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000学生回流乡镇 教育均衡没那么简单
8000学生回流乡镇 教育均衡没那么简单
李一陵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9月20日 02 版)
不管在安徽阜南还是江西弋阳,农村学生“回流”都源于当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补齐师资薄弱的短板等。--------------
安徽省阜南县教育局日前摸底发现,今年阜南县共有8275名农村学生从城区和外地“回流”至该县的乡镇学校。阜南县教育局局长陈刚说,“回流热”的成因在于当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结构更加优化,家长、学生不愿再“舍近求远”。无独有偶,媒体早前报道,在江西东北部的弋阳县,过去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数量增加了两成多,城区优质中小学校学生数量反而下降。
过去一段时间,家长之所以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或外地学校上学,为此承受家庭的结构性分离,并付出更高的租房、学费、生活费成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质量滑坡比较严重,农村教育质量与城镇教育质量的差距不断拉大。而现在一些地区出现“回流”,生源数量的表象背后是这些地方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缩小。说到底,城乡教育均衡做得怎么样,家长以及学生会用脚投票,作出自己的选择。
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学校,使得学校教学场所及师资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应对,由此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大班额问题。早前,山东临沂市罗庄区100多名小升初学生接到了区教育局发放的入学通知书,但是在报到时,学生却被学校拒绝登记入学,原因就是学校学位紧张,无法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对农村学校来说,学生流失导致学校老师干劲不足,教学质量下降,并进一步加剧生源流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农村生源的流失还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给乡村文化传承带来危机。农村学生的回流,对改善上述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
如何实现教育均衡,本质上是一个财政问题,关键还是要钱。不管在安徽阜南还是江西弋阳,农村学生“回流”都源于当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这些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补齐了师资薄弱的短板。这背后也有近年来国家层面实施“全面改薄”计划的影子。即便在最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也大为改善,校舍成为这些地区最干净、最漂亮的建筑。
看到农村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之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当前城乡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放在大的教育背景下,这一问题恐怕更加严重。国家贫困县广西凤山,去年没有一名考生达到重点大学投档线,在今年1133名考生中,达 到一本线的只有两名,占比不到0.2%,这些数据折射出县级教育资源被抽空的现实。对于仍然把考上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当作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标、当作改变人生命运途径的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改变现状尤其迫切。
吸引农村学生“回流”固然重要,但稳定这种状态,不断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继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为农村学校上学开辟向上通道,让他们也能拥有光明的未来,是比让农村学生回流难度更大的事情。
尤其是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让孩子拥有一个开阔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适应未来的能力,比简单教授知识更为重要。这一方面,农村学校尤其要努力适应和追赶,让在农村学校上学的孩子也能拥有城市文明的视野。此外,农村学校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特殊难题,比如优秀乡村教师的流动问题、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传统核算师生比方式下的“超编缺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科学调配教育资源。
第二篇:回流学生故事
择校中学生纷纷“回流” 称“最轻松的时候是罚站” 点击次数:87次 | 发布时间:2008-1-11 | 来源:教育新闻“当初为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花大价钱,到处托人找关系;现在孩子被逼得受不了,又吵着要转回普通初中。”6日,部分家长在本报组织的座谈会上大吐苦水。
