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

时间:2019-05-12 16:5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

第一篇: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

【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的一番表述,将央企海外资产审计提上了日程。董大胜指出,央企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存在大量空白点。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110多家央企资产总额达到35万亿元,其中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3万亿元。17日,国资委网站发布公告称,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将通过采购第三方服务方式检查央企境外“家底”。据悉,此次将检查的境外资产包括4个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3个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

央企海外资产摸底引发关注,固然因此前政协委员的相关表述,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迎合了当前中国社会对反腐败深化的预期。从媒体披露的一些反腐败案情看,央企海外投资过程中暗藏了不少权钱交易与利益输送,如境内委托办事、境外交收贿款,以及高价购买行贿对象的空壳公司与劣质资产等。在国内反腐败日益深化的当前,央企海外资产摸底有可能牵连出更多反腐败线索,预计将有更多央企高管及相关官员被查。

相比于反腐败,我们更加在意央企海外资产审计制度的缺失。从理论上来看,境外资产应该由其出资人监管,比如中石油的海外资产,母公司就是中石油,他们有责任吧海外的资产管理好,监管好。但现在看,国有企业由于改革不到位,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完成,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单纯依靠央企母公司的内部监管并不解决问题。从国务院国资委角度看,以前都是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央企在海外的资产情况,但实际价值、经营情况如何,报表是不是真实的,还存在什么问题,是无法通过报表上的数字反映出来的,非得通过实地审计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董大胜反映的是海外资产审计方面的缺失,指审计署并未介入到相关环节。近期市场关注的则是国资委监事会的摸底调查,严格来讲,二者并不等同。据了解,此次摸底是国资委的例行检查,此前国资委监事会也曾委托第三方机构摸底境外国有资产状况。但显然,从系列反腐败案看,这些由国资委主导的摸底调查并没有真正起到效果,也没有像审计署那样,将审计结果对社会公布,并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通报有关部门处理。以此观之,对央企海外资产的摸底与监管不能只通过国资委下属的监事会进行,审计署、纪检、监察、巡视都有必要参与进来,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可预期的未来,央企走出去的速度势必将进一步加快,这也对相关监管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早在2011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新规章,对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从国资委公告看,相关摸底调查也并非全面审计,只包括了“4个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3个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对此,董大胜建议,需要把所有国有企业包括境外投资都纳入审计监督视野,并研究向部分特大央企实行派驻审计的制度。

除此之外,在我们看来,还应该发挥市场化的力量,让资产评估制度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使资产评估专业服务成为国企涉及重大产权交易和经营决策的必要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基础作用。归根结底,在央企存在所有权虚置,公司治理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更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监管。中组部管干部的方式,对于海外央企监管可能根本不管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央企海外资产监管重在制度建设,不仅要完善央企审计制度,让国资委、审计署、纪检、监察、巡视都参与进来,形成监管合力;还应推动市场化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监管。(ALX)返回目录

【政策:国务院会议明确《政府工作报告》的责任分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已经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对全国人民承诺的“责任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尽职尽责、勤政有为。会议确定了今年政府工作12个方面62项重点任务和责任单位。会议强调,一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抓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措施,灵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帮助企业和基层破解难题,稳定和扩大就业。跟踪分析经济运行新情况,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预调微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二要加快培育“双引擎”。把简政放权、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改革推向纵深,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推出减少审批、降低门槛、减税降费等新举措,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抓紧中西部铁路、重大水利、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改善民生补短板,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增添发展新动能。三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一抓到底。加强督查、考核和问责,确保兑现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会议通过《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确定:一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二是向体制改革要潜力,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水平。三是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促进节约高效用水,防治农田和养殖污染,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河湖等保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会议认为,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会议确定,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相关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对必要的审批要简化程序、明确标准,承诺办结时限。二要改进通关服务,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比例,加强口岸执法政务公开,坚决取缔进出口环节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通关无纸化,为企业减轻负担、提供便利。三要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跨区域、跨部门大通关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通关,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四要优化口岸布局,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通关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为创业创新营造更为宽松便捷的环境,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L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环保部调整环评建设项目目录下放环评审批

权】

环保部周三(18日)在网站上发布公告《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调整环评建设项目目录。根据目录,火电站、热电站、炼铁炼钢、有色冶炼、国家高速公路、汽车、大型主题公园等项目的环评审批权,由环保部下放至各省环保部门。竣工环保验收,同样依照该目录执行,已由环保部审批环评的建设项目,在验收时,则是环保部委托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验收。根据目录,目前由环保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包括:跨界河流水利工程、核电站、新增年产120万吨以上煤矿、跨界油气管网、新建机场、特大型主题公园等。环评审批权下放是近年“简政”趋势。不止中央至省,一些省份如浙江、四川也将部分审批权下放至市、县。2013年,环保部下放环评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共25项,主要是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如分布式燃气发电、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扩建民用机场、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据环保部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后,将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缩短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为中小微企业减负政策成效不彰】

