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时间:2019-05-12 19:0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一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同时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应以科学化为核心,以商品化为特征,以集约化为方向,以产业化为目标。

(一)适度集中土地规模

一是应制定灵活的土地政策。首先,加强征地管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界定公益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同时要通过法律法规、合同约定、宣传解释等途径。解除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能够按照流转协议或合同按期收回承包权:其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给被征土地农民的公平、合理的补偿办法。提高每亩征地补偿标准,获取应有的流转费,得到土地被征后应得的补助费,享受“土保”等其他有关权益;最后,明确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责任,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统筹保障体系。

二是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转主要以季节性、兼业转移为主,这种转移无法解决土地的规模经营问题,只有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换。只有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才能加快城镇化进程。所以说,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和工业化进程,形成吸纳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巨大“磁场”。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能力,鼓励部分农民自愿离开土地,摆脱土地束缚。

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土地规模的适度集中可采取多种流转模式。其一,租赁开发型。以租赁协议、合同的方式把土地经营权租赁给其他农户或经营单位从事绿色经济开发,农户收取一定租金;同时,原土地承包者还可以在新租赁的业主单位务工,获取劳务收入。其二,股份合作型在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按照利益均等、按股分红的原则,将承包权入股,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化,使集体土地的权益以价值形式得以实现。其三,买断经营型。主要是对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四荒”资源和集体低产林果园等公开拍卖,将土地使用权拍卖给经营者,使其获得长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感和权属感。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和优化组合。其四,户际联营型。农户间出于共同发展和利益需要,自愿以特色产品为主导建立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四是建立中介组织。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是现阶段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要抓紧研究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参与经营性活动。同时,加强理论探讨,尽快明确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合法地位,取得法人资格,以确定其参与组织活动的合法性,促进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一批规模大、势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首先,采取“四个一批”,壮大龙头企业。其一是扶持壮大一批。把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选择有一定知名度企业加以扶持,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脊梁。其二是嫁接改造一批。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对经营一般,但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其尽快壮大起来。其三是开放引进一批。主要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其四是大力发展一批。主要是创造条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吸引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其次,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龙头企业应用“公司+基地”或农户的组织群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集约化经营,从而建立农副产品生产、深加工和市场销售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关系。龙头企业还应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工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同时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要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再次,协调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用法律形式明确和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最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龙头”企业家队伍。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只要能壮大发展企业,发展经济,就要以优厚的待遇大胆引进其他行业优秀人才参与农业企业经营。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农民企业家进行提高其素质的培训,把培养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的企业家队伍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应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着力搞好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强调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新提高。其次,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搞好标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订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最后。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着力开展经营活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明晰产权关系,使社员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体观,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实体化的市场主体。

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念和行为。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建立相应的农业支撑体系。如科研、教学、农技推广、培训与生产者相结合的人才网络体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创新和生产推广相结合的应用体系,农产品生产监测监管体系,人才培养与使用。劳动者职业培训与素质教育等。其次,制定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性等资源和环保方面标准。这些标准,既包括产品本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相邻地区以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影响。最后,围绕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立足于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如光照时间、风雪冰冻期,以及自然灾害的实际,加强设施农业的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环境控制及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科技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集约农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依靠生物技术的突破,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精耕细作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

二是循环农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建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目前,主要是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积极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杆气化,团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以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它最大优势就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简单地说,就是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型经济模式。

三是设施农业。采用现代工程技术、电子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改变局部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改变目前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方向,这主要是我们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来调节生物体生长和储藏运输环境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如蔬菜、动物、花卉、食用菌等进行工厂化生产,温室及畜舍的补光、加温、通风、微滴灌,以及贮运中运用空调、冷藏设备等。

四是精准农业。运用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系统(RS)等先进技术,进行定时、定位、定量地实施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程序。对主要优势农作物土地精确定位。如法国、德国等国运用3S技术,按肥力轻重程度确定播种量和施肥量,可节约10%肥料和23%的农药。依据精量播种,每公顷可节省25%的种子。

五是特色农业。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或者创造条件,以一定的资源为依托,以建立农业为主导,产业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适时调整农业机构,通过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使产品在数量、规格、规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同时,瞄准国际市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国内和国际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首先。改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名、特、优、稀产品的开发与发展;其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嫁接改造落地生根,形成新产品,填补空白;最后,对原有的农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使其品质上档次、功能升级,形成新产品来占领市场。

