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情况调研组
第29期
2011年8月19日
【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情况调研组一行到高新区调研考察】 2011年8月17日-18日,益阳市银监分局局长李孝辉率市中国银行、市工商银行、市农业银行、市建设银行、市农业发展银行和市银监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情况调研组到高新区进行为期2天的调研考察。工委、管委会领导胡康平、盛建农、付振南、周爱益、卜永强,区属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考察。
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了高新区和高新区东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介绍,重点调研考察了益华水产、汇盛科技、惠同新材料、艾迪奥、益晟、云马华盛、道和汽配等企业,并与益华水产、国晶硅业、宏达研磨、金能新材等企业代表就企业融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各银行负责人分别就各银行的政策和业务特色对高新区及入区企业的筹融资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纷纷表示以后将想方设法支持高新区及高新区东部新区发展。
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情况调研组组长、市银监分局局长李孝辉表示,通过这次调研考察,大家对高新区及高新区东部新区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和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各大银行对高新区发展的信心。各大银行益阳分行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接,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机制,努力实现政府、企业与银行的三赢局面。
管委会主任胡康平在座谈会上指出,此次调研活动搭建起了银行、政府和企业之间对接的良好平台。下阶段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及资产经营总公司董事会将专门组织研究市银监局和各银行所提出的建议,建立健全与银行的信息沟通长效机制,完善高 新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以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新的起点,全面推进高新区及高新区东部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报: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副秘书长,市直相关单位,工委、管委会领导 发:区属各部门、单位,驻区各单位,区内相关企业
(共印100份)
第二篇: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督查调研组
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督查调研组
宁武督查调研日程安排
下午13:00顿村出发
14:45凤凰镇刘家园移民新村调研
15:30德盛六楼会议室召开汇报会
16:40宁煤集团煤矸石砖厂调研
会议议程:
时间:下午3:30
主 持 人:任书记
参会人员:
1、省调研组:刘昆明(省扶贫办主任)、吕占川(省扶贫办副巡视员)、翟振新(省统计局副局长)、李文选(省统计局核算处副处长)、李永章(省统计局检测中心调研员)、李武军(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杜姗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副主任科员)
2、市陪同人员:王士桦(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云飞(市政府副秘书长)、梁晓东(市扶贫办主任)、高毅(市统计局局长)、边琳(王市长秘书)、张富民(市政府秘书三科科长)、檀晓东(市政府秘书三科)
3、县参会人员:任书记、边县长、任县长、刘县长、田县长,1
监察、林业、水利、财政、扶贫、统计、农委、畜牧、煤炭、发改、项目、综改、旅游、住建、国土、经信、农调队、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宁煤负责人
4、电视台、新闻办、网站
议程:
1、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士桦介绍参加汇报会的省、市领导及人员;
2、省县域经济督察调研组组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昆明就督查调研活动的有关情况和工作要求进行安排;
3、边县长汇报宁武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4、省县域经济督察调研组组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昆明作重要讲话。
第三篇:浅谈劳务经济发展亟待金融服务支持
****盟**寺旗作为全盟的人口大旗,劳动力资源丰富,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农牧区劳动力资源,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不仅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寺旗农牧区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步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对整个农牧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全旗累计转移
农牧区人口4.9万人,转移劳动力带来的收入37000万元。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转移去向和行业呈现多元化。从转移去向看,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区外省市的占54%,到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区内盟市的占17%,到锡林浩特、二连浩特、东乌旗、乌拉盖开发区等盟内旗县市的占29%;从转移行业看,转移到建筑业的占36%,转移到餐饮服务业的占11%,到工厂打工的占14%,转移到运输、修理等其它产业的占39%。转移去向和行业呈现多元化。
(二)年龄和文化程度均较为集中。从转移的年龄结构看,大部分集中在26-50岁之间;从转移的文化程度看,95%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小,由于缺少一技之长,转移农牧民大多集中在“体能型、高危型”行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风险较大的工种。
(三)劳务收入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一些自然条件和区位较差、二三产业发展困难的地区,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太旗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60%,2007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有35%来自劳务输出,外出务工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四)对外输出人员多,回乡创业人员少。从调查情况看,由于创业环境不够宽松,当地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以及外出务工者自身素质不适应和认识上存在误区,缺乏资金等等,形成外出打工人员多,回乡创业的人员少。
(五)劳务输出由季节性外出逐步转向常年输出。以前农牧民都喜欢闲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务农,打工收入作为家庭的辅助性收入。近年来,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实行退耕还林之后,加剧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产生,在劳务输出经济的推动下,许多农牧民干脆将家里的农田、草场转包、转让、租赁给他人经营,外出打工挣钱。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有些人还学习并掌握了一技之长,返乡后自主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劳务经济,金融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统计,2005~2007年,太旗金融机构为外出务工农牧民提供路费、生活费等相关贷款分别为75万元、82万元、98万元,支持人数分别占当年外出务工人数的8%、9%、11%;为外出务工农牧民办理汇兑结算业务将近4000笔,金额分别为750万元、800万元、900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劳务经济发展的要求看,金融服务中还存在意识不强、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结算渠道不畅等问题,应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错误认识,提升服务理念。金融部门要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克服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的错误认识,结合自身改革,针对金融现代化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认真搞好服务定位,营造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金融需求。一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现业务操作电子化、网络化。二要大力推广银行卡等新产品服务,为农牧民汇款和异地存取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服务,避免农牧民携带现金出现的各种风险。三要创新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开发银行卡诸如代发农牧民工资业务、代理工伤保险业务、代理医疗保险相关金融服务业务等。
(三)改善农牧区结算环境,方便资金汇划。一是在现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基础上统筹调整网点布局,消除农信社或邮政储蓄网点在农牧区分布的“盲区”。二是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结算系统,方便农牧民存取款。三是适当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对农牧民实行免收银行卡业务工本费和年费,适当降低银行卡异地存取款业务费率,下调收费封顶标准,推广农牧民特色服务银行卡,以有效减轻农牧民用卡消费的负担。