2014年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2014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大力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降低大众创业成本。但据2014年工信部发布的《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的2.33%增加到2014年2.48%。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4年的调查也显示,仅有10%左右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的税收负担比2013年减少,这也反映出尽管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费负担的政策,但成效似乎并不明显。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表示,现在企业除了要承担增值税、消费税等之外,还要承担25%所得税以及内资股东20%、外资股东10%的红利税,“这样算下来,一般实体企业的税负要达到40%至50%以上,怎么还有资金能再去进一步发展?”除了税负,各类“费负”也是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一大困境。宗庆后直言,当前向企业收取的社保费用比较高,造成企业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而向企业收取的各类费用也过多、过高。他曾做过统计,目前娃哈哈在全国各地分公司汇总的行政收费就有500多项。《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也显示,近年来个别地方政府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某些地方部门强制企业向指定公司缴纳CA认证维护费、秘钥费,要求企业加入协会、凭缴纳会费收据办理行政许可审批手续等违规收费或强制服务现象依然存在。(RWSQ)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社科院报告批评地方政府选择性放权】

从“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到“忍痛也得下刀”,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简政放权的诸多言论,备受关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18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15年《法治蓝皮书》,其中就“2014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做了专门分析。本届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2013年起,先后多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展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大规模清理。报告称,权力清单制度建设是简政放权与行政审批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2014年权力清单制度建设采取多种举措,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试验的方式,开展了诸多具有地方试验色彩的制度创新。不过,在肯定简政放权力度和成效的同时,报告还分析了当前以行政审批改革为核心的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在地方层面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报告称,基于部门利益与地区利益考虑,地方政府往往采取诸多手段避免审批权的流失,通过化整为零、虚报、挂靠等诸多方式,将一个审批项目中的几个环节作为几个审批项目予以上报,将早已明令取消的项目作为减少项目予以申报,或者把一些存在显着经济收益、寻租空间大的审批项目挂靠到绝对不会取消的项目之上,其运作逻辑便在于,将经济性规制领域中的审批事项尽量掌控在自己手中。另外,诸多地方政府当前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权力清单运动之际,将大量本应属于政府监管领域的社会性规制事项主动放权。报告举例,环保许可领域中,环评审批的减少和提速获得不少地方的青睐,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成为诸多地区普遍采取的措施,然而环评审批并非审批机关可自由裁量是否豁免的事项。“很明显的是,诸多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际,为了实现地方层面的GDP竞争,假借简政放权之名,行放弃社会性监管义务之实,使得诸多本应加强规制的领域出现监管真空。”报告称,地方政府的选择性放权现象,可以说是“地方发展型政府”的制度特征在行政审批领域的典型体现。(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第三批自贸区竞逐日益激烈】

在粤闽津第二批自贸区挂牌进入倒计时之际,有关第三批自贸区的竞逐也日益激烈。据悉,重庆自贸区方案已上报。该方案去年已通过部委专家组认证,并获相关部委高度认可。根据目前设想,重庆自贸区将以两江新区为中心,加上综保区范围,总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在第三批自贸区竞逐中,重庆、广西钦州以及山东青岛三地的方案均上报至国务院层面,走在了这场竞赛的前面。重庆一位权威人士表示,“重庆有望入选第三批自贸区试点城市。”根据目前方案,未来重庆自贸区除了在自由贸易方面进行有效探索,还将利用当地优势,在加工贸易上进行探索,这也是重庆自贸区的一大特色。对于青岛,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也表示,山东青岛已提交了申请第三批自贸区试点的工作方案,未来青岛将一边申请,一边试点。方案突出海洋经济等地方特色,而最终方案出台还待国务院批准。广西方面,广西北部湾自贸区总体方案早已上报国务院,北部湾自贸区将落地钦州。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钦州市委书记肖莺子再次提请国家将北部湾自贸区纳入全国自贸区布局规划,尽快批准设立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RWSQ)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上海试图理顺开发区与和街镇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开发区与街镇的关系,是各地在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难题。17日,上海浦东新区宣布,取消辖区内张江镇、村两级招商引资职能,划转给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负责。而后者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原则上都由张江镇负责。据悉,这在上海属于首次尝试,对加强基层建设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作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有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张江镇重合,重合区域的就业人口超过21万。这就迫切要求地方政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满足群众不断增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理顺开发区和街镇的关系,浦东开展过多轮探索,如功能区制度、大管委会制度。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困惑:一是开发区对镇的带动作用没有很好体现。浦东的张江、金桥都是全国有名的开发区,但附近的张江镇和金桥镇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并不突出。二是由于区域高度重合,在社会管理上容易出现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比如在张江就有两个派出所、两支城管队伍,这些资源需要整合。2014年,上海市委完成“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一号课题调研,决定从今年起停止街道招商引资,将后者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治理上来。根据浦东试点方案,张江镇、村两级的招商引资,以及张江镇自己开发的产业园区,都将划给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负责。与此对应的是,张江管委会承担的园区社会管理职能如治安、市容等,原则上由张江镇负责。上海市委常委、浦东区委书记沈晓明表示,通过此次改革,要力争做到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社会治理能力加强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更多了,如此试点才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意义。(RWSQ)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环保部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检查将与政绩挂