长期以来,家长们一直青睐改制初中名校,不管孩子具体情况如何,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择校。
近年,我市部分普通初中连续接收了一些从“重点学校”转来的学生。文华中学校长陈冠林昨日介绍,这种现象前几年就有,不过人数不多。从2006到2007年,学校一下接收了22名这样的学生,去年从改制校转入的有7个。
汉阳区的德才中学、江岸区的市二十一中等都接收过“回流”学生。德才中学校长陈长俊介绍,该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2003年起,每年都有3至5名学生从“重点学校”转入。
德才中学七年级的小欣是去年10月从一所特色学校转来的,她说:“我的成绩一般,是父母要为我择校。特色学校压力太大,我学习跟不上。同学瞧不起我,我经常因做不好作业挨批评,我受不了。”
文华中学九年级的王诗晴曾在江北一所改制校的“火箭班”读了两年,感觉同学之间竞争太强,“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人透不过气”。
据了解,这些学生多半自己提出转学,有个别是家长的意见。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男生雷雨辰是文华中学的毕业生。他的母亲蔡春凤说:“儿子小学毕业时,我找了很多关系把他送进改制初中,后来发现孩子在那里学习没兴趣,才把他转到文华中学。”
学生讲述转学故事
对“重点学校”的学生“回流”现象,学校、老师、家长怎么看?本报6日组织座谈会,请部分“回流”学生讲述他们的感受,并邀请文华中学、德才中学、七一中学等普通初中和改制学校的校长、老师及部分家长,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不愿所有时间被学习占满”
王诗晴(文华中学九年级)
我在改制初中读书那两年,老师要求我们每天7时30分到校,晚1分钟都要请家长。下午正常放学后要上晚自习,最晚时下午6时30分才能回家。
当时考试是家常便饭,差不多每周考1门,有时2门,考完后最让人不舒服的就是排名次。班主任手上有一张年级排名表,她每次都将全班的名次念一遍,然后按名次排座位,通常是成绩好的坐前面。
那时我每天6时起床背单词,晚上作业做到11时多,每周日还在外面培优4门课,可老师还说我不努力,父母也婉转地批评我。我心里觉得特别累,有一阵子甚至不想上学了。
去年7月我实在受不了,才恳求父母把我送到文华中学。我不愿意所有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满,希望能得到必要的休息。
“转校后学习动力更大了”
雷雨辰(省实验中学高一)
我5岁多上学,刚被父母送进改制初中时才10岁多。我那时不太懂事,成绩不算差,但没心思学习。作业太多了,有时就不想做,经常为此挨批。
老师只管学习和课堂纪律,其他都不管。我们班的同学家庭条件都很好,大家穿的都是名牌,还常常比谁的衣服价格贵。我们每月都在学校订了饭,但大家觉得食堂的饭不好吃,几乎所有人都把饭倒掉,再花钱到外面去吃。这些事情老师都不管。
我是八年级到文华中学的,老师对同学都很耐心,很公平,不是只表扬成绩好的同学。作业量也减少了,但学习的动力比以前大多了。
“最轻松的时候是罚站”
小健(德才中学八年级)
我妈妈是德才中学的老师,我也对口这个学校。但小学毕业后,父母让我进了一所改制初中。
改制校学习紧张不说,老师的方法我接受不了。我们作业太多时,有同学偷偷在上课时赶作业,老师发现后就会罚站。我也被罚过,不过我觉得这是我最轻松的时候,因为站在外面就不必那么压抑了。
我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请假也会被老师批,说我“一搞就请假,还想不想学习”。
或许是父母被老师请去谈话的次数太多,他们最后才把我转回德才中学。我现在感觉快乐多了。(记者黄征)
专家观点
符合孩子身心实际
靖国平(湖大教育学院院长)
“重点学校”学生“回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进“重点学校”,追求的只是好成绩,这样好像是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但这只是为考大学这“一时”
尽了力,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
现在一些孩子在“重点学校”学得身心疲惫,自己提出转校,说明他们不再被动接受家长的安排,而是有了主体意识,自己作出选择,这是非常可喜的。家长最终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也是一种进步,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择校问题应该通过多方面解决,一是政府要有切实的举措保证教育公平;二是无论“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三是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记者黄征)
家校对话
还学生快乐 教孩子做人
章淑华(德才中学教师,小健的母亲)
我女儿小学毕业后被一所改制校优录,我第一次和班主任见面时,她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伢成绩太差了。”我也是老师,知道女儿的成绩并不差,可能她老师的期望值太高了。
因为压力太大,女儿有时哭着回家,我总安慰她说老师是为她好。每次班主任请家长,我都像犯了错一样。不过,我认为这不能完全怪改制学校的老师。学校把升学率作为任务,老师只能把压力加在学生身上。
梁艳(小欣的母亲)
我家住在德才中学附近,但以前迷信“重点学校”,花几千元把孩子送进特色学校。没想到女儿在那里还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厌学。爸爸开车送她去上学,一转身她就跑回家,我总是哄她去学校。
女儿进了德才中学后,老师都很有耐心,她现在过得很愉快,也能自觉地学习。
陈冠林(文华中学校长)
我们曾经是薄弱学校,3年来,武昌区为我校投入了1100万元用以改善教学设施,去年学校又成为第一批初中标准化建设学校。
更重要的还需苦练内功。文华中学是一所有着136年历史的老校,我们以博雅教育为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学校多一点书生气,老师多一点学者气,学生多一点儒雅气”。