(四)加大信贷支持劳务经济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对农牧民贷款的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将劳务输出贷款发放与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信用担保贷款结合起来,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抵押贷款以及其它担保方式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为农牧民提供打工创业、路费、生活费等启动资金贷款,支持农牧民进城务工或经商创业。二是激励农信社发放农民工劳务输出贷款的积极性,正确处理放贷与风险的关系。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当前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贷款支持劳务输出者成功的示范效应,扩大劳务输出的贷
第四篇:创新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投稿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随着金融机构的逐渐增加,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提高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已成为当前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就是要吸引客户群体,而吸引客户最重要的就是金融机构所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金融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要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就要不断的创新金融服务手段。
从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实践来看,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需求,客观上也要求农村信用社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和速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而目前制约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除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基础较差、人才缺乏等原因外,还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政策不配套等多方面因素。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以创新意识的培育为先导,以体制为保障,以机制为动力,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才能取得成效。要始终坚持在保证资金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拓展业务,寻求新的突破点。
首先是培育创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一是上级机构高度重视业务创新工作,将“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建立了网站论坛、OA系统等沟通平台,鼓励各级信用社依托自身的优势,以创新、求变为突破口,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锐意改
革、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业务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二是开展方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兴趣,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发展员工的创新能力,训练员工的创新技能,为培育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及时总结创新经验,宣传推广创新典型,营造一个“争先创新”的氛围。
完善科技手段,为业务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支付结算体系的建设,这几年来,我们省农村信用社相继建成并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农民工卡特色服务等,在全省通存通兑的基础上,接入全国农信银系统,实现了全国农村信用社的通存通兑,实现了资金跨地区、跨系统实时达账,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方便。积极推进银行卡系统建设,发行了全省统一品牌银行卡——金农卡,为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并在乡镇增设多处ATM机,为客户解决了时间上的问题。目前,我们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初步实现了业务处理现代化、服务手段自动化、结算渠道多样化,为业务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以市场为导向,主动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一是在研究和分析农村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单一功能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研发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如,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户联保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公职人员担保贷款、仓储质押贷款、机械设备抵押贷款、社团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一系列“农家乐”“商家乐”“成长金桥”等贷款,让客户自主选择适合自
己的贷款品种,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实惠,我们金融机构得到实惠,因此金融产品创新要不断的推进,来顺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一是要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传统服务。要巩固传统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传统服务的功能。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低成本、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新业务,优化整合工作岗位和流程,推进金融服务技术、制度、产品以及服务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向社会提供更完善、更全面、更有效的金融服务。二是要在金融服务创新中注重风险防范和控制。这是对金融服务创新的基本要求。要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排查和监控制度,认真落实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保证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安全有序,要学习现代金融服务的相关准则,推进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规范金融服务市场行为。三是要在金融服务创新中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金融服务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创新中,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广新理念,完善新的服务方式,使用新的服务产品,努力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要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不断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改进金融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杨湾信用社余燕
第五篇:1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练习
1.金融深化----a.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一种相互制约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
状态
2.金融抑制----b.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
及其变化过程。
3.金融相关率----c.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
4.货币化率----d.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二、单项选择
1.经济发展对金融起()作用。
A.一定的B.决定性
C.不确定D.推动
2.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状态。
A.良性循环B.恶性循环
C.无序D.频繁变动
3.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D.黄金市场
4.“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麦金农和肖
C.凯恩斯和托宾D.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5.“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D.金融与经济发展
三、判断并改错
1.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3.金融在整体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为,它可以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
4.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逐步转变为金融经济。
5.一般地,金融结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四、简答
为什么要消除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