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央企招标采购制度的思考
完善央企招标采购制度的思考
2014-04-22 摘要:招标采购制度自从在央企实施以来,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市场竞争局限性和自身所处阶段的制约,在招标采购制度建设上,央企目前仍在不断探索实践,尚需要下大力气予以完善和落实,这对于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得极为复杂,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生存进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必须在经营的起始环节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全面提高竞争能力。
获取外部资源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任务,如何更快捷有效、低成本、高质量地获得资源,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满足客户需要、提升竞争实力,一直是业内人士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环节,通过建立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以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外部交易对象,不仅具有公开公正性和竞争性,而且使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采购一直以来比较“神秘”,似乎总罩着一层朦胧的面纱,这主要是因其曲折的历史所致。不同的历史阶段,采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计划经济时期,短缺状态下,采购人员需要“跑采购”,以提供生产后勤保障;改革开放后,在双轨制阶段,央企采购似乎“神通广大”,到了市场经济阶段,供大于求,人们对采购工作更多的是持怀疑或不信任态度,采购似乎有“灰色地带”嫌疑。现实中的采购,确实是一个历史概念,最早来自市场体系,不同阶段采购的关注点和价值也不一样。初期阶段是为了获取产品,是一个为生产服务的部门,负责保障供应;接下来,随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采购发展成第三利润源,需要通过其开源节流、降本增效,1%的采购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是12%的利润增加;后来,发展到战略采购,要求部门协同,追求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未来的采购,将会是一个价值协同的概念,实现供应链的管理与优化(见图1)。央企采购的发展,实际上是逐渐由过去的后勤部门向战略部门转变的过程。由此可见,采购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企业的高端业务。央企采购如何摆脱“神秘”,一方面需要科学理性面对采购理论发展与现实实践,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提升采购管理。提升采购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推行阳光采购、完善招标制度,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前提,央企在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必须率先垂范、义不容辞。
一、转型升级中的央企招标采购特点鲜明
央企自引入招标方式以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树立竞争意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预防遏制腐败和商业贿赂、推进体制改革乃至提升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和质量等。
在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决策的指导下,央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脊梁,正处在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亟待在转型升级中作出表率。采购虽然只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其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央企采购基本处于重新树形象、固流程、转角色、上台阶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 1.采购管理理念先进
央企的采购管理理念与国际几乎是同步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等,都在同步发展战略采购,同步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思想等。战略采购是在供应链环境下的一种新兴采购模式,主要是通过与关键承包商、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合作伙伴经营纳入企业自身战略经营范围,形成优势互补的联盟。
2.积极探索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央企采购的方式正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无论是集中采购、安全采购、绿色采购、ERP系统的应用,还是框架协议、电子招标、反向拍卖等手段的实施,都使得采购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提升。如今,电子商务方式已经非常活跃,央企基本上都已全面发展起电子商务。而在2000年,中国石油率先实行电子商务,在国内还比较罕见。
3.属于监督审计的重点
央企的采购环境复杂,采购管理参差不齐,属于监督审计的重点,这也是央企采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当前央企的某些体制机制尚在进一步健全完善之中,许多行业或专业缺乏有效竞争的环境和土壤,这个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系列招标的不规范问题:如采购计划不确定;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完整,不给采购预留合理周期;采购程序执行不规范;采购频次多、规模小、缺乏预见性等,到了招标环节,导致出现未按规定招标、规避招投标、招标过程不规范、标书编制水平不高、招标结果未严格执行等现象,这些从客观上都需要监察审计的介入。对央企开展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央企形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招标采购制度面临现实挑战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公共领域的非市场特征必然导致其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市场价格机制失灵,即自主和分散的市场选择方式在配臵公共资源活动中会失效。招标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采购机制,如果离开了公平竞争这个大前提,招标肯定失灵,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完善和落实招标制度,在现实的环境下,公平竞争便无从谈起,市场竞争体制也建立不起来。
1.建立招标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决定了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也限定了人们的选择范围。招标采购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规范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都源于现行的招标制度没有形成应有的制约和监督关系。
近年来社会上接连出现的各种“门”事件,凸显了我国目前的招标制度或被忽视或执行不力。例如,2012年7月份的原铁道部天价宣传片事件,腐败源于采购时没有执行国家关于“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一次性达100万元及以上的,须采用招标方式”的规定;2012年1月,武汉地铁广告招标“低价中标”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投标并顺利“中标”者以及招标代理方,都是招标人的利益关联方,属招投标法明令禁止的回避范畴……
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招标采购不应成为权力,而应成为一种机制。我们讲权力,一般讲的是人权、事权和财权,采购如果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本源,按照新一届政府所倡导的“该放给市场的一定要放给市场,该让社会解决的一定要让社会解决”,进入法治经济、竞争经济、信用经济的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实现优胜劣汰,就一定能够变权力为机制。只有这样的制度设计,才能体现出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2.关于央企采购的两个问题
我国央企采购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市场环境、体制机制、民主法治监督、企业自律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典型,一是采购组织历史包袱重,二是集中采购深入开展难,前者属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属现实问题。
第一,央企的采购组织历史包袱重。目前在央企,由于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大供应格局,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采购人员臃肿,且人员及组织结构不合理,不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弱,主要靠习惯思维。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改革,但要改革,遇到的难度始终空前。例如,中石油现在的采购系统各类人员接近4万人,当然,这里的采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第二,集中采购和战略采购深入开展难。集中采购、战略采购是采购管理的必然,虽然各家企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不尽相同,但随着工作的深入,遇到的难题都一样越来越多。从业务层面看,多多少少都面临着标准、编码、需求、技术等难题;从企业内部看,体制机制是难点;跳开企业看,主要还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采购受制多、干扰多,且深受“关系也是生产力”等流毒的影响和迫害。经济要发展、市场要解放,央企亟待通过集中采购、战略采购努力破解机制难题。
