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时间:2019-05-14 04:4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第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摘要

本论文阐述了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分析了道路病害产生的原因。并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类型、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就如何减少沥青路面病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最常见的裂缝、路面推移、泛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病害,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目录

摘要............................................................................................................................................1 目录............................................................................................................................................2 1.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1 1.1 横向裂缝.....................................................................................................................1 1.2 纵向裂缝.....................................................................................................................1 1.3 龟裂.............................................................................................................................2 1.4 水破坏.........................................................................................................................3 1.5麻面和松散..................................................................................................................3 1.6 泛油.............................................................................................................................3 1.7 沉陷.............................................................................................................................4 1.8 路面推移.....................................................................................................................4 1.9 冻胀翻浆.....................................................................................................................5 2.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预防措施...........................................................................................7 2.1横向裂缝预防措施......................................................................................................7 2.2纵向裂缝预防措施......................................................................................................7 2.3防治水破坏发生的措施..............................................................................................8 2.4有效预防松散现象产生的措施..................................................................................8 2.5泛油现象的防治..........................................................................................................8 2.6有效防治推移、拥包、波浪等病害措施..................................................................9 3.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措施.............................................................................11 3.1横向裂缝的处理措施................................................................................................11 3.2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11 3.3麻面与松散的处治方法............................................................................................11 3.4泛油的处治方法........................................................................................................12 3.5拥包的处治措施........................................................................................................12 3.6波浪与搓板的处治方法............................................................................................13 3.7沉陷的处治措施........................................................................................................13 3.8冻胀翻浆的处治措施................................................................................................14 4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1.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走向与路线中线基本垂直,线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幅路面,有的路面部分开裂。具体原因如下:

1)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以及高温稳定性达不到设计或规范要求,不能满足本地区气候条件下对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指标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低温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横向裂缝。

2)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紧密,接缝线位臵沥青路面薄弱带,受季节性温度变化,路面缩胀过程中沿接缝位臵产生横向裂缝。

3)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台背回填没有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台背回填部位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台背下沉,导致台背回填和路基连接线部位路面产生横向裂缝,台背的不均匀沉降也可能导致台背范围内路面出现横向裂缝。

4)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通过沥青面层的横向裂缝形式表现出来。

5)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产生裂缝。

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走向基本与路线走向基本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其类型、成因如下: 1)路基填筑未压实,路线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基产生不均匀的沉陷,路面在外荷载的作用下,随路基沉降缝开裂。这种类型的裂缝,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后,随着路基沉降的收敛,裂缝发育会逐渐收敛。此型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处理完成后,应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修补处,存在裂隙继续发育,应继续及时修补。

2)路基排水设施不完善以及路基底部毛细水上升,使得冬季时分发生冻胀开裂,春季气温回暖后,冻胀溶化,冻胀部分路基失稳,在外荷以及自重作用下,裂缝继续发展扩大。同时,路基填筑采用了有害的吸水膨胀性土也可能造成路面受拉开裂,形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裂缝。这种类型的裂缝,从路面表面上对其进行处理,意义不大,修补完毕后,来年仍可能继续循环胀裂。对于小范围的此类胀裂,可以通过改善排水设施,路基注入化学、水泥浆液隔断毛细水和加固,路面补缝综合法进行处理,但对于大面积的开裂,就应该对路基路面进行彻底翻修,路基底部换填砂砾,隔断毛细水上升。

3)路线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设计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纵向连接不紧密,或者加宽部分路基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从而造成加宽部分与原路基路面之间产生错层,或加宽部分发生沉降, 产生纵向裂缝。

4)路基外侧边坡失稳,发生滑坡,造成路面纵向开裂。此类裂缝的处理方案应该建立在边坡位移观测数据的基础之上,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如果监测发现路基边坡仍在位移中,首先应该立即处理路基边坡,可以考虑采用降低边坡坡度,或采用挡土墙、锚杆或抗滑桩等形式,处理完毕后再对路面进行修整。

1.3 龟裂

1)路面表面局部下沉,开挖后发现路基土温软,基层偏薄,此种情况,我们认为是路面结构不合理,基层强度不足,加之含水量偏大,温软土质路基在车轮作用下产生下沉,是沥青面层被拉裂破坏。

2)因路基地下水位偏高,开挖发现路面基层含水量很大,油面层与基层顶面粘结不好,但路基未产生下沉变形。此种情况,我们认为是基层材料含水量偏大导致水影响沥青路面层与基层粘结不牢,沥青面层呈薄壳状承受不了车轮的水平力作用,导致龟裂发生。

3)路面基层顶面未有变形,但有裂缝、油面层与基层顶面粘结较好。此种情况,我们认为是基层材料温差收缩裂变,反射到油面层所致,尤其是气温剧降时最为多见。

4)路面基层强度较好未有变形产生,油面层与基层没很好粘连,油面层视觉贫油,骨料在车轮长期作用下破碎,呈现细料多且松散状。此种情况,我们认为是沥青用量不足和骨料强度及水稳性差,说明油面层沥青混合料本身质量有问题。

5)路面基层强度较好,未有下沉变形,但基层顶面与有面层之间加存松散细粒料层。厚度在1~3mm左右,多数龟裂属这种情况,我们认为细粒料层是龟裂病害的主要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原因,由于细粒料层隔断了沥青面层基层的连接。是沥青面层在基层顶面处于飘移薄壳状,车轮作用使油面层沿水平力方向产生较大推移变形拉裂油面层。

1.4 水破坏

水破坏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它主要是由于水体渗入路面结构层后使得路面产生早期破坏,根据水渗入沥青路面结构层形式的不同,破坏形式也不一样,可以是自上而下发展,也可以是自下而上发展。

沥青路面水破坏往往是由于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沥青路面面层出现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现象。

1.5麻面和松散

麻面与松散大多发生在沥青路面施工的初期,使用的沥青稠度偏低、用量偏少、粘结力差,或沥青加热时温度过高,与矿料粘附力不足;矿料级配偏粗、过湿,嵌缝料不规格,或在低温、雨季施工等,均可使料粒脱落形成麻面与松散。基层或土基湿软变形,也可导致麻面与松散。

1.6 泛油

1)配合比设计

马歇尔设计法是我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标准方法,然而,马歇尔击实方法不能模拟压路机和行车的搓揉压实作用,与实际路面的工程性质相关性较差。马歇尔击实成型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大于由旋转压实成型(成型方式更接近实际)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从而在配合比设计中容易造成沥青用量过多,即沥青的填充率过高,在高温天气下,过量的沥青在高温作用下膨胀,充满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后溢出到路表, 从而引起泛油。虽然马歇尔设计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要摒弃它也非易事,马歇尔设计方法仍然是设计方法的主流。此外, 由于设计过程中所选级配偏细, 而造成空隙率过小,饱和度较大,在行车荷载和高温的作用下,沥青被挤出有限的空间,造成路面泛油,同样不可忽视。