张幼灵(七一中学副校长)
无论是改制校还是普通初中,都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而不是让孩子死读书。
我校对学生的学习抓得很紧,同时也关注其身心健康。有少数七年级学生的家长希望开
晚自习,但我们认为这不符合教育规律,除毕业年级外,七八年级学生都是按时放学。平时班主任还会督促学生下课后多活动,劳逸结合才能促进
第三篇:《事情没那么简单》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能力目标】进一步增加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初步培养正确表达诚信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模拟情境体验、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实话实说》,顾名思义“实话实说”,就是要人们说实话,可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讲出来的实话别人却不爱听,这是为什么?我们先阅读季羡林《论撒谎》(片段),也许同学们从中会懂得某些道理。
二、学习新课
◆幻灯片出示:季羡林《论撒谎》。
我们中国的父母,同日本稻盛的父母一样,也总是教导子女:不要撒谎。可怜天下父母心,总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诚实可靠的人。如果子女撒谎成性,就觉得自己脸面无光。
不但父母这样教导,我们从小受教育也接受这样要诚实、不撒谎的教育。我记得小学教科书上讲了一个故事,内容是:一个牧童在村外牧羊。有一天忽然想出了一个坏点子,大声狂呼:“狼来了!”村里的人听到呼声,都争先恐后地拿上棍棒,带上斧刀,跑往村外。到了牧童所在的地方,那牧童却哈哈大笑,看到别人慌里慌张,觉得很开心,又很得意。谁料过了不久,果真有狼来了。牧童再狂呼时,村里的人都毫无动静,他们上当受骗一次,不想再蹈覆辙。牧童的结果怎样,就用不着再说。
◆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讲诚信无疑是正确地,但有时说实话却给人伤害或者别人不喜欢,这是为什么?
生:诚信需要智慧:(①“讲实话”要区分场合;②实话要讲,但要考虑表达的方式,不能不尊严人。③诚实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把整个真相讲出来。在某些特定的场台,当我们知道说出真情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更能掩饰更能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板书课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吗?想一想,在这些情况下,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1)林浩的父亲前几年在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时失手打伤了邻居。现正在监狱服刑。林浩一直很伤心。在“说说我的父亲母亲”的主题班会上,轮到他发言时,他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只说他爸爸长年在外做生意。是林浩,你会如何去说呢? 生:真诚善意的谎言有时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但不伤害别人。(2)龙琴很胖,一直怕别人提到这点。可黄玲心直口快,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你太胖了,走起路来像熊猫。”黄玲说的是事实。你赞成她这样说吗?如果你是龙琴,听了这话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不赞成,黄玲说的是事实,但伤害了龙琴的感情,她应该讲究语言的艺术,把话说得委婉一点。既让龙琴觉得胖,又听了高兴。说话如果直来直去,站在龙琴的角度谁听了这话都不高兴。
阅读下列材料:
这次又考砸了。老师批评了我一顿,表扬了冬青。我真是冤啊!冬青与杨明朋同桌,而杨明朋是我们班学习成绩第一的高手,考试时,我看到冬青不停地往杨明朋的试卷上看。而我真傻,只顾拼命做题。唉,下次也要想想办法了。我是想讲诚信,但别人不讲,我也只好不讲了。
◆辩一辩:讲诚信吃亏吗?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 生:讲诚信吃亏,从眼前看,可能吃亏,但从长远看是不吃亏的,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是要讲诚信。◆共铸诚信。
“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为了让诚信伴随我们每一分钟,让我们共同制定班级的诚信誓言、诚信公约、奖惩记录办法,并选举诚信执行委员会吧!◆我们的诚信宣言: 我校的期中考试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班委向全体同学提出倡议: 提高自身素养,争当一名诚信考生,争当名副其实的诚信班。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考出真实水平,考出诚信风格。
我们承诺端正坐姿,严守考纪,诚信考试。自觉抵制考试作弊行为,勇敢地同一切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作斗争,珍惜自我声誉,维护班级荣誉,决不给班级集体抹黑。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誓言,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重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也要时时讲诚信,处处守诚信,让诚信之花永驻我班。我诚信,我光荣;我诚信,我自尊;我诚信,我成功!