钩】

环保部3月底将再次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这也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的首次大检查。据悉,与以往不同,为配合最严《环保法》,今年将首次把督查结果与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考核相结合,同时采取实行无人机与地面督查同步的检查方式。此外,本次检查还将范围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以此检验联防联控机制的落实。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应对3月下旬冬春交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检查将涉及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重污染天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以及群众投诉案件办理情况。去年同期,环保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首次提出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昼查与夜查相结合等方式。邹首民对南都透露,今年的检查亮点在于首次增加一项新的举措,即把督查与考核相结合。“史上最严”《环保法》提出了将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的概念。据了解,此次检查,中央将组织10个督察组,其中一半将有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考核的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参与,边督查边考核也意味着地方治污表现如何、是否包庇污染行为等,将直接与去年该省市区的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成绩挂钩。以秸秆焚烧为例,这次专项检查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飞行等方式锁定污染源,一旦发现焚烧火点,会直接计入考核成绩。无人机检查还将一改以往先空中后地面督查的形式,实现空中无人机与地面的同步检查、督查。(L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能源局2015年新增光伏电站建设目标完成难度大】

国家能源局日前组织编制了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为稳定扩大光伏发电应用市场,2015年下达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0万千瓦(17.8GW)。这一指标不仅比去年的“14GW”目标大有提升,也比早前征求意见时发布的“15GW”有所增加。国家能源局称,各地区2015年计划新开工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总规模不得超过下达的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规模内的项目具备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资格。对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限制建设规模。方案鼓励各地区优先建设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东北地区66千伏及以下)接入电网、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电网企业对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按简化程序办理电网接入手续。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规模应与配套电力送出工程相匹配,原则上单个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不小于3万千瓦,可以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据了解,2014年国家光伏建设目标定在14GW,但实际仅完成10GW。今年17.8GW的预设目标较去年实际完成目标增长近八成,完成难度可想而知。(LWSQ)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规模化经营】

作为“新四化”的重要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在18日举行的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上,农业部经管司张红宇表示,从农业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确实与欧美国家相距甚大。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和发达国家相当有差异,比如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来讲,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是美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1%,是世界平均效率的64%,劳动生产效率太低是农民收入偏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怎么样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使农业现代化的节奏跟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节奏?张红宇表示,中国大国农业的定位决定了我们在规模经营方面要有所作为,有什么样的工业化、有什么样的城镇化、有什么样的信息化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从总量的角度来讲,比如我们生产的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肉类产品和水产品,这几个重要农产品总量我们都在世界第一位,从人均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用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我们提供的粮食是世界25%,去年我们的粮食总量达到了6.07亿吨,全世界这两年的粮食总量大概是24-25亿吨。从人均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我们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以此来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规模化经营,但这也对土地集中提出要求。目前来看,中央对农村土地流转依然持谨慎推进的态度,这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能将形成抑制。(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整治违法违规建设煤矿对煤炭供求形势难有

冲击】

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国家能源局煤炭司、煤矿安监局监察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对涉及违法违规建设的14个产煤省份有关部门和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法定代表人进行约谈。会议指出,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乏力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当前煤炭供大于求问题十分突出,市场价格再次出现下跌趋势,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脱困决策部署,遏制行业下行态势,必须加大力度依法依规限制产量,改善供求关系;重点落实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严格治理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使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产能、超核定产能和不安全产能。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近期还将启动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情况核查,在完善常态化煤矿产能登记、核定、公告和问责制度的基础上,抓紧落实煤矿建设生产领域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安邦(ANBOUND)曾指出,进入3月份,国内煤炭市场急转直下,大型煤炭企业从节前的联合保价,变成竞相推出优惠等变相降价的方式来进行促销,大打价格战。国内神华、同煤及中煤等大矿纷纷加入降价行列,以口头通知的形式告知下游用户加大3月份优惠空间,节后煤炭市场一时硝烟弥漫。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在安全和环保上有一定作用,但对煤炭供求形势难有冲击。(RWSQ)返回目录

第二篇:国企、央企海外劳务用工管理暂行规定

广东新海俊发展有限公司 海外劳务用工管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新海俊海外项目劳务用工管理,规范海外工作人员行为,防范劳务用工纠纷,保障用工双方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一、海外工作人员是指在公司服务与管理的境外(不包括港、澳、台)项目及项目部连续工作满1个月(30天)的工作人员。

二、海外工作人员分为两类人员:

(一)一类是国内派往境外项目的工作人员【下称海外国内工作人员】;二类是项目部在项目所在国招聘的工作人员【下称海外国外工作人员】。

三、海外工作人员聘用

1、海外国内工作人员的审批

(1)海外项目部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及主要负责人(包括经理、副经理、支部书记和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由分管部门和领导拟定人员编制方案和人选方案,报办公会研究审批;