2)施工工艺的影响

沥青路面泛油除了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外,施工过程中如拌和设备本身的计量系统以及自动补偿系统的性能不佳等,可能造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出产的沥青混和料的沥青含量过大, 也是路面造成泛油的主要原因。拌和机的计量设备没有按规定定期检校,计量设备偏差超限时未能及时发现,使实际沥青用量偏大[3],这是造成泛油的重要原因;由于工地的条件限制,检测油石比的设备都比较简单视,对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和料的沥青含量不能及时反馈到沥青拌和厂, 造成沥青用量的偏差;沥青混和料的运输距离过远,引起沥青混和料的分布不均匀;摊铺设备的机械性能以及操作手的操作技能差别都会引起离析,使得细集料产生团聚使局部混和料的沥青含量过大;压实工艺及过早开放交通的影响。某些施工单位错误的认为压实的次数越多,压实度越能保证,产生过压现象;由于开放交通的压力,目前普通存在施工完马上就开放交通的现象。以上两种现象都会使混和料在没有达到设计稳定值时空隙率下降过大,使沥青假性过量,溢出路面形成油膜。

3)路表水的影响

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大,路面积水一旦渗如路面结构中,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动压水的冲刷下,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剥落形成自由沥青,并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迁移,从而使面层上部泛油。

1.7 沉陷

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产生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均匀沉陷。由于路基、路面在自然因素和行车作用下,达到进一步密实和稳定引起的沉落,一般不会引起路面破坏。

2)不均匀沉陷。由于路基、路面不密实,碾压不均匀,在水的侵蚀下,经行车作用引起的变形。

3)局部沉陷。由于路基局部填筑不密实或路基有枯井、树坑、沟槽等,当受到水的侵蚀时而发生的沉陷。

1.8 路面推移

推移往往产生在行车道上,特别是沥青面层只有一层时,由于长期荷载作用下,因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力较差而产生推移,推移严重时会产生拥包、波浪等破坏。当沥青路面受到较大的车轮水平荷载作用时,路面表面可能出现推移和拥起。造成这种破坏的原因是: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料的抗剪强度;同时也与行驶车轮的冲击、振动有关。推移的产生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调平层或旧路面)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撒布不均等都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沥青面层建成运营后在大量行车荷载(超载车辆)作用下,由于与基层粘结不良特别在沥青面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随着时间增长,轮迹带两侧会产生壅包,甚至会出现由于推移而造成的严重裂缝。在基层平整度较差、面层厚度较薄的地段往往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基层不平整会反映到沥青路面上,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面层不平整会愈加明显,形成拥包、波浪等。

1.9 冻胀翻浆

公路冻胀与翻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质、水、温度与路面及行车荷载等是影响冻胀的五个主要因素。翻浆除受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行车荷载因素的影响。在上述诸因素中,土质、温度和水是形成冻胀与翻浆的三个基本条件。

1)土质 粉性土有强的冻胀性,最容易形成翻浆。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较高且快,在负温度作用下水易于迁移,如水源供给充足可在冷季形成特别严重的冻胀,在春融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易于形成翻浆。粉性土如含有较多腐殖质和易溶盐时,则更易形成冻胀与翻浆。

2)水 冻胀与翻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水在路基中迁移、相变的过程。路基附近地表积水及灌溉会使路基土的含水量增加,使地下水位升高,从而促成冻胀与翻浆的形成。3)湿度 没有一定的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冬季各月每日负气温的总和)是难以形成冻胀与翻浆的,没有更大的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是难以形成严重冻胀与翻浆的。在同样的冻结深度和冰冻指数的条件下,冻结速度和负气温的作用对冻胀与翻浆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春融期间的气温变化及化冻速度对翻浆也有影响。

4)路面

冻胀与翻浆都是通过路面变形破坏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冻胀与翻浆和路面是密切相关的。路面类型对冻胀与翻浆有影响。潮湿的土基上铺筑沥青路面后,由于沥青路面透气性较差,路基中的水分不能通畅地从表面蒸发,可能导致聚冰增加、冻胀量 5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增大,以致出现翻浆。路面厚度对冻胀与翻浆也有影响,路面厚度大时可减轻冻胀,可减轻或避免翻浆。

5)行车荷载

公路翻浆是通过行车荷载的作用最后形成和暴露出来的。虽然路基有聚冰和冻胀,春融时含水过多,但无行车荷载作用,是不可能产生翻浆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交通量愈大,车输愈重,则翻浆也会愈多。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2.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预防措施

2.1横向裂缝预防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再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左右,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cm-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按该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2.2纵向裂缝预防措施

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2)如无条件全路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前后幅相接处为冷接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的边沿坍斜部分切除,切线需顺直侧壁要垂直,清楚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再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3)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需达到要求。如符合质量要求的回填土来源或压实有困难时,须作特殊处理,如采用黄砂、砾石砂或又自硬性的高钙粉煤灰或热焖钢渣等。

4)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须与老路面一致,或稍厚。土路基应迷实、稳定。铺筑沥青面层前,老路面侧壁需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沥青面层应充分压实。新老路面接缝宜用热烙铁烫密。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预防措施

2.3防治水破坏发生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沥青面层各层应尽量使用空隙率》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从当前的技术水平看,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又具有明显优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如AC—16I、AC一20 I,Ac一25 I)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用前者作为表面层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SMA路面的广泛应用是最好的例证。

2)使用优质沥青及抗剥落剂以增强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一般情况下,酸性石料(花岗岩、玄武岩等)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所以在高等级公路中,宜使用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并采用抗剥落剂。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鼍也是提高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的有力措施。

3)提高施工质量。

4)优化设计。沥青面层层间应使用防水材料,无论是何种沥青混合料,必然有一定的空隙率存在,就会遭受一定的水破坏。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防水材料,形成一种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沥青面层中因降雨而聚集的水大大减少。

2.4有效预防松散现象产生的措施

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特别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鼍及矿粉掺量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2)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降低与矿料的粘附性,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合料压实困难,造成混合料内部空隙率过大。

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防止混合料离析。

2.5泛油现象的防治

1)孔隙率过小型

空隙过小型泛油是系统性泛油现象,一旦发生,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大。预防关键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主管部门要把好技术规范或标准关;二是国家应尽快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无资格认定的不准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2)压密性

压实度标准偏低或压实度不足,不仅造成车辙和压密型泛油,还造成水损害等早期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破坏,影响交通安全和路面耐久性。我国新规范明确指出:沥青路面的成败与否,压实是最重要的工序,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损坏,多与压实不足有关,因此压实度的评定至关重要。针对原规范在压实度标准提高了1%;二是对沥青路面的他适度采取重点碾压工艺进行过程控制,并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的方法。新规范在压实度控制方面是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从原来的钻孔试件测定压实度改为以压实工艺控制为主、钻孔检测作为抽检校核的手段,将事后检查转变为过程控制,即实行施工过程中的在线监测。

