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开发区汇报
关于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县林牧渔业局
县政府:
下面,我将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工作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自去年年底,我县就开始思考、筹备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区工作。今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初步将现代开发区的范围和功能进行了定位。三月初,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我县进行实地调查,共同探讨了如何规划、建设农业开发区,就设计开发区整体规划达成了意向,由南农大按照我县实际对开发区进行规划,开发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为加快开发区建设进程,5月8日县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了我县农业开发区的建设问题,王书记明确提出我县要树立建设农业开发区的决心和信心,按照王书记的指示要求,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了现代农业开发区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顾问,县人大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县四套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指挥,各相关镇和单位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县林牧渔
业局。5月8日下午,指挥部召开了相关镇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县委扩大会议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区的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工作,明确分工,加快推进。一是实地考察议定功能区化。5月9日,县农业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组织县林牧规划、交通、国土等有关单位及睢城镇、梁集镇实地考察和议定核心区位边界,提出功能分区意见。并召开推进会,对细节工作进行再部署。会后,我局按要求,立即组织规划人员和镇村干部到现场进行勘察测量,按照我县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出一个比较具体的核心区路网建设规划和功能区规划。二是对核心区现状调查摸底。由我局牵头,组织国土、规划及睢城镇、梁集镇分四个小组对核心区现状调查摸底。初步摸清了核心区内村庄用地、居住户数和人口,农田利用情况,并提出了拆建安置等意见。在调查摸底工作中,按照指挥部要求,注意工作范围划定,严肃工作纪律,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同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三是广泛征求意见。为统一各部门及镇村同志的认识,在调查摸底的过程中注意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调研区内农民的看法、基层干部的观点、各部门及各级领导特别是省扶贫工作队的意见,增加了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公众认同度。5月14日,县农业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再次召开会议,我局将核心区的规划方案、路网建设、区位划分等情况作了汇报,指挥部领导分别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们根据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将这些材料及时反馈给南京农业大学,同先进的规划理念相结合,提
高了规划的前瞻性,降低综合的配套建设成本。
二、提请常务会研究的事项
(一)开发区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定位问题
一是总体规划区域的位置和产业的定位。总体规划范围:在睢魏路、魏庆路、睢邳路、城北干道所围约8.1万亩土地,54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区,开发区主要包括三大园区,即种养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要在1万亩以上,座落在梁集、魏集、庆安、睢城四个镇境内;在梁集镇高速出口附近规划建设占地500亩左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园;在刘梁路南、虹光路东、老睢魏路西、北外环北范围内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其余部分为高效种养示范园。开发区东南区域的农产品加工区和物流园区与宁江工业区衔接,西南区域的高标准种植区与湿地公园衔接;白塘河沿岸及以东地区,也就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以观光农业项目为主。二是核心区规划位置和产业定位。规划范围:环城北路以北、虹光路以东、刘梁路以南、庆安干渠以西,约6.5平方公里,10000亩土地,核心区内总户数1804户,人口7418人。核心区主要包括:研发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物流区、种苗(种子)区、高标准种植区。三是启动区规划。拟将核心区内付楼大沟以南的约4000亩区域既作为研发区和农产品加工区,又作为建设启动区。
(二)核心区路网规划的问题
核心区路网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提出的,与城区道路规划基本一致,与宁江工业园道路规划协调一致,符合现代农业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其中,核心区内纬一路和经三路、纬二路南段和经四路中段,建议县政府尽快纳入城市道路总体修建计划并尽快实施,以便尽快修正产业发展规划和方便项目进驻。
(三)调整土地使用性质问题
核心区总面积约10000亩,包括睢城镇约4300亩、梁集镇约5800亩,其中:基本农田约7000亩、公共用地(包括道路、学校、一般农用地)1000亩、村庄用地2000亩左右。核心区的土地需要重新按用地规划进行修编,种养示范工程区内可能用于养殖项目的基本农田应调整为一般农用地。在土地性质未调整之前,建议:一是将各种建设项目用地申报为一般农业用地,先租后征。二是从今年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划拔50亩用于建设加工区、建设新农村和研发区,三是将核心区涉及的5个自然村,2000户人口全部纳入今年新农村建设计划,启动区内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拆建和安置。
第二篇:在全县现代农业推进会上的汇报
在全县现代农业推进会上的汇报
玫瑰镇副镇长 闫立宝
(2012年7月)