(2)海外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聘用方案由项目部经理拟定人选方案,报总经理审批;

(3)海外项目部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由项目部自主聘用,并报公司分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备案。

2、海外项目一般国外工作人员的审批,由项目部自主聘用,并报公司分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备案。

3、通过劳务合作企业雇佣劳务人员的,需对该企业的行业资格、信誉及履约能力、管理运营能力、财务资金状况等条件审查。

四、用工管理

1、海外项目部每月向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分管部门更新、报备人员名册。

2、除海外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由公司本级签订劳动合同外,海外项目部必须与所有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3、海外项目部需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4、做好各项用工记录,降低用工风险。考勤记录、工人健康及工伤情况记录、违反劳动纪律记录等。

五、合同管理

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国内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包括:公司与员工的详细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薪酬支付标准、支付时间与方式、劳动纪律、合同解除。

制订海外国外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时,先要了解掌握所在国的用工政策、法律规定,保证劳动合同所有内容的合法性及有效性。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包括:合同主体(注意需根据当地法律区分使用境外项目中标公司名称或分包公司名称)、雇佣类型、公司与员工的详细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薪酬支付标准(有些国家需要薪酬计算方式)、支付时间与方式、劳动纪律、合同解除。

为保证合同期满能够顺利终止合同,避免劳动争议,应根据项目情况谨慎考虑合同期限,并明确提前中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因素:

1.该境外项目完全结束; 2.劳务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

3.劳务人员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对项目造成不良影响; 4.劳务人员因工伤无法继续工作; 5.经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

6、合同条款要保障项目开展需求能够根据适时增员和裁员。

六、劳动纪律

海外项目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参照以下几点内容制定劳动纪律: 1.作息时间;

2.迟到、早退、旷工的处理; 3.请假审批程序;

4.生活规范(严禁参与赌博、色情等违法违纪活动)。劳动纪律需在合同内容中约定,督促劳务人员严格遵守,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当劳务人员存在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时,应收集和掌握充分的证据后解除合同。

七、用工许可

海外项目部需详细了解当地用工相关法规、行业规则等规范性文件,按照当地用工管理部门要求及时办理相关用工许可。

八、员工服务

部分境外地区工作条件较差,需时刻关注员工身心状态,满足员工正当诉求,定期开展员工文化体育等健康活动,在境外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做好维稳工作。

九、应急处理

加强与当地中国领事馆沟通,定期将项目劳务用工情况向领事馆及公司本级报备,遇到劳务纠纷第一时间向领事馆及公司本级报告,并在领事馆指导下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十、监管责任

公司需明确境外项目劳务用工责任人并与其签订劳务用工责任书,劳务用工责任人定期向公司本级汇报用工情况,因用工纠纷影响项目运作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公司依照责任书追究相应责任并作出处罚。

十一、附则

本管理方案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拟定,从2017年 月 日起下发执行。

第三篇:国企央企的海外并购利大于弊.一辩稿

国企央企的海外并购利大于弊 感谢主席,开宗明义,我方认为国企央企的海外并购既是指国企央企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某企业一定份额的股份,或者整个资产收买下来的行为。

从国家大的背景出发,由于国内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等问题的凸显,中央提出了走出去发展战略,即是在“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海外并购正是海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基于以上陈述我方有以下3个观点。首先,从经济的角度而言,通常情况下,在海外收购要比重建一个同类企业花费更少,这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发展所需的资本,避免了因资金不足导致的初入市场的困难,并且有效缩短了企业新建时间,从而有助于国有企业快速的进入到国外市场,实现在外产销量和产品线的扩大。

其次,海外并购还可以获得包括技术,设备,专利,专业人员,和商标等在内的种种企业发展要素,这些要素又可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定需求,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同时,与目标企业原有的管理机构,制度和人员相协同合作,可以有效地实施本地化管理策略,并且可以更好的规避国际市场充斥的贸易堡垒,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并且海外竞争性的环境能够促使国企对制度与管理上的不足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最后,结合我国现今海外并购现状而言,国企央企的海外并购到地带来了些什么?优势的战略性国有资产,比如国家电网,比如能源行业,他们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对本行业发展的提示与促进。拿国家电网在葡萄牙的并购案广受好评为例,它带来的是我们整个国家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增强的体现,以及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形象的提升,以前我们只能感叹国外的强劲,而今天我们也可以与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一较高下,展开

相对等的合作,这便是我们日益追求的复兴。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国企央企的海外并购利大于弊。

第四篇:完善央企招标采购制度的思考

完善央企招标采购制度的思考

2014-04-22 摘要:招标采购制度自从在央企实施以来,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市场竞争局限性和自身所处阶段的制约,在招标采购制度建设上,央企目前仍在不断探索实践,尚需要下大力气予以完善和落实,这对于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得极为复杂,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生存进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必须在经营的起始环节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全面提高竞争能力。

