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流汇报现代农业建设情况11年8.24
尚湖镇现代农业建设实施进展情况
在上级农业、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尚湖镇党委、政府以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向上争取了2011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包括2011年常熟市尚湖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2011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尚湖镇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辅以镇级配套资金,来打造罗墩、常兴现代农业示范区。
根据项目实施的要求,明确职责、加强监管,规范各项操作程序,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尚湖镇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的实施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以发展优质粮生产为主导,充分利用高产创建契机,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我镇结合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配套镇级现代农业建设资金,在土地流转整村流转村----罗墩村、常兴村投资进行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优质稻米产业为主导,辅以高效大棚蔬菜、优质林果等产业,立足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速优质、高效农业建设步伐,进行高标准连片治理,完善路、桥、沟渠及绿化配套设施,形成“田成方、渠成网、路成框、树成行”的标准化农田。通过农田基本设施配套、土地平整、改善农业交通条件等方面来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切实提升示范区整体水平和档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示范新型种植技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土地综合产出率,促进产业升级,努力打造优质粮生产示范基地、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项目实施情况:总投资1964.2万元
1、罗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入资金739.2万元),建设内容:核心区域(113万元,包括灌溉站1座,衬砌渠道8.1公里,小农桥1座,机耕路4.8公里等),核心区域沟渠工程已基本结束。其它工程(626万元,包括灌溉站1座,衬砌渠道25.4公里,机耕路4.7公里,防护林1670棵等)已经招标结束,拟在水稻收割前20天开始动工,确保在年内完成。目前已经投入建设资金100万元。
2、农业财政资金项目(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122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3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00万元,镇级配套资金725万元。建设内容:3500亩土地平整(其中:低洼地填土200亩),衬砌U型渠道33.5公里,连接4个圩的3座农桥建造,3公里7米宽水泥路,河坡修整及绿化,农机库1座、大型灌溉电站1座等。常兴区域土地平整工程已经在夏种前完成80多亩,投资40万元的 24寸泵、55千瓦灌溉站已经在夏种时正常使用。为提升示范区形象,投入10多万元进行了主入口景观设计改造。罗墩农机库房于今天招标(预算价75万元),三桥一路500万元工程正在紧张建设推进中,路面基础已经完成60%,桥梁工程即将进入架设桥面板阶段。苏虞张公路东侧750米绿化带搬迁工作已经完成。整个三桥一路工程确保10月底完工通车。土地平整工程已经邀请规划设计院开始测量设计,计划在水稻收割前完成招投标工作,水稻收割结束马上启动平整。目前已经投入建设资金约300万元。
在项目实施的同时,我镇还及早聘请扬州大学制订了《尚湖镇罗墩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罗墩村企挂钩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规划》,为示范区建成后确定发展布局。示范园区总面积11250亩,总体定位:“以稻为主、以菜为辅、功能多元、产业整合、生态有机”。依据罗墩村农业现状与自然特征,重点发展以优质稻米产业与现代高效设施蔬果产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并配套良渚稻作文化挖掘及村企挂钩农业的现代生态与休闲农业为功能定位,通过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带动村域农业全面升级,通过有机生产方式带动农业功能的整体拓展,率先在常熟推进村级经济生态农业的高速和谐发展,并将
园区建设成为常熟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精品示范区。
示范区建成后,高效设施农业的比重占园区农业比重40%以上,优质稻米产业的收入占园区的40%左右,村企挂钩型生态休闲业占20%,农业增加值设定为年均增长率为15~20%左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行业协会)5个,示范园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其它方面:
我镇练南村、大河村、山鑫村等村利用土地流转契机,建办了集体农场近2000亩,使村级财力得到了增加。同时目前通过单独建账、规范运作,正在积极申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通过以公司+基地的形式,大力发展种业基地和优质稻米深加工等产业和申报绿色、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尚湖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1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交流材料
围绕两条主旋律,唱响浚县经济戏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于鹤壁市,县域面积816.6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4个办事处,453个行政村,总人口66.5万人,耕地面积107.6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不断壮大现代农业,唱响浚县“粮食高产创建、农产品加工”两台大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成效
(一)以高产创建为抓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省政府关于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决策部署,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增效的主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我县被农业部确定为整县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县,按照农业部《2011年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我县建设了两个5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总面积22.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4.4%,涉及16.1万人,4.1万个农户。2011年省专家组对王庄5万亩玉米连片核心示范区验收测产,平均产量751.5公斤,创全国同面积高产新纪录。2012年6月10号,经省农业厅组织小麦专家实打验收,新镇镇五万亩示 1 范片平均亩产625.5公斤,王庄镇五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17.3公斤;22.3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取得了平均亩产581.4公斤的好成绩。2012年10月2号,经省农业厅组织玉米专家实打验收,新镇镇及王庄镇10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66.6公斤创全国同面积最高纪录。在高产创建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和品牌农业。目前,全县共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面积30万亩。
(二)培植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步伐
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的重点,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培育了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探索创新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的“五合一”模式和“政府、农户、合作社、金融、担保、保险加龙头企业”的“6+1”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在全县进行推广。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84.94亿元,同比增长63.3%;营业收入达到73.189亿元,同比增长50.28%;利润总额达到6.81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3.04:1,高于全国1.8:
1、全省1.49:1的水平。