这两个典型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招标采购制度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方面,严格强调依法招标时,容易出现教条、僵化、本本主义、照搬照抄等行为或现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正所谓“一管就死”;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采购为生产服务时,往往以程序繁琐、耽误生产或市场条件不具备为由,图省事图方便,抛掉了采购最根本的“竞争”特征,习惯成自然,正所谓“一放就乱”。
三、招标采购制度重在落实与完善
众所周知,在法律方面,我们国家出台了《招标投标法》,在制度方面,每个企业包括政府都有一整套自己的采购制度。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门”事件?笔者认为,关键在招标采购制度没有被很好地落实与完善上。
落实与完善招标采购制度,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即宏观层面和业务层面。1.宏观层面
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些年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直处在反反复复的健全完善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何为资源配臵?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指过去和当前配臵资源以及技能的水平与模式。资源配臵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因此,资源配臵又称为企业的特殊能力。采购,是从资源市场中获取资源,所以说,采购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资源配臵。
那么,如何进行配臵呢?在市场经济中,特别强调竞争机制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建立招标的机制与理念。
从宏观层面看,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权力制衡制度缺失、对违法行为惩罚不严等普遍原因,笔者认为,更根本的恐怕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如行业壁垒、地方保护、内部保护、专业限制等比较严重,有时也属无奈,造成决策上往往行政胜于市场、运作上往往习惯大过规范等。
随着央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旧有的采购模式被打破,央企采购的过程应该逐步公开化,抛开利益暗箱博弈或冲突,把采购回归到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来,初期看,必须按照我国《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进行招标采购,长期看,必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体现和维护竞争择优。
企业的竞争战略决定了企业的采购需求。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被商业管理界公认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战略理论,将竞争战略可分为总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三种。对于央企而言,要实现总成本领先,必须首先追求采购成本最优。
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把这种要求运用到央企采购中来,就是要通过开放市场,实现市场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通过推行招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关于招标的一般流程,见图2。
当前,唯有招标才有可能更好地体现公平竞争。作为央企,要率先垂范、维护形象,要坚定不移地通过竞争的方式来选择厂家、选择合作伙伴,这既是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需要,也是体现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的需要。
2.业务层面
在很多央企,关于业务层面上的采购制度已经很多,也比较完善,这里不再赘述。下一步,关键就是要真正体现出竞争机制的特点来。
中国石油结合自身实际,自2010年开始加强工程、物资、服务的统一招标管理,提出了“管办分开、分级分类管理、专业化实施”的工作思路和模式,从总部层面不断规范招标文本、招标流程、专家抽取、招标平台和管理规范等,取得了积极效果。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石油在一级物资授权集中采购中强调最多的就是招标,并组织开展了“三集中”招标活动,即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组织。这种招标由总部监管,由授权集中采购组长单位提出,由专业的招标机构严格按照《实施条例》具体实施,实现了招标采购的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如,有的供应商反映,过去一般都要提前去找人找专家,而此次抽取的专家到了现场后还要再进行二次抽取,也就是专家到现场封闭起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评哪个项目,供应商自然是找不着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中国石油对承包商、供应商、服务商实行准入制度,有一套完整的准入流程。就供应商而言,首先是提出申请,接下来是资格审查,然后是准入评审,其后是准入核准、信息录入、准入证发放。供应商可以自荐申请,也可以由地区公司推荐申请,还可以特邀。准入评审一般都是由授权组长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来做,招标结果报总部层面的专业评审委员会核准。中国石油的供应商原则上以制造商为主,准入时主要评审供应商的HSE(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情况、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财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证与技术标准的情况、生产设备情况、对中石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以及能否满足业务需求等。
央企的招标采购已发展了多年,各企业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宏观层面的逐步改善,招标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招标制度本身也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初期,无疑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招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可不再拘泥于形式,而突出其核心。招标采购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如果竞争已内化到采购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招标制度的历史使命即告完成。
四、制度创新立足竞争文化培养,追求价值创造
企业在争夺外部资源的过程中,与承包商、供应商、服务商的合作是其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采购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博弈,强调把相关的业务集成到一条链上,共同运行、共享资源。在提升链条上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最终达到提升整个链条竞争力的目的。所以,在供应链里面,特别强调的一个词就是价值。目前阶段,西方的一些大公司在采购管理方面都特别强调价值这一概念,对于价值都有它一整套的理论。
在获取外部资源的过程中,笔者持有或赞同一些观点,如:需求创造价值;帮助对方就是帮助自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价值;共赢就是利人利己、优势互补、合作提升价值。在供应链条上,每一个个体之间首先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竞争文化。这种竞争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一定是被逼出来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落后就要挨打,一定意义上需要招标制度的激励与推动。中国石油发展战略采购,强调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集中招标采购,一家供应商连续三年在招标排名中领先,方可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石油的战略合作,要求战略合作伙伴一定要有竞争文化,一定要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始终保持最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双方才能通过合作实现更大的价值。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采供双方属于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容不得任何一方的闪失或懈怠,这本身也需要机制保障。中国石油在与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开展具体采购业务时,也在探索通过再招标确定价格,不容忍不思进取、不求创新类型合作伙伴的存在,对于一些具有“傍大款”思想的合作伙伴,需要解除与其的合作关系。