获取外部资源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任务,如何更快捷有效、低成本、高质量地获得资源,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满足客户需要、提升竞争实力,一直是业内人士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环节,通过建立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以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外部交易对象,不仅具有公开公正性和竞争性,而且使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采购一直以来比较“神秘”,似乎总罩着一层朦胧的面纱,这主要是因其曲折的历史所致。不同的历史阶段,采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计划经济时期,短缺状态下,采购人员需要“跑采购”,以提供生产后勤保障;改革开放后,在双轨制阶段,央企采购似乎“神通广大”,到了市场经济阶段,供大于求,人们对采购工作更多的是持怀疑或不信任态度,采购似乎有“灰色地带”嫌疑。现实中的采购,确实是一个历史概念,最早来自市场体系,不同阶段采购的关注点和价值也不一样。初期阶段是为了获取产品,是一个为生产服务的部门,负责保障供应;接下来,随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采购发展成第三利润源,需要通过其开源节流、降本增效,1%的采购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是12%的利润增加;后来,发展到战略采购,要求部门协同,追求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未来的采购,将会是一个价值协同的概念,实现供应链的管理与优化(见图1)。央企采购的发展,实际上是逐渐由过去的后勤部门向战略部门转变的过程。由此可见,采购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企业的高端业务。央企采购如何摆脱“神秘”,一方面需要科学理性面对采购理论发展与现实实践,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提升采购管理。提升采购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推行阳光采购、完善招标制度,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前提,央企在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必须率先垂范、义不容辞。

一、转型升级中的央企招标采购特点鲜明

央企自引入招标方式以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树立竞争意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预防遏制腐败和商业贿赂、推进体制改革乃至提升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和质量等。

在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决策的指导下,央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脊梁,正处在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亟待在转型升级中作出表率。采购虽然只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其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央企采购基本处于重新树形象、固流程、转角色、上台阶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 1.采购管理理念先进

央企的采购管理理念与国际几乎是同步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等,都在同步发展战略采购,同步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思想等。战略采购是在供应链环境下的一种新兴采购模式,主要是通过与关键承包商、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合作伙伴经营纳入企业自身战略经营范围,形成优势互补的联盟。

2.积极探索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央企采购的方式正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无论是集中采购、安全采购、绿色采购、ERP系统的应用,还是框架协议、电子招标、反向拍卖等手段的实施,都使得采购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提升。如今,电子商务方式已经非常活跃,央企基本上都已全面发展起电子商务。而在2000年,中国石油率先实行电子商务,在国内还比较罕见。

3.属于监督审计的重点

央企的采购环境复杂,采购管理参差不齐,属于监督审计的重点,这也是央企采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当前央企的某些体制机制尚在进一步健全完善之中,许多行业或专业缺乏有效竞争的环境和土壤,这个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系列招标的不规范问题:如采购计划不确定;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完整,不给采购预留合理周期;采购程序执行不规范;采购频次多、规模小、缺乏预见性等,到了招标环节,导致出现未按规定招标、规避招投标、招标过程不规范、标书编制水平不高、招标结果未严格执行等现象,这些从客观上都需要监察审计的介入。对央企开展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央企形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招标采购制度面临现实挑战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公共领域的非市场特征必然导致其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市场价格机制失灵,即自主和分散的市场选择方式在配臵公共资源活动中会失效。招标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采购机制,如果离开了公平竞争这个大前提,招标肯定失灵,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完善和落实招标制度,在现实的环境下,公平竞争便无从谈起,市场竞争体制也建立不起来。

1.建立招标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决定了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也限定了人们的选择范围。招标采购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规范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都源于现行的招标制度没有形成应有的制约和监督关系。

近年来社会上接连出现的各种“门”事件,凸显了我国目前的招标制度或被忽视或执行不力。例如,2012年7月份的原铁道部天价宣传片事件,腐败源于采购时没有执行国家关于“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一次性达100万元及以上的,须采用招标方式”的规定;2012年1月,武汉地铁广告招标“低价中标”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投标并顺利“中标”者以及招标代理方,都是招标人的利益关联方,属招投标法明令禁止的回避范畴……

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招标采购不应成为权力,而应成为一种机制。我们讲权力,一般讲的是人权、事权和财权,采购如果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本源,按照新一届政府所倡导的“该放给市场的一定要放给市场,该让社会解决的一定要让社会解决”,进入法治经济、竞争经济、信用经济的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实现优胜劣汰,就一定能够变权力为机制。只有这样的制度设计,才能体现出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2.关于央企采购的两个问题

我国央企采购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市场环境、体制机制、民主法治监督、企业自律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典型,一是采购组织历史包袱重,二是集中采购深入开展难,前者属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属现实问题。

