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
(一)孕早期健康管理
孕 13 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进行第 1 次产前检查。
1.进行孕早期健康教育和指导。
2.孕 13 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母子健 康手册》。
3.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 炎,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 抗体检测 等实验室检查。
4.开展孕早期生活方式、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 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5.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 1 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 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 2 周 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
1.进行孕中期(孕 16~20 周、21~24 周各一次)健康教育和指导。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 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 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3.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生活方式、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 外,还应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4.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 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 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
1.进行孕晚期(孕 28~36 周、37~40 周各一次)健康教育和指导。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 并症防治指导。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 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高危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四)产后访视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 妇分娩信息后应于产妇出院后 1 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 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 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 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 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五)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 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 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心理保健、性保健与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 6 个月、产妇和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 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 健专业技术培训。
(三)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 信息。
(四)加强宣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 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孕产妇健康档案。
(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 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七)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对孕产妇 各进行 2 次随访。没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督促孕产妇前往有 资质的机构进行相关随访。
五、工作指标
(一)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 13 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 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二)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妇出院后 28 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六、附件 1.第 1 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 2.第 2~5 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3.产后访视记录表 4.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第二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总结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总结
为了顺利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2010年6月18日,石臼街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人员,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内容对全街道中心及社区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全员培训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效果,街道项目办提前把培训日程及培训内容发放到各社区卫生室,确保所有村医都按时接受培训。
二、精心准备提高质量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质量,担任培训的人员认真准备,把培训内容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培训。培训人员就各项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做了详细讲解。项目办主任重点对居民健康建档表格的填写,逐项进行了讲解,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血型、口腔、体质指数和腰臀围比值的计算、足背动脉搏动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强调。
三、现场模拟注重实效
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乡镇项目办人员及各村医,现场进行模拟填表,自己为自己建一份健康档案。填表完成后,由培训人员逐人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通过这次培训,使所有村医掌握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内容,能够正确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为在我街道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石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6月18日
第三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
(一)健康教育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3.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五)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
(一)孕早期健康管理
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1.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四)产后访视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五)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四)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 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四)健康体检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报告和处理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服务人口。
二、服务内容
(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
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五)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
(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四)学校卫生服务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五)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第四篇: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试题
2018年XX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知识竞赛样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等基本健康信息。
A.生活方式、健康状况B.既往史、家族史 C.用药情况、健康评价 2.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内居民 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于()相结合。A、随访 B、就诊 C、预防接种程序时间
4.孕妇在孕()周前由孕妇居住地方镇卫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母子健康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A.10 B.6 C.13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6.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温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有的特征。平素患病较少的是()
A.特禀质B.气虚质C.温热质D.平和质
7.()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A.气虚质B.血瘀质C.阳虚质D.痰湿质
8.新生儿出院()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产后访视。
A、3天 B、一周 C、满月
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A.重要 B.兼职 C.责任 D.义务
10.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1.一个病人同时发生3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A.1张 B.2张 C.3张 D.4张 12.病原携带者是指()
A.责任报告单位的实验室或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
B.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C.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 13.《传染病报告卡》中报告单位指:()A.病人工作单位 B.病人发病单位 C.代报单位 D.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
14.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初步核实后,应于多长时间内将事故相关信息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给辖区卫生行政部门 C.12个小时内 D.24个小时内
1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为 4 分,应 判断为()
A.可自理 B.轻度依赖C.中度依赖D.重度依赖 E.不能自理 1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为老年人提供几次健康管理服务()
A.3次 B.4次 C.1次D.5 次 E.2 次
17.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为老年人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格检查项目不包括()
A.身高 B.体重C.腰围D.臀围E.肺部 18.按照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的计算公式()
A.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辖区内65岁以上居民数*100% B.年2 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辖区内65岁及以上户籍数*100%.C.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D.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E.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户籍数*100% 19.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 B 超检查项目不包括()