五、总结
总之,招标采购内涵很广,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尤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提炼,并结合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和提升。央企要完善并落实招标制度,必然受到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采购制度经过二三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将优胜劣汰法则内化为自觉行动,并在采购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发展,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同时,也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在宏观和业务两个层面,完善符合自身的招标采购制度,以实现采购管理的现实提升。
参考文献:[1] 迈克尔·波特(美).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2] 龚云峰.借鉴政府采购制度 加强国企采购管理[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4).[3] 耿海铭.以市场机制规范国企采购行为[J].中国监察,2005(16).来源:《招标采购管理》 作者:张恩怀
第二篇:某央企采购报告
2012年设备物资管理会议文件之二
优化采购管理 提高集中采购率 创新资源配置 促企业持续发展
——在2012年设备物资管理会议上的报告
(2012年4 月 18 日)
***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公司设备物资管理专题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设备物资采购工作,提出下一步采购工作的管理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全力推进质量规模效益型一流跨国公司建设”的发展目标,优化公司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巩固设备集中采购率,提高物资集中采购率,创新设备物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企业持续科学发展。现在我就公司2011设备物资采购管理状况及2012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安排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2011公司设备物资采购工作总体情况 2011年,公司的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严格执行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本着管理创效 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设备物资采购的程序,“统一领导,两级集中”的设备物资采购模式得到了全力推进,采购程序、采购方式进一步规范,在规范的制度约束下圆满完成了2011设备物资采购工作。
(一)2011公司设备物资采购工作状况
1、审时度势,坚持采购原则。2011年是公司面对严峻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深化业务转型、强化经营管理,狠抓“现金流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一年。公司设备物资集团采购领导小组在采购过程中继续严格实行计划采购,强化计划管理,坚持“先内部调剂、后租赁、采购”的资源配置方式并兼顾“系列化、品牌化、标准化”的设备配置原则,有效发挥了公司集中采购平台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实行资源配置科学化。继续坚持在计划审批,设备选型、合同谈判及合同评审工作中广泛邀请技术专家、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及监管部门的参与,按照规定的权限和采购方式采购,认真做到“过程透明、阳光操作”。
2、贯彻落实采购制度,发挥采购平台的作用。按照股份公司下发的《股份公司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管理办法》和《股份公司设备物资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招标实施细则》的规定,及时调整了公司设备物资采购权限,国内项目所需预算价值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单机设备,单项(批次)预算价值4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设备物资;国际项目所需预算价值30万美元以下的单机设备,单项(批次)预算价值60万美元以下的设备物资由公司设备物资集团采购领导小组负
责集中采购。大于上述金额的采购基本做到委托由股份公司采购中心进行集中招标购置;按照采购权限,授权委托股份公司采购中心统一招标采购2批/次,签订合同总金额约660万(其中的1批次采购,预算总额2000万暂未签订最终采购合同),参加股份公司组织的设备物资采购评标 9人.次。在满足上述采购金额时,经报告请示,采购中心批示由公司组织集中采购设备金额8804.19万,占公司设备采购总额的62%;组织采购物资6批次,招标采购金额约13688.45万元,占公司物资采购总额的14.8%。给股份公司采购中心上报受控的设备采购额度连续两年大于50%,上报受控的物资采购总金额连年增长,说明我们与股份公司采购中心的集中采购招标平台保持着良性互动,两级集中采购招标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
3、扎实推进2011设备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发出设备采购询价单100余份,拟定设备采购招标文件10份,评标细则15份,签订设备采购合同63份(国内设备集中采购合同32份,国际项目集中采购合同31份)。完成国内项目采购设备65台套,合同金额3181.18万元人民币,为国际项目集中采购设备133台套,合同金额8155.60万人民币,通过谈判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公司属二级单位自购设备合同金额2867.27万(其中公司授权委托采购金额为2119.52万),全年共计设备采购总额14204.05万元。全年设备集中采购率95%。
组织物资材料集中招标采购43余批次,合同总额
30818.8万余元,物资集中采购度32%,通过招标采购,商务谈判,节约资金110余万元。第一次较成功的组织了联合不同二级单位不同项目(新郑项目、淅川项目)的钢材集中采购异地招标评标工作,集中采购钢材1.24万吨,吸引了7家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参加,挑起供货商间的竞争,项目赢得了实惠,集中采购工作取得新创举。今后在采购计划准确完善的基础上,我们将大力推行此类集中采购招标模式,推动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再上新台阶。
4、完善供应商资源库。依据《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修订并下发《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对供应商实行两级集中管理、资格认证、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原则。在此基础上,审核并下发2011设备物资合格供方二批.次,共有498家供货商入围合格供方名单;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及售后服务能量等八个方面对入围2010的273家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该批供货商全部合格,把好了采购环节的源头关。设备物资合格供应商评审坚持广泛收取信息,充分调查研究,对各类设备物资供应商的资质和业绩进行严格审查,供应商信息实行项目、分局和总部机关层层筛选、上报、评审的收集渠道,为设备物资供应商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为降低采购成本,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奠定良好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防范了采购风险。
5、逐步加强外协队伍的物资材料采购管理。在充分利用外部专业资源的背景下,对分包队伍使用的物资材料进行
严格管控已刻不容缓,根据郑总2011年工作会精神即“对分包队伍材料实行准入制”管理,设备物资部制定”外协队伍设备物资管理办法”,明确将外协队伍提供的用于工程施工的设备及原材料纳入体系内进行管控,主动控制其采购过程,逐步扭转受制于分包单位或对分包单位的设备和材料放任不管的现象。
6、严格履行付款手续。对每台设备实行到货验收、到货付款、质量跟踪及留取质保金的管理方式,通过对每台设备的验收、跟踪,准确了解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及质量状况,为设备选型及购置提供了良好依据。全无一例质量事故发生。
(二)2011年公司设备物资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 至2007年开展集中采购招标工作以来,公司采购管理制度日益规范和完善,采购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一方面与股份公司采购中心保持着良性互动,公司集中采购领导小组职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二级单位采购中心职能搭建完成,采购管理体系运作良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通过各项检查工作,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和影响体系发展的问题。
1、不重视采购计划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采购计划的重要性。对采购计划、季度采购计划不做全面调查分析,随意上报,导致紧急性、突发性采购存在,且部分计划与实际执行脱节。
2、对项目物资采购额度授权偏大,项目分散采购行为
较多,同类项目间的集中统一采购行为较少,不利于集中采购平台作用的发挥。
3、采购合同不规范,对采购标的的技术参数描述较少,采购过程中的资料没有得到妥善保管,存在遗失现象。
4、对设备物资合格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不及时主动上报供应商评审材料,仍存在主要原材料在公司评审通过的“合格供应商”以外采购的现象。
5、安全用品、劳保用品采购重视程度不够,验收资料不完善。