3)动水作用型

由于大空隙率、高速行车和水的综合作用是动水作用型乏油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混合料设计上对小旧空隙率的混合料不应使用相同的粘附性标准,应根据沥青混凝上面层中再层孔隙率的不同,对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要求应随设计空隙率的变化而变化。混合料的空隙率越大,其内部遭受水侵蚀的影响越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要求麻越高。对于孔隙率与路面水损害之间的关,新规范认为孔隙率过大会造成“路面渗水情况严重,并造成严重的水损坏”,如“桥面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过大,残余孔隙率超过6%-8%,在汽车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强的动水压力,加速铺装层的水损害破坏”。因此“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最重要的指标莫过于孔隙率”。新规范认为原规范的Ⅱ型沥青混合料孔隙率普遍偏大,不适用于多雨潮湿地区的路面使用,以适应于不同的需要,这个范围根据公路等级、气候、交通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4)施工不当型

防范施工不当型泛油的关键是观念转变,重点抓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而不是仅是传统的最终质量,在材料和施工工艺两个反面严把质量关。

2.6有效防治推移、拥包、波浪等病害措施

1)加强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基层平整度是有效防治病害的条件之一。提高混合料在压实后的内在稳定性,适度降低沥青和细集料的含量,提高混合料中多角碎石颗粒的含量,施工摊铺时尽量避免搅拌不匀的现象,如出现时可采用人工局部挑出。另外运输途中绝不能出现颠簸严重、运输时间长的情况。再者,沥青面层铺筑前透层油的洒布尤为重要,透层油洒布前首先必须认真清扫基层表面浮土及杂物并且保证透层油洒布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预防措施 的均匀性和设计用量,提高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

2)有效阻止超载车辆。随着油价上涨等原因,近年来超载车辆越来越多,与设计荷载相比超载十分严重。在重荷载重复作用下,特别在车辆启动或刹车频繁的叉路口及转弯处沥青路面很快产生破坏,推移,裂缝尤为常见;

3)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m、辙槽深度小于8mm,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可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

4)对于车辙深度大于2cm、行车严重颠簸的,应采取铣刨中上面层或全部面层、重新摊铺面层的方法,可参见路面变形和沉陷处冶方法。

5)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推移,在重新摊铺面层前应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3.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措施

3.1横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进行灌缝处理;灌缝前,必须清除缝内、缝边碎料、垃圾等,并保证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应洒布粗砂或(3~5)mm的石屑。

3.2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2mm-5mm的裂缝可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BBS改性沥青)灌缝。灌缝前,必须清除逢内、缝边碎粒、垃圾。并使逢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mm-5mm石屑。

3.3麻面与松散的处治方法

1)基层稳定,仅面层出现麻面或松散时按下列要求进行处治:

①路面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当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阶级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匀扫,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对用轻微麻面也可以用稀浆封层处治。

②小面积麻面可用棕刷在麻面部位涂刷稠度较高的沥青,再撒铺矿料。

③大面积麻面应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并使麻面部分中部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接口要稍薄,定形要整齐,再控制机械碾压成形。

④因沥青量偏少或低温施工造成的沥青面层松散,先将路面上已松动了的矿料收集起来,待气温升至15℃以上时,按0.8-1.0kg/㎡的用量喷洒沥青,再均匀撒上3-5mm的石屑或粗砂,用轻型压路机压实。

⑤如在低温潮湿季节,宜采用乳化沥青做封层处理。

⑥对于因油温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而造成的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出后,重铺面层。

⑦对因沥青与酸性石料之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铺面层。重铺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应在沥青中掺入抗剥离剂、增粘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措施

剂或使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水泥等表面活性物质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采用石灰浆处理粗集料等抗剥离措施,以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并增加混合料的水稳性。

2)由于基层或土基软化变形而造成的路面松散,应参照有关规定,先处理好基层后,再重铺面层。

3.4泛油的处治方法

1)对泛油的路段,应先取样做抽提实验,测定其油石比,然后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2)只有轻微泛油的路段,可撒3-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并控制行车碾压 3)泛油较重的路段,可先撒5-10mm粒径的碎石,控制行车碾压。待稳定后,再撒3-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并引导行车碾压。

4)面层含油量高,且已形成软层的严重泛油路段,可先撒一层10-15mm粒径碎石,用压路机将其强行压入路面,待基本稳定后,再分次撒上5-10mm粒径的碎石,并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3.5拥包的处治措施

1)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拥包除去即可。

2)以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将拥包采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油包后,路表不够平整,可刷少量沥青,再撒上适当粒径的矿料后扫匀、整平。

3)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集料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应用接卸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面约10mm。扫尽碎屑、杂物及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平并压实。

4)如果路面连续多处出现拥包且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则应将有拥包的路面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做面层。

5)因基层局部含水率过高,使面层与基层层间结合不良而被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将水分晾晒干,或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以变形的基层,再重铺面层。

6)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还应将淤泥彻底挖除,换填新料并夯实。在地下水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位较高的潮湿路段,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稳定性好的材料,最后重铺面层。

3.6波浪与搓板的处治方法

属于面层原因形成的波浪或搓板,可按下述方法进行维修:

1)路面仅有轻微波浪或搓板,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予以处治:a.在高温季节路面发软时,利用重型压路机与路中心线成45°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适当改善路面的平整度。b.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c.将凸起部分铣刨削平。

2)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车行方向将凸起部分铣刨削平,并低于路面月1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匀撒一层粒径不大于10mm的矿料,扫匀、找平、压实。

3)严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面层。如果基层平整度太差,应将基层处治后再重铺面层。

若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波浪,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的夹层后,喷洒粘结沥青,重铺面层。

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波浪或搓板,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再重铺面层。

3.7沉陷的处治措施

1)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修补面层。此时应根据路面的破坏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处治措施。

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到与原路面齐平并压实。

②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坏严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

2)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路面沉陷,应参考有关要求处治好基层后再重做面层。

3)桥涵台背因填土不实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措施

①对于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应重新进行压实处理。台背死角处的压实采用夯实机械。

②对含水率和孔隙比均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宜采取换图处理。换土深度应视软层厚度而定。换土材料首先应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碎石土,卵砾土,中粗砂及强度较高的工业废渣。填料要求级配合理。

③在对台背填土重作压实处理的基础上,加设桥头搭板。

3.8冻胀翻浆的处治措施

1)因路基冻胀使路面局部或大面积隆起影响行车时,应将冻胀的沥青路面刨平,待春融后按翻浆处理方法予以处治。

2)因冬季基层中的水结冰引起冻胀,春融季节化冻而引起的翻浆,应根据情况采用以下方法之一予以处治:

①在有翻浆迹象的地方,用工人或机械将2-5m直径的钢钎打入路面以下,穿透冻层(一般1.3m以上),然后灌入砂粒,使化冻的水迅速渗入冻层以下。

②局部发生翻浆的路段,了采用打石灰梅花桩或水泥砂砾桩的办法加以改善。桩的排列密度及深度,应视翻浆程度而定。

③加深边沟,并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交错开挖30-40cm的横沟,其间距为3-5m,沟底纵坡不小于3%,沟深应根据解冻情况,逐渐加深,直至路面基层以下。横沟的外口应高于边沟的沟底。在路面翻浆严重,除挖横沟外,还应顺路面边缘设臵纵向小盲沟。交通量较大的路段也可挖成明沟。但翻浆停止后,应将明沟填平恢复原状。