惟有诚信才能让生命永远淳朴,惟有诚信才能让生命永远灿烂;惟有诚信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灵魂,惟有诚信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此,我庄严宣誓:
我热爱祖国,热爱班级,决不做有损于学校和班级利益与荣誉的事。在学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考风和行为方面做到:不说谎,不抄袭,不作弊;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有错就改;说实话,做实事,言行一致,勇于负责;不贪便宜,明辨是非;为人诚实,讲信用,重信誉。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益、有贡献的人。
孝敬父母,热爱家庭,尊敬长辈,自己的事自己做。
我信守诚信,恪守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
◆我们的诚信公约:
一、不可打架;
二、不可说脏话;
三、要尊敬老师,尊敬同学 ;
四、衣着要朴素,不穿拖鞋,不染发;
五、上课不能随意走动,要倮持安静;
六、不能迟到、旷课、早退;
七、要讲卫生,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倮持环境整洁;
八、不能抄袭作业;
九、不能破坏公物;
十、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打架斗殴;
十一、不留长发、染发,不佩戴金银手饰,不穿戴奇装异服;
十三、课堂上必须尊重教师讲课,积极上进,学会做人 ◆阅读“细细品味”:《玉》
◆说一说:细细品味了美文《玉》,说出你的真实感受。◆【板书设计】
知识点一 诚信需要智慧和勇气
1.讲实话要区分场台。讲实话要考虑表达方式,不能不尊严人.讲实话不能伤害别人。同样的实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大为不同。
2、在某地特定的场合,当我们说出真相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地掩饰更能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3.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受到不公证的对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还需要特殊的勇气。
4.坚持诚信的原则与具体问题具分析是诚信做人有的机统一体,二者一不可。知识点二 共铸诚信 1.我们的诚信宣言; 2.我们的诚信公约;
3.“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携手前行共铸诫信。
【作者的话】
自从用电子教案以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教学设计是我用时最多的一课,用了两周时间,做成现在这个样子,“诚信需要智慧”是课文中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我选取了季羡林《论撒谎》以及课文中的一些事例,通过阅读、思考、辩论来掌握诚信的复杂性。诚信是人之根本,但讲实话决不能等诚信。人在特定的场合必须懂得善意的诺言,讲究语言的艺术。这样才算是对诚信有了全面而深入的领会、理解。
第四篇:没那么复杂美文
李铜先生是位古陶瓷鉴定专家,常被请去鉴定打捞上来的古代沉船里的瓷器。有一次我问他:“古代瓷器薄如蝉翼,极易破碎,包装是否特别复杂?”
他摇摇头:“没那么复杂,但充满着商人的智慧。他们先将瓷器分好类,装入大小不一的檀木箱,然后放進钉在船舱底部的大木箱中,最后把大木箱中的空隙处用茶叶填塞得严严实实。只要不遇上特大风浪,商家自可高枕无忧。更绝的是,货船到岸,商人先把茶叶筛选分包,卖给茶商。再把小檀木箱当作首饰盒,卖给各地古玩店,大檀木箱则卖给当地人当茶几、橱柜。最后卖的才是瓷器。檀木箱和茶叶赚的利润,往往比瓷器高出许多。”
“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同样运载瓷器,得先用泡沫塑料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最后还得装进那个特制的抗压防震箱内,才能起航。显然,经济效益远不如几百年前,环保效果更是相差一大截。”
古人的智慧,常常在于能化繁为简,结果往往事半功倍。
还记得前几年那只很火的“大黄鸭”吗?火得连创作者自己都有些受宠若惊。其实“大黄鸭”这个可以移动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非常简单,就是将婴孩洗澡时玩耍的那只玩具鸭放大。这种简简单单的公共艺术,在我们身边着实少见。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味,在复杂处藏。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但痛苦的人熙熙攘攘。这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第五篇:没那么简单杂文随笔
很多人都说过,简单点生活就会很快乐。我也很推崇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一旦做起来,你就会发现举步维艰。事实上,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没那么简单。
说生活可以简单的人,必定是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人。说实话,在这样一个追求物质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活着主要目标的时代里,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简单呢 ?在我看来,即便是不太在意物质,一心扑在精神追求上的人,也很难做到生活简单,他们也必须通过辛苦的学习,持续不断地追求,这一切,局外人又怎么有机会感知呢?
人,必须要先经历很多的不简单,然后才能拥有一点点选择简单的权利。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先苦后甜。当然,也有很多一辈子一直受苦的人,而他们就更加的不简单了。
不简单,是因为我们要为了生活而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这是所有劳动者的共同之处,我们无须抱怨,连一只鸟、一条虫都需要为了生存拼命,更何况人呢?
不简单,是因为我们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苦难,人这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我们总是看到别人满面春风,而他们关起门来在家里吵闹哭泣的情形,我们却并不知晓。
不简单,还因为我们常常受制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关系,亲人、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等等,这众多复杂的关系,不知在何时何事上就会影响到你。想要简单,谈何容易?
人生一世,本来就没那么简单。除非你有一颗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心,否则,还是乖乖承受这不简单。
说到底,大家都不简单,我们须先冷静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夸大,也不抱怨。我们说人人平等,我想也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就是好好的做自己了。你有多大本事,就使多大本事,尽力做事,用心做人,如此来看,也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