六是生态农业。即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最大优势是在于避免了现代石油农业对石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资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土壤,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我国目前的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秸杆作饲料养猪,猪粪养蛆喂鸭、鸡,禽粪施农作物等。同时,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原理,实施腐殖肥和物理及生物驱虫技术,生产品质好、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农产品。

七是观光农业。它主要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起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趣味性劳动、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融直接效益与长远效益、观光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具体是利用地域优势和现代科技手段,建造生态园、科技园、展览园或园艺园,集科研场所、种苗培育、展览展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模式。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统一起来,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方向,选择最具优势的发展模式。

(四)注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一是提高现有农业劳动者素质。首先,选准培训对象。目前,我国农村已拥有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农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容易接受现代科学技术,再培训成本较低,示范效应强,有以下三种对象:第一。农民技术员、科技户、专业户。他们可以直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示范农业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化,起到以点带面、以一带百的巨大作用。第二,农村初高中毕业回乡的青年农民。他们年轻,且有一定文化,同时非常欠缺农业生产和科技知识,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信息知识需求迫切,求知欲望和接受能力强。第三,农村干部。他们是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人,其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带领大伙奔小康。其次,拟定培训模式。培训模式应因人而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就地培训,异地培训,远程培训,其他培训等方式。培训内容要顾及到当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对整个农民群体提出统一的要求,对不同的农民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标准。无论哪个地区,同一层次的农民经过培训必须达到统一的要求。据此设置的培训内容应该是统一的,一致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要实事求是地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内容设置。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二是从源头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首先,抓好农业高等教育。农业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和发挥农业院校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领头羊”作用,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方面的作用。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培养拔尖人才,研究高端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农业、农村、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研究中国农村的实际问题,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转换和应用。其次,抓好农技人员的职业教育。要鼓励更多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农业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不仅与教育、科研、推广和农业经营紧密相关,而且可根据学员的具体要求开设新课程。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与发展的需要。最后,尽快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和环境,积极向农村引进人才。政府部门应在财力和政策上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和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才到农村开发创业,对以各种形式到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予以补助,努力改善农业技术人才的创业环境。同时,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条件,把招商引资与招贤引智结合起来,努力把城市工商企业和城市人才吸引到农业领域中来,把城市人才尽可能多的吸引到农村来。做到真正把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现代农业当前面临的基本形势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有一个准确的估价和清醒的认识。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时期。

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3%下降到3.8%,并呈继续下降的趋势。农业比重越小,表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更强。农业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的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转为既要兼顾生产,又要兼顾生态;既要满足数量,又要保证质量;既要抓好生产,更要提高竞争力,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突出。同时,农业比重降低,但农业所承载的劳力比重仍居高不下,高达48%,农业承受的压力更大;农业比重越小,越容易产生忽视农业、放松农业的倾向,农业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大。

二是农业产业正处于优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必先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水平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只有800多元,还不足城市居民的1/3,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短期内难以替代,农民的兼业现象就不会有根本转变,土地流转速度也不能加快推进。这种兼业化的小规模生产与农业产业升级所要求的规模化、专业化形成矛盾。

三是农村社会结构正处于加速变动的关键时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从农村来看,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口向城镇加速聚集,务农劳动力呈现低文化、老龄化、女性化特点。这种现象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它有利于农民增收,扩大内需。但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生矛盾。

四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正处于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社保网络、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城市文明正向农村延伸普及,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已成为基本趋势。但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生产要素严重弱化。凡是农业发展的重镇,都是财政穷镇。农民信贷渠道单一,筹资困难,又通过到城市就医、就业、买房、上学,使得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城市,失血严重,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五是农村社会矛盾正处于进一步凸显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长期积累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将会集中爆发,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潜在问题日益显性化。如土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补偿等,引发大量矛盾和问题。尤其近期出现的食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在时隔10年以后,又重新强调农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这虽然给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但给农业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工作的主题,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全面提升,是对传统农业质的跨越。从淄博情况看,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是:

1.突出重点,积极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发展现代农业是包括农业产业、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市场和现代农业主体等六个方面。这六项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但六个体系不能起头并进,应分出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从淄博市的情况看,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优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集中抓好100万亩粮食、75万亩蔬菜、60万亩林果、20万亩棉花和150个畜牧养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壮大优势产业。二是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集中培植100家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市级龙头企业和1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三是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资源整合、订单服务”原则,在全市建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村设立农技员,构筑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2.集中力量,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着力解决基地小而散的问题,在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上突破。发挥现有产业特色优势,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发展规模、标准化上下功夫,把优势产业、有竞争力的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解决生产和市场脱节问题,在发展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依托林果、蔬菜、中药材和园艺苗木等优势产业,对现有龙头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引导工商企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集中扶植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着力解决服务缺位的问题,在建立农业订单服务体系上实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改革第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第二个是产业化,解决产销对接问题;第三个突破点很可能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当用市场化的办法搞好农户“订单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和供给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农产品

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在发展品牌农业上实现突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从技术、规模抓起,按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标准,通过农民培训工程,普及到每个农民,逐步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支柱产业。

3.强化措施,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一是抓项目。把现代农业建设细化为具体项目,上下凝神聚力,不变调,不松劲,一个一个地去突破,连续不断地抓下去,实现以工程带项目,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开发,以开发提档次。二是抓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创新发展思路,又要创新工作机制,尤其要研究落实好工作责任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抓好难题攻关,通过健全完善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抓投入。在加大“三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争取增加农业项目投入,增加农业部门掌控的投入。同时,认真研究金融政策,通过银企联合、银农联合等方式,增加农业信贷投入。

4.培育组织载体,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动起来,更要把农民联合起来。当前,农民的组织载体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乡镇政府和村两委行政组织,在推动农业发展能力上正逐步弱化。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就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承担乡村行政组织生产经营的功能,避免形成真空。同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职能,既要靠领导重视,又要靠行政手段,更要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目前,农业部门承担着90多部法律法规的执法责任,农业部门长期抓生产多、抓执法少,执法力量薄弱,依法护农、依法治农、依法强农的意识亟待加强。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农业执法条件和手段,依靠法律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三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转移支付

论文内容摘要:应结合本地实际,从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入手,依靠科技提高人才素质,在实行土地集约化的同时,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并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以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它从对农作物的施肥到灌溉,以及对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都体现了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土壤肥力保护,以及具有高效、低投入和对资源环境最少负面影响的特点。最后,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能进一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最大程度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所谓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实质是通过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传统农业变为新型农业的过程。因此现代农业的核心应是科学化,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发展目标是产业化。因为现代农业首先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进而使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其次,现代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达到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

发展现代农业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匮乏,要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转变经济方式,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并以“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为战略重点,要不断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发、选育、引进,并不断扩大良种覆盖率。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扭转粮食总产量虽逐年增加,但增幅越来越小;单产虽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的局面。同时,要加大对农用种子、化肥、农机具以及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因农资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而减少农民收入的现象,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

(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它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发展生产首先要发展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装备农业,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不断夯实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农民收入提高了,还可以开辟更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以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便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持久繁荣。因此,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达到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使农民实现多环节增收,进而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不断增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还能生产出更多符合人们需要的农产品,在满足国内农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大程度地提高农民收入,以此激发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种粮积极性。此外,还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试行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四)发展现代农业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活动,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性最大的物质生产部门,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07年,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另外,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可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以及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地,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有利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加快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也有利于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搞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应围绕主导产品,构建产业之间相互依存、产品和中间产品及废弃物交换利用的产业循环体系,建立一个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应从思想上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充分调动其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对农户投入资金和劳力而兴建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并运用税收、补助、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在法律、法规指导下积极开展资源开发和进行资源有效保护的意识。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在因素和关键。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我国人多地少,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有限,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客观上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从业层次的提高,应积极开展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有条件的地区要鼓励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种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资金返乡创业。在创业过程中,采取扶持政策使其逐步成为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

(三)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并提高征地的透明度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土地集约使用,以降低农民种地成本,达到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的目的。随着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原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既有利于稳定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应尽快建立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用地听证制度,提高用地透明度,有效制约乱占耕地现象的发生,在征用土地时,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以及今后的生活来源等问题,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否则,土地集约使用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人口承载力与农村人口压力之间的矛盾。当前,无论是农村土地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都无法得到有效扩大,从而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只有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才能降低农村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才能提高农村的规模经济效益,稳定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首先应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现实需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从实际出发,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积极承接城市产业链的延伸,为城市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进行配套生产,大力发展联系城乡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以此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后,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制度保障,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要从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出发,广辟外出务工经商渠道,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协调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的关系,并在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子女上学政策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不断提高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