第一,央企的采购组织历史包袱重。目前在央企,由于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大供应格局,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采购人员臃肿,且人员及组织结构不合理,不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弱,主要靠习惯思维。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改革,但要改革,遇到的难度始终空前。例如,中石油现在的采购系统各类人员接近4万人,当然,这里的采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第二,集中采购和战略采购深入开展难。集中采购、战略采购是采购管理的必然,虽然各家企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不尽相同,但随着工作的深入,遇到的难题都一样越来越多。从业务层面看,多多少少都面临着标准、编码、需求、技术等难题;从企业内部看,体制机制是难点;跳开企业看,主要还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采购受制多、干扰多,且深受“关系也是生产力”等流毒的影响和迫害。经济要发展、市场要解放,央企亟待通过集中采购、战略采购努力破解机制难题。

这两个典型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招标采购制度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方面,严格强调依法招标时,容易出现教条、僵化、本本主义、照搬照抄等行为或现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正所谓“一管就死”;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采购为生产服务时,往往以程序繁琐、耽误生产或市场条件不具备为由,图省事图方便,抛掉了采购最根本的“竞争”特征,习惯成自然,正所谓“一放就乱”。

三、招标采购制度重在落实与完善

众所周知,在法律方面,我们国家出台了《招标投标法》,在制度方面,每个企业包括政府都有一整套自己的采购制度。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门”事件?笔者认为,关键在招标采购制度没有被很好地落实与完善上。

落实与完善招标采购制度,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即宏观层面和业务层面。1.宏观层面

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些年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直处在反反复复的健全完善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何为资源配臵?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指过去和当前配臵资源以及技能的水平与模式。资源配臵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因此,资源配臵又称为企业的特殊能力。采购,是从资源市场中获取资源,所以说,采购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资源配臵。

那么,如何进行配臵呢?在市场经济中,特别强调竞争机制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建立招标的机制与理念。

从宏观层面看,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权力制衡制度缺失、对违法行为惩罚不严等普遍原因,笔者认为,更根本的恐怕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如行业壁垒、地方保护、内部保护、专业限制等比较严重,有时也属无奈,造成决策上往往行政胜于市场、运作上往往习惯大过规范等。

随着央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旧有的采购模式被打破,央企采购的过程应该逐步公开化,抛开利益暗箱博弈或冲突,把采购回归到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来,初期看,必须按照我国《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进行招标采购,长期看,必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体现和维护竞争择优。

企业的竞争战略决定了企业的采购需求。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被商业管理界公认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战略理论,将竞争战略可分为总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三种。对于央企而言,要实现总成本领先,必须首先追求采购成本最优。

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把这种要求运用到央企采购中来,就是要通过开放市场,实现市场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通过推行招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关于招标的一般流程,见图2。

当前,唯有招标才有可能更好地体现公平竞争。作为央企,要率先垂范、维护形象,要坚定不移地通过竞争的方式来选择厂家、选择合作伙伴,这既是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需要,也是体现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的需要。

2.业务层面

在很多央企,关于业务层面上的采购制度已经很多,也比较完善,这里不再赘述。下一步,关键就是要真正体现出竞争机制的特点来。

中国石油结合自身实际,自2010年开始加强工程、物资、服务的统一招标管理,提出了“管办分开、分级分类管理、专业化实施”的工作思路和模式,从总部层面不断规范招标文本、招标流程、专家抽取、招标平台和管理规范等,取得了积极效果。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石油在一级物资授权集中采购中强调最多的就是招标,并组织开展了“三集中”招标活动,即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组织。这种招标由总部监管,由授权集中采购组长单位提出,由专业的招标机构严格按照《实施条例》具体实施,实现了招标采购的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如,有的供应商反映,过去一般都要提前去找人找专家,而此次抽取的专家到了现场后还要再进行二次抽取,也就是专家到现场封闭起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评哪个项目,供应商自然是找不着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中国石油对承包商、供应商、服务商实行准入制度,有一套完整的准入流程。就供应商而言,首先是提出申请,接下来是资格审查,然后是准入评审,其后是准入核准、信息录入、准入证发放。供应商可以自荐申请,也可以由地区公司推荐申请,还可以特邀。准入评审一般都是由授权组长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来做,招标结果报总部层面的专业评审委员会核准。中国石油的供应商原则上以制造商为主,准入时主要评审供应商的HSE(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情况、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财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证与技术标准的情况、生产设备情况、对中石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以及能否满足业务需求等。

央企的招标采购已发展了多年,各企业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宏观层面的逐步改善,招标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招标制度本身也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初期,无疑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招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可不再拘泥于形式,而突出其核心。招标采购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如果竞争已内化到采购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招标制度的历史使命即告完成。

四、制度创新立足竞争文化培养,追求价值创造

企业在争夺外部资源的过程中,与承包商、供应商、服务商的合作是其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采购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博弈,强调把相关的业务集成到一条链上,共同运行、共享资源。在提升链条上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最终达到提升整个链条竞争力的目的。所以,在供应链里面,特别强调的一个词就是价值。目前阶段,西方的一些大公司在采购管理方面都特别强调价值这一概念,对于价值都有它一整套的理论。