3)因基层水稳定性不良或含水率过大造成的翻浆,应挖去面层及基层全部松软部分。将基层材料聊晒干,并适当增加新的硬粒料填补并压实,最后恢复面层。

4)低温季节施工的石灰稳定类基层,在板体强度未成形时雨水渗入,其上层发生翻浆形成坑槽,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基层。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产生有多方面因素,无论设计方面还是施工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鉴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早期化的特点,在优化设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规范施工,尽量在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

应注重沥青公路管理及养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超载车辆上路,以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科学研究,建立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对路况进行跟踪观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发现问题,应及时处治,以免进一步酿成大的病害。同时,应加强对路面病害处治方法的研究,以不断提高路面养护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宋勇,张衡.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评价新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9):34.36 [2]郭志忠,李立寒.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傅波.PFWD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5(4):52—54 [4]JTJ 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2001 [5]JTJ 032-19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994 [6]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简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GB 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

[9]z忠锋,孙正法,刘秀英.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6,32(1):15.16 [10]杜立峰,屈彦玲.沥青路面冻胀翻浆成因与防治.山西建筑,2007 16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管专业毕业论文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王老师给予了很大帮助,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了细心指导,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我在此向王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我十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除了得到父母亲无私地支持外,还得到众多老师的教导、关心、支持和帮助,使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学习方法,为我即将到来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对支持过我、帮助过我的同学们表示谢意!

第二篇: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第一节 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及分类分级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定义

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主要有坑槽、松散、拥包、翻浆、沉陷、泛油、车辙、网裂、龟裂等,根据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中规定,各种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如下:

1坑槽:路面破坏成坑洼状,平均深度大于1cm,面积在30cm2以上。2松散: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在0.05m2以上。3拥包:路面局部隆起,平均高度在1.0 cm以上。4翻浆:路面、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现象。

5沉陷:路面、路基有变形,路面下凹,平均深度在1.5 cm以上。6泛油:高温季节路面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7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深度在1.0 cm以上的纵向带状凹槽。

8龟裂:缝宽3 mm以上或缝距10cm以内,面积在1 m2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9网裂:缝宽1 mm以上或缝距40 cm以内,面积在1 m2以上的网状裂缝。

二、沥青路面破损分类分级

沥青路面破损受到路面类型、环境因素、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交通荷载、材料条件、排水条件、施工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病害产生的破坏机理和发生原因也不尽相同,有时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讲路面破损分为二大类: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分析

(一)、结构性破损

结构性破损是由于路面各层或某一层的承载能力降低引起的,对于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破坏通常是由于整体性半刚性材料层底面拉应力超过容许值产生的,其结构层底面拉应力引起的疲劳破坏首先从底基层底面开始,并逐渐向上延伸,接着半刚性基层产生疲劳破坏,反映在沥青表面层上往往是裂缝的产生,特别是横向裂缝,最后导致整个路面结构层结构性破坏。

1、局部裂缝:局部裂缝一般是路面使用3-5年后发生的,其表现多是细线状裂缝,引起局部裂缝的原因可归纳为基层或路基的压实度不均匀、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及局部材料质量等问题。严重的局部性裂缝将导致结构性的破坏。

2、车辙:车辙是在道路横断面上由于车辆轮胎反复行使久而久之产生的一种路面沉陷现象。产生车辙的原因可归纳为重载交通的作用、渠化交通和路面材料质量低下等。

3、桥头跳车:桥头跳车现象发生在桥和涵洞等构造物与路面交接的部位,是由于路面材料压实不均匀而产生的与构造物间的高差所致。

4、剥落、松散和坑槽:由于沥青混合物骨料和沥青粘结性下降产生的骨料松散、脱落、严重的将形成坑洞。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骨料质量差和混合物浸水分离。

5、刨光:刨光是路表面材料光滑,轮胎走过时易于滑动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混合物的质量不佳及碾压不足。

6、波浪、拥包和泛油:波浪是沿道路纵向形成的一种波长较短振幅较大的凹凸现象。拥包是表面的局部隆起。泛油则是路面上发生沥青浸出的现象,由于沥青浸出表面层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沥青材料质量差和施工控制不良。

7、修补:修补不良也是一种破损。修补后的路面由于与原路面存在结构材料差异而衔接不良。修补后往往会导致路面的不平整。

8、路面透水

雨水或雪水沿着路面孔隙、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逐渐渗入路面内部,在车辆荷载及冻融作用下,再加上沥青老化,沥青与骨料间的裹附能力降低,造成路面松散、翻浆坑槽等病害,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

(二)、功能性破损

功能性破损是由于路面提供给道路用户的服务功能下降引起的,反映在路面上则是平整度降低和车辙的加深,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常在温度变化大的地区发生,由于路面温度收缩产生纵向近似等间距的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一般贯通整个宽度,纵向间距受到路面结构物材料、地区温差不同的影响约为5m—50m不等。

2、纵向裂缝:沿路面行车方向产生的长裂缝,纵向裂缝常以单条裂缝出现,温度和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陷是产生纵向裂缝的重要原因。

3、龟裂:路面由于压实不足,路基下沉等原因产生的小网格式的网状裂缝。由于其形状像乌龟背壳,故称为龟裂。

4、块裂:路面上产生的不规则的大网格式网状裂缝。

第二节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病害原因分析

一 裂缝病害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和裂缝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影响里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质量、沥青混合料性质、基层材料性质、气候条件、交通量变化、通行车辆类型变化以及施工质量的影响等。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形式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以及网裂、龟裂等不规则裂缝。

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沥青路面病害的常见病害之一。导致路面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温度变化、地基变形、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原因造成的温度反射裂缝、行车荷载、疲劳裂缝等因素。从横向裂缝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低温横向裂缝。就沥青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而言,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热胀冷缩型材料,其温度收缩系数为25×10–6~40×10–6,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功能。但在冬季,一次较大的温度变化产生的拉应力可能达到300×10–6~500×10–6之间,此种收缩变化已远远超出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从而,在沥青面层薄弱处就会产生裂缝,薄弱处越多,产生的横向低温裂缝就越多。

(2)温度疲劳裂缝。由于环境气温反复升降,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夏温差变化较大,在**、**地区,在沥青面层中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使沥青面层产生温度疲劳裂缝。

(3)反射裂缝。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如果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半刚性基层成型后明显或隐约存在裂缝,基层裂缝间距一般在15~30m。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特别是超重车辆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导致基层开裂。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裂缝会逐渐扩展到沥青面层。反射裂缝一般会贯穿路面半幅全宽范围,在高速公路上此种横向裂缝有规律大致等距离分布,只是产生的距离有远有近,一般间距为150~200。