(五)积极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减少,农村信用社也存在商业化倾向。应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保证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需要。一是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改革。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改进授权授信机制,在风险可控、法律要素齐全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努力增加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信贷资金。二是大力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农民成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并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严厉打击高利贷。三是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和信用担保制度。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特定品种入手,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办法和范围,加大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扩大投保范围。同时,还要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并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路子,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于农村担保领域,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敏,金霞.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经济问题探索,2008(4)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理论前沿,2007(1)

3.吴海峰.粮食生产大县稳定增产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经济要参,2008(62)

4.刘兆征.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8(10)

5.秦元芳,吴昊.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创新.经济问题探索,2008.9

6.王雪峰.当前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对策建议.经济要参,2009(36)

7.胡映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农业经济导刊,2006(9)

8.鞠正江,孔祥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经济导刊,2006(10)

9.刘兆征.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8.10

10.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经济要参,2008(62)

第四篇:关于贫困山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

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再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山区贫困县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地区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群众为依靠、以规模为基础、以效益为核心发展特色产

业,走特色产业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一、因地因时,突出特色,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主导产业

特色型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一个“特”字,因为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规定性模式。培育、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应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目前,贫困山区县在抓特色产业建设时存在“跟风”效仿,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结果一个县有七、八个主导产业,个别乡镇也有三、四个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为此,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突出当地的特色,把握好规模、市场、效益、品牌四个标准,因时因地、实事求是地大胆扬弃,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特色产业,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如永顺县就要充分利用“长官、王村柑橘出口基地”,“湘西州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全国第一个莓茶原产地保护县”的优势,加大对农产品尤其是松柏生态香米、溪洲莓茶精深加工的研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柑橘、猕猴桃、优质米产业发展。经过筛选确定的特色产业项目,要制定好具体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准确地定位,按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做到“精、准、新”,集中抓好2-3个产业或产品,齐心协力地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具有优势的特色基地,及时认真地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能处处点火,处处冒烟、做到规划一个、实施一个、完善一个、贮备一个,保证产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要搞好引进试验,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与特色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愿意,适度发展,不搞命令式、一刀切,更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全盘上马,一哄而起。

三、扶持企业,建好基地,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要依托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一是企业产品定位要“准一点”。产品要农民能生产,适宜本地条件,企业能加工,有市场,由抓生产转向抓加工、保鲜、销售,帮助企业创建品牌,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并从政策、信息多方面给予扶持,尽快显现“龙头”优势。二是基地建设技术含量“高一点”。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进农业标准化,像生产工业品那样按标准组织生产,向降耗增效、绿色环保发展。三是产业化模式要“新一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如目前的公司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都有较好的产业带动效果,应该大力扶持培育,使农村专业协会和中介流通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四、加大投入,精心培育,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线长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贫困山区县特色产业做不大,一个重要的症结在于基础薄弱,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一是要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完善农业保险,防范农业风险。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保险融入社会化保险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探索产业发展基金的储备及应用机制,努力提高农业抵御市场、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三是稳定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新型农民培训范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打造品牌,提升档次,着力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

特色产业的竞争力要通过企业实现,而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产品之争、质量之争和品牌之争。品牌是企业的招牌、产品的名片,是构筑特色产业的基础。就永顺县而言,一是加强推进品

牌战略的组织领导,加强宏观指导、政策扶持,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格局。二是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努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强势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对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健全市场体系,发展物流产业。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

关于贫困山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

第五篇: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文章标题: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最近,全区干部职工都在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活动。通过深入学习“共建共享”的重要讲话精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建共享”,必须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而农业经

济则是基础中的基础。xiexiebang.com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则不会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稳固之基。坚持共建共享讲话精神,对于建设阎良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阎良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航空基地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天,我在这里谈谈我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讲话精神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批评意见。