在获取外部资源的过程中,笔者持有或赞同一些观点,如:需求创造价值;帮助对方就是帮助自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价值;共赢就是利人利己、优势互补、合作提升价值。在供应链条上,每一个个体之间首先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竞争文化。这种竞争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一定是被逼出来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落后就要挨打,一定意义上需要招标制度的激励与推动。中国石油发展战略采购,强调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集中招标采购,一家供应商连续三年在招标排名中领先,方可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石油的战略合作,要求战略合作伙伴一定要有竞争文化,一定要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始终保持最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双方才能通过合作实现更大的价值。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采供双方属于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容不得任何一方的闪失或懈怠,这本身也需要机制保障。中国石油在与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开展具体采购业务时,也在探索通过再招标确定价格,不容忍不思进取、不求创新类型合作伙伴的存在,对于一些具有“傍大款”思想的合作伙伴,需要解除与其的合作关系。

五、总结

总之,招标采购内涵很广,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尤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提炼,并结合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和提升。央企要完善并落实招标制度,必然受到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采购制度经过二三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将优胜劣汰法则内化为自觉行动,并在采购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发展,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同时,也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在宏观和业务两个层面,完善符合自身的招标采购制度,以实现采购管理的现实提升。

参考文献:[1] 迈克尔·波特(美).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2] 龚云峰.借鉴政府采购制度 加强国企采购管理[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4).[3] 耿海铭.以市场机制规范国企采购行为[J].中国监察,2005(16).来源:《招标采购管理》 作者:张恩怀

第五篇:央企试水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央企试水引入职业经理人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后,中央又先后多次发文对“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给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2016年被称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落实年”,“在国企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试点内容之一。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此次改革强调的是形成职业经理人制度,不仅仅是引入几位高管。

以下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所选取的几家国企在用人制度上的探索与变革的案例,为如何打破用人障碍,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加市场化,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提供一种思路。

中国建材:收编民营企业家,成就“最佳CEO”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公司中国巨石股份公司算得上我国最早的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实验的成功样本。由民营企业家身份转变为国企操盘手的职业经理人张毓强则是实验的直接推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材的前身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简称中新公司)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深深陷入经营困境。而当时中国最大的玻纤企业巨石集团,也急需筹集资金扩大仅有1万吨的产能。此时,巨石集团的当家人正是张毓强。为了筹集企业急需的运作资金,同时为了抵御国外资本趁经济危机的恶意收购,张毓强决定与中国建材联合上市,开辟资本化运营道路。

1999年3月,巨石集团的控股方振石股份与中新公司及另外两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化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建),并成功上市。巨石集团成为中国化建的子公司,张毓强的身份也由振石股份的董事长转为中国化建的副总经理,就此完成了从民营企业家向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蜕变。

此次地方性民企与央企得以联合成功,既有张毓强的主观努力,也得益于当时中新公司领导层敢于大胆改革。这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胆突破获得业界一致赞赏,中新公司对民营企业家张毓强的收编,后来被评论者看作是本次商业合作最大的亮点。

靠上了国企大树,张毓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获得了足够资金后,他开始筹建国内最大的1.6万吨无碱池窑生产线,并于2000年底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巨石集团进入了全球玻纤企业第一集团军的行列。国企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再加上张毓强那股敢打敢拼的冲劲使新公司的增长潜力得到了释放。

接下来几年,巨石集团在张毓强的带领下飞速扩张。2008年,中国化建更名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玻纤),中国玻纤的产能规模达到100万吨,一举抢下由美国人占据了70多年的行业冠军宝座,盈利能力高居当时的亚洲第一。凭借如此骄人的业绩,2009年,时任中国玻纤总经理的张毓强被《福布斯》杂志中文版评为最佳CEO第一名。

有了收编张毓强及其下属公司的成功经验,中国建材在2007年又与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的民营水泥企业联合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水泥)。在组南方水泥时,中国建材陆续并购了数百家企业,其中80%的民营企业老板接受聘书,成为南方水泥的职业经理人。这一群有着丰富市场化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建材的发展,并促进了中国建材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谈及民营企业家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民营企业家带着股份加入,可以实现所有者的真正到位,增加内部的天然监督,从根本上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

在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国建材将进一步加快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步伐,不断拓宽职业经理人的获取渠道。目前,在中国建材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中,除了像张毓强这样从混合所有制过程中收编而来的原企业所有者,还包括国有企业身份员工身份转化和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两种类型的人才。张毓强等民营企业老板融入中国建材既是对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成功的探索,也是国有企业收编民营企业家的典型样本。

长虹电子:砸掉“铁饭碗”

换上“水晶碗”

2015年7月8日,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启动了面向全球的总经理公开选聘工作。

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测评等环节,14名通过初试的应聘者,有6名进入答辩面试环节。经过长达4个月的层层把关、反复比较后,11月25日,李进脱颖而出,成为长虹上市22年来第一位经过市场化选聘的总经理。

