷。不再提任何建议。这种情况可以用()解释。A.需求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
16、在单位班车上员工之间的交谈属于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单向沟通 D.无效沟通()
17、产品品种多且业务地域分布广的企业,一般宜采取()组织结构形式。A.事业部制 B.直线职能制 C.直线制 D.矩阵制
()
18、根据奥肯定律,要防止经济中的失业率上升,必须使 A.名义GDP与实际GDP同步增长 B.实际GDP与潜在GDP同步增长 C.劳动力人数与就业岗位同步增长 D.职位空缺与新就业者人数同步增长
()
19、如果一个经济中的边际消费倾向MPC=0.8,现在投资增加10亿元,GDP将增加 A.10亿元 B.20亿元 C.50亿元 D.80亿元
()20、在经济衰退期间出现的失业主要是 A.非自愿失业 B.自愿失业 C.摩擦失业 D.隐性失业
()
21、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国民收入
B.居民可支配收入 C.家庭人口规模 D.生活需要
()
22、如果经济当事人的预期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下倾斜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A.理性预期 B.静态预期 C.外推式预期 D.适应性预期
()
23、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为了 A.刺激政府投资增加 B.刺激居民储蓄增加 C.刺激企业投资增加
D.刺激外国来华投资增加
()
24、经济学家所说的“通货紧缩”是指 A.CPI连续负增长
B.价格总水平不断下降 C.CPI不断下降 D.PPI不断下降
()
25、我国现在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来扩大内需 A.扩大企业投资 B.扩大政府投资 C.扩大货币供应 D.扩大消费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0.5分。)()
1、资源配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 A.生产什么 B.生产多少 C.怎样生产 D.为谁生产
()
2、除商品本身价格外,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还有 A.生产者预期 B.生产技术水平C.收入的变化
D.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
()
3、对一个行业市场结构分类的主要依据有 A.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
B.行业内部各个生产者的产品差别程度 C.生产技术差别程度 D.进入障碍的大小
()
4、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下列情况中属于“走出去”的是
A.中国中钢集团在海外建立子公司 B.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C.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城建约旦王宫工程 D.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5、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均需要的技能包括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经营技能
D.人际关系技能
()
6、劳动分工的优点有 A.工作有趣 B.效率高 C.工作简单化 D.员工专业化
()
7、群体决策的方法包括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量本利分析法 D.决策树法
()
8、证券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 A.市场风险 B.通货膨胀风险 C.企业经营风险 D.利率风险
()
9、国民经济和和谐发展主要是要保证重要的比例关系协调。这些比例主要有 A.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关系 B.人口增长与粮食增长的比例关系 C.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 D.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
10、“流动偏好陷阱”是指货币市场上()的情况 A.流动偏好曲线呈水平B.流动偏好曲线呈垂直
C.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小 D.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
1、简述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应用控制理论,简述三鹿公司牛奶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
四、辨析题(六选三,每小题6分,请说明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小张是兴业公司的研发人员,经长期研究,完成单位交付的研发任务,开发出了一种抗癌新药,现申请专利,专利申请权归兴业公司,专利权归小张。
2、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选择就有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3、所有的领导者都是正式组织中的管理者。
4、困境中的企业比顺境时更容易推动组织变革。
5、政府出手救楼市可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而可以扩大内需。6、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地方企业亏损和破产增多,这主要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造成的。
五、论述题(三选一,10分,要求观点正确,符合逻辑,论述充分)题目:
1、论述当前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改善的对策。
2、根据管理的基本职能,结合实际,论述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3、请你谈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保(经济)增长”和“保就业”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三选二,每题12分,要求观点正确,阐述详细)题目1 甲事业单位通过划拨取得一处土地,并在土地上先后建有办公楼、家属宿舍。
2006年6月,甲事业单位将部分办公楼层租赁给乙电子公司,双方签订了楼房租赁合同,租期2年,2007年4月。甲事业单位将整幢办公楼转让给丙公司。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楼房租赁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2、在租赁期间,甲事业单位与乙电子公司各承担哪些义务?