6、缺乏项目建设期内物资供应策划、分析。以“用”促“购”的被动采购居多,如钢材等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的材料,采购时价格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享受不到市场处于低位时的价格。
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事设备物资管理的每一位工作者,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积极解决实际问题,降低采购成本。
二、2012年公司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安排
采购是设备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始。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设备物资采购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是每级管理部门的共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设备物资集团采购工作将更加强化集中招标采购,节约采购成本,优化资源配置。2012年公司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安排谈以下几个方面:
1、圆满完成《股份公司管理评价办法》考核指标,2012设备集中采购率达到90%以上,物资集中采购率达到30%以上。
2、加强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是开展集中采购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贯彻预算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管理能力,提高采购计划、季度采购计划的前瞻性、准确性,避免突发性、紧急性采购行为的发生。各单位应通过分析和对比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查找计划编制困难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性。管理部门应掌控设备物资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将不同单位、不同时段的同类设备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争取更多的优惠。面对项目分散及物资供应的地域性,各级管理人员都应积极探索和思考物资集中采购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集中采购度,使设备物资(尤其是物资)集中采购招标工作升级上水平。
3、贯彻落实对外协队伍设备材料采购的管控,尤其是用于工程主体的材料和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设备物资,直接管理单位必须将其视为自购设备物资进行管理,主导采购过程,做好供应商资格评审、合同谈判、验收使用等各环节工作,扭转外协队伍设备材料采购供应的被动局面,增强管理责任意识。
4、严格执行设备物资采购合格供应厂(商)资格调查和评价制度,实行“准入制”管理,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获取供应厂(商)的有关资料,积极将潜在的供货商纳入评审
范围,扩大采购合格供应商的范围。从产品质量、供应商或制造厂的可信程度及其市场声誉、供应或生产能力、产品价格以及对方的财务状况、销售或制造业绩等方面对供货商进行全面考评,建立合格供方档案。此外,如供应商在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执行,售后服务过程中有不良或违规行为的,公司将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警告、降级或列为不合格供应商。
5、对部分项目进行物资供应中标后策划,尤其是自购材料占较大比重的项目,应分析项目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对物资供应进行战略规划;以项目建设期为周期,对建设期内批量的物资组织集中招标采购,逐步推行以项目整个建设期为材料供应出发点,杜绝对批量使用材料进行化整为零式的供应行为。
6、充分发挥二级单位的采购职能,一要配合公司的集中采购招标,二要克服地区和类别限制,积极探索集中采购的方式和方法,在合理提高集中采购率的同时兼顾提高集中采购效率,真正为项目服好务,从而推动集中采购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
7、坚持采购招标活动自觉接受全面监督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质疑和投诉制度,坚持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人员参与采购过程的制度,充分发挥专职监督部门的作用,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环节的采购监督体系。监督人员应就采购过程是否履行规定程序以及纪律的情况在采购报告中签署意见。坚持“阳光采购,过程透明”的采购原则,提
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采购权限、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各位领导、同志们:
通过大家的努力,过去的几年设备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如今企业面临形势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不进则退,我们应该迎难而上,掌握主动。
设备物资采购是设备物资资源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系,我们要以项目创效益为中心,以企业持续发展为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成本意识,以优秀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关注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道工序,进一步优化采购管理工作,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为全面推进质量规模效益型一流跨国公司建设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第三篇:央企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4-0058-02
摘要:2015年6月28日,审计署发布了14家央企2013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其中13家均发现违法违纪线索。本文通过分析审计署公布的2013年央企审计结果公告,发现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的问题金额比例是最大的。央企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健全与完善央企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必要。
关键词:央企 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央企。中央企业包含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由国资委管理的企业;第二类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主要是金融行业企业;第三类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管理的企业,包括铁路、黄金等行业企业。本文所说的央企是指第一、三类的112家企业。
(二)内部控制。根据美国coso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审计署5部委2008年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重新定义了我国的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二、2011―2013 年审计署审计公告中被审计央企的基本情况
央企涉及国家重要领域,关系着国计民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独特性可能在于各种行为实际上是传递政府的某种信号,这使得央企追求的目标不单是利润最大化,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2011―2013年审计署央企审计公告共计35 家(其中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进行了审计公告),其中,2011年10 家、2012 年11 家,2013年14家,均为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后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被审计央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主要问题类型。
1.违规决策。例如,2012年三峡集团下属三峡新能源逆决策程序操作,出资2亿元收购1家拥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权的公司股权,较评估值超出1.21亿元。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该风电项目因接入电网系统外送线路河北段未获核准而处于停工状态。2010年至2014年,中电投集团下属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经集体决策和中电投集团审批的情况下,向参股公司发放委托贷款8.51亿元,贷款收回面临风险。
2.少缴税金。2005年至2013年,国网公司及下属江苏电力等12家单位将本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帮扶”资金计入资本公积、将本应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造成收入多计108.05亿元、少计91.91亿元,成本费用多计113.48亿元、少计4.24亿元,加上合并报表抵销不充分多计利润3.39亿元,由此导致9年间共计少计利润89.71亿元,少缴税金22.43亿元。
3.违规招标。2009年至2013年,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下属二重重装未严格执行公司招投标、比价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未对单笔采购金额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11 593个合同进行招标,涉及金额129.49亿元(占比98.31%),其中从非合格供方采购78.68亿元。此外,二重重装在外部协作中也存在未按规定招标采购的问题。