(4)桥头路基不均匀沉陷出现的裂缝。由于桥头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够以及对原地基未做适当处理,使邻接构造物的路面明显出现不均匀下沉,沉降引起的沿桥涵台背方向的横向裂缝。裂缝出现的早晚主要取决于地基的施工质量、填土高度、压实度及交通量等因素。

(5)其它原因造成的裂缝主要有路面施工工作接缝开裂,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纵缝质量不好而引起的开裂等。

2、纵向裂缝

沥青路面产生纵向裂缝主要有路基填筑质量、通车后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基填料本身原因等原因。

(1)路基填料采用开山出来的炮渣材料,填料颗粒粒径较大,压实度不易控制,虽然采取开台阶等一系列施工措施,仍没有能够保证足够的施工质量。此为典型的路基损坏造成的沥青路面开裂现象。

(2)高填方路基段落,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而造成路基失稳,从而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样为路基损坏造成的沥青路面开裂。

(3)由于路基填方材料的不均匀性,影响了路基的整体性能。雨季两侧边沟积水的情况下,对外侧路基浸泡使粘土地基和路基含水量相对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路基整体强度降低,在重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路面纵向开裂。此类裂缝的位置通常处于外侧行车带附近,在雨季后开始出现轻微

裂缝,随着冬季温度的下降,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裂缝继续发展,经过几年的行车碾压和温度变化,裂缝逐渐加宽并且贯通。

(4)当沥青路面出现轻微裂缝或其它原因引起沥青表面的自由水进入路面基层,特别是半刚性基层材料,水份不能够及时派出,经过长时间的重车行车碾压,再加上半刚性基层施工时施工接缝处理不当,在基层的施工工作接缝薄弱环节上就容易产生纵向裂缝,从而反射到沥青路面的表面层上,出现连续有规则的纵向裂缝。此类裂缝的发生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一般在通车后几年后才能反映出来。

3、不规则裂缝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或早或迟都会出现局部小块的形变,形成网裂、龟裂、块裂等不规则裂缝,并且通常伴有盆状或槽状沉陷。产生不规则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1)半刚性材料层之间或半刚性层下下部有一定厚度的素土夹层。素土夹层遇水潮湿后,使路面承载能力下降,载重车辆通过时容易产生―弹簧‖现象,经过不断的拉伸变化,从而引起沥青面层混凝土产生疲劳破坏,在薄弱表面容易产生不规则裂缝。

(2)半刚性基层厚度不足,而其下底基层又不是半刚性材料的路面结构,特别是在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承载能力降低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规则裂缝。

(3)在沥青面层混凝土施工中,沥青混合料在间歇式拌合即拌的时间过长,拌合温度过高或贮存时间过长,都会使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氧化变硬,造成沥青对拉应变特别敏感,一但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拉应变超过了沥青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就会产生不规则裂缝。

(4)基层施工质量不好,基层在施工时混合料拌和不够均匀,混合料级配、含水量、厚度和压实度不均匀,表面不平整,集料离析等因素造成基层整体不均匀性较大,在行车道上经过重车荷载的不断碾压,在基层的薄弱处逐渐反映到沥青面层上来,出现带有伴有盆状或槽状沉陷的不规则裂缝。

二、水损坏病害及水损坏产生原因分析

(一)、水损坏主要表现形式

水损坏的范畴较宽,一般认为只要是路面结构层透入水后使路面产生的早期破坏现象,都可称为水损坏。从表现形式上水损坏有:自上而下的水损坏,通过动水压力作用,水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附着力的过程,表现为松散、脱落、掉粒、坑槽。自下而上的水损坏,水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路面结构层内部,对沥青层内部或半刚性基层造成冲刷,沥青混合料在水的作用下油石剥离,沥青路面结构层强度降低,半刚性基层受水侵蚀后水稳定性减少,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降低。表现为唧浆、裂缝、网

裂和坑洞等。

1、松散:松散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差导致的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集料由于丧失相互间的粘结而逐渐酥软直至松垮并逐渐流失,表现为麻面或大小不一的坑洞。松散的发生往往是在某个水稳定性不足的沥青结构层整体性发生,尤其是表面层,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并经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极易引发沥青剥落而松散。

2、网裂:一般认为路面轮迹带产生的网裂是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标志,说明路面产生了荷载型的结构破坏。由于水损坏造成的网裂一般是由于水分在路面结构中从下向上作用,造成了沥青面层内部混合料的剥落、松散,或基层混合料的冲刷、脱空,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导致沥青面层混合料产生龟裂,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坑洞和沉陷。

3、唧浆:外界水不断渗入并积存于基层顶面,基层结合料在水的浸泡下形成泥浆或灰浆,行车荷载的反复挤压和泵吸作用下,从裂隙中冒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唧浆。产生唧浆必须要有水进入和灰浆挤出的通道,唧浆现象中,水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的途径大多是路面上已经出现的裂缝,同时,强大的有压水通过沥青层的空隙也能穿透结构完整的沥青面层,松散严重而未产生裂缝的路面也有灰浆出现。

4、坑槽:坑槽根据面积大小可以分为点状坑槽和块状坑槽,是沥青面层松散深度和面积不断加大,水损坏发展到后期产生的现象,是唧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5、沉陷:水损坏引起的沉陷一般与唧浆现象同步发生。随唧浆的发展,基层结合料不断地被溶蚀并挤压到路表,造成基层顶面的不断脱空,沥青面层也就随着这种基层材料的流失不断下陷;沉陷变形过大导致沥青面层开裂,水侵入路面的途径更加通畅,使唧浆现象更加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在沉陷位置钻芯取样时,有些芯样面层已经碎裂,有些表面层比较完整,但中下面层已经全部松散和剥落了。

6、伴随裂缝的水损坏现象:裂缝类病害加剧了路面的破坏。裂缝打通了水分进入路面结构的通道,在动水压力下一部分水分沿着路面的薄弱面进入路面体系中,反复的动水压力下导致路面唧泥从而产生内部更大的损坏。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温度造成的横向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该类裂缝如未得到及时的处理,往往在行车道轮迹带部位出现沉陷、网裂、唧浆现象。

(二)、水损害产生原因分析

无论是何种级配的路面结构层,降水进入沥青面层后,根据水滞留的位置不同,在大量高速行驶的 车辆,特别是重型货车作用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水破坏现象。

1、表面层产生坑洞

表面层为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较大或者由于密实性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不够和不均匀性较大,以及局部小面积的实际空隙率较大,在雨雪过程中,水渗入表面层,在中面层为Ⅰ型密实性且空隙率较小的情况下,雨水渗入的速度减慢,从而造成水分滞留于表面层于中面层之间和表面层的沥青混凝土孔隙中,在大量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每次产生的动水压力使沥青从碎石表面逐渐剥落下来,并且剥落是从表面层的底面开始逐渐向上扩展,一但下部较大的碎石上的沥青被剥落下来,下部沥青混凝土就失去强度,在重型车辆车轮碾压时形成的真空吸力带走,从而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施工时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在沥青混凝土空隙率较大的部位产生,因此,坑洞的分布都是一个一个孤立存在的。即使是采用SBS改性沥青的SMA路段也难免存在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由于上述原因产生坑洞,只是相对AC型沥青混凝土或SAC型沥青路面,坑洞要少得多。所以,只要有自由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无论是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还是改性沥青或填加抗剥落剂的沥青混凝土,在大量行车作用下,都会产生沥青剥落现象和坑洞,此类型坑洞由于只发生在表面层,往往发生面积较小。