3、甲事业单位将办公楼转让后,其与乙电子公司之间的楼房租赁合同效力如何? 题目2 林森家具公司地处东北,2000年创立时生产客厅和卧室用的家具,后来开始生产餐厅和儿童用家具,到2003年时,客厅和卧室用家具已经占领东北市场10%,并且开始打入南方市场,但餐厅和儿童用家具一直经营不善,面临严重困难。在2003年12月底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乔某首先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员工思想懒散,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迅速扭转这种局面。与此同时,在事先没有和其他高层领导沟通的情况下,宣布了为公司制定的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
1、客厅和卧室用的销售量增长10%,每年增长2%。
2、餐厅和儿童用的家具销售量增长100%,每年增长20%。
3、总生产经营费用降低10%。
在宣布完公司目标后,乔某要求常务副总经理去贯彻执行,问题:
1、运用领导理论,分析乔某的决策行为。
2、如果你是李某,将如何做? 题目3 为了应对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提出在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时,政府过大的支出要优先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请分析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的可能后果如何?
第五篇:初级经济师考试市场营销环境试题
单项选择题
1.营销管理的任务是不断对营销环境因素进行监督、预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之适应快速变动的营销环境。
A.建立营销部门
B.制定营销策略
C.确定目标市场
D.选项营销方法
2.营销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只能在高层管理者规定的范围内做出各项营销决策,一些重大决策在得到高层管理层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A.公司文化
B.整体战略
C.经营理念
D.业务流程
3.在遵循营销观念的现代企业中,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坚持以()为目标。
A.市场
B.创新
C.满足顾客需求
D.提高产品质量
4.经营不同品牌的同种形式的产品的竞争者称为()。
A.愿望竞争者
B.产品类别竞争者
C.产品形式竞争者
D.品牌竞争者
5.()是指经营满足同样市场需求的不同类别的产品的竞争者,也称作“平行竞争者”。
A.品牌竞争者
B.愿望竞争者
C.产品形式竞争者
D.产品类别竞争者
6.从企业的长期发展看,()是所有试图满足同样的顾客需要,或是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企业。
A.供应商
B.中间商
C.竞争者
D.顾客
7.()是制定营销策略最重要的因素和出发点。
A.企业的战略目标
B.品牌的定位
C.竞争者的策略
D.顾客的需要及其变化趋势
8.按照顾客不同的(),可以将市场分为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机构市场。
A.购买数量
B.购买动机
C.交易方式
D.交易频率
9.那些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个人和家庭组成了()。
A.消费者市场
B.产业市场
C.中间商市场
D.政府/机构市场
10.()是由那些将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并供应给他人的组织构成的。
A.组织市场
B.产品市场
C.产业市场
D.中间商市场
11.企业的营销环境中,各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现实或潜在的影响力和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是()。
A.顾客
B.公众
C.供应商
D.企业内部
12.许多企业提出()的概念,是希望将营销思想运用到企业内部。
A.内部公众
B.融资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区公众
13.影响购买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A.消费结构
B.收入水平
C.储蓄情况
D.信贷情况
14.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高低的一个指标。
A.生活水平
B.消费水平
C.支出水平
D.收入水平
1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40%为()。
A.最富裕
B.小康
C.富裕
D.温饱
16.()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决策的影响更为显着和直接。
A.政治法律环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自然环境
D.技术环境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营销管理的任务是不断对营销环境因素进行监督、预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营销策略,使之适应快速变动的营销环境。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营销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营销管理者只能在高层管理者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各项营销决策,一些重大决策在得到高层管理层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遵循营销观念的现代企业中,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坚持市场导向,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营不同品牌的同种形式的产品的竞争者称为品牌竞争者。
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产品类别竞争者是指经营满足同样市场需求的不同类别的产品的竞争者,也称作“平行竞争者”。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企业的长期发展看,竞争者是所有试图满足同样的顾客需要,或是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企业。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顾客的需要及其变化趋势是制定营销策略最重要的因素和出发点。
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顾客的不同的购买动机,可以将市场分为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机构市场。
9.【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那些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个人和家庭组成了消费者市场。
1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产业市场是由那些将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并供应给他人的组织构成的。
1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企业的营销环境中,各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现实或潜在的影响力和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是公众。
1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许多企业提出内部公众的概念,是希望将营销思想运用到企业内部。
1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影响购买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水平。
1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1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恩格尔系数在30%~40%为富裕。
1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决策的影响更为显着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