4.违规用地。审计发现,国家电网公司违规将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用于商业开发。此外,国网公司还存在违规建设楼堂馆所问题。2013年9月,在国家要求停止以“学院”“中心”等名义新建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后,国网公司仍批准三期工程立项,投资估算6.94亿元,主要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厅、学员公寓等,截至2014年6月,已支付设计、征地拆迁等费用2 755.83万元。
5.廉洁从业。(1)超标配车。至2013年底,国电集团本部及9家下属单位,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33辆,涉及购置金额1 557.15万元。(2)违规发福利。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9名高管人员在国资委核定的薪酬方案之外,违规领取购物卡32.04万元,其中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27.54万元。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及5家下属企业组织职工旅游支出426.48万元。2013年,中国二重集团部分下属单位违规购买礼品或列支旅游、美容会所消费等支出50.20万元。(3)违规购礼品。2013年至2014年5月,中电投集团下属金元集团和成套公司购买单价500元以上的高档酒,金额合计1 753.66万元。(4)违规建设装修。三峡集团总部在人均办公面积超标的情况下,还于2011年至2012年规划建设办公区总建筑面积32.21万平方米的昆明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投资3.77亿元。
(二)个例分析。本文首先选取《国家电网公司2013财务收支审计结果》(2015年第7号,总第204号)进行详细分析。公告分成四部分:一是介绍国网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财务数据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类型;二是详细列示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三是以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四是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及廉洁从业三个方面。经营业绩方面又细分为财务收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及内部管理三方面。按这个标准,国网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中4条财务收支问题涉及金额90.99 亿元(涉及利润计算时,以影响利润数额为准);6条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问题涉及金额72.2 亿元;17 条内部管理涉及金额566.83亿元;7条发展潜力问题涉及金额285.2亿元;3条廉洁从业问题涉及金额1.7亿元。共计37 条问题,涉及金额1 016.92亿元。
(三)整体分析。审计公告共列287条问题、涉及金额5 378.08亿元,其中:财务收支问题41条、占比4.74%,涉及金额254.67 亿元;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问题31条、占比7.76%,涉及金额417.43 亿元;内部管理问题128 条、占比56.02%,涉及金额3 012.57 亿元;发展潜力问题59条,占比29.53%,涉及金额1 587.93亿元;廉洁从业问题28条,涉及金额105.48亿元,占比1.95%。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年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有增加的趋势,可见,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是制约央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三、完善央企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中央企业内部。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18项内部控制指引,分别为《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在2011年会计结束后,应随报告一同披露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四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更好提升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但也不难发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重形式”而“轻实质”,“重形式”是上市公司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不得不披露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轻实质”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部控制认定标准不够科学;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不充分;上年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本年没有披露具体的应对措施。
(二)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应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独立性要求,对于违背独立性原则以及“不能同时为一家企业提供内控咨询和审计服务”监管要求的内控审计业务,应主动坚决拒绝承接,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审计也应客观真实地提供合理保证,不能因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整合审计而不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监管部门。对央企建设项目招标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建设工程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只能走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形式。而同时,这中间又有很多建设项目是找不到主管部门的,这就意味着只能由央企自己对这些工程招标进行非公开招标的审批。但按照审计规定,这就构成了违规。而对非建设项目招标,如采购招标等,问题可能更严重一些。
(四)国家审计署。在公布的35份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中,最后一项为“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其大致内容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某集团具体整改情况由其向社会公告。本次审计发现相关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这样的报告形式不利于被审计企业对所存在问题的重视。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采取切实的措施,是真正实现审计目标、改善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和整改部分,都是审计署单方面的陈述,报告使用者无法直接知悉被审计单位的接受程度和改进决心。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和整改措施的陈述以及其他说明,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以附录形式置于审计报告之中,一方面可以给被审计单位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从被审计单位的视角给出更多的信息,体现审计报告的客观和公正;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陈述代表着一种正式的书面承诺,通过审计报告的公开将此显现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可以促进审计建议的执行和取得整改成果。
第四篇:国资委建立和完善央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指导意见
国资委建立和完善央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指导意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7年08月03日
来源:国资委网站
国资委党委 国资委
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资党委群工[2007]120号
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
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职代会制度,推进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中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央企业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行职代会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实行职代会制度,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职工依法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企业职代会必须坚持企业党委(党组)的领导,把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落到实处。
(二)坚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