今年以来,玫瑰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积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充分利用玫瑰、蔬菜、畜牧等特色优势农业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方式,不断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镇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家(平玫、天卉、惠农、九州、康宇、贸珍、华源、仁和、昀峰)。二是辐射带动力逐步增强。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5000户,安置农村劳动力1200多人。同时在生产经营中,实行 “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不仅发展态势好,而且带动力强,其中6家玫瑰深加工企业均与当地花农达成了玫瑰花收购意向,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共同体,确保了农户利益。三是产品知名度明显提升。我镇农产品加工已经涵盖了玫瑰花、林果、蔬菜、畜产等系列品种,涌现了一大批叫得响的品牌。如九州、惠农、平玫、华源等品牌,多次荣获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称号,我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明显提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二、合作组织推动,完善服务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努力,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2011年年底,我镇成立协会、合作社50家,吸收会员760人,带动农户达1800户以上,生产经营涉及养殖、种植、苗木、农机等多个品种,其中新源食用菌、绿旺蔬菜两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县级规范化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方面,一是着力提升现有合作组织的组织引导能力。按照“扶持不包办,指导不干预”的原则,帮助指导各协会、合作社完善了章程、健全了制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增强了服务功能、市场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壮大了自身势力。二是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新组织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积极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采取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使农户得到更多实惠。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协会或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三、土地流转拉动,丰富经营方式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抓工业的思路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的组织和生产经营模式,以此促进土地的规模流转。截止到目前,全镇共有3006亩土地发生流转,其中用于玫瑰花加工118亩、养殖业362亩、玫瑰花基地306亩、发展旅游业680亩、种植业1500亩。通过土地流转推了动现代农业向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一是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后,大部分用于玫瑰花、蔬菜、林果等优势产业,推动了适 度规模经营。在今年的玫瑰产业发展中,张庄、南石峡村农户采取互换、返租倒包的方式,建设了6个玫瑰花苗木培育基地和百亩玫瑰花示范种植加工基地;丁口村通过土地流转,新发展大棚杏 20 亩、大棚桃 93 亩。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田能手,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站东村郭召峰采取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租得210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殖全稞玉米,直接将产出送到本村的奶牛养殖厂,实现产值 23.5万元;庞口村引进的燕衔泥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生产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推动了劳务经济发展。我们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2011年,全镇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203人,实现劳务收入4638 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发展方向
我镇现代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村干部和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二是缺少更多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参与带动;三是农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较低;四是农业基础比较设施薄弱;五是因农民恋土情节较重,造成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结合玫瑰实际,下一步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现代农业:
1、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东花、西菜、南果”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利用上级扶贫项目扶持,增加1000亩玫瑰花种植面积。同时,做好中华玫瑰农耕文化园规划建设,打造特色景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南部丘陵地带,大力实施退耕 还果工程,栽植核桃、樱桃、水蜜桃等干鲜果1700亩;在西部李塘、丁口等村大力实施设施蔬菜规模扩张工程,重点发展冬暖式温室、日光大棚栽培,抓好反季节、多品种生产,发展区域化、特色化种植,形成镇域特色,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健全产销一体化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充分发挥出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农户的作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让农民得到实惠。同时,要依托现有农产品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入股等,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用他们先进的生产设备、销售网络、市场,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努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投资3700万元启动外山洼高标准农田项目,对灌区水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加1.6万亩灌溉面积。投资2700万元实施站西洼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对13个村的2万余亩土地进行田林路渠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速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农业发展。以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坚持“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规范流转,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订单农业,投资开发性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第三篇: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推荐]
近年来,常德*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现有规模以上种养大户2180户(经营耕地50亩以上、山林100亩以上、水面50亩以上,养猪出栏100头以上、禽5000羽以上,加工或服务产值100万元以上),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pipad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