(三)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的原则,使土地、资本、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有利聚集、合理配置、有效衔接,坚持用创新、提升、优化、拓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1年底,我县四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已初具规模。中鹤农业产业化集群。集群以中鹤集团为核心,主要辐射王庄镇以及周边部分县乡等地,辐射区域半径20公里。集群内有加工企业18家,龙头企业5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4家,有合作社29家。2011年集群销售收入24亿元,带动小麦、玉米、大豆等基地种植面积20万亩;集群农产品就地转化率7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5%以上,集群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吸纳就业5000人。浚县粮食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集群位于浚县产业集群区,浚州大道东段,集群主要辐射浚县境内区域及周边部分县乡等地,集群中心辐射区域半径50公里,集群内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25家,有合作社247家。2011年集群销售收入36亿元;带动小麦、玉米、杂粮等种植基地20万亩;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7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5%以上;集群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吸纳就业2万人。浚县特色畜禽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集群位于浚县城区北段,浚州大道东段。集群主要辐射浚县全境以及周边县乡等地,集群中心辐射区域半径50公里。集群内有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1家、3 市级28家,合作社59家。2011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畜牧加工产值8亿元。主要产品有牛肉、猪肉、鸡肉、兔肉、鸭肉等。带动养殖基地3000个,畜禽产品就地转化率60%,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5%以上,带动农户1万户以上,吸纳就业5000人。浚县林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集群位于浚县善堂镇。集群主要辐射以集群为中心辐射区域半径50公里。集群内林产品加工企业20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主要以得邦利达家俱有限公司为依托。集群销售收入4亿元,加工木材2000万立方米,生产家俱36万件,主要产品有高密度板,实木门,沙发等产品。辐射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21万亩,林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60%以上,林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5%以上,集群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吸纳就业2000人。
(四)加大投入,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
我县立足改善农业基本条件,从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入手,整合农业项目,夯实农业基础,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0925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粮田2万亩,投资20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2.5万亩,投资2500万元;土地整理项目工程3.5万亩,投资4200万元;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2.95万亩,投资1475万元;现代农业项目1.5万亩,投资750万元。到2011年底,全县有机电井1.92万眼,提灌站232处,有效灌溉面积 4 77万亩,旱涝保收标准农田73.5万亩,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共投资6.2亿多元,其中中央投资4.78亿元,省市投资0.89亿元,县级投资0.3亿元,群众或单位自筹0.23亿元,建设标准农田面积已达35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38.5%,位居全省前列。
(五)搞好体制机制创新,农民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开展土地流转,推行现代农业经营形式,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截止2011年底,我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其中:种植业247家,养殖业61家,农机40家,农资服务62家,其他10家。带动农户8.2万户,占全县农户14.6万户的56.2%。全县流转土地总面积10545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8%,涉及农户19656户。2011年培育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1家,培育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社、先进个人3家,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示范社14家,示范社2家,“菜篮子”工程蔬菜示范标准园3家。被省评定省级示范社9家,被市评定市级示范社28家。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级品牌,有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品牌。有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获得无 5 公害农产品证书。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其它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开办、水利局、农机局、林业局、畜牧局、国土资源局、供电公司、气象局、粮食局、工信局、农业银行、农发行、信用联社、各乡镇政府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建立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了组织保障。
(二)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部署,结合浚县实际,浚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性文件《浚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农业厅、鹤壁市关于建设现代农业批示精神的同时,在我县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点来进行规划,明确了浚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有力地指导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创新粮食生产的奖励补贴机制,逐步加大对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建立农村土地流 6 转机制,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地土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机制,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四)强化建设管理、建立有力的工作督察机制
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成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对示范区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年底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对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浚县广大干部群众推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积极性。
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
第三篇:干部作风建设年交流材料
XX镇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情况汇报
(2009年11月16日)
XX镇辖34个村、规模以上企业18家,镇域面积65.69平方公里,共有人口52553人。全镇建有基层党组织61个,有党员2800名。
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镇认真落实区委安排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密结合XX镇干部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三大活动为依托,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以干部作风的明显提高推动和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发展。下面,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分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建立组织、明确责任,把加强领导贯穿活动始终