企业职代会必须以充分发扬民主、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团结稳定为宗旨,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和丰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成果。
(三)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
企业职代会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发展中,要坚持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坚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原则。
企业职代会必须在体制和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在遵循和维护法律法规赋予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权的基础上,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下职代会制度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结构的有效衔接,实现国家利益、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协调发展,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五)坚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原则。
企业职代会必须以职工为本,进一步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和化解矛盾的力度,主动依法科学地维护职工权益,努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二、职代会的职权
中央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2〕1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4〕31号)、《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总工发〔2006〕61号)和国资委有关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行使和落实职代会的以下职权: 1审议建议权。职代会应听取企业工作报告,审议企业经营方针、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财务预决算等重要事项的报告;审议企业改制方案和重大改革措施;审议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奖励方案和经费使用情况;听取企业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订重要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实行厂务公开及集体合同履行等情况的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拟订的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前,应当通过职代会等形式听取职工意见。
2审议通过权。职代会应审议企业提出的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奖惩办法及企业其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规章制度;应审议经企业和工会协商提出的集体合同草案、企业年金方案、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审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形成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3监督评议权。职代会应在企业党组织领导下,在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参与下,每年或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听取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或已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的经营班子成员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并由职工代表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的结果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报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部门或董事会。4民主选举权。职代会应依法选举、监督和罢免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选举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小组)成员;选举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的职工代表。
5法律法规赋予职代会的其他权利。
未建立集团一级职代会的中央企业,应抓紧建立职代会,认真落实职代会职权;已经建立集团一级职代会的中央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继续完善和落实职代会的职权内容。其中,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的中央企业,应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内,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结构有效衔接的职代会职权内容;子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的中央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决定适应本企业组织构架的职代会职权内容;多元投资主体的中央企业、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中央企业,也应结合企业实际,决定适应本企业产权结构的职代会职权内容。
由于中央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构架差异比较大,职代会的职权内容可以有所不同,但都应坚持企业重要事项必须提请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请职代会审议通过;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或已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的经营班子成员必须向职代会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并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议。
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应根据本意见及所在省市关于职代会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并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
三、职工代表的结构、权利和义务
职工代表是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主体,职工代表结构合理、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是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保证。
(一)职工代表的产生和结构。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并与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均可当选为本企业的职工代表。为保证中央企业职代会的运作质量,职工代表应有良好的品行和较好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生产、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具有较好的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职工代表的总人数根据企业规模等实际情况而定,既要保证职工代表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又要保证职代会制度的可操作性。
规模较小的中央企业的职工代表选举,应以班组(科室)、工段(作业区)或者分厂(车间)为选区进行,须有本选区全体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参加,候选人获得应到人数过半数赞成票方可当选。其中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职工自荐、竞职演说、群众信任投票和组织审定的基本程序,实行职工代表竞选制。规模较大的中央企业,其职工代表一般由所属子(分)企业职代会选举产生。
职工代表的结构应以一线职工(包括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体。子企业分布比较集中的中央企业的正副职负责人及所辖子企业正职负责人担任的职工代表,一般不超过代表总数的25%;子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的中央企业的正副职负责人及所辖子企业正职负责人担任的职工代表,一般不超过代表总数的35%。贸易型、高新技术型企业的职工代表,应以一线的贸易、科技人员等为主体。在职工代表中,劳模先进人物、青年职工和女职工应占适当比例。
职代会新建或换届,应建立职工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审查代表是否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并与本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代表的产生是否符合民主程序,代表的结构比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向职代会报告审查结果。企业的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可连选连任。根据需要职代会可设置列席代表与特邀代表。