A.肝脏 B.胆囊 C.脾脏 D.肾脏 E.胰腺
20.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议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的时间是()
A.每季度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 B.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 C.每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 D.不定期测量空腹血糖 E.根据症状轻重测量空腹血糖
2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具有专项管理服务规范的重点疾病人群包 括()
A.原发性高血压、2 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 B.原发性高血压、2 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传染病患者 C.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恶性肿瘤患者 D.原发性高血压、2 型糖尿病、冠心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E.原发性高血压、2 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和结核患者
2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正确的处理是()
A.增加药物剂量,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B.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 周内随访 C.更换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 周内随访 D.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2 周内随访 E.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4 周内随访
23.高血压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血压的时间间隔是()A.1 个月 B.3 个月 C.半年 D.1 年 E.2 年 24.BMI计算公式()
A 身高/体重 B.身高/体重平方C.体重/身高 D.体重/身高平方 E.身高平方/体重 25.正常BMI为()
A.21-24 B.20-24 C.18-24 D.23-28 E.23-25 3 26.男性,17岁,三多一少症状1月,2天前感冒后就诊,血糖17mmol/L,尿酮体(2+),应选用何种治疗()
A.胰岛素治疗 B.二甲双胍缓释片 C.地塞米松 D.果糖 E.灯盏细辛注射液
27.我国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血压达下列哪项可诊断为高血压()A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5mmHg 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C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D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8.早期妊娠是指()A、妊娠 4周 B、妊娠8周 C、妊娠12周 D、妊娠16周
29.下列哪种乳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A.初乳 B.过渡乳 C.成熟乳 30.围产期是指()
A.从妊娠28周至产后一周 B.从妊娠24周至产后一周 C.从妊娠28周至产后28天 D.从妊娠24周至产后28天
31.符合《 严重精神障碍 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 象为()A.户籍为本地的 严重精神障碍 患者 B.本辖区常住 严重精神障碍 患者
C.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 严重精神障碍 患者 3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A.在本辖区连续居住 2个月以上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 3个月以上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3.对于病情稳定者 严重精神障碍 病患者应该()月随访 一次。A 6 B 2 C 3 34.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35.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4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含义不一致 D.以上均是
36.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暂住在当地时间(),由暂住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补办预防接种证。
A.≥3个月 B.≥2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37.以下哪一种属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不良反应、偶合症 B.接种事故 C.心因性反应 D.以上都是
38.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为主。
A.望诊B.闻诊C.问诊D.切诊
39.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A.脾虚B.血虚C.热证D.寒证
40.根据免免疫规划的要求,每种疫苗的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其中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率和麻腮风的及时率要求达到()。A.90%以上 B.95%以上 C.85%以上 D.100%
二、多选题
1.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预防接种操作前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其中三查指的是()A.年龄、性别及身份证号码; B.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C.受种者的姓名、接种途径; D.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 E.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
2.以下哪些疫苗是属于接种证查验工作中要求查验的疫苗?()A.乙型肝炎疫苗
B.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C.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D.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E.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3.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接种疫苗的品种。()A.乙型肝炎疫苗 B.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C.水痘疫苗 D.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4.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和()。A.体格检查B.中医体质辨识C.中医药保健指导D.中医体质采集 5.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B)和(D)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A)和(C)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E)方法。
A.迎香穴B.摩腹C.足三里D.捏脊E.四神聪穴F.眉冲穴G.晴明穴 6.根据老年人不同体质从()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A.情志调摄B饮食调养.C.心理疏导D.运动保健E.穴位保健 7.特禀质的总体特征:()等为主要特征。A.忧虑脆弱B.口苦苔黄C.生理缺陷D.过敏反应 8.健康教育服务形式包括()
A发放印刷资料 B播放音像资料 C宣传栏 D公众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讲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A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B活动照片 C影音文件 D签到表 10.健康教育服务形式有哪些()A.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B.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C.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D.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1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中的自知力分为()。A.自知力完全 B.自知力不全 C.自知力缺失 D.自知力好 1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危险因素控制的内容包 括()A.戒烟 B.健康饮酒 C.发放宣传材料 D.改善环境 E.合理膳食 13.绝经后女性和年龄大于65岁的居民筛查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有()A、低体重 B、成年骨折史 C、痴呆D、早绝经 E.高血压 14.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包含哪些内容?()A.减轻食盐摄入量B.控制体重 C.增加体力活动 D.减少酒精摄入 E补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
15.口服降糖药物的有那些?()A.二甲双胍 B.格列苯脲 C.阿卡波糖 D.格列呲嗪 E格列喹酮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哪些特征()
A、突发性 B、公共属性 C、危害的严重 D、难处理性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分为哪几级()
A、特别重大(Ⅰ)B、重大(Ⅱ)C、较大(Ⅲ)D、一般(Ⅳ)18.下列不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分级的项()
A.较大 B.一般较大 C重大 D 特别重大 E特大 19.卫生应急处理的原则()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全面响应,保障健康 C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E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20.卫生应急制定预案的原则()(卫计局杨雷)
A现场处理 B分类指导 C专业队伍 D快速反应 E快速有效
三、是非题
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2.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3.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7.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9.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10.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只吃母乳,不加任何其他食品,但允许在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加喂药物、维生素及矿物质。(×)1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12.每年为0-36个月儿童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13.平和质(1)(2)(4)(5)(13)(其中(2)(4)(5)(13)反向计分)()
14.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15.总是(非常/每天)精神不足,乐于做事,体质辨识时在1分处划钩(×)
1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建卡建证率、一类疫苗接种率和疫苗管理率。(√)
17.预防接种绩效指标7岁儿童接种率考核流脑AC2、白破、脊灰4,接种率要求大于90%。(√)
18.接种单位应该每半年对接种卡进行一次检查和整理。(√)19.疫苗出入库记录完整指任一批次疫苗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无缺失。(√)
20.麻疹疫苗的初种月龄是6个月。(×)
第五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实施方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实施方案》
为提高乡镇卫生院、辖区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工作,特制订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辖区服务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强化培训,是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卫生服务机构公共人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
二、培训对象
各科室所有人员、各辖区医务人员
三、培训时间
2014年2月23日
四、培训地点
善堂中心卫生院会议室
五、培训内容
1、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主讲人:何富民
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主讲人:杨希有
六、目的加大对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广泛应用公共卫生知识及技能为群众服务,以达到未病先防、已病早治、促进健康的目的。
善堂中心卫生院2014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