一、在坚持共建共享讲话精神指导下,正确认识阎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几年来,我区农业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在这几年的农业发展中,我们坚持用转变、拓展与提升战略,先后实施了农业的“1125”、两河三路产业带、“5个10”和今年的“6825”工程,使我区的农业迈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绿色无公害化的发展之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阎关路为主的甜瓜、以郭靳路为主的蔬菜、两河一塬为主的优质杂果、以东部两镇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的农业产业集群,和以甜瓜套种棉花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以“瓜、菜、奶、果、棉”为主的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使全区目前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甜瓜(西瓜)面积达到5.5万亩,奶牛存栏量达到1.5万头。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量连续四年处在全市13区县的前列。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还依然没有摆脱其为弱势产业的地位,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二是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大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不足;三是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四是在市场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模式不够完善,相对滞后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五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些都是制约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也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只有建设好现代农业、发展好现代农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才能很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二、坚持用共建共享的讲话精神,着力解决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就我区现代农业发展而言,要坚持以市场和以共建共享为指导,大力实施农业“6825”工程。在6个产业带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一批带动力强、受益面广、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项目带动农产品优质基地、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推进特色块状农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规模和质量档次,努力把我区农业建设成渭北地区农产品生产的示范地、集散地,加工地,成为西安市农业的特色板块产业。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同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做好科研成果、技术优势的共享,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市科研机构联系合作,依托已建立的30多个甜瓜、蔬菜示范实验园区和基地,努力解决好农民渴求解决的种子种苗,节水、节肥,种养设施栽培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技术和农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在阎关瓜果产业带、新兴蔬菜产业带、郭靳路蔬菜产业带、西域高速路果蔬产业带和关中环线107省道经济产业带等6个产业带内,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实施范围,努力在品种优质化、种养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管理科学化上有新的突破,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做好产业带中的园区示范建设、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努力使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此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2)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指导,努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在培育新型农民上,要按照“政府主导组织,多元主体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市场辐射调节”的办法,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抓手,充分依托农村科技文化大院,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会的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出农技

110、电子农务和远程网络视频教学的“多位一体”的技术服务模式,积

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搭建好市场信息平台。鼓励有一定资金和市场经济头脑,热爱农业的人领办农业合作社,努力使这一组织成为引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积极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也使更多地农民成为农业作务技术水平强,有农业发展眼光,敢闯经济市场,为农民群众服务意识强的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3)、做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拓展信息网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同科技局、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和广电企业合作,在健全巩固和拓展全区现有农业电子农务、农技110和农村30各基层信息服务点等信息网络的同时,进一步外延西宁、武汉、南昌、上海等20个外地市场信息点,扩大农业信网络的覆盖面和联系范围,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依托全区19个协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区农产品销售的经纪人队伍,规范和优化我区农产品售销环境,促进农产品的售销,积极解决好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到区外搞种植,拓展农业新的发展空间,弥补资源的不足,创造新的发展天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扶强企、育新企”的方针,大力扶持发展佰耀、亚宏、晶晶、航城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营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引导生产、联接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提升现有的新兴蔬菜协会、关山甜瓜协会、北屯奶牛协会等协会的服务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协会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引导和规范西禹高速果蔬产业带、107省道产业带等农业用地的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5)加大农村和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绿化工作,配合有关单位部门村庄的绿化美化,利用农村实施沼气能源建设工程,做好畜禽粪便的净化处理,积极推广畜禽健康清洁养殖,有效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和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利用综合开发项目,做好农业生产的水渠、生产道路和产田改良;三是要按照绿色生态和质量安全的理念,积极做好我区5.0万亩农产品基地的认证和建设工作,积极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促进清洁生产,减轻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建设优美的生活环境,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

二〇〇七年五月九日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下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周顺增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集约农业,要求生产资料、科学技术、金融资本、农业装备的集中使用和有效管理,藉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年来,唐海县抢抓曹......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南县发改委 钟泽灵 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大战略举措.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xiexiebang推荐)

    文章标题: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最近,全区干部职工都在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学......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 陈世贵 各位领导: 根据大会安排,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曲靖市近年来积极发展......

    寻乌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大全五篇)

    寻乌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寻乌县果业局 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寻乌地处东江源头,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国土面积2312平方公里,全县有15个乡镇,172个村民委......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依靠科技创新手段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益阳市科技局 洪照光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下足,农民富则国家强。依靠科技创新手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

    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推荐]

    近年来,常德*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现有规模以上种养大户2180户(经营耕地50亩以上、山林100亩以上、水面50亩以上,养猪出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