现年49岁的李进对于长虹来说并非新面孔,甚至能称得上该公司的元老级高管。早在2006年,具有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以及在日本、英国留学经历的李进,被长虹集团作为高新技术人才高薪挖来,并一步步晋升为集团公司董事、副董事长等职。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结果宣传一个内部人士,有人质疑长虹是“换汤不换药”。对此,全程参与了选聘工作的长虹控股副董事长刘体斌说,其实长虹集团在改革企业方面一直走在同类企业的前列,长虹曾于2014年5月从市场上公开选聘过中高层企业管理者,2015年还进行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变革,改组了公司董事会。2015年6月3日,长虹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5名外部董事和4名内部董事(含1名职工董事),外部董事所占的比例超过内部董事。

刘体斌说,尽管李进以前是长虹的内部人士,但参加本次市场化选聘后,长虹将严格遵照市场化规律,对其实行市场化定薪、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考核、市场化退出,让总经理责权利对等,既有工作动力,也有危机意识。与之相应,长虹控股将实行“董事会和经理层高度分离”的管理模式,以有效落实董事会在重大事项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可以理顺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关系,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李进已经在优化管控模式,扁平化管理层级,去中间化、去行政化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市场化改进,同时展开了对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改造。在接受采访时,李进表示,长虹已经开始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财税体制改革。“在产业、体制‘瘦身’的同时,让总部的这些管理层级尽量的扁平化,尽量放权,并在集团统一指导的基础上,建立很多大的产业平台,让所有产业市场化。”

长虹为本次市场化选聘的总经理设定了半年的试用期,这就意味着,在此期间,如果李进表现不合格,随时都可能被解聘。对于从体制内转化而来的李进来说,彻底丢掉了相对廉价但异常结实的“铁饭碗”,捧起了昂贵华美但同时也易丢易碎的“水晶碗”。“长虹后续还将有新的动作,包括职业经理人高管团队的建立,在绩效考核、管理权限上的转变等。”刘体斌介绍。

长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是像长虹一样,通过体制内高管的身份转化而进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尝试的国有企业并非仅此一家,情况相似的还有著名央企新兴际华集团。2015年10月,新兴际华集团召开干部大会,由董事会直接选聘总经理。原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杨彬被聘为总经理。这是在央企层面上,首次由董事会直接聘任总经理,受到了广泛关注,“破冰”意义远胜于新任职业经理人对公司带来的改变本身。

长虹与新兴际华的改革为国企体制内人员向职业经理人转变,进而为推动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汾酒集团: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及限制三公消费的双重压力下,近两年中国的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企业)遭遇到严重困难,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感受深刻,以前畅销的汾酒卖不动了。为了打破销售困局,汾酒集团决定对汾酒的营销体制进行改革。

2014年4月,董秘出身、43岁的刘卫华接过了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的权杖,开始了汾酒运营体制的改革。刘卫华认识到,与大多传统酒企一样,过去几十年,汾酒销售公司的组织体系一直带有典型的“职能制”色彩,市场管理的绝大部分权力集中在汾酒总部,各区域市场基本上没有自主权。尽管对权力下放做过不少努力,事实上并没有落实到位。汾酒营销管理中的决策较慢、效率较低、高管忙于具体事务等等弊端,均与制度缺陷紧密相关。为此,刘卫华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区域事业部和三大直属销售区,并将过去“职能制”变革为“事业部制”。2014年8月,汾酒集团贴出百万年薪“招贤榜”,以500万元以上年薪,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五大事业部营销总监。

这在汾酒集团历史上不仅是第一次,在白酒行业所有大型国企当中也堪称头一遭儿。“招贤榜”引来了各界营销精英的热情。经过层层筛选,刘卫华他们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应征者中选出5名职业经理人,通过责任承包的形式,每个职业经理人负责一个区域事业部,事业部都按照准公司化运作,除了不具备公司法人地位之外,事业部在人事权和财政权拥有充足的空间,并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独立决策的权力。

“让决策者距离市场更近一些,让听得见炮火声的人做战斗指挥。”刘卫华说,这就是汾酒此次改革的直接目的。“我们最大的痛苦在于对自己的改变。”刘卫华坦言,“此次公开从社会上招聘职业经理人,就是为了让体制内的人重新产生紧迫感。就像在沙丁鱼池中放入一条鲇鱼一样,鲇鱼的作用不是为了吃掉池中的鱼,而是让这些过惯了安逸生活的鱼重新焕发活力。”

2015年,汾酒在白酒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实现逆势上扬,全年销量达2.88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营收131.79亿元,同比增长了6.7%。

不同于长虹控股、新兴际华等国企通过内部人的身份转化来获取职业经理人,也不同于中国建材通过收编民营企业家来获得,汾酒完全从公开的市场中海选职业经理人的尝试显得更大胆,也更彻底。或许这才是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成熟之后,所有企业获得职业经理人的终极形态,而汾酒只是迈出了整场变革的第一步。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地认识:从起步到目标的最终实现,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李锦所言,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意味着在试点成熟后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将推广开来,职业经理人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管理层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不是高管中的点缀。因此,要求形成更加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人员专业化程度高、流动合规有序。这意味着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来、市场化去”。

下载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缺失有效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