活动开始,我镇就把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活动落实摆在了首要位置。镇党委建立了以书记任组长、各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具体负责的活动领导机制。研究制定了XX镇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召开了全镇机关干部大会,明确了活动意义和目标,提出了开平镇重点开展的“四个反对”(反对思想散漫、自由主义,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反对拉拉扯扯、请客送礼,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健全“四项制度”(学习教育制度、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机关效能提升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和“四项保障措施”(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搭建三个作风评议平台、开展调研月活动和实行工作目标项目化、工作过程标准化、服务行为制度化和工作效能档案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同时,我镇
1先后组织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学习教育13次,每名机关干部人均写出心得体会3篇。
为了找准在干部作风、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廉政勤政方面存在问题,准确及时的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设,我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到34个村、18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恳谈会67次、向区直各机关发放“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征求意见函78份,汇总梳理各种意见建议13条。针对这些问题,镇党政班子及时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认真回顾总结前段时间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实际,剖析了思想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
通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表率带头作用,我镇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始终扎实有效展开,为取得实效提供了领导保障。
二、围绕目标、拱建平台,以“三大活动”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有效进行
我镇紧紧咬定在股级以上干部达到“四个明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明显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提高行政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明显提升,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明显加强)的活动目标,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促进了建设年活动扎实有效进行。
1、以“三看、三查、三访”活动提升干部素质、塑树干部形象。“三看”即:一看单位机关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是否整齐;二看工作开展是否有序,有无拖拉、懒、散等不负责任的现象和行为;三看服务态度是否生、冷、硬,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三查”:一查镇党委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二查各班子成员、部门领导工作开展是否以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为指导;三查办事效率,工作制度执行情况。“三访”:一访机关干部,了解干部作风建设意见、建议;二访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了解村两委,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三访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对开展干部作风建设的反映。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镇领导干部人人思想有了较大变化,普遍克服了“满、稳、怕、懒”的思想,增强了“闯、进、赶、干” 的意识;摒弃了原来积习已久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
2、以“五治五树立”活动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一治“躁”。整治“爱岗不敬业”,忙于应酬,无心学习,浅尝辄止等问题,树立“自我超越”的修炼意识,形成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二治“浮”。整治作风漂浮,摆花架子,做花样文章,对工作一知半解等现象,在全镇领导干部中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发扬“白加黑”、“五加二”和重点项目“三班倒”的工作作风,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风气。三治“骄”。整治骄傲自满,小富则安,树立务实开拓的良好风气,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四治“散”。整治缺乏大局意识,各行其是,组织纪律性差和集体观念淡薄等现象,树立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部门的积极性。五治“贪”。整治“吃、拿、卡、要、占、报、借”现象,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时刻自警、自醒、自励。通过“五治五树立”活动,全镇各部门的工
作节奏显著加快,职工的干事热情普遍高涨,单位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活动破解难题、谋求发展。一是解决问题,找准着力点。针对项目用地紧张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包项目的机制,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陈庄、中八里、中屈庄等村土地征用、流转工作一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协商转让土地协议,为唐山宏忠钢铁型钢加工及配送项目、唐山市高压电瓷厂迁址扩建项目破解土地瓶颈,促进项目及时开工和快速落地。二是创新机制,找准支撑点。对在建、前期、筹备项目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建立项目例会、碰头会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跟踪包办制度和落地督促检查制度,实现在建项目早达效、前期项目早投产、筹备项目早落地。三是加快发展,找准落脚点。在关闭小石灰生产行业的同时,抓好宏业轧钢燃气改造、国亮耐火生产线改造工程、开丰瓷厂窑炉改造及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工程;改善城区环境,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切实抓好前屈庄、中屈庄平改工程、小屈庄村平改二期工程、五街六街城中村改造项目和西八里、马路村、耿家营、国各庄平改项目;同时,积极与奔驰、保时捷汽车4s店、唐百大物流和唐禹电梯等企业洽谈,沟通交流实现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及早落地。
我镇通过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整体工作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两不误,两促进”的目的。全镇呈现出了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进取势头。截止9月底,全镇完成全部工业增
加值19.38亿元,同比增长7.28%,利税2.3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83万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干部职工将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我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去,努力XX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四篇: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交流材料
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就**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情况做简要发言。
从今年3月县委召开动员会以来,**乡按照县委及县委组织部相关要求,从“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 四方面着力,细化要求、责任到人,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针对活动开展,我乡做了以下工作。