2、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洞以及局部表面产生网裂和形变。

当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实沥青混凝土时,或者由于降水时间较长,即使是密实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或者局部小面积的沥青混凝土的实际空隙率较大,自由水也能逐渐渗入到表面层和中面层,滞留于中面层和底面层之间或存在于表面层和中面层的空隙当中,在车辆真空吸力的作用下,使表面层和中面层中部分碎石上的沥青剥落,从而产生两层的坑洞或者表面层产生网裂、沉陷和向外拖移。一但产生坑洞,水会继续向

坑洞渗入,如不及时修补,将会形成更为严重的病害,并加快病害发展的趋势。

3、路面出现唧浆、网裂、坑洞

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面层与上基层之间或存在于整个沥青面层中,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面,从而造成细料流失,在水的存在下,形成白色灰浆。灰浆又被车辆反复抽吸、压挤,从而通过沥青路面出现的各种形状不

一、宽窄不同的裂缝处,或其它细小薄弱处到达路的表面。一但灰浆被唧出,该处就可能会产生坑洞、网裂、形变和沉陷,在反复降水过程中,水份就更容易渗入路面,并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发生水损坏。相对而言,唧浆是京秦高

速公路发生的最为普遍,数量也最多的一种病害,也是较难进行防治的一种病害。

第三篇: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几种常见质量病害,针对引起这些病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 常见病害;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4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平整度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易维护而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公路普遍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加大了车辆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二.常见病害分析

2.1裂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主要有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两种。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路基填土在横向不均匀性所造成的,特别是在旧路加宽地段,由于新旧路基的沉降量不一致,尤其在有表面水渗入的情况下,往往是纵向裂缝的高发区。横向裂缝往往是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疲劳裂缝。这种温度裂缝往往起始于温度变化率最大的表面并很快向下延伸,并随着时间增长造成沥青老化,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逐年降低,温度裂缝也随之增加。面层裂缝一旦发生冲刷、唧浆就会产生以缝为中心的下陷形变,同时引起裂缝两侧产生新裂缝甚至网状裂纹破坏。

2.2水破坏

水破坏即路面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中最常见、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由于施工中配合比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制不严、混合料拌和离析、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水渗入表面层后滞留在表面层的下部和下层的交界面上,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膜开始从面层的底部剥落并逐渐向上扩展,随着下部大量碎石上沥青的剥落,沥青混凝土便失去强度从而产生网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特别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先在沥青混凝土空隙率较大处产生,随着时间推移,将会造成路面大面积破损。当水透入沥青面层并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时,在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料形成灰浆,灰浆又被行车压唧,通过各种形状不一的裂缝(纵、横、斜裂缝及网裂)到路表面形成唧浆。某处一旦有灰浆唧出,该处很快就会产生网裂,降水就更容易透入;自由水进入面层后,使沥青与碎石的粘结力减弱;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在面层下部的水使矿料特别是粗集料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松散。在行车轮迹下向两侧(特别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辙槽。形成辙槽后,降雨过程和雨后辙槽就会变成积水槽,致使水有更长的时间透入沥青面层形成更加严重的水破坏。

2.3松散

松散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是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使沥青膜粘结在粉尘上,而不是粘结在集料颗粒上,表面的摩擦力磨掉沥青膜,并使集料颗粒脱落导致松散。同时由于表面离析处往往缺少大部分细集料,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相接触,但只有在少数接触点沥青膜与集料粘结。随时间的增长,沥青会老化,沥青膜剥落会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减弱,孔隙中的水冻结会破坏粘结力,或足够大的摩擦力会破坏离析面上的集料颗粒而产生松散。沥青混凝土面层要有高密实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如果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

2.3泛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的现象称作泛油。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特别在连续多天高温后,在大量行车特别是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进一步压实,易导致沥青混凝土内部过多的自由沥青向上移动,产生泛油现象,油石比偏大地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高温季节雨水浸入沥青混凝土内部后,如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不足,沥青很快会从集料表面剥落并向上移动,产生更严重的泛油现象。沥青用量过大是产生沥青面层泛油的最主要原因。有些施工单位施工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在生产过程中私自改变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都会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沥青用量偏大。

2.4推移

推移的产生一般与透层油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撒布不均、透入深度不足等都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在大量行车荷载(超载车辆)作用下,由于与基层粘结不良特别在沥青面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随着时间增长,轮迹带两侧会产生壅包,甚至会出现由于推移而造成的严重裂缝。在基层平整度较差、面层厚度较薄的地段往往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基层不平整会反映到沥青路面上,车辆荷载作用下面层不平整会愈加明显,形成波浪。

三.常见病害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不能彻底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措施去预防,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从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3.1 裂缝

根据裂缝形成原因,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填料的均匀性。沥青路面进行摊铺时,采取纵向热接缝。采用优质、针人度较大的沥青有利于减少温度裂缝。另外,沥青面层常有因基层引起的反射裂缝。因此,在基层施工中养护、接头处理及合理的水泥用量都能有效减少裂缝。

3.2 水破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沥青面层各层应尽量使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又具有明显优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一般情况下,表面层玄武岩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所以掺加少量水泥、消石灰等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同时,应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提高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原材料的选用必须规格、均匀、合理,配合比设计必须严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沥青混凝土拌和的均匀性,防止粗细集料离析。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出场温度及碾压温度。尽量通过使用高效配套的碾压设备、增加碾压遍数等提高压实度以减小空隙率。

3.3 松散

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特别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及矿粉掺量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降低与矿料的粘附性;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合料压实困难,造成混合料内部空隙率过大。并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防止混合料离析。

3.4泛油

泛油由于泛油往往是沥青用量过大造成的,所以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最佳油石比的选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生产配合比。

3.5 推移

加强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基层平整度是有效防治病害的条件之一。同时,沥青面层铺筑前透层油的洒布尤为重要,透层油洒布前首先必须认真清扫基层表面浮土及杂物并且保证透层油洒布的均匀性和设计用量,提高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

四.结束语

总之,上述病害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这些早期病害的因素很多,但综合起来主要有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气候条件影响等方面。鉴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早期化的特点,在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优化设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工艺,提高现场施工质量,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代杰,王巍,李琦,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早期裂缝防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刘颖才.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病害的形成原因及处治[J].甘肃科技,2005年01期

[4]赵向东.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基层准备及透层油施工

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前,清理基层,保证基底稍干、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和杂质。喷洒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油管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侧石、平石等构筑物进行遮挡防护。洒布后不致流淌、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形成油膜。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无泥土、灰尘等杂物喷洒粘油层。2测定基准线