(二)职工代表的权利。
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有权参加职代会及其工作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因参加职代会组织的有关活动而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依法行使职权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职工代表在劳动合同期间,除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因严重失职给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外,企业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确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事先征求企业工会组织的意见。
(三)职工代表的义务。
职工代表应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技术业务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权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职代会的决议,完成职代会交付的任务。
(四)职工代表的变动、罢免及补选。
职工代表对本选区的职工负责,职工有权监督职工代表履行职权的情况。
职工代表调离企业、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退休或死亡,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职工代表在受到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机关审查期间,其代表资格暂时中止。各选区有权对触犯法律、受到行政或党纪处分及有其他不称职行为的职工代表提出罢免申请,罢免的民主程序由各企业职代会或工会确定并履行。
职工代表出现缺额时,应由原选区依照规定的民主程序和结构要求及时补选产生,并在下一次职代会上确认。
四、职代会运作的基本程序
职代会运作的基本程序是体现职工代表和广大职工意愿的根本保证。
(一)职代会对民主选举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表决方式。
职代会进行民主选举和审议通过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一般事项也可采用其他表决方式,但须获得应到职工代表过半数赞成票通过。
(二)职代会主席团成员的选举产生程序。
在征求职工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协商提出主席团成员候选人名单。主席团成员必须在职代会的预备会议上由职工代表选举产生。
主席团成员应有一线职工、技术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人数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劳模先进人物、青年职工和女职工的代表在主席团成员中应有适当名额。
(三)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小组)成员的选举产生程序。职代会可设立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小组),受职代会领导,为职代会依法行使职权服务。
专门委员会(小组)应根据职代会职权内容与企业规模设立,如提案、民主评议干部等。专门委员会(小组)的成员人选,一般由职工代表担任,也可以推荐部分熟悉业务的非职工代表。专门委员会(小组)成员在职代会全体会议上由职工代表选举产生。
(四)召开职代会临时会议的程序。
职代会闭会期间,遇有重大事项,经经理层、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的提议,并由企业党委(党组)审定同意后,可以召开职代会临时会议。
五、职代会的主要工作制度
职代会的主要工作制度,是职代会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也是职代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职代会的组织制度。
中央企业的职代会一般每届3-5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必须有全体职工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可召开。
凡提交职代会审议、讨论的各类报告、方案、规定等有关事项,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一般应在正式会议召开前印发给职工代表,时间不少于7天。在职代会正式会议召开前一周内,由工会负责召开职代会预备会议。在预备会议期间,要报告大会的筹备情况,提请审议通过会前与董事会、经理层沟通、协商并经党委(党组)讨论的大会议题、议程,同时决定大会的其他有关事项;组织职工代表在选区内听取职工群众对企业工作报告和其他议案的意见;职工代表分组审议企业工作报告及有关专项议案;根据代表审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有关议案作修改,提交职代会正式会议审议。如中央企业由于所属子(分)企业分布广等原因,提前印发材料和召开预备会议有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职代会的日常民主管理工作制度。1联席会议制度。
企业职代会的联席会议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由企业工会主持召开,就需要临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以及对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方案在实施中发生的个别需要作部分修改或补充的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履行民主程序。联席会议形成的意见、决议或决定,必须向下次职代会报告,提请确认,职代会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具有最终审定权。联席会议由职代会主席团成员、职工代表团(组)长、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小组)负责人、工会委员会成员、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组成。联席会议可以根据会议内容邀请本企业其他有关人员参加。
2质量评估制度。
在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下,每年组织开展对本企业上一职代会运行质量的评估工作。评估内容可以分为“职权履行”、“程序规范”、“决议执行”、“制度落实”、“组织领导”等方面。评估采取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开展职工代表个别访谈、组织职工代表民主测评等方式。工会可会同企业有关部门,对评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并在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测评结果以及实施整改的情况。
3专门委员会(小组)工作制度。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小组)在职代会召开前,开展对提请职代会审议的与本委员会(小组)专业对口的有关事项、议题、提案或方案的审议工作,并在职代会有关会议上阐述审议意见。
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小组)对属于本委员会(小组)职责范围内需要临时决定的事项进行审定,并将审定事项报告下一次职代会,由大会予以确认;开展对企业有关部门执行职代会决议、决定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协助并监督企业有关部门处理、落实经职代会确认的职工代表提案,并将有关情况报告下一次职代会。
4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
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职代会要组织部分职工代表对职代会各项决议、决定执行和提案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也可以组织部分职工代表通过向有关部门询问、查阅报表资料、提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对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内容进行巡视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
5职工代表培训及述职、评议制度。
企业要制订关于职工代表培训的规划和专题培训目标,组织全体职工代表在任职期内分期分批参加法律法规、现代企业管理、民主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
有条件的企业工会在职工代表任职期间,组织职工代表向本选区的职工作一次工作述职,接受职工群众的评议,也可以探索建立职工群众对职工代表履行职责情况的质询制度。
(三)职代会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工会对职代会的各种文字材料,要组织专人,分门别类,建档归案,并加强日常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六、职代会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依照公司法,董事会行使经营决策权,经理层行使经营管理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职代会行使职工民主管理权。
(一)正确定位职代会职权。
董事会依照公司法,对企业经营计划、投资方案等重要事项行使决策权,职代会对企业重要事项行使审议建议权。董事会、经理层在制订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方案时,要充分听取职代会的意见,职代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有审议通过权。董事会、经理层行使企业人员聘用权,职代会对企业经营班子成员行使评议监督权。
(二)合理确定职代会会期、内容。
职代会的会期、内容要与每年决定企业计划等重要事项的董事会会议有机衔接,具体会期由各中央企业视实际情况决定。如职代会在董事会会议之后召开,则应按照职代会职权和厂务公开具体内容的规定,在职代会上报告董事会会议的有关重大决策;如职代会在董事会会议之前召开,则职代会在职权范围内关于企业重要事项的审议意见、决议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决定应由参加职代会的职工董事在董事会会议上准确反映,或由工会代表职代会向董事会报告。