一、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打造,建设好一个活动阵地,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按照基层党建示范点“十一个一”的标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大了对村(社区)活动阵地建设的投入,从制度上墙、亮牌上岗、党建图书角等多方面再次进行了规范,基础保障进一步的得到了提升。通过对全乡5各村和1个社区党支部的规范打造,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氛围,阵地作用发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结合“一讲两评三公示”,建设一个好的支部,党支部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一讲两评三公示”是创先争优活动破解支部工作“凉、虚、软、疲”难题的重要举措,重点强化各支部依责承诺,党员干部承诺、践诺,干部、群众评议的落实,焕发基层党支部活动,进一步提升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对“一讲两评三公示”活动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乡6个基层党支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结合干部管理制度建设等落实,建好一个好的工作制度,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层组织制度化管理是提升支部形象、强化干部队伍管理、提升党员干部纯洁性的重要举措,重点强化“三项制度”,“五双”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以制度管人,强化党建制度化水平,提升制度约束性。我乡今年结合目标责任出台村社区干部考核责任制、村社区干部管理制度,强化了村、社区干部的管理力度,逐步转变了支部“软、弱、散”的工作现状。
四、结合干部教育,培养一个好的带头人,基层党支部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
好的支部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结合县委党校组织支部书记轮训和乡党委日常教育,重点抓书记,强化督查指导工作,以责任落实和重点教育为抓手。在培养带头人方面,我乡采用了党政“一把手”到村(调研)督查和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对各支部问题进行深入梳理,发督查通报,明确支部书记“主业”意识,提升支部带头人素质。
五、结合党员发展和清理,建一个好的党员队伍,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党员队伍纯洁
性保持是巩固我党执政之基的根本,在党员发展上,严格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严守质量关。我乡采取重点培养,择优发展,不追求发展数量,重视发展质量的方法,加大了党员发展培养力度,重点放在了基层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培养上。在队伍纯洁性上,重视作风优化和教育,严格党章要求,大胆清理党组织中作风败坏、对党不重视以及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同志,保障了党员队伍纯洁性,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
以上发言,若有不当请指正,谢谢!
第五篇:甘肃省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交流材料(2011.10.28)
立足资源优势 聚集发展要素 全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交流材料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甘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万亩。全区辖1区(东北郊新区),18个乡镇、243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1.63万,其中农村人口31.55万,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区,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美誉。长期以来,甘州区一直是甘肃省主要产粮区和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肉牛、肉羊等品种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一熟制地区先进行列,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制种、草畜、果蔬、轻工原料等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初见成效,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32家,产业化基地面积占到总耕地的78%,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80%,“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良种化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总面积的14%,全国杂交玉米种子总产量的25%,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27%,是全国最大的
业大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工作实施方案》和《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2011年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政策文件,研究确定了今年示范区的建设重点和相关配套政策;把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相关单位和乡镇考核内容,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在省、市列支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行贷款贴息和资金扶持。目前,示范区各项建设全面展开,工作进展顺利,推进态势良好,辐射效应明显,年内可带动各类涉农投资近25亿元。
2.切实把核心区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强力推进。我们把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作为示范区的核心区,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强力推进。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是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共同建设的一个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区。示范区规划总面积30600亩,20平方公里,分节水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试验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实验示范区三个板块进行建设。去年三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累积完成投资3.5亿元,基本完成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相继开展了200多个农业品种的试验示范。其中今年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68亿元,共开工建设4大类75个建设项目,主要涉及农业科技试验、现代农业示范、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试验示范区打造成为高值农业的先锋,国内外农业科学家的驿站,院地合作的窗口,肥猪7000头,预计示范区生猪饲养量可达86万口;新建存栏2000头的良种奶牛繁育示范场1个,申报省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个。着力打造优质果蔬基地。今年,全区共落实优质果蔬基地21.6万亩,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发展果蔬基地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7030亩,其中日光温室3672亩,钢架大棚3358亩;新发展高原夏菜面积2万亩,发展优质经济林400亩。
二、取得的成效
1.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加大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示范区建成垄膜沟灌高效农田节水示范面积28.6万亩,完成防洪堤、输水堤治理18.54公里,启动乡村道路建设20.5公里,完成人工造林4000亩,新建绿色通道22公里,启动建设小康住宅示范点60个,农业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围绕“一区三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优质制种、优质畜牧和优质果蔬三大主导产业,建成玉米制种基地56.91万亩、优质蔬菜花卉制种基地3.5万亩,新建果穗烘干线25条;引进肉牛冻精6万支,改良授配母牛2.8万头,开工建设养殖小区26个,发展肉牛养殖大户486户;落实设施农业面积7030亩,落实高原夏菜2万亩,新发展红提葡萄330棚,优质经济林400亩。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3.农业示范水平进一步提升。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采取驻村蹲点、承包项目等方式,新建农业科技示范点
名院校和企业,开展优质玉米种子生产技术、优质蔬菜生产技术、河西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新型节能高效日光温室的研究与示范和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与展示,并通过试验示范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切实发挥示范区在“三农”工作中的综合示范窗口作用,着力提升示范区服务“三农”的能力。
3.注重招商引资,提供资金支持。把招商引资、抓好项目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筛选申报一批有优势的农业项目,多渠道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膨胀融资规模,放大投资效应,为全面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注入活力。
4.坚持典型带动,推进机制创新。创新土地流转、生产运营和农民生活等方式,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