在准备好底层后进行测量放样,标出的沥青料松铺厚度,并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路边根据以平石确立基准面,中部采用钢桩定位,使用钢丝绳做引导高程。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1)沥青混合料拌制

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沥青砼拌和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和时间为40S。经计算已保证铺筑能够连续进行。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180℃(改性沥青高10~20℃),矿料比沥青高10~20℃,控制沥青混和料生产温度在150~175℃范围内。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当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予以废弃,并采取纠正措施。(2)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和侧板抹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柴油、水=1:3),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装料时,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一车料最少分三次装载。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水的篷布遮盖整个运料斗;发现其温度低于要求、颗粒有花白斑点、离析、结块、含水等不符和规范要求的情况,将混合料废弃到指定位置,并不用于本工程。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自动找平装置的沥青摊铺机铺筑,根据摊铺机的摊铺界限和路面宽度、横坡等划分摊铺板块,单面路拱的道路一次性摊铺路面全宽,双路拱分两幅摊铺。

摊铺前30min,把整平板加热至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并检查操作系统是否正常。首先在起点处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顶面为松铺顶面,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时,按路线方向纵向行走,摊铺速度均匀、连续、不发生间断或停机,以保证面层平整,起步速度为1m/min,正常速度3m/min。混合料溢出储料斗,落在前方,则迅速清除,在摊铺过程中及时用直尺检测是否满足要求。

雨、污检查井圈采用钢板覆盖,附近由人工铺筑混合料,并进行热夯。对机械不能到达的死角,用人工扣锹法进行摊铺,局部作适当整平以补齐漏铺处,检查平整度,及时修正路拱。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5接缝施工

路面分两幅施工时,纵向缝采用采用自然缝。摊铺前,清除界面处松散的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下面层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当天施工结束后进行切割、清扫、成缝。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在正常碾压之前,先对横向接缝进行碾压。碾压时,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并在路面纵向边处放置支承木板,其长度满足压路机驶离碾压区。如果因为施工现场限制或相邻车道

不能中断交通时,也可沿纵向碾压,但保证在摊铺机驶离接缝后尽快进行,且不在接缝处转向。

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形后应立即组织碾压。碾压的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

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3km/h静压2遍。碾压时,先消除纵缝,然后从断面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驱动轮靠近摊铺机。压路机在启动、停止时减速缓行。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时速控制在4~5km/h振动碾压3~5遍。复压后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终压:紧跟复压进行。采用轮胎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5~3.5km/h,静压两遍,使路面无轮迹。

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直线段从路两边到路中心,超高段由路内侧到外侧,依次连续均匀进行,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速度要先慢后快,碾压终了温度控制在65℃以上。AC-20I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对于AC-13I改性沥青混凝土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轮迹的重叠宽度不超过20cm,使用静载钢轮压路机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少于20m。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碾压过程中,保持碾压轮面的清洁,若发生粘轮现象,将黏附的混合料认真地清除,并向轮面撒少量水,然后再碾压。对局部缺麻不平处用洗料一次找齐。一些压路机无法碾压的角落,人工热夯。7成品保护及放行

沥青混凝土路面终压完成后,路面温度降至于室外温度时,清除路面上的工具等杂物后,开放交通。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之初,便确立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以质量为中心按照公司有关质量体系要求,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由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严格执行质量体系的有关规定,突出质检部门的权限,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切实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以及各施工人员。1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与图纸,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技术标准,理解设计意图,并对不清楚或不明确之处及时提交书面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解决。

2)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碎石桩、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划及劳动力、机械、材料计划,并于施工过程中及时修订以更能够指导施工。3)按工程施工时间段不同配备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配齐工程需要的各类设备。各种机械设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以进场,设备的型号、功能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及“机械操作规程”。4)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的掌握将所施部位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等,作到高标准、高质量的作好每道工序的“第一”,以高标准的起点约束日后的施工,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严格执行工程“三检”制度,确保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提出的不满足要求的部位、工序,一律进行整改或返工。6)严格实施测量复核制度:对工程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建立使用于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并报监理验收审批。所有点位、高程测量,在工区测设完成后,由测量组复核,项目测量队抽查的方法进行,控制所有放样、水准测量准确,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7)严格进行材料控制。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经过检验合格、报验允许使用的情况下方可用于本工程;除甲供材料外,所有自行采购的材料,在按程序对供货方的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取合的供货方; 8)严格的过程检验及试验。严格执行“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作业班组长、专兼职质检员对施工作业的全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及反馈,作到每个部位、每道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9)质量记录控制

各种资料形成过程中执行“文件及资料控制程序”。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对各自形成的各类资料、质量记录进行收集、保存、归档的工作,同时以技术部、质检部牵头,对整个资料的形成、收集及归档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完整性。在工程后期,根据工程档案编制要求进行竣工资料的编制,保证按时、合格的移交竣工资料。2工程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文明施工情况

施工过程中无火灾事故,无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基本实现了文明施工的目标,未发生环境违规事件,保证了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主要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工程之初,根据对市政道路工程特点进行评估,明确本工程安全防范重点以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重点。建立有效的安全、文明施工机构,突出安全部门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保证重点监察,细节不错过。

1、施工现场及临建

(1)按照规定进行临建建设,对部分临时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及办公、生活区配备充足的防火、防雷电用具,设置足够消防器材;(2)设置安全标志,于危险地点基坑坑边等设置安全围栏就、警示灯、警示牌等;施工道路出入口处设置标识,确保出入口及道路的通畅及安全;

(3)职工宿舍办公区域由专人保持清洁,定时消毒,严格卫生制度,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由专人清理洒落于临时道路上的土、材料等,并洒水减少扬尘,定期维护和保养施工道路。

2、机械作业

(1)建立机械及机械操作人员档案,各种机械操作定车定人;(2)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设备说明书及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进行机械检查及保养维修制度;

(3)驾驶室内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向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4)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定期维修保养施工机具,保证其正常运转,不发生漏油,油料燃烧不充足的情况,并在修理过程中集中收集处理废油、废布等物品;(5)自卸车装运散体物料时采取覆盖措施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沥青搅拌站有可靠的防火、灭火措施,站区内严禁明火,安全员经常进行巡检,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2)进行沥青透层油、粘层油及沥青混凝土施工时,远离火源,特别是使用柴油等清洗设备时,严禁使用明火;

(3)所有使用的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使用符合要求的容器装运,定点仓库存放,有良好的通风措施,仓库照明等电器符合安全防火规定,以上物品运输和使用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4)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场内严禁有明火,摊铺现场另备充足的灭火器。

(5)沥青搅拌、运输、摊铺等施工过程中,工人使用必要的劳保用品(安全帽、防热靴、手套、面具、工作服、口罩等);(6)现场配备水和防暑药品。

(7)沥青废料废油等回收后按要求进行处理。

第五篇: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摘要】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分析,揭示了水泥混凝土病害产生的原因,并分别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水泥路面 常见病害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 A