(三)充分发挥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作用。职工董事是职代会与董事会联系的纽带,代表职工参与企业决策。职工董事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国资委制定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选举产生,与其他董事享有同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职工董事要严格履行董事的职责,正确反映职代会和职工代表的意见,维护国家、出资人、企业和职工四方的利益。董事会讨论研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职工董事应事先听取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的意见,全面准确反映职工意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监事是职代会与监事会联系的纽带,代表职工参与企业监督。职工监事的选举和职责履行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83号)的要求实施。职工监事与其他监事享有同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要正确反映职代会和职工代表的意见。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在董事会会议与监事会会议召开前,在不泄露商业秘密和企业一段时间需要保密的问题的前提下,应就会议有关内容开展调研,充分听取职工代表的意见。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应定期向职代会就反映职工意见、参与决策与监督、维护职工权益等内容报告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受职工代表的监督、质询和考核。对工作不称职的、群众不满意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职代会要通过相应程序予以撤换或罢免。
七、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搞好协调配合
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搞好协调配合,促使建立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的工作取得切实成效。
(一)企业党委(党组)要加强对职代会工作的领导。企业党委(党组)要坚持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职代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党委(党组)要定期听取职代会工作情况的汇报,切实加强对职代会工作的领导,指导协调企业各有关方面,及时研究解决职代会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落实企业工会的人员编制,充分发挥职代会应有的作用;要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管理意识;要加强督导力度,促进企业健全完善民主管理的各项机制,扎实提高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董事会、经理层要积极推进职代会制度的落实。
董事会、经理层要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观念,尊重职工代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重视职代会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支持职代会依法行使职权;要把建立和完善职代会制度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以推进,并把职代会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制度;要督促企业有关部门落实职代会提案和决议,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职代会工作费用;要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工会应当承担并履行好职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
企业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在建立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的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要运用各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宣传民主管理的有关知识,组织传达职代会精神,宣传和发动职工落实职代会决议;要搞好职工代表选举,做好职代会筹备和组织工作;要组织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小组)和部分职工代表开展对职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要为职工群众反映意见、要求和建议创造条件,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参与民主管理水平。
(四)建立职代会工作问责制度,促进企业各方切实担负建立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的责任。
建立职代会工作问责制度,督促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工会承担好各自职责。对妨碍职代会制度实施、甚至阻挠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或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国资委党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各企业职代会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对各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考核依据。
各中央企业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或细则,要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努力探索创新,注重工作实效,并将意见贯彻落实到所属企业,推动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民主管理体系,开创中央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中央企业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服务。
国资委党委
国 资 委
二OO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制度
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制度
一、为了规范公司的采购招标行为,提高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减少投资的成本,在保证公司各项目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以获得性价比更优的物资,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中的公司是指“宜昌三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三、本制度中的成本合约部是指在材料设备采购招标过程中实施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任务、编制招标文件和督促招投标过程的部门。
四、本制度中的工程部是指在此材料设备采购招标的过程中编制采购计划、提出编制招标文件中详细的技术参数、推荐材料设备供应商的部门。
五、材料设备采购方式以邀请招标、议标、询价采购、直接签订合同(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四种采购方式;必要时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六、所有材料设备原则上进行招标,若有特殊原因不适合招标方式,成本合约部报请分管领导或总经理批准后,可采用议标方式。
七、材料设备采购招标以需求部门提供的工作联系函为准,工作联系函应列明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或产品图片,工程部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核定采购材料设备的内容是否准确,再交由成本合约部进行采购。
八、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参与议标的单位原则上不得少于3家,涉及招标的情参照《项目招标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议标的谈判以成本合约部为主,工程部或项目部参与,按约谈结果编制报批。
九、材料设备采购招标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的,应由成本合约部、工程部或项目部组成。供方考察时,不能低于二人,以成本合约部为主,工程部或项目部根据材料设备的技术复杂程度参加。并完成材料设备考察报告,成本合约部负
责考察报告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
十、成本合约部在对材料设备进行采购招标,对供应商的选择应保证(1)材料设备质量达到项目要求;(2)总成本低,包括价格和费用(采购费用、运输费用、储存费用等);(3)交付及时;(4)整体服务水平高,包括处理订单的速度和准确性、问题处理的速度、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送货服务;(5)质量体系保证能力等。
十一、成本合约部应对已合作和收集的供应商资料进行筛选,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名录》,供应商来源一般的方式有(1)合作过的供应商;(2)同行或供应商介绍;(3)供应商主动联络;(4)公开征询;(5)内部推荐;(6)其他途径。
十二、成本合约部对所采购的材料设备的订货、发货、验货过程负责执行并进行监督的工作。
十三、本制度于2011年6月执行。
201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