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水稳定性、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泥资源丰富、交通负荷繁重、重载车辆较多的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成为了公路路面的首选结构。然而,由于受到所经地区的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多变的影响,加上建设者们对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认识不足,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机制不完善,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使得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通车几年后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为此,有必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一次性投资大且修复起来困难等带来的危害。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按损坏的特征和范围可分为:断裂类、接缝类、竖向位移类和表层损坏类4大类型。其中断裂类和接缝类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中两种最常见的破坏类型,下面就其产生的原因分别作出分析:

2.1断裂类病害成因

断裂裂缝是指贯穿水泥混凝土板全厚的裂缝,按裂缝出现的方位和板断裂的块数,可分为纵向裂缝,横、斜向裂缝,角隅断裂,交叉裂缝和破碎板4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1.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通常大多出现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匀支撑造成的。特别是当路堤从局部洼地通过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路堤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除向地基渗透外,还可能渗入路堤下部边部土层中,并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堤上部边部的土层也变湿。由于路堤边部土层的压实度较中间部分差,一旦边部土层变成潮湿,边部土就产生固结变形,路堤形成横向不均匀沉降,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缝;在冰冻地区,由于表层降水的渗入,导致路基土出现严重的不均匀冻胀也是产生路面纵向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2.1.2横、斜向裂缝

路面横、斜向裂缝主要是由于路基或基层材料的纵向不均匀、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连接处的压实度不均匀,以及路基和基层下陷导致路面板的板下纵向不均匀支撑,在交通荷载、温度或湿度梯度等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翘曲应力或干缩应力超过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此外,当超载车辆过多时,在车辆荷载的多次反复作用下,所产生的重复荷载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疲劳强度也会导致路面出现横、斜向裂缝。

2.1.3角隅断裂

角隅断裂通常是由于胀、缩缝或施工缝填料选择不当,或者填封料失效,造成路表水沿缝隙下渗,尤其是当板下基层排水不畅或基层材料细料过多、基层材料耐冲刷性较差时,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真空吸力就会使板角处产生唧泥,板下被冲刷淘空,造成板角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导致路面板出现板角断裂。

2.1.4交叉裂缝和破碎板

公路运输超载严重,混凝土板厚度不足或强度偏低,基层松散或强度不够,土基的不均匀沉降等都可能会导致路面板出现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另外,当路面板出现纵向或横、斜向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表水沿缝隙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浸水软化,在重载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如此循环,久而久之,路面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板就会产生交叉裂缝,甚至出现破碎现象。

2.2接缝类病害成因

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出现病害的几率大,类型也多。接缝病害按损坏的形态和影响范围主要包括接缝碎裂、唧泥和板底脱空、错台等几种病害。

2.2.1接缝碎裂

接缝碎裂主要是由于接缝施工不当(包括切缝不及时,嵌缝板、传力杆、拉杆设置不当等),或者因填料的剥落、挤出、老化碎裂等原因,接缝内逐渐被砂、石、土等填塞,阻碍了板的膨胀,从而引起板的压曲、破碎等破坏。

2.2.2唧泥和板底脱空

唧泥和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接(裂)缝或边缘下的基层细粒料被渗入缝下并滞在板底的有压水从缝中或边缘处唧出,并由此造成板底面向基层顶面出现局部范围的脱空。

2.2.3错台

错台病害主要是在唧泥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基层顶面受冲刷细料被有压水冲积板底脱空区内或沿缝挤出,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使得接缝或裂缝两侧板面出现高程差而形成的。

水泥混凝土常见病害的预防措施

3.1设计方面

我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理论中,尽管考虑了温度疲劳应力等因素,但设计的板厚依然较薄,难于承受巨大的冲击破坏动能。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过于相信应力计算,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的研究和实际观测进行的较少。为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应该由静力学向动力学发展,在充分考虑冲击动荷载对路面的作用后,适当提高技术标准和设计厚度,以适用我国公路不断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在软基路段、桥头、下挖路段和填挖交换频繁的路基上,局部使用钢筋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要达到支撑稳固的要求,必须解决基层耐冲刷性和弯沉均匀性问题,即要选用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和交通量要求的基层材料类型,北方严寒地区应综合考虑设计排水和防冻垫层;另外,保证接缝质量是防止水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关键,因此在接缝设计中应选用合理的接缝型式和优良的填缝材料;路线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免路线穿过洼地(包括平原上的局部小块浅洼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应在路提两侧都采取措施,截断表面水流向路提。

3.2施工方面

合理地选择原材料,严格地控制材料质量,是实现优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使用要求的前提;科学、准确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出稳定、均匀的混凝土是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推广使用滑模机械施工方式是解决好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密实、材料均匀的有力措施;传力杆、拉杆的规格、位置、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接缝侧壁垂直,与路面板和路面中心线平行;嵌缝处的混凝土因嵌缝板和传力杆的影响一般很难一次浇筑成型,不易振捣密实,致使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偏低,为此应加强接缝处的振捣;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进行厂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地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

3.3养护、管理方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局部损坏,如不及时、有效地加以修补,往往会引起损坏的迅速发展,其中最经常也是最不能忽视的工作就是接缝的养护;对破碎板块要及时进行修复,尤其是当其基层稳定性差,强度不够时,应将基层彻底挖除,重新换填稳定的基层;此外,还必须重视路面排水系统的养护,经常疏通路面排水设施,防止水通过接缝或裂缝对路面造成破坏。

公路的养护、管理部门,除了日常的养护工作外,应定时组织有资质的检测或科研机构进行路面状况调查,及时制定养护工作计划。此外,还应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超载车辆行使。

结语

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是由板下的不均匀性支撑、接缝填料的失效、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养护管理不及时等问题造成的。由于水泥混凝土损坏以后,修复起来比较困难,加上水凝混凝土路面的一次性投资大,因此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等方面一定要三管齐下,任何一个环节松懈,都可能给路面的质量留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下隐患。

------------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分析(共五则)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作者:崔静、于飞、倪伟、王召华摘要: 文章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出现原因进行了 分析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及和处理方法[定稿]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及和处理方法 一、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沥青路面的病害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但主要表现为裂缝、车辙、沉陷、坑槽、泛油和油斑......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类型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作者:卢超,周大为 2009年11月12日[字体:放大缩小默认] 我要评论 摘要:以某库区为例,在该库区只完成不到30%工程量的混凝土路面严重断裂的现......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总结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总结 S205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总结 Sample Tex省道205线射洪南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整治工程,全长23公里,起点K399+400,终点K422+207;路基宽23米,行车道宽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总结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项目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工作总结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大、抗水毁能力强等优点。自80年代以来,水泥混凝土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监理细则

    南平2016年国省道路面改造工程 (建阳段)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南平高速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八月 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汇编沥青混凝土施工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南平市2016......

    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措施

    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措施 摘要:反射裂缝已成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主要质量通病。本文对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